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知網的圖書館
中小學圖書館
傳統圖書館是一個物理的空間,擁擠的書架和層層疊疊的書琳琅滿目。傳統圖書館也是閱覽、借書的地方,當一本心儀的好書被人借走後,只能一天天無奈地盼望著它的歸期;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圖書資料也開始走進了網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字圖書館,或稱為網路圖書館、虛擬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是一個虛擬的空間,雖無法觸摸,但卻在隨時隨地的滿足人們獲取知識的需求,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無限便利。
數字圖書館從概念到可操作階段,走過一段漫長的路。大型全文資料庫的出現,使數字圖書館真正開始成為實用的工具。該公司於95年製作發行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是最早的大型全文資料庫、98年開通的「中國期刊網」是世界最大的網路全文資料庫,相繼又有其它單位也開始了其它圖書資源的開發,如數圖公司開發的大量圖書等,使得數字圖書館作為國家的大型文化工程深入到社會各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和黨政機關是最先的受益者,特別是由該公司製作的「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報紙全文資料庫」、「中國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專利庫」成為各行業利用率最高的知識信息資源,並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便利工具。
基礎教育是國家的人才工程,更需要大型知識資源的支持。教育信息化也正為網路資源的獲取創造了條件。因此,清華同方光碟公司基於多年的知識積累,專門針對中小學的需求量身定做了「中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這是我國第一個面向中小學的數字圖書館。她包括「中國基礎教育知識倉庫」、 「清華同方多媒體教育教學素材庫」、「網路知識庫」、「圖書庫」、「教材庫」。能很好的滿足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學校管理的需要。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內容按不同的主題進行了分類,非常容易查找,而且檢索起來也很方便,提供了標題、作者、關鍵詞、摘要、全文等各種檢索途徑,只要輸入所找內容的關鍵詞,就可以在圖書館中所有資料庫里查尋,從而獲得大量所需信息。「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內容來源於正式出版物,並且進行了深度加工和整合,與散布在網上那些未經篩選、真偽難辨且無序的信息有本質區別。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權威性和科學性對中小學教育來說至關重要。
我們的教師很辛苦,大量時間都用在備課和查找資料上,有了「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教師不必為收集備課資料而千辛萬苦,從而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創造性教學。為教師減負是「中小學數字圖書」的首要任務。
我們的學生也常有無奈。如果老師布置了作業,要求上網搜集與課程背景有關的資料,往往在網海里遊逛了大半天,卻收獲寥寥。隨著信息技術課的普及,網路也將成為孩子們的學習工具。如果網上沒有足夠的資源滿足他們的需求,孩子們往往會迷戀網上聊天或網路游戲。有了「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孩子們可以暢游於知識的海洋,家長和老師也就放心了。
我們的家長也常常遇到尷尬。知識的爆炸性膨脹和快速更新,使家長們經常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答非所問,面對孩子失望的眼神和「你連這也不懂」的嗔怪,家長們深感知識充電的重要,也渴望著有一個方便快捷的學習平台。有了「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只要和孩子一起上網,你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家庭氣氛也將變得其樂融融。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也是互動的平台,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隨時與朋友交流溝通。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包含以下幾大方面的內容:
★ 中國基礎教育知識倉庫(CFED),刊號:CN11-9248G/ISSN 1671-6752,每日更新。
▲ 全文資料庫卷(220多萬篇全文)
● 期刊全文資料庫:連續集成3000種教育類、綜合類期刊。
● 報紙全文資料庫:精選400多種教育、綜合報紙。
● 網路知識庫:涵蓋中國大網路、兒童網路、奧林匹克網路、儒學網路等網路知識庫。
▲ 多媒體教育軟體資源卷(高中版)
● 教育教學素材庫:精美數字化教學素材;動畫、圖片、文字、教案、音視頻資料……,連續更新。
● 《帶著問題學》:面向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設問,專家精解。
★ 全球網路教育資源索引門戶
專業網上搜索引擎,實時採集全球網上教育資源建庫索引,免費瀏覽。
★ 統一檢索平台
一種檢索軟體,同時檢索所有資料庫,所需知識,即查即得。
CFED 服 務 方 式 介 紹
--中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
中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通過Internet、鏡像和光碟的方式向中小學學生、教師和教育機構提供服務。最終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以下使用方式。
1、購買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檢索閱讀卡(以下簡稱CFED卡):
購買CFED卡,在網上注冊個人專用帳號,將CFED卡的面值金額注入自己的專用帳號,不限IP,隨時隨地可用,按使用的頁數收費,每頁0.2元。CFED卡提供50元、100元、300元的面值供選擇。金額用完後,繼續購卡充值。當帳號金額累積到一定額度,享受不同程度的優惠,並有機會參加CFED組織的會員活動。適用對象: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個人。
2、按年包庫:
取得帳號、密碼,通過Internet進入中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網站檢索。在機構IP范圍內無限量使用。按年度付費。適用對象:能上Internet的機構。
3、建鏡像站點:
將中小學數字圖書館資源庫安裝到機構內部伺服器上,建立內部鏡像站點,限機構IP范圍內使用。數據通過Internet或衛星每日更新,也可以通過光碟每月更新。適用對象:有校園網、伺服器和存儲設備的機構。
4、光碟:
在單機或電子閱覽室使用光碟。光碟每月更新。
5、城域網:
指將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全部資源或部分資源鏡像到區域信息中心伺服器上,與城域網聯通的單位可以共享伺服器和圖書館資源。按共享的機構數收費。
如 何 選 擇 服 務 方 式
1、如果您是個人,建議您購買「中小學數字圖書館」 檢索閱讀卡,直接上網注冊一個專用帳號就可以了。
2、如果您單位有校園網,並且有伺服器和存儲設備,建議做鏡像站點。
3、如果您單位與Internet連接,可以選擇「按年包庫」的方式。
4、如果您所在的區域有城域網條件,可以選擇「城域網中心鏡像+包庫」的方式使用。就是說通過城域網中心鏡像站為各終端提供知識服務。
5、如果您單位有電教室或只有一台單機,則採用光碟的方式。或者集體統一購買「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檢索閱讀卡,分配給個人使用。
醫院數字圖書館
《中國醫院知識倉庫》(CHKD)
--中國第一個醫院網路數字圖書館
中國醫院知識倉庫(China Hospital Knowledge Database, 簡稱CHKD),是為我國各級各類醫院(包括綜合、專科、中醫、衛生防疫等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化建設而設計的大型全文知識倉庫。CHKD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清華大學和中華醫學會共同主辦。CHKD也是中國知識基礎設施(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簡稱CNKI)工程的重要知識倉庫之一。
