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長今是什麼意思啊
朝鮮《中宗實錄》曾頻頻提及大長今,但其具體故事不詳
根據有關朝鮮中宗(朝鮮第十一世君王)時代權威歷史記錄《中宗實錄》記載,在朝鮮歷史上確實有「醫女長今」其人,原名徐長今。比如中宗十九年12月15日的實錄中記述「醫女長今」的身份屬於「人事管理」類、「醫葯醫學」部「*人」。而中宗末年的《中宗實錄》也頻頻提及大長今的名字。「但是朝鮮史書上關於大長今的記載只有三四頁的資料——歷史惟一能告訴我們的也只有這些。」薛舟如是說。
大長今所處歷史時期相當於中國明朝正德和嘉靖年間
「《大長今》所描寫的時代屬於韓國歷史上的李氏朝鮮時期,具體到大長今本人生活的年代,大致是朝鮮中宗時期,也就是我國明朝武宗正德元年到嘉靖二十三年。」(何炅最近主演了電視劇《正德皇帝》——「何炅」與大長今是同時代人)公元1392年,大明王朝幫助李成桂奪取政權,並欽定國號為「朝鮮」。從此以後,朝鮮尊奉明朝為天朝,明朝定朝鮮為永不征討之國。同時,朝鮮是明帝國的藩屬國之一,負有向明朝納貢的義務。「不過,明宣宗對朝鮮並未進行過分的索求,但出使朝鮮的明朝使臣卻貪得無厭,引起不滿。」
大長今熟讀《論語》等四書, 中國文化、醫學醫術至今影響韓國
「朝鮮的文化是在中國文化的滋養、哺育下形成的,這些歷史史實只是被巧妙地穿插到《大長今》劇中,並沒有多少誇張。」其實,就是在今天的韓國,《三國志》就有十幾個版本,著名作家李文烈、蔣正一等都曾推出過自己的改寫本,另外還有許多針對青少年的漫畫版本。儒家經典和醫葯醫術對朝鮮的影響更是深遠。朝鮮歷史也明確表明,長今正式接受醫女教育的時候,必須熟練掌握《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然後才能接觸醫術。「朝鮮時期宮廷和民間編纂的著名醫學典籍如《鄉葯集成方》等,都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和總結。而劇中有中宗患病的情節,症狀類似傷寒,內醫院眾人無法確診病情,此時依靠的主要醫書就是東漢大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而當時在朝鮮難得一見的《金匱要略》更被奉為圭臬。」
朝鮮宮廷機構、宮廷管理、官職設置類似中國
中國宮廷文化歷來是文人騷客吟詠的焦點,後宮哀怨、奴婢悲慘等情節,在當時的中朝兩國幾乎沒有太大差別。「比如大長今時期,朝鮮宮女就以湖裡的魚來比喻自己孤寂哀惋的心情,有詩為證:閑依欄桿問湖魚,問汝何故游到此?海闊江深曾記否?來而無回竟似我!」大長今作為一位女性,最後能夠被冊封正三品第一女御醫,在當時的中朝兩國來說,這確實是驚世駭俗的事。朝鮮的官職仿照中國,共分九品,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計十八級。「雖然史書沒有詳細記載,但是徐長今必定要直面宮廷爭斗、博學而擁有真知才能贏得中宗厚愛,從而成為朝鮮歷史上的女中傳奇。」另外,當時朝鮮的最高輔佐機關是議政府,長官為「領議政」,相當於中國的內閣首輔。領議政之下為左右議政,與領議政同為正一品。議政府之下有吏、戶、禮、兵、工、刑六曹,相當於中國的六部。其首長稱判書,相當於中國的六部尚書。國學為成均館,相當於中國的國子監。
歷史多棱鏡 處處覓真情
「韓流」再次襲來——70集韓國電視劇《大長今》盛裝登陸。但是這次我們不再僅僅為韓劇「催淚」的本事折腰,因為整部作品幾乎都滲透著中國歷史、文化、政治等對韓國的影響。歷史是面多棱鏡,看韓劇又如何?關鍵是我們可以從中尋覓歷史文明經典、人類共同情愫。
--------------------------------------------------------------------------------
B. 《雜著十種》的文學常識,如作家作品等
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的文學作品。
因為事件來自假託,所以寓言的由來常常變幻無方、靈動天矯;因有所寄託
,所以寓言歷來都是寄意深遠。《莊子》恣肆,《孟子》雄健,良有以也。
先秦以來,中國寓言故事各朝各代產量雖有豐歉,但綿綿不曾斷絕。與
西方如《伊索寓言》之類相比較,風采絕無稍遜,因為其產於本土,所以國
人讀來,親切或有過之。然本土寓言在讀者中的普及程度和影響力卻遠沒有
舶來品大,以至於提及寓言必稱《伊索》!此一情形,實乃我泱泱五千年文
明古國之大不幸。因之,如何整理並普及博大深遠之中國寓言,則為學人及
出版者不可推卸之責任。故本書以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為指歸,遴選先秦至晚
清140餘家、800多則寓言,全面梳理中國歷代寓言之燦然成就。
所選寓言皆分原文、注釋、意譯和解說四個部分。注釋側重難解之人名
、地名、典故及生僻詞語的解釋,意譯則致力於以明白曉暢的現代語翻譯原
文。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本書解說的獨特視角:它並不囿於寓言本身,而是立
足現代社會,把寓言借古諷今、針砭時弊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資讀者
鏡鑒。
對於語言、文字、哲學愛好者來說,本書可作為集寓言之大成的重要工
具書。對於普通讀者而言,在會心一笑或掩卷沉思的閱讀中,也能滌除困頓
、增廣見聞。
作者簡介
本書目錄
《管子》
傅馬棧最難
?象虎疑
《晏子春秋》
社鼠
猛狗
金壺丹書
燭鄒亡鳥
鵬與焦冥
景公占夢
晏子使楚
水土異也
晏子之御
《左傳》
牽牛蹊田
雄雞斷尾
《孫子》
率然
同舟共濟
《宓子》
陽橋與魴
《墨子》
染絲
為義
墨子與巫馬子
上帝殺龍
公輸為鵲
幫人笞子
楚王好細腰
輪人與匠人
蝦蟆、蛙、蠅與晨雞
《魏文侯書》
五不足恃
《屍子》
醫?立與張儀
孟賁不易勇
鹿
《商君書》
東郭敞求封
《孟子》
五十步笑百步
以羊易牛
揠苗助長
王良與嬖奚
楚人學語
播間乞食
取友,必端
得其所哉
二子學弈
以鄰為壑
馮婦攘臂
《列子》
杞人憂天
為盜之道
商丘開
梁鴦養虎
好漚鳥者
朝三暮四
尹氏
蕉鹿
迷罔之疾
燕人還國
公儀伯
焦螟
愚公移山
兩小兒辯日
詹何釣魚
扁鵲換心
鄭師文學琴
薛譚學謳
韓娥善歌
高山流水
偃師獻技
紀昌學射
造父習御
錕■劍與火浣布
力與命
季梁得病
田夫獻曝
施氏與孟氏
蘭子進技
歧路亡羊
獻鳩
藏遺契者
亡鐵
攫金
《莊子》
鯤鴟與學鳩
堯讓天下
姑射神人
不龜手之葯
樗樹之用
嚙缺與王倪
罔兩問景
庄生夢蝶
庖丁解牛
澤雉
養虎
拊馬不時
櫟社樹
走虎捐子
許金不酬
楚王好安陵君
狗喻
角氐牛鳴馬
瓠里子擇舟
虎食蒙人
粵人得仙
冥谷之人
鯪鯉為龍
狙公
宋王偃惡楚威王
規■獻
殺馬以活馬
易梁
「火」「虎」無別
趙人患鼠
■萌之義渠
邰惡奔秦
楚王問陳軫
子余知人
蛩蛩驅虛
不韋避兵
晉平公作琴
越工善為舟
屠龍子與都黎弈
無支祈與河伯斗
人詬狗嗥
吳人養猿
犁冥哭寶
虞孚貪利
夜狸取雞
玄石戒酒
鄙人學蓋
蹶叔三悔
食鮐
直言諛言
焚人養猴
吳王惡鳥鳴
長人短人
病躁
恥用玉爵
公孫弗忌
虎逐麋
竊糟
藿味不甘
黃公竊刀
《遜志齋集》
終不知車
越巫驅鬼
《涇野集》
西鄰五子
《藝林伐山》
按圖索驥
《權子》
擒鶴
顧尾不顧身
《笑贊》
送自家下湯鍋
昏官與貪官
瞽者最好
佛也要錢
屁頌
死愛面子活受罪
暑月戴氈帽
眾笑亦笑
秀才買柴
任你打
《焚書》
道學先生
《艾子後語》
認真
《叔苴子》
鴝鵒鳥
自出機杼
《賢奕編》
性嗜臟羹
繪像與真父
認丑為美
找癢
萬字萬畫
鼠貓
兄弟爭雁
猱之愛虎
猩猩貪酒喪命
《五雜俎》
皇冠修理專業戶
《諧語》
心勞日拙
《笑林》
吃素
堵子助陣
名讀書
道學相罵
風水
鱖
糟餅
猴
合種田
露水桌子
醫者算命
《雅謔》
金眼睛
得丈人力
《迂仙別記》
賊何不復來
夢中飲酒
迂公毀樓
村牛
《雪濤小說》
推諉
狡生夢金
《雪濤諧史》
知無涯
庸醫止風
虎駭化緣
忘本逐末
天氣不正
《雪濤閣集》
深文
醫駝
蛛與蠶
《笑禪錄》
盜入貧室
坐禪得麥
體貼孔子
《笑府》
習慣
一局不輸
不禽不獸
乞柳
三人同卧
好討便宜
聳肩而行
怕老婆者
奶奶屬牛
牛與鼓
生子容易作文難
出米與出水
須千手觀音才好
含淚吃河純
「一」字大了許多
《廣笑府》
好睡
暴富
一錢莫救
性剛
死後不賒
有錢者生
防人貳心
酸酒
難為東道
衣食父母
貓五德
下公文
吏人立誓
直走橫行
不愛古玩
求人不若求己
口腳爭
《精選雅笑》
換糞
搖樹取菱
蚊符
遷居
《存笥稿》
三人行賈
《式齋集》
找樹權
恐鄰兒撼柳
《博笑珠璣》
偽僧
吃別人
富便是富,有些賊形
《春酒堂文存》
芋老人
《牡悔堂文集》
王子訓獐
《潛書》
蔣里善人
楚人患眚
人情厚薄
山東公子
驅半帳之蚊
琢冰之技
吳中名醫
震澤善計者
普天之澤
良醫、
《雜著十種》
犬
棘
蔦
松
《居易錄》
鍾馗捉鬼圖
《香祖筆記》
磨石亡寶
《觚■》
鬼誤
《聊齋志異》
龍
雨錢
《南山集》
鳥說
盲者說
窮鬼傳
錢神問對
鄰女說
《笑得好》
相法不準
啞子說話
爛盤盒
再出恭
願換手指
有天沒日
勝似強盜
剝地皮
《笑笑錄》
告荒
餅錢
雞卵
《廣談助》
朝廷缺清要官
《嘻談錄》
