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關位於osI參考模型中的哪一層
是第三層,
網路層。因為主要要解析IP地址。
2. 媒體網關的介紹
媒體網關(MGW: Media Gateway),一個連接不同類型網路的單元,執行全異網路例如PSTN之間的轉換;基於IP或ATM的數據網路;2.5G和3G無線電接入網路或 PBX。媒體網關使多媒體通信通過下一代網路通過多重傳輸協議例如ATM, IP和TDM。MGW其中的一個主要功能是不同傳輸之間的轉換和解碼技術。媒體流功能例如回波消除,DTMF,和語音發送者也位於MGW中。媒體網關由一個媒體網關控制器(也叫做呼叫代理或軟交換機)控制,它提供呼叫控制和信令功能。媒體網關和呼叫代理之間的通信依靠一些協議例如MGCP或Megaco或 H.248完成。
3. 本地連接和無線連接同時使用的時候,如果兩個網路都設置了默認網關, 優先使用哪個 默認網關謝謝……
看一下路由表就知道是使用哪個網關。
route -4 print
可以設置優先順序的
4. 網路 網關伺服器如何設置
網管必須是伺服器的IP地址.
所有的IP地址的范圍是1~224之間
例如:192.168.0.1一般被默認是網官,也就是伺服器的內網IP
其他機器只要IP地址不和他一樣就行了
問題回答:離無線路由器越近,信號越好。所以建議放在樓上,因為樓上為休息睡覺的地方,使用手機的時間也久,自然放在樓上。
建議位置:放在樓上的樓梯口處。
好處:
1.信號適中。
2.離無線路由器的信號源遠點對身體好。
6. 網關運行在哪個網路層次上
網關用來賴寧界異類網路,是一個協議轉換器,工作在OSI/IP模型或TCP/IP體系的高層,通過網關可使用不同的格式、不同的通信協議、不同的結構類型的網路連接起來,使得不同協議網路間的信息包傳送和接收,簡化網路的管理。網關的實現較為復雜,一般只限於幾個協議的轉化。
網關的連接方式有兩種:無連接的網關和面向連接的網關。網關提供的服務主要是連接、翻譯和轉換,使得不同的網路體系能夠進行。
網關是用於大型網路中心和大型計算機系統的設備,在面向連接的網關中又分為半網關和全網關。半網關的概念是在兩個子網之間存在一定距離時,一般是一個網關分為兩半,中間用一條鏈路連接起來。全網關的概念是一種面向連接的數據報網路的互連。
區域網的網關可以使得運行不同協議或運行於OSI/RM模型不同層次上的區域網網段指間的通信或隔離,路由器和計算機都可以配置在網關。
7. 媒體網關的媒體網關的定義
圖1所示是網路結構中的功能實體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媒體網關所處的位置。
圖1網路結構圖
在相關標准(如H.248、MGCP等)中,媒體網關被定義為將一種網路中的媒體轉換成另一種網路所要求的媒體格式的設備。媒體網關將各種媒體(話音、數據、傳真、視頻等)在電路交換網路(如PSTN)與分組網路(如IP網路)之間轉送,它在不同媒體網路的相關實體之間提供相互通信的雙向介面,媒體網關終結承載控制協議,含有承載終節點以及媒體操作設備(比如解碼器、回聲抵消器或話音發送器)。比如,媒體網關能夠在電路交換網的承載通道和分組網的媒體流之間進行轉換,可以處理音頻、視頻或T.120,也具備處理這三者任意組合的能力,並且能夠進行全雙工的媒體翻譯,可以演示視頻/音頻消息,實現其他IVR功能,同時還可以進行媒體會議等。
媒體網關是在話音和數據網路集成中使用的軟交換體系結構的一部分。服務提供商或電信公司可以將比較昂貴且體積龐大的五類話音電話交換機更換為不太昂貴的軟交換機,這種交換機支持網際網路和PSTN網路之間的交互操作。
媒體網關通過標准化的MGCP/Megaco協議和媒體網關控制器進行通信。MGCP/Megaco是主從模式的通信協議,媒體網關控制器(或Softswitch)通過MGCP/Megaco協議對媒體網關進行控制和管理。
媒體網關位於軟交換網路的媒體接入層,它可將一種網路中的媒體轉換成另一種網路所要求的媒體格式。根據媒體網關在網路中的位置和所處理媒體流的不同,可以將媒體網關分為中繼網關(TrunkingGateway)、接入網關(AccessGateway)、多媒體服務接入網關()、無線接入網關(WirelessAccessGateway)等。 駐地網關(ResidentialGateway)提供傳統的模擬用戶線(RJ11)到VoIP分組網路的介面。駐地網關的例子有普通電話CableModem、機頂盒、xDSL設備以及寬頻和無線接入設備等。
駐地網關和Softswitch之間採用MGCP/Magaco控制協議進行通信。 支持移動網匯接中繼功能、通過無線接入網關,下一代網路能為2G和3G移動通信網提供具有匯接功能的虛擬中繼。
8. 請教下,一般網路里網關在哪放著,是在路由器上嗎,秦忠懷
你進設置路由的這個參數就是你電腦的網關,這個是可以修改的,LAN口設置就是改這個參數的。
9. 媒體網關的媒體網關的功能要求
媒體網關終結了電路交換網的媒體流,同時負責各種用戶或接入網的綜合接入,其主要功能如下。
