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管理者,可用「PING」命令,測試計算機之間 (TCP/IP的協議) 是否連通。
可以,方法如下
Ping命令的使用:
(1)通過「開始」――「運行」菜單命令,打開「運行」窗口。
(2)Ping本機IP。在「運行」窗口中輸入命令「CMD」,單擊「確定」按鈕,進入「命令提示符」窗口,或通過「開始」――「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進入。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輸入命令「ping 192.168.1.X」(假設192.168.1.X為本機的IP地址,從上一步驟中可以得到本機IP地址),按回車鍵,這個命令被送到本計算機所配置的IP地址,本計算機應該對該ping命令做出應答,命令執行結果應出現「Reply from 192.168.1.X:bytes-32 time<1ms TTL=128」等類似信息,說明本地配置正確。如出現「Request timed out」信息,說明本地配置或網卡安裝存在問題。出現此問題時,區域網用戶可斷開網路電纜,然後重新發送該命令。如果網路電纜斷開後後本命令正確,則表示另一台計算機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3)ping其他計算機IP。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輸入「ping 192.168.1.X)(假設192.168.1.X為相鄰的計算機的IP),按回車鍵,這個命令應該離開本計算機,經過網卡及網路電纜到達其他計算機,再返回。命令執行結果應出現」Reply from 192.168.1.X:bytes=32 time<1ms TTL=128」等類似信息,說明網路已經連通,並顯示192.168.1.X對應主機名稱。如出現「Request timed out」信息,說明網路不通,可能是網路配置不正確或網卡配置錯誤或電纜系統有問題。
(4)ping 網關IP。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輸入命令「ping 192.168.1.1」按回車鍵,這個命令應該離開本計算機,經過網卡及網路電纜到達網關,再返回。這個命令如果應答正確,表示區域網中的網關路由器正在運行並能夠做出應答。
(5)ping www.163.com :我們可以利用該命令實現域名對IP地址的轉換功能。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輸入命令「ping www.163.com 」,按回車鍵,命令執行結果出現「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ping www.163.com
Pinging www.cache.gslb.netease.com [220.181.28.50]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20.181.28.50: bytes=32 time=52ms TTL=55
Reply from 220.181.28.50: bytes=32 time=60ms TTL=55
Reply from 220.181.28.50: bytes=32 time=54ms TTL=55
Reply from 220.181.28.50: bytes=32 time=52ms TTL=55
Ping statistics for 220.181.28.50: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52ms, Maximum = 60ms, Average = 54ms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等信息,說明通過DNS伺服器獲得了網易網站IP地址為220.181.28.50。如果出現「Request timed out」信息,表示DNS伺服器的IP地址配置不正確或DNS伺服器有故障。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話,請樓主hi我
2. 測試網路連通性的命令是什麼
測試網路連通性命令是PING。
分析:linux下測試網路連通性命令是PING,其主要功能就是為了檢測主機;Ping是工作在TCP/IP網路體系結構中應用層的一個服務命令, 主要是向特定的目的主機發送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網際網路報文控制協議)Echo請求報文,測試目的站是否可達及了解其有關狀態。
擴展Ping。
在路由器的特權模式下,可以使用其他幾個選項,這就是所謂的擴展ping,它是交互形式工作的。
擴展ping的可用其他選項包括:使用不同大小的數據包;增加應答等待時間間隔;一次發送多於5個數據包;在IP報頭設置「不分段」位;在其他協議中使用ping,例如IPX和AppleTalk。方法是:在enable模式下輸入ping並按回車鍵即可啟動擴展ping,ping工具將提示輸入各種變數值。
3. 以下哪個命令用於測試網路是否連通
