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拜年方式有哪些
一、古代
在古代,家中拜年主要有兩項內容:一是向天地諸神及逝去的祖先拜年。正月初一起床後,要先在堂屋供桌的顯要位置擺好逝去祖先的遺像,擺好供品,上香明燭,向祖先及各路神仙磕頭並三叩首。所以,即使路上已經見面,也要親自登門到各家的供桌前給祖先拜年。
另一項是晚輩向還健在的長輩拜年。通常是先向逝去的祖先叩拜,然後再向活著的長輩叩拜,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快樂、身體永遠健康等內容。
拜過長輩和本家祖先,關系要好的街坊鄰居要互相登門拜訪,一起追憶如煙往事,共同憧憬即將到來的好日子。街坊鄰居間的這種串門式拜年,主家一般不招待。而在過去,親朋拜年,主家必須設宴款待,而且酒肉異常豐盛。
二、現代
1、賀卡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賀年卡是很多人首選的拜年方式,尤其以學生居多。卡通的、立體的或者帶音樂的,小小的賀卡能夠變幻出許多不同的花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拜年方式層出不窮,當年的「流行元素」小賀卡已經漸漸退出了拜年市場。
2、電話
雖然通訊手段日益發達,可還是會有許多人選擇打電話拜年。
3、電子紅包
發簡訊拜年,一下子能發給幾十個上百人,既省心又省力。
4、新媒體
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體,錄一段自己的語言發給好朋友,既能顯出「個性化」的溫情,又避免了不知何時掛電話的尷尬。此外新媒體走紅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價格上劃算,幾乎「零成本」,這些都讓簡訊的地位「每況愈下」 。
此外,電子紅包逐漸成春節拜年新方式,只需要准備一張銀行卡,綁定在微信、QQ、支付寶等軟體上面,也不用跑去銀行取錢,也不需要去買紅包,簡單快捷。
(1)傳統拜年和網路拜年哪個好擴展閱讀:
內容
整個新春(正月初一至十四)內也可以拜年。華人傳統上避開年初三。這是因為習俗中年初三為「赤口」,不宜拜年。華人、越南人、朝鮮人拜年時需要帶備禮物,現代華人的禮物通常是盒裝糖果、餅乾等食品。
拜年雙方見面一定要先說祝賀的話,廣東人、香港人習慣先講「恭喜發財」,然後再說其他祝福語。之後長輩會向後輩派利市(紅包),主人家亦會預備全盒以招呼客人。
拜年常見的活動則是一些傳統桌上游戲,例如打麻將、魚蝦蟹、狀元籌、陞官圖等,有些具有賭博成分的活動,以希望發新年財,但都是以聯絡感情及娛樂為主,一般不會過於計較勝負。現代也有玩撲克牌等西方傳入或其他新興桌上游戲。等在晚飯時間則會一同享用賀年菜式。
㈡ 網路拜年的介紹
按照傳統的習慣,拜年一般就是走親訪友,年輕人向年長者行禮,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來通過網路拜年的人不在少數,互聯網上掀起了熱鬧的「網路大年」。
拜年是中國人春節的重頭戲,在信息、網路日益發達的今天,手機拜年、網路拜年已部分取代了傳統的登門拜年方式,且越來越受歡迎。眼看春節臨近,怎麼給親朋好友拜年讓許多市民傷腦筋。發簡訊?沒新意;送紅包?壓力大。現有不少網友流行網上拜年,而且還發明了許多新玩法,或許能讓春節過得更有意義。
㈢ 網路拜年的意義
據《人民網》報道,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通過網路向廣大網友拜年。同時「恭祝全川人民新春吉祥,闔家安康!」、「祝四川在線網友新春快樂,事事順意!」在2010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四川市(州)委書記、市(州)長通過四川在線向全省人民拜年,向廣大網友致以新春的祝福。這個滿載著市州領導祝福的新春專題將從2月11日起在四川在線首頁顯著位置出現。(2月11日四川在線)
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大家再忙,親朋好友之間、師生之間、上下級之間、有業務往來的部門之間等等,相互之間都要拜個年,互相祝福,互相聯絡一下感情,互相通通信息,這既是一種千年傳承的習慣,又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社會交往活動。