CHKD 廣泛採集、大量提供的知識信息資源,適用於醫院從事醫院管理、臨床診治、醫學科研、葯物研製、醫療技術與器械開發、醫院信息化等各方面工作的人員查詢,適用於各級各類醫務人員學習、進修、深造使用。也適用於醫學情報部門開展生物醫學的科研立項、成果鑒定、引文服務等文獻檢索與服務項目。
CHKD知識倉庫分為:CHKD期刊知識庫、CHKD博碩士論文知識庫和CHKD報紙知識庫共三個知識庫。
CHKD期刊知識庫遴選收錄我國公開出版發行的生物醫學類專業期刊和相關專業期刊,整刊1227種,部分刊2000多種。1994年至今,累計文獻量200多萬篇,每年新增50多萬篇。CHKD期刊知識庫分為:中華醫學會雜志、預防醫學與衛生學、中國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內科、外科、婦產科與兒科、腫瘤學與特種醫學、五官科、葯學、綜合性醫葯期刊、醫葯學大學學報與院刊、生物科學類、管理類、圖書情報與檔案、計算機及其應用、外文學習類共十八大類。
CHKD博碩士論文知識庫精選收錄我國108家醫學類博碩士培養單位,2000年以來,博碩士論文全文8800多冊,每年新增3500多冊。
CHKD報紙知識庫遴選收錄我國公開出版的重要報紙280多種上發表的具有較高文獻價值的生物醫學文章10萬多篇,每年新增3萬多篇。
CHKD配備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索和資料庫管理系統。支持分類導航檢索、專項檢索、二次檢索、高級檢索、全文檢索等全方位的檢索。分類導航檢索方便、快捷,高級檢索功能強大。充分滿足了一般讀者和專業檢索人員的不同需求。CHKD還提供文字、圖像的在線摘錄、編輯功能和列印輸出功能。
CHKD提供鏡像站點、網上包庫、檢索閱讀卡和全文光碟等多種使用方式,供用戶單位選擇。
CHKD出版不到一年,就在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南京鼓樓醫院、北京醫學情報所、三九集團公司等500多家醫葯衛生機構得到應用。
② 什麼是網路圖書館
眾所周知,圖書館是供人們查閱資料,獲取信息的場所,是使公眾的信息實現大家共享的地方。因此,圖書館的藏書量越大、設備越先進、服務越全面、越周到,它發揮的作用就越大,對人類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也越大。國際上的美國國會圖書館、大不列顛圖書館以及我國的中國國家圖書館等等都是眾所周知的曾為世界科學文化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圖書館。但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圖書館當前卻出現了不少問題,如藏書量太多造成許多珍貴資料不能上架,只能堆在地上。不少資料因為不能得到及時整理和報道而湮沒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另外,還因找資料時,手續繁雜造成難以找到或找錯等問題。
產生這些原因都是由於過去資料以書籍、雜志、報紙和錄音、錄像的形式保存。體積大,需要的空間也很大,從中查找特定的信息資料自然非常非常地困難。
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些都已經一去不返了,現在的圖書館已經有了許多變化。新型信息文獻載體已悄然進入圖書館,從早期的錄音帶、錄像帶、縮微膠片到當前流行的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激光唱盤、激光視盤、教學軟體、電子游戲軟體等等,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已不限於印刷類型的圖書文獻。以前讀書借書前要翻閱目錄櫃里成千上萬張卡片,現在,計算機讀目錄資料庫取代了體積龐大的目錄櫃。讀者不但能夠從多種途徑檢索館藏圖書,而且還能夠檢索到其他圖書館的館藏圖書。
國際互聯網的建立和完善,讓「數字圖書館」的成功離現實也不遠了。這樣使全球范圍內人類共享資源的這一夢想成為現實。「數字圖書館」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於1994年10月首先提出來的。「數字圖書館」就是將所有圖像、聲音、文字等資料經過計算機處理轉變成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展示,並通過網路技術進行存儲和傳播。
未來的圖書館將不存在印刷文獻,圖書館現有的館藏資料也可以轉化為數字形式,例如可以通過掃描技術將文字資料轉換為計算機文本,對那些需要保持原貌的文獻,可用數字化圖像技術轉換和存儲,未來圖書館文獻的主體將是光碟文獻、網路文獻,與印刷文獻相比,它們只佔據很小的空間,甚至不佔據空間。
