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家手機用寬頻WIFI是不是一定要買貓和無線路由器
是要買光貓或者無線路由器其中一個就可以上手機WIFI網路。
1、光貓就是數據機,是將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的設備,因為早期信號傳輸主要依靠電話線傳輸,沒有這個調節器是無法轉換網路。
2、路由器是一種網關設備,是主要的數據分配交換中心。通過光貓接收和解析數據以後發送給路由器,然後路由器可以將數據分配給不同的用戶。也可以直接通過路由器可以實現多設備共用一條光纖,手機、電腦、智能設備都可以輕松接入網際網路從而實現上網功能。
(1)dcf無線網路技術擴展閱讀:
Wi-Fi基本工作原理
1、半雙工時分系統:同一區域、同一頻點 / 信道、同一時間只有一個設備能發送報文。
2、工作模式:主要採用DCF,即通過CSMA/CA(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技術來實現信道共享。
3、類似於乙太網802.3協議中的CSMA/CD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由於Wi-Fi是半雙工的,所以進行了調整。CSMA/CD能檢測沖突,但不能「避免」; CSMA/CA在發送是不能檢測斗困沖突,只能盡量「避免」。空仔念
4、環境中的Wi-Fi設備 、終端多了整體的傳輸效率就會急速降低,所有時間都被用來傳信令報,戚游無法進行正常的數據通信。因此能搜索到的Wi-Fi信號越多,Wi-Fi環境就越差。
❷ 怎樣在有線網路上設計無線網路。
也許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無線技術固然再好、再便捷但是如果不能BT下載,不能流暢地游戲那麼它就沒有價值。而本文的重點就是向大家介紹如何在WLAN環境下進行合理的BT下載設置,以便獲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也許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在將自家的有線路由器換成無線路由器以後,BT下載的穩定性和連接速度有了明顯的下降,甚至是不能進行BT下載。其實,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路由他們的工作原理都基本一樣:對內網向外網發出的信息不會進行阻攔,但對來自外部想進入內部網路的信息則會在進行識別、篩選後才會轉發給內網電腦,也正是基於此原理,才導致了很多內網BT用戶在下載時出現斷流和緩慢的現象。當然,對於無線路由器來說,我們還需要進行一些額外的設置才能夠獲得與有線網路相同的下載效果。
關閉SSID
SSID(ServiceSetIdentifier)一般是由AP或無線路由器廣播出來的區域網名稱,它的目的是讓只有設置為名稱相同SSID的值的電腦才能互相通信。
對於BT下載來說,我們建議大家關閉SSID來獲得更好的使用你效果。因為,關閉SSID後可以節省帶寬的佔用率和免除許多網路冗餘信息,提高BT的下載速度。 另一方面,關閉SSID後也可以起到對網路保護的作用。關閉SSID廣播後,其他用戶將無法搜索到你無線設備的SSID,除非他能手動填寫出你正確的SSID才能進行連接。
啟用加密,控制用戶數量
與傳統有線路由相比,無線路由器更容易被他人入侵,尤其是沒有採用任何加密措施的無線路由,你的鄰居將毫不費力的使用你的網路進行下載和其他操作,從而影響你的網路質量。
除了上面提到的關閉SSID,我們還可以通過WEP和WPA這些無線加密手段來對網路進行保護。這里我們建議大家,在其他設置正常的情況下,排除ISP和軟體的問題後,您不妨看看是否有人偷偷潛入了您的網路。
IEEE 802.11 Wireless LAN 網路
13.1 網路架構及特性簡介
由於可攜式計算機(包含筆記型計算機 (notebook) 和掌上型計算機 (laptop))普及率的快速成長,無線區域網絡對今日的計算機及通訊工業來講,將成為一項重要的觀念及技術。在無線區域網絡的架構中,計算機主機不需要像在傳統的有線網路里,必需保持固定在網路架構中的某個節點上,而是可以在任意的時間作任何的移動,也能對網路上的數據作任意的訪問。大體說來,無線網路有四項特性與傳統的有線網路不同:
一、無線網路的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通常不等於目的位置(Destination Location):
在有線網路里,一個地址通常就代表一個固定的位置,然而在無線網路里,這件事不一定成立,因為在無線網路中,事先被給定地址的一部計算機,隨時都有可能會移動到不同的地方。
二、無線網路的傳輸媒介會影響整體網路的設計:
無線網路的實體層和有線網路的實體層基本上有很大的不同,無線網路的實體層有下列特性:
點和點之間的連結范圍是有限的,因為這牽涉到訊號強弱的關系。
使用了一個需要共享的傳輸媒介。
傳送的訊號未被保護,易受外來雜訊干擾。
在數據傳送的可靠性來講,較有線網路來的差。
具有動態的網路拓撲結構。
因為上述的原因,使得設計整個網路的軟硬體架構,就會和傳統的有線網路不同。舉例而言,由於訊號傳送范圍的受限,使得無線區域網絡硬體架構的設計,就必需考慮到只能在一個有著合理幾何距離的區域內。
三、無線網路要有能力處理會移動的工作站:
對無線網路來講,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不但能處理可攜式的工作站 (portable station),更要能處理移動式的工作站 (mobile station),可攜式的工作站也會從某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但長時間來看,它通常還是會固定在某一個位置上。而移動式的工作站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不斷的移動,且會在移動中仍對網路上的數據作訪問。
四、無線網路和其它 IEEE 802 網路層間的關系不同:
為了達到網路的透明化,無線區域網絡希望做到在邏輯鏈接層就能和別的網路相通,這使得無線區域網絡必需將處理移動性工作站及保持數據傳送可靠性的能力全做在網路媒介訪問層 (MAC Layer) 中,這和傳統有線網路在媒介訪問層所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
無線區域網絡正逐漸受到重視,為了使各種競爭產品之間能兼容互通,標準的制定就成了重要的工作,而 IEEE 802.11 無線區域網絡 (wireless LAN) 的標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
