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我國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應用與別國不同,採用的是WAP協議。我國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多數採用WAP接入的方式。根據CNNIC的調查,截至2007年3月底,我國WAP活躍用戶數約為3900萬人,具有獨立域名的WAP站點數量約為6.5萬個,WAP網頁數量約為2.6億個。根據用戶規模、網站數量以及用戶特徵等方面綜合判斷,目前WAP在我國已經進入快速增長期,相當於傳統互聯網2000~2001年間的發展水平。
與別國的移動互聯網業務的使用狀況相比,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最感興趣的還是手機圖鈴業務、音樂和游戲業務。而2003年前後,別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最感興趣的業務是圖片、音樂和游戲,別國的音樂和游戲類業務也在移動互聯網開始起步後的2~3年左右最受用戶歡迎。目前別國用戶的興趣點已經從圖片和音樂下載類業務逐漸向具備Web 2.0特徵、體現移動和固定互聯網融合的業務轉移。預計在今後的1~2年內,隨著我國移動網路帶寬的增加,用戶對業務的需求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從信息量少的內容獲取類業務向視頻類業務、體現移動網和互聯網融合的業務轉變。為了適應未來客戶需求可能發生的變化,我們認為移動UGC、內容共享/下載、移動游戲等移動互聯網業務將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發展趨勢分析
1實現技術多樣化
移動互聯網是電信、互聯網、媒體、娛樂等產業融合的匯聚點,各種寬頻無線通信、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技術都在移動互聯網業務上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從長遠來看,移動互聯網的實現技術多樣化是一個重要趨勢。
(1)網路接入技術多元化
目前能夠支撐移動互聯網的無線接入技術大致分成三類:無線區域網接入技術Wi-Fi,無線城域網接入技術WiMAX和傳統3G加強版的技術,如HSDPA等。不同的接入技術適用於不同的場所,使用戶在不同的場合和環境下接入相應的網路,這勢必要求終端具有多種接入能力,也就是多模終端。
(2)移動終端解決方案多樣化
終端的支持是業務推廣的生命線,隨著移動互聯網業務逐漸升溫,移動終端解決方案也不斷增多。移動互聯網設備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手機,也是目前使用移動互聯網最常用的設備。2007年11月初美國亞馬遜公司發布了電子書閱讀終端——Kindle,使得用戶可以通過無線網路從亞馬遜網站下載電子書、訂閱報紙及博客。
Ⅱ 網路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1、將成為全球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器
互聯網正在為全球產業發展構建起全新的發展和運行模式,推動產業組織模式、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全面創新,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2、將成為世界創新發展的重要新引擎
互聯網已經成為全球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業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互聯網企業正在成為未來全球創新驅動發展中最為廣泛、最為耀眼、最為強勁的創新動能源泉,將成為全球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業態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引領者。
3、將成為造福人類的重要新渠道
科技改變未來、科技讓生活更美好,正在因為互聯網發展得到廣泛體驗。互聯網促進了開放共享發展,泛在化的網路信息接入設施、便捷化的「互聯網+」出行信息服務、全天候的指尖網路零售模式、「一站式」旅遊在途體驗、數字化網路空間學習環境、普惠化在線醫療服務、智能化在線。
4、將成為各國治國理政的新平台
「指尖治國」將成為新常態,「互聯網+」政務服務、移動政務、大數據決策、微博、微信、臉譜、推特等的廣泛應用將深刻改變政府傳統運行模式,構建起網路化、在線化、數據化和智能化全天候政府,精準服務、在線監管、預測預判、事中事後處置、網路民意調查等能力全面提升。
5、將成為國際交流合作的新舞台
互聯網正在開啟一個大連接時代,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全球互聯網發展九大趨勢
Ⅲ 中國互聯網和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互聯網和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下:
互聯網:
簡介:互聯網(英語:Internet),又稱網際網路,或音譯網際網路(Internet)、英特網,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網際網路。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結構。互聯網並不等同萬維網,萬維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發展:
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規模,互聯網應用走向多元化。互聯網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
學習、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響著整個社會進程。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
