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smtp網路出現環路
網路環路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採取措施來將環路影響降到最低,可以通過以下配置來降低產生的影響:
1、在交換機中啟用生成樹協議;
12、在交換機埠上設置廣播風暴抑制比,設置允許通過的最大廣播報文流量,當埠超過設置值後丟棄後面的報文;
3、對不同的業務辦公劃分不同的VLAN,將網路風暴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Ⅱ 哪種協議可以解決網路中交換機之間的環路問題
解決環路貌似還沒著協議。防止環路還是有的生成樹協議及其他的各種爭強版本(PVST MSTP RSTP RPST)都是防止環路的產生。但是並不是有了生成樹就不會出環,這時候還需要生成樹的優化,根據具體情況而論
Ⅲ 如何防止 交換機環路的 的發生
stp理論上可以防止環路,但是實際上很少用,因為收斂慢,一旦環路問題更大。
但是,在交換的網路中,當交換機接收到一個目的地址未知的數據幀時,交換機會將這個數據幀廣播出去,這樣,在存在物理環路的交換網路中,就會產生雙向的廣播環,甚至產生廣播風暴,導致交換機資源耗盡而宕機。
1、一般先觀察,出現此種故障的網路基本屬於設備較多,網線較亂的現象,首先在核心交換機可以觀察埠,埠閃爍過於頻繁則為不正常,可以拔掉其網線,觀看電腦ping測效果有無時延過大或丟包,從而判斷是否由其網線接入環路信息。
2、環路產生mac地址飄移,造成網路中斷。由於交換機具有學習功能,網路內的主機只要發送給廣播報,mac地址都會被學習到存在網路環路的埠中。錯誤的mac地址表,會直接造成網路中斷。mac地址的飄移,是造成網路立刻中斷的主要原因。
(3)哪個協議不能防止網路環路擴展閱讀:
路由器高效率的背板有助於提高路由器的性能。由於傳統的共享匯流排式背板無法滿足路由器的需要,所以採用結構可以用不同技術實現的交換式背板。
交換機在同一時刻可進行多個埠對之間的數據傳輸。每一埠都可視為獨立的物理網段(註:非IP網段),連接在其上的網路設備獨自享有全部的帶寬。
Ⅳ 什麼是RIP協議缺陷
RIP協議的前身是一個運行在UnixBSDI版本上稱為"routed"的程序,在1988年被IETF標准化,定義為RFC1058。緊接著的RIP2標准在RFC1388中定義,它加入了對變長子網掩碼(VLSM)的支持,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RIP路由協議的一些主要缺點,例如在一個網路中如果有多條路徑可以到達目的地,那麼RIP協議在轉移到另外一條可選路徑時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RIP協議經受了長期的實際運行考驗,在網路界已被廣為運用。RIP在那些並沒有冗餘路由器的網路中的確是一種非常適合的路由協議。
一般路由協議的基本功能有兩個,一個是交換路由;另一個是維護一份路由表以提供給其他通信協議調用,RIP也不例外。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項都包含了最終目的地址、到目的節點的路徑中的下一跳節點(nexthop)等信息。nexthop指的是網上的報文欲通過本網路節點到達目的節點,如不能直接送達,則本節點應把此報文送到某個中轉站點,此中轉站點稱為nexthop,這一中轉過程叫hop。一個報文從本節點到目的節點中途經歷的中轉次數稱為hopcount。RIP採用距離向量演算法,它通過比較到達目的站點的各個路由的hopcount,即距離的大小,從中選擇具有最小數值的路由作為最佳路由,而把數值稍大的路由作為備份。一旦最佳路由失效,則採用備份路由。RIP只保留到目的地的最佳路由,當一條交換過來的新的路由信息提供了一條更佳的路由時,RIP就用它來替換舊的信息。當網路拓撲改變時,RIP實體會向外發布路由更新報文,以便與其他網路設備共享。每一個路由器收到一條更新報文後除了更新自己的路由表之外,還接著傳播這條報文,這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互通有無、彼此信任。
RIP使用一些時鍾以保證它所維持的路由的有效性與及時性。但是對於RIP協議來說,一個不理想之處在於它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確認一個路由是否失效。RIP至少需要經過3分鍾的延遲才能啟動備份路由。這個時間對於大多數應用程序來說都會出現超時錯誤,用戶能明顯地感覺出來系統出現了短暫的故障。
RIP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它在選擇路由時不考慮鏈路的連接速度,而僅僅用hopcount來衡量路徑的長短。這就造成了在一個實際的網路中,採用快速乙太網(100Mbps)連接的鏈路可能僅僅因為比10Mbps乙太網鏈路多出1個hop,致使RIP認為10Mbps鏈路為一條更優化的路由,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老版本的RIP不支持VLSM,使得用戶不能通過劃分更小網路地址的方法來更高效地使用有限的IP地址空間。在RIP2版本中對此做了改進,在每一條路由信息中加入了子網掩碼。由於老版本的RIP路由信息中不採用子網掩碼,所以RIP1沒有辦法來傳達不同網路中變長子網掩碼的詳細信息。
