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共享 > 網路中心戰理論由哪個國家提出的

網路中心戰理論由哪個國家提出的

發布時間:2023-03-22 16:19:27

❶ 美軍「網路中心」概念最早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不是「網路中心」,而是「網路中心戰」。

網路中心戰(NCW,Network Centric Warfare)的概念是美海軍作戰並行部衡大長傑伊·約翰遜於咐蔽豎1997年4月首次提出的。

❷ 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用於實戰的國家是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不僅率先成立網路作戰部隊,組建網路司令部,擴展網路武器庫,編撰網路戰手冊,全面打造網路空間戰略威懾能力,而且也是第一個將網路戰應用於實戰的國家。

美國不僅利用其獨有的網路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採取網路竊密、網路監聽、網路攻擊等手段,監聽監控各國公民及國家領導人的電子郵件、社交網路和手機定位信息,而且採取強劃勢力范圍和敵對國的辦法,長期監控收集有關國家的軍事、經濟、科技等情報信息。

(2)網路中心戰理論由哪個國家提出的擴展閱讀

現在的國際互聯網,實際上是美國互聯網。由於美國獨霸網路核心資源的控制權和分配權,壟斷著全球信息技術產品硬體和軟體核心部分的研發和生產,特別是其在許多關鍵設備和基礎設施中留有後手等,都造成了國際社會對建設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心存忌憚。

這就需要各國著眼擺脫現有網際網路技術體系的束縛,採用新的技術體制和架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一網、互聯互通」的新平台。比如,可以採用全新的網路互聯協議模型、全新的命名與定址、全新的路由和交換等要素構成的新型網路體系結構,為構建安全可信的網路空間提供基礎平台支撐。

❸ 網路中心戰的概念是哪個國家提出來的

美國佬

❹ 1997年,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為什麼會提出「網路中心戰」

近年來,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美國軍事作戰理論的變革。1997年4月,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首次提出「網路中心戰」的概念,稱在新的高技術時代,應該從以往的平台中心戰法轉變為網路中心戰法,通過運用計算機和各種通信手段,實現各軍種之間信息連接與兼容,從而將美軍強大的信息優勢轉化為作戰優勢,獲得優於對手的作戰節奏,得以大大增加戰勝對手的可能性。

❺ 美軍的「網路中心」概念最早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不是「網路中心」,而是「網路中心戰」。