萬字信
蚊蟲結拜
恍惚
《新鐫笑林廣記》
田主見雞
《閱微草堂筆記》
狐畏孝婦不畏官
戴東原言
真魅
擊汝一磚
兩塾師
狂生
曹竹虛言
老儒韓生
荔姐
黑煙
醫者
民言
虛言招謗
田不滿
《白鶴堂詩文集》
蜀鄙二僧
《諧鐸》
獺祭
大面孔
一錢落職
棺中鬼手
壯夫縛虎
蜣螂城
貧兒學諂
《崔東壁遺書》
冉氏烹狗
《簡松草堂文集》
養蘭說
瘼狗
刈蘭
《履園叢話》
量體裁衣新解
《耳食錄》
愛驢
惡鼠
《七經紀聞》
記鴿
記蠍
《定閹全集》
屏營憂木
帝不果觴
捕蜮第一
捕熊羆鴟鶚豺狼第二
捕狗蠅螞蟻蚤■蚊虻第三
《庸庵筆記》
蜘蛛與蛇
壁虎與蠍
蜈蚣與蚓
《笑林廣記》
捉鬼
牛聯宗
《一笑》
戴高帽
《趼人十三種》
瘓馳
蠅鑽
《俏皮話》
論蛆
狗
美男哀駘它
涸泉之魚
藏舟於壑
莫逆之友
大冶鑄金
使蚊負山
游於無有者
壺子示相
混沌之死
臧穀亡羊
真馬之死
伯樂之罪
為盜打包
至德之世
黃帝遺珠
漢陰丈人
厲人生子
輪扁斫輪
東施效顰
望洋興嘆
夔冷炫
坎井之蛙
邯鄲學步
曳尾塗中
濠上之辯
莊子妻死
莊子與髑髏
魯侯養鳥
佝僂承蜩
操舟如神
祝宗人說豬
齊桓公遇鬼
呂梁丈夫
梓慶為■
材與不材之間
林回棄璧
莊子破衣見魏王
真畫師
列禦寇比射
每下愈況
匠石運斤
吳王射狙
蝸角大戰
柏矩哭辜人
涸轍之鮒
儒以詩禮發冢
宋元君夜夢神龜
畏影惡跡
《公孫龍子》
先教而後師之
《尹文子》
宣正好射
黃公好謙
《於陵子》
昌羊
中州之蝸
《苟子》
蒙鳩為巢
處女遇盜
欹器
東野畢之馬失
《呂氏春秋》
荊人遺弓
祁黃羊舉賢
腹殺子
因噎廢食
逐臭海上
唇竭齒寒
荊人涉漉
爰旌目死於義
邾君改組
掣肘
幽王擊鼓
蹶與蛩蛩距虛
割肉相啖
竭池求珠
刻舟求劍
其父善游
賓卑聚自歿
戎夷解衣
黎丘丈人
穿井得一人
掩耳盜鍾
好獵疾耕
桎狗取鼠
《韓非子》
鄭公伐胡
宋有富人
彌子瑕
和氏獻璧
扁鵲見蔡桓公
紂為象箸
王壽焚書
目不見睫
一鳴驚人
子夏見曾子
遠水不救近火
魯人徙越
種楊樹
腫膝難任
楊布打狗
虺口相齙
真假寶鼎
文子避嗇夫
夢灶
惠施之謀
三人成虎
石邑深澗
魏王索鄭
濫竽充數
秦伯嫁女
買櫝還珠
射稽唱歌
白馬過關
不死之道
畫莢者
畫鬼最易
卜妻為禱
郢書燕說
鄭人買履
不鼓不成列
齊桓公好服紫
曾子殺彘
夔一足
管仲答封人
法不避親
公儀休辭魚
自相矛盾
子產晨出
守株待兔
《戰國策》
養由基善射
楚人有兩妻
兩虎相鬥
扁鵲見秦武王
曾參殺人
東門吳
海大魚
鄒忌窺鏡
畫蛇添足
土偶人與桃梗
淳於髡薦賢
疾犬與狡兔
狐假虎威
狗溺井
獵者得麋
驚弓之鳥
驥遇知己
虎怒決蹯
南轅北轍
王良弟子駕馬
干金市馬首
馬價十倍
鷸蚌相爭
《胡非子》
弓與矢
《韓詩外傳》
屠牛吐辭婚
螳螂捕蟬
《禮記》
苛政猛於虎
嗟來之食
《新書》
虢君好諛
《淮南子》
善呼者
任俠者
鵲巢扶枝
塞翁失馬
田子方見老馬
《史記》
指鹿為馬
《說苑》
國有三不祥
晏子逐高繚
炳燭而學
《新序》
翮與毳
申公巫臣
反裘負芻
朱公說璧
葉公好龍
以秕喂鳥
《法言》
羊質虎皮
《新論》
屠門大嚼
《論衡》
仕數不遇
披裘而薪
《風俗通義》
鮑君神
《笑林》
一葉障目
鹽不足
漢人煮簀
持竿入城
《萬機論》
二人評王
《符子》
與狐謀皮
《陶淵明記》
桃花源記
《世說新語》
支公好鶴
《宣驗記》
鸚鵡滅火
《後漢書》
墮甑不顧
遼東豕
《異苑》
山雞舞鏡
《宋書》
狂泉
《弘明集》
對牛彈琴
說麟
《殷芸小說》
鑽火
未嘗見驢
欲兼三者
《金樓子》
假越救溺
鼻齇熏香
《魏書》
阿豺折箭
《劉子》
岑鼎
公輸刻鳳
石牛糞金
《顏氏家訓》
博士買驢
巴豆孝子
《晉書》
杯弓蛇影
《啟顏錄》
痴人瓮帽
遭見賢尊
並我五也
鈍槌利錐
車翻豆覆
《南史》
越鳧楚乙
《北史》
赤馬蒙霜
《猩猩銘序》
醉猩著屐
《法苑珠林》
打蚊
猴子救月
《朝野僉載》
愚人失袋
《次山集》
惡圓
《韓昌黎文集》
毛穎傳
窮涸自負
《柳河東集》
■■反傳
粵犬吠雪
永之氓
屍蟲
伏神
羆說
大鯨
黔之驢
臨江之麋
永某氏之鼠
梓人傳
《李文公集》
截冠雄雞志
《劉賓客文集》
鑒葯
儆舟
述病
救沉志
養鷙詞
說驥
昏鏡詞
《歷代名畫記》
畫龍點睛
《笠澤叢書》
招野龍對
《無能子》
鴆說
《皮子文藪》
悲摯獸
《讒書》
槎客喻
《幽閑鼓吹》
錢可通神
《南唐近事》
打草驚蛇
《太平御覽》
乘涼
《宋景文集》
雁奴
《歐陽文忠集》
鍾莛說
賣油翁
《司馬溫公文集》
攘蠆尾之毒
飯車擅高
《夢溪筆談》
恃勝失備
《艾子雜說》
挽纖折半
持燭鑽火
米從何來
龍王逢蛙
永逸者何人
好大說者
蝦蟆夜哭
一蟹不如一蟹
以鳧為鶻
肉食者之智
鬼怕惡人
《蘇東坡全集》
扣盤捫燭
北人學沒
小兒不畏虎
醉人擊虎
黠鼠
謝醫卻葯
去癭而死
《讀柳子厚三戒》
河豚魚說
烏賊魚說
集外文一篇
浮芥之蟻
《雞肋集》
烏戒
《冷齋夜話》
張丞相草書
《夷堅志》
榮州梧桐
《老學庵筆記》
元宵放火
《芻言》
江蟹趨海
《道山清活》
鬻書換器
不能畫似
《玉照新志》
蒼舒孤寒
《吳五百》
吳五百
《諧史》
打是不打
《程史》
致富之道
《事林廣記》
疥瘡五德
秦士好古
《伯牙琴》
越人友狗
《拊掌錄》
故相遠派
《日記故事》
鐵杵磨成針
《南村輟耕錄》
寒號蟲
《宋文憲全集》
斗子般斥褻
性好雅潔
《龍門子凝道記》
無價之寶
晉人好利
剜股藏珠
憤鼠毀廬
不自食其言
《燕書》
越人溺鼠
人貌狙心
鄭人愛魚
借梯救火
東海王鮪
《郁離子》
千里馬
工之僑獻琴
芮伯獻馬
鴝鵒噪虎
蜀賈三人
巫鬼爭神
僮僕爭政
康回觸山
楚太子養梟
論智
楚人患狐
蟻垤
蟾蜍與蚵■
郁離子哭壞宅
洛巫起蛟
鸛遷其巢
麝智
同歸於盡
道士救虎
島人食蛇
莊子哀餓人
醫緩
精彩書摘
管仲(? ?前645)名夷吾,字仲。齊潁上(潁水之濱)人。早貧困,曾經
商,初事公子糾,後相齊桓公,主張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助齊桓公九合諸
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託名為他所作的(管子》,存有他
的遺說。《國語?齊語》載有他的事跡。《管子》實際上是戰國時齊國稷下
學者的著作總集,其中也有漢人附益的部分。漢劉向校定八十六篇,今存七
十六篇。共分八類:《經言》九篇,《外言》八篇,《內言》七篇,《短語
》十七篇,《區言》五篇,《雜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輕重》
十六篇。內容龐雜。有清人戴望《管子校正》,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通《
管子集校》等。
傅馬棧最難
桓公①觀於廄②,問廄吏曰:「廄何事最難?」廄吏未對,管仲對曰:
「夷吾嘗為圉人③矣,傅馬棧最難: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
直木無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無所施矣。」
??《管子?小問篇》
【注釋】①桓公:即齊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時齊國國君。②廄:
馬房。③圉人:養馬的人。
【意譯】齊桓公到馬圈察看,問管馬圈的小吏:「馬夫干什麼事情最難
?」馬圈小吏還沒回答,管仲就先回答說:「我曾經當過馬夫,知道編馬棚
最難。先編彎曲的木材,而那彎曲的木材又要配以彎曲的木材;編上彎曲的
木材後,筆直的木材就無法用了。如果先編上直木,那麼就得用筆直的木材
相搭配;編上筆直的木材後,彎曲的木材也就無法用了。」
【解說】常識告訴我們:筆直的木材如果和彎曲的木材綁在一起,無論
怎麼綁都會留下很大的空隙。換言之,直木只有與直木才能搭配,曲木亦然
。這個道理用於施政,也是同一道理:如果在選拔人才的時侯,先選拔品性
好的人,那麼他們自然也就會去找品性好的人來與他們合作。先選拔了品性
不好的人,那麼那些品性好的人就沒有被選拔的餘地了。管子似「先傅曲木
,曲木又求曲木」、「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的簡單類比,向齊桓公說
明要慎重選拔人才、使用人才的道理,言簡意賅,意味深長。
(欒梅健)
?象①虎疑
桓公乘馬,虎望見之而伏。桓公問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馬,虎望見寡
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對曰:「意者君乘駁馬②而■桓③,近日④
而馳乎?」公曰:「然。」管仲對曰:「此?象也,?食虎豹,故虎疑焉。
」
??《管子叫、問篇》
【注釋】①?象:獸名,形似馬,倨牙,食虎豹。②駁馬:毛色不純的
馬。③■桓:盤桓。桓:大,這里指威武的樣子。④近日:迎日。
【意譯】齊桓公騎馬出遊,有一隻老虎遠遠望見,便伏在地上。桓公問
管仲說:「今天我騎馬,老虎看見我後,嚇得不敢動,這是為什麼?」管仲
回答說:「依我猜想,君王肯定是騎著那匹毛色駁雜的馬,迎著太陽奔跑吧
?」桓公說,「是的。」管仲說:「這是因為駁馬很像?,?能吃虎豹,所
以老虎那樣害怕。」
【解說】老虎在還沒有認清齊桓公乘的是尋常的馬,還是能吃自己的?
