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享經濟對我們生產和生活的積極影響
分享經濟影響著人們的出行方式,還在逐步改變著人們的社交和生活,甚至包括思想和人生。隨著分享經濟的興起,個別、細微的消費行為變化經過聚合最終將會帶來巨大的商業變革和社會變革。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分享經濟將滿足人的全面發展的需求。這是一個顛覆企業所有與個人消費的產業模式,讓每個人可以同時成為消費者和生產者,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工作及時間安排,自由度得到提升,人際關系擴寬,信任感增強,自我價值實現的成就感得到滿足,極其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
分享經濟助力產業創新。分享經濟的去工業化和去中心化使得每個人都可從被動消費者轉變成創造者,個體創造力可以得到極大的釋放。目前,數以百萬計的產消者可在社會分享中免費進行相互協作,創造新的信息技術和軟體、新形式的娛樂、新的學習工具、新的媒體等形式,其結果是產業創造力乃至社會創造力的激增。
分享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需求滿足。分享經濟實現了消費模式從「廢棄型」轉變為「再利用型」,通過調整社會存量資產,實現商品的最大程度利用。
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融資規模約1710億元,同比增長130%;2016年我國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6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的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6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分享經濟平台的就業人數約585萬人,比上年增加85萬人。
② 分享經濟和共享經濟
分享經濟是指個人、組織或者企業,通過互聯網第三方平台分享閑置實物資源或認知盈餘,以低於專業性組織者的邊際成本提供服務並獲得收入的經濟現象,其本質是以租代買,資源的支配權與使用權分離。例如,Airbnb 和Uber,由個人將自己的房間或汽車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滿足更多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共享經濟則是公眾將閑置資源通過社會化平台與他人分享,進而獲得收入的經濟現象。
分享經濟與共享經濟的在本質上沒有多大區別,「分享經濟」在國內更普遍的叫法也是共享經濟。
③ 共享經濟如何迴避經濟學十大原理的限制
傳統經濟的共享行為與互聯網經濟時代下的共享行為主要存在兩大區別。
一是共享群體的不同。傳統的商品共享行為主要發生在熟人之間,由於熟人間存在信任基礎,商品共享的風險可控。信息共享則是由於信息產品的數字性、網路性和低成本性也大大降低了交易風險。
而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共享行為大多發生在陌生人之間,且涉及商品類型多為耐用品,價值較高,發生道德風險時會給商品所有人帶來額外成本。此時,商品需求方也需要確保自己支付的租金與獲取的商品和服務質量相符。
二是共享行為的模式不同。傳統經濟的共享行為往往是線下、當面交易,對交易雙方及交易商品直接可見,交易風險相應降低,而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共享行為多是線上交易,尤其對商品的品質不可鑒別和觀測,存在賣家虛假表述商品信息的風險,產品的交付也存在不確定性。
由於線上交易存在更多風險,這就需要構建一種雙向信任機制,在交易發生時,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
在商業活動中,信任從來都不只是感性的心理活動,而是交易雙方重復博弈的理性均衡結果,是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經濟合作的一種有效的制度安排。
在傳統經濟中,企業投入巨大財力去打廣
告,租用黃金地段的高昂鋪位,對消費者做出各種售後承諾,諸如此類經濟活動都是為了提高自身違約的成本,從而在動態博弈中構建信任機制。
在互聯網共享平台中,買家和賣家之間構建信任機制主要有三種途徑:事前審查(Upfront Inspection)、聲譽機制以及事後外部干預( External Enforcement)。
互聯網共享平台的出現讓每個個體人既可以是買方,也可以是賣方,這一轉變對傳統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層面
一是商品價格,靈活賣家進入市場與專業賣家競爭,可能會推動消費者產品價格的降低,改變傳統的市場結構;二是市場需求,靈活賣家的出現對專業賣家的商品銷售具有一定替代效應,同時也具有刺激拉動效應。
首先,共享平台中出現的大量個人生產者,與傳統的專業賣家間存在很多差異。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一是成本差異,包括事前投資成本、邊際成本以及平台費用分雑。針對事前投資成本,專業賣家在銷售某種商品或服務之前,往往需要進行投資。……
