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共享 > 5G網路聚焦電磁波哪個頻段

5G網路聚焦電磁波哪個頻段

發布時間:2022-11-04 08:29:51

㈠ 中國移動5g有哪幾個頻段

關於5G的概念:5G對比4G的革命性進度有三個:增強型移動寬頻、超可靠低時延和海量機器類通信,分別對應用戶體驗速率大於1Gbps、時延小於1毫秒、每平方公里100萬個連接,但實現這一切有賴於豐富的頻譜資源,所以在頻譜資源的分配上5G比4G多了很多。
一、頻率范圍。
5G頻譜分為兩個區域FR1和FR2,FR就是Frequency Range的意思,即頻率范圍。
FR1的頻率范圍是450MHz到6GHz,也叫Sub6G(低於6 GHz)。
FR2的頻率范圍是24GHz到52GHz,這段頻譜的電磁波波長大部分都是毫米級別的,因此也叫毫米波mmWave(嚴格來說大於30GHz才叫毫米波)。

二、頻譜優缺點。
FR1的優點是頻率低,繞射能力強,覆蓋效果好,是當前5G的主用頻譜。FR1主要作為基礎覆蓋頻段,最大支持100Mbps的帶寬。其中低於3GHz的部分,包括了現網在用的2G、3G、4G的頻譜,在建網初期可以利舊站址的部分資源實現5G網路的快速部署。
FR2的優點是超大帶寬,頻譜干凈,干擾較小,作為5G後續的擴展頻率。FR2主要作為容量補充頻段,最大支持400Mbps的帶寬,未來很多高速應用都會基於此段頻譜實現,5G高達20Gbps的峰值速率也是基於FR2的超大帶寬。


三、我國三大運營商5G頻譜劃分。
目前我國僅對FR1中的頻段進行了分配,其中
中國移動:2515MHz-2675MHz共160MHz,頻段號為n41,以及4800MHz-4900MHz共100MHz,頻段號為n79;
中國電信:3400MHz-3500MHz共100MHz,頻段號為n78;
中國聯通:3500MHz-3600MHz共100MHz,頻段號為n78;

從頻譜劃分來看,中國移動又一次擔當了重任,因為n41頻段和n79頻段不管從晶元還是設備或是終端層面來講,都不如n78成熟,這意味著中國移動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和精力去推動整個產業鏈條研發和應用的落地。同時,n41頻段包括了目前4G在用的2.6GHz頻段,5G要想在FR1使用到100Mbps的帶寬,就必須將4G移到高頻段以便騰出100M給5G用,相當於現在的2.6GHz 的D頻設備需要報廢更換。
而n78是全球主用頻段,目前很多國家的5G試點均採用n78的3.5GHz頻段,產業鏈條成熟,這意味著電信聯通可以使用較低的成本部署5G網路。
這不僅讓我想起了當年的TD-SCDMA,也許這就是為了促進三大運營商的「公平競爭」。

㈡ 5g毫米波是什麼意思

毫米波其本質上就是一種高頻電磁波,是波長1-10毫米的電磁波,通常來說就是頻率在30G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是5G通訊中所使用的主要頻段之一。

5G通訊中主要使用兩個通訊頻段,Sub-6GHz為低頻頻段,主要使用6GHz以下頻段進行通訊。毫米波頻段則使用24GHz-100GHz的高頻毫米波進行通訊,5G對於毫米波的利用,大多集中在24GHz/28GHz/39GHz/60GHz幾個頻段之中。

(2)5G網路聚焦電磁波哪個頻段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根據3GPP協議規定,5G網路主要使用兩段頻率,FR1頻段和FR2頻段。FR1頻段的頻率范圍是450MHz-6GHz,又稱sub 6GHz頻段,FR2頻段的頻率范圍是24.25GHz-52.6GHz。

毫米波帶來了大帶寬和高速率。基於sub 6GHz頻段的4G LTE蜂窩系統可使用的最大帶寬是100MHz,數據速率不超過1Gbps。而在毫米波頻段,可使用的最大帶寬是400MHz,數據速率高達10Gbps甚至更高。在5G時代,這樣的帶寬表現才能滿足用戶對特定場景的需求。

㈢ 無線頻率2.4g和5g有什麼區別

一、指代不同

1、無線頻率2.4g:工作在全球免申請ISM頻道2400M-2483M范圍內的頻率。

2、無線頻率5g:指運行在5Ghz無線電波頻段,且採用802.11ac協議的Wi-Fi。

二、優點不同

1、無線頻率2.4g:信號較5GWIFI好,2.4Gwifi工作在2.4G頻段,根據電磁波的物理特性波長越長衰減越少,2.4GWIFI的頻率低波長長,所以信號穿過障礙物時衰減相對較少進而能傳播的距離更遠。2