如果數字化圖書館得到實現,數十本甚至上百本圖書可以存放在一張光碟上,圖書館所需的書庫面積將非常小,書架、書櫃、目錄櫃將被計算機所取代。現在各圖書館將某些珍貴的美術圖書、藝術圖書小心保存起來,讀者很難接觸到它們,一些孤本一旦丟失或人為損壞,這樣損失是難以彌補的。而經過數字化處理後,那些逼真的藝術作品電子復製品可以在計算機上反復調閱,原件不會被損壞,也不必擔心被盜的問題。現在圖書館的某些圖書如果被讀者借走,則其他讀者在一段時間內就不能利用它。經過數字化處理後,一種圖書可以同時被幾位讀者同時調閱。數字化的圖書大多數是以多媒體技術製成的,圖、文、聲並茂,有的還具有交互功能,讀者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與多媒體圖書進行對話,甚至可以參與到圖書的創作中去,那時的圖書館將更像博物館。
現在讀者的活動范圍往往局限在一個或少數幾個圖書館中,未來則可以利用全球圖書館的上網信息和文獻。讀者可以訪問網上所有開放的圖書館,他們將就所學習的某個專題收集到盡可能多的資料。例如在學習外國歷史的課程中,有關「法國大革命」這個專題,我們目前一般是從課本上學習,最多到本校的圖書館里借閱幾本參考書和一些相關的論文。以後就可以從網上調出用各種文字撰寫的研究「法國大革命史」的資料,甚至是剛剛發表的論文。假如你把檢索到的文字資料不加選擇地打開閱讀,很可能花費一生的時間都閱讀不完。因此你可以根據當前所選擇的大主題選取一些更小的專題。除文字資料外,你還可以看到大革命中風雲人物們的親筆書信,可以欣賞到反映大革命的油畫作品,如大衛的《馬拉之死》、拿破崙的肖像;如果有時間,甚至可以調看有關法國大革命及相關內容的影視作品,如《三個火槍手》、《悲慘世界》、《滑鐵盧戰役》等等。這樣,一個小學生可以利用的資料,比現在一個最博學的法國大革命史學專家所掌握的資料不知要多多少倍。
未來的網路圖書館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
③ 網路圖書館是數據資源共享的例子嗎
是的。
網路圖書館是數據資源共享的例子之一。
④ 什麼是網上圖書館
網上圖書館,又名網路圖書館、電子圖書館或數字圖書館。
網路圖書館,網路環境改變了圖書館館藏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網路時代的圖書館,是現實圖書館被信息技術化的產物(王澤生語)」。實現網路圖書館的四個要素:通信線路和通信終端設備、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資源儲備、網路圖書館軟體支持、實現數據通信與資源共享的行為。網路圖書館,依舊殘留著圖書館起源特性,即「保存記事的習慣、各類記載、藏書之所」等等。只不過,圖書館從傳統意義,演變為網路化,促進了人類曾經和正在創造著的優秀資源的共享。網路圖書館,空間無限拓展,不因地域偏僻而資源匱乏;時間無限壓縮,不因歲月流去而拮據貧富群體。目前,網路圖書館最主要的存在群體,還是國家或政府或大學的圖書館,資源完備。而某些圖書網站,也冠以類似稱謂。例如:文淵閣、藏書樓等等。因在中國古代,「圖書館」,稱為「府」、「閣」、「觀」、「台」、「殿」、「院」、「堂」、「齋」、「樓」。網路圖書館大門,向社會所有成員敞開,實現獲取文獻資源的過程,掌握終身學習之技能。
⑤ 給留學英國在善用圖書館的一些建議
給留學英國在善用圖書館的一些建議
(一)
想留學英國的同學最好先了解一下英國大學的圖書館。英國大學一般都有幾個校區,圖書館也坐落在不同的校區,有的二十四小時開放。提供給學生豐富的圖書包括課本、各種報刊、CD-ROM和網路資料以及優質方便的服務。
開學前一定要了解圖書館內的各類設施及使用方法。學生可憑注冊單在圖書館辦理圖書卡,在信息中心申請一個學校的email地址、一個網路用戶名、一定的網上硬碟空間、賬號與密碼,憑它們可以上校園網並連結到Internet。計算機在圖書館內比比皆是,均連接寬頻網,速度很快。此外每個院系還有自己的計算機房供學生使用。電腦上裝有各種應用軟體,像Word, Power Point, Excel,統計分析軟體SPSS,殺毒軟體等等。學生上網是免費的,也沒有時間限制,並隨時有機上。圖書館里還有服務台為學生提供咨詢服務。
每張學生圖書卡可以借閱十幾本書籍,借閱期限因圖書的數量、新舊程度及借閱頻率不同而有所差別,從幾小時、一天、一周到一個月不等。書脊上除了圖書編號還貼有區分借閱期限的紅綠藍等不同顏色的標簽。由於存書充足,幾乎老師列出的所有參考書目都可在圖書館借到,所以即使學生不買價格昂貴的教科書也不愁沒書看。圖書館都是計算機化管理,諾大的圖書館里工作人員只有四五位。所有館藏書刊以及借閱情況都可以在電腦上查到,學生只需將自己的圖書卡號碼輸入電腦即可查詢。電腦屏幕上可顯示十餘種可供查詢的信息。比如要查一本書籍,可按圖書編號查找、作者姓名查找,也可按書名關鍵字查找。選定一種查找方式,輸入相關信息後,所有與那本書有關的信息都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來。