(1)媒體流的映射功能,下一代網路的體系結構使得NGN可以向用戶提供話音、高速數據、視頻信息業務,還可以向用戶方便地提供視頻會議、電話會議業務,而且能像廣播網一樣,向有此項要求的用戶提供統一的消息、時事新聞等業務,而這些功能的提供,離不開媒體網關對各種媒體格式的支持,在下一代網路中,任何業務數據都被抽象成媒體流,媒體流可以是話音、視頻信息,也可以是綜合的數據信息。由於用戶接入和核心媒體之間的網路傳送機制的不一致性,因而需要將一種媒體流映射成另一種網路要求的媒體流格式,媒體網關可以完成媒體流的映射功能。但是由於業務和網路的復雜性,媒體流映射並不是簡單的映射,它涉及媒體編碼格式、數據壓縮演算法、資源預約和分配、特殊資源的檢測處理、媒體流的保密等多項與媒體流屬性相關的內容,此外,針對不同的業務特性又有其特殊的要求,如話音業務對回聲抑制、靜音壓縮、舒適噪音插入等有其特別要求。
(2)接入核心媒體網路的功能,媒體網關負責各種用戶或各種接入網路的綜合接入,如普通電話用戶、ISDN用戶、ADSL接入、乙太網用戶接入或PSTN/ISDN網路接入、V5接入和3G網路接入等,媒體網關以寬頻接入手段接入核心媒體網路,目前接入核心媒體網路主要通過ATM或IP接入。ATM是面向連接的第二層技術,具有可靠的業務質量保證能力,IP則是目前應用廣泛的第三層技術。總之,媒體網關設備是用戶或用戶網路接入核心媒體層的「介面網關」。
(3)管理和統計功能,作為網路中的一員,媒體網關同樣受到網管系統的統一管理,媒體網關也要向軟交換或網管系統報告相關的統計信息。
(4)接受控制的功能,軟交換對媒體網關的動作進行控制,媒體網關絕大部分的操作,特別是與業務相關的操作都是在軟交換的控制下完成的,如編碼、壓縮演算法的選擇,呼叫的建立、釋放、中斷,資源的分配和釋放,特殊信號的檢測和處理等。媒體網關和軟交換之間的交互採用標準的控制協議來完成,MGCP和H.248就是軟交換和媒體網關之間的控制協議。MGCP由IETF定義,實現相對簡單,早期應用比較多,但目前的趨勢則是轉向了由ITU-T定義的H.248標准或IETF定義的Megaco。
10. 列舉軟交換網路在接入層有哪些媒體網關
一、網路交換技術發展歷程
1.電路交換技術
網路交換技術共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電路交換技術、報文交換技術、分組交換技術和ATM技術。公眾電話網(PSTN網)和移動網(包括GSM網和CDMA網)採用的都是電路交換技術,它的基本特點是採用面向連接的方式,在雙方進行通信之前,需要為通信雙方分配一條具有固定帶寬的通信電路,通信雙方在通信過程中將一直佔用所分配的資源,直到通信結束,並且在電路的建立和釋放過程中都需要利用相關的信令協議。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在通信過程中可以保證為用戶提供足夠的帶寬,並且實時性強,時延小,交換設備成本較低,但同時帶來的缺點是網路的帶寬利用率不高,一旦電路被建立不管通信雙方是否處於通話狀態,分配的電路都一直被佔用。
2.分組交換技術
電路交換技術主要適用於傳送和話音相關的業務,這種網路交換方式對於數據業務而言,有著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數據通信具有很強的突發性,峰值比特率和平均比特率相差較大,如果採用電路交換技術,若按峰值比特率分配電路帶寬則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如果按照平均比特率分配帶寬,則會造成數據的大量丟失。其次是和語音業務比較起來,數據業務對時延沒有嚴格的要求,但需要進行無差錯的傳輸,而語音信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但實時性一定要高。分組交換技術就是針對數據通信業務的特點而提出的一種交換方式,它的基本特點是面向無連接而採用存儲轉發的方式,將需要傳送的數據按照一定的長度分割成許多小段數據,並在數據之前增加相應的用於對數據進行選路和校驗等功能的頭部欄位,作為數據傳送的基本單元即分組。採用分組交換技術,在通信之前不需要建立連接,每個節點首先將前一節點送來的分組收下並保存在緩沖區中,然後根據分組頭部中的地址信息選擇適當的鏈路將其發送至下一個節點,這樣在通信過程中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和網路的能力來動態分配帶寬。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的電路利用率高,但時延較大。
3.報文交換技術
