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環境下財務管理有哪些技術上的創新
在網路環境下,人們的生活將更多的依賴各種計算機網路,企業經濟更趨向於網路化。因此,企業財務管理向網路化方向發展是必然的趨勢。李超、周定文等學者認為 :網路財務是指基於計算機技術,以整合實現企業電子商務為目標,能夠提供網路環境下的財務管理模式、財會工作方式及其各項功能,從而進一步實現管理信息化的財務管理軟體系統。相對於傳統財務管理,網路財務具有信息共享、財務與業務處理的高度協同、高效率的集中式管理等優點。因此,我個人認為我國企業要應對網路時代的挑戰,實現由傳統財務管理向網路財務轉變,就必須進行財務管理創新。
一、網路環境下傳統財務管理的缺陷
在網路環境下,傳統財務管理已不能適應基於Internet的交易與結算。由於經濟活動的數字化和網路化,出現了許多新的媒體空間,如虛擬企業、虛擬市場、虛擬銀行等。商業活動將主要以電子商務的形式在Internet上進行,許多傳統的商業運作方式將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支付與結算、在線訂購和電子訂單等。傳統財務管理的缺陷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能有效地規避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的新風險
電子商務作為網路經濟下的主要交易手段,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必須一體化,電子單據和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擊的機會增多。而目前的財務管理缺少與電子商務相適應的法律規范體系和技術保障。例如,在電子商務中如何征稅、如何保證網路交易的安全性、數字簽名的確認、知識產權和個人隱私的保護等。這些問題都是在網路環境下出現的,企業財務管理將面臨許多傳統財務管理所不能有效規避的新風險。
2.不能滿足電子商務需要
在Internet出現之前,由於受到傳統方式的空間局限,企業對分布於各地機構的財務管理其技術難度和管理成本都是高昂的。而在網路環境下,電子商務的貿易雙方從貿易談判、簽訂合同到貨款支付等,均可以通過Internet在最短的時間內來完成。傳統模式下,財務預測、計劃、決策等各環節工作的時間相對較長,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此外,傳統財務管理通常採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監管信息反饋滯後、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後果,也無法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
3.不能滿足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的需要
傳統財務管理的結算資料主要來自於財務會計的成果,藉助於經濟數學和統計學的一些基本方法,對會計資料進行處理,並預測企業可能達到的損益狀況。而在網路環境下,電子商務能在世界各地瞬間進行,通過計算機自動處理,企業的原料采購、產品生產與銷售、銀行匯兌等過程均可通過Internet完成。因此,首先,要求財務管理從管理方式上,能夠實現遠程處理、集中式管理以及財務與業務處理的協同。其次,要求財務管理從工作方式上,能夠支持在線辦公、移動辦公等方式。然而,傳統財務管理通常採用基於Intranet的財務軟體,企業可以通過Intranet實現在線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時空的限制。
由此可見,在網路環境下,傳統財務管理存在許多弊端,企業必須及時進行財務管理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網路財務適應了時代的需求,正被越來越多的有遠見卓識的企業管理者所採用。
二、網路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
1.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
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實踐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為企業財務管理指明了方向,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最重要的方面。傳統財務管理目標以「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為主。利潤最大化是我國企業普遍採用的財務管理目標。但是,利潤最大化並沒有被理財學家確認為最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因為利潤額是一個收人為因素影響較大的的會計指標,極易受到不正當的操縱;且利潤最大化通常指本期或最近幾期的利潤總額最大化,不適宜把它作為長期目標。此外,利潤額的概念不包括風險因素,企業在單純追求高額利潤的同時,風險也隨之增大,這將不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股東財富最大化也不是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其主要原因是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的運行成本較高。為了使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必須使每股股利與每股價格達到最大。在管理權與所有權分離的情況下,管理者與股東之間就會產生代理沖突,而股東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會制定一系列監管制度與激勵制度,為維護這些制度進而產生代理成本,其數額往往是巨大的。在網路環境下,由於人力資源、知識資源在企業資源中佔主導地位,企業相關利益主體發生了改變,若財務管理的目標僅歸結為股東的利益,而忽視其他相關主體,必然導致企業相關主體的沖突,最終損害企業的利益。