網路經濟得到快速增長。根據iResearch統計,2011年網路經濟市場規模突破2300億元,到2013年將達到5400億元。在細分市場結構中,2011年移動互聯網和網路廣告的佔比均有小幅提升,電子商務的佔比仍維持著40%以上的佔比。其中,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增長,主要源於傳統電商企業快速拓展移動業務以及移動支付的快速推進;電子商務市場穩定態勢的保持,主要源於網路購物和旅行預訂市場的持續增長;廣告主網路廣告投放比重持續增加,助推整體網路廣告市場保持穩定上揚態勢;而網路游戲市場,由於網游用戶付費市場接近飽和,網路游戲市場規模增長逐步趨向平緩。
在互聯網產業及中國經濟發展向好的預期下,互聯網企業再現上市潮。2010年以來,中國互聯網公司頻頻赴海外上市,其中以美國IPO居多,這批上市公司佔到了美國IPO公司總數的1/4強,成為2000年北京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網路公司上市後的第二波集體上市浪潮。與上一波相同的是,這批上市網路企業市盈率普遍偏高。2011年5月,4隻中國網路股先後上市,但後市表現讓人失望。人人網雖首日大漲30%,但第二天就走跌,第5個交易日跌破每股14美元的發行價。而網秦天下首日即破發,最終以近20%的跌幅結束當天交易。
專業人士稱,許多美國投資者只是沖著中國的經濟增長,根本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其追捧中有明顯的投機成分。此外,各種中國企業所謂的業績造假、違規操作消息不絕於耳,這導致中國概念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第二次互聯網泡沫為之不遠。在互聯網繁榮的外表下,實則暗潮洶涌。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企業更應該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抓住機遇,抵禦風險。
發展規模:
中國網民規模繼續呈顯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人,2007年底美國網民數為2.18億人,按照美國的網民增長速度估算,美國網民人數在2008年6月底不會超過2.3億人,因此中國網民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增長了9100萬人,在2008年上半年,中國網民數量凈增量為4300萬人。越來越多的居民認識到互聯網的便捷作用,隨著網民規模與結構特徵上網設備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聯網正逐步走進千家萬戶。全球互聯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是冰島,已經有85.4%的居民是網民。中國的鄰國韓國、日本的普及率分別為71.2%和68.4%。與中國經濟發展歷程有相似性的俄羅斯互聯網普及率則是20.8%。一方面,中國互聯網與互聯網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中國整體經濟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個台階,才能夠更快地促進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另一方面,這種互聯網普及狀況說明,中國的互聯網處在發展的上升階段,發展潛力較大。
不同接入方式網民規模,業界和網民非常關注寬頻接入速度。享受寬頻接入服務的網民越多,中國的互聯網接入情況就越好。中國網民中接入寬頻比例為84.7%,寬頻網民數已達到2.14億人。中國的手機上網網民數已達到7305萬人。2.53億網民中,半年內有過手機接入互聯網行為的網民比例達到28.9%。手機上網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國發展迅速。手機上網的發展,使得網民的上網選擇更加豐富,手機上網情況的變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網民上網條件的變化。
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3.8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28.9%,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該速度發展,未來2-3年中國的網民數量預計將超過5億。
根據2012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 億,達到5.13 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 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 個百分點,達到38.3%。
2016年1月22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第3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內容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過半數中國人已經接入互聯網。
用戶情況:
隨著寬頻中國2013年專項行動穩步推進,2013年1~6月,我國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較上年末凈增1109.4萬戶,較上年同期凈增量減少293.7萬戶,總數達1.81億戶,占互聯網接入用戶的比例達97.0%。高速率寬頻接入用戶佔比提高明顯,2M以上、4M以上和8M以上寬頻接入用戶占寬頻用戶總數的比重分別達到95.1%、72.3%、17.2%,比上年末分別提高0.8個、6.5個、1.2個百分點。光纖入戶工作穩步推進,FTTH/0用戶新增931.1萬戶,每月凈增超過150萬戶,達到2969.2萬戶,在寬頻用戶總數的比重由上年末的11.6%提升至16.4%。截至6月末,我國xDSL用戶占寬頻接入用戶的比例降至62.3%,低於上年同期10.6個百分點,較上年末下降5.6個百分點。
1~6月,移動互聯網用戶凈增4011.5萬戶,用戶規模已達8.04億戶,同比增長13.8%,對行動電話用戶的滲透由上年同期的67.2%上升至68.4%。