,就伏下身子做投降狀,原因只是做出決定太過匆忙。如果不是因為迎著太
陽,或是老虎仔細看清楚。情況,齊桓公可能就要遇上大麻煩了。匆忙做出
決定和熟慮而動,其間涇渭,由此可見一斑。管仲深明其要義,並趁機表明
了希望齊桓公在觀察事物時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蒙蔽,而應明察秋毫,熟慮而
後動的意圖。
在這件事情上,管仲的分析固然很好。但他善於抓住時機,隨時隨地向
齊桓公施以勸誡或是引導,更是值得我們細思。兩千多年後,在湘軍統帥曾
國藩手下做過幕僚的李鴻章曾回憶說:「我從師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
,其隨時、隨地、隨事,均有所指示。」管仲助齊桓公率先稱霸諸侯,曾國
藩平定洪楊,手下幕僚才俊雲集,其後出將入相者不知凡幾。人常說才比管
、樂,大抵如此。
(欒梅健)P1-3
C.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①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者何嘗不是想這么說。)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③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註: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2001年12月第一版與2007年3月第二版上的nu和rao讀音不同,而其他教參上都為拿,意為劃,撐)
注釋
①挐:撐船。
②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
③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這里指酒杯。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明末山陰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早歲生活優裕,晚年避居山中,窮愁潦倒堅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他喜游歷山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懂音樂,能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頗深;好收藏,具備非凡的鑒賞水平;精戲曲,編導評論追求至善至美。前人說:『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稱徐文長、張陶庵,徐以奇警勝,先生以雄渾勝。
西湖本是人間天堂,更喜「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人獨享如此人間美景,心境純靜如這天地一般,更喜此時此地居然有同樣愛好者,如果這也算痴,天下文人誰不想這樣痴片刻。
翻譯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連下了幾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天晚上八點左右,我劃著一葉扁舟,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雲、山、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人罷了。
到了亭子上,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上怎麼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緻)的人呢!」拉我一同飲酒。我痛飲幾杯,然後(和他們)道別。問他們姓氏,得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了船,船夫嘟嚷到:「不要說相公您痴,還有和相公一樣痴的人呢!
名家點評
祁彪佳:余友張陶庵,筆具化工。其所記游,有酈道元之博奧,有劉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麗,有王季重之詼諧,無所不有;其一種空靈晶映之氣,尋其筆墨,又一無所有。為西湖傳神寫照,政在阿堵矣。《西湖夢尋序》
張 岱: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入山……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痴人前不得說夢矣。《陶庵夢憶自序》
賞析
本文是張岱小品的傳世之作。作者通過追憶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經歷,表現了深摯的隱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戀和感傷的情懷。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靜之後,小舟獨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對酌,臨別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為痴,殊不知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文筆簡練,全文不足二百字,卻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尤其令人驚嘆的是作者對數量詞的錘煉功夫,「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一組合,竟將天長水遠的闊大境界,甚至萬籟無聲的寂靜氣氛,全都傳達出來,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善用對比手法,大與小、冷與熱、孤獨與知己,對比鮮明,有力地抒發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
拓展閱讀,深化理解課文
不二齋
張岱
不二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牆西稍空,臘梅補之。但有綠天,暑氣不到。後牆高於柵,方竹數竿,瀟瀟灑灑,鄭子昭「滿耳秋聲」橫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視之,晶沁如玻璃、雲母,坐者恆在清涼世界。圖書四壁,充棟連牆,鼎彝尊,不移而具,余於左設石床竹幾,幃之紗幕,以障蚊虻,綠暗侵紗,照面成碧。
夏日,建蘭,茉莉薌澤侵入,沁入衣裾。重陽前後,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層,高下列之,顏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則梧落葉,臘梅開,暖日曬窗,紅爐()毛氍(毛毯)。以崑山石種水仙列階趾。春時,四壁下皆山蘭,柵前芍葯半畝,多有異木。
余解衣盤礴,寒暑未曾輕出,思之如在隔世。
——(《陶庵夢憶》)
評析:不二齋,思之如在隔世,卻又如此清晰地呈現於眼前,可見作者對它用情之深。作者懷念故國,思戀逝去的生活,卻隱而不表,只以清淡筆墨細致地敘寫書齋內外之景及四時之情趣,而恰在此字里行間,那種情緒隱隱流露。結尾句「思之如在隔世」,看似淡淡一筆,實如重錘一擊,作者的感傷情緒全於此噴發出來。尋夢,尋夢!過去的生活如夢中,如畫中,飄然而逝,現而有隱,作者只有靠「夢憶」來尋求心靈的慰藉,其情其景,令人感嘆不已。(《明清名家小品精華》第585頁)
寫作背景:
明亡之後,表達作者對故國濃濃的思念之情。
詩的小品小品的詩——讀張岱《湖心亭看雪》
晚明小品在中國散文史上雖然不如先秦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樣引人注目,卻也佔有一席之地。它如開放在深山石隙間的一叢幽蘭,疏花續蕊,迎風吐馨,雖無灼灼之艷,卻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風韻。
張岱(1597—1689)繼公安三袁之後,以清淡天真之筆,寫國破家亡之痛,寓情於境,意趣深遠,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較高的「殿軍」。他的代表作是小品集《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
張岱出身於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過著布衣優游的生活。明亡以後,他曾參加過抗清斗爭,後來消極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即寫於他明亡入山以後。書中緬懷往昔風月繁華,追憶前塵影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他在《陶庵夢憶·序》中說:「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旅螳穴,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於此可見其著書旨趣及以「夢」名書之由。我們讀《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在欣賞其雅潔優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時,常常感到有一層夢幻般的輕紗籠罩其上,使意境顯得深杳而朦朧。這是歷史投下的陰影,它反映了這位明末遺民作家的思想弱點,也賦予他的文風以特有的色彩。
張岱的小品可謂名副其實的小品,長者不過千把字,短者僅一二百字,筆墨精練,風神綽約,洋溢著詩的意趣。人們常說散文貴有詩意,這是很對的;如果拿詩來作比,我覺得張岱的小品頗似唐人絕句。它以雋永見長,寥寥幾筆,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嘆之致,無捉襟見肘之窘。取飲一勺,當能知味;我們不妨擇一短章——《湖心亭看雪》(見《陶庵夢憶》卷三),試作一點粗淺的品嘗。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開頭兩句點明時間、地點。集子中凡紀昔游之作,大多標明朝紀年,以示不忘故國。這里標「崇禎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當隆冬多雪之時,「余住西湖」,則點明所居鄰西湖。這開頭的閑閑兩句,卻從時、地兩個方面不著痕跡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緊承開頭,只此兩句,大雪封湖之狀就令人可想,讀來如覺寒氣逼人。作者妙在不從視覺寫大雪,而通過聽覺來寫,「湖中人鳥聲俱絕」,寫出大雪後一片靜寂,湖山封凍,人、鳥都瑟縮著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聲,連空氣也彷彿凍結了。一個「絕」字,傳出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這是高度的寫意手法,巧妙地從人的聽覺和心理感受上畫出了大雪的威嚴。它使我們聯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這幅江天大雪圖是從視覺著眼的,江天茫茫,「人鳥無蹤」,獨有一個「釣雪」的漁翁。張岱筆下則是「人鳥無聲」,但這無聲卻正是人的聽覺感受,因而無聲中仍有人在。柳詩僅二十字,最後才點出一個「雪」字,可謂即果溯因。張岱則寫「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鳥聲俱絕」,可謂由因見果。兩者機杼不同,而同樣達到寫景傳神的藝術效果。如果說,《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為了渲染和襯托寒江獨釣的漁翁;那麼張岱則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後,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時分,寒氣倍增之時也。「擁毳衣爐火」一句,則以禦寒之物反襯寒氣砭骨。試想,在「人鳥聲俱絕」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門,「獨往湖心亭看雪」,這是一種何等迥絕流俗的孤懷雅興啊!「獨往湖心亭看雪」的「獨」字,正不妨與「獨釣寒江雪」的「獨」字互參。在這里,作者那種獨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賞的情調,不是溢於言外了嗎?其所以要夜深獨往,大約是既不欲人見,也不欲見人;那麼,這種孤寂的情懷中,不也蘊含著避世的幽憤嗎?