IEEE 802.11 主要目的是要制定一套適合在無線區域網絡環境下作業的通訊協議,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制定出 MAC 層和實體層。 因此 IEEE 802.11 的參考模式主要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是制定出適用於所有無線網路系統的 MAC 規格,設計出和實體層無關的 MAC 協議。第二部份則是制定出和傳輸媒介相關的 PHY 規格。IEEE 802.11 所支持的每一種傳輸訊號頻寬,都有不同的 PHY 規格。例如,915MHz 頻寬、2.4GHz 和5.2GHz 頻寬以及紅外線頻寬等,都有不同的 PHY 規格。此外功率的管理和時限性的服務等也包括在 IEEE 802.11的定義范圍內。本章討論的重點將著重在 IEEE 802.11 所制訂出的 MAC 通訊協議上。IEEE 802.11 無線區域網絡的主要特性如下:
多重傳輸速率。IEEE 802.11可以讓工作站使用不同的傳輸速率(單位為100kbps)在網路上通訊。例如 0.5 Mbps, 1 Mbps 或 2 Mbps。
frame為 IEEE 802.11 frame。
傳輸媒介為無線電。
基本通訊協議為 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如果同時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工作站傳送frame將造成沖撞,發生沖撞的frame視為無效並丟棄。IEEE 802.11所採用的 CSMA/CA通訊協議雖可避免大部分不必要的沖撞,但仍無法完全排除沖撞的現象。因此只適合用來傳送非實時性的數據。
提供兩種傳送服務。分布式協調功能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DCF) 使用 CSMA/CA ,適合傳輸非實時信息。集中式協調功能 (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PCF) 由網路協調者 (Point Coordinator) 掌控並且以輪詢 (polling) 的方式安排工作站傳送frame的時機及順序。由於工作站傳送的時間可事先安排,因此可提供保證傳送延遲的服務。
非實時傳輸使用之頻寬不保證公平分配。在 DCF 部份由於工作站利用 CSMA/CA 通訊協議來互相競爭傳送frame的機會,並沒有輪流傳送的特性,因此每個工作站實際使用的頻寬量可能不同。
提供認證 (Authentication) 及數據保密 (Privacy) 功能。無線電是一種開放性的介質,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的干擾或!!。任證是確任對方的身分,免得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因
為與陌生人通訊而泄漏重要的信息。保密是利用加密 (Encryption) 及解密 (Decryption) 的技術來保護傳送的數據,使得!!者即使!!到數據也無法得知其內容。
較不適合多媒體信息傳輸。雖然網路提供保證的傳送延遲服務,但目前最高的傳送速率只有 2 Mbps。此頻寬尚不足以應付具有實時要求的多媒體信息。如果無線網路上同時存在許多工作站,則每一部工作站平均分配到的頻寬將更少。
13.2 無線區域網絡硬體架構
要了解無線區域網絡硬體架構之前,要先了解無線區域網絡協議的功能需求,因為 IEEE 802.11 就是根據這些需求,擬訂了一套無線區域網絡系統的基本架構。 IEEE 802.11將最低的功能頻寬訂為 1Mbps,這對於一般性的操作,像檔案傳輸、程序載入、交易處理等,是絕對必要的。對於需要傳輸實時數據的應用軟體,像數字式聲音、影像等,IEEE 802.11也提供了時限性 (time bounded)的服務。另外,IEEE 802.11也定義了包括財務、辦公室、學校以及工業大樓等各種環境中的可靠操作需求。此外,還定義了行動式的計算機系統至少必須支持每小時幾哩的行人速度。而為了整合這些需求,IEEE 802.11就制訂出兩種不同類型的無線區域網絡基本架構:
有基礎架構的無線區域網絡 (Infrastructure Wireless LAN)
無基礎架構的無線區域網絡 (Ad Hoc Wireless LAN)
所謂的基礎架構通常指的就是一個現存的有線網路分布式系統 (wired distribution system),在這種網路架構中,會存在一種特別的節點,稱作AP (access points),這個AP的功能就是要將一個或多個的無線區域網絡和現存的有線網路分散系統相連結,以提供某個無線區域網絡中的工作站,能和較遠距離的另一個無線區域網絡的工作站通訊,另一方面也促使無線區域網絡中的工作站,能訪問有線分布式系統中的網路資源。這一類型的無線網路通訊范圍,通常是以同一棟建築物出現,例如,商店、醫院、或是同一棟樓層。
無基礎架構的無線區域網絡主要是要提供不限量的用戶,能實時架設起無線通信網路,在這種架構中,通常任二個用戶間都可直接通訊,這一類的無線網路架構在會議室里經常用得上。IEEE 802.11所制訂的架構允許「無基礎架構的無線區域網絡」和「有基礎架構的無線區域網絡」同時使用同一套基本訪問協議。然而,一般討論 IEEE 802.11 無線區域網絡硬體架構,還是偏重在「有基礎架構的無線網路上」。IEEE 802.11 所定義的無線網路硬體架構,主要由下列組件所組成(參考圖13-1):
Wireless Medium (WM):無線傳輸媒介,無線區域網絡實體層所使用到的傳輸媒介。
Station (STA):工作站,任何設備只要擁有 IEEE 802.11 的 MAC 層和 PHY 層的介面,就可稱為一個工作站。
Station Services (SS):工作站服務,提供工作站送收數據的服務。
Basic Service Area (BSA):在「有基礎架構的無線區域網絡」中,每一個幾何上的建構區塊 (building block) 就稱為一個基本服務區域 (Basic Service Area, 簡稱 BSA) ,每一建構區塊的大小依該無線工作站的環境和功率而定。
Basic Service Set (BSS):基本服務區中所有工作站的集合。
Distribute System (DS):分布式系統,通常是由有線網路所構成,可將數個 BSAs 連結起來。
Access Point (AP):AP,連結 BSS 和 DS 的設備,不但具有工作站的功能,還提供工作站具有訪問分布式系統的能力,通常在一個 BSA 內會有一個AP。
Extended Service Area (ESA):數個 BSAs 經由 DS 連結在一起,所形成的區域,就叫作一個擴充服務區。
Extended Service Set (ESS):數個經由分布式系統所連接的 BSS 中的每一基本工作站集,形成一個擴充服務集。
Distribution System Services (DSS):分布式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使得數據能在不同的 BSSs 間傳送。
圖13-1 無線網路硬體架構組成組件