網路中心戰(NCW,Network Centric Warfare)的概念是美海軍作戰部長傑伊·約翰遜於1997年4月首次提出的。

❻ 1998年美國海軍提出什麼戰略

2019年12月31日,美國著名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奪回海上優勢:為實施「決策中心戰」推進美國水面艦艇部隊轉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了「決策中心戰」作戰概念。
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是美軍作戰研發的主要支撐機構。自20世紀末以來,該智庫著眼以「大國競爭」為基調的美國安全戰略轉型,相繼提出「空海一體戰」「電磁機動戰」等作戰概念,這些概念大都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已成為美軍建設和運用的指導。
「決策中心戰」概念著眼大國對抗的作戰需求,立足維持和鞏固美國的海上優勢,旨在推動美軍從「信息為中心作戰」向「決策為中心作戰」轉變,從「掌控信息優勢」向「掌控決策優勢」轉變。
「決策中心戰」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價值。如果說「網路中心戰」概念開啟了美軍向信息化軍隊轉型之路,「決策中心戰」概念則標志著美軍信息化建設進入了更高階段,也將成為美軍智能化轉型的重要牽引。
冷戰結束以後很長時間內,美國沒有勢均力敵的海上對手,牢牢掌控著全球制海權,且偵察預警、態勢感知和防空反導系統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水面艦艇面臨的威脅。因海上作戰環境相對寬松,打擊陸上目標和支援陸上作戰成為美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主要任務。
報告認為,美國海軍的「戰略舒適期」已經結束。隨著美國的對手和潛在敵人擁有先進感測器、無人機、低雜訊潛艇、反艦導彈、水雷等武器系統,並在發展新的作戰樣式和能力,美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遂行使命任務面臨嚴峻挑戰。
近年來,特朗普政府推扮鍵出的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將中國、俄羅斯以及朝鮮、伊朗等視作「戰略威脅」。報告認為,中俄海上力量的崛起「侵蝕」了美國的海上優勢,局部制海權逐漸喪失,全球制海權不再穩固。美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存在數量不足、航母打擊群作戰效能下降等問題。而實施「決策中心戰」,創新水面艦艇部隊作戰樣式,變革水面艦艇部隊力量組成,在預算許可前提下,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決策中心戰」的制勝機理是使敵方陷入所謂的「決策困境」。報告認為,在局部地區,像中國這樣的對手占據導彈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水面艦艇難以應對其發動的齊射打擊。基於此,水面艦艇應在廣闊海域更高效地機動賣缺知,使得對手即便掌握己方的態勢信息,也難以判別作戰意圖,進而難以確定打擊重心和防禦方向。
「決策中心戰」的作戰目的是通過保持己方決策優勢,同時使對手處於決策劣勢。「網路中心戰」表明,如果缺乏信息,自然無從決策,就將失去作戰優勢;「決策中心戰」則表明,即使擁有信息,如果不能正確決策,也將失去作戰優勢。
「決策中心戰」的關鍵支撐是智能化輔助決策。報告構建了典型的「決策中心戰」場景:平台、武器和人員獲取的信息,通過大帶寬、高時效、低延遲的廣域信息網路,經過「作戰雲」處理後,共建和共享通用戰場態勢圖,以此為基礎,進行智能化輔助決策。同時,實施反情報偵察監視和反目標指示作戰,或者通過剝奪對手的信息優勢進而剝奪其決策優勢,或造成對手決策錯誤、失效或癱瘓,進而達成作戰目的。
「決策中心戰」的兵力基礎中消是無人水面艦艇。報告認為,美軍可能不再擁有數量優勢,解決之道是大量使用自主/半自主系統和有人/無人混合編組。按照「決策中心戰」構想,報告提出了新的水面艦艇部隊構成方案。對標美國國會辦公室於2019年發布的《美國海軍2020財年造艦計劃分析》報告,其中最引人注目之處是大幅減少有人水面艦艇數量,同時提高大中型無人水面艦艇數量。其中,大型無人水面艇自10艘增至96艘,中型無人水面艇自0艘增至110艘。
如果說「網路中心戰」概念開了信息化戰爭時代的先河,那麼「決策中心戰」概念在思想上已經邁入智能化戰爭時代。
信息化戰爭,信息為主導,網路是信息的載體,必然要求「以網路為中心」作戰。「網路中心戰」概念可視為冷戰結束以來美軍最重大的作戰理論突破。美國海軍1998年正式提出「網路中心戰」概念,很快就成為美軍建設和運用的基本指導。
「網路中心戰」為「決策中心戰」打下了物質基礎。近年來,美軍相繼提出「空海一體戰」「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作戰雲」「忠誠僚機」「分布式殺傷」「無人機蜂群」等作戰概念,都是基於「網路中心戰」能力,同時又發展了「網路中心戰」能力。
「網路中心戰」為「決策中心戰」做好了理論准備。「網路中心戰」創立了自物理域、信息域到認知域的作戰鏈路,將信息域視為制勝領域,掌握信息優勢為占據作戰優勢的前提。而「決策中心戰」則超越物理域和信息域,直接作用於認知域,依靠決策優勢占據作戰優勢。它強調在認知領域作戰,視認知域為制勝領域。
盡管「決策中心戰」是水面艦艇部隊提出的作戰概念,但也可能與「網路中心戰」「分布式殺傷」等概念一樣,會上升到美軍全軍層面,成為美軍智能化轉型建設的理論牽引。

❼ 美國是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

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

❽ 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用於實戰的國家是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

20世紀70年代初,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開始迅猛發展。1983年,計算機病毒首次試驗成功。1988年11月,莫里斯病毒的出現,證明了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和可被攻擊性。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國特工在伊拉克新購買的列印機中嵌入病毒晶元,致使伊防空體系中的預警和C3I系統癱瘓,為美軍順利實施空襲創造了有利條件。

1993年,美國蘭德公司的阿爾奎拉和倫費爾特發表了題為《網路戰要來了》的論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網路戰的概念,認為網路戰是「為干擾、破壞敵方網路信息系統,並保證己方網路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而採取的一系列網路攻防行動」,是「21世紀的閃電戰」。

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首次實施了計算機網路戰,利用網路戰手段打擊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網路信息指揮控制系統,使南聯盟的信息資源與作戰效能受到重創,對達成空襲目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8)網路中心戰理論由哪個國家提出的擴展閱讀:

網路戰以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為主要目標,以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通信技術為基本手段。主要包括網路對抗偵察、網路攻擊和網路防禦。網路對抗偵察,是使用計算機和網路等信息技術手段,獲取敵方網路中有利於網路攻擊的信息。

在信息網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網路戰的涵義又有了新的擴展。從廣義上講,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網路戰的平台和基礎,網路戰不再僅僅依附於傳統的常規戰爭而存在,已經拓展和波及所有與網路相關的事件和人員。

