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摩拜單車和小黃車等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共享單車的出現確實給一座城市帶來了方便的出行度。作為一款互聯網產品,共享單車擁有所有互聯網產品的特性:燒錢。不只是共享單是在燒錢的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產品都是。所以前期靠燒錢發展起來的共享單車其後期的盈利方式是什麼?而盈利方式關系著一個企業的生存命運,下面就簡單的分析一下,當然真正的盈利方式應該是屬於內部機密,局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Ⅱ 共享單車的經營模式是什麼有哪些
單邊交易模式
今天還在路上跑的各種共享單車,所使用的都屬於單邊交易模式:
用戶掃碼開鎖,騎行結束後自動扣費。這種模式的盈利空間是可以進行比較精準的測算的,而且天花板比較低。
舉例來說。
比如摩拜單車,一輛車如果費用是1500元,自然折舊周期是4年,那麼每年的折舊成本是不到400元,每天大約1元。如果再算上投放、維護、損壞、偷盜等運營成本,一輛車每天的運營成本大約可以是2-3元。如果每次騎行的費用是1元,那麼如果每天每輛車被騎3次,則可以打平成本,高於3次則可以盈利。
這種模式是典型的單邊供需交易,不屬於互聯網平台模式,比較像傳統的供應鏈模式:
自行車廠商把車賣給摩拜單車,摩拜再來通過單次租用的方式,向C端用戶提供租用服務,按次付費。
這種模式實際上不算是共享經濟模式,而是單邊的租賃模式。對於摩拜而言,它獲取到盡可能多的C端用戶就非常重要,早期需要通過各種打折促銷的方式把用戶拉上來,然後培養習慣,再想辦法提升每輛車的使用頻率。
如果一個城市裡騎自行車的人只有100萬,摩拜需要想辦法把這100萬人都攔在手裡,它的競爭模式就是傳統的服務競爭,爭奪的只有單邊用戶,所以只能打價格戰,只能想辦法刺激需求。這種模式的天花板很低,可能一個城市只能運作到每輛車每天被騎3次,將將打平成本,盈利很難。
押金金融模式
在單邊交易之外,幾乎所有的共享單車平台都開啟了「要使用先交押金」的模式,押金從每人99元到299元不等。
我們算一筆張,如果一個共享單車平台可以拉入1000萬C端用戶,每人押金200元,用戶每次退回押金的平均周期是6個月,那麼這個平台就可以保障在半年時間里始終保持多達20億人民幣的現金儲備。這么多錢不去投資真是可惜了,如果年化率是5%,那麼一年下來這個平台至少可以多賺1個億。
這種空手套白狼的玩法,其實是典型的金融投資,無論銀行、保險,或者一些互聯網平台都是這么玩,而且風險很低。可是對於共享單車平台而言,這種盈利的天花板也很低。因為C端用戶的上限決定了押金規模,本質上和第一種模式是一樣的。這種模式可能可以幫助平台打平成本,但是指望它大規模盈利是不現實的。
雙邊共享單車模式
有一種假設,如果共享單車平台可以拉入足夠多的C端用戶,也就是說這個市場足夠大了,是不是可以真正實現共享單車模式——單車不是平台來提供,而是由個人或者租車公司來提供。
1、C2C式的共享單車模式
假如C端用戶足夠多,摩拜或者ofo可以嘗試將「密碼鎖+GPS」租給個人,鼓勵個人將自己的單車投放到平台來讓他人騎行使用,自己收取租用分利。這個方法很像滴滴順風車。
但是這個模式有個很大的問題,單車不是汽車。我可以讓別人來坐車,但我不會把車隨便借給別人,或者說得更具體一點,我不會把貴重的東西隨便借給別人。那麼,可能出現一個情況,大家共享出來的都是一些比較差、比較難騎的車,進而也就沒人愛惜這些車,市場就會越來越亂,這有點像「劣幣驅逐良幣」。
但仍然存在一種可能,就是我把我那價值1000元的單車租給愛惜它的人,就像Airbnb的模式,那些對騎行品質要求比較高的高端用戶,他會比較愛惜我的車,而且租賃費用也比較貴,屬於消費升級的范疇。
但是這種模式的空間到底有多大,還需要深入分析,畢竟從廣大的單車用戶中挖掘出高端用戶,其轉化率到底多少為未可知,應用場景也和現在的共享模式區別很大,盈利空間也不好計算。
2、B2C式的共享單車模式
另一種單車共享模式,有可能是出現一些專門的租車公司,他們替代了如今摩拜和ofo的一些工作,專門來做供給和區域運營。這種模式比較像攜程上的租車,一邊對接租車需求的C端用戶,一邊對接本地的租賃公司。
這種模式在O2O時代,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城市合夥人」。本地運營單車,可以將風險從平台剝離,平台只專注於確保服務品質監控和平台本身的維護,有一些像淘寶的O2O化。
但是這種模式的運作難度巨大,本地運營最怕地頭蛇跳過平台自主運營。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地頭蛇的話語權特別大,自建區域平台是非常有可能的。此外,要想實現B2C模式,必須把所有的運營環節都標准化,並且確保本地化可以快速復制,這對於平台的挑戰頗大。當然,這種模式一旦跑通,平台就會變輕,運營效率可以極大提高。
當然,這種模式的變現周期會比較長,參考滴滴、易到用車,就可以看到這種抽成模式的盈利空間也不會特別大。
3.C端用戶增值服務模式
這種模式本來不想寫的,因為它不可能在共享單車中跑通。後來想想還是寫出來,我們可以一起看看它為什麼跑不通。
所謂增值服務模式,指的是為一端用戶提供專屬的增值服務,然後讓用戶為增值服務買單。在這里,我們只看C端用戶的增值服務可能。在國內的互聯網中,最有名的增值服務非QQ會員莫屬,各種特權,各種顏色的鑽令人眼花繚亂,讓付費用戶大呼過癮。
後來的陌陌會員、珍愛網會員什麼的,都和QQ會員殊途同歸。它們都是為C端用戶提供了專屬的增值服務,然後讓用戶付費。這種盈利模式的空間巨大,陌陌在用戶一個億的時候就可以做到盈利2000萬美金。
可是這個模式在共享單車里基本跑不通,原因只有一個——最後一公里解決的是到達問題,而不是騎什麼水平的車的問題。增值服務需要給我帶來有價值的社交屬性,而普通單車不太存在社交屬性,除非是單車發燒友,否則很難有人需要通過單車標榜自己,所以付費意願也就不存在。
Ⅲ 共享單車誕生的社會背景
共享單車自2016年底出現,並在短短幾個月內迅速在一線和二線城市流行起來,成為人們短途出行的熱門選擇。到了2016年年底,共享單車市場已經開始全面布局,以應對2017年春季預計的行業增長高峰。為了迅速擴大規模,許多共享單車公司決定通過優化單車的供應鏈來突破困境,這也是共享單車成功的關鍵所在。據了解,目前與國內共享單車合作較多的物流平台有易貨嘀,服務范圍已經從上海、杭州擴展到貴陽、無錫、濟南、天津、鄭州等多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