報文交換技術和分組交換技術類似,也是採用存儲轉發機制,但報文交換是以報文作為傳送單元,由於報文長度差異很大,長報文可能導致很大的時延,並且對每個節點來說緩沖區的分配也比較困難,為了滿足各種長度報文的需要並且達到高效的目的,節點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緩沖區,否則就有可能造成數據傳送的失敗。在實際應用中報文交換主要用於傳輸報文較短、實時性要求較低的通信業務,如公用電報網。報文交換比分組交換出現的要早一些,分組交換是在報文交換的基礎上,將報文分割成分組進行傳輸,在傳輸時延和傳輸效率上進行了平衡,從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4.ATM技術分組交換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出現了傳送話音業務的電路交換網路和傳送數據業務的分組交換網路兩大網路共存的局面,語音業務和數據業務的分網傳送,促使人們思考一種新的技術來同時提供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優點,並且同時向用戶提供統一的服務,包括話音業務、數據業務和圖像信息,由此在20世紀80年代末由原CCITT提出了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的概念,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技術——非同步傳輸模式(ATM)。ATM技術將面向連接機制和分組機制相結合,在通信開始之前需要根據用戶的要求建立一定帶寬的連接,但是該連接並不獨占某個物理通道,而是和其他連接統計復用某個物理通道,同時所有的媒體信息,包括語音、數據和圖像信息都被分割並封裝成固定長度的分組在網路中傳送和交換。ATM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提出了保證QoS的完備機制,同時由於光纖通信提供了低誤碼率的傳輸通道,所以可以將流量控制和差錯控制移到用戶終端,網路只負責信息的交換和傳送,從而使傳輸時延減少,ATM非常適合傳送高速數據業務。從技術角度來講,ATM幾乎無懈可擊,但ATM技術的復雜性導致了ATM交換機造價極為昂貴,並且在ATM技術上沒有推出新的業務來驅動ATM市場,從而制約了ATM技術的發展。目前ATM交換機主要用在骨幹網路中,主要利用ATM交換的高速和對QoS的保證機制,並且主要是提供半永久的連接。
二、電路交換技術和分組交換技術的融合
1.綜合交換機技術
雖然ATM技術沒有讓人們實現「綜合業務」的夢想,但人們一直在尋找一種途徑試圖實現在一個網路上提供各種業務,電信運營商也希望能夠充分利用現網資源,盡量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業務。首先提出的技術就是綜合交換機技術,主要是通過對現有的電路交換網路進行改造,來達到同時支持電路交換和寬頻交換(包括ATM交換和IP交換)的目的。許多廠家也先後開發了綜合交換機,並且相關的行業標准《綜合交換機技術規范》也已經制定和頒布。綜合交換機具有窄帶交換機的功能,同時還要具有寬頻交換機的功能。目前的綜合交換機的實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採用混合交換節點的方式,在交換機內部配置有多個獨立交換矩陣,即電路交換矩陣、ATM和IP分組交換模塊,傳統的PSTN呼叫還主要由電路交換模塊進行處理,和寬頻相關的業務則交由寬頻分組處理模塊進行處理,當兩個模塊之間需要交互時需要進行協議轉換。另一種是採用融合交換節點的方式,綜合交換機內部基本上只有一個單一的ATM或IP交換矩陣,例如上海貝爾的寬頻交換機S12 P3S即直接採用ATM技術作為核心交換技術,所有的媒體信息都轉換成ATM信元在交換機內部進行處理,對外則同時支持電路交換網、ATM網和IP網。採用融合方式的綜合交換機由於內部已改為統一的交換平台,在靈活快速的業務部署方面有很大的優勢。綜合交換機由於綜合多種功能,所以造價也比較高,主要用在業務量較大的關口局和端局,不適合全網推行。
2.IP電話技術
綜合交換機主要是採用對電路交換機進行改造的方式來支持分組交換的方式,在探索電路交換技術和分組交換技術融合的過程中,人們同時也希望能夠利用分組網路來傳送話音業務,此時基於Web應用的出現,Internet網路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並最終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網路,人們使用Internet網路來得到各種服務。Internet網路是基於IP技術,屬於分組交換技術,採用盡力而為的方式,對每個分組根據路由信息和網路情況獨自進行傳輸和選路。Internet網路主要用來傳送數據業務,伴隨著Internet的巨大成功,已使IP技術成為未來信息網路的支柱技術,基於TCP/IP的網路技術不僅成為傳送數據業務的主導技術,而且傳統的電信運營商開始嘗試使用IP技術來傳送話音業務。現在傳統的電信運營商一般都組建了自己的IP網路,除了在IP網路上提供目前利潤相對較低的數據業務之外,運營商希望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向用戶提供豐富的業務,最主要的是話音業務,目前話音業務仍然屬於運營上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最早出現的在分組網上傳送語音業務的應用就是IP電話技術。
