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一次大規模網路戰在哪兩個國家發生
好像還沒有
但是現在中國民間黑客和菲律賓黑客正在互相攻擊
㈡ 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用於實戰的國家是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
20世紀70年代初,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開始迅猛發展。1983年,計算機病毒首次試驗成功。1988年11月,莫里斯病毒的出現,證明了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和可被攻擊性。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國特工在伊拉克新購買的列印機中嵌入病毒晶元,致使伊防空體系中的預警和C3I系統癱瘓,為美軍順利實施空襲創造了有利條件。
1993年,美國蘭德公司的阿爾奎拉和倫費爾特發表了題為《網路戰要來了》的論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網路戰的概念,認為網路戰是「為干擾、破壞敵方網路信息系統,並保證己方網路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而採取的一系列網路攻防行動」,是「21世紀的閃電戰」。
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首次實施了計算機網路戰,利用網路戰手段打擊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網路信息指揮控制系統,使南聯盟的信息資源與作戰效能受到重創,對達成空襲目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2)哪個國家是第一個將網路攻擊擴展閱讀:
網路戰以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為主要目標,以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通信技術為基本手段。主要包括網路對抗偵察、網路攻擊和網路防禦。網路對抗偵察,是使用計算機和網路等信息技術手段,獲取敵方網路中有利於網路攻擊的信息。
在信息網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網路戰的涵義又有了新的擴展。從廣義上講,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網路戰的平台和基礎,網路戰不再僅僅依附於傳統的常規戰爭而存在,已經拓展和波及所有與網路相關的事件和人員。
網路戰是國家或利益集團以國際計算機網路為戰場,以高科技手段為武器所進行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較量和斗爭。在全世界網民已經超過18億人,人類完全進入網路時代的今天,廣義網路戰必然成為未來網路戰的主要形式。
㈢ 哪個國家是第一個將網路攻擊應用於戰爭
應該是是老美。
㈣ 什麼叫網路詞令部
概述
美國空軍18日宣布成立臨時「網路司令部」。法新社評論說,美國空軍在18日慶祝自己60歲「生日」的同時,為備戰網路戰爭、爭奪「制網權」邁出重要一步。 美空軍部長邁克爾·溫18日宣布,臨時「網路司令部」設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臨時司令部成立前,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實際上已為美空軍網路作戰發揮核心作用。 正式成立後的「網路司令部」將「訓練部隊在網路中和通過網路持續作戰的技能,使網路作戰與空中、太空作戰充分融合」。
[編輯本段]最新進展
網路應用范圍迅速擴大、全球網路依賴程度深化,要求國防部更新作戰原則,視網路空間與陸地、海洋、天空和太空領域同等重要 據新華社華盛頓6月23日電美國國防部長蓋茨23日正式下令組建網路司令部,以統一協調保障美軍網路安全和開展網路戰等與電腦網路有關的軍事行動。 美軍戰略司令部將負責組建一個指揮網路戰的次級司令部,並在9月1日前向國防部提交相關實施計劃,最初運行時間不得晚於10月。該司令部將設在華盛頓附近的馬里蘭州米德堡軍事基地。蓋茨還建議由現任國防部國家安全局局長基思·亞歷山大兼任網路司令部司令。該司令部可能由幾百人組成。 蓋茨在備忘錄中說,美國在各方面正越來越依賴網路空間,同時來自網路的威脅也越來越多,增加了美國國家安全所面臨的風險。新的網路司令部必須能夠對美軍在全球的行動進行整合,並能為美國的非軍事部門和國際夥伴提供支持。
