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G網路是屬於哪個公司研製
5G本身是多個通信領域最高端技術的集合,是由多家公司、協會、團體共同組成的國際性組織合作研發的,並不屬於某一個人或某一家公司。簡單來說,就是各個國家和大洲的電信標准化組織,為了能做一個全球統一的通信網路,才有了現在的5G。
參與5G網路研發的公司比較多,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三星、高通、NEC等等通訊巨頭都是有相關的研發成果,其中數中國華為的5G專利最多。
❷ 5G哪家運營商有呀
您好,中國電信就有5G的哦!中國電信將從網路安全、雲安全、數據安全能力以及嚴格規范的安全管理體系等各個環節入手,致力於打造安全可靠的5G網路和產品。中國電信正在5G應用創新方面開展廣泛合作,目前已發展超過200家的試驗客戶和合作夥伴,聚焦政務、製造、交通、物流、教育、醫療、媒體、警務、旅遊、環保等十大垂直行業的重點業務場景,開展了豐富的5G應用創新。推出的十全十美5G暢享融合套餐,手機流量套餐和寬頻組合,有多檔次可選。詳情可登錄上海電信網上營業廳辦理。
❸ 5g龍頭股排名前十是怎樣的
1.300698 —— 萬馬科技,相關性:主營通信網路配線及信息化機櫃領域里的ODN產品、光器件產品,5G光鏈路智能光纖箱;光器件占營收12%
2.300565 —— 科信技術,相關性:主營的ODN產品、無線接入產品、傳輸網物理連接設備;具備FTTX接入網中ODN設備端到端全套解決方案
3.002309 —— 中利集團,相關性:光纖及光棒占營收2%;200噸光棒、600萬芯公里光纖產能在2015年底正式投產;另擬建設年產600噸光纖預制棒和1300萬芯公里光纖,工期2年
4.002929 —— 潤建股份,相關性:主營網路建設和網路維護,同時還有少量的網路優化和設計業務;客戶主要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通信運營商及中國鐵塔
5.300310 —— 宜通世紀,相關性:公司的天線設備保持技術領先,目前在持續跟進5G天線業務
6.000586 —— 匯源通信,相關性: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光通信設備及配套產品,由於對手競爭行業影響力下降
7.002093 —— 國脈科技,相關性:公司在19年1月互動平台表示,重點優先布局5G網路規劃設計業務,並將直接受益於5G網路規模建設
8.603322 —— 超訊通信,相關性:綜合通信技術服務商,是行業內少數的幾家可以提供「一體化」服務的通信技術服務商之一;採用直接服務於通信運營商的經營模式,該模式不依賴於設備商;正在進行5G小基站及NB-IOT小基站的研發
9.000836 —— 富通鑫茂,相關性:主營匹配包層單模光纖、通信用低水峰單模光纖,通信用光纜等,占總收入的8成以上

10.002231 —— 奧維通信,相關性:為運營商提供移動通信網路優化覆蓋設備及系統;網優覆蓋設備主要包括各類直放站、數字光纖分布系統、各類功分器合路器等無源器件、各類室分天線、美化天線等
11.300050 —— 世紀鼎利,相關性:在5g技術和人員的儲備上都有充分的准備,並且與業內領導企業已經開展了深度的合作
12.300560 —— 中富通,相關性:從事通信網路維護服務和通信網路優化服務,更多面向通信設備商;公司業務涵蓋接入網、傳輸網和核心網,支持國內網路的幾乎全部主流制式;17年10月22日公告,擬收購廣州歐康,該公司主要從事通信網路工程及維護業務;19年3月,中標1.02億元中國移動傳輸管線工程項目
13.002281 —— 光迅科技,相關性:國內唯一能夠自產10G及以上高端光晶元的廠商,擁有5G網路用6Gbps/10Gbps/25Gbps/50Gbps/100Gbps中短距光收發模塊;未來5G基站在中頻、高頻頻段站址密度是4G的數倍,前傳網路對25G低價光模塊的需求極度旺盛
14.603602 —— 縱橫通信,相關性:主營基站安裝工程服務、室內分布系統技術服務、綜合接入技術服務和網路代維服務;客戶主要是三大電信運營商及鐵塔公司
15.300414 —— 中光防雷,相關性:子公司凡維泰科技自主研發完成單載波及雙載波小站產品,已取得了中興通信small cell的供應商資格,用於小基站;已取得了愛立信磁性元件的供應商資格,開始批量生產
❹ 三大運營商5g哪個好
三大運營商各有千秋。
1、信號覆蓋方面。移動的信號覆蓋范圍最廣泛,主要是因為移動有充足的資金投入來大量建設基站增強信號,即使偏遠的農村都可能搜到移動信號。聯通和電信資金沒有移動那麼充足,所以只能首先以城市覆蓋為主,然後再覆蓋農村。

聯通4G和電信4G網路使用的網路制式比較有優勢,都比移動4G網路下載快,但是電信在農村建設了大量的b5頻段基站,這部分基站下載速度比較慢,所以按照網速快慢排序為聯通4G>電信4G(非b5基站)>移動4G>電信4G(b5基站)。
❺ 哪個運營商的5g網路最好
中國聯通5G是非常不錯的,中國聯通5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更多的連接數(支持更多的用戶接入)、更快的移動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靈活的業務部署能力。
❻ 40萬基站!電聯共建全球最大5G SA網路
