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益眾籌為什麼那麼火
「陽光女孩頑抗白血病,希望社會愛心助力」「天降橫禍,萬般無奈下,懇請您施以援手」……打開微信朋友圈,不時會有各類言辭懇切的求助信息映入眼簾。點開標題,籌款請求的詳細界面便跳轉出來,顯示求助人發起籌資項目的原因、詳細要求、目標金額、已籌金額等,捐助人可以在頁面下方點擊「幫助TA」進行捐款,還可以將募捐信息分享到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體。
2. 互聯網眾籌定義、眾籌構成,眾籌特性、互聯網眾籌意義
一、互聯網眾籌定義
互聯網眾籌是指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
二、眾籌構成:
發起人:有創造能力但缺乏資金的人;支持者:對籌資者的故事和回報感興趣的,有能力支持的人。平台:連接發起人和支持者的互聯網終端。
三、眾籌特性
眾籌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草根階層的力量、注重創意等特點,使得眾籌一出世就迎來了世人矚目的眼光,很多年輕人力圖採用這種模式實現他們心中創業的夢想。例如你創作了一個中國版《來自星星的你》,把他放在眾籌網站上,在規定的時間內籌資達到事先設定的籌資目標額度,你就可以得到製作中國版《來自星星的你》所需資金,開始放心拍攝了。
四、互聯網眾籌意義
互聯網眾籌最重要的意義不僅在金融創新本身,而在於對傳統金融領域和金融業態提出的挑戰,並且在一定意義上具有顛覆性。正像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態提出挑戰一樣,互聯網眾籌這種深化能夠對傳統的一些同行基金的業務提出挑戰。眾籌的模式大大改變了融資形態,應該引起足夠的認識,今天互聯網眾籌同樣面臨這樣一個大趨勢,所以我們應該從戰略高度來認知。
3. 網路募捐之淺見
近日,德雲社演員吳帥(藝名吳鶴臣)因突發腦溢血住院,其家人在網路眾籌平台發起眾籌100萬元。在熱心網友幫忙捐款、轉發的同時,卻發現吳在北京有兩套房、一輛車,大病也有醫保。這個事件又一次把網路募捐推到風口浪尖。
一、網路募捐的性質和產生緣由
網路募捐是個人或者組織通過網路平台媒介,藉助網路在一定范圍內的影響力,整合網路資源,發動網民力量,向在網路上求助的困難群體提供幫助的一種非營利行為。
網路募捐作為非營利組織在醫療領域的跨界產物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現階段以互聯網新技術創新的大環境下,尤其是互聯網金融引發的行業轉型也深刻改變著公益生態。新出台的《慈善法》也對互聯網募捐進行了明確規制,要求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須首先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網路募捐須在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發布信息。這也標志著互聯網捐贈進入國家正式的制度安排。
二、網路募捐的利與弊
網路募捐即是公益眾籌的互聯網模式,成為非營利組織籌資的創新手段,能在短時間內籌集到所需資金並成為一種潮流,其籌資經驗值得非營利組織借鑒。但是,當前網路募捐仍處於野蠻發展、遍地開花、各自為政的初始階段,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有其潛在的風險存在。
(一)網路募捐的「利」: 一是網路募捐利用慈善信息的「熟人傳播」模式彌補了組織傳播的短板。社交媒體等新型媒體利用「朋友圈」的熟人傳播,避免了組織傳播的體制僵化與效果滯後,提高了慈善透明度,也有利於民間慈善行為的開展。二是網路募捐過程中包含了多元主體的參與,如互聯網公益平台企業、快遞公司、志願組織及捐贈者個人。正是這些多元主體之間的緊密合作,實現了資源整合,讓足不出戶做慈善成為現實,降低了民間捐贈慈善行為的成本,進而擴大了民間慈善的普及率。
(二)網路募捐的「弊」: 一是由於互聯網慈善存在主體模糊性、組織目標不穩定等短板,受捐人一旦發生失信行為,就會極大地降低組織的信任度。再次,互聯網慈善存在運作機制的脆弱性。「逼捐」與「尬捐」是互聯網捐贈的兩種模式,僅依靠道德和感情的捐贈註定具有不可持續性。二是慈善組織的專業素養不足就會導致慈善資源的隨機性和選擇性投放,並導致資源的過度集中。同時,民眾慈善素養的局限也導致互聯網捐贈也多集中於某個地區、某種物資和某種服務,出現了慈善資源分布的貧富不均。受捐者的主觀能動性被抑制,影響了自我能力的發展。