不過,由於中國長期的物質匱乏,以及一些不良的風氣,人們拜年的時候,物質的東西往往成為這個年拜得是否質量高、有檔次的一個重要標准,使拜年的意義被扭曲與變型。隨著現代通訊手段的普及,這些年簡訊拜年給人們相互之間的新春祝福、聯絡感情帶來了一陣清新的空氣,它使拜年從傳統的注重物質演變到更加註重感情的交流,更加註重精神的溝通,是一種值得大力推廣的拜年形式。如今,網路正走向千家萬戶,於是網路拜年的形式又應運而生,四川省以省委書記帶頭,各市地領導紛紛通過網路向網友們拜年,也就是向廣大的人民群眾拜年,讓群眾通過網路跟領導進行溝通,增進了解與感情,實在是一種值得贊賞的做法。
不過,我們也看到,利用簡訊拜年也好,利用網路拜年也好,主要還是用於領導跟廣大群眾之間,以及親朋好友之間,而一些部門之間的相互拜年,下級部門給上級部門的拜年,以及下屬給上司拜年,通過簡訊或網路的還不多,於是物質的成分還站著很重要的地位。這就說明,下級「孝敬上級」的習慣還沒有改掉,下屬行賄上司的可能性就存在,產生交易與腐敗的概率也就依然很大。
因此,為了移風易俗,為了與時俱進,更為了純潔黨風與社會風氣,讓拜年拜出一種全新的氣象,成為一種真正的君子之交,成為只交流感情而不是玷污感情污染社會風氣甚至滋生腐敗的一種形式,就很有必要讓這些部門之間、下級給上級拜年的時候,下屬給上司拜年的時候,也通過網路或簡訊,而去掉那些物質的內容與背後的交易,如此,拜年所拜出的意義就非同小可了,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希望它能夠早日成為一種風尚。
㈣ 與傳統的拜年方式相比較,現在的拜年有什麼不同呢
與傳統的拜年方式相比較,現在的拜年有什麼不同呢?由於網路通訊發達,人們爺常常藉助媒體平台,通過手機、簡訊、郵箱和QQ等進行拜年,也被稱為「雲拜年」。「雲拜年」既能表達情感,方便快捷;又不庸俗,環保健康;越來越被人們所尊崇。
然而,盡管「雲拜年」已被廣泛使用,但人們卻依然認為,面對面的拜年對人尊重,尤其是對長輩拜年,或常年在外務工返鄉過年的人在拜年時,除了「雲拜年」,他們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要親身前往;親朋好友也想要聚集在一起,互訴衷腸。因此,如今拜年,走親訪友、串門拜訪等,仍成為很多人拜年的主要方式。
就地過年不能回家吃飯,咋辦?點外賣,自己這里點一份,家裡點一份一模一樣......再配上手機,不久等於一起吃了嘛!就算大年三十也有外賣,外賣小哥過年也堅守崗位,點外賣也算照顧他們生意了。以上過年方式是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虎虎生威!
㈤ 網路拜年的好處和壞處
網路拜年的好處是十分便捷。如果兩個人身處異地,網路拜年可以快速地拉近兩個人的距離,帶來「天涯若比鄰」的感覺。同時,網路拜年也很方便,沒有那麼多繁雜的形式,通過一句語音、通過一段視頻就可以達成。
網路拜年的壞處是讓年味有所缺失。很多時候,過年就是期待熱熱鬧鬧的場景,如果每個人都是網路拜年,年味就不是很濃郁了。
㈥ 現在很多人拜年都是通過網路視頻的方式,這么做是否還有拜年的意義
現在很多人拜年都是通過網路視頻的方式,這么做拜年是否還有的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拜年也出現了新的方式,傳統的面對面拜年的方式,逐漸的被非接觸式的視頻拜年方式所取代,那現在通過網路視頻的方式進行拜年,這么做還有意義嗎?我認為這么做還有拜年的意義,原因主要有兩點。
綜上所述,現在很多人拜年都是通過網路視頻的方式,這么做依然還有拜年的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拜年有了先進的方式,但是這種先進的方式並不影響人們之間的感情,也不影響拜年的意義。
㈦ 哪幾種拜年的方式有
1、上門拜年
這種方式適合於左鄰右舍、親戚、特別要好的朋友等,鄉村地區尤為合適,對於城市中互不認識的小區鄰居可以增進交流、促進鄰里情感,春節期間大家相互走動、拜年、聚一聚是很愜意的事。
2、電話拜年
這種方式適合於老者、長輩、領導等,用電話拜年,不僅表示尊重,能夠聽見聲音,顯得親切,對於在千里之外的親人用電話拜年顯得尤為合適、親切。
3、簡訊拜年
這種方式適合於與年齡、經歷相仿的朋友、同事、同學等,很多朋友的拜年簡訊幾乎是一致,這樣就顯得乏味,簡短質朴真誠的原創拜年祝福顯得更具有意義。
4、網上拜年
這種方式適合於經常上網的朋友,和網友、同事、同學,可利用網路和微博等、留言、評論表達祝福,給好友發個郵件、留言等即快捷簡便又溫馨。
(7)傳統拜年和網路拜年哪個好擴展閱讀:
互相拜年原因: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之。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