IEEE 802.11 無線網路系統與傳統的有線區域網絡相連結是經由一個稱為 「埠接器」(Portal)的連結設備,如圖13-2 所示。埠接器的主要功能是將數據從有線區域網絡送入無線網路系統,或將來自無線區域網絡的數據送入有線區域網絡中。這之間除了必須考慮通訊協議的不同外也要考慮到傳輸媒介的差異。
圖13-2 無線區域網絡與有線區域網絡之相連結
13.3 無線區域網絡軟體架構
IEEE 802.11的軟體架構主要可分為工作站軟體和分布式系統軟體二部份。標准中並無規定應如何實作此分布式系統軟體,取而代之的是,它描述了這個分布式系統應提供那些服務才能滿足整個系統所需。因此,無線網路的軟體架構可看成是由下列二大類的服務所組成(參考圖13-3):
工作站服務 (Station Services, 簡稱 SS), 由工作站所提供。此類服務提供工作站具有正確送收數據的能力,另外也考慮傳送數據的安全性。包含下列兩種服務:
身份確認服務(Authentication)
隱密性服務(Privacy)
分布式系統服務(Distribution System Services, 簡稱 DSS),由分布式系統所提供。此類服務使 MAC frame能在同一個 ESS 中的不同 BSS 間傳送。無論工作站移動到那裡,也都要能收到它該收到的數據,這類服務大部份是由一個特別的工作站呼叫使用,此工作站本身也同時提供這些服務,因此也稱為AP(Access Point, 簡稱AP)。AP是唯一同時提供 SS 和 DSS的無線網路組件,它也是工作站與分布式系統間的橋梁。分散系統提供下列五種服務:
聯結服務(Association)
取消聯結服務(Disassociation)
分送服務(Distribution)
整合服務(Integration)
重聯結服務(Reassociation)
圖13-3 無線網路軟體服務架構
IEEE 802.11 所指定的七種服務中有五種是用來支持使「媒介訪問服務數據單元」(MAC service data unit,簡稱 MSDU) 能在不同的 BSS 間傳送。另外二種則是用來控制工作站對 IEEE 802.11區域網絡的訪問,及數據的隱私性。其功能分述如下:
分送服務(Distribution):此服務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分布式系統中的數據送到該送到的地方。以圖13-3 為例,假設有一筆frame要從 工作站 1 送到 工作站 4 ,一開始這筆frame會先被送到工作站 2 ( 輸入AP),接著工作站 2 會透過「分送服務」將這筆frame送到工作站 3 (輸出AP),而工作站 3 再透過無線媒介將frame送達工作站 4 。IEEE 802.11 並沒有規定分散系統要如何將frame正確的送達目的位置,但它說明了在「聯結」(Association)、「取消聯結」(Disassociation)及「重聯結」(Reassociation) 等服務中該提供那些信息,使得分散系統可以決定該筆frame該送往那個 輸出AP,而將frame送達正確的目的地位置。
整合服務(Integration):此服務的主要目的是要使frame能在分散系統和現存的傳統區域網絡間傳送。如果分送服務知道該筆frame的目的地位置是一個現存的 IEEE 802.x 有線區域網絡,則該筆frame在分散系統中的輸出點將是埠接器而不是AP。分送服務若發現該frame是要被送到埠接器將會使得分散系統在frame送達埠接器後接著驅動「整合服務」,而整合服務的任務就是將該筆frame從分散系統轉送到相連的區域網絡媒介。其中整合服務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將不同的地址空間做一個轉換。 為了要了解以下所將要介紹的「聯結」(Association)、「取消聯結」(Disassociation)及「重聯結」(Reassociation)等服務的意義,我們先介紹一個叫做「移動性」(mobility) 的觀念,IEEE 802.11對工作站,定義了三種程度的「移動性」,分別描述如下: 無變動:此程度的移動性又可分為以下兩種型式:靜止(工作站根本就沒動)及區域性的移動(工作站只在一個基本服務區內移動)。
基本服務區的變動:工作站會從一個基本服務區移動到另一個基本服務區,但仍保持在同一個擴充服務區內。
擴充服務區的變動:工作站會從某一個擴充服務區內的基本服務區移動到另一個擴充服務區內的基本服務區。
聯結服務(Association):此服務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工作站和AP之間建立一個通訊聯機。當分布式系統要將數據送給工作站時,它必需事先知道這個工作站目前是透過那個AP來訪問分布式系統,這些信息就是由聯結服務來提供。一個工作站在被允許藉由某個AP送數據給分散系統之前,它必須先和此AP作聯結,通常在一個基本服務區內有一個AP,因此任何在這個基本服務區內的工作站想和外界作通訊,就必須先向此AP相聯結。此動作類似注冊,因為當工作站作完聯結的動作後,AP就會記住此工作站目前在它的管轄范圍之內。請注意在任一瞬間,任一個工作站只會和一個AP作聯結,這樣才能使得分散系統能在任一時候知道哪一個工作站是由哪一個AP所管轄。然而,一個AP卻可同時和多個工作站作聯結。聯結服務都是由工作站所啟動的,通常工作站會藉由啟動聯結服務來要求和AP作一個聯結。
重聯結服務(Reassociation):此服務的主要目的是要將一個移動中工作站的聯結,從一個AP轉移到另一個AP。當工作站從一個基本服務區移動到另一個基本服務區時,它就會啟動一個「重聯結的服務」,此服務會將工作站和它所移入的基本服務區內的AP作一個聯結,使得分散系統將來能知道此工作站目前已由另一個AP所管轄了。重聯結的服務也都是由工作站所啟動的。
取消聯結服務(Disassociation):此服務的主要目的是取消一個聯結。當一個工作站傳送資料結束時,可以啟動「取消聯結服務」。另外,當一個工作站從一個基本服務區移動到另一個基本服務區時,它除了會對新的AP啟動「重聯結服務」外,也會對舊的AP啟動「取消聯結服務」。此服務可由工作站或AP來啟動。不論是哪一方啟動,另一方都不能拒絕。AP可能因為網路負荷的原因,而啟動此服務對工作站取消聯結。
身份確認服務(Authentication):此服務的主要目的是用來確認每一個工作站的身份。IEEE 802.11 支援一種叫做「盤問/響應」(Challenge/Response,簡稱 C/R) 的身份確認方法。一般 C/R 身份確認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三個步驟:
聲明身份 (Assertion of Identity)
盤問聲明 (Challenge of Assertion)
回應盤問 (Response to Challenge)
以下為 C/R 身份確認方法的實例
聲明 (Assertion):我是工作站 4
盤問 (Challenge):證明你的身份
回應 (Response):這是我的密碼
結果 (Result):如果密碼 OK ,工作站就完成身份確認
IEEE 802.11 通常要求雙向式的身份確認。在任一瞬間,一個工作站能同時和多個工作站(包含AP)作身份確認的動作。身份確認的服務是屬於工作站服務。
