對於目前的網路來說,無線技術的應用雖然還局限於水平子系統中,但是RFID技術的發展,使得 無線線纜管理 也成為了可能。通過將布線及設備信息保存在電子標簽中,管理及察看非常方便。同時,隨著電子標簽技術的成熟,更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跳線管理及通斷判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線式綜合布線智能管理。無線區域網相對於有線方式來說有不少優勢:安裝便捷,使用靈活,經濟節約,易於擴展等。
但是,無線即使有眾多優點,但綜合布線市場上傳統布線仍具有難以撼動的地位。
在同等條件下,有線網路的傳輸速度要比無線網路快的多,也要穩定的多。在同一個時間內,其傳輸的數據量要比無線網路多的多。而且伺服器一般就是放在那邊,也不會經常移動。為此也沒有部署無線網路連接的必要。
另外,在無線接入點與路由器之間,往往必須要提供比較高的帶寬以滿足大量客戶端共同訪問的需要。也就是說,採用有線網路連接來提高無線接入點與有線網路之間的連接,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無線是個發展方向,但其速度、安全性、穩定性等一系列問題在一定領域里還存在著局限性。未來無線將會作為有線的延伸,但不會完全替代有線。
希望幫到你。
❷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有幾種連接設置形式
1. 點對點連接是數據中心長期以來採用的一種布線方式,其結果往往是混亂不堪。這種方式涉及在地板下、空中(無論是線槽還是無線槽)或伺服器機網路機櫃之間拉設網線,只要有需求就隨意牽拉。通常,這些線纜要麼是在現場製作,要麼直接利用現有的鏈路。舊纜線往往不會被移除或標記,這使得追蹤和查找變得極為困難,數據中心的工作人員不得不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進行維護。伺服器和跳線進一步增加了線纜的混亂程度,尤其是在高密度網路交換機安裝到機網路機櫃或其他位置時,情況會變得更加嚴重。總之,點對點模式已無法滿足數據中心的需求。
2. 網路機櫃頂匯聚是一種新興的布線方式,可以視為行尾匯聚的一種形式。網路機櫃頂匯聚方案取決於伺服器的配置密度。我們將探討如何為數據中心布線架構選擇合適的配線方案。如果一個機網路機櫃中裝滿了伺服器,首選方案是在每個機網路機櫃上安裝接入層交換機。如果伺服器配備了雙網卡,需要容錯支持,可以考慮安裝額外的交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