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泛微信創oa和藍凌信創oa哪個技高一籌
泛微積極響應技術創新工作,從數字政務工作全局出發,以「大協同」輔助政府社會治理,在政務辦公領域融合「辦文、辦會、辦事」的信息資源,規劃建設基於信創體系下的一體化政務協同OA辦公平台。
(信創平台總體架構)
泛微OA信創平台的核心特點:
1、全面信創改造:泛微將6類政務應用、42種應用場景,包括移動端和即時通訊都完成了信創環境的支撐。解決了系統CPU進程死鎖、操作系統卡頓、中間件交換延遲、資料庫SQL不規范、內存溢出、瀏覽器js解析Bug等問題。
2、資料庫全面支撐:泛微研發了封裝數據持久層框架,適配速度和穩定性大大提升。
3、基於OpenJava重構:泛微進行了對mips指令集版、arm指令集版本的JDK的兼容性改造,重構了對OpenJDK的業務支持,針對CPU編譯了最新的OpenJDK程序,保證系統能運行得更穩定,更高效。
4、前後端分離:泛微對系統進行了前後端分離的改造,有些計算工作放到PC端前置去運行,一來減輕伺服器壓力,二來降低伺服器采購替代成本。
5、持續升級、創新、擴展平台:泛微信創平台是一個持續升級、創新、擴展的平台,不僅從基礎層、引擎、應用、到終點都是雙生態設計,滿足了用戶現有環境,方便持續的升級使用,還有豐富的應用作為支撐。
1、滿足未來發展,技術領先性:泛微信創起步於最新的e9技術架構,具有高起點的領先技術。
2、自研e-code前端開發工具: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泛微開放了自己的開發工具e-code,泛微不再僅僅提供功能應用,還為客戶、夥伴、系統管理員提供更多配置空間。泛微開放用戶代碼,共享開發平台。用戶可在這個基礎上持續的應用創新、並獲得更多核心競爭力。
3、組件化即插即用:泛微擁有大量客戶案例和項目服務經驗,將大量可復用的組件收集整理,組件不僅解決界面需求,還可綁定業務介面。全部插件模式,即插即用,不需要改變平台本身的原來的代碼,實現無侵入的個性開發,同時平台自身可持續升級。
4、穩定、交付快,持續沉澱:泛微已和生態圈100多傢夥伴綁定互認,完全覆蓋整個生態鏈。
5、領先的技術生態支撐:泛微服務了多家CPU廠商:龍芯、飛騰、華為等,為泛微信創產品提供了有效的監督和評測。
❷ oa辦公系統軟體哪家好
oa辦公系統軟體以下比較好:
1、泛微weaver
上海泛微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總部設立於上海,專注於協同管理軟體領域,幫助組織構建統一的數字化辦公平台。泛微是OA行業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
泛微專注協同管理軟體領域21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協同管理軟體產品系列包括:面向大中型企業的平台型產品e-cology、面向中小型企業的應用型產品e-office、一體化的移動辦公雲OA平台eteams、面向政府單位的數字化政務辦公平台e-nation、電子簽章及印控平台。
通過十多年的技術沉澱,泛微的集成引擎已連通數百種管理信息系統便於客戶內部信息孤島的打通,泛微的低代碼開發平台可靈活構建各類應用場景讓客戶的管理思想迅速變成系統應用。
2020年騰訊戰略投資泛微,藉助企業微信與微信的互通能力,企業微信+泛微聯手打造了「以客戶為中心」的內外協同數字化辦公平台。
通過企業微信與微信互通消除組織內外部連接屏障,讓組織內部與外部客戶、供應商、經銷商以及其他外部夥伴在一個平台時時相連、協同工作,讓更多組織真正享受到內外協同帶來的有效與便捷。
2、織信Informat
織信Informat是由深圳基石協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低代碼產品,團隊最早創立於2016年,作為一款低代碼平台,織信Informat具有高度靈活的「數據,流程,角色」動態信息管理模型,可以幫助企業快速開發OA辦公系統。