三、網路募捐存在問題
(一)網路募捐立法不完善,法律約束力較弱
法律是規范網路募捐的重要保障之一,對於完善網路募捐環境至關重要。我國關於慈善的法律有很多,但是網路募捐作為新生事物,涉及的法律起步較晚,數量較少,仍需不斷完善。2016 年我國頒布了《慈善法》,對慈善組織、主體資格等都做了相關的規定,當然也有對於互聯網捐贈的相關規定,該法律文件無論對傳統慈善模式還是對於網路募捐都是進步的。但是《慈善法》只是一部基礎的法律,並沒有出台相應的實施細則,對一些具體問題並未做出相應的規定。例如,《慈善法》規定了個人不可以進行網路募捐行為,只能通過與具有資質的慈善組織合作開展慈善活動,但並未禁止個人通過網路渠道進行求助。
(二)網路募捐監管體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監管
我國網路募捐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風險,從監管的角度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一是網路募捐平台缺乏內部監管機制,行業監管不到位。二是外部監督的缺失。對於網路募捐活動的監督,政府各部門職責劃分不明確,協調較差,導致監管不力,使網路募捐機構有過分的自由空間,容易出現濫用善款情況。例如,個人通過網路募捐平台進行求助時,其家庭經濟狀況和求助信息的真實性難以通過有效第三方進行驗證,缺少內外部的監督。
(三)信息公開不及時、透明性差,導致社會公信力缺失
網路募捐活動依託互聯網平台,具有虛擬性,並且不能充分及時地公開參與網路募捐活動的求助者的相關信息,使得這些信息的真實性難以准確辨別,正是由於這樣的「便利」,出現了更多的詐捐和騙捐的現象。同時對於救助者獲得的慈善款的最終去向並不能及時地、實時地公諸於眾,一旦曝光有虛假、騙取捐款的現象,捐贈者會對網路募捐失去信任,導致網路募捐機構的社會公信力下降。
四、完善網路募捐的措施
(一)完善網路募捐相關的法律體系,提高法律約束力
完善的法律法規是我國網路募捐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現階段我國雖然有《慈善法》作為法律依據,但一些具體問題的相關規定仍不完善。因此要不斷針對一些具體問題做出相應的規定,出台專門的法律文件。同時要加大執法力度,對違法犯罪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針對網路募捐詐捐、騙捐及其他犯罪行為要有嚴格的處罰規定,完善規制網路募捐犯罪的法律法規體系,將網路募捐法律與民法、刑法等各部門合理銜接。不斷完善網路募捐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法律約束力,為網路募捐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完善網路募捐監管體系,提高監管能力
完善網路募捐監管體系要兼顧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使二者有效結合:一方面加強網路募捐組織內部自律。加強內部監督管理,明確並落實職業准則,提升整體素質,針對該行業准入的標准和資格要嚴格審查,在捐贈活動過程中也要有專門的部門進行實時監管,事後慈善款的流動去向也要嚴格監督等。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監管,如政府部門的有效監管,要做好政策指導,對違法行為嚴厲打擊,規范網路募捐活動;加強社會監督,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鼓勵廣泛參與;建立第三方評估部門,制定合理的評估標准,定期對網路募捐組織或活動進行評估,使其保持先進性。
(三)完善信息公開機制,增強社會公信力
社會公信力是網路募捐組織發展的基石,提高自身的社會公信力不僅要接受多方的監管,而且要及時公開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性。一方面要建立專業權威的信息公開機制,參與網路募捐活動的求助者要將信息及時地公開,增強網路募捐組織運作的透明性。另一方面應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財務制度,使人人都可以查詢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情況。這樣的機制利於捐贈者深入了解相關事宜,可以避免出現質疑慈善活動的情況,提高對網路募捐的信任度,網民可以沒有顧慮地參與其中,獻出自己的愛心,利於網路募捐活動的有效開展。