2、無線頻率5g:5G信號頻寬較寬,無線環境比較干凈,干擾少,網速穩定,且5G可以支持更高的無線速率。


三、缺點不同

1、無線頻率2.4g:2.4G信號頻寬較窄,家電、無線設備大多使用2.4G頻段,無線環境更加擁擠,干擾較大。

2、無線頻率5g:5G信號頻率較高,在空氣或障礙物中傳播時衰減較大,覆蓋距離一般比2.4G信號小。


㈣ 700MHz為什麼被認為是5G的黃金頻段

700Mhz不僅僅是被認為是5G的黃金頻段,這個頻段在無線通信制式之中一直被稱為"數字紅利"。700MHZ由於頻譜低,同等覆蓋建設的基站數量最少。在移動通信領域之中,自由空間傳播衰耗公式如下:

700Mhz實際上在LTE時代就已經被多國啟用了,而且效果非常的好。中國這部分頻譜一直掌握在廣電的手中,沒有投入到無線通信網路中。

700M頻段在5GNR中有相應的頻段定義,對應的是n12/n28,是5GNR中的FDD頻段。5GNR之中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TDD頻段之外其實也定義了一些FDD頻段,不過這些FDD頻段是無法承載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的業務的,相對的速度要慢的一些。

㈤ 5G技術(五)——術語大全

姓名:安鑫 學號:17050110007 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引自:https://blog.csdn.net/aixdm/article/details/107900460

【嵌牛導讀】本文梳理、解釋常見的5G術語

【嵌牛提問】5G術語有哪些

【嵌牛鼻子】常見5G術語

【嵌牛正文】

NR(New Radio,新空口):通過電磁波來承載所需要發送的信息的一系列規范

BLER(blockerror rate)誤塊率

CB (codeblock) 碼塊

CCE是ControlChannel Element的縮寫,每個CCE由9個REG組成,之所以定義相對於REG較大的CCE,是為了用於數據量相對較大的PDCCH的資源分配。每個用戶的PDCCH只能佔用1,2,4,8個CCE,稱為聚合級別。

CP(Cyclic Prefix)中文可譯為循環前綴,它包含的是OFDM符號的尾部重復,CP主要用來對抗實際環境中的多徑干擾,不加CP的話由於多徑導致的時延擴展會影響子載波之間的正交性,造成符號間干擾。

DTX (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不連續發送)預留資源:定時檢測

gNB 5G基站

MCS(Mo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調制與編碼策略)

NCP (Normal CP(Cyclic Prefix,循環前綴)

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RB(ResourceBlock) 資源塊:頻率上連續12個子載波,時域上一個slot,稱為1個RB。根據一個子載波帶寬是15k可以得出1個RB的帶寬為180kHz。

RE(Resource Element):資源粒度,頻率上一個子載波及時域上一個symbol,稱為一個RE。

REG(ResourceElement Group),一個REG包括4個連續未被佔用的RE。REG主要針對PCFICH(控制格式指示信道)和PH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速率很小的控制信道資源分配,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分配靈活性。

A/N(ACK/NACK),HARQ重傳時的Feedback,ACK接收成功,可以接收新的數據;NACK傳輸有錯,請求重傳。

TB(transport block) 傳輸塊

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傳輸時間間隔

subcarrier:子載波:LTE採用的是OFDM技術,每個Symbol都對應一個正交的子載波,通過載波間的正交性來對抗干擾。協議規定,通常情況下子載波間隔15khz,Normal CP(CyclicPrefix循環前綴)情況下,每個子載波一個slot有7個symbol;ExtendCP情況下,每個子載波一個slot有6個symbol。

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無線運營商可以使用不同波段的無線電頻率,並將它們綁定在一起,這樣一來像三星Galaxy S8類似的手機就可以選擇最快且最不擁擠的那個連接。大家可以把它想像成一條三車道的高速公路,如此一來,汽車就可以在不同的車道上穿梭行駛。

mmWave(毫米波)

毫米波是一種頻率為30到300 GHz的電磁波,頻段位於微波(microwave)和紅外波(infrared wave)之間。應用到5G技術的毫米波為24到100 GHz的頻段。毫米波的極高頻率讓它有著極快的傳輸速率。同時它的較高帶寬也讓運營商的頻段選擇更廣。