二是供給靈活性的差異。隨著市場需求趨於差異化,對生產模式的要求逐漸提高,靈活賣家往往可以提供更加差升化、靈活性的商品及服務供給,相比專業賣家提供的標准化商品和服務更具競爭優勢。……
騰訊竟爭政策辦公室首席經濟學顧問 吳緒亮的《競爭政策研究》
④ 共享經濟對社會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總的來說,共享經濟發展對社會的意義可以從社會資源、環境、投資需求、市場經濟等方面上來說,具體的詳情如下:
1.共享經濟可以節約社會資源和保護環境。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是出現,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大幅使用共享單車等,有利於減少尾氣的排放,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2.共享經濟快速提升總供給能力。共享經濟通過三種途徑提高總供給能力:提高現有資源存量的使用率;提升未來新增產能利用率;提升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我們知道,很多設備、住房等本身就存在自然折舊,增加使用強度(例如房子增加一定的實用頻率,私家車拼車),並不能大幅度增加這類資本的折舊速度。
3.共享經濟有助於解決政府城市管理難題。
交通擁堵、生態資源緊張、勞資矛盾、收入分配不公、鄰里冷漠是制約多數城市發展的普遍難題。在共享經濟理念下,地方政府間可以開展廣泛的發展合作,通過城市間信息共享、政策協調、人力資源共用,有助於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不平衡問題。共享自行車和汽車改變了城市旨在改善交通的政策,共享汽車還能減少尾氣排放,共享私人住宅還能平衡城市住房供需關系,共享經濟甚至還可以通過穩定社會網路來解決城市犯罪問題。共享模式切入政治程序,成為民主化進程的重要促進因素。
4.由於資本利用率上升,投資需求可能下降。共享經濟提高了存量資本的使用效率,意味著提供一定量有效供給所需的新增投資減少,投資需求將下降。例如,近期估值已達255億美元的Airbnb致力於將全球的閑置房屋都變成酒店,供旅行者使用。2015年初,Airbnb已擁有超過100萬間房間,因其採用的是盤活存量住房,而非買地蓋樓等重資本投入,降低了酒店業的新增投資需求。
5.消費者實際購買力提升,消費需求增加,尤其是服務消費。由於共享存量資源的邊際成本低甚至接近於零,共享經濟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也較低。在相同名義收入水平下,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下降將提高實際收入,帶動總購買能力的上升,從而增加需
求。
6.促進商品流通,活躍市場經濟。直銷(分享經濟)是眾多現代經銷模式的一種,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對促進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流通有積極作用。在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健康和規范的直銷將會對促進商品流通和活躍市場經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7.共享經濟改變人們的產權觀念,培育了合作意識。共享經濟將更多的私人物品在不改變所有權屬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以較低的價格分享,從而壓縮了個人用品中私人專用物品的相對空間,擴充了公共物品概念的內涵。這內孕著集體經濟的發展,也要求政府在國家層面更廣泛地滲透和干預進了居民私人生活,推動著社會共有形式的躍遷。藉助網路平台,出租或借用東西給自己不認識的人,從根本上擴大了人們分享的人際圈,教會人們如何分享,互相豐富生活,使得分享成為社會交往中的不可逃避的重要因素。
⑤ 如何理解"共享經濟"的機會與挑戰
——從O2O、On Demand與共享經濟所談起的
周航| 人文經濟學會理事、易到用車創始人
互聯網總是不斷催生眾多的「大詞」。O2O、On Demand、共享經濟,不一而足。這些「大詞」成為媒體爭相評論的行業噱頭,更成了資本爭寵「講故事」的根基。那天,紅杉的曉燕發起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共享經濟到底是要個性化,還是要效率」。我說討論之前,先釐清O2O、On Demand、共享經濟3者的區別,再討論「共享經濟」的問題。
O2O,顧名思義,是線上到線下的導流。它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線下商家如何從線上找用戶。過去線下服務企業主要依靠自然地理位置客流,廣告和品牌、口碑和用戶習慣形成的復購來「獲客」,現在O2O幫它們帶來了線上的客流。在這個領域,最典型的模式便是傳統意義上的「團購」。
