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隨機森林 比adaboost 好嗎
隨機森林 比adaboost 好
隨機森林的優點有:
1. 對於很多種資料,它可以產生高准確度的分類器。
2. 它可以處理大量的輸入變數。
3. 它可以在決定類別時,評估變數的重要性。
4. 在建造森林時,它可以在內部對於一般化後的誤差產生不偏差的估計。
5. 它包含一個好方法可以估計遺失的資料,並且,如果有很大一部分的資料遺失,仍可以維持准確度。
6. 它提供一個實驗方法,可以去偵測 variable interactions 。
7. 對於不平衡的分類資料集來說,它可以平衡誤差。
⑵ 最小二乘法、回歸分析法、灰色預測法、決策論、神經網路等5個演算法的使用范圍及優缺點是什麼
最小二乘法:通過最小化誤差的平方和尋找數據的最佳函數匹配。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簡便地求得未知的數據,並使得這些求得的數據與實際數據之間誤差的平方和為最小。最小二乘法還可用於曲線擬合。其他一些優化問題也可通過最小化能量或最大化熵用最小二乘法來表達。優點:實現簡單,計算簡單。缺點:不能擬合非線性數據.
回歸分析法:指的是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數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在大數據分析中,回歸分析是一種預測性的建模技術,它研究的是因變數(目標)和自變數(預測器)之間的關系。這種技術通常用於預測分析,時間序列模型以及發現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優點:在分析多因素模型時,更加簡單和方便,不僅可以預測並求出函數,還可以自己對結果進行殘差的檢驗,檢驗模型的精度。缺點:回歸方程式只是一種推測,這影響了因子的多樣性和某些因子的不可測性,使得回歸分析在某些情況下受到限制。
灰色預測法:
色預測法是一種對含有不確定因素的系統進行預測的方法 。它通過鑒別系統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異程度,即進行關聯分析,並對原始數據進行生成處理來尋找系統變動的規律,生成有較強規律性的數據序列,然後建立相應的微分方程模型,從而預測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狀況。它用等時間距離觀測到的反應預測對象特徵的一系列數量值構造灰色預測模型,預測未來某一時刻的特徵量,或者達到某一特徵量的時間。優點:對於不確定因素的復雜系統預測效果較好,且所需樣本數據較小。缺點:基於指數率的預測沒有考慮系統的隨機性,中長期預測精度較差。
決策樹:在已知各種情況發生概率的基礎上,通過構成決策樹來求取凈現值的期望值大於等於零的概率,評價項目風險,判斷其可行性的決策分析方法,是直觀運用概率分析的一種圖解法。由於這種決策分支畫成圖形很像一棵樹的枝幹,故稱決策樹。在機器學習中,決策樹是一個預測模型,他代表的是對象屬性與對象值之間的一種映射關系。優點:能夠處理不相關的特徵;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能夠對大型數據源做出可行且效果良好的分析;計算簡單,易於理解,可解釋性強;比較適合處理有缺失屬性的樣本。缺點:忽略了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容易發生過擬合(隨機森林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過擬合);在決策樹當中,對於各類別樣本數量不一致的數據,信息增益的結果偏向於那些具有更多數值的特徵。
神經網路:優點:分類的准確度高;並行分布處理能力強,分布存儲及學習能力強,對雜訊神經有較強的魯棒性和容錯能力,能充分逼近復雜的非線性關系;具備聯想記憶的功能。缺點:神經網路需要大量的參數,如網路拓撲結構、權值和閾值的初始值;不能觀察之間的學習過程,輸出結果難以解釋,會影響到結果的可信度和可接受程度;學習時間過長,甚至可能達不到學習的目的。
⑶ 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區別是什麼
現在有很多人對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概念並不是很明白,其實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中的一部分,而機器學習是深度學習的基礎,這兩個知識體系都是服務於人工智慧的。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區別,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理解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
那麼什麼是機器學習呢?一般來說,為了實現人工智慧,我們會使用機器學習。我們有幾種用於機器學習的演算法。這些演算法有決策樹、隨機森林、人工神經網路。而機器學習有3類學習演算法,分別是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增強學習學習,其中,監督機器學習演算法進行預測。此外,該演算法在分配給數據點的值標簽中搜索模式。無監督機器學習演算法則是沒有標簽與數據關聯。並且,這些 ML 演算法將數據組成簇。此外,他需要描述其結構,並使復雜的數據看起來簡單且能有條理的分析。而增強機器學習演算法:我們使用這些演算法選擇動作。並且,我們能看到它基於每個數據點。一段時間後,演算法改變策略來更好地學習。