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4.64億人,較上年末增加了2931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佔比由上年末的74.5%提升至84.2%。
下面是全球的發展趨勢:
全球互聯網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商用以來迅速拓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經過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截止2007年1月,全球互聯網已經覆蓋五大洲的233個國家和地區,網民達到10.93億,用戶普及率為16.6%,寬頻接入已成為主要的上網方式。同時,互聯網迅速滲透到經濟與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推動了全球信息化進程。全球互聯網內容和服務市場發展活躍,眾多的ISP參與到國際互聯網服務的產業鏈中。由此帶來了互聯網服務的產業發展活躍,推動形成了一批ISP,如Google、Yahoo、eBAY等,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2006年10月Google公司的市值已達145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IT公司。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雖然起步比國際互聯網發展晚,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同樣快速發展。據CNNIC公布的最新互聯網發展調查報告顯示,截至到2006年12月,中國互聯網網民數達到1.37億,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的62萬網民人數相比,網民人數已是當初的221倍。寬頻上網人數達到9070萬,位居全球第二位,手機上網網民數1700萬。中國網站數為843000個,全國網頁數為44.7億個。這些數字都是非常驚人的。
一.互聯網ISP提供的主要業務以及業務收入情況
隨著寬頻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互聯網的業務應用同國際主流的業務應用發展基本一致,中國ISP在業務提供能力方面也同世界先進國家的ISP站在同一起點。國際主流的互聯網業務在中國都有應用。表1中列出中國ISP/ICP提供的主要互聯網應用。
但是,中國本土的ISP主營的互聯網應用還是具有中國特色。比如在中國網路游戲業務和即時通信業務發展明顯優於全球平均水平。
中國ISP 2005年總體行業收入大概在300億人民幣左右。總體行業收入增長快速態勢明顯,2004年到2005年的增長率約為40%。表2是中國典型的ISP的收入情況,ISP的業務收入增長率相差較大,平均增長率在30%以上。
互聯網原有的免費提供業務的方式,曾經作為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但是,如果一切都以免費方式提供,互聯網的業務提供能力將難以快速提升,互聯網在各種專業的服務,比如金融業、出版業等的應用和發展將受限,因此全球的ISP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積極地探索業務提供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ISP公司發展情況千差萬別,從中國的ISP公司運營商業模式看,有以下三種基本的商業模式:
●第一種是大而全的商業模式,ISP提供廣泛的互聯網業務。比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雅虎是這種方式的代表。
●第二種是專注於主營業務的模式。比如,騰訊專注於即時通信業務;剛在Nasdaq上市的「如家」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酒店業的ISP。
●第三種是綜合經營型的商業模式。比如,新浪這類大門戶,在主營新聞信息服務的同時,經營網路游戲、提供網路廣告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業務,並從這些非主營業務中獲利。
中國ISP大多採用綜合經營信息服務的模式,在關注核心業務的同時,兼顧提供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通過這種經營模式,ISP得以擴展自身的業務運營領域,擴展盈利來源,豐富運營模式,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ISP採用的商業模式同中國互聯網應用市場的競爭格局相關。由於各互聯網業務領域的競爭都非常激烈,競爭格局隨時都有可能變化,因而造成了中國ISP大多注重全面鞏固和提升自身核心業務能力,提高業務服務進入門檻,ISP通過這種發展模式,確保自身壟斷、主導或者優勢地位,為自身的發展創造機會。
另外,中國ISP大多同國內電信運營商合作。中國電信推出互聯星空合作平台,成為眾多ISP尋求同中國電信合作共贏的良好土壤,各ISP在中國電信的網路平台上提供互聯網業務服務,不僅推動了寬頻產業鏈發展,也保障了自身用戶和業務發展,促進了自身良好的運營。中國移動構架的移動夢網平台,是眾多提供移動互聯網業務的ISP同中國移動合作的良好平台。一般而言,傳統電信運營商會同ISP採用業務收入分成來共享收益。這種合作模式帶來了通信產業鏈的發展和延伸,價值分配逐步走向合理均衡。雖然這種模式在國內外都比較成功,但是在整個商業活動過程中,傳統電信運營商還是占據了主要的控制地位,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正在對這種分成模式進行調整,「50 50」新模式的出現預示著中國ISP新一輪的運營模式調整已經開始。來看,雖然內容為王已經逐漸成為中國互聯網業務市場的重要特徵,但是ISP在內容上具有的明顯優勢並沒有根本改變產業鏈的主導力量,網路資源和用戶資源仍然是決定互聯網業務產業鏈上誰是主角的重要因素。
二、典型ICP運營模式分析
按照主營的業務劃分,中國ISP主要有以下幾類。
1.搜索引擎ICP