MIMO :這個詞實際上是多輸入、多輸出的首字母縮寫(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基本上,這是將更多的天線插入手機和蜂窩基站的想法。人們總是可以使用更多的天線,它們提供更快的千兆LTE網路,並且多家公司正在部署所謂的4x4 MIMO,其中有4個天線安裝在手機里。

Sub-6GHz :知曉了真正的高頻段頻譜是多麼麻煩(參見「毫米波」一節),人們開始青睞以更低的頻率接受光譜,或者任何低於6GHz的技術。這樣做的額外好處就是,運營商可以使用他們已有的頻譜來實現5G網路。舉例來說,T-Mobile計劃使用600MHz頻段來為其5G的部署提供動力。在Sub-6GHz之前,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大家為何會看到更多的運營商接受低頻頻譜的原因。但低頻頻譜有相反的問題,當其到達很遠的距離時,它的速度和容量是達不到毫米波頻譜的水平的。 所以,最理想的就是運營商在兩者之間找到可以混合的方法。

LDPC LDPC:全稱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中文譯為「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由美國工程師Robert G. Gallager發明。它是一種「線性誤差校正碼」。它能高效、精細、可靠地檢測出設備之間傳送的數據是否正確,是否缺失。這種能力讓LDPC逐漸被應用在復雜干擾環境下的無線數據傳輸之中。

Polar Code Polar Code:中文為極化碼,最早由德國人Stolte, N和土耳其教授Erdal Ar?kan提出。極化碼是一種「線性塊錯誤校正碼」,它的作用和LDPC一樣,都是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和完整性。極化碼和LDPC各有各的優勢,分別適用不同場景。

eMBB ITU(國際電信聯盟)把5G網路分為3大類,第一類是eMMB,全稱「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譯為「增強移動寬頻」。顧名思義,eMMB是專門為手機等移動設備服務的5G網路。

QAM(正交振幅調制)

這是一個非常技術性的術語,解釋細節有點過於徒勞。它代表正交振幅調制。不過別擔心,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它允許流量以不同於載體聚合或MIMO的方式快速移動。想想公路類比,嗯,如果有256個QAM,你就會有大型的拖拉機拖車來運輸數據,而不是小車。MIMO、運營商聚合和QAM已經進入4G網路,但在5G網路中它也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URLLC 第二類則是URLLC。URLLC的全稱為「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譯為「極可靠低延遲通信」。這種網路主要將被應用於工業用途和自動駕駛車輛。

千兆級LTE(Gigabit LTE) 大家將會聽到更多關於千兆級LTE是5G前身的言論。說到底,千兆級LTE指的是在現有LTE網路實現快得多的速度。建設千兆級LTE網路為5G提供了基礎。

波束賦形原理(Beam forming) 這是一種向特定方向引導5G信號的方法,潛在地提供了特定連接。Verizon一直在使用波束賦形來形成毫米波頻譜,繞過像牆或樹這樣的障礙物。

MMTC 第三類是MMTC全稱「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譯為「海量機械通訊」。MMTC是「物聯網」和「萬物互聯」場景中將被使用的網路類型。MMTC的長處是讓大量相鄰設備同時享受順暢的通信連接。

未授權頻譜(Unlicensed spectrum) 蜂窩網路都依賴於所謂的許可頻譜,有些是自己擁有的,有些是從政府購買的。 但是到了5G,人們意識到在保持廣泛的覆蓋范圍方面,沒有足夠的頻譜。因此,運營商正在轉向無授權的頻譜,類似於Wi-Fi網路所使用的免費無線電波。

網路切片(Network slicing)

這是一種可以劃分出單個的光譜,為特定的設備提供連接支持。例如,同樣的蜂窩塔可以提供一個更低的功率,其中更慢的可連接到用戶家裡的水表感測器,同時提供一個更快的、低延遲的連接給自動駕駛汽車的實時導航。

㈥ 帶你全面了解 5G 毫米波

Ubiquiti 的 60GHz 鏈路部署大賽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辦中,大家可以登錄到 airFiber WEB界面,在 airFiber 儀表盤中尋找 「60GHz 鏈路部署大賽」 活動海報,提交您的鏈接作品就能看到目前的部署排名。比賽已經進行了 38 周,活動會持續到 2021 年 12 月 31 日。


那為什麼要舉辦 60GHz 的鏈路大賽呢? 實際上 60GHz 頻段通信的波長僅為 5mm 左右 ,屬於毫米波。毫米波傳播在大氣中,會受到大氣吸收和大氣散射因素作用,從而陷入傳輸衰減。所以通常毫米波也被認為是微距傳輸,但是事實證明 Ubiquiti 設計的 airFiber 已經可以將毫米波傳輸 20 公里以上


什麼是 5G 毫米波?



