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紐約地鐵將提供手機信號,建設周期 10 年
美國紐約地鐵將提供手機信號,建設周期 10 年
美國紐約地鐵將提供手機信號,建設周期 10 年,這項工程計劃在不打斷地鐵正常運營的情況下施工,這也增加了工期。工人們將在地鐵原本的維護時間內加裝手機信號裝置。美國紐約地鐵將提供手機信號,建設周期 10 年。
手機蜂窩網路服務即將進入紐約地鐵隧道。本周,大都會交通管理局宣布將啟動一項為期 10 年的項目,為城市地下所有 418 英里(約 672.71 公里)的地下軌道鋪設無線連接。作為兩個組織之間正在進行的公私合作的一部分,Transit Wireless 將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並支付由此產生的 6 億美元賬單。
Transit Wireless 運營著 MTA (大都會交通管理局)現有的地下 WiFi 網路。它也是 BAI Communications 的子公司,該公司已在加拿大多倫多、中國香港和世界其他地區完成了類似的項目。該協議還將讓 Transit Wireless 為 MTA 的所有 191 個地上車站和 21 個史泰登島火車站提供 WiFi。好消息是,對於紐約用戶和遊客來說,該項目的工作不會導致額外的地鐵服務中斷。
據《紐約時報》報道,Transit Wireless 計劃通過數據收集和向運營商出租光纜來支付該項目的費用。一旦收回初始投資,該公司將開始與 MTA 分享收成。起初,MTA 機構可以期待分成 20%,然後在 Transit Wireless 收回資金後的第 15 年增加到 40%。
MTA 並不是唯一一家為其乘客提供蜂窩服務的交通機構。去年,英國倫敦交通局表示,到 2024 年,地鐵將獲得完全的移動網路接入。韓國首爾和法國巴黎等其他城市多年來也部署了類似的系統。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紐約市地鐵的隧道里終於要有手機信號覆蓋了。
本周,地鐵運營機構MTA批准了相關工程。不過,這一工程要到2032年才能完工。
MTA指出,之所以需要這么久,是因為工程量浩大。紐約地鐵的地下部分長達418英里,相當於從紐約市到克利夫蘭市的距離。
另外,這項工程計劃在不打斷地鐵正常運營的情況下施工,這也增加了工期。工人們將在地鐵原本的維護時間內加裝手機信號裝置。
這項工程耗資6億元,由Transit Wireless公司出資並施工。此前,在紐約市全部281個地下地鐵站提供WiFi信號的工程也是由該公司負責的。除此之外,該公司還計劃將WiFi信號擴展至191個地上站點和21個史丹頓島地鐵站點。
Transit Wireless計劃通過執照費、數據分析變現、出租光纜等收入來支付6億元的工程費。在收回成本之後,該公司還將把部分盈利交給MTA。
目前,世界多地的地鐵系統都已在隧道里提供了手機信號。
「美國地鐵很多人看書,而中國地鐵大家都玩手機……」
很多人感慨外國人愛學習而中國人太浮躁。殊不知,是因為這些國家電信設施建設落後,地鐵上沒信號,想玩手機而不可得。
據了解,美國的電信運營完全走市場化路線,哪裡有錢哪裡就有信號,私營企業沒有做賠本買賣的動力,政府也無法給運營商下任務。舉個直觀的例子:中國偏遠農村的手機信號比大多數歐美國家的首都都強。
讓紐約人欣喜的是,紐約市地鐵的隧道里終於要有手機信號覆蓋了。本周,地鐵運營機構MTA批准了相關工程,負責建設的公司名叫Transit Wireless,運營者紐約地鐵現有的地下Wi-Fi網路。
不過因為地鐵錯綜復雜,長達670公里,工程量浩大,而且不能打斷地鐵正常運營,要到2032年才能完工。
根據全球2021年城市地鐵運營里程排行榜數據顯示,在榜單前12名中我國就占據8席,並且榜單前4名(上海、北京、廣州、成都)被我國所佔據,而美國紐約僅位居榜單上的第七名。由此可見,我國的地鐵建設實力非常強大。
美國紐約地鐵興建於1904年,這可真是100多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我國還處於風雨飄搖的.滿清末年。曾經有人說,當年李鴻章乘坐著遠洋郵輪來到美國參訪的時候,映入他眼簾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甚至地底下都有跑動著的列車,難怪他會發出這樣的慨嘆,中國遭遇到的是3000年未有之變局。
上個世紀的美國實在是太強大了,當我們還用人力車、馬車的時候,人家就已經建起了貫穿城市地下的擁有幾百座地鐵車站的地下鐵系統了。然而龜兔賽跑,兔子雖然跑得快,但總有打盹的時候,烏龜雖然跑得慢,但是只要持之以恆,最終也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
所以百多年前甭說地下的鐵道,地上的鐵道我們都沒有,然而今天我們已經建成了超過4萬公里的高鐵線路,我國幾十個城市都擁有了非常先進的地鐵系統,而美國紐約還在使用著100多年前建造的地鐵,這使得美國紐約地鐵絕對是個藏污納垢的地方,絕對配不上美國這個世界最強大國家的臉面。
