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媒體的發展歷程經過哪幾個時代
1、釣魚:釣魚這一階段在新媒體最初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但為新媒體前期發展打下了用戶基礎,也為個體發展培養了種子用戶。最初的用戶獲取主要是新媒體人利用站街攬用戶和固定單向吸粉的「笨辦法」。雖然這個方式獲得用戶速度很慢,但是質量不低,大都能轉化成前期種子用戶。之後的用戶獲取形式增多,利用朋友圈子的自傳播,和二次傳播來自助擴大用戶數量。或者利用各種社交軟體,通過引流,推廣等方式來獲取大量用戶。
2、養魚:獲得了一定量用戶之後,怎樣才能留住這批用戶,並讓培養出用戶的忠誠度,使之形成高粘性,這就是所謂的養魚。
3、以魚變現:讓用戶變得有價值,並能產出價值,這才是新媒體運營的最終目的。怎樣營銷用戶,讓用戶產生價值的方式多種多樣。
(1)哪個理論是網路媒體時代產生的擴展閱讀:
新媒體的發展是時代需求下的產物,隨著移動終端的高速發展,傳統媒體的變革是迫不得已,更是大勢所趨。新媒體的發展雖然快速,但並非一蹴而就,發展歷程也經過幾個階段。
釣魚、養魚、以魚變現只是從宏觀來分析的新媒體發展階段,細化來看,之間的多樣性和復雜程度並非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雖然個性有所不同,但新媒體發展歷程的共性卻依舊存在,要讓新媒體獲得成功,這是哪個階段也成為必經之路。
『貳』 新聞選擇的把關人理論」,思考在新媒體時代把關人理論有沒有失去 價值請闡述你的觀點和理由。
豈止沒有失去價值,反而還吸取了一大波市場投資價值。
在具有自主性、開放性的自媒體平台中 ,自媒 體主體極易忽視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一些自媒體 為了吸引受眾眼球 ,提高閱讀量 ,甚至傳播暴力、 色情內容 ,污染了網路生態環境。在傳統媒體「把 關人」身份受到極大沖擊的自媒體時代 ,如何對自 媒體傳播進行有效把關 ,如何提高網民媒介素養是 一個現實的問題——亟待重新定義「把關人」角色 , 並強調其作用 ,以構建和諧有序的網路傳播生態。
政府 :從法律制度、監測機制、網路文化建 設等方面加強監管與引導 我國在社會文化建設進程中 ,提倡大眾積極表 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自媒體平 台的發展。但是 ,鼓勵自由不能監管鬆懈 ,政府應 當進一步在法制建設、監測機制、網路文化建設等 方面加強監管和引導 ,做好互聯網新聞和信息傳播 的第一個「把關人」。
平台 :從主體認證、內容審核、監督舉報等 方面加強管理 ,當好「管家」 在自媒體傳播中 ,流量和熱度是平台價值的重 要指標 ,由於博取眼球的信息往往能提升流量與熱 度 ,因而導致了大量博人眼球的非真實信息 ,甚至 欺詐信息、非法信息出現在受眾視野。2018 年初 , 微信就曾被兩部門約談 ,騰訊公司也於 2018 年 4 ~ 10 月份封禁及處理了發送色情暴力類、低俗 類、誇大誤導及標題黨類的賬號 124 951 個 ,刪除 不良及違規違法文章共計 219 186 篇 [1]。因此 ,自 媒體平台應當意識到 ,規范化的管理流程和良好的 傳播環境 ,不僅對於社會網路文化發展有促進作用 , 也有利於降低自身業務發展過程中的多種風險。
自媒體主體「我」:不斷提升自我把關水平 , 從源頭把握傳播質量 自媒體主體「我」是信息組織者、傳播者 ,其 承擔著直接「把關人」的角色。在當前「唯流量論」 的新媒體傳播生態下 ,眾多自媒體主體過度關注閱 讀量、點贊量、轉發量等客觀指標 ,在內容的把關 上不嚴謹 ,傳播了大量「噱頭大於內容」「標題重 於內涵」的文章 ,引起了社會廣泛爭論。