管理者不需要懂代碼,就能通過自主配置的方式有效提升團隊開發效率80%。特點是可以把各種碎片化的企業溝通和協作集中到一起,搭建完善的運營流程,滿足其業務所需,並通過數據系統洞察經營數據,輔助決策。
織信低代碼目前內置了一套OA辦公系統,這套系統擁有最前沿的管理思想+全新的設計理念,讓企業在管理「人、財、物、事」等方面更加高效。
與現有傳統框架的OA系統不同,織信OA系統是以靈活性為理念打造的企業OA系統,它在實現了員工管理、部門管理、績效管理、考勤管理、資產管理、費控管理、審批管理與報告管理之餘,管理者還可以利用強大的模塊化設計進行現有功能的調整或者自定義功能的搭建。
系統可以支持穿插各類模塊的數據進行可視化匯總。在搭配自定義審批鏈和自動化之後,可以實現對任意數據的預警提醒並發送到相應的責任人,全面提升員工自我管理與企業整體管理的效率。
3、致遠互聯
北京致遠互聯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總部設立在北京,是一家始終專注於協同管理軟體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協同管理軟體產品、解決方案、平台及雲服務,是中國協同管理軟體領域的開創者。2019年10月31日,致遠互聯登陸科創板。
公司秉持「以人為中心」的產品設計理念,堅持平台化產品發展路線,基於自主研發的V5協同管理平台,開發了面向中小企業組織的A6+產品,面向中大型企業和集團型企業組織的A8+、A8-N信創產品,以及面向政府組織及事業單位的G6、G6-N信創產品。
幫助大中小型企業及政府快速構建統一信息門戶、多系統集成整合、協同共享應用等。從協同辦公(OA)到協同業務再到協同運營平台(COP),致遠互聯為客戶提供適應不同發展階段的全生命周期的協同運營管理解決方案。
歷經19年發展,致遠互聯在全國設有46+分支機構,覆蓋100+個城市,擁有1800+名員工,1000+生態合作夥伴,有效實現對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組織的營銷服務覆蓋,構建起了成熟、穩定、多層次、網格化的營銷服務體系。
4、藍凌Landray
藍凌是國內數字化工作專業服務商,專注智慧辦公領域,致力為企業組織賦能創新,成功服務多家500強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供智能辦公、移動門戶、知識管理、合同管理、數字運營、財務共享等一體化解決方案。
深圳市藍凌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生態OA引領者、數字化工作專業服務商、深圳500強企業,為各類組織提供智能辦公、移動門戶、知識管理、合同管理、數字運營、財務共享等一體化解決方案。
先後助力中信、萬科、小米、P&G等數萬家知名企業實現了智慧管理與高效辦公的工作變革。並與華為雲、金山雲等50+家廠商達成戰略合作,累計服務3000+萬員工。
5、華天動力
華天動力是國內從事協同軟體研發的企業之一,在協同平台、工作流和智能報表三大核心技術上處於業內先進水平,是智慧協同的創造者、務實高質的代表者,為中國用戶提供好用的協同辦公平台和解決方案,實現業務、辦公、決策一體化管理。
公司擁有一支具有高學歷、高素質、行業工作經驗豐富的精英團隊,其骨幹成員均具有10年以上的研發或管理經驗。他們視野寬闊、知識儲備豐富,將對美、對日軟體外包項目中形成的嚴格標准和先進經驗移植到產品的本地開發中,為華天的用戶提供精益求精、超越想像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
2010年,華天動力提出「智慧協同」的理念,以開放和整合為出發點,強調為用戶提供智能化、平台化、綜合化的協同辦公平台,動態適應企業各種管理的需求,以及發展變化的需求,隨需而變,將協同軟體管理理念上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代表了協同軟體發展的未來的新方向。
❸ 致遠,藍凌,泛微,這幾家OA公司各有什麼特 點