那什麼是毫米波呢?2021 年初,中國聯通宣布要在明年為北京冬奧會部署 5G 毫米波,這個 5G 毫米波又是什麼呢?


這就要從 5G 說起, 5G 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是根據第三代夥伴計劃協議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制定的標准。而這個標准通常以十倍的速度作為一次迭代,因此 5G 的網路速度理論上是 4G 的 10 倍。那如何能在提高網速的同時又保證傳輸呢?這就要從頻率和頻寬說起。


一般而言 頻率越高、頻寬越寬,則傳輸速度越快、數據越多 。可以把頻率類比為火車速度,頻寬為鐵道寬度,傳輸數據就是乘客。如果火車速度加快、鐵道寬度加寬,就可以有更多的火車進行來回運行,那麼能來往兩地的乘客也就越多、越快。


不過又由於另一個物理特性 光速=波長 頻率 ,在光速恆定的情況下,電磁波頻率越高則波長越短。 波長越短則電磁波的穿透性就越差,且容易在傳輸過程中受到環境的影響。 因此之前的 4G、3G 甚至 WiFi 和藍牙等技術都是使用 3.5Ghz 以下的低頻頻段。


由於 3.5Ghz 以下頻段都用完了,找不到足夠干凈的頻段,而且為了增加速度和使用者體驗,5G 就只能往 3.5GHz 以上的高頻發展了。依據 3GPP 的定義, 5G 可以分為兩大頻段:mmWave,這是大多數人談論的超高速 5G;sub-6GHz,這是大多數人暫時將要體驗的 5G。


Sub-6GHz ?



Sub-6GHz 顧名思義是指 6GHz 以下的中低頻段 ,低頻在 1GHz 以下,中頻范圍是 3.4GHz 到 6GHz。


我國的 5G 應用主要集中在 6GHz 以下的中低頻段,比如中移動為 2.6G、4.9G,聯通和電信的頻段為 3.5G,而廣電更是擁有 700M 的頻段。


Sub-6 頻段與現在的 4G LTE 頻段相近,主要差別就在於 Sub-6 將頻寬增加以提升速度 。(類似上文說的多加幾條鐵軌,可以有更多的火車進行數據運輸,雖然火車速度/頻率沒變,但是能夠傳輸的數據更多了,從而使得通信速度變得更快)。而且由於 Sub-6 有部分的 5G 技術與 4G 融合,所以有部分人會視其為 4G 加速版。


上圖是 3GPP 對於 5G 頻段的配置方式,上方為 Sub-6,下方為毫米波。



毫米波 mmWave?



毫米波是指 6GHz 以上,從 24GHz 到 52GHz 的較高頻率無線電頻段。 毫米波的頻段比 Sub-6 大幅提升,其火車運行速度也跑得更快了, 傳輸速度更是可以達到 Sub-6 的 16 倍。


毫米波的可用頻帶寬度也非常富餘,加上空分、時分、正交極化或其他復用技術,5G 中萬物互聯所需的多址問題,是可以輕易解決的。 更重要的是如此富餘帶寬的頻譜幾乎免費, 在 5G 系統中使用毫米波通信技術,不僅可以獲得極大的通信容量,更能降低運營商和通信用戶的使用成本。


毫米波技術研究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 20 年代。毫米波傳播特性研究在 50 年代就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就,當時研發的毫米波雷達已應用於機場交通管制。到 90 年代,毫米波集成電路研製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毫米波技術可以廣泛地應用於軍事和民用通信領域。


毫米波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應用主要是毫米波波導通信、毫米波無線地面通信和毫米波衛星通信,且 以無線地面通信和衛星通信為主 。在毫米波地面通信系統中,除了傳統的接力或中繼傳輸通信應用外,還有高速寬頻接入中的無線區域網(WLAN)通信。WLAN 具有雙向數據傳輸 特點,可以提供多種寬頻互動式數據和多媒體業務。