網路戰是國家或利益集團以國際計算機網路為戰場,以高科技手段為武器所進行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較量和斗爭。在全世界網民已經超過18億人,人類完全進入網路時代的今天,廣義網路戰必然成為未來網路戰的主要形式。

❾ 網路中心戰的背景與歷史

1996年,海軍上將威廉·歐文斯在他於美國空軍國家安全研究所寫的文章《系統中的新興系統》中引入「系統集成」的概念。威廉·歐文斯描述了一組有助情境意識、目標評估及分散火力分配的情報監偵系統、指揮系統、精準導引彈葯的系統如何略帶偶然地發展出來。
同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發表聯合展望2010(或稱2010聯戰願景),引入軍事概念全譜優勢(或稱全方位主宰),描述美國的軍事能力——無論和平行動或武力行動,都可以資訊優勢主宰戰場。
1998年,網路中心戰的概念在美國海軍研究所會議錄文集阿瑟·塞布羅夫斯基海軍中將(Vice Admiral Arthur Cebrowski)和約翰·加特斯卡(John Gartska)合著的一篇文章正式公開。 其後嘉契卡和助理國防部長(網路與資訊整合)辦公室研究主任大衛·艾伯茨(David S. Alberts, Director of Research, OASD-NII )和邁特公司的弗雷德·斯坦(Fred Stein, Mitre Corporation)寫了一本書「Network Centric Warfare」,深入討論這些概念。這本書由華盛頓國防部指揮與控制研究計劃(CCRP)出版,借鑒商業機構,利用資訊溝通科技以改善形勢分析、准確管理庫存與生產及客戶關系之道,發展一套新的戰事理論。
接著於2001年,艾伯茨、加特斯卡、「循證研究」(Evidence Based Research)的理查德·海斯(Richard Hayes)和蘭德公司 (RAND)的大衛·西格諾利(David S. Signori)合寫了一份「理解資訊時代作戰(UIAW)」。UIAW由NCW提出的改變開始,試推其後果,以找一套可行的戰爭理論。由一系列環境感應的默認開始,UIAW構想一共分三領域的結構。「物理領域」就是事情發生和感應那裡;那裡出的資料就會傳至資訊領域。那裡的資料處理過後,接著就會進入「認知領域」以評估和用來決策。這種過程抄襲了合眾國空軍上校約翰·博伊德(John Boyd)提出的「觀察、定向、決定、行動」。
2003年,CCRP出版「放權周邊」(Power to the Edge),繼續發展網路中心戰理論。以其在軍事行動的涵義來說,《放權周邊》是所有論著中最大膽、最革命者。它提到現代軍事環境復雜到沒有一個人,沒有單一組織,甚至沒有單一兵種可以完全明白。現代資訊分享技術快到足以令「周邊單位」(即行動人員)不用集中專業人員來估計他們將要什麼。
網路中心行動是前任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推行的國防部轉型的基石;它亦是美國國防部秘書辦公室軍力轉型辦公室五個目標之一。

❿ 網路戰概念是哪個國家提出的

網路戰概念是美國提出的。
美國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但美軍尚未形成統一的網路戰指揮體系。當地輿論認為,組建網路司令部,意味著美國准備加強爭奪網路空間霸權的行動。而網路司令候選人亞歷山大曾形容,網路空間為新軍事戰線,它可能改變今後美國國家安全狀況。
隨著「基地」等恐怖組織利用網路招募新人、策劃恐怖襲擊,網路作戰才引起美軍充分重視。美空軍2005年把網路作戰列為與空中、太空作戰同等重要的「基本任務」,並著手謀劃成立新的司令部。

閱讀全文

與網路中心戰理論由哪個國家提出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只有流量沒有網路是什麼原因 瀏覽:335
從哪裡重置網路 瀏覽:734
qq登錄網路環境異常是什麼引起的 瀏覽:254
計算機網路技術學什麼高數 瀏覽:237
播放網路視多少 瀏覽:257
同一網路內電腦如何共享 瀏覽:488
手機看網路電視沒聲音怎麼回事 瀏覽:594
網路游戲玩一個小時多少流量 瀏覽:554
為什移動網路用不了 瀏覽:998
畫室和網路班哪個靠譜 瀏覽:83
路由器的網路怎麼用不了 瀏覽:276
酷派移動網路不可用 瀏覽:889
網路維護工具手機端 瀏覽:140
網路安全密碼怎麼解鎖 瀏覽:719
筆記本連接有線網路錯誤 瀏覽:691
普聯監控怎麼網路設置 瀏覽:86
為計算機網路配置的操作系統 瀏覽:633
設置還原網路設置的密碼是哪個 瀏覽:23
5g網路軟體哪個好用 瀏覽:130
共建網路安全共享網路文明主題班會圖片 瀏覽:21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