那麼什麼是深度學習呢?機器學習只關註解決現實問題。它還需要人工智慧的一些想法。機器學習通過旨在模仿人類決策能力的神經網路。機器學習工具和技術是兩個主要的僅關注深度學習的子集。我們需要應用它來解決任何需要思考的問題人類的或人為的。任何深度神經網路都將包含三層,分別是輸入層、隱藏層、輸出層。
那麼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的關系是什麼呢?通常我們用機器演算法來解析數據,學習數據,並從中做出理智的判定。根本上講,深度學慣用於創建可自我學習和可理智判定的人工「神經網路」。我們可以說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子領域。而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對比具體體現在四方面,第一就是數據依賴,一般來說,性能是區別二者的最主要之處。當數據量小時,深度學習演算法表現不佳。這就是深度學習演算法需要大量的數據才能完美理解的唯一原因。第二就是硬體依賴通常,深度學習依賴於高端設備,而傳統學習依賴於低端設備。因此,深度學習要求包含GPU。這是它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矩陣乘法運算。第三就是功能工程化,在此,領域知識被用於創建特徵提取器,以降低數據的復雜性,並使模式對學習演算法的工作原理上更可見,雖然處理起來非常困難。 因此,這是耗時並需要專業知識的。第四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般來說,我們使用傳統演算法來解決問題。但它需要將問題分解為不同的部分以單獨解決它們。要獲得結果,請將它們全部合並起來。
關於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相關知識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大家在進行學習機器學習的時候一定不要忽視這兩個知識的區別,這樣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機器學習。
⑷ 機器學習演算法和深度學習的區別
一、指代不同
1、機器學習演算法: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涉及概率論、統計學、逼近論、凸分析、演算法復雜度理論等多門學科。
2、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ML, Machine Learning)領域中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它被引入機器學習使其更接近於最初的目標人工智慧。
二、學習過程不同
1、機器學習演算法:學習系統的基本結構。環境向系統的學習部分提供某些信息,學習部分利用這些信息修改知識庫,以增進系統執行部分完成任務的效能,執行部分根據知識庫完成任務,同時把獲得的信息反饋給學習部分。
2、深度學習:通過設計建立適量的神經元計算節點和多層運算層次結構,選擇合適的輸人層和輸出層,通過網路的學習和調優,建立起從輸入到輸出的函數關系,雖然不能100%找到輸入與輸出的函數關系,但是可以盡可能的逼近現實的關聯關系。
三、應用不同
1、機器學習演算法::數據挖掘、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徵識別、搜索引擎、醫學診斷、DNA序列測序、語音和手寫識別、戰略游戲和機器人運用。
2、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其他領域。
⑸ 隨機森林演算法是什麼
隨機森林是一種比較新的機器學習模型。
經典的機器學習模型是神經網路,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神經網路預測精確,但是計算量很大。上世紀八十年代Breiman等人發明分類樹的演算法(Breiman et al. 1984),通過反復二分數據進行分類或回歸,計算量大大降低。
2001年Breiman把分類樹組合成隨機森林(Breiman 2001a),即在變數(列)的使用和數據(行)的使用上進行隨機化,生成很多分類樹,再匯總分類樹的結果。隨機森林在運算量沒有顯著提高的前提下提高了預測精度。
隨機森林對多元共線性不敏感,結果對缺失數據和非平衡的數據比較穩健,可以很好地預測多達幾千個解釋變數的作用(Breiman 2001b),被譽為當前最好的演算法之一(Iverson et al. 2008)。
隨機森林優點:
隨機森林是一個最近比較火的演算法,它有很多的優點:
a、在數據集上表現良好,兩個隨機性的引入,使得隨機森林不容易陷入過擬合。
b、在當前的很多數據集上,相對其他演算法有著很大的優勢,兩個隨機性的引入,使得隨機森林具有很好的抗雜訊能力。
c、它能夠處理很高維度(feature很多)的數據,並且不用做特徵選擇,對數據集的適應能力強:既能處理離散型數據,也能處理連續型數據,數據集無需規范化。