4. 網路眾籌會不會被國家取締
不會取締,但會加強監管。
日前,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此舉標志著網路眾籌監管大幕將緩緩拉開。
《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有很多值得肯定之處:
首先,網路眾籌平台不得「自籌」。根據《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第九條的規定,股權眾籌平台不得通過本機構互聯網平台為自身或關聯方融資。
對眾籌平台如此限制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能確保眾籌平台中立性及中介服務定位,另一方面,也能避免眾籌平台因自籌滑向「非法集資」深淵。
其次,同一眾籌項目不得在兩個平台同時眾籌。根據《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融資者不得同一時間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股權眾籌平台就同一融資項目進行融資。
對於參與眾籌的投資者來說,同一眾籌項目在多個平台同時眾籌,從融資的角度來說,有「一房二賣」的嫌疑,融資誠信有瑕疵,很容易滑入「詐騙」;而站在投資者角度,與現實中「一房二賣」的風險類似,投資者的投資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禁止同一項目同一時間在多個平台同時眾籌,對於投資者的投資安全將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其三,單一項目眾籌投資者不超過200人。根據《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融資者或融資者發起設立的融資企業的股東人數累計不得超過200人。很多人可能對200人的人數限制感到困惑。
理論上講,眾籌參與人數越多,相當於份額越多,單個投資者的金額也會下降,這樣每個人參與者的風險也就被分解了。從風險控制來講,人越多越安全。
但是,根據《證券法》第十條的規定,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二百人的做法,相當於公開發行證券,而這是必須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准。
而也就是為什麼該辦法的全稱是「私募股權眾籌融資」,強調「私募」。因為如果超過200人,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就不是「私募」了,而變成了「公募」了,需要依法核准才行實施,未經核准就是非法行為了。
想了解更多融資知識請到融資服務平台壹顧問官網查詢。
5. 京東眾籌有什麼真實的案例可以分享嗎
京東眾籌成功案例經驗分享
產品上線後,僅在第一天進行了推廣活動,前兩天從流量到轉化率都很不錯,隨後商家停止了合作推廣,進行自主推廣,流量和轉化率明顯出現小坡並一直持續到項目結束。通過第一天的推廣證明產品由一定市場粘性,但是隨著停止推廣流量的下降,影響到了轉化率。因此推廣在項目進行中佔有者重要的地位。
6. 網路眾籌求助門檻低 真實性令人擔憂
網路眾籌有的特徵 1、低門檻:無論身份、地位、職業、年齡、性別,只要有想法有創造能力都可以發起項目。 2、多樣性:眾籌的方向具有多樣性,在國內的點名時間網站上的項目類別包括設計、科技、音樂、影視、食品、漫畫、出版、游戲、攝影等。
7. 什麼是眾籌眾籌平台倒閉是怎麼回事
眾籌是通過互聯網網路將大眾及他們的錢聚集的集體力量來投資和支持由他人或組織發起的活動。
「眾籌」興起於2011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融資規模態勢良好。自中國第一家眾籌平台——點名時間上線後,各類眾籌平台大量涌現。2014年,眾籌在我國的發展步入正軌,被稱為「中國眾籌元年」。
