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ETH交易哪個平台好
中幣不錯,中幣一直很注重用戶體驗.中幣將萬人熱聊社區,理財,交易,錢包等等功能都融合在了一起,這樣,用戶操作起來更加的方便和快捷。然後中幣還有嚴格的風控和安全輔助功能。所以,去中幣交易以太坊再合適不過了。
⑵ 牛比特交易平台比特幣的交易費率是多少和其他平台都是一樣的嗎
價值5美元的比特幣交易與價值5000美元的比特幣交易所需要支付的手續費可能是相同的。手續費並不是以美元衡量的,甚至不是比特幣數量。
它們是通過」每位元組數據多少聰(satoshis)「來衡量的。satoshis是比特幣的最小單位:100,000,000satoshis=1BTC。
相反於你為發送的每一點比特幣支付費用,實際上你是為你的交易在區塊中所佔的空間支付費用。平均交易大小為226位元組,因此確認交易的時間取決於這筆交易帶有的費用。
⑶ 區塊鏈USDT,你不知道的那些冷知識
最近有粉絲私信,問了些關於USDT #區塊鏈# 的一些問題,今個hnsfans 就來好好地說道說道一些 關於USDT 你不知道的一些冷知識。
首先USDT,我們一般簡稱 泰達幣,是一種將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美元掛鉤的虛擬貨幣,是一種保存在外匯儲備賬戶、獲得法定貨幣支持的虛擬貨幣。用戶可以隨時使用USDT與美元USD進行1:1兌換(簡單說就是你變現的一種方式,此處省略........請自行補腦)
1、基於比特幣網路的Omni-USDT,充幣地址是BTC地址,充提幣走BTC網路;
2、基於以太坊ERC20協議的ERC20-USDT,充幣地址是ETH地址,充提幣走ETH網路;
3、基於波場TRC20協議的TRC20-USDT,充幣地址是TRON地址,充提幣走TRON網路。
首先要明白一點:三種類型的USDT在交易所內並沒有差別,但在鏈上是不互通的。也就是說基於比特幣和基於以太坊的USDT,兩者不兼容、不能相互轉賬,可以從存儲的地址中判斷USDT是屬於哪一種。 所以在交易所充提USDT時一定要留意地址種類
Omni-USDT 的地址是以 1 開頭
TRC20-USDT 的地址是以 T 開頭
ERC20-USDT 的地址是以 0x 開頭
大筆轉賬 推薦比特幣網路Omini的USDT,手續費貴、慢一點,但是最安全
中等轉賬 轉賬就選擇ERC20的USDT,手續費一般,速度一般,安全性較高
小額轉賬 可以用波場USDT,速度更快一點,波場網路轉賬本身不收手續費(有些交易 平台可能收一些)
綜上,區塊鏈的絕對安全和速度暫時不能兼得,還得看各自的需求!!!
另外,如果平台充USDT錯到BTC、ETH、TRX的充值地址時的補救方法,
只能找相應的平台客服,部分平台可找回。
還有一種充錯情況,若充到不支持ERC20TRC20的USDT的交易平台的ETH或者TRX地址內時,或許需要等待該平台上線相應種類協議USDT後方可提取。
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 個別內容匯總於互聯網
⑷ weth和eth等價嗎
等價。
1個weth和1個eth所代表的價值是相同的,都是一個eth的價值,只是兩者是不同的鏈上的同一個幣的不同表示而已。但是,weth和eth兩者的轉賬手續費相差比較大。
weth是一種符合ERC-20標准以太坊代幣,與以太坊網路的原生代幣以太幣(eth)可以進行1:1互換。以太幣(eth)是以太坊網路的原生代幣。它是在ERC-20代幣標准 ,在標准化之前創建的。
⑸ eth提幣網路如何選擇
eth提幣網路選擇波場區塊鏈的TRC20鏈類型。波場網路TPS達到1500TPS,目前來說轉賬最快到賬的是波場USDT。
⑹ 以太幣提現網路怎麼選
ERC20網路:以太坊網路比較常用,基於以太坊智能合約發行的ERC20代幣,都可以使用ERC20網路進行轉賬,不會遇到網路擁堵,轉賬速度很快,網路通暢狀態,幾分鍾內可以到賬,費用會有波動,礦工費需要支付ETH。
⑺ 以太坊轉賬,礦工費怎麼設置更省錢現在有什麼幣可以買的
1、以太坊轉賬的礦工費由「實際消耗的 Gas 數量」與「Gas Price」的乘積所得,前者是系統事先規定好的,後者我們可以自己調整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礦工費開支。
2、調整「Gas Price」時,可以參考錢包給的推薦值,也可以參考實時性、准確性更強的 Gas Now 網址
3、另外,如果涉及更加復雜的操作,還需要調整 Gas Limit 的數值,以防止活還沒幹完就把 Gas 消耗完了的情況出現。
目前我比較看好的是eCell幣,eCell是通過以太坊網路智能合約實現的ERC20代幣(celletf.io),採用區塊鏈技術,鏈上的所有交易過程都需要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的認可,整個過程都是透明公開的。
⑻ 提幣選擇erc20是什麼意思