路由協議應該能夠阻止數據包在網路中循環傳遞,或進行循環路由。RIP認為如果一條路由具有15個以上的hopcount值,那麼這條路徑上一定有環路存在。這就是說,一條路由的hopcount值到達16後,就被RIP認為無效。顯然,這樣的定義有效地預防了環路的存在,而且對於小網路高效易行。但是對於超過15個hop的大網路來說,RIP就有局限性。
RIP協議是一個國際標准,所有的路由器廠商都支持它,而且RIP在各種操作系統中都能很容易地進行配置和故障排除。在那些沒有冗餘鏈路的網路中RIP能很好地進行工作,但RIP的最大毛病在於它無法在具有冗餘鏈路的網路中有效地運用。所以對於大網路或需要具備冗餘鏈路的網路,就必須考慮採用其他路由協議了。
Ⅳ 什麼協議可以允許網路存在物理冗餘路徑且避免橋接網路中的環路
生成樹協議,即spanning-tree,簡寫為STP。它可以發送和接收BPDU幀來讓交換機交換網橋優先順序,從而選出根,根埠,指定埠,並將特定冗餘路徑上的埠置為非指定埠(阻塞狀態),從而避免環路。
思科進一步發展了STP,叫做每vlan生成樹PVST+,為每一個vlan都配置了一個生成樹來避免環路。此外,還有RSTP(快速STP)和RPVST+。
如果你指的是如何避免路由器環路,路由環路可通過水平分割、路由毒化、抑制計時器等方法來避免。
Ⅵ OSPF怎樣避免環路
OSPF區域內就是靠鏈路狀態資料庫,區域間防環,是靠傳遞各類LSA使用的邏輯上的水平分割演算法,還有針對LSA的校驗與判斷其新舊的手段其實也是起到防環的目的。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是一個內部網關協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簡稱IGP),用於在單一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AS)內決策路由。是對鏈路狀態路由協議的一種實現,隸屬內部網關協議(IGP),故運作於自治系統內部。著名的迪克斯加演算法(Dijkstra)被用來計算最短路徑樹。OSPF分為OSPFv2和OSPFv3兩個版本,其中OSPFv2用在IPv4網路,OSPFv3用在IPv6網路。OSPFv2是由RFC 2328定義的,OSPFv3是由RFC 5340定義的。與RIP相比,OSPF是鏈路狀態協議,而RIP是距離矢量協議。
Ⅶ 哪一個協議在網路層防止形成網路環路
tcp 。這個你應該知道的啊
Ⅷ 解決路由環路的方法是什麼
分割范圍解決了兩個路由器之間的路由環路問題,但不能防止因網路規模較大、主要由延遲因素產生的環路
Ⅸ OSPF路由協議區域間的環路避免是通過哪種方式實現的
這個答案明顯應該選擇A。
理由如下:
1、答案B以及1樓的回答說明了是在OSPF的area內如何產生無環路路由,確實是通過ospf計算出來的,保證了area內部無環路,這是由SPF演算法實現的。
2、而OSPF多個area間的路由是通過DV演算法計算的,通過LSA的第3類報文來匯總域間路由。而DV演算法是有缺陷的,無法保證學到最優路由,因此如RIP之類的協議只適合小型網路。
為了保證DV演算法學到最優的OSPF路由,就需要對OSPF進行一定的優化,既然不能從SPF演算法上進行改變,那麼只能從網路結構上進行修改了。於是,OSPF設立了骨幹區域:AREA 0,並規定,所有非骨幹區域間通信必須通過區域0進行,形成了hub-spoken結構的OSPF網路。這樣,所有非骨幹區域沒有了直連,不具備形成環路的條件,而骨幹區域內SPF保證了沒有環路。於是,一個完美的OSPF網路形成了。
綜上所述,答案應該是A。
Ⅹ OSPF協議是如何防止路由環路的
你好,
OSPF協議不存在路由環路,是因為在一個OSPF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之間並不是直接傳遞路由信息來維護路由表,它們之間交換的是鏈路狀態信息(LSA),然後各個路由器都維護著統一的一個鏈路狀態資料庫!
各路由器根據鏈路狀態資料庫的信息,同時以自己為根節點,通過計算鏈路開銷(cost),從而得出自己的路由表。
因為鏈路狀態資料庫(LSDB)是一致的,所以不存在路由環路的發生。
附註:
Rip協議中有可能導致路由環路的發生,是因為運行rip協議的路由器之間通過直接交換路由表來更新自身的路由表,當網路發生改變時,有可能因為鏈路問題導致各路由器的路由信息收斂不及時,從而導致路由環路的發生。
針對此問題,Rip協議中定義了最大跳數(HOP)為15,即路由信息最多能傳遞到第16個路由器,從而避免路由環路的發生。
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