ping命令可以用於測試網路的連通性。
ping,網際網路包探索器,用於測試網路連接量的程序。ping是工作在TCP/IP網路體系結構中應用層的一個服務命令, 主要是向特定的目的主機發送ICMP(網際網路報文控制協議)echo請求報文,測試目的站是否可達及了解其有關狀態。
ping用於確定本地主機是否能與另一台主機成功交換(發送與接收)數據包,再根據返回的信息,就可以推斷TCP/IP參數是否設置正確,以及運行是否正常、網路是否通暢等。
(3)網路連通性測試使用哪個協議擴展閱讀:
ping各種IP的情況:
ping127.0.0.1——這個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計算機的IP軟體,該命令永不退出該計算機。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就表示TCP/IP的安裝或運行存在某些最基本的問題。
ping本機IP——這個命令被送到你計算機所配置的IP地址,你的計算機始終都應該對該Ping命令做出應答,如果沒有,則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裝存在問題。
出現此問題時,區域網用戶請斷開網路電纜,然後重新發送該命令。如果網線斷開後,本命令正確,則表示另一台計算機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ping區域網內其他IP——這個命令應該離開你的計算機,經過網卡及網路電纜到達其他計算機,再返回。收到回送應答表明本地網路中的網卡和載體運行正確。
但如果收到0個回送應答,那麼表示子網掩碼(進行子網分割時,將IP地址的網路部分與主機部分分開的代碼)不正確或網卡配置錯誤或電纜系統有問題。
ping網關IP——這個命令如果應答正確,表示區域網中的網關路由器正在運行並能夠作出應答。
ping遠程IP——如果收到4個應答,表示成功的使用了預設網關。對於撥號上網用戶則表示能夠成功的訪問Internet(但不排除ISP的DNS會有問題)。
ping的影響因素:
1、網線剛插到交換機上就Ping通網關,忽略了生成樹的收斂時間。當然,較新的交換機都支持快速生成樹,或者有的管理員乾脆把用戶埠的生成樹協議關掉,問題就解決了 。
2、不管中間經過了多少個節點,只要有節點(包括端節點)對ICMP信息包進行了過濾,Ping不通是正常的。最常見的就是防火牆的行為。
3、某些路由器埠是不允許用戶Ping的。
4、網路因設備間的超時,造成ICMP報文無法在預設時間(2秒)內收到。超時的原因有:主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響應;路徑太長,沒到達目的地時TTL的值為0,最後一個路由器將發回ICMP超時信息;使用擴展Ping,增加應答等待時間間隔等。
5、引入NAT的場合會造成單向Ping通。NAT可以起到隱蔽內部地址的作用,當由內Ping外時,可以Ping通是因為NAT表的映射關系存在,當由外發起Ping內網主機時,就無從查找邊界路由器的NAT訪問列表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ping
4. 哪些ip命令可以用來測試網路的連通性
ping 命令有助於驗證網路層的連通性!一般進行網路故障排除時,可以使用ping 命令向目標計算機或IP地址發送ICMP回顯請求,目標計算機會返回回顯應答,如果目標計算機不能返回回顯應答,說明在源計算機和目標計算機之間的網路存在問題,需要進一步檢查解決!
1
ping 命令是Windows 操作系統中集成的一個TCP/IP協議探測工具,它只能在有TCP/IP協議有網路中使用。
ping 命令的格式為:ping[參數1][參數2][……][目的地址]
如果不知道ping命令有那些參數的話,只要在命令提示符中鍵入ping命令,就能得到ping參數!
2
通常用ping命令測試時,首先測試本機TCP/IP是否正確!驗證本地計算機的TCP/IP是否正確,如果測試不通,應該檢查本台計算機的TCP/IP協議是否安裝,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默認情況下是已經安裝,一般情況下,測試環回地址都 能通過,如果測試不成功。則需要重新安裝TCP/IP協議,然後再進行測試。環回地址為:127.0.0.1 !
3
用ping命令測試本地計算機的IP地址!用ping命令測試本地計算機的IP地址,可以測試出本地計算機的網卡驅動是否安裝正確,IP地址設置是否正確,本地連接是否關閉!如果能正常ping通,說明本地計算機網路設置沒有問題,如果不能正常ping通,則要檢查本地計算機的網卡驅動是否正確,本地連接是否被 關閉,IP地址設置是否正確,以上一一進行排查,直到IP能ping通為止!
4
用ping 命令測試默認網關。用ping測試默認網關的IP地址,可以檢查默認網關是否正常運行,網關能否與本地網路上的計算機通信!如果能正常ping通,說明默認網關正常運行,本地網路物理連接正常!如果不能ping通,則要檢查默認網關是否正常運行,本地網路物理連接是否正常,需要分別檢查,直到能正常ping通網關為止!
5
用ping命令測試遠程主機的IP地址!用ping命令測試遠程計算機的IP地址可以驗證本地網路的計算機能否通過路由器與遠程計算機正常通信!如果能正常ping通,說明路由器正常路由!如果不能請檢查路由器的配置是否正確、網路有沒有問題!