其實On Demand是另一個概念。它更多的是滿足人們對快捷需求(效率)的服務。用車和「上門服務」都算是這個范疇。這種模式相較於傳統商業服務,首先它拋去了過去以產品和商家為起點的貨架模式,轉而完全以用戶需求為起點,通過智能匹配撮合來滿足用戶即要即得的服務體驗。當前市場上在用車之外,還衍生出了許多上門服務,上門家政、上門洗車、上門美甲…但是問題在於除了「用車」這樣對時效性要求極高的服務之外,大量的長尾生活服務對匹配速度和時效性要求並不高,反而對個性化選擇的要求更高。這可能是On Demand在用車以外沒有催生大公司的原因之一吧。
共享經濟最大特點則是個人利用閑置資源來提供服務。
談及「共享」,我想分別從供應端、消費端用戶體驗、平台商業模式這三點來談談。
1、供應端
就共享經濟而言,它的供應端毫無疑問是很個性的。因為其組織的是大量的、歸屬於個體的、閑置的資源,這些資源本身就各具特點、千差萬別。不同的資源自帶「個性化」屬性,呈現出的特點,本身就是非標准、不統一、不規范的,因此也很難從傳統意義上「被管理」。就像我們不能要求易到用車的平台上只有戴白手套、穿黑西服、開帕薩特的司機(但我們可以預期在帕薩特之外、還可以盡情體驗邁騰、Tesla、A6L、賓利、布加迪…)。由於互聯網具有非常廣泛的連接性,極大方便了組織供給資源,形成在雲端強大的「彈性地供給網路」。需求增加,刺激供給更多;而需求減弱時,供給就會自動變少。共享經濟的供給呈現出了十分明顯的「雲化經濟」的特徵。
2、消費端用戶體驗
消費端的用戶體驗在共享經濟中是一個很具挑戰的問題。前面我們提到,由於供給端是非標準的、彈性的、不規范的,所以想要在消費端提供標准、統一和可預期的用戶體驗,就變成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放在更大的時代背景下看待這個問題,大眾的審美和情趣早已被工業時代的標准深度教育過。我們的觀念及行為,會很自然傾向於一種「工業時代化」的邏輯——期待能得到標準的、統一的、可預期的服務。比如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麥當勞、如家都會提供始終如一的產品和服務(哪怕並不好),對工業時代這種更可靠,但近乎千篇一律、呆板、無個性的體驗,我們卻已經習以為常。當下,共享經濟對工業時代帶來的新挑戰,就像多年前工業時代對傳統農業與手工業時代的挑戰改造一樣。
工業時代前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小規模手工操作的,只有少數有錢人可以得到更加精緻的、靈性的、具藝術性的產品或服務。工業時代標准可復制的生產模式,生產規模決定了成本能力,大規模生產又對規模化市場產生了更大的渴望,所以工業時代提供的是更加平權、一致化的大規模消費體驗,卻也讓用戶失去了按需定製的樂趣。整個社會的創造性被壓抑了,這里最典型的例子,是處於工業時代著名的「卓別林電影」,反映的大都是對工業時代千篇一律、呆板、泯滅個性的嘲諷和焦慮。
有了平等的關系,合理的平台機制使得陌生的人與人之間願意基於信任關系進行交易;供給者才能真正用心真誠的服務,反之用戶也會用包容的態度去理解和解決服務中的問題。
我相信,只有把平等、信任和包容的新文明建立倡導起來,讓充滿真誠、個性化和驚喜感成為共享文明的新體驗,才能推生「共享經濟」成為完全有別於傳統工業文明之外的嶄新時代。
3、平台商業模式
此外,平台的商業模式在共享經濟中也是一個極具挑戰的問題。首先,共享經濟與工業時代經濟相比,更象是一種「非正式經濟」。它更多的是個人為經營主體,而不是以公司為形態的經濟形式。而為了讓用戶接納非標準的服務,共享經濟的服務必須要比「正式的」服務更有價格優勢。只有這樣,用戶願意嘗試,才會「買賬」,也建立了一個機會,體驗到共享經濟有別於傳統經濟的全新特徵,從而獲得驚喜感,接受並推廣這樣的方式。所以「低價策略」是共享經濟從一種小眾、嘗鮮、針對年輕人和敏感人群的服務,擴散成普適的、大眾服務的基礎。價格低是共享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共享經濟企業快速走向規模化的第一級火箭。
而「低價策略」能否通過足夠的規模,在沒有補貼情況下,使低價成為常態?這是個不小的挑戰,相信很多企業也希望如此。當下,一些平台希望在壟斷之後掌握定價權,之後再提價,然而這個想法並不現實。因為它背離了共享經濟的基本原則特徵——就是讓便宜、低價成為常態。共享經濟在低價後會形成一定的規模,並通過規模攤銷和網路效應讓成本逐漸下降。但可能還沒有辦法將成本降到足夠低以維持長效的低價。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補貼無止境,葯不能停」。
因此,共享經濟仍需要其他形式的商業創新,以加持低價策略的實施,而「創新」還可以採取跨界合作的模式。在此過程中,共享經濟產品將自己的密度、規模和流量效應附加到其他的跨界產品或服務體驗上,利用價值轉移讓長期的低價更具可能性。如果能將規模效應和價值轉移結合得很好,長期的低價也就有了可能性保障;同時平台也可從跨界中獲得收入。尤其對於互聯網公司,本身就具有輕資產的特點。在企業有一定的規模效應、並保持穩定合理的商業收入結構時,成本也不會隨之擴張。企業可以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