隱密性服務 (Privacy);此服務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傳送數據的內容被!!。無線網路和有線網路不太相同的地方,其中一點就在於無線網路的數據是在空氣這開放的介質中傳播,因此任何只要裝有 IEEE 802.11 適配卡的工作站都能接收到別人的數據,所以數據的保密性若做的不好,資料就很容易被別人所!!。「隱密性服務」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套「隱密性服務」的演算法 (privacy algorithm) 將數據做加密與解密。「隱密性服務」也是屬於工作站服務 。
13.4 frame格式
IEEE 802.11 的 MAC frame格式如圖13-4 所示,其中包含
frame標頭 (Header):30位元組,此部份主要包括了控制信息 (control information),地址 (addressing),順序號碼 (sequencing number),持續時間 (ration) 等欄位。
資料:長度不一(0 - 2312 位元組),此部份依frame型態 (frame type) 有所不同。
錯誤檢查碼 :4 位元組,記錄frame的檢查碼,採用 CRC-32 技術。
2 2 6 6 6 2 6 0-2312 4 位元組
Frame Control
Duration/ID
Address 1
Address 2
Address 3
Sequence Control
Address 4
Frame Body
CRC
------------------------- MAC Header --------------
圖13-4 MAC frame格式
13.4.1 frame控制欄位
frame控制欄位之格式如圖13-5 所示。其中
2 2 4 1 1 1 1 1 1 1 1 位
Protocol
Version
Type
Subtype
To
DS
From DS
More
Flag
Retry
Pwr
Mgt
More
Data
WEP
Order
圖13-5 frame控制欄位格式
Protocol Version : 802.11 標准版本,目前值為 00。
Type and Subtype : frame型態,目前定義的有三種 : Data frame, Control frame, Management frame。 每一種型態有可分為若干次型態,如表13-1 所示。
To DS : 此旗標值為 1 表示此 Data frame(包括廣播或群播frame)要傳送給分布式系統。若為其它種類的frame,則其值應為 0。
From DS : 此旗標值為 1 表示此 Data frame(包括廣播或群播frame)是由分布式系統傳送下來。若為其它種類的frame,則其值應為 0。To DS 與 From DS之組合有四種,期代表意義如表13-2 所示。
More Fragments : 此旗標值為 1 表示工作站尚有其它片段(Fragments) 待傳送。若為其它種類的frame,則其值應為 0。
Retry : 此旗標值為 1 表示此 Data frame(或Managementframe)為重送之frame。接收端可依此訊息來丟棄重復之frame。
Power Management : 此旗標用來顯示工作站之電源管理模式。其值為 1 表示此工作站處於省電模式,其值為 0 表示此工作站處於正常模式。所有由 AP 傳送的frame上此值都必須為 0。
More Data : 此旗標由 AP 用來通知處於省電模式之工作站說 AP 目前仍有MSDUs 欲傳送給該工作站。在 Data frame上其值為 1 表示至少還有一個 MSDU 待轉送。若為其它種類的frame,則其值應為 0。
WEP : 此旗標值為 1 表示此 Data frame(或Managementframe)中所攜帶的數據已經過 WEP 演算法處理過。若為其它的frame,則其值應為 0。
Order : 此旗標值為 1 表示此 Data frame經由嚴格依序服務等級 (Strictly-Ordered service class) 來傳送。若為其它的frame,則其值應為 0。
表13-1 各式frame型態及次型態
Type value
b3 b2
Type Description
Subtype Value
b7 b6 b5 b4
Subtype Description
00
Management
0000
Association Request
00
Management
0001
Association Response
00
Management
0010
Reassociation Request
00
Management
0011
Reassociation Response
00
Management
0100
Probe Request
00
Management
0101
Probe Response
00
Management
0110-0111
Reserved
00
Management
1000
Beacon
00
Management
1001
ATIM
00
Management
1010
Disassociation
00
Management
1011
Authentication
00
Management
1100
Deauthentication
00
Management
1101-1111
Reserved
01
Control
0000-1001
Reserved
01
Control
1010
PS-Poll
01
Control
1011
RTS
01
Control
1100
CLS
01
Control
1101
ACK
01
Control
1110
CF End
01
Control
1111
CF End+CF-Ack
10
Data
0000
Data
10
Data
0001
Data+CF-Ack
10
Data
0010
Data+CF-Poll
10
Data
0011
Data+CF-Ack+CF-Poll
10
Data
0100
Null Function (no data)
10
Data
0101
CF-Ack (no data)
10
Data
0110
CF-Poll (no data)
10
Data
0111
CF-Ack+CF-Poll (no data)
10
Data
1000-1111
Reserved
11
Reserved
0000-1111
Reserved
表13-2 To DS 與 From DS組合與意義
To DS
From DS值
代表意義
To DS = 0
From DS = 0
Dataframe由一個工作站直接傳送給另外一個在相同BSS中的工作站
To DS = 1
Dataframe傳送給分布式系統
From DS = 0
To DS = 0
From DS = 1
Dataframe由分布式系統傳下來
To DS = 1
From DS = 1
由一個AP 傳給另外一個AP 的WDSframe
13.4.2 Duration/ID 欄位