其實只要稍微比較一下,美國紐約地鐵和我國任何一個三線城市的地鐵,我們就能馬上看出來誰的先進。
B. WiFi建在月球上,太空互聯網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文/東方亦落
如今位於月球上南極地區的「網狀網路」方法已在地球上應用。此外許多國家和巨頭都在 探索 太空互聯網,努力使它們改善地球上的互聯網狀況,並且逐漸形成了關於該領域的競爭趨勢。
在這場競爭里,中國做出了許多努力,並且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不過太空互聯網雖好,但要說取代現有的網路卻也不現實,最好的局面可能還是和現有的網路互補。但有一點大概是可以肯定的,即太空互聯網是未來趨勢。而且中國的太空互聯網成熟之後,很可能使通信網路行業的現有格局產生變革。
NASA的月球WiFi計劃,有望為克利夫蘭近31%沒有寬頻接入的家庭提供WiFi服務。類似的網狀網路以前在紐約布魯克林等社區小規模使用過,該方法還被提議用於阿爾特彌斯營地,該營地有望在2030年之前建立。盡管月球WiFi的框架是概念性的,但這個概念的應用已經在啟發地球的人們為聯網進行更多 探索 。
除了NASA,其他的一些巨頭也在為此努力。
SpaceX的「星鏈」在2019年就發射了120顆衛星,其服務范圍從北美擴張至全球,星鏈的估值高達200億美元。
另一家商業衛星公司OneWeb發射了6顆衛星,雖然數量上沒有星鏈多,但其威力同樣巨大。截至去年,OneWeb累計融資達34億美元,估值約為80億美元。此後OneWeb又提出「低軌衛星互聯網 星座 計劃」,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在今年部署648顆衛星,最終實現超過1980顆衛星覆蓋全球的目標,從而構建高速低延時的網路連接。
亞馬遜則建立了與高速衛星互聯網相關的Kuiper項目。通過部署數千顆低地軌道衛星,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寬頻互聯網接入服務,這對那些缺乏互聯網覆蓋的偏遠地區尤為重要。
谷歌則計劃通過熱氣球項目Loon,對無法接入互聯網的地區提供服務。和NASA的月球WiFi計劃之於地球的作用類似,谷歌想要使用類似於熱氣球的空中網路基站,為特定區域的人們提供快速的網路鏈接服務。
太空互聯網聽上去和我們的生活似乎沒有什麼聯系。提到關於太空的研究,人們雖不明覺厲,但多數人並不清楚這類研究對我們的生活能有什麼實際的幫助。甚至有人說, 探索 太空花費的巨額經費還不如用來救濟貧困的人。然而事實上, 探索 太空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巨大的意義。
人類當前的文明是建立在石油、煤炭等一次性化石能源的基礎之上的,即使是如核裂變這類高階技術,其燃料也是儲量有限的一次性能源。即使我們放棄工業文明,退回農耕文明時代,土壤中的肥力也會逐漸流失,最終鹽鹼化、沙漠化。哪怕是人類的後代完全放棄文明,以動物本能生存,可太陽壽命一旦耗盡,地球也無法獨自美麗。
因此人類不能只將眼光局限於地球,而是需要未雨綢繆,為人類的未來做打算。更重要的是, 探索 太空也能對眼下人類的生活質量起到提升作用。
太空互聯網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從巨頭們的部署可以看到,太空互聯網能給那些缺乏網路或沒機會使用網路的地區的人群提供靠譜的互聯網服務。而且太空互聯網通常是藉助部署在近地軌道的衛星實現連接,軌道高度僅為幾百公里。
近地軌道衛星的優點是衛星所需功率較低、通信信號時延少、部署成本低,對於那些偏遠的很難接觸到互聯網的地區,近地軌道衛星想要部署就容易得多。目前全球還有將近40億人無法使用互聯網,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及衍生的一系列困境相當嚴重。
基站雖好,但建設起來成本遠高於收益,要在偏遠地區推進更是困難重重。而有了太空互聯網,這一切都可以被改變:每顆衛星的覆蓋范圍能夠達到方圓上千公里,數以千計的低軌道衛星組成的網路,有望使互聯網遍布全球任何一個角落。
這種網路不僅對偏遠地區有效,對日常的互聯網質量提升也頗有益處。例如我們乘坐飛機之時通常不能上網,即使可以,也是費用高昂、信號不穩、網速也不快。但是如果有了覆蓋足夠廣闊的太空互聯網,那麼在飛機上的網路就能與在地面一樣流暢,而資費也可以大大降低。
這樣看來,太空互聯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人們之所以覺得太空互聯網虛無縹緲,主要還是由於現在的太空互聯網概念大於實際,在生活中尚未起到十分明顯的作用。不過可以看到的是各國都在努力,其中也包括中國,並且中國在太空互聯網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都是相當可觀的。
截至去年,全球航天產業規模將近4000億美元(約合2.5萬億元人民幣)。而商業航天的規模占整個航天產業規模的80%,在商業航天中衛星產業佔比為80%,而衛星通信服務的市場規模占整個衛星服務收入的90%。
