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很多人使用電信的寬頻究竟那種比較好
電信寬頻套餐有很多,比如5G暢享系列套餐 單寬頻套餐等等,不同地區具體的套餐和資費是不同的,建議您可以到電信營業廳或者登錄本省電信網上營業廳了解套餐和資費情況,然後選擇合適自己的寬頻套餐辦理
安徽電信用戶可以直接登錄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查詢寬頻套餐並辦理寬頻的電信網上營業廳
回答僅供參考,由於電信業務以及政策不定期變動,所以具體套餐或政策請以電信網上營業廳或者電信掌上營業廳發布為准。
㈡ 很多人使用電信的寬頻究竟那種比較好
您好,推薦用戶辦理電信寬頻使用,電信寬頻信號穩定,網路速度快而且延遲低,電信寬頻套餐有很多,比如5G暢享系列套餐 單寬頻套餐等等,不同地區具體的套餐和資費是不同的,建議您可以到電信營業廳或者登錄本省電信網上營業廳了解套餐和資費情況,然後選擇合適自己的寬頻套餐辦理
安徽電信用戶可以直接登錄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查詢寬頻套餐並辦理寬頻的電信網上營業廳
回答僅供參考,由於電信業務以及政策不定期變動,所以具體套餐或政策請以電信網上營業廳或者電信掌上營業廳發布為准。
㈢ 三大運營商哪個寬頻網路最好呢准備給家裡安裝寬頻。
目前來看,當然是中國電信的寬頻,最好、最快、最穩定。當然中國電信的寬頻的價格也是最高的。因為寬頻是中國電信的核心競爭力,是中國電信有別於其他兩家運營商,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網路質量。
如下圖,寬頻網路從家庭出來,先後經過運營商接入網(光貓到運營商的寬頻接入路由器),再經過運營商的骨幹網,最終通過互通路由器和互聯網的ISP對接。互聯網的ISP就是我們常說的互聯網企業,如騰訊、阿里、優酷等。
中國最早的寬頻網路,就是中國電信的163。後來電信南北分家,原來的電信寬頻網南方歸電信,北方歸網通(也就是現在的聯通),而移動的寬頻網路是後來慢慢建設的。所以電信和聯通的在寬頻網路的積累最強,移動要稍微差一點。
電信在寬頻網路的技術也是最好的。電信有三大研究院,北京院、廣東院和上海院。這三大院在國內、國際赫赫有名,基本上是聚焦在寬頻技術的研究,經常和華為、中興等設備商聯和推動寬頻技術的演進。例如IPv6寬頻接入技術,CGN、智能提速等等都是由電信發起和完善。
所以從寬頻技術的保障來說,電信也是最強的,國內甚至有寬頻通信設備不能在電信入網,就不合格的說法。
其實,三家運營商在寬頻接入網和骨幹網的網路建設是差不多的,相同的供應商,類似方案、相同的技術,不存在有什麼太大的差異,電信可以支持光纖到戶,移動一樣可以支持光纖到戶。如果自己的接入網和骨幹網帶寬不足了,就採用擴容的方式。
三大運營商寬頻呈現差異化的地方,就在於運營商的骨幹網和互聯網的ISP對接這里。電信和國內的互聯網供應商對接的最早,互聯互通的帶寬也最大,和海外的ISP的互通帶寬也是最大的。所以我們感覺電信訪問各種互聯網的應用基本沒有問題,而移動的問題就比較大,因為移動的互通還在建設過程中。
當然,中國電信很早就建設了天翼雲,很多互聯網ISP都入駐了天翼雲。電信未雨綢繆率先進入了公有雲,天翼雲成為中國第三大公有雲服務商,這也讓寬頻用戶訪問一些互聯網業務實際上是在電信內部網路進行,這也為電信的寬頻網路加分不少。
㈣ 具體那種電信的寬頻比較好
您好,由於中國電信的伺服器、網路架設等較完善,且每年都在不斷完善和升級伺服器和線路,因此中國電信的網速較穩定,網速較好,一般不會出現高峰期網路堵塞等情況,是實打實的獨享寬頻,因此中國電信的寬頻最好,安徽電信公眾號為你服務。
