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戰國時期,秦國從開始的打醬油角色到最後滅了六國稱霸,是如何做到的
西周末年,秦國還是西周王室所屬的一個很小的諸侯國。到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時已衰敗,戰亂不斷,還加重賦稅,民不聊生,而周幽王卻賞風花雪月不問國事,先廢了王後申氏,後又為博妃子褒姒一笑,竟做出了烽火戲諸侯的荒唐事。
秦國滅六國後,野心也變得越來越大,繼續征戰,北伐匈奴,南侵百越之地,擴大了華夏族的版圖。自此,秦國經過幾代發展,越來越強大,到秦始皇時統一了全國。
『貳』 看看金牌榜,亞運會其實是中日韓三國賽 其他40多個國家都是打醬油的,你們怎麼看
42個大項,476個小項,賽事規模是奧運會的1.5倍——正在廣州舉行的第16屆亞運會已經創造了亞運歷史上一個空前絕後的紀錄,這也是當今世界綜合性運動會的規模之最。不過,龐大的賽事規模卻更加凸顯了亞洲體壇的一個怪現象,那就是中日韓三強幾乎壟斷每屆亞運會2/3左右的金牌,一些小國至今一金難求,當舉辦亞運會日益成為大國專利時,小國如何在亞運賽場上獲取佳績也成了亞洲體壇面對的一大難題。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奧委會大刀闊斧地對奧運會實施了「瘦身」改革,但同期舉辦的3屆亞運會的規模卻在不斷擴大。廣州亞運會的比賽設項在上一屆多哈亞運會已創造歷史之最的基礎上又增加了3個大項、53個小項,正像亞奧理事會中國澳門籍委員蕭威利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說,龐大的賽事規模已經導致亞運會很難再由亞洲中小國家承辦,即使對於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和地區來說,舉辦亞運會也須承受不小的壓力。
對亞運會進行「瘦身」的呼聲早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舉辦之前就已經出現,但「瘦身行動」真正實施卻並不容易,多哈和廣州方面都有辦一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亞運會的意願。作為承辦者,雖然面對賽事規模越大、組織難度越大的挑戰,但對比賽項目的,卻都願意增加,而不是減少。
龐大的賽事規模給承辦者在安保、交通、住宿等方面製造了空前壓力,多哈亞運會就因為比賽規模過大,導致運動員村的設計容量無法滿足需求,部分代表團成員只能臨時被安排到幾艘游輪上居住。
龐大的賽事規模也導致一些觀賞性差或對主辦國來說十分冷門的項目進入了亞運會,對賽事的整體質量產生影響。
蕭威利表示,基於以上幾點考慮,亞奧理事會最終決定,自2014年仁川亞運會開始,實行新的「28+7」設項方式,即28個奧運項目為亞運會常設項目,其餘7個非奧項目為每屆亞運會都可以進行調整的臨時項目,亞運會的規模今後將被限制為35個比賽項目,不會再像現在這樣,每屆的規模都在擴大。
但對於亞奧理事會來說,亞運會「瘦身」並不意味著舍棄那些被縮減掉的項目。亞奧理事會主席艾哈邁德·法赫德·薩巴赫今天在廣州亞運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亞奧理事會近些年創立了亞洲室內運動會、沙灘運動會、青年運動會等新的運動會形式,這些運動會的存在基本可以保證任何被亞運會調整出來的項目,都有新的賽事平台可以利用。
新創立的這些運動會風格迥異,但最重要的是這些運動會因規模要比亞運會小很多,承辦方的預算可以大幅度降低。艾哈邁德·法赫德·薩巴赫認為,因為運動會形式的多種多樣,亞洲任何國家和地區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承辦賽事。