Duration /ID 欄位長度為16位,其用法如下(請參考表13-3):
若frame為控制型態(Control Type),且次型態為PS-Poll, 則此欄位代表一個SID, 其最左邊兩個位都是1, 而剩下的 14 位則是傳送此frame之工作站之SID。SID 值的范圍為 1 到 2007。
若為其它frame,則此欄位代表一個ration, 其值依各frame型態而定。不過對於所有在免競爭期間所傳送的frame來說,此欄位之值應設為 32768。當Duration/ID 欄位的內容小於 32768 時,表示其為一個ration 值,應該被拿來修正NAV。
表13-3 Duration /ID 欄位意義 Bit 15
Bit 14
Bits 13-0
用途
0
0-32767
Duration (由此frame結束後起 算,單位為us)
1
0
0
在免競爭期間所傳送之frame使用之固定值(32768)
1
0
1-16383
保留
1
1
0
保留
1
1
1-2007
在PS-Pollframe中指定之工作站 ID
1
1
20013-16383
保留
13.4.3 地址欄位
MACframe格式中共有四個地址欄位。這些欄位用來記錄BSSID (BSS Identifier), 起始工作站地址 (Source Address, SA),目地的工作站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 DA),傳送工作站地址(Transmitter Address, TA),及接收工作站地址(Receiver Address, RA)。其中目地的工作站地址(DA) 可以是各別或群播地址。是該frame的最終目的地。起始工作站地址 (SA) 是產生此frame的工作站地址。傳送工作站地址(TA) 是指在無線媒介上傳送此frame的工作站地址。接收工作站地址(RA) 則是指在無線媒介上接收此frame的工作站地址。每一個地址長度都是符合 IEEE 802 標准之 48 位。有些frame並不需要用到所有的地址欄位。有些地址欄位在使用時和其在地址欄位的相對地址(1-4)有關而與地址型態無關。例如當一個工作站接收到一筆frame時,都是用Address 1 的內容來判斷該frame是否傳送給自己。而 CTS frame (ACKframe) 中的 RA 則等於 RTS frame (需要被回復之frame) 中的 Address 2 的內容。
每個 BSS 都有一個具唯一性的辨識碼 (BSSID, 長度為 48 位), 對於有基礎架構的BSS, 此辨識碼為AP (AP) 中的工作站的地址。對於無基礎架構的BSS (IBSS), 此辨識碼最左邊兩個位為 01, 而剩下的 46 位則以隨機數產生。廣播性BSSID (48 位都為 1) 只能用在管理frame且次型態為Probe (Type = 00, Subtype = 0100 或 0101)。
13.4.4 順序控制欄位 (Sequence Control)
順序控制欄位包含兩個次欄位 : 順序號碼 (Sequence Number, 12 位) 及片段號碼 (Segment Number, 4 位), 如圖13-6 所示。其中順序號碼為該frame攜帶之 MSDU 的順序號碼。每一個 MSDU 都有一個順序號碼, 其值由 0 開始, 到4095, 然後重復輪流使用。由同一個 MSDU 切割出來的片段都應該使用相同的順序號碼。片段號碼則是指該片段在原來MSDU所切割出來的片段順序。第一個片段(或沒有切割的MSDU)其值為0。以後則依序加一,到 15 為止,然後重復輪流使用。
4 12 位
Fragment Number
Sequence Number
圖13-6 順序控制欄位
13.5 各式frame型態之格式
13.5.1控制frame
控制frame之控制欄位內容如圖13-7所示。
Protocol
Version
Type
Subtype
To
DS
From DS
More
Flag
Retry
Pwr
Mgt
More
Data
WEP
Order
Protocol
Version
Control
Subtype
0
0
0
0
Pwr
Mgt
0
0
0
2 2 4 1 1 1 1 1 1 1 1 位
❸ 無線區域網的技術與應用論文 (需要資料)
無線區域網的典型組網方式
1. 無線組網
組網要求:在區域網內用無線的方式組網,實現各設備間的資源共享。
組網方式:在區域網中心放置無線接入點,上網設備上加裝無線網卡。
2 . 點到點連接
①單機與計算機網路的無線連接
組網要求:實現遠端計算機與計算機網路中心的無線連接
組網方式:在計算機網路中心加裝無線接入點外接定向天線,在單機上加裝無線網卡外接定向天線與網路中心相對。
②計算機網路間的無線連接
組網要求:實現遠端計算機網路與計算機網路中心的無線連接
組網方式:在計算機網路中心加裝無線接入點外接定向天線,在遠端計算機網路加裝無線接入點外接定向天線與網路中心相對。
3 . 點到多點的連接
①異頻多點連接
組網要求:有 A 、 B 、 C 三個有線網路, A 為中心網路,要實現 A 網分別與 B 網和 C 網的無線連接。
百事通
組網方式:在 A 網加裝一無線網橋外接定向天線,在 B 網加裝一無線網橋外接定向天線和 A 網相對;在 A 網加裝另一無線網橋外接定向天線,在 C 網加裝一無線網橋外接定向天線 和 A 網的第二個定向天線相對。
②同頻多點連接
組網要求:有 A 、 B 、 C 、 D 四個有線網路, A 為中心網路,要實現 A 網分別與 B 網、 C 網、 D 網的無線連接。
組網方式:在 A 網加裝一無線網橋外接全向天線,在 B 網、 C 網、 D 網各加裝一無線網橋外接定向天線和 A 網相對, A 網與 B 、 C 、 D 三網以相同的頻率建立連接。
4 . 面向區域的移動上網服務
組網要求:在較大的范圍內為在此區域內的移動設備提供移動上網服務。
組網方式:在區域內進行基站選點,在每個基站放置無線接入點外接全向天線,形成多個互相交疊的蜂窩來覆蓋要聯網的區域。移動設備上加裝無線網卡,即可享受在此范圍內的移動聯網服務。
5. 中繼連接
①跨越障礙物的連接
組網要求:兩個網路間要實現無線組網,但兩個網路的地理位置間有障礙物,不存在微波傳輸所要求的可視路徑。
組網方式:採用建立中繼中心的方式,尋找一個能同時看到兩個網路的位置設置中繼點,使兩個網路能夠通過中繼建立連接。
②長距離連接
組網要求:兩個網路間要實現無線組網,但兩個網路的距離超過了點對點連接能達到的最大通信距離。
組網方式:在兩個網路間建立一個中繼點,使兩個網路能夠通過中繼建立連接。
6 . 網狀網連接
無線網狀網是純無線網路的系統,網路內的各個 AP 之間可以通過無線通道直接相互連接。
相互間無線連接的 AP 數量可以不受限制。通常一個城市裡面可以有上萬台 AP 同時在網路上協調工作。無線網狀網整體網路中的任何位置的 AP 都擁有相同的帶寬,不會因多級連接而降低帶寬。無線網狀網可以構成覆蓋城市范圍的寬頻無線通訊網,可以提供無線的 VOIP 和移動寬頻多媒體通信服務,也可以為某些特定行業用戶,提供城域寬頻無線移動接入服務。
❹ 無線網卡的天線的作用原理,希望物理達人們指點一二!謝謝!