請看作者以何等空靈之筆來寫湖中雪景: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圖!「霧凇沆碭」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氣,一片彌漫。「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迭用三個「與」字,生動地寫出天空、雲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作者先總寫一句,猶如攝取了一個「上下皆白」的全景,從看雪來說,很符合第一眼的總感覺、總印象。接著變換視角,化為一個個詩意盎然的特寫鏡頭:「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等等。這是簡約的畫,夢幻般的詩,給人一種似有若無、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對數量詞的錘煉功夫,不得不使我們驚嘆。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狀其混茫難辨,使人惟覺其大;而「一痕」「一點」「一芥」之「一」字,則是狀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覺其小。此真可謂著「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時由「長堤一痕」到「湖心亭一點」,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兩三粒」,其鏡頭則是從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這「痕」「點」「芥」「粒」等量詞,一個小似一個,寫出視線的移動,景物的變化,使人覺得天造地設,生定在那兒,絲毫也撼動它不得。這一段是寫景,卻又不止於寫景;我們從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難感受到作者那種人生天地間茫茫如「太倉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換形,又開出一個境界: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獨往湖心亭看雪」,卻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這意外之筆,寫出了作者意外的驚喜,也引起讀者意外的驚異。但作者並不說自己驚喜,反寫二客「見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為主,足見其用筆之夭矯善變。「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這一驚嘆雖發之於二客,實為作者的心聲。作者妙在不發一語,而「盡得風流」。二客「拉余同飲」,鼎足而三,頗有幸逢知己之樂,似乎給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裡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調。這有如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不過是一種虛幻的慰藉罷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強飲三大白」,是為了酬謝知己。「強飲」者,本不能飲,但對此景,當此時,逢此人,卻不可不飲。飲罷相別,始「問其姓氏」,卻又妙在語焉不詳,只說:「是金陵人,客此。」可見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鄉遊子,言外有後約難期之慨。這一補敘之筆,透露出作者的無限悵惘:茫茫六合,知己難逢,人生如雪泥鴻爪,轉眼各復西東。言念及此,豈不愴神!文章做到這里,在我們看來,也算得神完意足、毫發無憾了。但作者意猶未盡,復筆寫了這樣幾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讀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絕!前人論詞,有點、染之說,這個尾聲,可謂融點、染於一體。借舟子之口,點出一個「痴」字;又以相公之「痴」與「痴似相公者」相比較、相浸染,把一個「痴」字寫透。所謂「痴似相公」,並非減損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調來映襯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語、大惑不解之狀,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這種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處和感慨處。文情盪漾,餘味無窮。
這一篇小品,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爐,偶寫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寫來,情致深長,而全文連標點在內還不到二百字。光是這一點,就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當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賞和消極避世的情調,我們不應盲目欣賞,而必須批判地對待和歷史地分析。
D. 全國叫李文仕的有多少人
姓名為 李文仕 的用戶共有9人,其中 女生0.00%,男生100.00%
雖然是不完全統計,但是也能反應一個比較直觀的情況
希望能夠幫助你
名字只是一個稱謂,每一個人才是獨一無二的
滿意,請採納。
E. 張岱晚明什麼的代表作家
張岱(1597年~1679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鑒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為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1]
明末清初散文家。高祖天復,官至雲南按察副使,甘肅行太僕卿。曾祖張元汴,隆慶五年(1571)狀元及第,官至翰林院侍讀,詹事府左諭德。祖父張汝霖,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官至廣西參議。父張耀芳,副榜出身,為魯藩右長史。張岱的出身,又是書香門第,家學淵源。先輩均是飽學之儒,精通史學、經學、理學、文學、小學和輿地學。被舅父誇為「今之江淹」。天復、元汴父子曾撰修《紹興府志》《會稽志》及《山陰志》,「三志並出,人稱談遷父子。」(《家傳》)(下引張岱詩文及評論出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夏咸淳點校的《張岱詩文集》者,均只注篇名。)祖父汝霖,「幼好古學,博覽群書。」(同上)至老,手不釋卷。曾積三十年之精神,撰修《韻山》,後因與《永樂大典》類同而輟筆(《陶庵夢憶韻山》)。
張氏三世藏書,岱「自垂髫聚書四十年,不下三萬卷。」(《陶庵夢憶三世藏書》)順治三年(1645)避兵入山,僅攜帶數篋書籍而行。而所存者為清兵所居,日裂以炊煙;又用圖書做甲盾,以當箭彈。40年所積,盪然無遺。
西湖夢尋[2]
張岱的出身,還是一個文藝之家。祖孫幾代都工詩擅文,咸有著述。天復有《鳴玉堂稿》,元汴有《不二齋稿》,汝霖有《石介園文集》,耀芳「善歌詩,聲出金石。」(《家傳》)張氏從汝霖起,自蓄聲伎,講究此道。耀芳「教習小蹊,鼓吹戲劇。」(《家傳》)到張岱這輩,則「主人精賞鑒,延師課戲,童手指千。蹊童到其家,謂『過劍門』,焉敢草草。」(《陶庵夢憶過劍門》)他拜師學琴,習曲三十餘首,指法「練熟還生,以澀勒出之。」(同上《紹興琴派》)並「結絲社,月必三會之。」(同上《絲社》)張岱仲叔聯芳,「能寫生,稱能品」,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李流芳輩「相伯仲」。又好古玩,富收藏,精鑒賞,「所遺尊?、卣彝、名畫、法錦,以千計。」(《附傳》)張岱耳濡目染,亦自手眼不低,所作種種文物古玩之題銘,諸多磁窯銅器之品評,確為行家裡手。
張岱生活於明朝末年。明中葉以後,宦官擅權,佞臣當道,特務橫行,黨爭酷烈,內憂外患,愈演愈烈。賢能忠直,或被貶逐,或遭刑戮。與此同時,思想界涌現了一股反理學、叛禮教的思潮。以王艮、李贄為代表的王學左派,公開標榜利慾、欲為人之本性,反對理學家的矯情飾性,主張童心本真,率性而行。這無疑是對傳統禮教的反叛,對程朱「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的挑戰。在
《陶庵夢憶》
這種思潮的推動下,文人士子在對社會不滿之餘,紛紛追求個性解放:縱欲於聲色,縱情於山水,最大程度地追求物質和精神的滿足。他們一方面標榜高雅清逸,悠閑脫俗,在風花雪月、山水園林、亭台樓榭、花鳥魚蟲、文房四寶、書畫絲竹、飲食茶道、古玩珍異、戲曲雜耍、博弈遊冶之中,著意營造賞心悅目、休閑遣興的藝術品味,在玩賞流連中獲得生活的意趣和藝術的詩情;另一方面他們在反叛名教禮法的旗號下,放浪形骸,縱情於感官聲色之好,窮奢極欲,焚膏繼晷,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人情以放盪為快,世風以侈靡相高。」(張瀚《松窗夢語》卷七)如果說前者主要表現他們的避世玩世的話,那麼後者主要發泄他們的傲世憤世。在張氏祖孫的交遊中,不乏這樣的文人名士。如徐渭、黃汝亨、陳繼儒、陶望齡、王思任、陳章侯、祁彪佳兄弟等,正是這樣的家庭出身,這樣的社會思潮、人文氛圍,造就了張岱的紈絝習氣和名士風度,決定了他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和《琅嬛文集》的主要內容。
編輯本段名士風度張岱自稱: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出自《自為墓誌銘》)可謂紈絝子弟的豪奢享樂習氣和晚明名士文人縱欲玩世的頹放作風兼而有之。張岱博洽多通,經史子集,無不該悉;天文地理,靡不涉獵。雖無緣功名,卻有志撰述。一生筆耕不輟,老而不衰。所著除《自為墓誌銘》中所列十五種之外,還有《王郎詩集》《有明於越三不朽圖贊》《石匱書後集》《奇字問》《老饕集》《陶庵肘後方》《茶史》《桃源歷》《歷書眼》《涫朗乞巧錄》《柱銘對》《夜航船》、雜劇《喬坐衙》、傳奇《冰山記》等共三十餘種。其中《夜航船》一書,內容殆同網路全書,包羅萬有,共計二十大類,四千多條目。張岱涉獵之廣泛,著述之宏富,用力之勤奮,於此可
《琅嬛文集》
見。而他與一般玩物之紈絝、玩世之名士的畛域,也於此分界。
張岱對於自己的才高命蹇,是不勝其憤的,並將其憤世嫉俗之情,寓於山水:以紹興府治,大如蠶筐。其中所有之山,磊磊落落,燦若列眉,尚於八山之外,猶遺黃琢。則郡城之外,萬壑千岩,人跡不到之處,名山勝景,棄置道旁,為村人俗子所埋沒者,不知凡幾矣。(出自《黃琢山》)余因想世間珍異之物,為庸人埋沒者,不可勝記。而尤恨此山生在城市,坐落人煙湊集之中,僅隔一垣,使世人不得一識其面目,反舉幾下頑石以相詭溷。何山之不幸,一至於此。(出自《峨眉山》)
這兩段文字,一則言名山勝景被埋沒之多,另一則言其被埋沒之易。在反復回環的議論感嘆之中,發泄了他不遇的憾恨和對世俗的鄙薄,深得柳宗元《永州八記》的騷體之精髓。但宗子畢竟不同於宗元:「山果有靈,焉能久困?余為山計,欲脫樊籬,斷須飛去。」(出自《峨眉山》)他比宗元多了一分自信,多了一分詼諧。
編輯本段黍離情結與前輩小品文作家不同,年屆知命的張岱經歷了天地巨變:滿清入主,社稷傾覆,民生塗炭,家道破敗。他坦言自己「學節義不成」(《自為墓誌銘》),「忠臣邪,怕痛。」(《自題小像》)只能「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斷炊。」(《自為墓誌銘》)不得不在垂暮之年,以羸弱之身,親自舂米擔糞:「身任杵臼勞,百杵兩歇息」「自恨少年時杵臼全不識。因念犬馬齒,今年六十七。在世為廢人,賃舂非吾職。」(《舂米》)「近日理園蔬,大為糞所困。」「婢僕無一人,擔糞固其分。」「扛扶力不加,進咫還退寸。」(《擔糞》)今昔生活對比,不啻霄壤,真如隔世。於是他「沉醉方醒,惡夢始覺」(《蝶庵題像》)再憶夢尋夢,撰成《二夢》,「持向佛前,一一懺悔。」(《自為墓誌銘》)他也曾「作自輓詩,每欲引決,因《石匱書》未成,尚視息人世。」(同上)在極其艱難的物質條件和十分痛苦矛盾的精神狀態下,前後歷時二十七年(其中明亡後十年),五易其稿,九正其訛,撰成《石匱書》這部二百二十卷紀傳體明史的煌煌巨著。後又續撰成《後集》以紀傳體補記明崇禎及南明朝史事。誠如清毛奇齡在《寄張岱乞藏史書》中所稱:「將先生慷慨亮節,必不欲入仕,而寧窮年厄厄,以究竟此一編者,發皇暢茂,致有今日。此固有明之祖宗臣庶,靈爽在天,所幾經保而護之式而憑之者也。」
關於《陶庵夢憶》的寫作,作者在《夢憶序》中自雲:
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旅蟻穴,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痴人面前不得說夢矣。余今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又是一番夢囈。因嘆慧業文人,名心難化。正如邯鄲夢斷,漏盡鍾鳴,盧生遺表,猶思摹拓二王,以流傳後世,則其名根一點,堅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作者夢醒,而憶夢記夢,真邪,夢邪?真而成夢,夢又似真,這是作者的心態;悔邪,喜邪?悔而翻喜,喜而實悲,這是作者的心情。這種極其復雜矛盾的心情、百感交集的心態,在他的《自為墓誌銘》中表現得最為集中和深刻。其中有自誇自詡者,如列數平生著述,追憶6歲時巧對陳繼儒所試屏聯之事;有自誇兼自悔者,如所列種種少時所好;有迷茫不解者,如所列「七不可解」;有夢醒徹悟者:「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作者的《夢憶》,以朱明發跡之鍾山為卷首,悲嘆「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今歲清明,乃遂不得一盂麥飯,思之猿咽。」以營造自己的生壙,於夢醒之後,尋得的王郎?福地煞尾(《陶庵夢憶·王郎?福地》),是有不勝銅駝荊棘之悲的。所以伍崇曜比之於孟元志的《東京夢華錄》、吳自牧的《夢粱錄》,「均於地老天荒,滄桑而後不勝身世之感。茲編實與之同。」(《陶庵夢憶跋》)所不同者,張岱用的是小品文這種文體,且「間涉游戲三昧」而已。《夢憶》的內容十分豐富,所記風土民俗,地域遍及會稽、杭州、蘇州、鎮江、南京、揚州、兗州、泰安等地;時節則有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等;風俗則涉及張燈煙火,廟會香市,觀荷掃墓,演戲賞月,觀潮賽舟,校獵演武等;旁及美食方物,花卉茶道,古玩器皿,林林總總,琳琅滿目。「奇情奇文,引人入勝,如山陰道上,應接不暇。」(金忠淳《陶庵夢憶跋》)《夢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十分復雜,其中有追憶懷戀,如《張氏聲伎》、《方物》和《不二齋》;有調侃嘲諷,如《噓社》、《張東谷好酒》、《西湖七月半》;有贊譽,如《濮仲謙雕刻》、《姚簡叔畫》、《柳敬亭說書》;也有揭露,如《陶庵夢憶包涵所》,描寫副使包涵所「窮奢極欲,老於西湖二十年。」晚明官吏之奢華縱欲,可見一斑。奢靡如此,明朝安得不亡。如《陶庵夢憶冰山記》,描寫該劇演出時,觀者數萬人。當演到魏黨「杖范元白,逼死裕妃時,觀眾怒氣忿涌,噤斷護惜。至顏佩韋擊殺緹騎,梟呼跳蹴,洶洶崩屋。」反映出民心民意對閹豎當政的厭惡和氣憤。《陶庵夢憶·二十四橋風月》寫二更燈燼,那些「尚待遲客」的妓女,「或發嬌聲,唱《擘破玉》等小詞,或自相謔浪嘻笑,故作熱鬧,以亂時候;然笑語啞啞聲中,漸帶凄楚,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見老鴇,受餓、受笞,俱不可知矣。」揭示了繁華掩蓋下的凄慘,強顏歡笑掩蓋下的辛酸。總之,「茲編載方言巷詠,嬉笑瑣屑之事。然略經點染,便成至文。讀者如歷山川,如睹風俗,如瞻宮闕宗廟之麗。殆與《採薇》、《麥秀》同其感慨,而出之以詼諧者歟?」(佚名《陶庵夢憶·序》)對張岱的大部分小品,都可作如是觀。如在《姚長子墓誌銘》中,他為姚長子這位以自己的犧牲為代價,計殲倭寇百三十人,解救全鄉百姓於劫難的傭僕樹碑立傳,贊頌其風節功績:「醢一人,活幾千萬人,功那得不思?倉卒之際,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鄉。」焉知作者樹碑立傳的目的,不是在借旌表抗倭義烈,贊頌抗清英雄呢?其中所蘊涵的愛國之情,是顯而易見的。在《贈沈歌敘序》中,他盛贊友人沈素先「堅操勁節,侃侃不撓,固刀斧所不能磨,三軍所不能奪矣。國變之後,寂寞一樓,足不履地,其忠憤不減文山,第不遭柴市之慘耳。」他覺得「忠臣義士,多見於國破家亡之際。如敲石出火,一閃即滅。」「不急起收之,則火種滅矣。」(《越絕詩小序》)所以他選輯《越絕詩》和《於越三不朽圖》為之作贊作序。為使「忠義一線不死於人心」,他編撰《古今義列傳》,「自史乘旁及稗官,手自鈔集」(《古今義列傳序》),「十年搜得烈士數百餘人,乎自刪削,自成一家之言。」(祁彪佳《義列傳序》)可謂用心良苦。
張岱
《西湖夢尋》是張岱的山水園林小品。王雨謙〈西湖夢尋序〉稱:張陶庵盤礴西湖四十餘年,水尾山頭,無處不到。湖中典故,真有世居西湖之人所不能識者,而陶庵識之獨詳;湖中景物,真有日在西湖而不能道者,而陶庵道之獨悉。今乃山川改革,陵谷變遷,無怪其驚惶駭怖,乃思夢中尋往也。
在他之前,田汝成已撰有《西湖游覽志》和《續志》。張岱的《夢尋》於《田志》多有採取,「張氏是編,乃於杭州兵燹之後,追記舊游。以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外景五門,分記其勝。每景首為小序,而雜采古今詩文列其下。岱所自作尤夥,亦附著焉。其體例全仿劉侗《帝京景物略》,其詩文亦全沿公安、竟陵之派。」《四庫全書總目》這段話,沒有指出張岱的《夢尋》,於《田志》從體例到內容,多有採取和仿照,對照兩書,不難看出。當然,《夢尋》和《田志》也有諸多不同。張岱自述其祖父有別墅寄園在西湖,他本人也曾讀書李氏岣嶁山房。在闊別西湖二十八年期間,西湖無日不入其夢中。後於甲午(1654)、丁酉(1657)兩至西湖。兵燹戰火之後的西湖,「一帶湖庄,僅存瓦礫。」「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樓舞榭,如洪水淹沒,百不存一矣。」作者以為「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若保我夢中之西湖,尚得安全無恙也。」於是「作《夢尋》七十二則,留之後世,以作西湖之影。」(《西湖夢尋自序》)《夢尋》是作者在西湖「無日不入夢」,「未嘗一日別」,這種魂牽夢繞的憶舊戀舊情結中,抒發家國之痛的:李文叔作《洛陽名園記》,謂以名園之興廢,卜洛陽之盛衰;以洛陽之盛衰,卜天下之盛衰。誠哉,言也。余於甲午年,偶涉於此。故宮離黍,荊棘銅駝,感慨悲傷,幾效桑薴翁之游笤溪,夜必慟哭而返。(《柳州亭》)在作者所有的小品文中,這是他抒發亡國之痛、黍離之悲最強烈、最鮮明的一則;是他的《兩夢》的基調,也是他的《夢尋》與《田志》最大的不同。
F. 元末明初有哪些著名將領,隱士,文學家。
元末明初你想找的一些人物:
著名隱士:王蒙、冒致中
王蒙(1301—1385),元朝畫家。字叔明,號黃鶴山樵、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年輕時隱居黃鶴山(今餘杭臨平山)幾十年,過著「卧青山,望白雲」的悠閑生活。元末,張士誠據浙西,曾應聘為理問、長史,棄官後隱居臨平(今浙江餘杭臨平鎮)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因胡惟庸案牽累,死於獄中。(請參見網路:http://ke..com/view/31496.htm#3)
冒致中:(1317—?待考),字東林;海陵人(今江蘇泰州)。著名元末明初隱士。在元朝末年,冒致中為兩淮鹽運司司丞。不久,張士誠起兵泰州,自立為吳王,冒致中被挾至蘇州,封為妥督丞相。後冒致中託病力辭不仕,載書遁跡皋東,於本鎮賈公祠河南購田築室定居。
著名文學家:宋濂、楊維楨、施耐庵、羅貫中、唐元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浙江義烏)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學家、書畫家。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元末明初小說家(文學家)。
施耐庵(1296—1371),元末明初作家。
唐元(1269—1349),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
著名將領:徐達等人
曹震(?—1393) 元末明初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元末從朱元璋起兵,累官指揮使。
胡深(1314—1365),字仲淵,號芸齋,龍泉東郊塔石南弄村人,穎異有智略,通經史百家之學。元末兵亂,1359年冬歸降朱元璋,被授為左司員外郎,守處州。1361年秋,出征江西等地,屢立戰功,授為浙江東行省左右司郎中。後朱元璋稱吳王,胡深為王府參軍,仍守處州。1365年1月,胡深從朱亮祖伐福建陳友定,陷伏兵包圍圈,被執持遇害,終年52歲,追封為縉雲郡伯。
桑世傑(?—1358),安徽無為人,元末明初軍事將領。
徐達,1332—1385,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十年夜回回將領之首。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身世農家,少有弘願。
湯和(1326—1395)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鼎臣,濠州(今安徽鳳陽)人。為人謹嚴,沉敏多智。
常遇春(1330—1369)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伯仁,安徽懷遠人。體貌奇偉,沉毅果敢,長臂善射
馮國用(1324—1359)明開國時將領。定遠(今安徽)人,回族。
馮勝 明初年夜將。初名國勝,別名宗異。回族。安徽定遠人。馮文質次子。 喜念書,通兵書
李文忠(1339—1384)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思本,江蘇盱眙人。喜愛念書,作戰驍勇,治軍嚴正。
鄧愈(1337—1377)。初名友德,字伯顏。虹縣(今安徽泗縣)人。明朝開國十年夜回回名將之一。17歲領兵抗元。
華雲龍,定遠人,回族。聚眾居韭山。太祖起兵,來歸。
丁德興,定遠人,回族。歸太祖於濠。偉其神情,以「黑丁」呼之。
藍玉 ,鳳陽定遠(今屬安徽)回族人,洪武後期的首要將領,多次領兵沖擊元朝殘存勢力,為明朝統一中國作出了主要進獻。
沐英 鳳陽定遠(今屬安徽)回族人,明初主要將領
傅友德(?—1394)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驍勇,善擊刺騎射。
李善長(1314—1390年),明代鳳陽定遠(一說歙縣)人。 還有最夙起義的方國珍 吳軍張士誠漢軍陳友諒 還有彭瑩玉、劉福通、徐壽輝等等太多了, 元朝的也先帖木兒、脫脫、賈魯、答失蹤八都魯、段功等也是蓋世猛將
明玉珍(1331—1366) 元末大夏政權的建立者,廟號太祖,謚曰欽文昭武皇帝。元末隨州(今湖北省隨縣)人,家世務農。
陳友諒(1320—1363),中國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
G. 大長今是什麼意思啊
朝鮮《中宗實錄》曾頻頻提及大長今,但其具體故事不詳
根據有關朝鮮中宗(朝鮮第十一世君王)時代權威歷史記錄《中宗實錄》記載,在朝鮮歷史上確實有「醫女長今」其人,原名徐長今。比如中宗十九年12月15日的實錄中記述「醫女長今」的身份屬於「人事管理」類、「醫葯醫學」部「*人」。而中宗末年的《中宗實錄》也頻頻提及大長今的名字。「但是朝鮮史書上關於大長今的記載只有三四頁的資料——歷史惟一能告訴我們的也只有這些。」薛舟如是說。
大長今所處歷史時期相當於中國明朝正德和嘉靖年間
「《大長今》所描寫的時代屬於韓國歷史上的李氏朝鮮時期,具體到大長今本人生活的年代,大致是朝鮮中宗時期,也就是我國明朝武宗正德元年到嘉靖二十三年。」(何炅最近主演了電視劇《正德皇帝》——「何炅」與大長今是同時代人)公元1392年,大明王朝幫助李成桂奪取政權,並欽定國號為「朝鮮」。從此以後,朝鮮尊奉明朝為天朝,明朝定朝鮮為永不征討之國。同時,朝鮮是明帝國的藩屬國之一,負有向明朝納貢的義務。「不過,明宣宗對朝鮮並未進行過分的索求,但出使朝鮮的明朝使臣卻貪得無厭,引起不滿。」
大長今熟讀《論語》等四書, 中國文化、醫學醫術至今影響韓國
「朝鮮的文化是在中國文化的滋養、哺育下形成的,這些歷史史實只是被巧妙地穿插到《大長今》劇中,並沒有多少誇張。」其實,就是在今天的韓國,《三國志》就有十幾個版本,著名作家李文烈、蔣正一等都曾推出過自己的改寫本,另外還有許多針對青少年的漫畫版本。儒家經典和醫葯醫術對朝鮮的影響更是深遠。朝鮮歷史也明確表明,長今正式接受醫女教育的時候,必須熟練掌握《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然後才能接觸醫術。「朝鮮時期宮廷和民間編纂的著名醫學典籍如《鄉葯集成方》等,都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和總結。而劇中有中宗患病的情節,症狀類似傷寒,內醫院眾人無法確診病情,此時依靠的主要醫書就是東漢大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而當時在朝鮮難得一見的《金匱要略》更被奉為圭臬。」
朝鮮宮廷機構、宮廷管理、官職設置類似中國