在規模如此巨大的市場中,隨便分一杯羹就可以賺到不少錢,更何況是布局太空互聯網。在中國,航天或許是最後一個開放的大規模工業體系,未來很可能發展成300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市場。
從大方向來看,國家相關部門也給予了政策支持。早在2014年,國務院就出台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 社會 投資的指導意見》,其中首次提到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建設,中國的商業航天全產業鏈自此打破桎梏進入全面發展時期,商業航天的成果層出不窮。
航天 科技 集團研發的全球衛星 星座 通信系統「鴻雁」由300多顆低軌衛星和全球數據業務處理中心組成,旨在實現「溝通連萬物,全球不失聯」。2018年12月,鴻雁 星座 首顆試驗衛星「重慶號」成功發射。
航天科工集團在2018年12月也成功發射「虹雲」工程的第一顆衛星。虹雲工程計劃發射156顆小衛星,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軌道組網運行,構建星載寬頻全球移動互聯網,預計在2022年完成部署,在全球范圍內提供無縫覆蓋的寬頻服務。
去年9月,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超50億元,加入了中國商業航天賽道的高估值行列。
照此看來,到2022年,鴻雁、虹雲、銀河航天有望完成階段性部署或是整個太空網路的建設,屆時中國的衛星通信網路市場很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然而,太空互聯網並不會像某些觀點所認為的那樣完全取代當前的互聯網,而是會成為全球網路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把地面通信看作是二維,那麼太空互聯網就可以看作是三維,而「二維+三維」是目前最有利於全球通信網路質量提升的模式,也會讓全球網路基礎設施的成本大幅降低。據估計,假如全球每個角落都能部署太空互聯網,那麼投入低軌道通信衛星的成本有機會降到基站建設的1%。
如今中國在4G方面投資了2萬億元人民幣,建設了400萬個基站。如果融入太空互聯網的方式,大概只需要投資幾百億元人民幣。而5G基站有十幾萬,卻只能覆蓋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還無法做到全面普及,如果有了太空互聯網的加入,也能夠加速做到全覆蓋。
而現在我們常說的6G網路,其實就是「空天地一體」多接入的新型融合架構。也就是在地面蜂窩移動網路的基礎上,融合天基衛星網路,再通過多種異構網路混合組網。
而中國在6G技術方面的 探索 相當領先:早在2019年,中國就成立了6G建設團隊。2020年,中國第一顆6G實驗衛星「電子 科技 大學號」成功發射,這也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在6G專利的申請數量方面,中國達到40.3%,居全球首位,美國和日本分別以35.2%和9.9%的佔比排名第二和第三。
在全球商業通信衛星飛速發展的當今,提前佔領市場很重要。而中國在太空互聯網和6G方面占據先機且有足夠的實力,未來或許能彎道超車引領潮流。
以中國在太空互聯網領域的成績和實力來看,未來很可能出現一家如同星鏈那樣的巨頭。它可能會讓太空互聯網與運營商的地面網路相結合,但同時可能也會給運營商帶去一種無形的「壓迫」。現在我們上網不得不使用三大運營商的業務,因為沒有其他選擇,而如果太空互聯網領域發展出一家巨頭,那麼三大運營商可能就要面對一條「鯰魚」。
其實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代表先進技術的一方必然會勢如破竹地破除「舊勢力」。在這種情況下,舊勢力選擇抱殘守缺最終會被淘汰,唯有積極迎接新變革,擁抱新技術,才可能繼續存活,並且對未來的發展形成利好局面。
C. 美國紐約機場有沒有免費的無線網路
New York
Albany International Airport - Albany
Binghamton Airport - Binghamton
Elmira-Corning Regional Airport - Elmira
JetBlue Airways - Terminal 5 - JFK Airport - Jamaica, Queens
Long Island MacArthur Airport - Islip
Tompkins County Regional Airport - Ithaca
Rochester Airport - Rochester
Syracuse International - Syracuse
這是紐約州的Free Wifi, 我想你要的是JFK那個吧?只由在Terminal 5 才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