IP電話技術目前已經成為人們比較熟悉的業務,主要採用H.323系列協議,包括負責呼叫建立的信令協議H.225和負責建立媒體通道的H.245協議,語音業務採用RTP分組的方式在IP網中進行傳輸。IP電話的語音質量雖然沒有傳統電路交換網向用戶提供的語音質量高,但H.323協議被普遍認為是目前在分組網上支持語音、圖像和數據業務最成熟的協議,目前在IP電話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世界上有很多利用H.323協議組建的VoIP網路正在運營。但H.323的有些缺點也很明顯。首先,H.323協議中的呼叫控制信令是以Q.931為基礎的。Q.931協議是一種基於UNI介面的協議,協議本身比較簡單,沒有關於NNI介面的定義。這在專用網內實現計算機-計算機的呼叫沒有問題,但要提供全國性業務及PSTN-to-PSTN連接則必須依賴NNI介面。其次,H.323網路中使用的是集中式的網關,網關要同時處理媒體流和信令流,在處理能力上也限制了H.323網路的發展。目前,ITU-T借鑒IETF相關規范的經驗,在進一步擴展和修訂H.323系列協議。另外,和SIP相比較,H.323協議的可擴展性較差,並且為了在H.323網路提供類似在電路交換網路上向用戶提供的業務,許多廠家都對H.323協議進行了擴展,所以不同廠家的H.323設備之間的互聯也是一個H.323網路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但是IP電話的成功應用和相當程度的市場佔有份額讓人們看到業務融合的曙光,人們逐漸認識在分組網上可以傳送話音業務,並且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通信效果。並且分組交換具有很多潛在的性能優點,一個優點是高效利用傳輸通道的通信能力,尤其是對突發傳輸更是如此。盡管語音所表現出的突發性沒有互動式數據那麼突出,但還是以突發期/靜音期的方式表現出一定的突發性。平均突發期的長度取決於所使用的靜音偵測器,在典型的電話交談中,單個語音源只有大約35-45%的時間里是活動的。另外一個優點是統計復用,這樣呼叫阻塞是所需平均帶寬,而不是峰值帶寬的函數。因此在傳輸控制,計費等方面的可以更靈活。正因為這些優點,網際網路語音應用,尤其是IP電話,已經成為「三網合一」大潮中最引人注目的應用之一。
三、軟交換技術
隨著IP電話技術的發展,通信業內基本上達成了未來電信網路的核心將採用分組交換技術的共識,並且在這種共識之下,針對目前IP電話技術所存在的缺點從技術角度進行了改進,首先是將網關呼叫控制和媒體交換的功能相分離,並最終提出了軟交換的概念。軟交換技術雖然仍然採用分組網路作為承載網路,但是從技術角度來講,軟交換技術仍然可以看作是交換技術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傳統的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網路在每個網路節點上都集中了太多的智能,在電路交換網路中,網路節點不僅要負責呼叫控制,處理所有和呼叫相關的信息,同時還需要負責進行話音通路的建立,同時,在電路交換網路中,許多業務都需要在網路節點上配置相關的業務邏輯,目前許多業務都需要在端局上作數據,這樣也制約了業務的及時提供。在以H.323網路為代表的分組交換網路中,如上所述網關設備也需要同時進行呼叫控制和媒體流的建立,分組的處理時延較長並且對網路節點的要求也比較高。軟交換技術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將呼叫控制、承載建立、業務邏輯相分離,各實體之間通過標準的協議進行連接和通信,在網上可更加靈活地提供業務。其中的軟交換設備實際上是一個基於軟體的分布式交換/控制平台,是實現傳統程式控制交換機「呼叫控制」功能的實體。它將呼叫控制功能從傳統的網關中分離出來,公開業務、控制、接入和交換間的協議,從而真正實現多廠家的網路運營環境,並可方便地引入多種業務。
採用軟交換技術組建電信網路正在從試驗階段走向商用階段,國內外的各個運營商都對軟交換技術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希望能夠利用軟交換技術來達到拓展業務種類、增加市場份額的目的。從標準的角度來講,國內外的標准機構都在加緊制定和軟交換技術相關的一系列技術規范,標准上不僅將軟交換技術作為固定網路發展的核心技術,而且移動網路也將軟交換技術作為未來網路的核心技術。軟交換技術從提出、發展到完善和成熟,還需要經歷技術的考驗和市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