中國宮廷文化歷來是文人騷客吟詠的焦點,後宮哀怨、奴婢悲慘等情節,在當時的中朝兩國幾乎沒有太大差別。「比如大長今時期,朝鮮宮女就以湖裡的魚來比喻自己孤寂哀惋的心情,有詩為證:閑依欄桿問湖魚,問汝何故游到此?海闊江深曾記否?來而無回竟似我!」大長今作為一位女性,最後能夠被冊封正三品第一女御醫,在當時的中朝兩國來說,這確實是驚世駭俗的事。朝鮮的官職仿照中國,共分九品,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計十八級。「雖然史書沒有詳細記載,但是徐長今必定要直面宮廷爭斗、博學而擁有真知才能贏得中宗厚愛,從而成為朝鮮歷史上的女中傳奇。」另外,當時朝鮮的最高輔佐機關是議政府,長官為「領議政」,相當於中國的內閣首輔。領議政之下為左右議政,與領議政同為正一品。議政府之下有吏、戶、禮、兵、工、刑六曹,相當於中國的六部。其首長稱判書,相當於中國的六部尚書。國學為成均館,相當於中國的國子監。
歷史多棱鏡 處處覓真情
「韓流」再次襲來——70集韓國電視劇《大長今》盛裝登陸。但是這次我們不再僅僅為韓劇「催淚」的本事折腰,因為整部作品幾乎都滲透著中國歷史、文化、政治等對韓國的影響。歷史是面多棱鏡,看韓劇又如何?關鍵是我們可以從中尋覓歷史文明經典、人類共同情愫。
H. 求關於劉基 劉伯溫的文章 他的資料 小說 等等。。 大俠們 誰有改編過的呢 。。
劉伯溫(1311-1375年),名劉基,字伯溫,以字行。劉伯溫自幼聰穎異常,天賦極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從小就好學深思,喜歡讀書,對儒家經典、諸子百家之書,都非常熟悉。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術數之類更是潛心研究,頗有心得。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而且文筆精彩,所寫文章非同凡俗。他14歲時入處州郡學讀《春秋》,17歲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宋明理學,同時積極准備科舉考試。天生的稟賦和後天的努力,使年輕的劉伯溫很快在當地脫穎而出,成為江浙一帶的大才子、大名士,開始受到世人的矚目。他的老師鄭復初就曾對劉伯溫祖父說:"他日這個孩子必定會光大你家門楣,振興劉氏家族!"西蜀名士趙天澤在品評江左人物時,將劉伯溫列為第一,將他與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與我象比了,說劉伯溫他日一定會成為濟時大器。
劉伯溫果然是人中之傑。他於元統元年(1339年)考取進士,從此進入仕途,開始他在中國歷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劉伯溫希望為元朝政府效力,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他在中進士後不久,被任命為江西高安縣丞,後又任元帥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議往往得不到朝廷的採納,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壓制。劉伯溫非常失望,先後3次憤然辭職,回故鄉青田隱居。
劉伯溫隱居青田期間,潛心著述。他將自己的思想和對社會、人生的見解進行了一番總結,創作了著名的《郁離子》一書。而當此之時,全國的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全國各地反元起義風起雲涌,元王朝的統治已搖搖欲墜,但各支反元義軍又互相紛爭,各不相讓。劉伯溫靜觀天下形勢,經過一番分析,認為在眾多的起義軍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龍天子之氣,他領導的一支紅巾軍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隊伍。
公元1360年,義軍統帥明太祖兩次向隱居青田的劉伯溫發出邀請,劉伯溫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終於決定出山輔助明太祖,希望通過助朱氏打江山來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宏偉大志。與當年諸葛亮"隆中對"相似,劉伯溫初次與朱氏相見,就提出了"時務十八策"。明太祖一見劉伯溫之後,更是大喜不已,從此將劉伯溫視為自己的心腹和軍師。
劉伯溫出山之後,忠心耿耿地為朱氏政權效力,積極為明太祖出謀劃策。他為朱氏制訂了"先滅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然後北向中原,一統天下"的戰略方針。而明太祖得到劉伯溫的輔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劉伯溫為他定下的戰略、戰術行事,先用誘敵之計大敗陳友諒,挫其銳氣,再於公元1363年在鄱陽湖與陳氏決戰,將其勢力徹底消滅。第二年,又依計將張士誠的勢力消滅。然後,明太祖派部隊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時准備在南方稱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稱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為朱氏最後平定天下、開創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劉基,作為開國元勛之一,被任命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為了表彰劉伯溫的特殊貢獻和巨大功勛,明太祖還下詔免加劉伯溫家鄉青田縣的租稅。這是處州地區惟一不加稅的一個縣。不久又追封劉伯溫的祖父、父親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劉伯溫被任命為弘文館學士,受"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稱號,賜封誠意伯,食祿241石。至此,劉伯溫本人的事業和青田劉氏家族的發展,都如日中天,達到了最輝煌的鼎盛時期。
作為一代軍師和智者,劉伯溫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時疾惡如仇,得罪了許多同僚和權貴,同時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後,毅然選擇激流勇退,於洪武四年(1371年)主動辭去一切職務,告老還鄉,回青田隱居起來。
劉伯溫在青田過了2年的隱居生活,本來希望遠離世間是非爭奪。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實在太高,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間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這就無法避免政敵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溫,說他想霸佔一塊名叫"茗洋"的"有王氣"的土地做自己的墳墓,圖謀不軌。早就對劉伯溫放心不下的明太祖,聽到誣告後果然剝奪了劉伯溫的封祿。劉伯溫非常惶恐,於是親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謝罪,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後來,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天下第一大奸臣可與秦燴相提並論,劉伯溫更加憂慮,終於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劉伯溫由皇帝朱元瘴所派使者護送回家,不久在家憂憤而死,終年65歲。
劉伯溫在南京時,胡惟庸曾派太醫為劉伯溫診病送葯,但劉伯溫吃了他的葯後,病情加劇。因此,當時人們懷疑劉伯溫是胡惟庸下毒致死。他死後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因而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縣是1948年析置的新縣,縣名就是為了紀念劉基。
劉伯溫不但是一位謀略大師,也是一位著名的學者和文人,他的著作很多,流傳於世的有《郁離子》10卷和《誠意伯文集》20卷。其中。代表作《郁離子》一書在中國思想上和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劉伯溫死後,葬於青田武陽夏山。據說,劉伯溫死前曾預言胡惟庸必敗,到時明太祖會為自己平反昭雪,他還特留下一封密奏給兒子,要他在日後明太祖想起自己的時候再上奏。5年後,胡惟庸果然垮台。又10年後,劉伯溫果然被平反。明太祖還賜給劉氏家族金書鐵券,特批劉氏成員可憑此免一次死罪。
劉伯溫紀念網 http://liubowen.memsky.com
悲劇性結局
劉伯溫在與淮西派首領李善長的爭斗中佔了上風,最終卻被李善長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
劉基
劉基,號伯溫,足智多謀,思維縝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奪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謀士。然而,明朝開國後,劉基只被封了個次一等的爵位――誠意伯。雖然他執法如山,並且在與淮西派首領李善長的爭斗中佔了上風,最終卻被李善長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這一切的背後,總有一隻無形的手在主宰他的命運,直至生命的終結。
1、淮西派與浙東派拉開爭斗序幕
朱元璋在解決了北元後,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復生產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時,朝廷內部的矛盾又激烈起來,大臣分成兩派,以地域為區分,開始了新的爭斗。
這些所謂派別,實際上就是老鄉會,大家都說一樣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鄉會就是淮西集團,會長本來應該是朱元璋,但考慮到他還兼任皇帝一職,所以當時是由李善長代理。這一集團人多勢眾,主要成員有李善長、郭興、郭英、湯和、周德興,還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說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當時的人們見面都以會說淮西話為榮。
李善長何許人也,為什麼是第一功臣?此人主要負責後勤和政務,如果把劉基比作張良,那麼李善長就是蕭何。他一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馬後的勞頓,後勤工作不好搞,勞心勞力又不討好。朱元璋是個明白人,所以在建國後,便以李善長為第一功臣,任命他為丞相。
李善長這個人的特點是外表寬厚,卻心胸狹窄,誰敢和他過不去,就一定要解決對方。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淮西集團很快遇到了對手,那就是浙東集團,首領就是劉基。
兩個集團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開始了斗爭,朱元璋似乎很有興趣,他准備看一場好戲。
朱元璋
2、劉基處死李彬,與李善長結怨
李善長被朱元璋引為第一功臣,於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為韓國公,這是很了不得的,因為當時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個公爵,其他五個人分別是徐達、常茂(常遇春兒子、李文忠、馮勝、鄧愈,他們都是血里火里拼殺出來的一代名將,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長排位居然還在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劉基也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卻只被封誠意伯(伯爵。耐人尋味的是,他的俸祿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長是4000石,多出劉基十幾倍。
劉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許多重要決策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什麼只得到這樣的待遇?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難以解釋。朱元璋是一個鄉土觀念很重的人,李善長是他的老鄉,而且多年來只在幕後工作,從不搶風頭,埋頭幹活,這樣一個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對的,劉基是一個外鄉人,更重要的是,劉基對事情的判斷常常比他還要准確!