講到成本,當前在行業中需要注意一些「偽共享經濟」形態。這些平台所提供的本質上只是在線服務,組織資源的方式仍依靠固定資產和B2C模式,但其卻將自己包裝成了新共享經濟。這樣的模式會使企業陷入怪圈——當它的資產越重、規模越大時,反而邊際效應越差。因為資產購置成本是固定的,並不具備「共享資源」彈性的特點。企業也無法保證每一項固定資產實時都是理想模型下的良性工作狀態,固定成本的服務密度也必然會有極其稀疏的時間段。供給與需求的增長並不是線性同步的關系,這樣很容易陷入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也因此,這些企業會逐步陷入規模越大、虧損越大的囹圄。更不必說他們的管理模式,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偽共享經濟」將員工像工業時代的流水線工人一樣強行的編制、管控,更將「服務」本身變成了一個工業化產品。這本身就違背了當前的時代性格與人性。
真正的共享,需要「去偽存真」。
共享經濟正在散發著魅力,同時也充滿了挑戰。這些魅力和挑戰尤其體現在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上。這也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旅程,需要共享經濟的創業者們更加勤奮、更加努力、更加智慧,用創新來解決。一起為更高效的社會資源配置,為更具溫暖的服務體驗,為真誠、信任、包容的社會狀態而努力,共同迎接共享經濟新的光明。
原刊於作者公號:不舉手就發言,歡迎關注
⑥ 共享經濟的三個明顯特徵
共享經濟的三個明顯特徵:利用閑臵資源,實現共同分享;就業容量大,大眾參與廣;發展速度快、發展前景好。
共享經濟的本質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或服務者,讓他們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產品或服務。
對於供給方來說,通過在特定時間內讓渡物品的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的金錢回報;對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擁有物品的所有權,而是通過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6)第三版網路經濟學共享經濟擴展閱讀:
共享經濟將成為社會服務行業內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在住宿、交通,教育服務以及生活服務及旅遊領域,優秀的共享經濟公司不斷涌現。
從寵物寄養共享、車位共享到專家共享、社區服務共享及導游共享,甚至移動互聯強需求的WiFi共享。新模式層出不窮,在供給端整合線下資源,在需求端不斷為用戶提供更優質體驗。
⑦ 什麼事是共享經濟
一、什麼是分享和共享
分享經濟和共享是2017年最火的概念!為什麼政府報告里都說是分享經濟,而自媒體口口聲聲都是共享經濟?分享和共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1、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經濟?經濟就是物質的生產、轉換和財富分配過程。
2、互聯網分享經濟是通過互聯網分享和連接技術優勢(互聯網+),對傳統經濟社會的結構進行優化,對傳統社會資源精準連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人人都能零成本參與創造財富共享財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分享價值培養需求,需求共享消費,消費定製生產,逆向打通生產製造業實現流程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中國製造2025);分享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完美、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3、共享是資源共享,是將分散、閑置和過剩的資源通過互聯網技術平台整合起來實現價值最大化,共享是一種商業模式不是經濟行為。現在所謂的共享單車、共享住宿等共享經濟其實是自媒體炒作出來的一個偽概念,是互聯網時代的分時租賃。互聯網共享就是免費商業模式,通過整合分散基本飲食資源為入口,通過免費模式創新多元化消費,創造需求創新生產方式,從共享消費到共享廚房到共享農庄到共享工廠,共享不是資本游戲而是創新型普惠商業模式,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網路已經為共享消費提供技術基礎和社會基礎。
二、分享和共享之間的區別
1、分享是方向!分享經濟是互聯網經濟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是從互聯網技術為入口,以分享和連接為抓手,通過分享價值培養需求,需求引導消費,消費定製生產的系統化運營,實現人人參與公平競爭和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
2、共享是方法!通過整合分散、閑置和浪費的基本飲食資源,因為飲食消費是所有消費的根和源頭,是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通過飲食消費創造消費(買健康蔬菜送智能手機,送旅遊、送冰箱……)只有免費才能積累客戶;只有免費才能人人參與形成規模優勢和經濟效益;只有共享消費才能生產出有價值的數據;只有共享消費才能形成信息數據鏈,具備向人工智慧商務演進的條件和基礎。