[編輯本段]意義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但美軍尚未形成統一的網路戰指揮體系。當地輿論認為,組建網路司令部,意味著美國准備加強爭奪網路空間霸權的行動。而網路司令候選人亞歷山大曾形容,網路空間為新軍事戰線,它可能改變今後美國國家安全狀況。 愛沙尼亞網路遭遇黑客攻擊事件引起美空軍對自身網路安全的擔憂。今年5月,愛沙尼亞連續3個星期遭遇「網路攻擊」,包括總統府、議會在內的幾乎所有政府部門、主要政黨、主要媒體、兩家大銀行和通信公司的網站均陷入癱瘓。 美軍上世紀90年代末就意識到了網路作戰的威力。美軍官員承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空襲科索沃時,曾對南斯拉夫發動「電子攻擊」。 然而,隨著「基地」等恐怖組織利用網路招募新人、策劃恐怖襲擊,網路作戰才引起美軍充分重視。美空軍2005年把網路作戰列為與空中、太空作戰同等重要的「基本任務」,並著手謀劃成立新的司令部。
[編輯本段]其它國家反應
英設網路安全總管 為防黑客和恐怖分子攻擊政府和企業網路系統,英國將於今日宣布設立「網路總管」一職,負責統管英國網路安全事務。「網路總管」是英國新設立的網路安全辦公室主管,這一職位將由政府高級官員擔任。設立「網路總管」一職是英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 英國政府認為,網路系統與水電供應、道路建設和通訊等一樣屬於國家關鍵基礎設施。英國政府上周公布的一份報告說:「政府正在努力建設一個安全、可靠的網路空間,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開發、利用網路,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被攻擊的威脅。」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個月也提出設立「網路總管」,奧巴馬曾將電腦病毒形容為「大規模干擾武器」。有媒體報道說,由美國、英國、義大利等9個國家耗資3000億美元研發的F-35隱形戰機計劃,懷疑遭黑客盜取資料。黑客復制拷走了「數百萬兆位元組(TB)」的戰機設計和電子系統相關數據。 澳大利亞國家網路安全運行中心落成 新華網堪培拉1月15日電 (記者曹揚)澳大利亞國家網路安全運行中心15日在這里正式宣布落成。澳國防部長約翰·福克納當日稱,該中心旨在保護信息安全,維護澳國家利益。 據了解,澳國家網路安全運行中心提出的目標是不斷佔領和掌握高新科技,追蹤和瓦解復雜的網路攻擊。該中心將聘請約130名高水平的信息科技專家、工程師和分析師,其中一些人員來自澳國防部等單位。中心將能夠使用國防部等機構的電腦資源和高級分析技術等。 福克納15日對當地媒體表示,在國防部框架下新建國家網路安全運行中心,是澳政府2009年國防白皮書中作出的承諾之一,將加強政府和公眾對未來網路安全與威脅的全面了解和充分認識。 他說,新落成的國家網路安全運行中心將在保護國家網路和信息安全方面發揮重大作用,為政府決策提供即時可靠的安全建議和協助。
㈤ 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是
美國。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實戰的國家,但美軍尚未形成統一的網路戰指揮體系。
當地輿論認為,組建網路司令部,意味著美國准備加強爭奪網路空間霸權的行動。而網路司令候選人亞歷山大曾形容,網路空間為新軍事戰線,它可能改變今後美國國家安全狀況。
然而,隨著「基地」等恐怖組織利用網路招募新人、策劃恐怖襲擊,網路作戰才引起美軍充分重視。美空軍2005年把網路作戰列為與空中、太空作戰同等重要的「基本任務」,並著手謀劃成立新的司令部。
(5)哪個國家是第一個將網路攻擊擴展閱讀: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網路安全對於國計民生的意義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是通過各種黑客行為破壞對方的計算機網路和系統的「網路戰」的誕生。
美國在互聯網技術方面一向領先於世界,一直在推進網路軍事化方面也加快了步伐。2017年8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美軍網路司令部升級為美軍第10個聯合作戰司令部,地位與美國中央司令部等主要作戰司令部持平。
2018年9月,美國國防部公布了特朗普政府首份國防部網路戰略,明確了俄羅斯的「假想敵」身份,大大加強了美軍網路行動的主動性。
㈥ 哪些國家遭到大規模網路攻擊
據公開報道,受到大規模網路攻擊的國家包括英國、美國、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俄羅斯和烏克蘭等。
多家西班牙公司遭到網路攻擊,包括西班牙電信業巨頭Telefonica,攻擊者使用勒索軟體(ransomware)鎖住用戶的電腦文件。
㈦ 第一個將網路攻擊用於戰爭的國家
科索沃戰爭中的信息戰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場網路信息戰」——軍事知識篇。