受眾 :提升信息素養水平 ,正當行使公民舉 報權 ,防止違規內容持續擴散。受眾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鑒別 能力 ,防範可能出現的傳播隱患。廣大自媒體 受眾應增強明辨內容的真實性和正當性的能力。對 於新聞事件 ,應持續關注其真實性 ,盡可能從源頭 求證 ,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對待自媒體所發布的新聞 內容。同時 ,受眾應當站在社會公序良俗和法制建 設的角度 ,理性轉發、評論、點贊 ,不盲從 ,不被 消極負面情緒影響 ;不傳謠 ,防範自媒體藉助非真 實事件煽動受眾情緒。
『叄』 網路媒體時代是指什麼時代新媒體時代又是指什麼時代兩者有何區別呀
」美目流轉,
『肆』 以下理論中,哪一項是基於網路時代興起的新理論
由於成本和效率的因素,過去人們只能關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態分布曲線來描繪這些人或事,人們只能關注曲線的「頭部」,而將處於曲線「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關注到的大多數人或事忽略。而在網路時代,由於關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們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關注正態分布曲線的「尾部」,關注「尾部」產生的總體效益甚至會超過「頭部」。這一理論啟示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應
①調整和完善產品結構,創造個性化的、非替代性的產品或服務
②降低門檻,關注小額消費者,匯集零散流量形成巨大商業價值
『伍』 "把關人"理論的內涵,新媒體時代該理論還有作用嗎,試結合實例論述
檢察宣傳以往稿件都由專人把關,不過單位關,就變不成鉛字。辛辛苦苦寫的東西被消滅了,得不到領導的賞識,等於沒寫,這樣非常打擊有想法的檢察幹警。新媒體可以暢所欲言,無論你的想法多麼奇葩。
『陸』 網路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悖論有哪些
總的來說分兩點,其一是人(靈魂人物),其二是思想(轉變觀念)。
『柒』 用傳播學的相關理論分析,意見領袖在大眾傳媒時代和新媒體時代下的異同
來自【駒】【集】【人】【才】的回答~~
新媒體時代以來,社會傳播現實的變化帶動了傳播學界的觀念變化,促使傳統的「媒介—受眾」關系研究不斷向「新媒介—用戶」關系研究轉變。
新媒體技術誕生的初期,樂觀的技術決定論經常占據主導地位,而當新媒體技術擴散和的比例逐漸提高,學者們又總是適時地轉向社會塑造論,探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何以在社會歷史情境中產生社會影響,進而推動社會塑造的進程。
「新媒體」是一個歷史的、相對的、流動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語境中有不同的所指。每當一個新的傳播技術誕生,「新媒體」和「舊媒體」的定義就會迎來一次更新,這一定義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得以穩固,直到下一次的傳播技術更新。
當前,我們所談論的「新媒體時代」是指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終端技術等數字化信息傳播技術誕生以來的這一歷史時期。
新媒體時代以數字傳播、網路傳播和全球傳播為主要特徵。在此,新媒體並不單純指向傳播技術和媒介形式本身,而是同時指向「用來交流或傳達信息的製品或設備;傳播或分享信息的活動和實踐;圍繞上述設備和實踐形成的社會安排或組織形式」。換言之,即區別於大眾媒體時代的新傳播媒介及其相關的傳播實踐和社會情境。
新媒體研究所要考察的,不再僅僅是以往占據傳播研究核心的生產、文本和受眾等問題,而是在媒介、實踐和社會三個層面的交互作用下,新媒體能夠產生哪些區別於傳統媒體的獨特影響,尤其是在媒介融合和媒介化社會的大背景下,新媒體何以成為權力關系得以展開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