到2005年底,使用過搜索引擎業務的互聯網用戶達89.1%。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中國內ISP,比如網路,已經超過以Google為首的海外ISP,成為主要的市場佔有者。提供的搜索服務也越來越豐富,包括地圖搜索、論壇搜索、博客搜索等越來越多的細分服務。有數據表明,2005年,中國搜索引擎ISP的收入中,雅虎系收入達到2.8億元,排在第一,網路達到2.7億元,排在第二,Google收入達到1.5億元,收入排名第三。
(1)經營模式
國內外的搜索引擎ISP缺乏贏利模式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困惑,越來越多的搜索引擎ISP從其他方向去尋找出路,依靠提供網路廣告服務、電子商務等方式獲利。
(2)典型案例——網路公司。
網路公司是中國搜索引擎業務提供商中的領頭羊,在推動自身運營發展的過程中,網路廣告業務是主要的收入來源。網路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用戶粘稠度,擴展主業服務范圍的舉措,包括將網路搜索工具條同HP商用電腦捆綁,拓展搜索業務到Web2.0上,提供博客搜索等。2006年第三季度財報中,網路總收入達3030萬美元,運營利潤達960萬美元,運營利潤率32%。廣告收入規模歷史最高,達3010萬美元,環比增長18%~28%。
2.即時通信ICP
即時通信ISP主要提供基於互聯網和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即時通信業務。由於即時通信的ISP自己掌握用戶資源,因此在即時通信的業務價值鏈中,即時通信ISP能起到主導作用。這在同運營商合作的商業模式中非常少見。
(1)經營模式
參與提供移動即時通信服務的ISP越來越多。即時通信業務由兩種,移動即時通信和互聯網即時通信,兩者的運營模式存在較大差異。互聯網即時通信業務出現較早,因其沿襲了互聯網的免費模式造成了蓬勃發展,隨著該業務在互聯網用戶中滲透率和用戶忠誠度的提高,即時通信服務商開始收費。但是,互聯網即時通信ISP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於即時通信客戶端的廣告收入。與此不同,移動即時通信業務出現相對較晚,一般採用SMS和WAP等業務接入方式,部分運營商採用內置即時通信客戶端方式提供服務。大多移動即時通信服務是付費業務,移動即時通信ISP對移動運營商的依賴性更強,很多移動運營商自身就是移動即時通信業務的ISP。移動即時通信業務採用包月計費(比如簡訊方式)或者按使用計費(比如WAP方式)兩種方式。
(2)典型案例——中國聯通和騰訊公司合作開展移動即時通信業務
出於提高用戶ARPU,增加用戶黏性的目的,中國聯通開展了移動IM業務。中國聯通的策略是和國內外最著名的即時通信ISP合作,優勢互補,做大市場。騰訊公司正是在中國開展即時通信業務最早、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本土即時通信ISP。從2003年開始,中國聯通和騰訊合作,在中國聯通提供的CDMA網路中,提供了基於BREW平台的「騰訊QQ」即時通信服務。
3.移動互聯網業務ICP
移動互聯網業務ISP主要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包括:WAP上網服務、移動即時通信服務、信息下載服務等。
(1)經營模式
提供移動互聯網業務的ISP,主要採用了同移動電信運營商合作的業務開展模式。以收益分成和利益共享的形式,共同提供互聯網業務。比如新浪、TOM和空中網,這些ISP同中國移動合作,將自己豐富的內容進行加工,實現中國移動的要求,並獲得業務收益。這種模式下,ISP受運營商政策變化的影響比較大。
(2)典型案例——空中網公司
空中網作為無線增值服務提供商和無線互聯網門戶運營商,2006年的第三季度總收入2501萬美元,同比增長24%。空中網來自無線互聯網門戶的總廣告收入為5.9萬美元,比上一季度的2.2萬美元增長了168%(見表3)。隨著無線互聯網門戶業務的穩步發展,空中網來自無線互聯網門戶的廣告收入已經呈現增長趨勢。但是受到中國移動針對移動增值服務新政策的影響,空中網各項服務收入變化較大。
通訊行業:
發展狀況
總體
隨著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不斷加快,加上政府公共安全投資不斷增加,專網通信市場規模近年來不斷擴大,2012年達到68.2億元。
公安系統
按照我國2900個局級以上公安部門測算,需要移動基站2900個;按我國在編警察人數170萬人,需要無線通信終端170萬個;按10名警察配1輛警車測算,需要17萬車載無線通信設備。目前摩托羅拉的數字移動基站價格80萬元左右,手持終端價格4000元左右,車載終端價格1.5萬元左右,根據數量測算,我國公安系統專網通信容量為116.7億元。
消防系統
按一個中隊8輛消防車測算,共有23200輛消防車。根據測算我國消防員需要無線通信終端145000台,車載台或移動中繼站23200台,終端設備按照4000元計算,車載台或移動中繼站按照1.5萬元計算,消防系統專網通信容量約為10億元。
Ⅳ 現在的移動互聯網的趨勢往哪個方面在發展啊
APP(手機客戶端)的開發,推廣。可能會每個公司,每個人都有一個APP。然後APP之間消息的互傳,通過APP進行購物、結賬等等。無線互聯是最緊貼個人的一個媒體。
Ⅳ 移動共享網路將會產生流量費用是什麼意思
首先你要知道 熱點是做什麼的 熱點是共享你手機網路的 而移動熱點就是共享你手機移動網路的 所以會費流量~
Ⅵ 中國網路行業的發展趨勢
前景: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開展,以及國家各項相關政策的下達,使得全國各地的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荼,出現了大量的信息化網路人才的缺口,而我國信息化人才培養還處於發展階段,導致社會實際需求人才基數遠遠大於網路人才的培養基數,使得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急需全面系統掌握網路基礎技能與知識的網路工程師。應該說網路工程師的就業機會和前景是非常大的。再加上網路工程師不僅IT專業企業需要,(當然也包括軟體企業),廣大的非IT企業也需要。前景是非常樂觀的
薪金:
按照目前IT行業的薪資水平來看,由於整個IT行業的復甦和網路人才的缺口地 加大,在整個網路人才的薪資上,相對於其他崗位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但是,介於學員的綜合能力的不同以及職業素質方面的差異,在畢業學員的薪資上也有所差別的,甚至有時候能相差出10倍之多.