提幣選擇ERC20是指用戶提幣時選擇了ERC20協議,那麼相應的在填寫提幣地址處就要寫基於ERC20協議的以太坊地址。ERC20協議的提幣速度比較快,支付的手續費類別為ETH,大部分的交易場所均支持充提,提幣限額較低,支持智能合約,鏈上交易查詢更方便。ERC20-USDT的安全性和轉賬速度尚可,適用於數字貨幣市場的頻繁交易。如果用戶經常做短線交易,建議優先選擇ERC20-USDT。
拓展資料:
1、 USDT-ERC20是Tether泰達公司基於ETH網路發行的USDT,充幣地址是ETH地址,充提幣走ETH網路。USDT-ERC20使用的是ERC20協議。2018年初,以太坊網路爆紅,智能合約普及於區塊鏈應用,ERC20-USDT出現。和Omni-USDT一樣,使用ERC20-USDT同樣需要支付曠工費,但轉賬速度有了顯著的提升。由於安全性好、轉賬速度快,ERC20-USDT被市場廣泛接受,USDT的發行者泰達公司也開始放棄了比特幣Omni,轉而支持更高效的以太坊ERC20。
2、 以太坊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簡稱「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虛擬機來處理點對點合約。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間由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後提出,大意為「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在2014年通過ICO眾籌開始得以發展。截至2018年2月,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於比特幣。
3、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公開透明。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⑼ ETH上的第一個穩定幣:DAI
穩定幣 Dai
穩定幣 Dai 是一種軟錨定美元的資產擔保型加密貨幣,其發行是去中心化、無偏見的。Dai 已在以太坊區塊鏈和一些其他流行的區塊鏈上發行;持有 Dai 需要用到加密貨幣錢包 或者加密資產平台。
Dai 的生成、訪問和使用門檻都很低。用戶通過使用 Maker 協議來創建叫做 「Maker Vault (Maker 金庫)"的智能合約並存入資產來生成 Dai。這個過程既是 Dai 進入流通領域的過程,也是用戶獲得流動性的過程。此外,用戶也可以從中介或交易所處購買 Dai ;或者更簡單一點,只要願意接受 Dai 來支付,那就能得到 Dai。
無論是你自己生成的、買到的還是收到的 Dai,用起來都跟別的加密貨幣沒有區別:你可以將 Dai 發送給其他人,用它來購買商品和服務,甚至可以通過叫做 「Dai 存款利率(Dai Savings Rate, DSR)」 的 Maker 協議功能,把 Dai 轉入儲蓄賬戶。
流通中的每個 Dai 都是由超額資產背書的 —— 擔保物的價值總是高於 Dai 債務的價值 —— 而且所有 Dai 交易都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公開可見。
Dai 有哪些類似於貨幣的功能?
通常來說,貨幣有四大功能:
價值貯藏
交換媒介
記賬單位
延期支付標准
為了滿足上述功能,Dai 專門設計了以下特點和應用場景。
Dai 是一種價值貯藏物
價值貯藏物指的是能夠保值的資產,不會隨時間流逝而大幅貶值的資產。Dai 是一種穩定幣,其設計使其在波動巨大的市場中也能保證價格穩定。
Dai 是一種交換媒介
交換媒介指的是一切可代表價值標准、被用來促進商品或服務的出售、購買或交換(交易)的事物。在全世界不同類型的交易中,都能使用 Dai 穩定幣來達成交易。
Dai 是一種記賬單位
記賬單位是一種標准化的價值度量衡(例如,美元、歐元、日元),用於商品和服務的定價。目前,Dai 的目標價格是 1 USD(1 Dai = 1 USD) 。雖然 Dai 尚未在區塊鏈外成為標準的價值度量衡,但是它在 Maker 協議和一些區塊鏈 dApp 中充當記賬單位之用。其中,Maker 協議的記賬和 dApp 服務的定價採用的都是 Dai 而非美元之類的法幣。
Dai 是一種延期支付標准
在 Maker 協議中,Dai 還被用來清償債務(例如,用戶使用 Dai 來支付穩定費並關閉金庫 )。正是這一優勢使得 Dai 如此出眾。
擔保品資產
Dai 的創造、價值背書、價格穩定,都是通過存入 Maker 金庫的擔保品資產來實現的。擔保品資產指的是由 MKR 持有者投票納入協議的數字資產。
只要經過 MKR 持有者的批准,任何基於以太坊的資產都可以在 Maker 協議上用作生成 Dai 的擔保物。在許可某種資產成為擔保品時,MKR 持有者還必須相應選擇具體的風險參數(例如,穩定型資產可能要選擇較為寬松的風險參數,風險型資產可能要選擇較為嚴格的風險參數。)MKR 持有者是通過 Maker 去中心化治理流程做出上述以及其他決策的。
使用 Dai 的優勢和示例