6月28日至7月1日,2021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如約而至。在6月29日舉辦的5G共建共享峰會上,中國電信5G共建共享工作組總經理張新表示,從2019年9月份全面啟動5G網路共建共享工作以來,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5G SA共建共享商用網路。這不僅對中國 社會 發展、經濟推動以及全球運營商都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而且在全球通信行業發展史上也是史無前例的。
5G共建共享之三大挑戰
張新指出,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是全球Top 10的運營商,對於體量如此之大的兩家運營商來說,盡管雙方資源有很強的互補性,但面對無現成經驗可循、無標准技術方案、無成功案例可鑒的困難和挑戰,要取得5G網路共建共享的成功,需要面對和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是網路管理的復雜性。作為全球兩個用戶體量億級的運營商來說,在幅員遼闊的中國,開展全量的5G共建共享,需要面對雙方網路在資源現狀、規劃目標、建設流程、維護標准、優化策略等方面的差異,需要考慮如何高效的組織重構流程、協同管理等問題。
其次,網路技術具有不確定性。5G網路要同時滿足兩家運營商的建網需求和用戶感知,必須在技術標准、網路演進、用戶策略等方面協調一致,這在全球沒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鑒,也是需要技術攻關和創新解決的問題。
最後,是網路運營的挑戰性。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已經開通運營超過40萬個5G共建共享基站,如何在共建共享網路下解決雙方網路數據的可視可管,資源的高效公平調度,確保互信等問題,都是共建共享網路運營過程當中需要解決的難題。
5G共建共享之迎難而上
面對復雜的網路協同管理問題,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一方面成立了跨運營商的項目團隊,組建了集團、省、市三級共建共享專職機構,共擔5G的規劃、技術、機制、協調和監督等職責,創新了共建共享管理組織機制。
另一方面,優化流程重構,雙方求同存異,重塑流程,按照統一規劃、分區建設、協同維護、聯合優化的原則,共同制定規劃、建設、維護、優化等系列流程,推動了"規、建、維、優"的端到端協同,充分發揮了雙方資源稟賦,實現了規模、帶寬、速率的翻倍,客戶感知領先。
5G共建共享之技術創新
在技術創新方面,張新表示,網路共建共享的重要前提是要保證雙方業務的獨立性。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經過大量的技術驗證,採用了接入網共享的技術方案,避免對雙方核心網的大量定製和改造,滿足了邏輯端到端的可控可管與快速部署的網路要求,實現了物理一張網,邏輯兩張網的5G共建共享的網路架構。
同時,由於5G商用初期SA網路和終端的產業鏈還未成熟,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考慮到雙方4G網頻率的策略,網路復合,設備廠商差異,以及用戶體驗,工程進度、維護難度等因素,並經過反復的技術論證和外場實驗後,在全球率先提出NSA接入網共享的單錨點方案、雙錨點方案,錨點讓度及錨點優先等系列的共享方案,推進雙方NSA向SA快速平滑演進的過渡技術方案。據張新介紹,該方案可根據現網負荷和用戶需求,滿足不同業務場景下的要求,實現了初期NSA與SA並存,後期SA獨立組網的技術要求。
據張新透露,在SA網路演進過程當中,雙方突破了用戶數據遷移、用戶自動默開、SA VPDN、終端與網路關鍵參數兼容等SA一系列的演進關鍵技術難題,保障了整個網路演進過程當中的平穩高效,用戶體驗不受影響。
一是創新了用戶數據遷移的方案,實現了單個用戶數據動態遷移5G網路,避免了海量用戶數據一次性遷移的巨大風險,而且節約了上億元的數據遷移定製網元的費用,不僅降低了5G用戶遷移的成本,而且實現了用戶不換卡不換號使用5G的需求。
二是創新語音回落方案,語音業務是影響用戶感知的最基礎的業務,在VoNR具備商用能力之前,面對雙方3G/4G語音承載網路的不同,QoS策略配置不一致等問題,雙方制定了語音配置的技術策略方案,使雙方用戶平滑回落到各自的網路,確保雙方用戶語音業務感知不受影響。
三是創新頻率解決方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提出了室外共享200M,室內共享300M的方案,根據用戶需求和網路負荷,按需靈活配置,獨立載波和共享載波方式,達到了全球C-BAND商用網路下單用戶2.7Gbps的峰值速率。
此外,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還攻克了軟硬體設備的核心技術能力。
一是雙方聯合上下游企業,突破了200M大帶寬高集成中頻晶元,3.5G GaN大帶寬的功放濾波器等關鍵元器件的技術瓶頸,推動了中頻段大帶寬設備的標准與產業鏈的成熟。
二是針對3.5GHz扇形覆蓋受限的問題,雙方創新提出5G超級上行技術,並納入了R16的核心標准。通過3.5GHz和2.1GHz的頻率協同,實現了網路容量覆蓋性能的提升。