目前,亞洲已經擁有11項洲際運動會,是運動會種類最多的洲,室內運動會、沙灘運動會等形式在其他洲聞所未聞。艾哈邁德·法赫德·薩巴赫表示,種類繁多的大賽可以為更多的亞洲青年和運動員提供比賽機會,因為很多亞洲運動員沒有能力去參加奧運會,但他們可以參加亞運會或亞洲的其他運動會。
不過,這些新設立的運動會因為受關注度較低,遠未形成像亞運會那樣的影響力。對於承辦城市來說,舉辦這些賽事所能獲得的商業和社會效益也十分有限。蕭威利介紹:「和亞運會、亞冬會實行申辦制不同,亞洲室內運動會、沙灘運動會等都實行輪辦制,由亞奧理事會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協商確定承辦城市。」
但實際上,擺在亞洲很多經濟欠發達國家和中小國家面前的難題,並不是自己的運動員缺少比賽機會,而是他們連參加比賽的資格都很難獲得。這些國家及地區要麼是因為經濟貧困,無力發展體育事業,要麼是因為競技體育水平較低,很難為有潛力的運動員創造較好的訓練條件。
本屆亞運會,當中國代表團得到第1000枚亞運金牌,日本代表團即將奪得第2500枚亞運獎牌時,巴勒斯坦、葉門、不丹、寮國、東帝汶、阿富汗和柬埔寨等11個國家和地區至今尚未獲得亞運獎牌,亞洲各國、各地區之間體育發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已經比亞運會因龐大賽事規模帶來的消極影響更嚴重。
幫助體育小國提高自身能力參與亞運比賽的競爭,已經成為亞奧理事會和亞洲體育大國的責任。對此,仁川亞組委公共關系部主管鄭潤僖今天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我們不再把舉辦規模最大的亞運會作為自己的目標,而是借舉辦亞運之機在幫助亞洲體育不發達國家的工作上留一份遺產。仁川亞組委從辦賽預算中撥出2000萬美元設立基金,用於改善亞洲體育不發達國家的訓練條件和師資培訓。」
正是這一「扶弱」理念,對仁川擊敗新德里贏得2014年亞運會主辦權起了關鍵作用。亞奧理事會多數委員對仁川的支持,也顯示了亞洲在改變中小國家和一些地區的體育弱勢地位方面的強烈願望
『叄』 打醬油是什麼意思
【傳統解釋】
打醬油來源於賈平凹文章《笑口常開》,是指以前的醬油都是零賣零買的,自己拿著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給你稱多少 。
【網路用語 】
網路上不談政治,不談敏感話題,與自己無關,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就用此話回帖而已,相當於"路過" ,是十分流行話語,表現了對現實的無奈,道義上強烈關注某事,行為上明哲保身,受壓抑的輕微呼喊,朝野都能接受的行為,屬於"非暴力不合作"幼稚階段的行為。
【來源】
1、廣州電視台采訪一位市民,問他對於艷照門很黃很暴力的看法,這位市民說:「關我鳥事,我出來買醬油的。」這句話也因此流傳開來,各種PS和改編風靡一時。由此「醬油男」一詞在網路成為笑談,甚至派生出了醬油族等網路用語。
2、源自於陳強與陳佩斯父子的喜劇《父與子》中的一個鏡頭:影片中陳佩斯所飾演的二子因為要考大學,刻苦溫習功課,以至於走火入魔。父母讓他出去打醬油,結果他拿著瓶子,一邊背書一邊走,撞到一個路牌,上邊寫著「前方施工,請繞行」於是轉了一圈,拿著空瓶子回去。空走一遭,什麼也沒留下,什麼也沒取回,等於路過。
【同義詞】
旁觀者[ páng guān zhě ] ,一旁觀看的人,置身事外的人。
『肆』 五大聯賽所屬國集體打醬油
五大聯賽所屬國集體打醬油?
