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路由器,集線器分別工作在第幾層
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集線器工作在物理層。
OSI網路七層結構介紹:
(1)應用層:與其他計算機進行通訊的一個應用,它是對應應用程序的通信服務的。例如,一個沒有通信功能的字處理程序就不能執行通信的代碼,從事字處理工作的程序員也不關心OSI的第7層。但是,如果添加了一個傳輸文件的選項,那麼字處理器的程序員就需要實現OSI的第7層。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層: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許你選擇以二進制或ASII格式傳輸。如果選擇二進制,那麼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改變文件的內容。如果選擇ASII格式,發送方將把文本從發送方的字元集轉換成標準的ASII後發送數據。在接收方將標準的ASII轉換成接收方計算機的字元集。示例:加密,ASII等。
(3)會話層:他定義了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一個會話,包括對多個雙向小時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連續消息的一部分時可以通知應用,從而使表示層看到的數據是連續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表示層收到了所有的數據,則用數據代表表示層。示例:RPC,SQL等。
(4)傳輸層:這層的功能包括是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還是無差錯恢復協議,及在同一主機上對不同應用的數據流的輸入進行復用,還包括對收到的順序不對的數據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網路層:這層對端到端的包傳輸進行定義,他定義了能夠標識所有結點的邏輯地址,還定義了路由實現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為了適應最大傳輸單元長度小於包長度的傳輸介質,網路層還定義了如何將一個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6)數據鏈路層:他定義了在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這些協議與被討論的歌種介質有關。示例:ATM,FDDI等。
(7)物理層:OSI的物理層規范是有關傳輸介質的特性標准,這些規范通常也參考了其他組織制定的標准。連接頭、針、針的使用、電流、電流、編碼及光調制等都屬於各種物理層規范中的內容。物理層常用多個規范完成對所有細節的定義。示例:Rj45,802.3等。
Ⅱ 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分別處於什麼層
七層模型:從底層到上層分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二層也叫數據鏈路層:主要用戶為建立邏輯連接、進行硬體地址定址、差錯校驗等功能,並將比特組合成位元組進而組合成幀,用MAC地址訪問介質。三層也叫網路層,主要作用是為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網路中的兩個主機系統之間提供連接和路徑選擇。
我們常說的交換機包括二層交換機和三層交換機,集線器是典型的二層交換機,路由器是典型的三層交換機。
判斷二層交換機和三層交換機最簡單按的辦法就是:通過這個交換機只能訪問同一網段的其它設備,這個交換機就是二層交換機;可以訪問不通網段的其它設備,這個交換機就是三層交換機。
Ⅲ 路由器、集線器、交換機分別工作在OSI七層協議模型的哪一層
路由器三層(網路層);
集線器一層(物理層);
普通交換機二層(數據鏈路層)。
現在也有工作在第三層的交換機。
OSI七層網路模型由下至上為1至7層,分別為物理層(Physical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很簡單,就是應用程序。這一層負責確定通信對象,並確保由足夠的資源用於通信,這些當然都是想要通信的應用程序乾的事情。
表示層,負責數據的編碼、轉化,確保應用層的正常工作。這一層,是將我們看到的界面與二進制間互相轉化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語言與機器語言間的轉化。數據的壓縮、解壓,加密、解密都發生在這一層。這一層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將數據處理為不同的格式,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文件擴展名。
會話層,負責建立、維護、控制會話,區分不同的會話,以及提供單工(Simplex)、半雙工(Half plex)、全雙工(Full plex)三種通信模式的服務。我們平時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這一層。
傳輸層,負責分割、組合數據,實現端到端的邏輯連接。數據在上三層是整體的,到了這一層開始被分割,這一層分割後的數據被稱為段(Segment)。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連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連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務,流控(Flow control)等都發生在這一層。
