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IP是面向無連接的協議
IP是面向無連接的 。
在發包之前,不需要建立與對端目標地址之間的連接。上層如果有發送給IP的數據,該數據會立即被壓縮成IP包發送出去。
可能存在的問題: 丟包、錯位、數據量翻倍等 。
主要有兩點原因: (1)為了簡化;(2)為了提速 。
面向連接比面向無連接處理相對復雜。甚至管理每個連接本身就是一個相當繁瑣的事情。此外,每次通信之前都要事先建立連接,又會降低處理速度。需要有連接的時候,可以委託上一層的協議提供此項服務。因此,IP為了實現簡單化與高速化採用了面向無連接的方式。
並且,網路通信中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分層,就可以明確TCP與IP各自協議的最終目的,也有利於後續對這些協議進行擴展和性能上的優化。
『貳』 網路層是無連接的 無連接和有連接的都是哪些, 有什麼不同~ ip
網路層是無連接的
傳輸層的 tcp 是有連接的 udp是無連接的
面向連接的 就是在傳輸之前,先事先建立起一條路徑,然後傳輸就按照這個路徑走。
無連接的就是 傳輸的時候 選路徑是不確定的。 無連接的,很有可能發生數據報的丟失。
『叄』 INTERNET網為什麼採用面向非連接的互聯解決方案
答案:面向連接的解決方案要求兩個節點在通信時建立一條邏輯通道,所有的信息單元沿著這條邏輯通道傳送。路由器將一個網路中的邏輯通道連接到另一個網路中的邏輯通道,最終形成一條從源節點至目的節點的完整通道。面向連接的解決方案要求互聯網中的每一個物理網路都能夠提供面向連接的服務,而這樣的要求並不現實。與互聯網面向連接的解決方案不同,面向非連接的解決方案並不需要建立邏輯通道。網路中的信息單元被獨立對待,這些信息單元經過一些列的網路和路由器,最終到達目的節點。即無需與對方建立連接既可以發送數據。IP協議(Internet protocol)是面向非連接的互聯解決方案中最常使用的協議。盡管IP協議不是國際標准,但由於它效率高、互操作性好、實現簡單、比較適合於異構網路,因此被眾多著名的網路供應商(如IBM、Microsoft、Novell、Cisco等)採用,成為事實上的標准。所以......
『肆』 ip是面向無連接的 為何tcp確能面向連接呢
TCP和IP屬於不同層次的協議,分別位於OSI七層模型的4層和3層,在運輸層(TCP)是面向連接的,在網路層(IP)則是無連接的。
TCP邏輯上是面向連接的,其實現則是由面向無連接的IP協議實現,因為TCP的面向連接體現在A傳數據給B的話,需要握手,需要ACK。而對於IP層而言,無論是A發給B的數據包,還是B給A的ACK包,都是同一類型的包,都用報文的方式無連接地發送,而在TCP層就不一樣了,如果ACK沒有收到,A會認為發包失敗,會重發的,所以還是可以達到面向連接的功能的。
『伍』 計算機網路中面向連接和非連接 幫忙分別舉六個例子 謝謝
面向連接的服務:發送信息的源計算機必須首先與接收信息的目的計算機建立連接.
非連接服務:發送信息的計算機把數據以一定的格式封裝在幀中, 把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加在信息頭上, 然後把幀交給網路進行發送.
面向連接的服務包括:電話、在線視頻、即時通信、語音聊天、網路游戲、GPS定位
非連接服務有:郵件、電子賀卡、簡訊、彩信、搜索、下載
『陸』 哪一個網路不是面向連接的AB均是面向連接的, C,D呢X.25協議是什麼TCP/IP協議簇對嗎
D) 再明顯不過的答案了。
TCP/IP協議簇的網路層,就是IP層,提供無連接,盡力而為的服務!
x.25也是可靠的虛電路。
『柒』 哪些是面向連接的服務哪些不是
TCP是面向連接的,UDP是無連接,他們是傳輸層的協議。
ATM也是面向連接的,但是他主要是在數據鏈路層。
還有Novell SPX、Apple Talk ATP等等,都是面向連接的。
而無連接協議中,最重要的是IP協議,在網路層。
『捌』 osi七層模型中哪些是面向連接的哪些是面向非連接的
TCP是面向連接的,但它使用的IP是無連接的,UDP無連接。其他的像HTTP,FTP,SMTP,TELNET等使用TCP協議的都面向連接,而像TFTP,DNS,RTP,BOOTP,SNMP等使用UDP協議的是無連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