㈧ 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用於實戰的國家是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不僅率先成立網路作戰部隊,組建網路司令部,擴展網路武器庫,編撰網路戰手冊,全面打造網路空間戰略威懾能力,而且也是第一個將網路戰應用於實戰的國家。
美國不僅利用其獨有的網路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採取網路竊密、網路監聽、網路攻擊等手段,監聽監控各國公民及國家領導人的電子郵件、社交網路和手機定位信息,而且採取強劃勢力范圍和敵對國的辦法,長期監控收集有關國家的軍事、經濟、科技等情報信息。
(8)哪個國家是第一個將網路攻擊擴展閱讀
現在的國際互聯網,實際上是美國互聯網。由於美國獨霸網路核心資源的控制權和分配權,壟斷著全球信息技術產品硬體和軟體核心部分的研發和生產,特別是其在許多關鍵設備和基礎設施中留有後手等,都造成了國際社會對建設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心存忌憚。
這就需要各國著眼擺脫現有網際網路技術體系的束縛,採用新的技術體制和架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一網、互聯互通」的新平台。比如,可以採用全新的網路互聯協議模型、全新的命名與定址、全新的路由和交換等要素構成的新型網路體系結構,為構建安全可信的網路空間提供基礎平台支撐。
㈨ 美國互聯網戰略的成立意圖
成立網路戰司令部其實是美國網路空間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其主要意圖在於:
1 由攻擊代替防禦,實現網路威懾戰略。
美國具備了網路威懾的條件:在互聯網13台根伺服器中,有10台在美國;微軟的操作系統已經占據個人電腦操作系統的85%以上;思科核心交換機遍布全球網路節點;英特爾的CPU(中央處理器)占據全球計算機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美軍還具備網路攻擊的經歷,在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都曾經通過網路攻擊,摧毀對手的信息系統,達到癱瘓對手的目的。可以說,網路威懾要甚於核威懾。
2 全面發展「先發制人」的網路攻擊能力。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引入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應用於戰爭的國家。2008年年初,布希賦予國防部更大的網路戰反制權,允許美軍主動發起網路攻擊。要求美軍具備進入任何遠距離公開或封閉的計算機網路的能力,然後潛伏在那裡,保持「完全隱蔽」,並「悄悄竊取信息」,最終欺騙、拒絕、瓦解對方系統,兵不血刃地破壞敵方的指揮控制、情報信息和防空等軍用網路系統,甚至可以悄無聲息地破壞、控制敵方的商務、政務等民用網路系統。
3 明確將我軍列為主要網路對手。
美軍為了網路武器的研發進行了高額投入,將我國作為其假想敵人,在不同場合故意誇大我軍的網路攻擊能力。同時,美軍通過在全球監聽系統、網路過濾系統、商業軟體預埋間諜軟體等多種手段,大量竊取我國情報。
4 頻繁的網路攻防演習顯示威懾力量。
美國2006年和2008年先後進行了代號為「網路風暴Ⅰ」、「網路風暴Ⅱ」的網路攻防對抗演習。據悉初步定於2010年的「網路風暴Ⅲ」演習已經開始籌備,屆時將有包括日本的15個國家參與。網路防禦體系已經納入北約戰略規劃之中。
美國網路空間戰對我國信息安全戰略有如下啟示:
一是有序管理。我國對信息安全問題一直十分重視,但近年來形成的條塊管理體製造成國家信息安全管理出現多頭管理的局面,缺乏國家層面上的統一協調和管理。
二是實現技術自主。我國網路領域的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很高,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存在隱患。微軟操作系統等重要信息化裝備留有後門等間諜軟體已不是秘密,黑屏事件、微軟終端「五國」MSN(即時通信工具)事件足以證明美國可以隨時對我國發動信息攻擊。實現技術自主,加大對「核高基」技術和產品的投入非常重要。
三是系統可控。對於目前不能夠實現技術自主的信息系統,應當加強風險評估、分級管理,實行等級保護,做到系統安全可控。
四是加強國際合作。我國應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加強全球范圍內的信息安全的共同治理,共同應對跨國信息安全問題。積極參與下一代互聯網游戲規則的制定,利用國內廣大的市場和產業,提高信息領域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