從龍灣之戰到救援安豐,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沒有想到的,他還是想到了。換了你是皇帝,會容許這樣的一個人在身邊嗎?而且這些決策並非安民之策,而是權謀之策,搞陰謀政變十分有用,外加劉基厚黑學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時不時就會想起他勸自己不要去救韓林兒這件事。誰知他將來會不會對自己也來這么一手。
不殺他已經不錯了,難道還想要封賞嗎?
劉基一生聰明,但也疏忽了這一點。這也就決定了他在這場斗爭中很難成為勝利者。
洪武元年,雙方第一次交鋒。當時的監察機構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劉基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說,他是言官的首領,此時的優勢在劉基一邊。
引發矛盾的導火線是一個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長的親信,他由於犯法被劉基抓了起來,查清罪行後,劉基決定要殺掉他。此時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長連忙去找劉基說情,劉基卻軟硬不吃,還將這件事向朱元璋報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處死李彬。不巧,這份回復恰巧落在了李善長手裡,他不敢隱瞞,但也怒不可遏。為了救自己的親信一命,他想了一個借口,他相信只要講出這個借口,劉基是不會拒絕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劉基,對他說:「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時不應妄殺人吧。」
李善長可謂老奸巨猾,他明知劉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為借口,如劉基堅持要殺李彬,大可將天不下雨的責任推到劉基的身上,當時又沒有天氣預報,鬼知道什麼時候下雨。
然而劉基的回答是:「殺李彬,天必雨!」
李彬就這樣被殺掉了。李善長被激怒了,他開始准備自己的第一次反擊。
劉基敢說這樣的話,應該說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確實懂得天文氣象,可問題在於即使是今天的天氣預報也有不準的時候。
這一次劉基的運氣不好,過了很久也不下雨,等到朱元璋一回來,李善長積聚已久的能量爆發了出來,他煽動很多人攻擊劉基。朱元璋是個明白人,並沒有難為劉基。但劉基自己知道,這里是呆不下去了,於是在當年八月,他請假回了老家。
臨走前,正值當時朱元璋頭腦發熱,想把首都建在老家安徽鳳陽,同時還積極准備遠征北元。劉基給了朱元璋最後的建議,建都鳳陽是絕對不行的,而北元還有很強的實力,輕易出兵是不妥當的。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又對了。應該說,當時的朱元璋是很理解劉基的,他對劉基的兒子說過,現在滿朝文武都結黨,只有劉基不和他們搞在一起,我是明白人,不會虧待他的。
朱元璋這次可真是被劉基給蒙了,劉基並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在臨走之前已經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楊憲。
楊憲是劉基的死黨,他得到了劉基的指示,接任御史中丞,准備對淮西集團的反攻。
3、胡惟庸從幕後走到台前
這位楊憲也不簡單,他韜光養晦,扶植高見賢等人,並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斷收集李善長的黑材料,並經常在朱元璋面前打小報告,說李善長無才無德,不能委以重任。朱元璋不是蠢人,知道楊憲說這些話的目的何在,開始並未為之所動,對李善長依然十分信任,但時間長了,他也慢慢對李善長有了看法,對李善長多有指責。十一月,他召回了劉基,並委以重任。淮西集團全面被打壓,浙東集團開始占上風。
浙東集團眼看就要成為勝利者,李善長十分憂慮,他明白自己已成靶子,淮西集團岌岌可危,而自己又不便親自上陣,與淮西集團公開叫板;他左思右想,為何不學學劉基呢?找一個代言人,但這個人又不能太有威望,要容易控制。於是他看中了胡惟庸,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選擇最終讓他踏上了不歸之路。
胡惟庸是李善長的老鄉,他很早就追隨朱元璋,卻一直不得意,總是幹些知縣之類的小官。但他確是個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長的首肯後,他成了淮西集團新的領袖。這場斗爭最終將在他手中結束。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浙東集團春風得意、准備一鼓作氣打敗淮西的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變化。由於劉基言語過於直接,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沒有溝通技巧,很多人開始在朱元璋面前說他的壞話,朱元璋對這個足智多謀的第一謀臣也起了疑心,於是就有了後來那次決定劉基命運的談話。
4、朱元璋與劉伯溫談話玄機四伏
這一天,朱元璋單獨找劉基談話。雙方以拉家常開始了談話,就在氣氛漸趨融洽時,朱元璋突然變換了臉色,以嚴肅的口氣問劉基,如果換掉李善長,誰可以做丞相?
劉基十分警覺,馬上說道:「這要陛下決定。」
朱元璋的臉色這才好看了點,他接著問:「你覺得楊憲如何?」
這又是一個陷阱,朱元璋明知楊憲是劉基的人,所以先提出此人來試探劉基。
劉基現在才明白,這是一次異常凶險的談話,如果稍有不慎,就會人頭落地!他馬上回答:「楊憲有丞相的才能,但沒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但考驗還遠遠沒有結束,朱元璋接著問:「汪廣洋如何?」
這是第二個陷阱,汪廣洋並不是淮西集團的成員,朱元璋懷疑他和劉基勾結,所以第二個提出他。
劉基見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淺薄,不可以。」
朱元璋很佩服地看了劉基一眼,這是個精明的人啊!
他說出了第三個人選:「胡惟庸如何?」
劉基鬆了口氣,說出了他一生中最准確的判斷:「胡惟庸現在是一頭小牛,但將來他一定會擺脫牛犁的束縛!」
說完這句話,劉基知道考驗已經過去了,但他錯了,下一個問題才是致命的。
朱元璋終於亮出了殺著,他用意味深長的口氣說道:「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擔當了。」
大凡在極度緊張後,人們的思想會放鬆下來,劉基也不例外,他終於犯了一次錯誤,這次錯誤卻是致命的。
他回答朱元璋:「我並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這個人嫉惡如仇,皇上慢慢挑選吧。」
這句話說得非常不合適,自居丞相之才不說,還說出所謂嫉惡如仇的話,如劉基所說,誰是惡呢?
劉基的昏勁還沒有過去,又加上了一句話:「現在的這些人,在我看來並沒有合適的。」朱元璋就此與劉基決裂。
5、第一謀士之死誰之罪?