網路層,負責管理網路地址,定位設備,決定路由。我們所熟知的IP地址和路由器就是工作在這一層。上層的數據段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包(Packet),包有兩種,一種叫做用戶數據包(Data packets),是上層傳下來的用戶數據;另一種叫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 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發出來的,用來和其他路由器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
數據鏈路層,負責准備物理傳輸,CRC校驗,錯誤通知,網路拓撲,流控等。我們所熟知的MAC地址和交換機都工作在這一層。上層傳下來的包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幀(Frame)。
物理層,就是實實在在的物理鏈路,負責將數據以比特流的方式發送、接收。
Ⅳ 集線器和路由器分別運行於OSI模型的__層和__層
集線器工作於OSI/RM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MAC(介質訪問控制)子層。路由器在OSI/RM中完成的網路層中繼以及第三層中繼任務,對不同的網路之間的數據包進行存儲、分組轉發處理,其主要就是在不同的邏輯分開網路。
物理層定義了電氣信號,符號,線的狀態和時鍾要求,數據編碼和數據傳輸用的連接器。因為集線器只對信號進行整形、放大後再重發,不進行編碼,所以是物理層的設備。
10M集線器在物理層有4個標准介面可用,那就是:10BASE-5、10BASE-2、10BASE-T、10BASE-F。10M集線器的10BASE-5(AUI)埠用來連接層1和層2 。
(4)集線器屬於哪個網路層擴展閱讀
在網路通信中,路由器具有判斷網路地址以及選擇IP路徑的作用,可以在多個網路環境中,構建靈活的鏈接系統,通過不同的數據分組以及介質訪問方式對各個子網進行鏈接。路由器在操作中僅接受源站或者其他相關路由器傳遞的信息,是一種基於網路層的互聯設備。
路由器通常位於網路層,因而路由技術也是與網路層相關的一門技術, 路由器與早期的網橋相比有很多的變化和不同。
Ⅳ 交換機,網橋,集線器,以及網關工作在哪一層。
網關,路由器在第三層,叫網路層。
交換機與網橋在第二層,叫數據鏈路層。
集線器,中繼器在第一層,叫物理層。
Ⅵ OSI七層結構以及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各工作在哪一層
集線器工作在物理層,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
OSI七層結構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OSI模型的設計目的是成為一個所有銷售商都能實現的開放網路模型,來克服使用眾多私有網路模型所帶來的困難和低效性。這個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OSI模型的設計目的是成為一個所有銷售商都能實現的開放網路模型,來克服使用眾多私有網路模型所帶來的困難和低效性。OSI是在一個備受尊敬的國際標准團體的參與下完成的,這個組織就是ISO(國際標准化組織)。
Ⅶ 集線器與交換機分別運行於什麼網路層
集線器工作在物理層,交換機分好多種,有二層交換機和三層交換機。二層是數據鏈路層,三層是網路層。理論上說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
Ⅷ 集線器工作在osi哪一層
集線器工作在osi第一層機物理層,傳輸的單位是比特。所有介面在同一廣播域、和同一沖突域中,所以集線器只能利用到實際帶寬的30%至40%。
物理層是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區域網與廣域網皆屬第1、2層。
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它雖然處於最底層,卻是整個開放系統的基礎。物理層為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如果您想要用盡量少的詞來記住這個第一層,那就是「信號和介質」。
(8)集線器屬於哪個網路層擴展閱讀:
信號在線路中傳播會進行衰減,集線器的作用就是對信號進行再生放大,從而擴大了網路的傳輸距離。從功能就可以看出,集線器是工作在物理層的。
而且從下圖中可以看出,使用集線器的網路是匯流排型網路,那麼當一台計算機發送消息時,所有的計算機都會收到消息。而且有一個問題就是有可能多台主機同時發送消息,那麼這些信號在匯流排上相遇就會發生沖突,所以就需要使用"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檢測(CSMA/CD)"。
使用集線器的網路叫做共享式網路,該網路的所有主機都屬於同一個沖突域,即一台計算機發送消息,其它的計算機都能夠收到。而且同一時刻只能夠有一台計算機發送消息(為了防止沖突)。
Ⅸ 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分別對應ISO/OSI的哪以層
集線器屬於一層設備,數據進來以後廣播形式發送,對應osi物理層
交換機屬於二層設備,根據mac地址進行數據轉發,他跟集線器不同於他每一個埠屬於一個沖突域,而集線器所有埠屬於一個沖突域,對應osi的數據鏈路層
網橋屬於二層設備,根據mac地址進行幀轉發,可以看做是2層路由,對應osi數據鏈路層
路由器是三層設備,根據ip進行定址轉發數據包,對應osi網路層
Ⅹ 集線器與交換機分別運行於什麼網路層
集線器是第二層數據鏈路層。交換機分很多種,向我們接觸的一般是工作在第三層網路層的交換機。大型網路、企業是工作在第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