就中國當前眾籌平台的格局,京東眾籌、淘寶眾籌、蘇寧眾籌在我國獎勵類眾籌市場中占據著極大比重。其中京東眾籌後來居上處於榜首,其次是淘寶眾籌,蘇寧眾籌。
2014年7月京東金融集團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又做出一個新的嘗試,推出了眾籌平台。截止2015年末,京東東家累計眾籌金額已達7億元人民幣,京東將股權融資項目分為創投版和消費版。京東東家的創新模式在於跟投基金、輕領投以及投資標的。
8. 琛圳眾聯國際網路眾籌是不是傳銷
截止2019年10月30日,眾聯國際(中國)控股集團尚未被認定為傳銷,還可以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進行判斷。
《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
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以下為眾聯國際(中國)控股集團的新聞報道可作為一定的參考:
2015年11月1日,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主題的眾聯國際經濟高峰論壇(昆明)在昆明舉行。論壇圍繞如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利用「互聯網+」平台,積極開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的新模式以及藉助大數據平台進行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進一步激發創新與創業活力等熱點話題展開了主題研討。
這是青年創新創業發展基金全國行的首站。共青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青年創新創業發展基金與雲南標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訂雲南站戰略合作,這意味著雲南青年創新創業途徑有了新的渠道,在資金、技術等方面也增添了新動力。
同時,青年創新創業發展基金(雲南站)也正式啟動,這將搭建起青年創業項目展示平台,推動創業青年的交流與合作,讓廣大青年通過創業實踐自覺承擔引領科學技術、商業模式、管理體制等的創新,在推動國家進步、促進社會發展中發揮作用。
同時專項基金還將在科技、經濟、金融等多方面實現資源的有效聚集和融合,為雲南青年創新創業營造更好的服務環境。本次論壇由深圳市互聯網學會金融專家委員會、眾聯國際(中國)控股集團主辦,眾聯網游雲南分公司、雲南標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雲南耀聯投資有限公司承辦。
9. 網路眾籌有什麼方式
1、債權眾籌。
其實也就是P2P,以歸還本金和支付相關利息的方式眾籌,通過有信用的貸款,或者抵押貸款等,國內這種平台很多,比如,人人貸。說的直白點,就是,我給你錢,你最終給我本金和產生的利息。
2、股權眾籌。
也就是投資人給你投資,你用公司相應的股權來作為回報方式,比如股權比例,比如股權數。,這屬於高風險投資。說的直白點,就是,我給你錢,你給我股份。當然,股東過多時,這也容易導致股份過於分散,不是每個合夥人都那麼靠譜,而且風險很大,因此,把握好股權設計模式很重要。股權眾籌的網站目前也有好幾個
3、慈善眾籌。
這就沒有什麼直接的回報,參與慈善,無論對個人和企業來說,都是一種很好的包裝。是一種精神價值的體現,說直白點就是,我給你錢,你給我幫助到別人的成就感。
4、產品眾籌
比如,某個公司的產品,目前還在製作中或者只是預售,通過眾籌,得到用戶的資金支持,回報方式就是得到該產品,產品可以是虛擬的服務,也可以是某些活動、事件,也可以是實物。說直白點就是,你給我錢,我給你想要的產品。這個好處就是,對用戶來說,提前預付款,不用擔心該產品買不到,對於眾籌發起者來說,產品還沒生產,就預先眾籌,再用預付款去根據實際需要的數量來生產產品,至少能保證產品賣不出去,也節約了很多成本。
10. 眾籌網路平台都有哪些啊
下面是目前世界上最熱門的15個眾籌平台:
1.Crowdcube:全球首個股權眾籌平台
有別於那些跟隨Kickstarter模式的眾籌平台,Crowdcube有著自己的創新,它是全球首個股權眾籌平台。投資者除了可以得到投資回報和與創業者進行交流之外,還可以成為他們所支持企業的股東。