Ubiquiti 在 2012 年就開始專研毫米波的無線通信, 更是從 Motorola 招來團隊專門負責AirFiber 項目。他們為 AirFiber 設計了獨有的射頻和數據機,使它可以在 6Ghz 以上的 11Ghz、24Ghz、60Ghz 進行無線電傳輸。 基於毫米波的特性,AirFiber 即使在 10 公里以上的傳輸中也能處理 1Gbps 的數據,是同時期產品速度的百倍。 而在近期舉辦的 60GHz 傳輸大賽中,更有用戶使用 AirFiber 產品傳輸了 24.59 公里 。完全突破了傳統認知中毫米波由於超短的波長,傳播距離容易受到大氣影響的既定印象。實際應用中也證明,毫米波可以取代有線光纖進行主幹網路通信。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毫米波就是今後移動通信和無線通信的未來,毫米波是 5G 的重要組成部分,而 5G 也是我國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家滑雪中心已經展開了 5G 毫米波實驗,相信到 2022 年的北京冬奧會上,大家就能感受到 真·5G 的高速魅力。當然你也可以通過使用 Ubiquiti 的 airFiber 毫米波系列產品,感受毫米波在無線通信領域的速度。


參考資料:

[1]李明. 5G無線:從Sub—6 GHz到mm波機遇與技術挑戰[N]. 電子報,2017-10-15(012).

[2]張長青.面向5G的毫米波技術應用研究[J].郵電設計技術,2016(06):30-34.

[3]Juli Clover. mmWave vs. Sub-6GHz 5G iPhones: What's the Difference?

[4]http://qualcomm.cn/ Ookla Speedtest數據顯示,5G毫米波速率可達Sub-6GHz的16倍

[5 ]www.ncc.gov.tw

㈦ 中國5g是毫米波還是厘米波

中國5g是厘米波。

因為上毫米波難度太大,很多關鍵器件解決不了,比如毫米波天線,多年前,中國移動給了多家國內頂尖商業公司和多家頂級研究所幾千萬到1個億的資金,結果2年多時間里,除了114所搞出來了,其他商業公司和研究所的毫米波天線全部不達標,而114的天線中移動也不是特別滿意。另外,各種功率器件也是大坑,基本上要從美國進口(現在用中頻,功率器件也是依賴進口)。

(7)5G網路聚焦電磁波哪個頻段擴展閱讀:

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Release-15中的5G規范的第一階段是為了適應早期的商業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階段將於2020年4月完成,作為IMT-2020技術的候選提交給國際電信聯盟(ITU)。ITU IMT-2020規范要求速度高達20 Gbit/s,可以實現寬信道帶寬和大容量MIMO。

2019年10月31日,三大運營商公布5G商用套餐,並於11月1日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

㈧ 4g/5g通信系統用的什麼波段的電磁波

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紅外——可見光——紫外——X線——宇宙線

㈨ 5g毫米波和厘米波的區別

一、頻率范圍不同

1、毫米波:FR2是24250-52600Mhz,由於該頻率范圍的電磁波的波長進入了毫米級,所以也被稱為毫米波。

2、厘米波:FR1是450-6000Mhz,電磁波的波長=光速/頻率,因為它的波長是厘米級的,所以也被稱為厘米波。

二、優勢不同

1、毫米波:毫米波更先進,厘米波相對落後,為了後續更好的發展,最好還是研發毫米波。

2、厘米波:勝在覆蓋范圍大,建設成本低,而世界上其他國家大多又都不是特別富裕,所以,在未來,更先進的毫米波反而不會吃香,厘米波才會是主流。

三、特點不同

1、毫米波:與光波相比,毫米波利用大氣窗口(毫米波與亞毫米波在大氣中傳播時,由於氣體分子諧振吸收所致的某些衰減為極小值的頻率)傳播時的衰減小,受自然光和熱輻射源影響小。

2、厘米波:所有部署5G基站的國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國家都是以厘米波為主。

閱讀全文

與5G網路聚焦電磁波哪個頻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移動網出現網路波動 瀏覽:795
網路監控無線路由 瀏覽:551
廣電網路信號滿 瀏覽:938
衛健委網路安全徵求意見 瀏覽:159
多個網路連接設置 瀏覽:391
有線網路出現信號不穩定 瀏覽:1000
網路如何構成一個系統 瀏覽:286
手機套餐降速後電腦無法使用網路 瀏覽:362
怎麼才算真正的網路工程師 瀏覽:739
百視通網路電視怎麼連接 瀏覽:341
揭陽移動網路安全宣傳周 瀏覽:474
電腦網路聯不起來怎麼回事 瀏覽:595
下載網路用詞什麼意思 瀏覽:690
保存了網路忘記了密碼怎麼辦 瀏覽:150
1PB網路流量需要多少M的寬頻 瀏覽:698
華為禁用無線網路 瀏覽:766
分路由器沒有無線網路 瀏覽:112
移動網路黑色機頂盒 瀏覽:147
網路廣告公司都是在哪裡找客戶 瀏覽:724
移動卡為什麼會無法訪問移動網路 瀏覽:2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