如書名、作者、圖書分類編號、出版時間、出版社、內容摘要、目前是否有存書、存在哪個一些圖書館等等,一目瞭然。如果學生在圖書管理網上查到想要借的圖書已被他人借走,著急不要緊,可以通過電腦候借(BOOK)或預定系統,點一下預定鍵,再將姓名、住址輸入電腦就可放心回家等候了,一旦這本書返還到圖書館,圖書管理員就會將取書通知單寄到學生住處,限期兩周內取書,過時不候。學生手裡的書籍如果沒有人預定是可以續借的,否則就不可以。所以有些「聰明」的中國學生為了長期佔有一本書,就在借到書的同時又馬上預定。當然,這種情況在歐洲學生看來,比較不可思議,最好少用為妙。借還書既可以通過圖書管理員,也可以通過專門用於借還書的儀器——SELF ISSUE MACHIN自己解決。借書時先將圖書卡放在指定地方,激光光束掃過卡上的條碼,然後再將圖書放上,光線掃過後,這本書就記在你的帳上了。最後,儀器吐處一張小紙條,上面列印著書名和應歸還日期。還書過程也差不多。如果逾期還書,每天罰款20便士,計算機給記著帳,想矇混過關是不可能的。好在圖書管理員的服務態度始終和藹可親,收了罰款,還會面帶微笑,說聲謝謝。
(二)
如果覺得書刊中的內容有保留價值,圖書館內有復印機和掃描儀。學生可以通過自動售卡機購買復印卡,復印A4幅面文件只需花5便士。卡里的錢用沒了還可以繼續充值,非常方便。掃描儀則免費使用。把照片掃描下來,通過網路發回國內,讓親朋好友了解自己在異國他鄉的生活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事情。也有些學生為了省下復印費也不管效果如何,把書刊也拿來掃描,然後保存在個人磁碟里。
圖書館里除了書刊,還有CDROM、電子期刊等電子信息資源。師生可以聯接學校電腦資料庫、國際互聯網或者全英聯合學術網路,從中獲取信息。英國還有許多報紙免費提供網路版,如衛報(The Guardian)、觀察家(The Observer)、泰唔士報(Times)、投資家(Interactive Investor)、金融時報(FINACIAL TIMES)等。著名市場分析公司的最新行業市場分析和所有的上市公司的資料如年報、分析評論等也都可以在圖書館的電子資料中找到。英國有名的'網上圖書館之一為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所管理的BIDS網路圖書館(Bath Information & Data Services- BIDS),搜羅有科學、工程、醫葯、社會人文科學、藝術、教育、管理等學科信息資料。英國一般大學和科研院所都與BIDS簽有合約,資源共享。學生可向學校圖書管理員索取使用賬號和密碼,搜尋使用。
圖書館內所有的電腦都與列印區的激光列印機連接。學生可到服務台,交上錢,請管理人員在圖書卡里輸入一定數額的英鎊,即可將電腦上的資料列印下來。一般也是5便士一張。如果在各種網路上所查得的書刊資料只有簡介或摘要,而沒有全文,可以到圖書館借閱正文,若學校沒有該項收藏,還可以館際合作方式向其他大學的圖書館甚至大英博物館借閱。辦理方法也十分簡單:向圖書管理員索要專用卡片,填上所需文章、期刊或書籍名稱、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年月、期刊刊號以及自己的圖書卡號、姓名、地址,交給館員。一兩個星期以後,就可以收到其他圖書館寄來的文章復印件。如果要的是整本期刊或書籍,則需要到學校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
英國大學圖書館提供的一切真是太方便了,對於寫論文須要閱讀大量文獻的留學生來講,圖書館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
⑥ 有沒有類似於豆丁網的在線文檔共享網站
網路文庫、360doc、道客巴巴、51cto
網路文庫:網路文庫的文檔都是由用戶上傳,然後網路進行審核。網路文庫的文檔包括教學資料、考試題庫、專業資料、公文寫作、法律文件等領域內容。
360doc:官方給出的定義是網路圖書館,其實也就是別人收藏或者發布的文章,供大家瀏覽和下載,免費。
道客巴巴:歷史比較悠久的一個在線文檔分享網站了。道客巴巴早期是只專注於在線電子文檔的共享,現在道客巴巴也在做自己的行業資訊內容。
51cto:屬於垂直領域的文檔共享網站,51cto主要以IT、互聯網的知識分享為主。51cto的文檔內容可能不是特別全面,但是在比IT方面比較專業。
推薦度:網路文庫→360doc→道客巴巴→51cto
網路文庫的有點在於信息量大,網路文庫作為國內互聯網文學類的領航者,其收錄的文檔數早已突破一億,收集的文檔更是涉及各行各業。除此之外,網路文庫大部分的共享文檔都是免費的(也有收費文檔)。
360doc重點在圖書館,收藏的文檔自然也很多,360doc可以打造自己的網上「圖書館」,喜歡的內容、圖片都可以收藏在自己的圖書館,方便隨時查閱。缺點是,如果不是注冊用戶,基本上就只有瀏覽的功能(復制粘貼都不行)。
