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立更好的網路社會,最重要的是什麼
減少溝通成本,減少人為的弱點!提高社會資源配置,和資源循環效率!
借鑒國際經驗。各國互聯網發展歷程不同,治理模式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性和規律可循。一是建立多元共治機制。網路社會治理與現實社會一樣,需要在多元利益訴求中尋求最大公約數。目前,各國都在探索建立政府、平台企業、行業協會、消費者共同參與的多方共治機制,並通過行業自律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運行機制。二是完善網路信用體系。互聯網經濟是高度信用化的經濟形態,網路安全需要以完善的信用體系為支撐。發達國傢具有較為完備的徵信體系,徵信機構利用互聯網思維推進大數據徵信,有效降低了互聯網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風險。三是加強網路隱私權保護。美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均將個人信息保護作為數字經濟環境下用戶權益保護的重要內容,加強信息披露、消費者隱私保護、投訴處理等方面的機制建設。
立足中國實際。網路社會治理也是社會治理的一部分,必然要適應一國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因此,完善網路社會治理既要借鑒國際經驗,更要立足中國實際,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網路社會治理創新。一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路社會治理。網路空間是一種重要的公共空間,它由全體社會成員共建共享,維護互聯網的良好秩序是公共利益之所在。因此,在網路社會治理中,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體現鮮明價值導向,讓人們在共同參與中凝聚共識,形成同心圓。增強主流輿論在網路空間的話語權,對熱點問題及時客觀公正地進行報道分析,引導網路社會輿論,激發和傳播正能量。二是探索建立政府、平台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框架下,提升黨和政府對互聯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能力,加強互聯網企業、網民、利益攸關方等的溝通與合作。互聯網平台企業掌握著大量數據,應對其切實加強監管。應實現政府與平台企業信息共享,依託大數據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推進互聯網經濟成為信用經濟、網路社會成為信用高地。構建全國統一的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健全互聯網數據流動與利用的監管機制,更好用互聯網手段感知社會脈動、暢通溝通渠道,提高社會治理的科學化、精準化水平。三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億萬人民在互聯網發展中有更多安全感、獲得感。應引導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充分發揮網路信息技術增進人民福祉的作用。深入貫徹實施網路安全法,建立有效的國家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依法治理網路空間,維護網民合法權益,保證廣大網民的資金安全、信息安全、應用安全。同時,持續深化互聯網個人信息保護、執法協助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推進網路空間的全球共治共享。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僅給經濟領域帶來深刻變革,也對社會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極大地考驗著社會治理能力。面對互聯網經濟爆發式增長伴生的諸多社會問題,應加快完善網路社會治理,避免走上工業經濟時代「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
Ⅱ 網路學習空間的設計的意義有哪些
寫作點撥:首先可以寫自己對於網路學習空間的設計的看法,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哪些幫助,改變了什麼,有什麼好處和不好處,網路學習空間設計的意義有什麼即可,例文如下:
1、搭建「面對面」互動交流的空間
網路學習空間從具體的功效來講,筆者以為目前主要是一種用於資源共建共享的空間,教師只是上傳各種各樣的多媒體資源到自己的空
,比如自己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好的教學課件、教學反思,甚至個人的才藝等,通過空間讓其他教師分享。
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講,共建共享
是屬於交流互動,但這里要講的「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是更深層次的,更能體現空間互動精髓的,所以,我們要建設的空間必須具備視
、語音等強大交流的功能。
在這種空間里,教師―教師、教師―專家、教師―學生等,都可以一對一、一對多,通過視頻或語音或文字等相互交
。比如現場直播一些專家講座、一些常規課例,在「視頻/語音/文字」交流的空間里,人人都置身於其中,參與教研、釋疑解惑等活動,其
果就可想而知。
再比如某些英語教師,想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在這個空間里就可以約定某個外教,或志同道合的教師,用英語進行面對面
交流,鍛煉自己的口語與聽力,這樣教師真正 「同住一個空間」。
當然,要實現這種功效的空間,不是某一個學校或兩三個學校自己能建設的,需要政府主導,由企業搭建空間,而學校只是購買服務,這
才會達到「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間」的目標,這樣才會實現「面對面」的交流互動。
2、提供「有時代特徵」的服務
教師擁有自己的空間後,作為搭建空間的企業或行政主管單位或學校還必須要進行強有力的跟進,也就是必須有強有力的服務,否則,教
空間勢必會成為一個起不到什麼作用的「空」空間。
服務在網路環境下,在互動空間的條件下,應該要賦予新的含義,也就是服務要具有時
的特徵,至少服務的范圍要大得多,服務的形式也要豐富得多。
比如經常現場直播一些專家講座;針對某些主題,組織教師、專家一起參與
討;開展線上的專項評比活動等。
這樣,教師的空間不再是死氣沉沉,而是經常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從而使教師有驚艷的感覺,使教師有
鮮的感覺,使教師有親近的感覺,使教師有不一樣的感覺。
教師網路學習空間設計的內容摘抄:
在教與學的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職教新
線,把課程改革與空間教學相結合,運用3G實景課堂來組織教學,將作業現場的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實時切入到課堂,實現課堂講授與
場演示實時同步。
但是,要進一步發揮網路學習空間的功效,真正起到它應有的作用,筆者以為應重點在空間交流互動的功能設計上,以及提供具有時代特
的服務上下足功夫,只有這樣,才會帶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信息化革命。
Ⅲ 聯通電信5G共建共享實現3個「全球第一」