Maker 協議對世界各地的所有人開放,不受任何限制或個人信息要求的約束。以下列舉了 Dai 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一些用例。
Dai 給任何人提供財務獨立的機會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的《2017 全球普惠金融指數報告》(Global Findex Database 2017),全球大約有 17 億人口沒有銀行賬戶5 。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在 2017 年進行的一項調查,僅在美國就有大約 3200 萬家庭無法享受銀行服務或沒有充分享受銀行服務6 ,即,他們完全沒有銀行賬戶,或通常使用其他方式來代替傳統的銀行業(例如,發薪日貸款和典當貸款)來管理他們的財務。Dai 可以為這類人群賦能;他們只需要聯上互聯網即可。
作為全球首個中立的穩定幣,Dai 給任何人提供財務獨立的機會,不受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的影響。例如,在拉丁美洲地區,Dai 可以幫助個人和家庭對沖阿根廷比索7和委內瑞拉玻利瓦爾的貶值。在南太平洋的萬那杜島,那裡的居民需要支付很高的轉賬費。位於英國的非營利組織國際樂施會(Oxfam International)、澳大利亞的創業公司 Sempo 、以太坊創業公司 ConsenSys 在埃法特島上成功試行了一項現金援助計劃,向島上的 200 位居民每人發了 50 Dai ,在當地供應商網路中充當一種支付媒介8 。
自我主權貨幣的生成
用戶可以通過 Oasis Borrow 來訪問 Maker 協議,並在 Maker 金庫中鎖定擔保物來生成 Dai 。用戶不需要訪問任何第三方中介來生成 Dai 。金庫讓個人和企業有機會以簡單快捷的方式和較低的成本來擔保資產並生成流動性。
自動獲得存款收益
世界各地的 Dai 持有者都可以利用 Dai 存款利率來更好地接入金融系統。正如上文所述,Dai 存款利率建立在 Dai 的價值之上,允許用戶利用自己所持有的 Dai 來賺錢,保護自己的存款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例如,假設 Bob 在 DSR 合約中鎖定了 10 萬個 Dai ,Maker 治理將 DSR 的年利率設定在 6% ,則 Bob 一年可賺取 6000 Dai 的存款收益。此外,由於交易所和區塊鏈項目可以將 DSR 整合進自己的平台,這給加密貨幣交易者、企業家和知名企業帶來了新的機會,可以增加他們持有的 Dai 存款和營運資本。由於這種有吸引力的機制,Market Maker (做市商)可能會選擇長期持有 Dai ,並將其鎖入 DSR 。
快捷的低成本匯款
無論是購買商品或服務,還是向家庭和朋友轉賬,跨境匯款都需要支付高昂的服務費和轉賬費,等待較長的轉賬時間,克服因通貨膨脹而產生的匯率問題。世界各地的人都將穩定幣 Dai 作為一種交換媒介,因為他們相信 Dai 的價值和效率。
Dai 可以給匯款用戶帶來以下好處:
低成本的國內和國際轉賬。Dai 可以立即節省成本,用較低的以太坊網路礦工費代替較高的銀行轉賬費。較低的成本還有助於提高交易頻率。
全天候服務。Dai 的運營時間與銀行不同。Maker 協議是全天候開放的。
便捷的出/入口。用戶可以利用許多法幣 出口/入口 來實現法幣和 Dai 之間的交易。這些選擇可以幫助用戶在法幣和密碼學貨幣之間搭建橋梁,輕而易舉地將他們持有的 Dai 兌換成當地的貨幣。
更強的安全性和信心。區塊鏈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可以加深消費者的信任。
高波動市場中的穩定性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樣,Dai 既是一種很容易獲得的價值貯藏物,也是一種強大的交換媒介。它可以保護交易者免受波動性的影響。例如,它可以讓交易者簡單流暢地控制倉位,在市場中保持活躍,無需通過法幣出/入口反復進行法幣交易。
Dai 推動了生態系統的發展並建立去中心化金融
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意識到穩定幣 Dai 的價值,更多開發者正在將 Dai 整合進他們構建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 dApp 。Dai 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加強大的生態系統。簡而言之,dApp 開發者可以將 Dai 作為一種穩定的交換媒介提供給他們的用戶,代替那些投機性資產來買賣商品和服務。
此外,由於 Dai 可以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被用來支付以太坊網路礦工費,開發者可通過創建接受 Dai 而非 ETH 的 DeFi dApp 來為用戶提供更加流暢的引導體驗和更好的綜合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