道客巴巴所分享的文檔都是經過嚴格審核的(道客巴巴官方介紹說,可能涉及版權的文檔不予收錄)由此可以保證道客巴巴文檔的原創和獨特,這也是道客巴巴的優點。道客巴巴支持分行業查找文檔(txt、pdf等很多格式),實現輕松查找。
51cto的內容涵蓋了IT和互聯網的大部分知識內容。從電腦使用到開發、從網路安全到防護、從數據存儲到資料庫,51cto一直專注於在IT領域的發展。
⑦ 關於浙江網路圖書館
浙江網路圖書館是以浙江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全省公共圖書館的傳統文獻和數字資源為基礎,以「共建、共享、共通、共贏」為目標,運用先進的網路技術,打破地域限制,為廣大讀者打造的一個統一的、「一站式」資源和服務平台。它以全省公共圖書館為成員館的網路化數字化圖書館,在浙江圖書館設立管理中心。實現了各館傳統文獻和數字資源在同一平台上的整合,全省公共圖書館用戶信息和資源的統一認證,全省公共圖書館和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資源統一使用,全省范圍的電子文獻傳遞和紙質文獻的館際互借。為廣大讀者提供全方位、公益性文獻獲取服務。
主要功能有:
* 讀者統一認證 系統有二種認證方式:IP認證:通過內嵌的公共圖書館網路IP地址列表,所有在全省公共圖書館區域網范圍內的讀者可實現自動登錄,使用有訪問許可權的資源。賬號密碼認證:在圖書館區域網以外的讀者,利用注冊用戶或借書卡證號在平台統一登錄,通過後讀者即可使用共享資源和所在圖書館授權的數字資源。
* 資源統一檢索 通過統一檢索,檢索所有各類中文、外文資源信息。浙江省各公共圖書館購買的各種電子資源已經逐步整合,讀者只需從浙江網路圖書館檢索入口進行一次檢索,與關鍵字相關的所有信息包括期刊、電子圖書、視頻等信息都能一次獲得。
在線查詢目錄 全面揭示浙江省公共圖書館的館藏信息,為讀者實現館際互借和文獻獲取服務提供准確信息。
* 電子原文傳遞 讀者可以通過平台上的圖書館文獻傳遞中心發出原文傳遞請求,獲取全文。
申請館際互借 對於讀者所在館沒有的紙質文獻,讀者可根據館際互借制度和收費標准,通過平台向其他成員館發出借閱申請。
* 提供知識導航 為讀者提供專業的咨詢和知識導航服務。
⑧ 網上數字圖書館有什麼優勢
自從圖書館出現以後,它就一直是人類積累和傳播知識的主要場所。圖書館使人類實現了知識共享,圖書館的普及使得追求知識不再是少數特權階層的專利,社會大眾也可以通過圖書館借閱圖書文獻,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可以說,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地位變得日益重要,但與此同時,在嶄新的社會經濟技術環境下,在知識經濟的大浪潮下,圖書館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在傳統的圖書館中,書中所記載的信息的傳播完全依賴於其物質載體:一本一本的書籍,一本書中的知識不能被多個讀者同時共享,讀者必須親自到圖書館借閱,需要排隊等等,也會遭遇「此書已借出」的煩惱。圖書館檢索工具不完善,有時查找一本書真如大海撈針一般,費時費力費神。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上,通過網路傳輸,直接閱覽並下載所需要的圖書、文章或數據,該是多麼愜意的事!如今,這一切已不是夢想。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科技,解決現有圖書館機制的不足,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
數字圖書館是建立在互聯網上的圖書館,也稱為「虛擬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在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它不但具有傳統圖書館的功能,還融合了其他信息資源(如博物館、檔案館等)的一些功能。它打破了國界、時空的限制,將成為未來社會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樞紐。
對數字圖書館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公認的定義。一些組織和研究者從各自的角度出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美國信息基礎設施技術和應用工作組於1993年提出,數字圖書館是這樣一個系統:它能使用戶持續不斷地訪問內容浩雜的信息和知識庫而獲得資料。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子圖書館項目組於1994年認為,數字圖書館是一個虛擬圖書館,即將數以千計的電子圖書館通過網路連接起來,這種連接對用戶是不透明的,用戶只看到一個包羅萬象的圖書館。傳統圖書館所提供的資源服務主要包括:圖書、期刊雜志、新聞報紙、參考書目、影音數據以及數據檢索等。網上數字圖書館也提供相同的信息服務,並更高程度地實現傳統圖書館的功能。