工作:
何謂網路工程師,網路工程師是通過學習和訓練,掌握網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網路技術人員。網路工程師能夠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設計、建設、運行和維護工作。
一般來說,It企業的IT技術職位根據職能可以分為管理崗位:企業信息主管CIO、總監、
IT經理、項目經理等;工程技術崗位:規劃設計師、網路工程師、系統工程師、軟體工程師和資料庫工程師等;運行維護崗位:資料庫管理員、系統管理員、網路管理員、伺服器管理員等;操作崗位:辦公文員、CAD設計員、網頁製作員、多媒體製作員等。
根據企業規模大小,規模較小的企業,一個崗位可能涵蓋幾個崗位的內容,系統管理員既要負責系統管理,又要承擔網路管理;大企業則會分的比較專業,有網路設計師、系統集成工程師、網路安裝工程師、綜合布線工程師和系統測試工程師等。
網路工程師職業規劃過程主要有以下幾步:
第一步,小企業的網路管理員(系統管理員);
第二步,進入大中型企業,同樣的網路管理工作,工資就可能完全不同了,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做了部門經理時,還可以高達5000元或以上;
第三步,學習更全面的知識成為普通的網路工程師工資就高達3500元以上;
第四步,學習更全面的知識成為專業的網路工程師,如網路存儲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的工資就可以達8000元以上,做大型企業或專業網路公司IT經理的工資就更高了,可能在萬元以上。
兩年以上的小型企業→四年左右的中型企業→大型企業或跨國集團公司
下面從三個方面來詳細說明網路工程師職業發展。
一、管理員
職稱:初級
工作在中小企業
網路基礎設施管理
網路操作系統管理
網路應用系統管理
網路用戶管理
網路安全保密管理
信息存儲備份管理和網路機房管理
這些管理涉及到多個領域,每個領域的管理又有各自特定的任務。
主要有:網路管理員(系統管理員)。
網路管理員(系統管理員)
工作任務描述:
網路本身的管理。
網路中操作/應用系統的管理(在大型企業、外資、合資企業中通常稱之為「MIS(Manger Information System,信息系統管理員)。
兩者的區別主要是:網路管理員重在OSI下3層,系統管理員則主要在系統維護和公司信息系統管理上。
就業前景:
是一個網路人員必經階段
待遇:
1000元——3000元
專業的網路管理員不好說
二、工程師
職稱:中級
工作在網路公司,大中型企業
在網路公司中主要任務:設計並建設
大中型企業中的主要任務:運營和維護
網路工程師其實是一個包括許多種工種的職業,不同的網路工程師工種對從業的人員的要求也不一樣,對從業人員的網路管理水平的要求差別很大。
專業網路工程師主要有:網路系統設計師、網路工程師、系統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存儲工程師、綜合布線工程師。
1、普通網路工程師
工作任務描述:
高級網路管理員
在大企業中或是在網路公司工作
維護公司網路設備,保證公司骨幹網路正常工作
對流行的網路設備非常了解
要求:
扎實而又全面的網路知識功底
多年專業網路管理經驗
對產品性能和最新技術掌握很好
就業前景:
國內網路公司的技術人員或專業的IDC中心、大的ISP服務商
2、普通系統工程師
工作任務描述:
高級網路管理員
在大企業中或是在網路公司工作
維護並保證系統工作正常
對流行的OS非常了解
對系統故障的解決有豐富的經驗
要求:
扎實而又全面的網路知識功底
多年專業網路管理經驗
對新OS系統和最新技術掌握很好
就業前景:
國內網路公司的技術人員
大公司的技術人員
外包公司
3、網路系統設計師
工作任務描述:
公司需要建設網路,主要根據要求進行設計,客戶能滿意
設計項目達到全面、高的實用性和可用性
網路系統設計師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種
網路和系統方面都有很好的經驗
要求:
扎實而又全面的網路知識功底
多年專業網路管理、設計經驗
對網路核心技術掌握很好
就業前景:
國內真正的設計師不多
工資上萬
4、網路存儲工程師
工作任務描述:
主要工作在一些大的數據需要量大的公司如銀行、電視台、IDC中心
有效管理公司海量數據,有存儲設備測試、評估環境、系統咨詢、實施指導、測試、培訓、相關解決方案
災難恢復
要求:
最好有多年的網路管理經驗
熟悉一些常用資料庫軟體
有網路存儲理論知識,包括存儲基礎、技術及網路存儲高級技術
熟悉主流存儲、備份廠商的產品線;如IBM/HP/SUN
熟練掌握veritas、legato、tsm、dp等備份軟體工具使用
具有良好的撰寫需求分析、解決方案、PPT、系統軟硬體配置等方案的能力
就業前景:
國內每年所需的網路存儲人才起碼在60萬以上,而目前國內每年最多僅能提供500個這樣的人才,相差1000倍。而且目前這兩方面的人才在未來幾年中的需求將持續上升,專業的硬體伺服器和網路存儲人才的工資標准可能還要遠高於軟、硬體開發人員。
5、網路安全工程師
工作任務描述:
給人一種神秘感
主要保護網路安全
保護網站、郵件等伺服器安全
合理布置網路結構和網路產品
對企業能進行安全評估和防護
要求:
最好有多年的網路管理經驗
熟悉多種網路安全技術,對各種主流的安全產品(如防火牆、防病毒、入侵檢測等)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了解各種安全產品(例如FireWall、VPN、防病毒產品、IPS等)的特點、使用方法及常用的調試技巧;
精通Windows、Linux等系統環境,能進行維護管理和故障分析
就業前景:
是當前最急缺的人才
工資看水平沒有封頂
6、綜合布線工程師
工作任務描述:
地位比較低,容易成功
能針對工作場所設計布線方案並實施
大多數設計人員是技術人員,施工人員找的是民工
要求:
不需要有網路管理經驗
網路知識要求也恨低
