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敦煌網更新商家端站內信、活動商品設置、黑名單共享3大功能
2021年5月8日,敦煌網對商家端的站內信、活動商品設置以及黑名單共享三大功能進行了更新和優化,旨在幫助賣家更好地管理店鋪運營。
首先,站內信功能得到了全面升級,平台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信息過濾規則、篩選規則、列表展示方式、站內信群發限制和附件數量限制等優化細節。站內信信息過濾規則將所有非敦煌網體系的鏈接剔除,包括電子郵件和聯系號碼。在客戶篩選上,平台新增了買家等級篩選,使得賣家可以根據客戶等級分類篩選。站內信發送時,賣家可以選擇每頁顯示的條數,有20、50、100、200條等選項,默認顯示20條。站內信群發時,賣家每次最多可發送200條信息,但每個用戶每月只能群發2次。此外,站內信群發附件數量限制也進行了優化,從之前的數量限制增加到了8個。
其次,黑名單共享功能也進行了優化,新增了搜索沒有店鋪標記的黑名單用戶功能。賣家可以直接查看已被其他賣家添加為黑名單的用戶,並將其添加到自己的黑名單列表中。
最後,活動商品設置功能也得到了優化,SKU限制和SKU圖片上傳限製得到了規范。賣家可以設置SKU的銷售狀態,如可售或不可售。如果需要修改產品價格,可以通過「管理產品」頁面進行。平台對賣家上傳的SKU圖片規格進行了限制,產品圖片和主圖的上傳規格都限制在5M以內。
總體而言,賣家需要重新掌握敦煌網更新後的商家端功能,以便更合理地管理店鋪。
2. 工商發第三方商戶黑名單:不良商家將遭全平台封殺
工商發第三方商戶黑名單:不良商家將面臨全平台封殺近日,工商監管部門計劃推出針對電商平台第三方商家的嚴格監管政策,創新性地建立資質和信用管理體系。對於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商家,將實施全平台風險警示並建議電商平台加強准入審查。北京市工商局已經向京東、亞馬遜、聚美優品、國美在線等企業發出《行政建議書》,點名北京英鵬偉業和冠辰恆業兩家公司及其負責人,因涉嫌侵權商品銷售被警示。
《行政建議書》不僅公示了違法企業的高管信息,還強調了工商部門打擊網路假貨的決心。電商平台對此積極響應,如聚美優品高級副總裁劉惠璞表示,將對違法企業終身禁入,並承諾與工商部門共享違規商家信息,共同構建網路第三方商家信用體系。此舉意味著,一旦被證實售賣假冒偽劣商品,商家將面臨全平台的封殺。
這些監管措施旨在打破信息孤島,形成政府、平台和社會共治的在線監管體系,提高違法成本,解決電商平台的監管矛盾。專家警告,隨著電商行業的規范化,企業需適應更嚴格的監管環境,否則將面臨挑戰。對於各大電商平台來說,黑名單制度等同於對違規商戶的封殺令,這將深刻影響其經營策略和市場准入。
3. 工商發第三方商戶黑名單:不良商家將遭全平台封殺
工商監管升級:第三方商戶黑名單制度出爐工商監管部門計劃採取前所未有的嚴格措施,針對電商平台第三方商家實施資質和信用管理體系。對於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商家,將實行全平台風險警示,並建議各平台實施嚴格的准入機制。
北京市工商局率先行動,針對北京英鵬偉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北京冠辰恆業貿易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發布了行政建議書。這兩家公司因涉嫌銷售侵權商品,已被建議各電商平台嚴格審查其資質。其中,北京英鵬偉業的法人高鵬和監事曲乃麗,北京冠辰恆業的法人劉玲菊和監事朱英被列入警示名單。
各大電商平台對此積極響應,如聚美優品已對違法企業及其責任人實施終身禁入政策。劉惠璞表示,工商監管的新舉措旨在打破信息孤島,防止不良商家在不同平台間轉移。聚美優品承諾與工商部門共享違規商家信息,並對其他平台發現的違規商家採取相同措施。
此次風險警示標志著工商部門打擊網路假貨的創新監管機制啟動,目標是建立政府主導、平台參與、社會共治的網路第三方商家在線監管體系。商家的信用評級將直接影響其在電商平台的准入和資源分配。一旦發現假冒偽劣商品,所有電商平台都會收到風險警示。
對於電商平台而言,這意味著對違規商戶的封殺。專家指出,隨著電商行業的規范,之前的放水養魚政策將轉變為更嚴格的監管,商家需適應新的監管環境,以應對更規范的制度和力度。
4. 黑名單影響什麼後果
黑名單會導致多種不良後果。
黑名單通常是在某些領域或特定場景下,對違反規則、失信或存在其他不良行為的人或機構進行的一種懲戒措施。被列入黑名單後,會產生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1. 信用受損
黑名單的核心影響就是信用的受損。被列入黑名單的個人或機構,會面臨信任危機。在社交、商業及其他各種合作中,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一旦信用受損,合作機會將大大減少。特別是在金融領域,被列入黑名單可能導致無法獲得貸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務。
2. 行動受限
黑名單可能導致某些行動受限。例如,在旅行方面,被列入航空公司的黑名單可能意味著被限制乘坐航班;在法律領域,被列入法律執行的黑名單可能面臨資產凍結、限制出境等限制措施。這些限制措施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極大的不便。
3. 聲譽受損及商業機會減少
對於個人而言,被列入黑名單可能導致聲譽受損,被視為不可靠或不值得信賴的人。對於商家而言,黑名單可能導致商業合作夥伴的流失,以及新客戶的疑慮和遠離。長期下去,可能會嚴重影響業務運營和盈利狀況。
4. 長期影響及改善難度
黑名單的影響往往是長期的,改善黑名單狀態可能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努力。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通過完成一定的條件或證明自己的良好行為,才能從黑名單中移除。這種長期的影響也是黑名單制度的一種懲戒效果,旨在讓違規者意識到行為的後果並糾正行為。
總之,黑名單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信用、行動、聲譽等方面。因此,建議個人和機構遵守規則、誠信行事,避免被列入黑名單。一旦被列入黑名單,應積極採取措施進行改善和修復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