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公司最怕怎麼投訴
首先你要投訴的具體事項是什麼。
各個地方都有通信管理局,他們應該是直接管理部門,信產部是上級單位,也應該是最高的單位之一。
如果是亂收費、亂扣費、可以上公商局投訴,這些都是有專門負責的。
(1)網路公司最怕哪個部門擴展閱讀:
12377是中央網信辦(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設立的免費舉報電話、舉報網站、舉報郵箱。
舉報中心的工作目標是維護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維護網民權益,搭建公眾參與網路治理的平台,建設文明健康有序的網路空間。
12377對打擊網路謠言、保護公民個人隱私、凈化網路環境等工作取得了重大作用。
個人隱私維護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總體網民中有46。3%遭遇過網路安全問題,而在安全事件中,賬號或密碼被盜情況最為嚴重,達到25。9%。而據媒體披露,通過QQ群、微信等網路工具,僅花費5毛錢,就能買到包括姓名、電話、地址、工作單位、開戶行等完整個人信息的一條信用卡開戶數據。有了「12377」,可以更方便直接地向舉報中心提供線索,打擊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非法行為。 [1]
舉報違法信息
登錄舉報中心官網發現,除了可以通過「12377」進行個人隱私維護外,還可以對「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暴恐音視頻有害信息」、違反法律法規底線等「七條底線有害信息」、淫穢色情等「違法和不良信息」進行舉報。
據舉報中心官網數據顯示,2014年網民舉報1091762件,其中淫穢色情有害信息820620件,詐騙有害信息116716件,暴恐音視頻有害信息23191件,網路侵權有害信息21277件,其他侵害網民權益的有害信息109958件。
此外,舉報中心還負責督促各網站快速處置違法和不良信息。據了解,2014年百家網站共有效處置公眾舉報近2。5億件次,其中騰訊有效處置舉報信息近2億件次。據了解,對於網民的舉報,舉報中心均及時核查並轉交相關部門依法處置,有效遏制了違法有害信息的網上傳播。
2. 網路公司最怕怎麼投訴
網路公司投訴可以向12315投訴。
一、網購存在的問題
伴隨網路購物如火如荼的進行也有諸多不和諧,不誠信的現象,比如:商品假冒偽劣、網路詐騙、售後服務缺失等等。網上交易投訴大幅度增加,消費者在進行網路購物時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足不出戶,輕點滑鼠,就能旦鏈輕輕鬆鬆選購商品。但由於缺乏有效監管機制和措施,網購輕松便捷的背後,依舊存有諸多的不規范,甚至消費陷阱。更有甚者,消費者吃了虧,想維權卻寸步難行。
二、網購存在的騙術
1、利用精美圖片。利用"製作精美"的圖片來障人耳目是網路購物中最為常見的招數,衣服上的瑕疵被掩飾得一干二凈,或者乾脆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其實這是一種最容易被避免的騙局,在購買的時候,不要輕信產品宣傳冊一樣的照片,而一定要讓賣家出示"實物圖片",並交代要體現細節,如果賣家不能提供,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棄交易。
2、價格低廉的誘惑。很多網上商品價格誘人,但當它價格低得離譜時,就要警惕了。應該想想為什麼它會這么便宜,特別是名牌產品,因為知名品牌產品除了二手貨或次品貨,正規渠道進貨的名牌是不可能和市場價相差那麼遠的,貪小便宜往往吃大虧。
3、不合理的買賣條款。有一些網站在買賣合同的時候設置了格式化的霸王條款。讓消費者買貨容易退貨難,這些不平等的條款,往往說明對網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擔"三包"責任、沒有退換貨等等。消費者購買了質量不好的產品,想換貨或者維修時,就無計可施了。所以在買賣之前一定要看清條款,分清權責,以免購物後吃啞巴虧。
4、網路釣魚。在這種騙局中,受騙者付款後,騙子往往會稱要達到一定量才發貨,脅迫買貨者繼續付錢,而買方一旦按其要求付錢後它就人間蒸發。這是一種網路釣魚的騙術。網路釣魚一詞最早出現於1996年,起因黑客始祖利用電話線犯罪,因而結合Fishing與Phone創造出了Phishing一詞。網路釣魚的誘餌千百種,包括急迫警告口吻的電子郵件、仿冒的網站、木馬程序以及間諜軟體等等,它們借口資料過期更新,或者是基於安全理由進行身份驗證,從而騙取個人敏感信息如銀行賬號和密碼。因此如果在買賣中如果發現不正常情況或者賣家有過分要求時應及時中斷交易,切莫在賣家的要挾下繼續送錢。
5、虛擬的交易。對於虛擬產品的交易有大量的騙局產生,給各種游戲補充點卡或者買賣各種虛擬物品的時候,除了雙方直接交易產生的騙局外還有大鏈遲大量偽造的中介網站坐收漁人之利的。在類似上面的騙局中,最常利用的就是在長時間一起玩游戲中建立的信任感,這種騙子先是和你交朋友,和你一起沖級,一起PK,等時間成熟後就開始行騙,更有甚者套出受害人的ID和密碼。
6、狡兔三窟。為了使欺騙得逞,騙子可能會採取各種方式防止被人識破,例如用多個名稱、網址,在自己寫的工商備案登記信息中加入"該網站正在變更受理中"。 在面對如此狡猾的騙子的時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試探,比如說讓朋友去實地看貨之類的,這種情況下騙子往往會閃爍其詞,應該提高警惕。
三、電商賣假貨消費者如何維權
從合同義務上看,如果電商網站銷售假貨,消費者是有權要求退貨的。對於是否可以獲得賠償,要看電商網站之前是否做出相關承諾。在退貨問題上,法律明確規定,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購買到假貨後,消費者可以向網購平台投訴,也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對於是否能夠獲得賠償,法律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給予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棚豎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 移動公司最怕哪個投訴電話