無線AP的工作原理是將網路信號通過雙絞線傳送過來,經過AP產品的編譯,將電信號轉換成為無線電訊號發送出來,形成無線網的覆蓋,這一切,只需要一根網線和一個電源就可以完成。
通俗的來說就是微波射頻技術
筆記本目前有WIFI、GPRS、CDMA等幾種無線數據傳輸模式來上網,後兩者由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來實現,前者電信或網通有所參與,但不多主要是自己擁有接入互聯網的WIFI基站(其實就是WIFI路由器等)和筆記本用的WIFI網卡。要說基本概念是差不多的,通過無線形式進行數據傳輸。無線上網遵循802.1q標准
通過無線傳輸,有無線接入點發出信號,用無線網卡接受和發送數據
無線網路是實現移動Internet的基本物理網之一,它為移動計算機(移動終端)提供高速
的網路接入方法。目前,無線區域網提供的通信業務實際上是一個尚未開發的大市場,有著很
大的潛力。國際上許多大公司,如IBM、AT&T(Incent)、DEC、AMD等都在加緊研製無線網路產
品。現雖有部分產品面市,但只是實現了簡單的計算機無線聯網,真正支持移動通信的產品還
未見到。IEEE協會已推出了IEEE802.11協議,制訂了無線區域網的媒體訪問控制協議,我們研
制的網卡不但符合IEEE802.11協議,而且具有漫遊和散步功能。
無線網卡的硬體組成包括Antenna & RF、IF、SS和NIC等幾部分,如圖所示。
@@49E19000.GIF;圖1 網卡的硬體組成示意圖@@
NIC是網路介面控制單元,它完成SS單元與計算機之間的介面控制。SS是擴頻解擴頻及解
調單元,它完成對發送數據的頻譜擴展和對接收信號的解擴解調,同時,它還具有對數據進行
加、解擾處理的功能,在QPSK時還要進行並/串和串/並變換。在SS單元,還要對發射功率和分
集接收進行相應的控制,並具有信道能量檢測(ED-Energy Detect,實際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
RSSI-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和載波強度(CS-CarrierSense,實際是信號
質量SQ-Signal Quality)檢測等功能。IF是中頻單元,它完成對已擴頻信號的調制BPSK/QP
SK)和對接收信號的變頻及其它處理。RF&Antenna單元完成對發送中頻信號的向上和向下變
頻、功率放大(PA)及低雜訊放大(LNA)等功能,一般包括Antenna及分集開關、T/R開關、LNA
和PA、Local oscilator、向下/向下混頻器、濾波器幾個部分。
由RF&Antenna、IF和SS單元構成了擴頻通信機(SS Transceiver)。
無線網卡的工作原理
按照IEEE802.11協議,無線區域網卡分為媒體訪問控制(MAC)層和物理層(PHY Layer)在
兩者之間,還定義了一個媒體訪問控制-物理(MAC-PHY)子層(Sublayers)。MAC層提供主機與
物理層之間的介面,並管理外部存儲器,它與無線網卡硬體的NIC單元相對應。
物理層具體實現無線電信號的接收與發射,它與無線網卡硬體中的擴頻通信機相對應。
物理層提供空閑信道估計CCA信息給MAC層,以便決定是否可以發送信號,通過MAC層的控制來
實現無線網路的CCSMA/CA協議,而MAC-PHY子層主要實現數據的打包與拆包,把必要的控制信
息放在數據包的前面。
IEEE802.11協議指出,物理層必須有至少一種提供空閑信道估計CCA信號的方法。
無線網卡的工作原理如下:當物理層接收到信號並確認無錯後提交給MAC-PHY子層,經過
拆包後把數據上交MAC層,然後判斷是否是發給本網卡的數據,若是,則上交,否則,丟棄。
如果物理層接收到的發給本網卡的信號有錯,則需要通知發送端重發此包信息。當網卡
有數據需要發送時,首先要判斷信道是否空閑。若空,隨機退避一段時間後發送,否則,暫不發
送。由於網卡為時分雙工工作,所以,發送時不能接收,接收時不能發送。
擴頻通信機
擴頻通信機的功能和技術指標如下:
1.擴頻和解擴
無線網卡幾乎均採用了擴頻技術,IEEE802.11也要求使用擴頻技術,且規定擴頻處理增益
不小於10dB。在無線網卡中使用擴頻技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限制發射功率譜密度,減小對其它設備的影響;
·提高抗干擾能力;
·有一定的加密作用;
·在多用戶環境下提高強有力的多址功能。
IEE802.11推薦使用的擴頻技術有直擴(DS)和跳頻(FH)兩種,對應的調制方式分別為PS和
FSK。在我們研製的網卡中,使用的是直擴方式。
2.基帶時間的加擾與解擾
時間加解擾器分別對未編碼和已解碼的基帶時間(Bit)進行加擾和解擾。對數據進行加
擾的目的有二:一是進一步擴展頻譜,減小數據中"0"和"1"數目的不平衡性;二是可以獲得一
定的保密性。
3.DBPSK/DQPSK調制與解調
差分BPSK/QPSK編解碼器和數據機分別對發送和接收的BPSK/QPSK信號進行編解碼和
調制解調。
4.上/下變頻
對發送IF已調信號上變頻至RF以便發射;對接收到的RF信號下變頻至IF以便進一步處理
。
5.RF信號的發送和接收
6.無線分集接收
可實現通信的二重極化分集或二重空間分集,從而改善無線網卡物理層的性能。
7.載波檢測(CS)或信號質量(SQ)檢測
8.能量檢測(ED)或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
9.PA控制
根據需要可控制發射機的發射功率。
10.技術指標
·頻率范圍:2.1400GHz~2.500GHz;
·調制方式:DS/BPSK或DS/QPSK,參考碼可編程;
·通信方式:半雙工;
·發射功率:10mW/100mW,自適應選擇;
·數據速率:2Mbps/4Mbps;
·PN碼速及碼長:11.264Mc/s,11chips-64chips可編程;
·相關方式:匹配濾波器;
·PN碼同步捕獲時間:一個偽碼周期;
·天線分集:空間自適應分集;
·接收機靈敏度:-89dBm~-99.5dBm,BER10—6。
NIC