1.從資本角度來講:泛微、致遠已上市,藍凌暫未上市;2.從地域劃分:泛微坐標上海,以華東地區為據點,致遠坐標北京,以華北為大本營,藍凌坐標改革開放南大門深圳,以華南為大本營,三家三分OA天下。3.從員工規模來講:泛微員工對外宣稱有3000+,但是很多其實都是生態夥伴,實際沒有那麼多,致遠和藍凌都是1000+員工。4.從主攻市場來講:泛微主打標准化產品,交付快、產品成熟度較高,深受中小企業喜歡;致遠因為坐標首都,在政企領域佔有獨到優勢;藍凌則一直是主打中大型企業,與小米、萬科、恆大、招行等500強都有多年合作,產品定製能力極強,近年來為了彌補中小企業的短板,也推出了不少適用於中小企的產品,比如藍凌EIS、叮當SaaS產品等。5.從生態角度來講:泛微與騰訊旗下的企微關系密切,雙方有共創產品,致遠一枝獨秀,藍凌則從很久前就用阿里系的釘釘走得很近,2019年藍凌成為釘釘使命級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共創了不少產品,另外藍凌與阿里雲、華為、深信服、金山辦公等廠商關系也很密切,生態圈比較成熟。
❹ 泛微信創OA和藍凌信創OA哪個好
泛微OA
泛微由2001年成立,總部 設立於上海,是「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是國內唯一一家主板上市OA公司,股票代碼:603039。在全國設有200多家本地化服務機構,提供2小時上門的快捷服務,服務團隊3000多人,研發人員800多人,是第一家推出智能辦公的移動OA軟體廠商。
泛微是目前品牌度最高的協同系統,從產品包裝到市場推廣的各個環節都做得非常完善,可以說是同行業廠商中市場運作能力最強的一家公司。事實上,泛微軟體系統的實施和使用非常便捷在業內也是出了名的。
泛微OA產品:
包括面向大中型企業的平台型產品e-cology、面向中小型企業的應用型產品e-office、面向小微型企業的雲辦公產品eteams,以及幫助企業對接移動互聯的移動辦公平台e-mobile、移動集成平台等。
泛微優劣勢分析:
泛微OA重點優勢在流程審批。二次開發能力強,強大的表單建模功能,可在原來的模塊上為用戶個性化開發。可與ERP、HRM等其他系統集成協同辦公。在2018年推出了小e助手,針對移動辦公類型客戶,可通過智能語言填寫查找處理流程。
最大特點是數據的協同採用了「協同矩陣模型的理念」構成立體信息表,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有的信息根據邏輯連接在一起,為管理提高決策支持。但因為靈活度非常高,使用便捷導致後台設置較為復雜,需要在產品使用培訓上投入較多時間及人力。
藍凌OA
藍凌軟體全稱深圳市藍凌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在深圳科技園成立。在全國有30個服務中心,有6個區域中心,50多家分支機構,600多家代理商,服務網路覆蓋全國。公司總計600人左右,研發團隊(分為三個產品線)共計100人左右。現在eis和釘釘整合,把它變為saas平台的雲端產品。
藍凌OA產品:
適合大中型企業的EKP,面向成長型組織的EIS,知識管理平台KMS,以及移動辦公平台KK等。
藍凌優劣勢分析:
藍凌重點在於知識管理,雖然在市場宣傳上以知識管理為主,但實際上交付給客戶的很大部分還是小部分的OA應用。售後服務團隊只有10多個人,要服務全國,所以可想而知,售後服務水平不高。
❺ 泛微oa和藍凌oa哪個好
不打口水仗,不做無謂的爭論,用事實說話。
近期OA行業有點熱鬧,這個熱鬧可能來源於「泛微(603039)」上了主板,成為OA行業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泛微上市除了給OA行業帶來震動之餘,也讓其他公司開始忙碌起來。
時間軸
1月12日,藍凌忙著從新三板撤離了,要轉板,要追隨泛微的腳步登陸主板市場;
1月13號,泛微上市後布局全國各地推廣移動辦公,誓要把移動辦公普及到全國;
兩家公司的基本情況,小編幫您整理如下:
成立時間:
泛微軟體2001年、藍凌軟體2001年。 藍凌從系統集成商起家,泛微從協同商務起家;
品牌名字:
藍凌改為了藍凌軟體股份,泛微改為了泛微網路科技股份,從歷史的資料來看,藍凌和泛微實質上從未改過名稱,只是股份制改造的時候多了股份一詞。
背後靠山: 藍凌曾經靠Lotus Notes的ISV,泛微一直單打獨拼;從目前三家公司的發展情況來看:唯有泛微成為了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所以發展過程靠山可能很重要,它能讓你順利的起飛,但因此也會形成依賴,形成慣性,唯有靠自身的本事打拚下來,才有更好、更長遠的發展。
產品體系:
泛微一直用JAVA開發,藍凌隨著NOTES沒落不得不改用java, 泛微產品化程度高,致遠偏小型公司,泛微偏中大型客戶;藍凌始終沒有從ISV的角色轉換過來,產品化程度低,主要以項目交付為主,這對藍凌未來發展的確存在不小的挑戰,因為開發型項目交付無法實現規模化,沒有規模化就不能全國化,可能只能安於一隅。這也從目前公開的財務數據中得到佐證,泛微的經營業績基本上是藍凌的兩倍,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能力擅長:泛微擅長產品,從目前的資料來看目前泛微軟體核心引擎延展性比較大,很多泛微客戶在用泛微產品做供應商、經銷商等業務管理,可以看出泛微的產品已經完成了軟體產品到軟體開發平台的轉化;很多泛微的客戶從泛微的1.0產品用到8.0,十幾年不換,這堪稱管理軟體界的奇(qi)跡(pa)。藍凌擅長咨詢,特別擅長知識管理咨詢,知識管理的確是一個取巧的方向,因為知識管理可以被說的很神乎,很有想像力,但落地知識管理的客戶都清楚,知識管理實質上只要能夠把文檔積累好能夠快速方便檢索到更為實際有效,那些聽著知識管理各種耀眼的概念和理由上了知識管理系統的客戶,肚中的各種苦只能自己咽下。
人才儲備:
泛微與藍凌基本上是體系內戰斗出來的人,年齡結構對比:致遠應該是60後帶動,藍凌也是60後,泛微是75後帶著80後和90後,有時候年齡的確不饒人,市場如戰場,精力體力在肉搏戰中起決定性作用,年輕有時可能是最為重要的資本。
大膽預測未來的可能發展:
隨著泛微的主板上市,OA市場新一輪的戰火已被點燃,戰局如何發展,且聽小編分析:
市場上看:
第一季度來看,在泛微啟動全國移動辦公巡展的帶(yan)動(chan)下,藍凌也在積極跟進。形式並不重要,真正比拼的是公司的品牌口碑、市場覆蓋面和自己產品的價值,那些能夠打動客戶,為客戶帶來價值的才是最後的勝者;
人才上看:
泛微已全面啟動社會和校園人才招募,為接下來的OA打仗在積極吸納各方面人才,藍凌目前還沒有動靜;
產品上看:
私有雲OA產品上:泛微已具備OA開發平台和移動開發平台,藍凌目前還沒有看到;
公有雲OA產品上:泛微雲OA eteams是有的雲OA產品平台,從網上查看http://eteams.cn的流量在中文網站中排名已經進入到了5000名左右,在雲戰略上看藍凌可能已經落後了;
移動化方面:泛微目前推廣的類似移動門戶產品,這符合這幾年移動應用大發展以後,企業客戶需要把移動應有做集成的需求,但藍凌由於前期依附釘釘導致移動端發展遲緩。
資本上看:
泛微已上市,藍凌在三板這個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分水嶺。從公開的數據上看,泛微儲備了近6億的現金,藍凌在幾千萬。古語有雲,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現金就是彈葯和葯草。現金為王是永恆的真理,目前的態勢對藍凌的壓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綜上所述,不管從人才、產品、資本和市場上,泛微已經遙遙領先於藍凌,可能在接下來的三年OA有史以來最精彩,但也是最沒想像力的戰役會打響。
從小編的角度來看,泛微已經主板上市,融資的手段更豐富、成本更低,很有可能利用資本的力量並購藍凌,讓戰斗盡早結束。這個結果可能對市場、客戶和相關公司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