隨著財務估價技術的完善,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一個新的財務管理目標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和支持。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一個具有前瞻性、復合性、實在性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進一步分析可知,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可以減少管理者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抵觸情緒和行為,防止股東不顧管理者、債權人、職工以及社會的利益去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從而達到企業目標與社會目標的統一。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是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
2.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在網路環境下,財務管理的能力范圍必須延伸到全球任何一個結點。財務管理模式只有從傳統的分散管理向遠程處理和集中式管理轉變,才能實時監控財務狀況,規避高速運營產生的風險。企業利用Internet,可以對其分支機構實行數據的遠程處理、遠程報賬、遠程審計等遠距離財務監控。這種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得企業集團在互聯網上通過Web頁面登錄,即可輕松地實現集中式管理,對所有分支機構進行集中記賬,集中資金調配,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三、對網路環境下企業實施財務管理創新的建議
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是Internet和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也是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在此,就企業實施財務管理創新提出兩點建議:
1.轉變企業的理財觀念
轉變企業的理財觀念是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創新的根本保證。網路使創造企業財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質資本轉向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因此,首先企業管理層應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其次,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風險觀。此外,還要樹立」追求具有長期效應的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企業獲取和運用現金流量的能力是一個企業核心能力之所在」,以及」資本成本是決定一切財務決策優劣的基本因素」等理財觀念。
2.建立網路交易安全保障體系
首先,需要從管理上來維護系統安全,建立網路交易安全管理機構和可行的網路信息管理規章制度,加強信息安全意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增強管理者的安全防範意識,以保證網路信息安全。其次,從技術上採取措施,在Intranet和Internet之間要設置防火牆,以防止黑客或計算機病毒的襲擊,保護企業內部資料庫中的機密數據。此外,可將數字簽名技術應用於網路交易的身份認證,從而保證網路支付的安全,為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提供支持。
四、結論
網路改變了人們傳統的資本、財富和價值觀念,使財務管理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化是企業生存的法寶和競爭的利器,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財務管理信息化,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實現網路化動態管理,而網路財務是企業實現網路化動態管理的第一步。而企業要實現網路財務,必須進行財務管理創新。企業在管理信息化進程中,進行卓有成效的財務管理創新,必然會在實施網路財務的戰斗中打一個漂亮仗。
B. 網路財務的網路財務案例分析
一、網路財務背景 (一)信息產業飛速發展促進網路財務的產生
在二戰結束後的半個世紀,發生了新的世界科技革命,這場革命很快引發了世界性的新的產業革命,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從20世紀80年代起,以數字化和網路化為特徵的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的迅速崛起和壯大,使得人類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變化。
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IT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帶動財務及企業管理技術手段的發展。整個IT產業基本上經歷了兩次最大的革命性浪潮,第一次是PC浪潮,其次就是撲面而來的Internet浪潮。對財務及企業管理來說,互聯網是繼區域網之後的一次技術市場變革,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二)全球經濟一體化要求網路財務進一步完善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為了在未來的世界經濟大潮中生存和發展,許多企業紛紛走向聯合,企業兼並、收購、重組日益頻繁,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在這樣的巨型公司中,「自治」的子公司成為一種威脅,特別是面對全球化經濟中風雲變幻的匯率波動,跨國公司愈來愈需要對其財務實行集中統一的管理,避免分立的財務決策對企業整體業績的影響。而這一切,在傳統的單機和區域網環境下很難辦到,常常會因為距離的限制而導致決策延遲和因資金調整不及時帶來損失。在財務管理日益國際化的今天,跨地區的公司可以通過網路財務對異地的分支機構實行集中的財務管理,將所有的財務活動從所有的營業單位(包括母公司)中抽走,由總部將其作為系統性的活動加以管理,而各分部可以遠程查詢其賬務。同時,利用網路的互動功能,可以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員共同決策,從而集中各方信息和才智進行更為科學有效的決策。