㈤ 家人們,移動、聯通、電信哪種寬頻比較好能有人推薦一下嗎
經常有聽到到處抱怨運營商寬頻的問題,這邊也順便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這邊只討論公眾套餐,政企和校園套餐優惠幅度都大了去了,沒啥可比性。
順便提下9月,三大運營商統一取消無限量套餐,套外按3元/GB或者5元/GB統一收取,無比一致。同時無比一致的是取消低價互聯網套餐,讓選擇越來越少。然後10月,新裝寬頻或者ITV,光貓或者機頂盒每樣收取100元調測費,三家也是無比一致。最終老百姓買單吧。
重點來說說寬頻的事情,到底哪家便宜,到底選擇哪家。先看資費再說,說的是目前在售套餐,不扯其他,有好的資費偷偷樂。
單寬頻方面
電信:最低是360包年20M,常州可以做到50M。新老用戶如果沒任何協議,都可以辦理。聯通:最低是360包年100M。移動:最低是360包年100M,480包年200M。
至於融合套餐,現在三家都基本無比的一致,上調至60左右。
電信:79套餐,每月補貼20,實際每月59,包含10G流量,200分鍾通話,50M寬頻。聯通:以前29,39送寬頻,現在59送100M寬頻。移動:現在58以下套餐每月加20塊包含100M寬頻,58以上套餐每月加10塊得100M寬頻。再來個200M融合套餐的價格對比電信:199套餐,每月補貼40,實際每月159,包含40G流量,1000分鍾通話、200M寬頻、IPTV。可簽2年協議提速到300M,當然違約需要違約金,自己選擇。聯通:129套餐,包含20G流量,500分鍾通話,200M寬頻。移動:139套餐,包含10G流量,300分鍾通話,200M寬頻、IPTV。
再來說個事,有些人總喜歡說老用戶=狗。移動、聯通打交道的少,也沒有什麼寬頻套餐改成其他套餐的情況出現過,我估計移動、聯通也很少人寬頻改套餐的情況,要麼直接續費,要麼就注銷。出現改寬頻套餐的基本都集中在電信。
那麼我可以這么說,就老用戶和新用戶對比,電信絕對比移動、聯通強多了,特別是電信寬頻比新用戶強多了。現在都說新老用戶同權,所以,上面電信提到的資費,老用戶都可以享受。包括199補貼40的優惠。電信還有個大殺器,那就是寬頻網齡,聯通或者移動都沒有吧?這是個好東西,不然360包年200M,100M的寬頻哪裡來的?都是網齡提來的,而且是完全正規的資費。再說個極端的,去年你只要網齡夠,360可以1000M。新用戶你能辦到?所以與其埋怨人家怎麼坑你,不如自己動動腦筋,怎麼讓套餐便宜速率又高。
上面說了資費、老用戶問題。再來討論下實際需求問題。1.對網路完全沒啥要求的,哪個便宜選哪個,不必糾結;2.對網路有要求的,根據自己需求來。需要公網IP的,選電信和聯通;需要出國速度快的,選移動和聯通;需要多個IP地址的,選電信,只有電信能滿足,聯通只能1個公網IP,電信最多可以4個,移動么都內網;需要下載,對下載有要求的,選電信和聯通,移動連接性差。等等,不一一列舉。
家裡寬頻電信、移動、聯通、廣電都全了,但是在經常使用的只有電信,電信最舒服。聯通因為只能撥號1次,懶得用;移動大內網,有時候可以代替下,唯一的優點就是上行高;廣電么,我只能呵呵了,行業標准都可以不遵守,上行完全不符合要求,但是也懶得投訴了,人家上頭中宣部,工信部估計也沒用,反正去年活動免費送的。
最後,有的人老說網速卡什麼的。自己也找下自身問題,也不能一味推到運營商身上。比如無線路由器不給力,手機信號不佳。反正我沒遇到過卡的問題。保證自己設備沒問題。
