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共享 > 社交軟體是什麼網路

社交軟體是什麼網路

發布時間:2022-11-20 07:25:12

什麼是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涵蓋以人類社交為核心的所有網路服務形式,能夠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參與的互動平台,使得互聯網從研究部門、學校、政府、商業應用平台擴展成一個人類社交的工具。

㈡ 你最常用的社交網路是哪三個為什麼

現在手機通訊非常發達,在手機上也出現了很多社交軟體。作為一個90後的青年人,我接觸到的社交網路還是比較都的。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我常用的社交網路是哪三個?為什麼會用這幾個
一、微信聊天
我覺得作為一個智能手機用戶,微信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社交軟體了。我們周圍很多人都在使用,如果你不用,那你就沒辦法與他們交流。親戚、好友、客戶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經常交流的對象。而且微信還可以進行語音、視頻通話,也比較方便。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可以和好友分享一些動態,非常好玩。

以上就是我常用的三種社交軟體,原因我也解釋了,希望有不足的地方大家補充!

㈢ 什麼是sns

對於互聯網行業的人來說,SNS肯定很熟悉,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SNS是什麼,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SNS簡介

SNS,專指社交網路服務,它包括了社交軟體和社交網站。也指社交現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載體,如簡訊SMS服務。SNS的另一種常用解釋是社交網站或社交網。SNS也指社交網路軟體,是一個採用分布式技術,通俗地說是採用P2P技術構建的下一代,基於個人的網路基礎軟體。

總的來說,SNS就是指社交網路服務,它包括社交軟體和社交網站,我們常用的微信、微博等社交軟體和網站都是基於這個服務。你了解了嗎?

㈣ 社交網路的定義

社交網路即社交網路服務,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的網路,通過網路這一載體把人們連接起來,從而形成具有某一特點的團體。社交網路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網路效應,使用這項產品或者服務的人越多,這項產品或服務就越有價值和吸引力。社交網路這個名詞是1954年由J. A. Barnes 首先使用。社交網路源自網路社交,網路社交的起點是電子郵件,BBS則更進了一步,把「群發」和「轉發」常態化,即時通信(IM)和博客(Blog)是前面兩個社交工具的升級版本。整個社交網路發展的過程是循著人們逐漸將線下生活的更完整的信息流轉移到線上進行低成本管理,這讓虛擬社交越來越與現實世界的社交出現交流

 
網路社交工具最初應該單指通過網路進行社交的行為所使用的工具。網路社交除了可以通過qq,微信,微博,人人進行,甚至還可以包括我們在網路游戲中進行社交的網友,在貼吧留言與其他吧友進行交流,在一篇文章的評論出進行的討論。
進行網路社交的途徑的確很多,但是總結了他們的特點,就會發現社交是目的,網路是途徑。所以個人認為比較科學的定義是,以網路為平台進行的社交,而網路社交工具就是在此過程用到的應用軟體或網站了。您所說的那些按照這個定義的確屬於網路社交工具的范疇。但是網路社交工具應該不止包括這幾種。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由於出現了飛信,使得網路社交工具和現實中的簡訊結合到一起。出現了網路電話,就和現實中的電話結合到了一起。所以在未來,我覺得趨勢是網路社交和現實社交逐漸融合,最後變得難以區分,網路生活和現實生活融合,談不上誰取代誰,但是彼此變得更加緊密不可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未來網路社交工具的定義可能會變得更復雜,現實意義也會有所改變。