二、施工企業網路財務的特徵
網路財務是一種基於網路計算的技術,以整合實現企業電子商務為目標,能夠替代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模式及其各種功能的財務管理系統。通常理解是「以網路技術為手段,在互聯網環境下實施財務核算、分析、控制、決策和監督等的現代財務管理新模式」。它將現代網路技術與財務管理技術有機結合。
網路財務,它以財務管理為核心,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一體化,整合實現企業電子商務,實現遠程操作,開展事中動態核算與在線財務管理,以提高實現網路的數字化,並最終實現管理信息化。網路財務利用網路所提供的財務信息進行財務分析、制定財務計劃和實施財務控制以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與傳統的財務管理在時間、空間和效率上有很大的不同。在空間上,網路財務使得財務管理更加從企業總部走向企業全部,從企業內部直向企業外部;時間上,網路系統使得會計核算從事後達到實時,將遠程報帳、遠程查帳、遠程審計等處理功能強化,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效率上,網路系統極大地延展了會計核算能力和質量,提高了財務分析的正確性,使網路財務管理達到原不可及的水平。
由於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技術經濟特徵,因而反映與控制施工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價值方面的網路財務也存在一定的特點。施工企業網路財務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點:管理實時性、核算動態性、資源共享性、整合多元化。
(一)管理實時性
施工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由供應、施工生產和工程點交三個階段構成,由於施工單位是接受發包單位的委託進行施工的,施工的工程不論是否竣工,在網路財務的概念下,一經符合工程價款結算辦法的規定,即可通過工程點交辦理工程價款結算。施工企業的網路財務不但是對施工企業內部進行財務管理,而且這種財務管理還擴展到施工企業的外部和施工企業的周邊,施工企業的管理能力大大提高。在時間上,從過去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銷售收入的確認都是事後的,對施工企業經濟運作和成本分析不能及時進行監控,發展到可以對施工企業實時地進行分析、監控,對施工企業存貨實時管理,使得財務管理從靜態管理走向了動態管理,從而保證了能及時發現施工企業經濟運作中出現的問題,也能及時地為決策部門提供正確的參考資料,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二)核算動態性
動態核算是施工企業網路財務的重要特徵,傳統的財務處理是對施工企業經營結果的靜態的統計,只能在一個假設的會計周期後對生產、銷售、成本等經營參數進行統計、計算,人們形象地稱之為「死後驗屍」式的財務處理。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這種財務處理方式根本無法支持決策者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及時、准確的決策。由於施工企業工程的工期長,各期(月、季)沒有嚴格意義的已完工程,因此在確定成本核算對象,劃分成本核算期間,施工企業網路財務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在施工企業網路財務方式下,從事後的靜態核算發展為事中的動態核算,業務活動都是即時的,動態財務報表、財務報告完全突破原先的會計周期的制約,使財務數據更具有決策意義。
(三)整合多元化
由於施工企業工程的單件性特點,各期實際成本之間、各分部分項工程成本之間沒有可比性,須以預算成本為成本管理和分析的依據。在網路財務方式下,施工企業可通過單件工程、分部分項工程與預算、同行業類似項目相比較,進行分析、控制、考核。除此之外,施工企業網路財務不但可以整合企業內部的財務資源,實現總分部財務管理集中化,使財務管理從局部走向全部,而且,網路財務更多地關注整合企業外部的財務資源,使企業財務管理從內部走向外部。
(四)資源共享性
在現階段,施工企業的經營方式基本為招標承包制。招標承包方式,是由招標單位通過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方式,由施工企業在公平競爭條件下參加投標,經開標、評標、定標後由中標企業進行承包。在招標過程中須提供投標保證金,中標後須提供履約保證金,一般「兩金」的金額較大。
隨著網路財務在施工企業中的應用,施工企業各個職能部門之間信息得以相互連接,實現網路資源高度共享,職能部門與決策層通過網路可以知道企業何時中標,何時完工,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的金額多少,何時到期,便於施工企業籌措資金,安排生產經營,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財務、業務運作時間差產生的信息不對稱的滯後狀況,使財務、業務協同進行。網路財務可以整合整個集團公司內部的財務資源,通過網路可以對所有分支機構的數據處理和財務資源集中管理,包括記賬、算賬、報表生成和匯總、分析,可以將眾多的財務數據集中處理,集中調配集團內的所有資金,有利於實現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最優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施工企業利用網路進行財務管理
(一)實施網路財務具備的條件
企業要想成功地實施網路財務,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企業的每個業務環節必須實施網路化作業