日本職業足球聯賽(J.LEAGUE,日文:Jリ?グ,官方名稱:日本プロサッカ?リ?グ)是日本最高等級的職業足球聯賽系統,由社團法人日本職業足球聯賽所主辦,於1993年舉行首屆賽事,是日本足球的推廣及強化實力與及地區發展等的重要振興項目,亦是亞洲區其中一個最受歡迎及最具質素的足球聯賽。J.LEAGUE成立初只有單一聯賽,1998年分裂為甲組聯賽(簡稱:J1)及乙組聯賽(簡稱:J2),同時設有升降級制度。
歷史
日本在20世紀初期才推行足球運動,在全國各地陸續開設足球學校,並於1921年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杯賽(1946年易名為現今的天皇杯)。至於日本全國聯賽於1965年正式成立,但球隊全部由工業財團贊助,球隊名稱也是以工業財團為命名,例如:古河電工、三菱重工、日產汽車,球會經費全部由工業財團承擔,故此球隊名字全部沿用財團的名稱。80年代,國內以相撲及棒球比較受歡迎,足球當時仍未普及,日本足總希望能夠組織一個職業足球聯賽,能夠將足球會成為一個職業性的獨立個體。由1988年開始商討,直到1993年首屆日本職業足球聯賽成立。
首屆日本職業足球聯賽共有10隊隊伍參加,並且獲得約2,000萬美元(約1.56億港元)資金重組,全面革新,放棄舊制度,禁止球隊以商業贊助命名,改用所屬城市名稱。最終冠軍由川崎讀賣奪得。JLEAGUE參賽隊伍逐年不斷增加,由首屆10隊球隊參加,增至2005年有18隊球隊參加。由於當時日本經濟發達,得到強大的消費力推動下,令J-League聲名大噪。此外,廣泛的電視轉播及市場推廣,令球會收入大增,因此,球會有財力輸入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外援球員,而日本國家足球隊的實力得以提高,1998年更首次出席世界盃,可惜90年代末經濟面對重大打擊,加上亞洲金融風暴,J-League一度步入低潮,球賽入座率大減,但隨著2000年推出足球彩券及成功舉辦2002世界盃決賽周,令J-League發展亦止跌回升。其後多名日本國腳先後重登陸歐洲,並且取得不錯的成績。JLEAGUE在早期為日本足球建立一個很好的基礎,令日本成為亞洲最實力的足球強國之一。
發展過程年表1992年
公布參加首屆JLEAGUE共有10支隊伍。
1993年
5月15日、JLEAGUE展開。首場比賽在國立霞之丘競技場進行,由川崎讀賣對橫濱飛翼。
首屆日本足球聯賽由10隊爭奪聯賽總冠軍。
鹿島鹿角
浦和紅鑽
古河市原(現今的古河市原·千葉)
川崎讀賣(現今的東京日視1969)
橫濱飛翼(1999年時與橫濱水手合拼,成為現今的橫濱水手)
橫濱水手(1999年時與橫濱飛翼合拼)
清水心跳
名古屋八鯨
大阪飛腳
廣島三箭
1994年
2隊新球隊加入(共12隊)。
磐田雅馬哈
平冢比馬(現在的湘南比馬)
1995年
2隊新球隊加入(共14隊)。
柏雷素爾
大阪櫻花
1996年
2隊新球隊加入(共16隊)。
京都不死鳥
福岡黃蜂
1997年
1隊新球隊加入(共17隊)。
神戶勝利船
1998年
1隊新球隊加入(共18隊)。
札幌岡薩多
首次設立升降級附加賽,札幌岡薩多及川崎前鋒在附加賽中落敗而降落乙組。
1999年
橫濱飛翼宣布合拼入橫濱水手,橫濱飛翼球迷由於反對合拼因而成立橫濱FC。
聯賽隊數減至16隊,並成立乙組聯賽,包括上屆降級的札幌岡薩多合計有10支隊伍參與。
山形蒙迪奧
仙台維加塔
大宮松鼠
川崎前鋒
甲府風林
鳥棲薩根
FC東京
新?天鵝
大分三神
2000年
水戶蜀葵加入乙組。
2001年
橫濱FC加入乙組。
2004年