㈤ 現如今世界各國用的社交軟體分別是什麼

1、Facebook是一個在線社交網站,Facebook名字來源於新學年開始的學生花名冊。Facebook於2004年2月由馬克·扎克伯格與他的哈佛大學室友愛德華多·薩維林、安德魯·麥科勒姆、達斯汀·莫斯科維茨和克里斯·休斯創建的。起初,Facebook只限於哈佛學生注冊,但過了不久就擴大到波士頓地區、常青藤聯盟、斯坦福大學等高校。Facebook規定年滿13周歲的人才能在Facebook上注冊會員,用戶必須注冊後才能瀏覽Facebook。注冊時,Facebook要求創建一個個人檔案,並添加其他用戶作為朋友和交換信息,包括當他們更新個人資料時系統自動通知。2、Twitter是美國一個在線社交網路服務和微博服務的網站。Twitter中文名為推特,只允許戶發送140個字元的文本消息,該服務也被稱為「鳴叫」。在2006年7月15日,傑克·多爾西推出社交網站Twitter。Twitter迅速風靡全球,在2012年,Twitter擁有超過5億的注冊用戶,每天發布超過3.4億條微博,系統每天要處理超過16億次的搜索查詢量。自推出以來,Twitter已經成為了互聯網上十大最常用的網站,並被稱為「互聯網簡訊」。3、LinkedIn是美國一家職業社交網站,於2002年12月創建,並於2003年5月5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莫尼卡推出,LinkedIn主要用於專業網路。截至2013年1月,LinkedIn在200個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億多用戶。LinkedIn擁有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瑞典語、羅馬尼亞、俄羅斯、土耳其、日本、捷克、波蘭、韓國、印尼、馬來等各國語言。據Quantcast報告,LinkedIn在美國每月擁有2140萬獨立訪問者,在全球每月擁有4760萬獨立訪問者。2011年6月,LinkedIn擁有3390萬獨立訪問者,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3%,一舉超越了MySpace。LinkedIn於2011年1月首次公開募股申請。4.Pinterest是世界上最大的圖片社交分享網站。Pinterest允許用戶創建和管理主題圖片集合,例如事件、興趣和愛好。Pinterest是由本·西爾伯曼、保羅·夏拉和埃文夏普創建的。

㈥ 什麼社交軟體是全世界都用的呢!

軟體的話WhatsApp,Skype,line等,第一個適用范圍非常廣,歐美國家,亞非國家使用的都很多,目前已經被Facebook收購,雖然出現時間比較短,但是產品有很多創新,也是更平民化的社交軟體,非洲國家中亞國家大多喜歡用這個來打網路電話,跟微信語音溝通差不多。Skype屬於微軟公司,出現的比較早,使用的范圍主要是歐美國家,也越來越偏向於正式的,商業化的社交,使用人群基本都穩定了,不會出現大的增長了。line來自於韓國,目前主要流行於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使用人數上也在不斷的增加。

平台的話有Facebook,Twitter,Instagram,LinkedIn,vk等,前三個歐美國家比較多,LinkedIn全世界主流國家都比較流行,這個更偏向於商業往來,vk在俄語地區比較流行。

其他的不管是軟體還是社交平台,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社交工具,但是都不是國際化的,上面我列舉的那些都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使用人數比較多,也更國際化的社交工具。

當然還有咱們的微信,除了在中國,海外華人社區,東南亞,北美等地區也是使用人數比較多的社交工具。

㈦ 網上個人社交平台是什麼軟體

網路社交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網路化,在網上表現為以各種社會化網路軟體,例如Blog、WIKI、Tag、SNS、RSS等一系列Web2.0核心應用而構建的社交網路服務平台(SNS)。互聯網導致一種全新的人類社會組織和生存模式悄然走進我們,構建了一個超越地球空間之上的、巨大的群體——網路群體,21世紀的人類社會正在逐漸浮現出嶄新的形態與特質,網路全球化時代的個人正在聚合為新的社會群體。
你說的應該INS.

㈧ 社交網路什麼意思

  1. 社交網路即社交網路服務,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譯,中文直譯為社交網路服務,意譯為社交網路服務。

  2. 社交網路含義包括硬體、軟體、服務及應用,由於四字構成的片語更符合中國人的構詞習慣,因此人們習慣上用社交網路來代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

㈨ sns是什麼

SNS全稱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專指社交網路服務,包括了社交軟體和社交網站。也指社交現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載體。SNS的另一種解釋是社交網站或社交網。SNS也指社交網路軟體,是一個採用分布式技術,通俗地說是採用P2P技術,構建的下一代基於個人的網路基礎軟體。

SNS是一個採用分布式技術,通俗地說是採用P2P技術,構建的下一代基於個人的網路基礎軟體。SNS通過分布式軟體編程,將分散在每個人的設備上的CPU、硬碟、帶寬進行統籌安排,並賦予這些相對伺服器來說很渺小的設備更強大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計算速度,通信速度,存儲空間。