三是面對各行各業的個性化定製網路需求,創新提出預留PRB資源的切片方式,實現了無線資源在不同切片間靈活的隔離和共享,確保了高保障性的SLA的交付。
5G共建共享之運營創新
面對網路運營的困難和挑戰,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以三大舉措積極應對。一是雙方創新打通了電聯網管的雙北向介面,使雙方網路配置參數可視可查,保證基礎數據與資源信息共享,實現了信息互通。二是開創性引入了區塊鏈技術,利用其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通過關鍵參數上鏈存證、工單雙向確權賦能、智能合約調度等產品應用,確保共享網路可管可信,資源的公平高效調度。三是面對5G高耗能問題,構建了5G基站AI大數據智能節能平台,解決了全網性、跨廠家、跨4G/5G協同的統一基站智能節能難題,使5G基站的綜合節能效率達到了15%以上。
演講最後,張新表示,經過兩年的創新和實踐,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快速建成了一張覆蓋全國所有城市的5G優質網路,為兩家5G業務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網路基礎保障。但張新坦言,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 探索 和研究,例如共享網路環境下,如何更靈活的滿足ToB應用需求,實現端到端切片的能力;如何區塊鏈賦能,共享網路技術與運營;如何構建多方互信機制;如何多頻段高效能的同池化,快速實現2G/3G/4G的頻譜重耕。
「希望藉助GSMA平台與運營商、製造商以及其他行業合作夥伴,繼續深入研究共享網路的技術、運營、演進。」張新如是說道。
❼ 中國5G是誰發明的
5G網路專利的主要持有人不是一家,而是由華為、高通、愛立信三家共同持有。除華為外,高通和愛立信,都已對外公布了,各自的5G專利授權收費標准。
目前,提供5G無線硬體與系統的公司有:華為、三星、愛立信、高通、聯發科技、諾基亞、思科、瞻博網路、中興。

(7)中國最大的5G網路公司是哪個擴展閱讀:
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Release-15中的5G規范的第一階段是為了適應早期的商業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階段將於2020年4月完成,作為IMT-2020技術的候選提交給國際電信聯盟(ITU)。
ITU IMT-2020規范要求速度高達20Gbit/s,可以實現寬信道帶寬和大容量MIMO。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將提交5G NR(新無線電)作為其5G通信標准提案。5G NR可包括低頻(FR1),低於6 GHz和更高頻率(FR2),高於24 GHz和毫米波范圍。
❽ 5G時代,廣電成第四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誰會勝出呢
5G時代,廣電成為了第四大運營商,但是這四大運營商之中,勝出概率最高的還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有微小的概率,中國廣電沒有任何勝出的機會。
4G時代,整體來看,中國移動保持了強大的歷史慣性,成為了4G時代的勝利者。
4G時代,中國移動布局最早,這也和中國移動悲慘的3G時代息息相關。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發放了三張TD-LTE牌照給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之後,中國移動開始快速的在全國范圍內部署TD-LTE基站。

相比3、4G來說,這次制式是統一的,中國移動無需特立獨行了,這次大家的移動通信制式只有一個了。就前期的5G頻譜而言,中國移動的2.6Ghz覆蓋能力更強一些,原本還有一些頻段不成熟的問題,不過在設備商的努力下,已經可以說是去除了這個短板。
三大運營商之中,中國移動的制式一直都是TDD,這也使得中國移動對於TDD的運營組網經驗更多。而5G主要是以TDD為主的移動通信制式,在TDD領域之中,全球的運營商沒有任何一家可以和中國移動相比,這也是為什麼5G標准立項之中,中國移動最多的原因。
❾ 5G網路是屬於哪個公司研製
2016年11月16日,舉辦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2],美國高通公司帶來的可以實現「萬物互聯」的5G技術原型入選15項「黑科技」——世界互聯網領先成果。高通5G向千兆移動網路和人工智慧邁進[3]。
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准,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外語縮寫:5G。也是4G之後的延伸,正在研究中。目前還沒有任何電信公司或標准訂定組織(像3GPP、WiMAX論壇及ITU-R)的公開規格或官方文件提到5G。
中國(華為)、韓國(三星電子)、日本、歐盟(愛立信[4])都在投入相當的資源研發5G網路。