只需掌握布線專業知識和技能
對流行的布線廠商熟悉
就業前景:
工資不是很高,需要的人才不是很多
但做的專業的工資也不少
三、專家
職稱:高級
工作在大的網路公司、或研究所
主要是技術主管、項目經理、技術專家
1、技術專家
工作描述:
某一行業的專家、顧問、權威
如果的確非常喜愛技術工作,而不擅長和喜歡與人溝通,則可以完全專注於自身的領域,以發展成為行業資深專家為方向和目標
這一發展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任何一個領域的頂尖技術人才都需要長期的行業經驗的累積和個人孜孜不倦的投入。
優勢是越老越吃香,當別人隨著年齡的逐步增長而開始擔心飯碗問題時,你則漸入佳境,開始進入職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要求:
全面的網路技術
對新技術有深刻的認識,所以要求有極強的學習能力
就業前景:
待遇很高
技術人員到35歲後的發展目標之一
2、項目經理
工作內容:
融合技術和管理的復合性人才
參與項目談判
項目目標和項目財務指標
劃分工作內容並合理分配
指導網路工程師
控制工作的進度,按計劃完成項目
組織項目會議
要求:
多年的網路工程師經驗
希望做管理
需要自己學習項目管理知識
就業前景:
技術人員到35歲後的發展目標之一
待遇不錯很有前途
3、技術主管
工作任務描述:
帶領技術團隊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信息方面參與公司的規劃和計劃
要求:
技術全面
有管理能力
就業前景:
是網路工程師35歲後的發展方向
Ⅶ 網路的未來發展前景是什麼
專家:下一代網路發展前景
2005-10-13 08:28:52
——分組、寬頻、融合化網路成為大勢所趨
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路技術委員會2005年年會在湖南舉行。會議期間,
來自各學術研究機構、運營商、設備製造商以及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就網路融合
、互聯網技術、NGN軟交換、網路演進、城域網、前瞻性網路技術等6個主題進行
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會議氣氛熱烈,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對通信網的演進方
向、理論知識、技術細節等作了發言,反映出當今日新月異的通信技術的發展,並對
未來通信網路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描繪。
交換技術變革進入實質階段
電話網從發明到現在一直延續著電路交換的方式。在上世紀末興起的IP網以無
連接的通信方式給人們帶來突破。語音業務是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不能完全無連
接。在兩種情況的驅動下,出現了以軟交換為核心的網路。它在兼顧現有電話網的情
況下又試圖把傳統的電路交換網轉變為分組交換網路。
以軟交換為核心的網路的出現,在保持原有話音業務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了話路
的分組傳送,大幅降低了運行和維護成本,從而使軟交換技術成為交換網發展的一個
重要方向。在業務需求是市場主導的今天,軟交換自身能開展一些新業務這一優勢更
使得人們對它趨之若鶩。據專家介紹,在中國,經過三年多的試驗和規模試商用,軟
交換在技術上已經基本成熟,快速提供業務能力得到體現,建網成本也與傳統交換機
相當。在此情況下,中國電信也將在三年內停止大規模建設電路交換機。
會上,專家也指出雖然軟交換能使IP網和電話網上的語音業務實現互通,但是
,對於視頻業務的融合,軟交換卻不可能真正實現。在這一點上,IMS可能會做得
相對好一些。軟交換被專家們稱作NGN的初級階段,它在實現過程中把有線和無線
分開了;而IMS作為目標架構,能有效地將有線和無線融合,從而在包括視頻等內
容的多媒體業務提供方面彌補軟交換的不足。那麼,到底是上軟交換還是上IMS呢
?與會的專家指出軟交換和IMS其實是基於同一事務的兩個不同階段,在中近期,
它們將以互通的方式長期共存。從長遠的角度來看,IMS將融合軟交換,成為統一
融合的平台。總體來說,PSTN是發展的基礎,軟交換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重要階段
,IMS是最終的目標架構,它們將在一定時期內共存。
縱觀整個年會,我們不難發現,接入網寬頻化已經成為整個電信行業無論是從有
線還是無線方面來說的一個趨勢,正在成為推動網路轉型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隨著VoIP、IPTV、視頻會議、VOD等寬頻業務的不斷涌現,
造成了帶寬急劇消耗和網路擁擠等問題,於是在接入網方面,寬頻化成為一個不可逆
轉的趨勢。
據與會專家介紹,現在為了解決寬頻接入的問題,人們提出了很多方案,歸納起
來有以下幾點:增加互連帶寬;改變網路流量結構,減輕主幹網的瓶頸;應用QoS
機制,保證部分應用的服務質量;採用IPMulticast組播技術等。相比之
下,IP組播技術具備網路主幹帶寬不需要和用戶數量的增長成正比的特點,可以有
效控制主幹網成本,成為運營商的首選技術。而將組播技術和QoS機制相結合,將
會更好地滿足新業務的需求。對於在寬頻接入網中的IPTV來說,大家都非常關注
。IPTV呼喚的高帶寬可以說是電信網路轉型的一個契機。隨著網路技術的飛速發
展,寬頻用戶迅速膨脹,但許多地區在投入巨資建成寬頻城域網後,卻沒有收獲很高
的寬頻用戶接入率。IPTV在挖掘新的用戶增長方式和業務量增長方式等方面給電
信運營商們帶來了一些欣慰,它正在成為電信運營商撬動寬頻市場的新力量。
在無線方面,專家們對WiMAX和3G增強型技術等作了介紹。他們指出,目