網上數字圖書館提供的服務主要有以下幾種:
電子書櫃。所謂「電子書櫃」,相當於傳統圖書館中「書架上的圖書」,你可以用網路瀏覽的方式,根據你的閱讀興趣,任意選擇你所需要的圖書。
電子期刊雜志和電子出版物。它的數據更新較快,你可以利用網路隨時查閱到最新的相關信息。
電子報紙和即時新聞。電子報紙是非常重要的新聞來源,在網上圖書館你可以看到許多電子報紙和即時新聞。
資料庫查詢系統。你可以選擇某一特定的資料庫,輸入關鍵詞或主題詞語,便可查詢到你需要的特定資料或數據。
與傳統圖書館相比,數字圖書館有著更為突出的優勢。
數字圖書館能完成搜索信息資源的任務。數字圖書館中資料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文本、圖像、聲音、動畫等,分布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這是一個分布式的多媒體的信息資源庫。數字圖書館能完成對資料的組織和整理工作。通過有效的整理和組織,更好地適應當今信息的快速變化。
數字圖書館能給用戶提供更方便、快捷、准確的資料查詢工具。這種工具既可以用來全文檢索,也可利用某一關鍵詞(如書名、著者、出版社、出版時間)查詢,還能針對聲音和圖像進行基於內容的搜索。查詢結果的顯示形式可以使用多媒體、文本、聲音、圖像等。
圖書館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共享,極大地方便了用戶。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圖書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資金投入下,開展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和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993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管理局和國家航空航天局共同投資一億多美元,倡議發起數字圖書館工程。它涵蓋了大規模的文獻庫、影像庫、地理圖像、聲像資源庫。這項工程歷時四年,已告完成。在此基礎上,於1998年又投巨資開始了第二期工程。
日本投資四億美元,由日本國會圖書館、日本郵政省支持的寬頻ISDN網路協會牽頭,於2002年完成日本國會圖書館關西館工程,使其成為日本最大的數字圖書館及亞洲地區的文獻中心。
近年來,我國也積極籌備和啟動數字圖書館工作。1995年,文化部把「中國實驗型數字化圖書館」作為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由國家圖書館(原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深圳圖書館、中山圖書館和遼寧圖書館聯合進行研究與開發。
1997年5月,國家教育部正式成立「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和項目管理中心。這一系統的總目標是:「在『九五』期間,建成以『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為依託的網上信息資源共享體系,使信息資源網——通信網協調發展,真正為高校的教學、科研人員營造一個與國際接軌的信息網路環境,為『211工程』院校和其他院校提供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先進的技術手段和便利的服務體系。」CALIS計劃建設「全國中心——地區中心——高校圖書館」三級保障網路環境,即建設一個CALIS全國管理中心、四個全國文獻信息中心、七個地區文獻信息中心以及以「211工程」立項高校為主體的一批高校現代化圖書館。CALIS全國管理中心設在北京大學。
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籌備小組由文化部牽頭,於1998年8月25日成立。該工程將建立超大規模的、可以跨庫檢索的中文海量資料庫及其信息服務體系,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創造有利環境,中文網路的發展有力地挑戰了西方的文化霸權。