NIC的功能是:
·從驅動程序接收時間並裝幀發送;
·從擴頻通信機接收數據,拆幀並送至驅動程序;
·媒體訪問控制(MAC);
·與主機的匯流排介面;
·移動管理:越區切換、用戶登錄與認證;
·網路同步:網路同步指的是本站與基站和WLAN的其它站達到時鍾同步;
·節能管理:當無業務量或者業務量少時,使物理層處於睡眠狀態或節能工作模式。
媒體訪問控制協議
媒體訪問控制協議,即IEEE802.11MAC,IEEE802.11MAC的基礎是CSMA/CA,在它之上可配置
無競爭信道訪問的接入機制,這就是中心網控方式(PCF)。在PCF方式中,時間域被劃分為超幀
格式。在超幀的無競爭期,由中心控制節點(一般是AP)進行輪詢,某一時刻僅允許一個站點發
送。而在超幀的競爭期,使用改進的CSMA/CA方式,或稱分布接入方式(DCF)。這樣,IEEE8021
1MAC除了能以競爭接入方式支持非同步業務外,無競爭的訪問方式還可支持同步業務或時限業
務。時限業務對於實時數據和語音通信是至關重要的。
1.CSMA/CA與DCF
a)基本的CSMA/CA與訪問優先權
如上所述,IEEE802.11MAC有兩種訪問控制方式:分布式(DCF)和集中控制方式(PCF),二者
的基礎是CSMA/CA。IEEE802.11MAC採用的基本的CSMA/CA演算法非常簡單:當監測到信道空閑期
間大於某一幀間隔(IFS)後立即開始發送幀;否則延遲接入直至監測到需要的幀間隔,然後選
擇退避時延進入退避;退避結束後重新開始上述過程。基本的CSMA/CA利用物理層提供的載波
監測指示信號CS監測信道的忙閑。IEEE802.11MAC規定了三種訪問優先權,依優先權不同,IS
不同。
Short優先順序:對需要立即響應業務(如某些控制幀)的優先順序。例如,MAC層的Ack幀,或當
採用PCF時主機對輪詢的響應幀等。該優先順序的幀間隔被稱為SIFS。
PCF優先順序:PCF接入方式的優先順序。該優先順序的幀間隔被稱為PIFS。
DCF優先順序:DCF接入方式的優先順序。該優先順序的幀間隔被稱為DIFS。上述各IFS滿足:DF
S>PIFS>SIFS。
b)增強型CSMA/CA
為了增強基本CSMA/CA對非同步業務傳輸的可靠性,IEEE802.11MAC建立在基本CSMA/CA的基
礎上使用MAC層確認機制,也就是CSMA/CA+Ack,這樣可以在MAC層對幀丟失予以檢測並重新發
送。此外,為了進一步減小在各種環境下的碰撞概率,源站與目的站可在數據傳送前交換簡短
的控制幀,即RTS/CTS,它們以Short優先順序接入信道。RTS/CTS幀中的Duration欄位被各站點
(目的站除外)用於設置它們的網路分配矢量(NAV:Net Allocation Vector),以確定信道將被
佔用多長時間,這樣,載波監測的功能可由監測、維護CS及NAV實現。IEEE802.11MAC要求DC方
式必須支持基本的CSMA/CA,可選地支持增強型CSMA/CA,即CSMA/CA+Ack與CSMA/CA+Ack+RS/C
TS。
c)延遲接入與退避演算法
如上所述,欲發送幀的站檢測到信道忙時就會延遲接入,直到監測到信道空閑時間大於I
FS/SIFS後選擇一個退避時間值然後進入退避狀態。這樣可解決正在處於延遲的多個站間的
競爭。
在退避狀態下,只有當檢測到信道空閑時退避計時器才計時。如果檢測到信道忙,則退避
計時器將停止計時,直到檢測到信道空閑時間大於DIFS後計時器才重新繼續計時。這一做法
的作用是:當多個站延遲並進入隨機退避狀態後,退避時間值(Backoff)最小的站將在競爭中
獲勝,從而獲得對媒體的訪問權:在競爭中失敗的站會保持在退避狀態直到下一個DIFS。這樣
,這些主站就有可能比第一次進入退避的新站具有更短的退避時間。另外,退避過程也可重傳
。
d)防止重幀
因為在IEEE802.11MAC中引入了確認和重傳,所以可能產生重幀現象,即在接收站可能會
收到多個相同的幀。IEEE802.11MAC利用幀中的MPDU-ID域防止重幀現象。同一MPDU中的幀具
有相同的MPDU-ID值,在不同MPDU中的幀其MPDU-ID值不同。接收站保持一個MPDU-ID緩沖區它
將拒收那些MPDU-ID值與緩沖區某一MPDU-ID值相同的重傳幀。
2.中心網控方式PCF
a)PCF支持的業務類型
如圖2所示,PCF方式由上述CSMA/CA協議提供的訪問優先順序實現,它可支持無競爭型時限
業務及無競爭型非同步業務。而DCF僅支持競爭型非同步業務。
@@49E19001.GIF;圖2 IEEE802.11 MAC的業務模型@@
b)超幀結構
@@49E19002.GIF;圖3 PCF的超幀結構@@
IEEE802.11MAC使用圖3所示的超幀實現PCF。在一個超幀期間(SFP),PCF使用無競爭期C
FP),DCF使用競爭期(CP)。
在超幀開始時,如果信道空閑則PCF獲得信道訪問權;否則PCF會延遲直到它檢測到信道空
閑時間大於PIFS,才能獲得信道訪問權。這樣,就可能引起超幀的擴展,導致超幀中CFP的起始
點可變,並且CFP的長度可變。DCF的非同步業務將自動地延遲到CFP之後才能獲得信道訪問權。
c)PCF協議原理
PCF協議基於輪詢機制。某站(如手持或固定站點)如希望提供無競爭服務,則需要向APA
ccess Point,即基站)發出請求,經許可後該站將被列入輪詢序列,從而參與無競爭業務。
AP以PCF優先順序向參與無競爭業務的站發送下行數據幀(CF-Down業務),具體使用幀頭控
制域的輪詢比特實現輪詢。如果被輪詢到的站有緩存的數據,則在檢測到一個SIFS後立即將
數據發出。當AP發出輪詢後,如果在PIFS時間內沒有響應,那麼AP將恢復對信道的控制,發出
下一個輪詢幀。當發生下列情況時,參與無競爭業務的站不對AP的輪詢進行響應:沒有上行的
無競爭業務(CF-Up)等待發送,並且對前面收到的下行無競爭幀(CF-Down)也無須進行確認。
3.網同步
無線網路(WLAN)中每個站均有其內部時鍾,所謂網同步指這些時鍾的同步。在多區WLA中
,AP(基站)控制著網同步,它周期性地發送含有其自身時鍾信息的信標幀,BSS內與AP連接的各
站對照此信標修改自己本地時鍾。而在自組WLAN中,所有站均承擔有定期發送網同步信標的
