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聯網應用技術應該要學習哪些課程
物聯網應用技術應該要學習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組裝調試技術、計算機網路英語、程序設計基礎、網頁設計基礎、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網路、物聯網技術基礎、信息安全技術等;
核心課程:計算機網路技術、路由與交換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無線感測器技術、嵌入式技術、智能家居技術、入侵檢測與防禦技術、網路資料庫、Linux操作系統、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等;
拓展課程:智能蔬菜大棚技術、信息安全法規、應用文寫作、網路營銷、數據恢復技術、語音網路技術、無線網路技術、Ipv6技術等。
物聯網最為明顯的特徵是網路智慧化,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物物相連,提高不同行業的自動化管理水平,減少人為干預,從而極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同時降低人工帶來的不穩定性。因此,物聯網在許多行業應用中將發揮巨大的潛力。
例如未來通過感應設備將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數據信息化,並通過網路傳輸方式實現信息的採集及管理,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❷ 中職物聯網專業課程設置
2.2計算機學院物聯網專業課程
物聯網專業核心課程按軟體和硬體分為:硬體方面的電子電路基礎、物聯網硬體基礎、計算機網路和無線感測網,軟體方面的程序設計基礎、操作系統系統編程、資料庫和數據挖掘。
下面的課程是筆者所在學院一個對嵌入式方向感興趣的學生所學課程的基礎上加了幾門物聯網專業必需的課,用黑體加重給出,要加其他的課就需要替換現有的課。一個學生要求的學分是固定的,學太多課沒有太多的意義,關鍵是引導他們進行工程實踐。這個學生畢設採用32位微控制器完成了感測器數據採集、無線感測網協議棧的移植,將採集數據通過串口和USB口傳送給微機。由此看來,該學生所學的知識可以應對物聯網應用項目開發。
專業基礎課:物聯網技術導論、計算機科學導論、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離散數學、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值分析。
專業必修課:無線感測器網路、數據結構與演算法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理論與演算法分析設計、資料庫原理與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與設計、軟體工程基礎、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微機介面技術、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原理。
專業選修課:微控制器介面技術、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慧基礎、嵌入式系統、多媒體技術、網路信息安全、軟體體系結構、分布式計算原理與應用、Web軟體技術、硬體描述語言與計算機硬體模塊設計。
專業實踐課: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操作系統課程設計、程序設計方法與實踐、Web開發基礎、軟體基礎實習、資料庫系統開發、匯編與介面課程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硬體實驗、軟體工程綜合訓練、Visual C++數據通信編程實踐。
學院的老師還打算開設微電子與感測器技術、無線自組網理論及應用、無線網路技術及應用、普適計算、服務計算與雲計算、異構網路互聯技術、感測器網數據融合技術、物聯網信息處理技術和海量信息處理。
2.3專業及特色課程
按物聯網層次:
① 感知層——射頻識別技術、感測器技術基礎、嵌入式系統介面技術。最好在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基礎上開設。
② 網路層——計算機網路、無線感測器網路、通信原理。
其他基本上是應用層的課,可多可少,看學校偏重哪方面應用。專業入門課物聯網技術導論是必需的,而想開設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或物聯網原理與應用這樣廣而全的課,在有限的學時內是不太現實的。
其他學校、學院不同於計算機學院的專業課及特色課有:密碼學基礎、信號處理基礎、圖像處理技術、射頻識別技術、感測器技術基礎、Linux操作系統編程、Android操作系統編程、無線感測網與自組織網路、電子商務、數據挖掘、移動通信、感測器與檢測技術、Web系統開發與集成、下一代互聯網、模式識別、網路管理、物流管理概論、智能交通概論和環境工程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