在互聯網中,PC機、智能手機都沒有強大的計算及帶寬資源,它們依賴網站伺服器,才能瀏覽發布信息。如果將每個設備的計算及帶寬資源進行重新分配與共享,這些設備就有可能具備比那些伺服器更為強大的能力。這就是分布計算理論誕生的根源,是SNS技術誕生的理論基礎。

社交網路服務是一個平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網路或社交關系的連接。例如,利益共享、活動、背景或現實生活中的連接。一個社交網路服務,包括表示每個用戶(通常是一個配置文件)的社交聯系和各種附加服務。

大多數社交網路服務是基於網路的在線社區服務,並提供用戶在互聯網互動的手段,如電子郵件和即時消息。有時被認為是一個社交網路服務,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說,社交網路服務通常是指以個人為中心的服務,並以網上社區服務組為中心。社交網站允許用戶在他們的網路共享他們的想法、圖片、文章、活動、事件。

㈩ 社交類手機APP的社交屬性分析

現今的即時通訊類APP都開始向社交方向發展,而多種多樣的社交媒體也在不斷更新,筆者試圖從幾個維度,對社交類APP進行分類與分析。

一、社交APP:社交網路與社交媒體

1、社交網路與社交媒體

筆者先將社交類APP分為兩類,社交網路與社交媒體,下面列出二者定義。

社交網路 即社交網路服務,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譯,中文直譯為社會性網路服務或社會化網路服務,意譯為社交網路服務。

社交媒體 (Social Media)指互聯網上基於用戶關系的內容生產與交換平台。社交媒體是人們彼此之間用來分享意見、見解、經驗和觀點的工具和平台,現階段主要包括社交網站、微博、微信、博客、論壇、播客等等。

筆者認為,社交網路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社交關系在虛擬的互聯網上的體現,大部分即時通訊軟體實現了社交網路的功能,即好友列表、對話與消息。通常來說,先有線下的社交關系,後有線上的好友關系。典型的APP有QQ,微信等。

社交媒體強調內容發布,每一個個體都是內容的發布者,通過內容關注從而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交媒體中,社交關系的建立有兩條路徑,一條是現實好友間的互相關注,另一條是通過搜索或是隨機關注。典型的應用有微博,豆瓣等。

2、層級比較

從二者的定義與屬性來看,社交網路的層級要高於社交媒體,因為社交網路屬於強社交關系,可以向社交媒體遷移,只需基於好友關系建立內容發布平台,比如QQ的QQ空間,微信的朋友圈。由於人的社會屬性,交流與社交的需求永遠存在,應用內的發布平台一旦建立,用戶自發就會在平台上發布狀態,好友之間很自然的就會在平台上形成互動。

而社交媒體想向社交網路方向發展,就會困難很多。社交媒體上的人際關系都是弱關系,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通過評論、私信進行,不易形成連續交流,軟體的功能也不是為對話設計的,所以通過社交媒體,陌生人很難成為熟人。

二、衡量指標/分類標准/維度劃分

這里選取幾個維度,作為對社交APP分析的維度。

1、實名與匿名

社交APP注冊時,使用何種方式為自己命名,體現了APP設定的隱私保護策略、功能定位、社交關系強弱等因素。

實名制:人人網,騰訊朋友。實名制的目的是讓社交關系更加真實,可信。

昵稱/實名:微博,微信。大部分普通人傾向於昵稱命名,一方面保護隱私,另一方面彰顯個性。在微博中,一些名人會採用實名認證,確保微博是本人,容易被搜索到,增加人氣。

昵稱:陌陌,抱抱。以陌生人社交作為定位的陌陌,一定以昵稱取名。因為陌陌之前的名聲,用戶一定不想被熟人發現。

匿名:微密。一些APP提供了匿名消息發布和聊天功能,有時是熟人之間,有時是陌生人之間。用戶直接以化名命名,或者直接沒有名字。

2、開放與封閉

根據動態/發布內容的可見性進行分類。

高可見性(所有人可見):微博,人人,陌陌。弱社交關系的社交媒體,用戶一般不會發布隱私消息,微博和人人提供熱門推薦,陌陌基於地理位置查看,都是高可見性的體現。當然,產品也提供可見性選項,保護用戶隱私,比如微博的可見性選項,提供好友圈/指定的人/自己可見等等。