1999年5月,國家863計劃智能計算機主題組成立了中國數字圖書館發展戰略研究組,專門對數字圖書館的技術、管理、運營、法律等問題進行研究,以便在此基礎上全面把握,實施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當年11月12日,863項目組與北京首都圖書館進行數字圖書館示範工程的簽約,表明此項工程已進入實施階段。
目前,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圖書館在中國還沒有出現。但是,不少省市、院校的圖書館已走上網際網路,紛紛建立自己的網站,為讀者提供全新的服務。其中,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已向數字圖書館方向邁開了很大的步伐。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世界十大圖書館之一。它的前身是興建於1909年9月的京師圖書館;1928年7月,更名為國立北京圖書館;1929年8月與北京北海圖書館合並,仍名國立北京圖書館;1950年3月,更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1951年6月,更名為北京圖書館;1987年,北京圖書館新館落成;1998年12月,更名為國家圖書館。歷經90年滄桑的國家圖書館,和我們一起走進信息時代。
國家圖書館的借閱,現已全部實現了計算機操作。圖書館中有一個全國最大的電子閱覽室,擁有涵蓋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資料庫和電子出版物。
國家圖書館的館域網採用的是千兆乙太網,這在全國還是第一家。因此,館內的數據傳輸流量大、速度快,查閱資料和多媒體信息方便而快捷。
國家圖書館很早就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網站www.nlc.gov.cn,並已與中南海、國務院辦公廳實現100M速率網路的連接,而且通過北京有線電視網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單位實現了100M速率的專線連接,還分別與科研網、中國科技網及北京有線電視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全國有線電視網等實現了高速互聯,通過中國廣電總局網路中心與其他省市用1000M寬頻網進行溝通。
目前,國家圖書館已經開通了中文圖書網上預訂外借服務,讀者不需要親自到圖書館去,完全可以利用身邊的任何一台能聯上Internet的計算機,隨意查詢並借閱。
國家圖書館的在線圖書館也已經開通。早在1998年7月,國家圖書館就開始提供網上閱覽功能,只要你聯上Internet,就可以下載一個叫「超星圖書瀏覽器」的軟體,然後通過它閱讀在線圖書館的藏書。現在上網的圖書資料,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其中有文學、哲學、計算機、醫學、軍事、歷史以及新書等11個遠程虛擬圖書館。在線圖書館到2000年年底,提供3000萬頁共15萬本圖書供網上閱讀。
與此同時,國家圖書館加快文獻數字化的進程,於1999年3月成立「國家圖書館文獻數字化中心」,目前已有書目型資料庫、題錄型資料庫和全文型資料庫三大類,共計600G存儲量的信息上網為讀者服務。僅1999年年初,月訪問量就已超過600萬人次。國家圖書館已初步成為我國網上信息資源的中心樞紐。
現在,國家圖書館已建立了數字圖書館的實驗環境,同時,對數字圖書館的相關標准、規范和技術取得了第一手的實踐經驗,各個工程都在進行中。上海圖書館也在嘗試提供圖書館網上服務,除了信息查閱、網上讀書等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延伸之外,還進行原文直接獲取、委託代理進行咨詢研究等信息服務。
上海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工程非常浩大,計劃推出「上海圖典」、「上海文典」、「古籍善本」、「民國圖書」、「中國報刊」等九大系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堪稱全國古籍善本珍藏半壁江山的上海圖書館,藏有170941冊古籍善本書,自1997年11月正式啟動的「中國古籍善本查閱系統」,使長期「養在深閨」的古籍珍品走到了人們身邊。上海圖書館目前已將20種19794頁國內外罕見的珍品放上了網際網路。其中包括宋代刻本17種,元代刻本一種和稿本兩種。書目有《周髀算經》、《文心雕龍》、《杜工部集》、《資治通鑒》等等。讀者通過上海圖書館的網址www.libnet.sh.cn進入,點擊「上圖數字圖書館」或者直接進入www.digilib.sh.cn網址就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