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往往將財務作為切入點,因為財務部門是企業的「心臟」,財務信息化程度完善了,才能帶動其他部門順利地實現信息化。但要實現「網路財務」,前提是企業其他部門都必須進行網路化作業,各部門、各環節的實時信息都能通過網路傳給財務部門,由財務部門統一核算管理。否則,網路財務就成了無源之水。
2.領導觀念的轉變和員工素質的提高
實施網路財務最大的阻力來自固有觀念和習慣作法。企業本身的運作機制和企業領導對網路財務系統的認可程度是決定其實施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對於企業的領導來說,實施網路財務系統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領導者多年來形成的、固有的管理觀念,這無異於動一次大手術,企業領導必須有面對挑戰的勇氣和決心。網路財務系統的實施,使企業的整個運作過程變得透明,任何一次差錯、失誤都有據可查,避免了暗箱操作,也使每個人的責任更加明確。
3.強有力的安全保護措施
網路財務使原來單一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的會計信息變成一個開放的大陸,而會計業務的特點又要求其中許多數據對外保密,因此,安全問題就成為網路財務中倍受用戶關注的問題。在現今黑客猖獗的情況下,僅僅通過文件加密,不能有效避免信息的泄露,所以,如何做到財務數據在網路上安全傳遞,是我們應關注的。網路財務對企業來說是一項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的面比較廣。以上提到的幾項條件只是成功實施網路財務的必要條件。
(二)施工企業利用網路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動態財務的概念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意義已經被業內專家所肯定。在網路財務方式下,企業各個職能部門之間信息得以相互連接,實現網路資源高度共享,使財務、業務協同進行。就建築業施工管理現狀而言,不少單位的管理是粗放型的,基礎管理放鬆了,談不到對生產的控制管理,而是按固有規律任其自由發展。質量和成本均不能在受控狀態下,實現工程總體目標的可靠性降低了。以網路為手段的財務管理,將對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加強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網路財務在施工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是顯著的。
1、運用網路財務,可提高施工企業對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反饋、控制的效率和准確性,從而有助於施工企業實現管理決策的科學化。美國管理專家西蒙說:「沒有反饋就沒有管理」。反饋和控制是施工企業管理的重要特徵。運用網路財務,提供的動態管理,加強成本控制、管理。施工項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應強調項目的中間控制,即動態控制,因為施工准備階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內容確定成本目標、編製成本計劃、制訂成本控制的方案,為今後的成本控製作好准備;而竣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由於成本盈虧已基本定局,即使發生了偏差,也已來不及糾正。通過網路財務在施工中對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反饋、控制的運用,使工程施工在控制下進行,不是任其自然,也不是施工組織者對工程的自然進程無能為力。這種控制的結果為:對工程結果的預見性,使工程有節奏、均衡地進行,使工程成本的發生,按預算成本的制定進行。
2、運用網路財務,可促使施工企業的財務結構、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更加合理,從而有助於增強施工企業的應變能力。目前施工企業能力過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員過度膨脹、人浮於事、機構臃腫,網路財務的運用可有效地整合結構、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增強施工企業的應變能力。對於大型施工企業集團,運用網路財務統一調配資金,控制資金的流出,加強資金的統一結算,及時掌握集團整體資金狀況,有效緩解資金緊張的局面,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保證企業的正常運作起著重要的作用。
3、運用網路財務,可進一步整合施工企業的各項資源或生產要素,使其在一定技術條件下達到最佳結合,從而提工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和管理效率。運用網路財務整合內部存、貸款和拆借業務,統一協調和外部銀行關系,確保資金良性循環。運用網路財務整合施工企業的各項資源、生產要素來改善勞動組織,減少窩工浪費。改進材料的采購、運輸、收發、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減少各環節的損耗,合理堆置現場材料,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正確選配和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從而加快施工進度,增加產量,降低機械使用費。
4、運用網路財務提供的強大信息、快捷的信息交流有助於企業跟蹤先進科技成果和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同時創新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建築行業是僅次於農業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行業所需技術大多已公開,施工企業任務不足,生產能力過剩,供需嚴重失衡,企業過度競爭、惡性競爭,建築行業利潤率普遍較低而且呈連年降低的趨勢,所以施工企業更需要創新。
四、施工企業利用網路進行財務分析