至此之後,劉基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雖明白自己地位不如前,但仍然堅持在朝中為官,為浙東集團撐台。但朱元璋不是那麼好打發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親自下書給劉基,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你年紀這么老了,應該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這里陪著我呢。」
這意思就是,我要炒你魷魚,走人吧。劉基只好回到了鄉下。
這時,浙東集團的另一干將楊憲失去了劉基的幫助,很快被淮西派排擠,本人也性命不保,被胡惟庸找個借口殺掉了。在這場斗爭中,淮西集團最終大獲全勝。
劉基明白,自己失敗了,他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好好在家養老,度此一生。可是在這場斗爭中,失敗的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胡惟庸成了丞相,他沒有放過劉基,指使手下狀告劉基,此時劉基已經沒有官位,還能告他什麼呢?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實在是至理名言。劉基的罪狀是占據了一塊有王氣的地。所謂王氣實在是個說不清的東西,說有就有,說沒有也沒有,只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於是朱元璋再次下詔處罰劉基,官都沒了,還罰什麼呢?朱元璋有辦法,他扣除了劉基的退休金。
劉基陷入了絕望,但他的智慧又一次發揮了作用,他沒有在原地等死,而是出人意料地回到了京城。
這實在是很絕的一招,他明白,胡惟庸對付他的根本原因在於朱元璋,只要自己回到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讓他放心,自己的性命就有保證。
但這次,他又錯了。
洪武八年正月,劉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這點探視劉基,胡惟庸隨身的醫生給劉基開了葯方。劉基吃了葯後,病情越來越重,過了不久就死去了。
關於劉基的死因,後來胡惟庸案發後,醫生供認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劉基的。這也成為了胡惟庸的罪狀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劉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卻派他去探望劉基。而劉基這樣有影響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隨便動手的,不然也不會讓劉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遙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許。無論此事是否朱元璋指使,但毫無疑問,劉基之死朱元璋是負有責任的。
劉基一生足智多謀,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他對形勢判斷准確,思維縝密,能預測事情的發展方向。雖然他本人並非真如民間傳說那樣,有呼風喚雨的本事,但從他的判斷和預測能力來看,料事如神並非過分的評語。他和諸葛亮一樣,已經作為智慧的象徵被老百姓所銘記。
胡惟庸勝利了,他在朱元璋的幫助下打敗了浙東集團,除掉了天下第一謀士劉基。現在他大權在握,李善長也要給他幾分面子。
但他真的是最後的勝利者嗎?歷史的回答是否定的。
【傳說】
相傳,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火不斷,飢荒遍地。玉帝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並賜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但龍王年老體弱,事務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個兒子。龍九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他們跟隨劉伯溫征戰多年,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奪得了皇位。當它們功得圓滿准備返回天廷復命之時,明成祖朱棣這個野心極大的帝王卻想永遠把它們留在自己身邊,安邦定國,雄霸天下。於是他便借修築紫禁城為名,拿了劉伯溫的斬仙劍號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獸,頓時呼風喚雨,大發雷霆。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便決定用計,他對九子老大贔屓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贔屓一看原來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了身上,但用盡法力卻寸步難行。原來,神功聖德碑乃記載「真龍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無量的),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壓在碑下,不忍離去,便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發誓永不現真身。朱棣雖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九個塑像般的神獸。劉伯溫得知此事後,也棄朱棣而去,脫離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後悔莫及,為了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便讓九子各司一職,流傳千古。
歷史上只是一個官癮很大的儒生———
劉基,字伯溫。現在許多書籍說他才智卓絕、料事如神,深富文韜武略,在歷次的主要戰役中出奇謀、劃妙策,協助朱元璋靖平宇內各股叛亂勢力,並於軍政、財務等各方面為新王朝建立了完備的制度,開創了明初的第一個盛世。說什麼「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那麼,歷史上的劉伯溫真有如此偉大?近日,作家佟平撰文指出,歷史上的劉伯溫既不是什麼有傑出軍事才能的謀略家,也不是什麼成功的大政治家,甚至連高潔的隱士都算不上,他只是一個官癮很大的儒生而已。
「劉基之功,不亞於漢初之張良。」劉伯溫真是天才軍師嗎?
大多數書籍提到劉伯溫的軍事才能時都說,他「神采飛逸,性格剛毅,抱負不凡,朱元璋一見大喜過望,拜劉伯溫為軍師,朱元璋能掃平元末群雄,一統天下,劉基之功,不亞於漢初之張良。」
佟平在文章中指出,劉伯溫共寫過兩本與軍事有關的書。一本是《百戰奇略》,一本是《時務十八策》。可是這兩本書不但在歷史上沒有任何被引用的記錄,現在甚至連具體的內容也很少被提及,可見是兩本沒有什麼價值的書。
從劉伯溫的實際從軍記錄來看,一部分是在元朝官府當軍事參謀,鎮壓農民起義;一部分是投奔農民起義軍朱元璋,做起義軍的參謀。
從他總共合計在元朝官府三四年的從軍經歷來看,他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出色的軍事才華。
1360年到1363年9月,他做朱元璋的隨軍參謀,其中還有半年多是回家守孝,實際上從軍的時間勉強接近兩年,也只是朱元璋眾多隨軍參謀之一,甚至只是一個沒有任何官銜的普通參謀之一。1363年9月朱元璋再次出征時已經不需要他隨軍,而這時朱元璋的仗還遠沒有打完,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劉伯溫這個軍事參謀其實對朱元璋來說,幾乎是可有可無的。
一些書籍都把朱元璋首先消滅陳友諒,然後再消滅張士誠,說成是劉伯溫制定的平定天下的大計。甚至還將這一大計等同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佟平認為,這純粹是穿鑿附會、不符合歷史事實的說法。
這場大戰發生在1363年,劉伯溫是1360年初就在朱手下當軍事參謀,到這時已經當了三年,可是當陳友諒打上門來的時候,朱元璋才匆忙趕造戰船來迎戰,哪裡有什麼先打陳友諒的「平定天下大計」的影子?更加可怕的是,在這場大戰中,朱元璋曾被敵軍團團包圍在一條指揮船上,如果不是部下將官韓成與朱元璋換穿袍服,假冒朱元璋跳水自殺騙過敵軍,朱元璋很可能在這場大戰中被殺。如果劉伯溫真是一名出色的軍師,能如此讓主帥涉險嗎?
這場大戰的勝利,基本上奠定了朱元璋奪得天下的大勢,如果劉伯溫真是這場戰爭的主要功臣,而不只是一名普通的隨軍參謀,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時能不想到劉伯溫嗎?可是在朱元璋1370年大封功臣的名單中原來根本就沒有劉伯溫的名字,直到封賞完畢後的二十天,才補封了兩位三等伯,其中的最後一名排到了劉伯溫。
佟平認為,朱元璋之所以補封劉伯溫一個最末一位的伯爵,主要不是看中他的軍事貢獻,更多的是看中他在籌備登基、修建南京城、擔當御史令、修建《大明律》、恢復科舉等「建國」方面的成績,再加上他在元朝的特殊身份、跟著朱元璋十年、這時他也已經六十歲了,所以才象徵性地封了他一個爵位。
漫畫/冷潔
劉伯溫是漢代張良一樣功成身退的隱士,這種觀點是否站得住腳?
劉伯溫的功成身退和多次辭官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亮點,尤其是明清兩朝的崇尚儒家思想的文人們,更是刻意把劉伯溫打扮成張良一樣功成身退的隱士,這是否站得住腳?
佟平在文章中指出,只要略微分析一下劉伯溫每次辭官和每次「辭而不甘」的表現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每一次辭官都幾乎與做隱士沒有什麼關系。
劉伯溫第一次辭官是在1340年,在元朝做了四五年副縣長之後,嫌官職太小、沒有提升的機會,又與同僚關系不好才辭官的。1349年,第二次辭官是由於他越界舉報其他官員受到上司責問不得不辭官。盡管有過兩次辭官的經歷,卻還是看不開,1352年一旦有朋友推薦他去做「平亂」的官,他立刻毫不猶豫地就答應去做了。
劉伯溫1358年第三次辭官,是因為一度被升為五品,又被降為七品,還被剝奪了參與軍事的資格,才憤而辭官的。也幸虧有此辭官,才後來可能被朱元璋聘去做官。
劉伯溫在元朝做了25年的地方官,在朱元璋手下做了十年中央官。雖然劉也屬於朱的開國元勛之一,卻沒有想到只被象徵性地補充封在了最末一位,這對於官欲很強的劉伯溫來說恐怕是深感失落的吧。正是這種失落感,再加上當時已經六十歲,眼見著繼續下去也沒有指望得到更大的升遷,於是想試一試辭官這一招,看看朱元璋會不會因此而特別挽留他而給他加官,遺憾的是朱皇帝立刻就毫不在意地讓他回家了。
在劉伯溫去世139年之後,明朝廷為什麼這時會想到去神化他呢?
1514年,在劉伯溫去世139年之後,明朝廷卻突然加贈劉伯溫太師銜,謚文成。說他「慷慨有志,剛毅多謀,學為帝師,才稱王佐」、「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為什麼明朝皇帝在劉伯溫去世139年之後突然想到贈封他?
佟平認為,可能有下列幾個因素:
其一,跟隨朱元璋的開國功臣中,許多人被朱元璋殺掉了,所以才輪到了劉伯溫。據史家統計,1370年所封功臣37人中,在朱元璋去世前或父或子被殺、被充軍、被除爵的達到了31人,其中還不包括被暗害死的。既然這些人已經被朱元璋定為壞人,在神化朱元璋的時候自然就不能再用這些人來做陪襯了,這樣就將原本排在40名之後的劉伯溫一下提到了「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的位置了。
其二,劉伯溫在朱元璋手下擔當的是太史令,這個官職除了編制歷書等,還負責觀察天象,同時兼管起草文書、策命、記史事、編史書、國家典籍、祭祀等。通過劉伯溫來預測朱元璋是「真命天子」更加具有欺騙性。
其三,劉伯溫寫了許多文章,這樣方便在文人中宣傳推廣。
其四,劉伯溫在朱元璋的開國元勛中學歷最高,是前朝的進士,讓前朝的進士為沒有正規上過學的朱元璋當老師,面子上好看,而且劉伯溫比朱元璋大將近20歲。
其五,劉伯溫是有文才又有從軍經歷的人,適合神化成能文能武的人。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361.html?wtp=tt
I. 李姓男孩名字,李文 (........)加一字,
李文崢
李文津
李文蔚
李文雄
李文晨
李文承
李文厚
李文崇
李文傳
李文銘
李文士
李文學
李文彤
李文長
李文凌
李文鳴
李文鑫
李文泊
李文凡
李文以
李文裕
李文胤
李文禮
李文鎮
李文靈
李文知
李文漢
李文世
李文水
李文飛
李文久
李文力
李文朋
李文秋
李文愷
李文道
李文欣
李文強
李文孟
李文丁
李文義
李文來
李文忻
李文雪
李文寧
李文紹
李文富
李文德
李文亞
李文琳
李文嵐
李文孝
李文爍
李文遠
李文望
李文洛
李文浚
李文欽
李文佑
李文積
李文虎
李文城
李文人
李文屹
李文懿
李文和
李文宗
李文思
李文利
李文勛
李文運
李文添
李文秀
李文煥
李文悅
李文彥
李文煒
李文為
李文瀟
李文聲
李文高
李文如
李文恆
李文亦
李文月
李文玉
李文騏
李文易
李文宜
李文沐
李文光
李文雅
李文善
李文禹
李文心
李文修
李文楚
李文仁
李文森
李文栩
李文波
李文友
李文延
李文曉
李文勁
李文相
李文鶴
李文昱
李文朗
李文琪
李文予
李文亮
李文濟
李文震
李文昭
李文有
李文仕
李文琛
李文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