2017年12月21日,在國際電信標准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並發布。[5]2018年2月23日,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6]。2018年8月3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周四發布高頻段頻譜的競拍規定,這些頻譜將用於開發下一代5G無線網路。2018年12月1日,韓國三大運營商SK、KT與LG U+同步在韓國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這也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服務在全球首次實現商用。[7]12月7日,工信部同意聯通集團自通知日至2020年6月30日使用3500MHz-3600MHz頻率。[8]12月10日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9]。2018年12月20日,5G當選為2018年度科技類十大流行語。[10]
5G移動網路技術將在2020年左右實現商用化。
中文名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外文名
5th-Generation
外語縮寫
5G
國內研究團隊
華為科技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
國外研究團隊
美國高通 愛立信 三星電子[4]
基本概念
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准,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外語縮寫:5G。也是4G之後的延伸,正在研究中,5G網路的理論下行速度為10Gb/s(相當於下載速度1.25GB/s)[11]。
❿ 中興通訊5G網路建設踐行雙碳戰略
一、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為應對氣候變化,競逐綠色可持續發展,全球各國共同協作積極推動雙碳戰略。
2020年,中國政府向國際 社會 庄嚴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被列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規劃也將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列入其中。
美歐日韓工業化起步早,高能耗產業已遷出,低污染、清潔能源佔比高,碳吸收、存儲技術先進,加上成熟完備的碳交易市場,已率先實現碳達峰。俄羅斯、加拿大、巴西是資源型國家,工業薄弱,碳達峰也容易實現。
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又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高速發展階段,以煤為主的能源體系和高碳產業結構,碳排放佔全球碳排放量 27%以上,碳排的總量和強度呈現雙高特點,中國距離碳達峰時限已不足十年,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僅有30年,減碳任務非常艱巨。
二、通信行業減碳目標任重道遠
雙碳戰略為中國減排脫碳之路按下加速鍵,對高耗能行業提出減排要求,其中通信行業依據巴黎協定需在2020年到2030年減排45%。
隨著通信業務量的增長,國內運營商能耗逐年增長,無線通信網路大規模部署使得通信行業面臨更大能耗挑戰。通信產業碳排結構中,70%以上來自無線接入網,佔比最高。
社會 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應用需求,共同推動5G提供更高的接入速率、更大傳輸流量。降功耗降成本,節能提效是整個5G產業鏈的共同訴求。
三、中興通訊綠色創新與智慧發展,共同助力碳中和
隨著通信業務量的增長,國內各大運營商能耗逐年增長,5G大規模部署使得通信行業面臨更大能耗挑戰。針對整個行業降功耗降成本,節能提效的共同訴求,中興通訊提出「至簡、至新、至精、至惠」的「四至共生」創新理念,幫助運營商打造綠色低碳網路,並使能千行百業節能減排,提質增效。
3.1 至簡:精簡網路架構、精細化頻譜運營
針對網路架構的有效整合,精準規劃和建設,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實現投資與建設精準匹配。目前共建共享已經成為當前運營商網路建設的主旋律,共建共享可提升頻譜利用率,降低網路建設重復投資,降低 社會 能耗。高效實現5G網路覆蓋,快速形成5G服務能力。節省電費,助力實現綠色5G。中興通訊已全面支持並助力中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共建共享5G網路,截至2021年6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雙方累計共建5G基站超過40萬個,節省建設資金超過1000億,節約基站耗電超過100億度。