如果是運營商問題的話,那最不會出現卡頓的,應該是聯通,覆蓋率太差,就算覆蓋,辦的也很少,沒人搶你們的網速,也就是說聯通最穩定。如果最容易卡頓的,應該是移動,移動100M起步,辦了那麼多寬頻,總速率要多少了?移動畢竟新建,估計用GPON的比較多,GPON一個PON口能力2.5G,一般情況下GPON一個PON口怎麼30多戶總要的吧,按以前可以1:64分光,我減半處理,可能都少了,所以高峰時間卡頓也就能理解了。電信卡頓可能性排在中間,現在提速後,也在逐步升級到10G EPON。畢竟以前是老大,用的人也是很多的,也會出現移動的情況。所以出現寬頻卡頓的,可以自己去樓道看看分光器,數數纖數就知道到底接了多少用戶,越多卡頓可能性越大。
㈥ 電信哪個寬頻套餐推薦哪個比較好更實惠些
,一般來說主要看你需要,價格多少的了?比如說我家有一個200M的寬頻,他贈三個電話卡,一個正卡,兩個副卡,而且可以看電視贈100分鍾的話費,還有十個記得流量,我覺得這個還是可以的,應該是69元
㈦ 哪個寬頻更好 電信
電信的寬頻質量排在第一,應該是不會有人反對的。電信在這三家中最早開始做寬頻服務,擁有的伺服器數量也比較多,電信的的特點就是:穩定,說了100M,那就肯定不會少於100M,而且電信的響應速度非常快,游戲玩家一般都喜歡選擇電信。但是電信的網路的缺點就是貴,比前兩家都貴,不過看在質量好的份上,也算是一分錢一分貨了。
㈧ 家用寬頻哪個好
最近,後台不斷有粉絲留言,問家庭裝寬頻的話,到底裝哪家的比較好?中國移動還是中國電信?
總結而言,我認為,寬頻作為我們每天都要用的上網工具,還是要根據自己所在地域的運營商的服務情況來選擇。
㈨ 三大運營商哪個寬頻網路最好
各有所長。電信寬頻信號好,網速快,延遲低。由於中國電信的伺服器、網路架設等較完善,且每年都在不斷完善和升級伺服器和線路,因此中國電信的網速較穩定,網速較好,一般不會出現高峰期網路堵塞等情況,是實打實的獨享寬頻。
運營商是指提供網路服務的供應商,如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等這些通信設備的生產廠家叫生產商,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 中國廣電這些公司叫運營商。因為國家在電信管理方面相當嚴格,只有擁有工信部頒發的運營執照的公司才能架設網路。
從通信行業來說,設備生產商和運營商是相互依存的,但運營商一般更有優勢,就好像中國移動規定諾基亞等手機生產商生產的部分手機上打上全球通的品牌一樣。國內四大運營商指的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不管是從通訊或者是地面網路角度去看這四家都是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當然他們彼此的側重點不同。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是按國家電信體制改革方案組建的特大型國有通信企業,於2002年5月重組掛牌成立。原中國電信劃分南、北兩個部分後,中國電信下轄21個省級電信公司,擁有全國長途傳輸電信網70%的資產,允許在北方十省區域內建設本地電話網和經營本地固定電話等業務。重組後的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由中央管理,是經國務院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的試點。
總而言之:面向集團客戶市場,不僅需要提供高性能的通信產品,更需要全方位、立體式的服務體系支撐,從業務屬性到差異化服務,從技術支持到客戶關系維護,這一流程化的服務是奪取集團客戶市場的法寶。運營商要從網路優勢向服務能力優勢過渡,要針對集團客戶的實際需求,不斷調整經營服務戰略,才能建立起完善的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