責任,各站根據確定的演算法將本地時鍾與"聽"到的時間進行比較並調整,這樣,在一定時間內
全網時鍾能夠達到同步。
無線網路中的許多功能都藉助各站同步的時鍾實現,例如,下面幾個典型的功能就是利用
同步實現:
·節能管理,允許MT關閉其接收機直到下一信標到達為止。
·物理層管理,比如當物理層使用跳頻擴展頻譜方式時,網同步用於確定跳頻定時。
·支持時限業務,利用網同步完成超幀定時。
盡管信標發送應該是定期的,但它也必須遵循CSMA/CA這一基本信道訪問原則,因此確定
的"信標間隔"只能是預計發送時刻。信標中含有時戳、信標間隔等內容。信標以廣播方式發
送,含有發送者的物理網地址(NID)。
如何在入網時獲取同步,這一問題實際上是解決越區切換的基礎。
4.節能管理
IEEE802.11MAC提供的節能管理機制允許網中各站點收發器在一段時間內關閉,使之工作
於低功耗節能模式。其基本原則是在不同環境中,使網中站點獲得合理的性能/功耗比。
在多區WLAN中,當一個站希望進入節能模式時,應事先通知AP。而AP將暫存發往該站的數
據並在適當的時刻轉發給該站。在由AP定時發送的信標中含有業務指示表TIM,該表中標識了
哪些站在AP中暫存有待收數據。工作於節能模式的站點仍需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定時"蘇醒"以
便接收像信標幀這樣的控制幀。在TIM被標識的站點應當向AP申請或做好等待接收被暫存數
據的准備。
在自組WLAN中,沒有像AP這樣的站點始終處於激活狀態並為其它站點提供暫存服務。為
了支持節能工作模式,需要各站在全網同步的基礎上定時"蘇醒"。當某站要向一個處於節能
模式的站點發送數據時,就預先發送一種具有聲明性質的控制幀(ATIM),這樣可使處於節能模
式的目的站能定時打開收發器並維持一段時間的正常工作狀態,以便接收源站點後續發來的
數據。
結論
對於無線網路,目前世界標准(IEEE802.11)已經確定,網卡硬體和相應的IC陸續推出,價
格逐漸下降,無線網卡的軟體也已漸成熟,其市場將會越來越明朗,如再與移動Intenet網結合
,仿照行動電話蜂窩網的形式來組網,其前景將更看好。
❺ 無線區域網MAC協議哪些特點為什麼在無線區域網中不能使用CSMA/CD而必須使用CAMA/CA協議
答:無線區域網的MAC 協議提供了一個名為分布式協調功能(DCF)的分布式接入控制機制
接入方式主要特點固定接入在作為網路用戶期間,用戶設置的地理位置保持不變
移動接入
用戶設備能夠以車輛熟讀(一般取為每小時120 公里)移動時進行網路通訊。當發生切換(即用戶移動到不同蜂窩小區)時,通信仍然是連續的。便攜接入在受限的網路覆蓋面積中,用戶設備能夠在以步行速度移動時進行網路通信,提供有限的切換能力。
游牧接入
用戶設備的地理位置至少在進行網路通信
時保持不變。如果用戶設備移動了位置(改
變了蜂窩小區),那麼再次進行通信時可能
還要尋找最佳的基站。
以及工作於其上的一個可選的集中式控制,該集中式控制演算法稱為點協調功能(PCF)。DCF
採用爭用演算法為所有通信量提供接入;PCF 提供無爭用的服務,並利用了DCF 特性來保
證它的用戶可靠接入。PCF 採用類似輪詢的方法將發送權輪流交給各站,從而避免了沖
突的產生,對於分組語音這樣對於時間敏感的業務,就應提供PCF 服務。由於無線信道
信號強度隨傳播距離動態變化范圍很大,不能根據信號強度來判斷是否發生沖突,因此
不適用有線區域網的的沖突檢測協議CSMA/CD。802.11 採用了CSMA/CA 技術,CA 表示沖
突避免。這種協議實際上是在發送數據幀前需對信道進行預約。這種CSMA/CA 協議通過
RTS(請求發送)幀和CTS(允許發送)幀來實現。源站在發送數據前,先向目的站發送
一個稱為RTS 的短幀,目的站收到RTS 後向源站響應一個CTS 短幀,發送站收到CTS 後
就可向目的站發送數據幀。
❻ Mac 協議中的 DIFS PIFS SIFS 。
SIFS
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在802.11系列無線區域網中SIFS是固定值,SIFS是最小的幀間間隔,因此採用SIFS的節點具有訪問無線鏈路的最高優先順序。它等於節點從發送狀態切換到接收狀態並能正確解碼所需要的時間,或者從接收狀態轉為發送狀態所需要的時間,在SIFS過期後可能發送的數據包包括ACK、CTS幀,不同標准中規定的SIFS值不同。
Standard SIFS(μs)
IEEE 802.11b 10
IEEE 802.11a 16
IEEE 802.11g 10
DIFS
DCF Interframe Space(DIFS):在DCF協議中,節點在開始發送數據之前需要監測信道是否空閑。如果信道已經空閑,則節點仍需等待DIFS段時間才開始發送數據;而如果在DIFS時間段內任一時刻信道被監測為忙,則節點不得不推遲它的數據發送。DIFS和SIFS間的計算關系如下:
DIFS = SIFS + (2 * Slot time)
Standard Slot Time(µs) DIFS(µs)
IEEE 802.11b 20 50
IEEE 802.11a 9 34
IEEE 802.11g 9 or 20 28 or 50
PIFS
PCF Interframe Space(PIFS):PCF使得AP等待PIFS而不是DIFS時間以訪問信道,由於DIFS > PIFS > SIFS,因此AP總比普通節點具有更高的訪問信道的優先順序。
PIFS = SIFS + Slot time
Standard Slot time(µs) PIFS(µs)
IEEE 802.11b 20 30
IEEE 802.11a 9 25
IEEE 802.11g 9 or 20 19 or 30
EIFS
Extended Interframe Space(EIFS):在前一幀出錯的情況下,發送節點不得不延遲EIFS而不是DIFS時間段後再發送下一幀。
EIFS = Transmission time of Ack frame at lowest basic rate + SIFS + DIFS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