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g技術是哪個國家先做出來的
5g技術是韓國先做出來的。2013年5月13日,韓國三星電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開發第5代移動通信(5g)的核心技術。2019年4月韓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5g國家,同年9月華為正式發布mate 30支持5g。nbsp;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5g,是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頻移動通信技術,也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路基礎設施。
nbsp;5g採用全服務化設計,模塊化網路功能,支持按需調用,實現功能重構。採用服務化描述,易於實現能力開放,有利於引入it開發實力,發揮網路潛力。
為了支持高速率傳輸和更優覆蓋,5g採用ldpc、性能更強的大規模天線技術等。為了支持低時延、高可靠,5g採用短幀、多層/多站數據重傳等技術。
操作環境
品牌型號:通用
系統版本:通用
2. 還有知道的,5G標準是怎麼來的,由誰制定的有了解的么
1、3GPP
為迎接5G元年的來臨,現在國際上影響最為廣泛的標准化組織3GPP也忙起來了。
2015年9月,3GPP RAN 5G workshop,全球80餘家通信組織及電信運營、設備、終端、晶元企業華山論劍,就5G潛在技術方案及標准化工作計劃進行了討論。會上明確5G新空口和LTE-A演進將在3GPP R14及後續版本中同時開展標準定義工作。2016年3月將在各工作組開展具體技術方案的評估。欲知詳情,請翻看S^2明星文章《3GPP RAN定義5G標准化路標》。
後續3GPP將根據ITU時間表提交3GPP標準定義結果。
2、IMT-2020
作為國內的5G大佬組織,IMT - 2020(5G)推進組在去年5月就發布了《5G願景與需求白皮書》,今年5月發布了《5G無線技術架構白皮書》和《5G網路技術架構白皮書》(IMT-2020(5G) 推進組),兩本白皮書分別從無線空口技術和網路架構兩方面給出了國內公司關於5G的一些技術觀點,其中無線空口技術包括大規模天線、超密集組網、高頻通信以及新型多址等。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為代表的國內運營商和以華為、中興、大唐為代表的國內設備商廣泛參與到IMT-2020(5G)推進組的討論中。從目前各展會發布的數據來看,國內設備商的5G開發進度還是居於國際領先水平的。
3、METIS
由歐洲從2012年啟動的面向5G研究的METIS項目自成立以來,研究成果一直備受國際關注,但該項目只是5G的前哨站,已於2015年6月正式結束。在該項目進行期間,發布了多項影響廣泛的研究報告(https://www.metis2020.com/documents/deliverables/),包括5G網路架構設計、5G潛在空口接入技術及相應評估結果等。
4、5GPPP
5GPPP是歐盟於2013年宣布成立的5G研究組織,從時間關系及工作重點來看,其與METIS項目有承接的意思。METIS做前期研究工作,而5GPPP將面向後期技術標准化。按其宣傳口徑:「5GPPP將會成為後續5G技術標準的提案組織,也就是透過來自不同價值鏈環節廠商的共同討論,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找出新的應用需求,並規劃適合具有效率的技術導入成為產業共同技術標准。」
目前,5GPPP並沒有過多發出聲音。按計劃來看,其後續還將會有相應的Demo和Trial出現。
3. 5G是美國還是中國的
不屬於中國,也不屬於美國。5g不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歐盟是最早投資研發5G,於2013年投資5000萬歐元用於5G研發。
中國的華為公司,在5G方面投資較大,並掌握了很多的5G網路專利。
在世界5G標准專利中,中國聲明的標准必要專利佔比超過30%。作為國內三大運營商之首的中國移動申請的5G專利超1000項,已成為5G標准制定的重要力量。同時在世界5G立項備案中,中國移動佔10項、華為佔8項、愛立信佔6項、英特爾佔4項、中興2項等等,中國力量已佔據半壁江山。
在產業政策上,美國也正通過"5G快速計劃(5G FAST PLAN)"等舉措,全面加速5G布局,甚至動用國家力量,對中興、華為等中國廠商展開了全面狙擊。
4. 5G網路是屬於哪個公司研製
5G本身是多個通信領域最高端技術的集合,是由多家公司、協會、團體共同組成的國際性組織合作研發的,並不屬於某一個人或某一家公司。簡單來說,就是各個國家和大洲的電信標准化組織,為了能做一個全球統一的通信網路,才有了現在的5G。
參與5G網路研發的公司比較多,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三星、高通、NEC等等通訊巨頭都是有相關的研發成果,其中數中國華為的5G專利最多。
5. 5g是哪個國家的專利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5G,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包含了很多方面的技術。目前在5G領域擁有專利數量靠前的國家有中國、韓國、美國、瑞典、芬蘭、日本,等等。
6. 5G網路是屬於哪個公司研製
2016年11月16日,舉辦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2],美國高通公司帶來的可以實現「萬物互聯」的5G技術原型入選15項「黑科技」——世界互聯網領先成果。高通5G向千兆移動網路和人工智慧邁進[3]。
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准,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外語縮寫:5G。也是4G之後的延伸,正在研究中。目前還沒有任何電信公司或標准訂定組織(像3GPP、WiMAX論壇及ITU-R)的公開規格或官方文件提到5G。
中國(華為)、韓國(三星電子)、日本、歐盟(愛立信[4])都在投入相當的資源研發5G網路。