⑹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到底是什麼關系
有人說,人工智慧(AI)是未來,人工智慧是科幻,人工智慧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些評價可以說都是正確的,就看你指的是哪一種人工智慧。
今年早些時候,Google DeepMind的AlphaGo打敗了韓國的圍棋大師李世乭九段。在媒體描述DeepMind勝利的時候,將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和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都用上了。這三者在AlphaGo擊敗李世乭的過程中都起了作用,但它們說的並不是一回事。
今天我們就用最簡單的方法——同心圓,可視化地展現出它們三者的關系和應用。
向左轉|向右轉
人工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是早期機器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的演算法,歷經數十年風風雨雨。神經網路的原理是受我們大腦的生理結構——互相交叉相連的神經元啟發。但與大腦中一個神經元可以連接一定距離內的任意神經元不同,人工神經網路具有離散的層、連接和數據傳播的方向。
例如,我們可以把一幅圖像切分成圖像塊,輸入到神經網路的第一層。在第一層的每一個神經元都把數據傳遞到第二層。第二層的神經元也是完成類似的工作,把數據傳遞到第三層,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層,然後生成結果。
每一個神經元都為它的輸入分配權重,這個權重的正確與否與其執行的任務直接相關。最終的輸出由這些權重加總來決定。
我們仍以停止(Stop)標志牌為例。將一個停止標志牌圖像的所有元素都打碎,然後用神經元進行「檢查」:八邊形的外形、救火車般的紅顏色、鮮明突出的字母、交通標志的典型尺寸和靜止不動運動特性等等。神經網路的任務就是給出結論,它到底是不是一個停止標志牌。神經網路會根據所有權重,給出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猜測——「概率向量」。
這個例子里,系統可能會給出這樣的結果:86%可能是一個停止標志牌;7%的可能是一個限速標志牌;5%的可能是一個風箏掛在樹上等等。然後網路結構告知神經網路,它的結論是否正確。
即使是這個例子,也算是比較超前了。直到前不久,神經網路也還是為人工智慧圈所淡忘。其實在人工智慧出現的早期,神經網路就已經存在了,但神經網路對於「智能」的貢獻微乎其微。主要問題是,即使是最基本的神經網路,也需要大量的運算。神經網路演算法的運算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不過,還是有一些虔誠的研究團隊,以多倫多大學的Geoffrey Hinton為代表,堅持研究,實現了以超算為目標的並行演算法的運行與概念證明。但也直到GPU得到廣泛應用,這些努力才見到成效。
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個停止標志識別的例子。神經網路是調制、訓練出來的,時不時還是很容易出錯的。它最需要的,就是訓練。需要成百上千甚至幾百萬張圖像來訓練,直到神經元的輸入的權值都被調製得十分精確,無論是否有霧,晴天還是雨天,每次都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說神經網路成功地自學習到一個停止標志的樣子;或者在Facebook的應用里,神經網路自學習了你媽媽的臉;又或者是2012年吳恩達(Andrew Ng)教授在Google實現了神經網路學習到貓的樣子等等。
吳教授的突破在於,把這些神經網路從基礎上顯著地增大了。層數非常多,神經元也非常多,然後給系統輸入海量的數據,來訓練網路。在吳教授這里,數據是一千萬YouTube視頻中的圖像。吳教授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加入了「深度」(deep)。這里的「深度」就是說神經網路中眾多的層。
現在,經過深度學習訓練的圖像識別,在一些場景中甚至可以比人做得更好:從識別貓,到辨別血液中癌症的早期成分,到識別核磁共振成像中的腫瘤。Google的AlphaGo先是學會了如何下圍棋,然後與它自己下棋訓練。它訓練自己神經網路的方法,就是不斷地與自己下棋,反復地下,永不停歇。
|深度學習,給人工智慧以璀璨的未來
深度學習使得機器學習能夠實現眾多的應用,並拓展了人工智慧的領域范圍。深度學習摧枯拉朽般地實現了各種任務,使得似乎所有的機器輔助功能都變為可能。無人駕駛汽車,預防性醫療保健,甚至是更好的電影推薦,都近在眼前,或者即將實現。
人工智慧就在現在,就在明天。有了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甚至可以達到我們暢想的科幻小說一般。你的C-3PO我拿走了,你有你的終結者就好了。
⑺ 用python實現機器學習的演算法(神經網路,隨機森林等),應選用什麼版本python好python3如何
建議用centos6自動的版本,應該是2.6.6吧
⑻ 隨機森林和神經網路哪個演算法更好
隨機森林和神經網路各有各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