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無線路由器可以同時接有線和無線嗎
無線路由器帶有網線介面,可以無線和有線同時使用。
注意:
【設置路由器撥號】
【電腦進入路由器】:
1、電腦ip、dns設置自動獲取。
2、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輸入192.168.1.1(一般路由器地址是這個或者查看路由器背面的登錄信息)進路由-輸入用戶名,密碼 ,(默認一般是admin)。
【設置路由器撥號】:
1、在【設置向導】里,選擇【PPPoE撥號】(有些是ADSL撥號)這一項,按提示步驟輸入上網的用戶名和密碼,保存。
2、在【網路參數】--【WAN設置】里,選【正常模式】,在【連接】的三個選項,選擇【PPPoE撥號】這一項。下面就是選擇【自動連接】,保存,退出。
Ⅱ 有線和無線網路同時使用設置方法
有線和無線網路同時使用設置方法:
1.使用鍵盤WIN+R打開運行,輸入cmd,點擊確定。
2.在彈出的命令窗口裡面輸入:「route print" ,點擊回車。
3、打開後可以看到兩個網卡的信息,圖辯正中可以看到有線連接的網關是192.168.1.1(外網),如果無線連接正常連接,那麼可以在有線連接的下網看到無線連接的網關。記錄下來無線連接的網關。
下面進行信息收集:了解公司內網的的信息,如:公司辦公網路的IP地址為10.33.6.55,或者10.33.8.99,.........等等。
例如查到內網網關為:10.33.6.254(內網)知道以上信息那麼鍵灶緩現在就告訴電腦所有的這個IP段的網路都通過內網網關10.33.6.254進行上網。
4.打開控制面板點擊網路和INTERNET。
5、滑鼠右鍵點擊本地連接,選擇狀態。
6、點擊詳細信息,記住IPV4默認網關,示例圖中是192.168.1.1。
7、再次使用鍵盤WIN+R打開運行,輸入cmd,點擊確定,如圖所示。稿模
8、輸入:route -p add add 10.33.0.0 mask 10. 33.254.254 10.33.6.254輸入後回車,回車會顯示添加路由表成功。(上面的IP段要根據公司的網路信息來添加)添加後所有IP段的地址會按照指定的路由表進行訪問,不用再進行手動切換。
Ⅲ 家裡的WIFI和有線寬頻能一起用么
您好,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沒問題,是可以一起使用的,只是配置需要調整調整就行了。
根據你的描述,你家有線寬頻是電腦撥號的那種方式,貓——電腦。
現在要加路由,就是貓——無線路由——電腦,把撥號的帳號與密碼邦定在無線路由器上面,設置,新路由上面有一個IP,把電腦與路由的IP設置成一個網段,也就是前三位一樣,後一位不同就OK了,
設置好後,通過IE輸入路由的IP地址,會打開一個登入對話框,輸入設備後面的帳號與密碼就可以進去了,
進入後會有一個設置向導,可以根據設置向導一步一步設置,反寬頻帳號與密碼邦定在路由上面就行了
邦定好後,看一下DHCP是否啟用,啟用後再設置一下無線加一個密鑰。快大功告成了。
注意,配置路由是電腦跟路由器的LAN埠相連。
配置完成後,貓出來的網線跟路由器的WLAN埠相連,LAN接電腦,無線就架好了!
通過IE進入路由配置,查看一下路由狀態,是否有IP及DNS地址,如都有,那准備享受無線樂趣吧!
Ⅳ 一台電腦,有線無線如何同時連接網路
電腦可以同時連接上無線和郵箱網路,但是不能同時使用,只能使用一種方式進行上網。 以設置有線上網優先為例, 右擊系統托盤中的「寬頻連接」圖標,
Ⅳ 無線外網 有線內網要同時使用 如何設置
1、前提條件:一台電腦需要兩個網卡(無線網卡、有線網卡)能夠設置內網和外網同時使用的前提是內網採用網線連接方式(而且有固定的IP地址),外網採用無線網卡鏈接。
2、打開電腦的網路連接(電腦桌面右下角小電視),找到本地連接,在本地連接中找到屬性信息,在屬性信息中可以對電腦進行IP地址的設置。
7、刪除路由信息。如果更換了其他上網地點,發現不能上網,需要將之前設置的網關信息刪除,使用命令:
route delete 10.0.0.0
即可刪除。
Ⅵ 電腦是否可以同時連接有線和無線網路
可以,但是筆記本只會選一個網路。
筆記本易於攜帶,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筆記本在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同時連接時,系統就會優先選擇使用無線網路。此時如果使用有線網路,必須得將無線網卡禁用,而以後需要使用無線網路時,還得重新啟用無線網卡。
1、因為你無線路由器的速度是54Mbps,802.11n,在速度上無法達到有線網線的帶寬的,所以當你採用無線方式連接時,速度只能顯示無線路由器的峰值帶寬,即54Mbps;當你連接網線的時候,則可以顯示100Mbps。
2、如果你電能的操作系統是win7,可以同時連接有線和無線,系統會自動做負載均衡,提高訪問帶寬,win7以下的系統,如xp,則不行,沒有效果。
3、Mbps的意思是每秒多少兆位的數據傳輸。
參考資料
系統城.系統城[引用時間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