為了不斷向頻譜利用要效益,實現減碳目標,中興通訊積極推動SA後續演進,引入載波聚合、動態頻譜共享、TDD與FDD協同等新技術,在深圳完成業界首個時頻雙聚合(FAST)商用驗證,FAST技術將頻譜利益最大化。2021年中興通訊業界率先發布業內首個無線智能編排網路,通過智能編排引擎實現頻譜效率和每比特能效的動態最大化。
在傳輸網路上,中興通訊全光極簡網路因其大帶寬、低時延、低功耗、抗干擾等特點,是低碳、環保的基礎網路連接方式,通過創新的全光交叉(OXC)等技術降低能耗,構建綠色節能的超高速承載網路。
3.2 至新:新設備、新材料、新能源
中興通訊是全球無線系統設備的核心供貨商,每年交付的基站數幾十萬計,每台基站上小小的減排措施,都將聚沙成塔,帶來可觀的價值。
在5G設備減排方面,中興通訊聚焦新功放、新材料、新工藝等持續創新升級,確保能效最優。5G功放是基站核心器件,採用GaN+技術配合硬體演算法改進,可使功放效率達到55%以上。在新工藝和新材料上,優化AAU導熱散熱性能,減低重量,採用創新的V型仿生散熱齒結合新材料及超輕架構,可提升20%的散熱效率,而核心路由器採用兩相液冷方案,設備整體散熱效率提升2.5倍,噪音降低80%,能耗降低30%。
同時,中興通訊提出多樣化極簡站點方案,提出建設模式從分布式向集中式轉變,從幾何疊加向邏輯集成轉變,比如機房變機櫃、機櫃變桿站、市電變綠電等具體措施,降低機房租賃成本、降低電費,實現減少碳排放25~30%的目標。
對於通信網路的能源基礎設施,中興通訊提出以「綠色、高效、智能、可靠」為理念的全新「零碳」能源網,深耕「智能光伏、智能變換、智能鋰電、智能配電、智能溫控」等各項關鍵技術,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品質的低碳、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引領傳統網路能源基礎設施的數智變革,從發電到用電全方位助力全球運營商網路向低碳、零碳演進。在中國西藏昌都、阿里、日喀則地區,採用該方案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克服無市電、高海拔、晝夜溫差大等惡劣環境影響,促進了藏區 旅遊 經濟的發展和生態保護,實現了可再生能源在綠色低碳經濟的規模應用。
3.3 至精:精打細算,分級分層智能節能
隨著大數據技術是日益普及,AI已經深入到無線網路規劃、建設、運營、維護各個環節,在節能減排方面,AI可以多級分層實施節能智能化,確保網路能效最優。
中興通訊無線網路PowerPilot智能節電解決方案,可實現基於話務和基於業務的智能節電。基於話務的智能節能可精準調整整網的節能參數,做到節能策略自配置、參數門限自調節、KPI回滾式自優化,有效達成網路性能和節能效果之間的平衡。基於業務的智能節電利用不同業務類型的能效差異,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前提下,智能評估業務需求,並實時導航至高能效比網路中,實現整網能效最優。
中興通訊PowerPilot解決方案基於多層AI平台,不但可實現站內感知式實時節能策略編排,還可實現站間協同式階段性節能策略編排,實時性、網路性能和用戶體驗都得到優化。按照典型網路配置測算,PowerPilot較當前通常採用的智能節電方案,節能效果可提升一倍,有效降低運營商的OPEX支出。當前,該方案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啟。比如,在西安,全場景節能比例超過20%;在天津,助力運營商一年節省400餘萬度電,相當於減少碳排放2000餘噸。
3.4 至惠:綠色5G普惠千行百業節能降耗
針對5G網路支撐各行業應用碎片化需求,中興通訊推出5G精準雲網解決方案,為行業數智化賦能,實現提效降耗。
中興通訊攜手合作夥伴在鋼鐵、冶金、電子製造、港口、軌交、礦山、電力、融媒體、文旅等15個行業廣泛開展5G+創新綠色實踐,在全球范圍內實施了超過60個示範工程。例如,雲南神火5G+ 智能工廠(園區)全國標桿建設項目, 攜手打造全國一流的綠色水電鋁智能化工廠,每噸鋁降電耗1~2%,節約成本超2000萬/年。在奧地利,中興通訊聯合奧地利和記開展 5G Bee-o-Meter 的研究和試點,利用 5G、視覺分析等技術改善蜜蜂的生活環境,保護生態。
結語
中興通訊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全球5G建設,助力運營商打造融合極簡、性能極優、效率極致的基礎網路。據外部機構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興通訊 5G基站發貨量全球排名前二,僅在中國市場就完成了30萬5G基站交付,是5G規模商用的關鍵供貨商。
中興通訊積極踐行雙碳戰略,助力運營商打造端到端綠色低碳網路,並持續賦能垂直行業節能減排。目前中興通訊積已布局超過500項綠色5G創新專利,用 科技 增效降耗,攜手運營商共建綠色網路,未來持續加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器件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為綠色5G奠定堅實技術基礎,加大5G與傳統高能耗行業融合的深度與廣度,為各行業提質增效、節能降耗作出貢獻,助力國家雙碳目標達成。
(作者系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