2020全球移動寬頻論壇今日召開,中國聯通5G共建共享工作組組長苗守野應邀參會,並以「成就高品質5G,使能數字化時代」為主題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如果說2019年是中國的5G元年,那麼2020年同樣可以稱為中國新基建的元年。苗守野認為:「以5G為引領的新基建,核心要義在於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5G有望成為新的通用技術,擔負著使能全 社會 數字化的重要使命,與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特高壓、新能源 汽車 、城際高鐵等各個領域相融合。」
據預測,到2025年,5G在全球帶來的產值將達到6200億美元,全球5G用戶約14億,其中中國約8~10億。在苗守野看來,助力中國成為創新型國家,運營商建設的高品質5G網路將肩負重要使命。
聯通電信打造
全球最大規模5G共享網路
面對未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巨大的5G建設投資之間的矛盾,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建設一張覆蓋廣、速度快、感知好的高品質5G網路,成為了擺在運營商面前的一道近乎無解的難題。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成功 探索 出了一條共建共享之路。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情況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一起,大膽 探索 ,全力推進,已於今年9月30日快速完成全球第一張規模的5G共建共享網路建設和商用,並且完成了SA獨立組網模式的端到端能力部署。
據苗守野介紹,截至2020年10月份,雙方5G共享規模已達30餘萬站,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實現了3個「全球第一」:全球第一張而且是最大規模的共建共享5G網路;全球第一個200MHz大帶寬高性能5G網路;全球第一張TDD+FDD混合組網的5G網路。
藉助雙方頻譜共享優勢,聯通和電信5G基站具備200M CA組網能力,此次上海進博會上實現了下載峰值速率3.2Gbps的極致體驗,充分凸顯共建共享的技術紅利。
通過共建共享,顯著節省5G網路建設及運營成本,TCO節省成果顯著,電聯共享之後CAPEX預計節省40%左右,OPEX每年節省35%左右。1+1
Ⅳ 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在進行中,今年的主題和目標是什麼
11月23日至24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辦,今年的主題是“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據悉,今年烏鎮開設全年開放的互聯網科技成果展示館,涵蓋了5G、人工智慧、集成電路、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致力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世界互聯網大會”。這次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舉辦必將有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的創新發展,也必將有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化進程。
Ⅳ 2019世界互聯網大會,在哪裡召開
2019屆嗯嗯的,好像是在浙江烏鎮召開的,這個世界互聯網大會呢是集結全球的,然後呢是非常的有意思的,都是屬於科幻類。
Ⅵ 5G 共建共享,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
5G 網路基礎設施將極大地推動物聯網,人工智慧,在線游戲,虛擬/增強現實和智能城市,其速率提高,延時降低,將使得自動駕駛,無人駕駛,遠程操控更容易實現且不會出錯。
5G 網路帶來的將是更加深度的科技生活方式的變革與顛覆,或許很快我們就可以可以如同科幻電影當中的劇情一樣,在家裡就可以通過 VR 技術,購物、旅遊、交友、游戲、會議。
成熟的 5G 網路將運行在比 4G 更高的頻率和更短的范圍內,依靠密集的基站等基礎設施,這使他們能夠以幾乎沒有延遲的速度支持數十億台設備,速度比 4G 快 20 倍。5G 天線也消耗更少的功率,使協議更好地連接小型,電池供電的物聯網(IoT)設備。
5G 可以通過五種主要方式影響我們的生活,5G 最廣泛的影響將是工業和商業物聯網,也將對無人駕駛起到更大的進步,一旦無人駕駛基礎設施到位,街道就會變得不那麼擁擠,空氣污染也會減少。擁有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擁有汽車和乘車共享的人數會變得更加普遍。
由於低延遲,高質量的無線網路實現虛擬訪問,遠程就醫治療將會拯救更多的病人和免去奔波途中的時間浪費。得益於 5G 的高帶寬和低延遲,增強和虛擬現實相信也還可以繼續的發光發熱,最終可以成為現實和更加廣泛的應用。
Ⅶ 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就是要把網路空間建設成造福全人類的什麼
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就是要把網路空間建設成造福全人類的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當今時代,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極大拓展了人類生產生活空間,網路空間已成為人類共同的新家園,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各國人民在網路空間休戚與共、利益攸關,國際社會應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全球事務由各國人民商量著辦,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人類。
(7)共建共享網路空間擴展閱讀:
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應堅持以下原則:
1、尊重網路主權。《聯合國憲章》確立的主權平等原則是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准則,同樣適用於網路空間。網路主權是國家主權在網路空間的自然延伸,應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治理模式和平等參與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的權利。
2、維護和平安全。實現網路空間的安全穩定,事關人類的共同福祉。各國應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與原則,尊重彼此在網路空間的安全利益和重大關切。
3、促進開放合作。開放是開展網路空間合作的前提,也是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條件。各國應秉持開放理念,奉行開放政策,豐富開放內涵,提高開放水平,共同推進網路空間健康發展。
4、構建良好秩序。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應以公認的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為基礎構建良好秩序。
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都有權平等參與網路空間國際規則制定。國際社會應共同管理和公平分配互聯網基礎資源,擴大發展中國家參與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實現網路空間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合作共治,建立公平正義的網路空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