由於2005年度球季J1隊數增至18隊、2004年度球季所有球隊除了成績最差的球隊均無須降級,而J1的榜尾球隊需與J2的第三名參與升降級附加賽,結果柏雷素爾得以倖免降級。
2005年
J2的?島漩渦(2004年JFL1位)及草津溫泉(2004年JFL3位)首次升上J2。
採用新的升降級制度,原本J1中聯賽成績最差的兩支球隊被J2的聯賽冠亞軍取代不變,但J1的第十六名需要與J2的第三名參與升降級附加賽,勝出可以參加來屆J1賽事
2006年
2006年度球季J2隊數增至13隊,J2的愛媛FC(2005年JFL冠軍)首次升上J2。
賽制
由2005年球季開始,聯賽原本以單循環賽制跟隨歐洲聯賽制度改為主客雙循環賽制比賽,每支隊伍與各球隊對賽兩次,主客各一次。上下半季的賽程並不相同,而雙方球隊亦不會在同一半季中對賽兩次,J1的每支球隊共進行34場賽事,而J2由於要進行四循環賽事,因此每支球隊共進行52場比賽。每場勝仗可得3分,和局得1分,負仗則0分,按各隊於聯賽所得的積分排列。
若有兩隊隊伍於總結賽事所得分數出現相同分數,則需順序按以下方法排列名次:
有關隊伍於聯賽的得失球差
有關隊伍於聯賽的進球數字
有關隊伍的對賽成績
有關隊伍的對賽球差
若果以上方法都分出兩支球隊的排名,最後於中立場進行一場附加賽決出勝負。
J1聯賽成績最差的兩支隊伍,會由J2的冠軍及亞軍取代其位置,而聯賽第16名需要與J2的聯賽第三名進行附加賽,勝出的隊伍可參與下一屆J1賽事,落敗者則參與下一屆J2聯賽,另一方面J2聯賽並沒有設立升降級制度。
2007年,現時的JSL(日本足球聯賽)被提升為丙組聯賽(J3),那時J1,J2及J3各有16支隊伍參賽。
歷屆冠軍
球季全年總冠軍第1階段第2階段
1993年川崎讀賣鹿島鹿角川崎讀賣
1994年川崎讀賣廣島三箭川崎讀賣
1995年橫濱飛翼橫濱飛翼川崎讀賣
1996年鹿島鹿角(單季制)
1997年磐田雅馬哈鹿島鹿角磐田雅馬哈
1998年鹿島鹿角磐田雅馬哈鹿島鹿角
1999年磐田雅馬哈磐田雅馬哈清水心跳
2000年鹿島鹿角橫濱水手鹿島鹿角
2001年鹿島鹿角磐田雅馬哈鹿島鹿角
2002年磐田雅馬哈磐田雅馬哈磐田雅馬哈
2003年橫濱水手橫濱水手橫濱水手
2004年橫濱水手橫濱水手浦和紅鑽
球季冠軍
2005年大阪飛腳(單季制)
『伍』 為什麼戰國時全程打醬油的韓國,根本不算強國卻還能夠並列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戰國七雄裡面韓國實力最弱,並且被秦朝在統一天下的時候第一個滅國,那麼韓國作為一個弱國,為什麼能夠和其他國家並列戰國七雄呢?我個人認為三家分晉,韓國作為其中之一比較有知名度,韓國一直戰斗在抗秦前線,和其他五國關系很好,韓國最終堅持到了戰國末期,所以韓國和其他幾個國家並稱戰國七雄。
一、韓趙魏三家分晉,韓國作為其中一個國家,在戰國裡面比較有名。春秋戰國時期,晉國非常有名,當時的秦國根本打不過晉國,始終不能東進,後來晉國被韓趙魏三家分成了三個國家,其中韓國作為三家之一,在戰國裡面非常有名,韓國和魏國還有趙國經常一起行動,所以韓國能夠和其他六國並稱戰國七雄。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陸』 三國殺中打醬油什麼意思
「打醬油」的出處是,去年廣東電視台街上隨機采訪某市民對「艷照門」事件的看法,該市民回答到:「關我什麼事,我是出來打醬油的。」從此「打醬油」一詞就在網路上風靡開來,用來喻指「沒我的什麼事,我就是路過的」這個意思。而三國殺OL里如果你在開局的第一輪就被殺死,那就可以獲得「打醬油的」這個頭銜,用來比喻你這局什麼也不能做,就是來湊熱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