3、分享經濟和共享消費才是互聯網經濟正確的提法和概念。因為分享經濟的本質是改變財富生產和財富分配方式,最終定製生產,這才符合新經濟的定義。共享消費是免費模式,只有免費才符合互聯網經濟的特徵,因為微信QQ、網路、360、淘寶天貓、今日頭條都是免費的。不是免費模式的互聯網經濟只不過是新瓶裝老酒的傳統商業模式.。
三、分享經濟和共享消費的基礎平台
就像傳統經濟需要實體店平台;電商經濟需要淘寶天貓平台;分享經濟需要的是互聯網價值共享平台和消費資源共享平台,人人免費參與,拿來就用無用就走。
⑧ 共享經濟的成因
答:一、共享經濟的成因
1、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終端設備的使用率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在我國的年輕人群體中的所佔比例最高,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給我過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2、隨著第三方支付軟體的出現,目前移動支付已經佔到了我國支付總方式的35%,第三方支付方式的產生也給共享經濟的提供了軟體方面的基礎保障。
3、隨著各項新技術的不斷產生,一些位置定位技術可以通過相應的運營商獲取到移動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其中雲計算採用了虛擬化技術以及分布式技術,使資源共享的范圍可以不斷的擴大,然後通過與網路技術的有效連接可以對相應的物理資源進行隨時訪問和存取,大數據的產生可以實現對信息的有效挖掘,最終實現可視化的分析目的。
4、資源的過剩和閑置,在前幾年的時間里,全球經濟出現了大幅度下滑以及嚴重的失業現象,經濟增長速度一直呈現下降的趨勢,正是因為有效需求不足最終導致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很多閑置以及過剩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二、共享經濟的內涵
1、共享經濟是擁有閑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將資源使用權有償讓渡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通過分享他人的閑置資源創造價值。
2、在共享經濟的中,閑置資源是第一要素,也是最關鍵的要素。它是資源擁有方和資源使用方實現資源共享的基礎。
3、共享經濟概念下的閑置資源可以理解為:該資源原本為個人或組織自身使用,在沒有處於使用狀態或被佔用的狀態時,即為閑置資源。
⑨ 共享經濟的特徵有哪些
共享經濟的特徵有:
1、藉助網路作為信息平台:通過公共網路平台,人們對企業數據採取的是一種個人終端訪問的形式。員工不僅能訪問企業內部數據,還可將電腦、電話、網路平台全部連通,讓辦公更便捷。智能終端便攜易用、性能越來越強大,讓用戶使用這些設備來處理工作的意願越來越明顯。
2、以閑置資源使用權的暫時性轉移為本質:「共享型經濟」將個體所擁有的作為一種沉沒成本的閑置資源進行社會化利用。更通俗的說法是,分享型經濟倡導「租」而不是「買」。物品或服務的需求者通過共享平台暫時性地從供給者那裡獲得使用權,以相對於購置而言較低的成本完成使用目標後再移轉給其所有者。
3、以物品的重復交易和高效利用為表現形式:共享經濟的核心是通過將所有者的閑置資源的頻繁易手,重復性地轉讓給其他社會成員使用,這種「網路串聯」形成的分享模式把被浪費的資產利用起來,能夠提升現有物品的使用效率,高效地利用資源,實現個體的福利提升和社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4、供應者和消費者的角色轉換: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商品或服務的供應者和消費者的界限模糊,買賣雙方都讓位於產消者,產權讓位於資源共享,所有權讓位於使用權,市場讓位於網路;在共享經濟的模式下,產品的邊際成本逐漸下降,一直到最終趨向於零。
共享受制於空間、關系兩大要素,一方面,信息或實物的共享要受制於空間的限制,只能僅限於個人所能觸達的空間之內;另一方面,共享需要有雙方的信任關系才能達成。
共享經濟的五個要素分別是:閑置資源、使用權、連接、信息、流動性。共享經濟關鍵在於如何實現最優匹配,實現零邊際成本,要解決技術和制度問題。
共享經濟的本質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或服務者,讓他們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產品或服務。
對於供給方來說,通過在特定時間內讓渡物品的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的金錢回報;對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擁有物品的所有權,而是通過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共享經濟平台的出現,在前端幫助個體勞動解決辦公場地(WeWork模式)、資金(P2P貸款)的問題,在後端幫助他們解決集客的問題。同時,平台的集客效應促使單個的商戶可以更好的專注於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