前,移動業務在由窄帶和話音業務為主向第三代網路演進的大背景下,雨後春筍般涌
現出很多寬頻無線接入技術,WiMAX等具有代表性的無線接入技術正以其極高的
帶寬和優異的IP業務支持能力獲得全球的矚目。
在寬頻化等大背景下,各式各樣的新型業務也成為大會關注的一個話題。在業務
快速提出、質量保證和商業模式等方面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有意義的交流
和探討。
固定移動融合在各個層面展開
在本次大會上,固網與移動網的融合(FMC)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大家從
網路融合的核心網路研究、演進策略、運營商的應對策略以及它的發展趨勢等方面詳
盡地闡述了固定移動網路的融合。
從用戶角度講,FMC的目的是使用戶通過不同的接入網路,享受相同的服務。
但是FMC並不意味著網路的物理融合,它主要體現在用戶訂閱的業務與接入點和終
端無關。網路的融合發生在網路的不同層面上,專家指出主要表現在電路域融合、分
組域融合和IMS域融合等幾個方面。在電路域方面,主要是指控制層面、傳送層面
的融合。專家認為,雖然固定軟交換網路、移動網路的電路域均實現了分層的網路架
構、控制與承載分離、各功能實體之間採用了完全開放的標准介面,這些將有助於網
絡的互通。但是它仍然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比如各網在呼叫控制信令上存在差異、語
音編解碼轉換功能在網路中的位置問題、用戶識別和認證如何統一的問題以及移動性
管理等。分組域主要體現在傳送層面上,而數據業務的無縫切換會是大家面臨的主要
問題,融合後的分組域網應能支持IMS業務的無縫接入。其中移動IP將會是一個
可行的技術,IMS域的融合則將以控制層面為主,它面臨的問題集中在用戶識別、
安全、QoS、媒體格式、網路結構和接入無關性等方面,其中後兩者是比較關鍵的
問題。
在中國可能將發放3G牌照的現在,運營商更是密切關注著固定網和移動網的融
合,他們希望在統一的核心網路上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綜合業務,降低網路復雜度和
運維成本。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在技術、標准、產品等方面不斷成熟,這個
過程將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為期兩天的會議,專家學者們討論和交流的議題涵蓋了當今電信網路向下一代網
絡發展的前沿技術和發展動向。會議構建了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平台,為電信行業的
發展在各部門之間搭起了互通之橋,在一定程度上將有助於技術的進步。
[23]
來源:人民郵電報
Ⅷ 移動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操作系統的多元化也許對於消除壟斷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軟體開發造成了巨大的麻煩。以安卓操作系統為例,由於安卓系統對應的手機具有不同的屏幕、硬體性能、操作方式以及被修改的變種系統,開發一款兼容80%以上安卓平台的手機軟體變得異常困難。就算開發多個版本,也會導致同款軟體在不同的硬體產品上所表現的效果難以保持同一水平。
1、產權保護的不足及抄襲問題
移動互聯網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更好的創意和技術。但不幸的是,我國對於互聯網產品的產權保護,還存在著法律上的漏洞以及政府管理上的缺失。再加上主流操作系統相繼被破解,迅速拷貝軟體的代碼和設計變得異常簡單。根據移動互聯網業內人士透露,抄襲一個成熟的移動互聯網軟體只需要不到30分鍾。其代價就是國內互聯網產品市場上大量雷同的產品之間惡性競爭。
2、傳統互聯網巨頭進入移動互聯網路
當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在性能上與PC差距逐步縮小,市場普及率快速上升的背景下,有實力的傳統互聯網企業不出所料的推出了自己的移動互聯網產品。
2012-2016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運行監測及投資趨勢研究報告
但對於移動互聯網創業企業最具有殺傷力的問題是,由於這些傳統互聯網企業本身具有雄厚的資金、過硬的技術和較高的知名度。他們可以快速抄襲這些小企業的創意和產品,並迅速後來居上,因而傳統企業完全沒有收購小公司的經濟動力。這也就是為什麼Instagram公司的成功不可能在現今國內環境下出現的原因。
3、移動終端操作系統的不穩定
與傳統互聯網時期PC操作系統基本被Windows壟斷的局面不同,移動互聯時代下已經出現呈現出ISO、安卓、WindowsPhone(簡稱WP)三種操作系統分割天下的局面。而且除了硬體軟體相綁定的ISO系統除外,安卓和WP系統是不綁定硬體的。甚至開源的安卓系統被各個硬體廠商根據自己的需求進一步做了修改,導致安卓系統出現了數不清的變種系統。
操作系統的多元化也許對於消除壟斷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軟體開發造成了巨大的麻煩。以安卓操作系統為例,由於安卓系統對應的手機具有不同的屏幕、硬體性能、操作方式以及被修改的變種系統,開發一款兼容80%以上安卓平台的手機軟體變得異常困難。就算開發多個版本,也會導致同款軟體在不同的硬體產品上所表現的效果難以保持同一水平。
但是,移動終端操作系統的爭奪才剛剛進入高潮,可以預見操作系統的混亂對於產品開發的推廣將會產生很大阻力。
4、企業的股權模式風險和員工忠誠