5. ICMP協議詳解
全稱:Internet 控制消息協議(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是網路層的一個重要協議。ICMP協議用來在網路設備間傳遞各種差錯和控制信息,並對於收集各種網路信息、診斷和排除各種網路故障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用:通過傳遞ICMP報文,進行 差錯檢查 , 錯誤報告 以及 控制功能 。
總結:三大功能+兩大應用
<img src="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20425542-00666941cb1857c6.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alt="icmp重定向.png" style="zoom: 67%;" />
如上圖場景中:當主機A(10.0.0.1)想要訪問伺服器A(20.0.0.1)時,由於主機和伺服器處於不同網段,主機A需要將訪問信息發送給網關路由RTB,RTB再將訪問信息發送給伺服器A,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 次優路徑
<u>ICMP的解決方法</u>:主機在進行不同網段訪問時,數據會交給網關(路由器),當路由器從介面收到該數據包時,進行查找路由表條目,發現數據包 發出的介面和收到的介面一致 時,會 觸發重定向報文
重定向報文包含:訪問的目的地址+ 最優下一跳
回到上圖場景:網關路由器收到主機A要訪問伺服器A的信息後,會將重定向報文發送給主機A,主機A收到後,產生主機路由,主機後續訪問伺服器A直接通過重定向報文中的下一跳進行訪問,也就是直接將訪問信息直接發送給RTA,不需要再通過網關路由器進行轉發, 從而解決次優路徑
通過查詢(request),和響應(reply)進行實現
設備無法訪問時,會自動會送相應的ICMP報告報文,可用於排障
①:ICMP是工作在網路層,協議號1
②:報文重要欄位:Type+Code
type和code的不同組合可以表示不同功能的ICMP報文
type為3的都是不可達信息,
使用request和reply
使用功能:差錯檢測
作用:測試網路連通性
使用方法:
ping -a:指定報文的源IP,默認為出介面IP地址
ping -c:指定報文發送的數量,默認為5
ping -t:持續發送報文
ping -h:指定TTL的值,默認值為255
ping -i:指定發送ICMP報文的介面
[外鏈圖片轉存失敗,源站可能有防盜鏈機制,建議將圖片保存下來直接上傳(img-5372E6z5-1601099717174)( 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20425542-be76d4b1825d0cb1.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用以跟蹤數據包經過的 三層設備
使用功能:錯誤報告
作用:用於跟蹤數據包的轉發路徑。一般用於排障。
使用方法:
tracert -a 指定源IP
tracert -f 指定初次TTL的值
tracert -q 指定發送單個報文的次數,默認為3
tracert -m 最大的TTL值,默認為30
TTL(Time To LIVE):用於路由防環路,封裝在IP報文頭部,默認為255,經過一台三層設備TTL-1,當TTL=0時,報文會被丟棄
原理:通過UDP報文和ICMP的錯誤報告(TTL)結合。
第一步:發送一個TTL值為1的報文1,經過一跳路由器後,會返回一個ICMP錯誤報告,包含該跳路由器的IP地址
第二步:發送一個TTL值為2的報文2,經過兩跳路由器後,返回一個ICMP錯誤報告,包含第二跳路由器的IP地址
往後,TTL值逐步加1(默認最大加到30),發送。然後返回ICMP錯誤報告。
6. PING命令使用的是什麼協議
使用的是ICMP協議,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的縮寫,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用於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
7. 15, 專門用於測試兩台已配置TCP/IP協議的計算機之間連通性的命令是什麼
ICMP協議,常用命令ping加ip地址。
如果以上ping命令均能夠得到響應,說明tcp/ip配置能夠支持網路通信。否則,針對相應的網路組件進行設置檢查。使用netstat工具顯示連接統計,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顯示協議統計信息和當前的tcp/ip連接。
netstat -a命令將顯示所有連接,而netstat -r顯示路由表和活動連接。netstat -e命令將顯示 ethernet 統計信息,而netstat -s顯示每個協議的統計信息。
(7)網路連通性測試使用哪個協議擴展閱讀:
TCP/IP傳輸協議,即傳輸控制/網路協議,也叫作網路通訊協議。它是在網路的使用中的最基本的通信協議。TCP/IP傳輸協議對互聯網中各部分進行通信的標准和方法進行了規定。
並且,TCP/IP傳輸協議是保證網路數據信息及時、完整傳輸的兩個重要的協議。TCP/IP傳輸協議是嚴格來說是一個四層的體系結構,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和數據鏈路層都包含其中。
8. ping是使用TCP/IP協議中的什麼協議
ICMP協議。
ICMP 是 TCP/IP 模型中網路層的重要成員,與 IP 協議、ARP 協議、RARP 協議及 IGMP 協議共同構成 TCP/IP 模型中的網路層。
ping 和 tracert是兩個常用網路管理命令,ping 用來測試網路可達性,tracert 用來顯示到達目的主機的路徑。ping和 tracert 都利用 ICMP 協議來實現網路功能,它們是把網路協議應用到日常網路管理的典型實例。
(8)網路連通性測試使用哪個協議擴展閱讀:
Ping功能應用:
1、 使用ipconfig /all觀察本地網路設置是否正確;
2、 Ping127.0.0.1,127.0.0.1回送地址Ping回送地址是為了檢查本地的TCP/IP協議有沒有設置好;
3、Ping本機IP地址,這樣是為了檢查本機的IP地址是否設置有誤;
4、Ping本網網關或本網IP地址,這樣的是為了檢查硬體設備是否有問題,也可以檢查本機與本地網路連接是否正常;(在非區域網中這一步驟可以忽略)
5、Ping本地DNS地址,這樣做是為了檢查本地DNS伺服器是否工作正常。
6、Ping遠程IP地址,這主要是檢查本網或本機與外部的連接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