12381工信部政務熱線。
中國移動通信最怕的政府管制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投訴中國移動最狠、最管用、最有效的辦法是致電12381工信部政務熱線。
倘若大家在中國移動遇到下列所說的情況,諸如套餐扣費不合理、惡意扣費、私自改套餐、流量扣費不當、亂扣費等,又或者是對移動處理不滿,建議致電12315、10086、12381等客服電話投訴中國移動。
可以撥打10086中國移動通信運營商服務監督熱線或到移動官方網站投訴其存在的問題。如果移動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消費者不妨電話撥打10086。
直到機器語音內容結束後按下「0」連線人工坐席進行相關投訴,或者是到移動的官網網頁里的「服務與支持」—「投訴與建議」進行相關投訴。
直接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或登錄「全國12315平台」的官方網頁投訴移動存在的問題。消費者跟中國移動通信是存在買賣關系的,假如自身利益被移動公司侵害,是可以嘗試向12315進行相關問題的投訴的。
4. 網路公司最怕怎麼投訴
12318。12318是全國文化市場統一舉報平台,包括12318舉報電話以及12318舉報網站以及相關的新媒體平台。12318統一舉報電話於2005年8月1日正式開通。12318的設立,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社會監督,提高文化市場行政執法效率,促進文化市場的健康繁榮。
舉報方法、流程是什麼
1、登陸瀏覽器--登陸12021網上投訴。
2、可以看到,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消費者協會、一種是工商部門。建議選擇由工商部門來處理。
3、可以選擇「投訴」或者「舉報」,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這里可以點擊投訴或舉報---填寫投訴或舉報表格。
4、這時會需要填寫投訴單或者舉報單。據實填寫就行。一定要記住的是,填寫完成後拍照或者截屏。
5、填寫完成後會出現編號,這個一定要記住。
6、網上填寫的投訴或舉報單單,相當於派工單,憑借這個可以要求12021部門處理請求。如果在有些地方,某些工作人員拒不處理,憑此單可以投訴12021。
如果發現公司有違法的行為,可以在網上相關的網站進行舉報,可以選擇工商投訴或者是舉報,填寫相應的投訴或舉報資料,再進行提交,記住填寫完成後的編碼,這是一個舉報的憑證,如果工作人員不作為,也可以憑此舉報工作人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
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5. 互聯網公司最怕什麼投訴
工信部門進行投訴。我國關於網路的問題,是有工信部門進行監督和管理的。
國家工信部的投訴網站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申訴網站。電信用戶申訴的申訴條件。
(一)申訴人是與申訴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
(二)有明確的被申訴人。
(三)有具體的申訴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已經向被申訴人投訴且對其處理結果不滿意或者其未在15日內答復。
申訴受理機構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訴不予受理:
(一) 屬於收費爭議的申訴,申訴事項發生時距提起申訴時超過五個月的,其他申訴,申訴事項發生時距提起申訴時超過二年的。
(二)申訴人與被申訴人已經達成和解協議並執行的。
(三)申訴受理機構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四)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消費者組織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五)不符合<電信用戶申訴處理辦法>規定的申訴條件的。
(六)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部門規章另有規定的。
6. 移動怕投訴哪個部門
移動公司最怕的投訴部門通常是政府監管機構,特別是與電信行業直接相關的監管部門。
在中國,這樣的監管機構包括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及各地的通信管理局。這些部門負責監督電信市場的運行,保護消費者權益,確保電信服務的質量和公平競爭。因此,如果移動公司的服務或行為存在問題,消費者向這些監管機構投訴往往會引起高度重視。
工信部設有專門的投訴渠道,包括電話熱線、網路平台等,方便消費者進行投訴。一旦收到投訴,工信部會進行調查,並根據情況對移動公司進行問責或處罰。這種政府監管的壓力促使移動公司必須認真對待消費者的投訴,及時改進服務,以避免可能的監管措施對其業務造成的不利影響。
舉個例子,如果消費者在使用移動網路服務時遇到了信號問題、資費爭議或是不合理的合同條款,他們可以向工信部投訴。工信部在接到投訴後,會要求移動公司提供解釋並採取措施解決問題。如果移動公司的回應不令人滿意,工信部還可能採取進一步的監管措施,如公開通報、罰款等,以確保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護。
總的來說,政府監管機構是移動公司最怕的投訴部門,因為它們具有強制力和公信力,能夠有效地監督移動公司的行為,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