成立初股權在企業成立之初,資金匱乏的艱苦擴張時期,企業的早期核心成員是可以在主觀上忍受諸多困難,並忽視企業的股權所帶來的收益分配問題。但是當一個企業開始大規模盈利之後,如何分配收益就會變成很敏感的問題。若企業過於集中導致分配失衡,則很可能導致創業夥伴沖突並走向敵對。最糟糕的情況包括創業核心成員投奔競爭對手,對企業的生存產生重大威脅。所以移動互聯網創業企業要注意股權的初始設置要盡可能平衡,在出現成員重大變化時也要跟著進行股權的重新劃分以保持平衡。
對於員工的僱傭,移動互聯網創業企業應保持少而精的隊伍,通過建設企業文化,保持有吸引力的薪酬等手段留住有價值的員工。以免珍貴的人力資源的流失,更防止創意和技術的外泄。
5、創新力不足
實際上縱觀我國移動互聯網產品和服務,我們會失望的發現其中缺少重量級的原創產品。諸多企業是依靠著"拿來主義"研發產品的。
每當國外出現一款新穎而賣座的軟體或服務,不出多久國內必然會出現數個明顯抄襲該軟體或服務的產品。而這些抄襲的產品很難達到原版作品的成績。其原因可能是該軟體與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不對口,也可能是國內出現了太多同類的抄襲作品來分割市場,最終導致零和博弈。
實際上,中國擁有者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潛在移動互聯網市場,而且由於文化等原因,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有著自身較為特殊的需求。這使得生硬地照搬國外作品不一定能在國內有較好的反響。實際上,如果國內企業能針對國內需開發軟體,或者對借鑒來的國外經驗加以調整,反而能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例如"酒店達人"軟體對於國內賓館移動預定業務進行針對性的開發運作,在短時間內就開始了盈利。
您還可以到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chinairr-org-)上查看,有相當權威的調研報告。希望可以幫到您。
參考資料: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
Ⅸ 移動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是移動互聯網超越PC互聯網,引領發展新潮流。有線互聯網(又稱PC互聯網、桌面互聯網、傳統互聯網)是互聯網的早期形態,移動互聯網(無線互聯網)是互聯網的未來。PC機只是互聯網的終端之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電紙書)已經成為重要終端,電視機、車載設備正在成為終端,冰箱、微波爐、抽油煙機、照相機,甚至眼鏡、手錶等穿戴之物,都可能成為泛終端。
二是移動互聯網和傳統行業融合,催生新的應用模式。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正在呈現出新的特點,平台和模式都發生了改變。這一方面可以作為業務推廣的一種手段,如食品、餐飲、娛樂、航空、汽車、金融、家電等傳統行業的APP和企業推廣平台,另一方面也重構了移動端的業務模式,如醫療、教育、旅遊、交通、傳媒等領域的業務改造。
三是不同終端的用戶體驗更受重視,助力移動業務普及紮根。2011年,主流的智能手機屏幕是3.5-4.3英寸,2012年發展到4.7-5.0英寸,而平板電腦卻以mini型為時髦。但是,不同大小屏幕的移動終端,其用戶體驗是不一樣的,適應小屏幕的智能手機的網頁應該輕便、輕質化,它承載的廣告也必需適應這一要求。而目前,大量互聯網業務遷移到手機上,為適應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及不同操作系統,開發了不同的APP,HTML5的自適應較好地解決了閱讀體驗問題,但是,還遠未實現輕便、輕質、人性化,缺乏良好的用戶體驗。
四是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多樣化,細分市場繼續發力。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進入快車道,網路、終端、用戶等方面已經打好了堅實的基礎,不盈利的情況已開始改變,移動互聯網已融入主流生活與商業社會,貨幣化浪潮即將到來。移動游戲、移動廣告、移動電子商務、移動視頻等業務模式流量變現能力快速提升。
五是用戶期盼跨平台互通互聯,HTML5技術讓人充滿期待。目前形成的iOS、Android、Windows Phone三大系統各自獨立,相對封閉、割裂,應用服務開發者需要進行多個平台的適配開發,這種隔絕有違互聯網互通互聯之精神。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機,甚至不同品牌、類型的移動終端都能互聯互通,是用戶的期待,也是發展趨勢。
六是大數據挖掘成藍海,精準營銷潛力凸顯。隨著移動帶寬技術的迅速提升,更多的感測設備、移動終端隨時隨地地接入網路,加之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帶動,中國移動互聯網也逐漸步入「大數據」時代。目前的移動互聯網領域,仍然是以位置的精準營銷為主,但未來隨著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數據挖掘的不斷深入,針對用戶個性化定製的應用服務和營銷方式將成為發展趨勢,它將是移動互聯網的另一片藍海。
Ⅹ 移動互聯網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么
這會是個很大的領域、不過要看HTML5的發展了。不過現在到底是物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也比較難說。
不過移動互聯會是將近5年來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