中可見性(訪問可見/好友可見):人人個人主頁/QQ空間。這類產品提供不同的可見性選項,用戶可以自己設置。

低可見性(共同好友可見):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比QQ空間更為封閉,在QQ空間中,所有人對自己好友的評論都可見,而在微信中,只有共同好友的評論才可見。

3、社交關系的建立方式

這里列出建立人與人之間聯系的方式

基於好友與共同好友,基於手機通訊錄,基於地理位置,基於共同愛好,基於搜索

4、好友關系層次

陌生人-單項關注-互相關注,悄悄關注,好友

陌生人-沒有任何關系的兩個人

單項關注-一方關注另一方

互相關注-雙方互相關注

悄悄關注-提供非公開關注功能

好友-雙方互為好友,任意一方解除好友關系,好友關系即結束

三、典型APP分析

1、微信

核心功能:通訊錄,對話,群聊,朋友圈,公眾號

其他功能:搖一搖,附近的人,漂流瓶

微信以即時通信功能為核心,逐漸發展成為社交服務平台,朋友圈-社交媒體,公眾號-閱讀與服務,微信支付-移動支付結算,多種功能集合在一個產品中,緊緊圍繞人與人進行

2、微博

核心功能:發布消息,瀏覽消息,評論,私信

其他功能:熱門微博,搜索

新浪微博自2010年發布之後,迅速得到互聯網關注,用戶數量爆炸式增長。微博以傳播信息快,范圍廣,即時性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但是碎片化瀏覽不利於深度挖掘消息背後的內容,這也是微博的缺點。

3、陌陌

核心功能:結識附近的人,即時聊天,動態,聯系人

其他功能:聊天室,游戲,同城服務,附近活動

陌陌以陌生人交友為產品定位,產品上線之後因「約X」而成為熱門產品,之後推出LBS服務,將服務、交友、社區加入產品,帶來正向循環。

4、人人網

核心功能:校園交友,發布動態,瀏覽動態

其他功能:熱門分享,大學社團

人人網定位為校園社交產品,曾經一度風行,近幾年因為一系列原因,逐漸沒落。網上有很多分析,在此略過。

四、PC端向手機移動端的遷移

一些社交類APP是從PC網頁端遷移到手機APP的,如新浪微博,也有一些是手機原生APP,如微信,陌陌。

兩類APP在發展過程上會有不同。遷移類APP有許多PC端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也背上了功能架構復雜的包袱,如何精簡功能適合移動端使用,是這類APP最大的問題。原生APP一切從零開始,沒有經驗,卻可以放開手腳,披荊斬棘,如何在眾多現有產品中殺出血路,也須下一番苦功。

五、APP定點陣圖

這里從兩個維度,即「封閉-開放」和「實名-匿名」對APP進行定位,尋求APP間的差異。

這里的分析還是有些亂,社交網路和社交媒體混在一起,功能定位也不一樣,可比性有些差。希望接下來可以有更好的分類劃分標准。

俊森

2015.11.25

閱讀全文

與社交軟體是什麼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採用pow區塊鏈網路有哪些 瀏覽:923
微信網路代理設置的地址 瀏覽:560
網路案多少金額是刑事案件 瀏覽:999
筆記本無線網路過一會就受限 瀏覽:470
巨峰網路硬碟密碼多少 瀏覽:841
不用網路收音機哪個好 瀏覽:344
不要網路監控怎麼設置 瀏覽:503
蘋果哪裡限制網路 瀏覽:241
網路給學生帶來了哪些益處 瀏覽:241
信息溝通網路有哪些 瀏覽:993
聯想米奇限量版怎麼連接網路 瀏覽:777
怎麼改網路密碼視頻手機 瀏覽:148
iphone4s關閉網路設置 瀏覽:205
網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方案 瀏覽:606
潤和軟體新增網路安全 瀏覽:119
網路營銷證書加創新分嗎 瀏覽:283
蘋果手機軟體的本地網路是什麼意思 瀏覽:674
網路上哪些外賣省錢 瀏覽:597
網路連接沒有了wifi怎麼辦 瀏覽:443
悅盒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16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