2.Indiegogo:所籌資金直接分配給創始人
Indiegogo最初專注於電影類項目,現已發展成為接受各類創新項目的眾籌平台。有別於其他平台,Indiegogo不對網站上發布的項目進行審查,支持者承諾支付的資金將會直接分配給項目創始人。如果項目沒有達到預定籌資目標,則由項目發起人決定是否退還已籌資金。
3.Lucky Ant:支持你身邊的項目
Lucky Ant嘗試讓用戶支持他們所在區域的項目。網站每周推出一家本地企業,用戶通過向企業提供贊助而獲得相應的回報,如免費產品或是VIP會員優惠等。
4.點名時間:首個中國眾籌平台
眾籌的浪潮已經波及中國。於2011年5月在北京成立的點名時間是中國首家眾籌平台,目前已經有70個項目通過這個平台獲得了目標金額的集資。
5. Idea.me:拉丁美洲領先的眾籌平台
2011年8月推出的Idea.me是一個拉丁美洲的領先眾籌平台。目前,網站從最初的250個用戶、70個項目支持者發展到了25,000名用戶、5,000名項目支持者的規模。這家阿根廷的網站通過收購其在巴西的競爭對手Movare鞏固了平台在拉美市場的領先地位。
6.Gambitious:針對游戲的眾籌
Gambitious是一個荷蘭的眾籌網站,該網站將忠實的游戲玩家與游戲開發商聯系在一起。游戲玩家可以支持喜愛的電子游戲創意、提供贊助並在游戲發行前圍繞所支持的游戲製造相關話題,來自歐洲的支持者也可以購買所支持游戲的股權。
7.RocketHub:可以投票的眾籌
在眾籌平台上RocketHub,支持者除了投資外也可就項目進行投票,得票最高的項目可以獲得由RocketHub提供的商業和營銷援助,其內容包括如與重要公關人員合作的機會等。
8. Fundable:針對初創企業的股權眾籌
Fundable是 一家美國的股權眾籌平台,該平台希望可以充分利用2012年頒布的JOBS法案(該法案首次允許未被認證的投資者購買初創公司的股權),為初創公司提供集 資服務。法案預計要到2013年1月才能完全實施,在此之前Fundable只能像Kickstarter那樣,向投資者提供如產品或體驗等作為「回 報」。
9.ToGather.Asia:進駐一個巨大尚未開掘的市場
新加坡的ToGather.Asia是亞洲第一家眾籌門戶網站。該網站於2012年7月推出,針對新加坡及其周圍地區的項目進行集資。同Kickstarter類似,項目創始人向網站提交創新型項目,而網站負責對這些項目進行審核,支持者則通過提供一定的贊助資金獲得項目所承諾的回報。
10. Rock The Post:眾籌網站和社交平台
Rock The Post將眾籌概念和社交網路整合在一起。該網站使消費者可以圍繞某個初創企業組成網路社區,通過向這些企業提供資助、時間、建議或物質材料獲得回報。社區的用戶可以相互關注,分享所支持項目的詳細信息。
11.AppStori:應用程序的眾籌平台
AppStori是一個針對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的細分型眾籌及協同開發平台,這個網站在標準的眾籌平台基礎上加入了更多消費者與開發者之間的互動。除了投資,用戶還可以在網站上與程序的開發者進行對話、幫助他們在發布前完善構想、針對測試版程序提供反饋、建立網路社區等。
12. ZAOZAO:時尚設計的眾籌平台
香港推出的ZAOZAO是一家時尚設計的眾籌平台。這個新型的在線平台使時裝設計師可以在網站上發布自己的作品並從時尚愛好者那裡獲得用於生產的集資。
13.Cut on Your Bias:對創意產品進行定製和投票
設計師在Cut on Your Bias上發布創意產品,用戶瀏覽之後,可以進行定製並對他們最喜歡的產品進行投票。最受歡迎的產品將會被投產,同時之前投票給冠軍的用戶將會享有25%折扣的優惠。
14. ZIIBRA:音樂的眾籌平台
ZIIBRA允許藝術家上傳近期將要發布的歌曲,進行預售。參與其中的人數越多,則售價越低,此舉旨在激勵用戶共享他們所買的唱片。
15. Kickstarter:最大最知名的眾籌平台
Kickstarter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眾籌平台,截至2012年9月,Kickstarter已經成功推出了73,065個項目,他們抽取成功項目總集資額的5%作為傭金,資助的項目包括Pebble Watch、Elevation iPhone Dock、Ouya Games Console,共融得3.77億美元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