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Internet起源的時間,它的前身叫什麼
網際網路是「Internet」的中文譯名,它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末,它的前身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主持研製的ARPAnet。
20世紀50年代末,正處於冷戰時期。當時美國軍方為了自己的計算機網路在受到襲擊時,即使部分網路被摧毀,其餘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聯系,便由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設了一個軍用網,叫做「阿帕網」(ARPAnet)。
阿帕網於1969年正式啟用,當時僅連接了4台計算機,供科學家們進行計算機聯網實驗用,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前身。
(1)internet有哪個網路發展得到的擴展閱讀
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科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大發展,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對信息的意識,對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重視越來越加強,這些都強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發展。
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計算機人員和軍事部門進行科研的領域,而是變成了一個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覆蓋全球的信息海洋。
在Internet 上,按從事的業務分類包括了廣告公司,航空公司,農業生產公司,藝術,導航設備,書店,化工,通信,計算機,咨詢,娛樂,財貿,各類商店,旅館等等,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一個信息社會的縮影。
❷ 網路的發展史
Internet(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試驗階段。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但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
第二階段為1994年至1996年,同樣是起步階段。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Internet,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Internet的國家。
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Internet絡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Internet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至1996年底,中國Internet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Internet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國快速最為快速的階段。國內Internet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1000萬。
據中國Internet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為6800萬人。這一數字比年初增長了890萬人,與2002年同期相比則增加了2220萬人。
(2)internet有哪個網路發展得到的擴展閱讀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互聯網發展史是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按編年體的形式,詳細歷數了互聯網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發展過程,由美國國防部編制。
50年代
1957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作為響應,美國國防部(DoD)組建了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開始將科學技術應用於軍事領域(:amk:)。
❸ internet的前身是什麼
是ARPANET。
1969年11月,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管理局( ARPA 全稱: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開始建立一個命名為ARPAnet的網路。
但是只有4個結點,分布在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學、猶他州大學四所大學的4台大型計算機。
ARPANET採用了包交換機制。當初,ARPAnet只聯結4台主機,從軍事要求上是置於美國國防部高級機密的保護之下,從技術上它還不具備向外推廣的條件。
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路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
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的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背景:
從某種意義上,Internet可以說是美蘇冷戰的產物。在美國,20世紀60年代是一個很特殊的時代。60年代初,古巴核導彈危機發生,美國和原蘇聯之間的冷戰狀態隨之升溫,核毀滅的威脅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話題。
在美國對古巴封鎖的同時,越南戰爭爆發,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發生政治危機。由於美國聯邦經費的刺激和公眾恐懼心理的影響,"實驗室冷戰"也開始了。人們認為,能否保持科學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將決定戰爭的勝負。而科學技術的進步依賴於電腦領域的發展。
到了60年代末,每一個主要的聯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純商業性組織、大學,都有了由美國新興電腦工業提供的最新技術裝備的電腦設備。電腦中心互聯以共享數據的思想得到了迅速發展。
❹ 網路尋根——Internet發展史是什麼
Internet起源於本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國國防部資助,一個名為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機構承建,通過一個名為ARPANET的網路把美國的幾個軍事及研究用計算機主機聯接起來,這就是Inter.net最早的形態。
在Internet面世之初,沒有人能想到它會進入千家萬戶,也沒有人能想到它會用於商業用途。由於參加試驗的人全是熟練的計算機操作人員,個個都熟悉復雜的計算機系統和命令,因此,沒有人在In-ternet的界面以及操作方面花過任何的心思。
Internet的第一次快速發展出現在本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為鼓勵大學與研究機構共享他們非常昂貴的四台計算機主機,希望通過計算機網路把各大學、研究所的計算機與這四台巨型計算機聯接起來。開始的時候,他們想引用現成的ARPANET,不過他們最終發覺,與美國軍方打交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於是他們決定:利用ARPANET發展出來的叫做TCP/IP的通訊協議,自己出資建立名叫NSFnet的廣域網。由於美國國家科學資金的鼓勵和資助,很多大學資助的、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甚至私營的研究機構紛紛把自己的區域網並入NSFNET中,從1986年至1991年,並入Internet的計算機子網從100個增加到3000多個,幾乎每年都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增長。
到了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實上已成為一個「網中網」:各個子網分別負責自己的架設和運作費用,而這些子網又通過NSFNET互聯起來。由於NSFNET是由政府出錢的,所以此時Internet最大的老闆是美國政府,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一些私人小老闆。
Internet在80年代的擴張不單帶來量的改變,同時亦帶來質的某些改變。由於多種學術團體、企業研究機構甚至個人用戶的進入Internet,使使用者不再限於計算機專業人員。新的使用者發覺加入Internet除了可以共享NSF的巨型計算機外,還能進行相互間的通訊,而這種相互間的通訊對他們來講更有吸引力。於是,他們逐步把Internet當作一種交流與通信的工具,而不僅僅只是共享NSF巨型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90年代,Internet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成為全球連接范圍最廣用戶最多的互聯網路。科學家們為Internet設計了一種基於開放標準的結構,因此多個網路可以實現互聯。到了1991年底,形勢已經很明朗,Internet發展太快,NSFNET主幹網也將達到極限。美國政府很難負擔整個Internet,NSF要求私人公司承擔一些責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IBM、MERI和MCI組建了一個非盈利性的公司,即高級網路和服務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s)。1992年,ANS建立了一個新的廣域網,即目前的Internet主幹網ANSNET。ANSNET廣域主幹網所用的傳輸線路的容量是被取代的NSFNET的30倍。
隨後世界各地的不同種類的網路與美國Internet相連,便形成全球Internet。短短幾年,全球已有數億人在使用它,無數人在談論它並躍躍欲試。
❺ 網際網路是由哪個網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internet
最早的原型網路來源已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署的arpanet
80年代後期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建立了 nsfnet 並連入arpanet 成為新的骨幹
隨後世界各國(主要是歐美和日本)其國內的網路紛紛接入nsfnet 就形成了現在的internet
所以可以說 internet最早是由arpanet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