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智能互聯網路技術專業學什麼
智能互聯網技術專業為學生提供了全面的知識體系,涵蓋了智能互聯網路技術導論、電工電子技術等基礎課程。學生將學習電子技術基礎、無線感測網路技術、RFID與條碼技術、物聯氏並網應用系統安裝調試、嵌入式系統開發與應用、現代通信技術及應用等專業課程。
在專業基礎課程方面,學生將掌握智能互聯網路技術導論、電工電子技術、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網路基礎、操作系統應用與管理、資料庫基礎等關鍵知識。
專業核心課程則包括智能互聯網路規劃與設計、智能設備數據採集技術、網路設備配置與管理、智能互聯網路組網技術、邊緣計算技術應用、雲平台配置與管理、智能互聯應用開發、智能互聯網路安全技術等,以確保學生能夠全面深入地理解智能互聯網技術的各個方面。
智能互聯網技術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面向物聯網及信息服務行業。他們在無線感測網路等技術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以從事物聯網工程項目的規劃、施工管理,物聯網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維護,以及物聯網項目的售後服務等職業角色。
因此,智能互聯網路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如果具備行業所需的職業能力,畢業後將能夠獲得良好的就業前景和相對較高的薪資待遇。然而,這也要求學生在學習期間努力學習,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以便在畢業後能夠順利進入職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這一專業的就業前景是非常樂觀的,市場需求旺盛,專業人才供不應求。
② 網路工程專業是什麼
網路工程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計算機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2012年,網路工程專業正式出現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 。
網路工程專業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滿足創新型國家發展需要、基礎知識厚實、工程實踐能力強、有組織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計算機通信與網路領域創新型人才,堅持「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素質高、復合型」的人才培養觀,培養掌握工科公共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計算機、通信與網路的基本理論、工程技術原理和方法;具備從事計算機網路研究、網路工程規劃設計及實施、網路系統管理與維護、網路系統安全保障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 。
2002年,天津工業大學等高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備案開設網路工程專業,專業代碼為:080613W 。
2004年,華北科技學院等高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備案增設網路工程專業 。
201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中網路工程專業代碼由080613W調整為080903 。
2020年2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中,網路工程專業隸屬於工學、計算機類,專業代碼:080903 。
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參考總學分:建議參考總學分為140~180學分。
人才培養基本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執行。
二、業務方面
(1)掌握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特別是離散數學)、自然科學知識,以及經濟學與管理學知識。
(2)系統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經歷系統的專業實踐,理解計算學科的基本概念、知識結構、典型方法,建立數字化、演算法、模塊化與層次化等核心專業意識。
(3)掌握計算學科的基本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強烈的工程意識或研究探索意識,並具備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復雜的實際問題及對結果進行分析的能力。
(4)具有終身學習意識,能夠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和新技術、新知識,持續提高自己的能力。
(5)了解計算學科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具有創新意識,並具有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的初步能力。
(6)了解與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重要法律、法規及方針與政策,理解工程技術與信息技術應用相關的倫理基本要求,在系統設計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
(7)具有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語應用能力,能閱讀該專業的外文材料,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三、體育方面:掌握體育運動的一般知識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