2017年12月21日,在國際電信標准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並發布。[5]2018年2月23日,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6]。2018年8月3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周四發布高頻段頻譜的競拍規定,這些頻譜將用於開發下一代5G無線網路。2018年12月1日,韓國三大運營商SK、KT與LG U+同步在韓國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這也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服務在全球首次實現商用。[7]12月7日,工信部同意聯通集團自通知日至2020年6月30日使用3500MHz-3600MHz頻率。[8]12月10日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9]。2018年12月20日,5G當選為2018年度科技類十大流行語。[10]
5G移動網路技術將在2020年左右實現商用化。
中文名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外文名
5th-Generation
外語縮寫
5G
國內研究團隊
華為科技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
國外研究團隊
美國高通 愛立信 三星電子[4]
基本概念
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准,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外語縮寫:5G。也是4G之後的延伸,正在研究中,5G網路的理論下行速度為10Gb/s(相當於下載速度1.25GB/s)[11]。
7. 5g是誰研發的
5G本身是多個通信領域最高端技術的集合,是由多家公司、協會、團體共同組成的國際性組織合作研發的,並不屬於某一個人或某一家公司。簡單來說,就是各個國家和大洲的電信標准化組織,為了能做一個全球統一的通信網路,才有了現在的5G。
首先要清楚5G不屬於某一個人或某一家公司研發的,而是由多家公司、協會、團體共同研發,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做一個全球統一的通信網路。5G組織包括:
1. 3GPP,這個是由日本無線工業及商貿聯合會(ARIB)、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CCSA)、美國電信行業解決方案聯盟(ATIS)、日本電信技術委員會(TTC)、歐洲電信標准協會(ETSI)、印度電信標准開發協會(TSDSI)、韓國電信技術協會(TTA)組成。主要是設計到基站的建設、匹配製程的晶元製造,從中的技術研發、採用怎樣的頻率和運營什麼波段等;
2. METIS,這個是由歐洲從2012年啟動的面向5G研究的METIS項目自成立以來,研究成果一直備受國際關注,但該項目只是5G的前哨站,已於2015年6月正式結束;
3. 5GPPP是歐盟於2013年宣布成立的5G研究組織,從時間關系及工作重點來看,其與METIS項目有承接的意思。METIS做前期研究工作,而5GPPP將面向後期技術標准化;
4. 此外,還有華為、高通、愛立信等通訊設備廠商,各大手機廠商以及各國網路運營商對5G技術的研究和實現,還有在專利上面所做的貢獻才最終組合成為5G的技術標准。
8. 首版5G國際標准將由哪個國家來完成
首版5G國際標准將由美國來完成。
通信標准化組織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近日在美國舉行分組大會宣布,第一個5G國際標准正式完成並凍結。該標準的凍結比原計劃時間提前來到,5G的腳步又近了。隨著5G的加速,古老的2G是否要退網被擺上議題。
上述標準是3GPPR15(第一版5G)標準的非獨立組網(NSA)5G新空口標准。所謂非獨立組網,就是以現有的LTE無線接入和核心網作為移動性管理和覆蓋的錨點,新增5G無線接入的組網方式。通俗地講,該標准實際上確立了5G基站到用戶端互通的技術規范。
這一標準的確立,意味著全球部署5G技術的競爭將再度升級,對於專注於5G網路商用部署的運營商而言是一大福音。分析人士指出,電子行業將迎來以5G應用為核心支撐的第二輪創新。
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要求,5G將在2020年實現商用。日前,工信部已下發通知,宣布我國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工信部此前曾表示,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第三階段技術試驗。從上述通知來看,第三階段工作的啟動時間提前了一個月。
5G的發展也來自於對移動數據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到移動網路中,新的服務和應用層出不窮,全球移動寬頻用戶在2018年有望達到90億,到2020年,預計移動通信網路的容量需要在當前的網路容量上增長1000倍。
移動數據流量的暴漲將給網路帶來嚴峻的挑戰。首先,如果按照當前移動通信網路發展,容量難以支持千倍流量的增長,網路能耗和比特成本難以承受;其次,流量增長必然帶來對頻譜的進一步需求,而移動通信頻譜稀缺,可用頻譜呈大跨度、碎片化分布,難以實現頻譜的高效使用。
此外,要提升網路容量,必須智能高效利用網路資源,例如針對業務和用戶的個性進行智能優化,但這方面的能力不足;最後,未來網路必然是一個多網並存的異構移動網路,要提升網路容量,必須解決高效管理各個網路,簡化互操作,增強用戶體驗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挑戰,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流量需求,亟需發展新一代5G移動通信網路 。
9. 5G技術是由誰研發的
5G最早由歐盟提出概念,世界各國企業通力合作,它不屬於任何團體組織,是世界共有的通訊產物。5G的研發極大促進了手機通訊能力,網速得到極大提高,相較於4G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5G已經初露鋒芒,如雲端大數據同步,物聯網工程,飛行汽車等科研領域研發都得到了極大的促進。
就目前發展形勢而言,我國在科研技術成果層出不窮,相信未來不久我們便會迎來新的啟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