網路財務通過動態的財務報表,可以得到經過處理簡明直觀的的財務信息,可以省掉大量沙裡淘金的工作。網路財務的銷售日報表可對當天銷售數量批次等進行統計分析;庫存管理系統可根據各種出入庫單據形成出入庫賬表、統計報表;現金流量表系統可以實現現金流量表的自動編制;決策支持系統可以從各個系統取數進行決策數據計算;財務分析系統可以制定各項支出費用等預算,在總賬系統中進行控制。動態財務可以為決策者提供實時而且全面的企業財務報表,投資者、決策者、債權人、股東通過動態財務能高效率地即時即刻掌握企業的狀態,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網路財務從事後的靜態核算發展為事中的動態核算,業務活動都是即時的,動態財務報表、財務報告完全突破原先的會計周期的制約,使財務數據更具有決策意義。在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析施工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時,應充分利用網路財務所提供的以下內容:一是動態的數據、現金流量的金額、時間和或然性的信息;二是經營業績及資源變動的信息;三是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四是利用網路財務的管理實時性、資源共享性、整合多元化來分析問題。
(一)結合網路財務整合多元化和資源共享性來分析
按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銀行存款是企業存放於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貨幣資金,在資產負債表上,「貨幣資金」反映的金額不包括企業凍結的銀行存款。基於行業特點,在施工企業中經常發生大筆投標保證金及履約保證金支出。在企業投標期或履約期內,企業實際上相當於投標保證金或履約金被「凍結」在銀行。但在實際工作中,此項銀行存款卻包含在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項目中。作為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股東不是都能准確理解投標保證金的意義,但通過網路財務的資源共享性,投資者、債權人、股東可了解到投標保證金或履約保證金的發生時間、金額,整合多方的資源,可知道在分析施工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時將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列入「貨幣資金」將會使流動資產虛增,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計算出來的結果將不實。因為投標保證金或履約金具有以下特點:。
1、流動性差,企業不能隨意支配,投標保證金須等企業投標期滿,履約保證金須等企業工程完工後一定時間才能動用。此點不符合貨幣資金流動性強的特點。
2、期限的不確定性,履約保證金的動用時間的長短可能不一樣,有的只須幾個月,有的須要超過一年甚至好幾年,這不符合流動資產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要求。
(二)結合核算動態性來分析
一般而言,企業的經營是連續的,總有一部分應收款是不能變現的,從長期來看企業始終有一定金額的應收帳款不能變現,另外,在目前市場供大於求的條件下,很多企業為生存大量賒銷產品,致使產生大量的應收賬款。施工企業普遍存在業主長期拖欠工程款的現象,應收帳款不能全部作為短期償債的來源。網路財務完善的應收帳款系統,提供了動態靈活的業主管理,實現了動態管理;建有完整的業主檔案,對業主信用度、信用等級進行嚴格的控制。動態財務使業務、會計部門之間的信息流動起來,投資者、債權人、股東、決策者可以實時、充分地利用上述網路財務的動態性,得到經過加工處理、去粗取精的可用財務信息來分析應收款項中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三)結合管理實時性來分析
存貨與應收賬款相似,在企業正常經營的情況下,有一部分存貨的數量是相對穩定的,是不能短期變現的。此外,存貨的變現速度慢,部分存貨可能貶值,這樣它的變現值是不定的,變現值一般都不等於賬面成本,計算流動比率時沒考慮這一因素。另外,施工企業存貨中的在建工程因為工程價款採用分段結算和竣工一次結算也無法短期內變現。網路財務提供了實時采購分析功能可對采購成本、供應商價格、采購資金比重、采購貨齡進行分析,通過各種分析數據對供應商供貨價格進行比較,以擇優采購。網路財務采購物流管理、采購資金流管理,在發票與貨物同時到達的情況下,執行采購結算,與「應付賬款」系統介面,統計應付賬款的情況。同時還提供了完善的實時結算流管理,可根據結算情況和發票結算聯與「庫存系統」介面,生成結算單,統計工程結算情況,同時將該結算單傳遞到「存貨系統」,統計工程結算成本。通過網路財務管理實時性,藉助其較完善的管理系統來分析存貨在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時應注意的一些情況。
(四)結合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來分析
對短期借款、待攤費用,網路財務提供了決策支持。網路財務所提供的動態的數據、或然性的信息,資源變動的信息,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可了解待攤費用實際上是一項費用,只是還沒有被攤銷完畢,價值未能得到全額補償,才作為企業的資產,它並不具有實際的支付能力,在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時,不應計算在內。短期借款,是指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種借款。但在銀行貸款實務中,短期借款往往不是「短期」,只要企業經營狀況正常,能按時付息,可以通過展期,借新還舊,使短期借款相對穩定,不需要短期內償還。特別是銀行市場化後,對於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銀行也希望企業「借新還舊」,使短期借款相對穩定。對這些情況,在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來分析償債力時,可利用網路財務從總賬中取數結合非財務信息進行財務指標分析。
傳統的財務分析由於企業經營的復雜性及靜態指標固有的局限性,因而根據其計算和分析得來的結論,來評價一個施工企業,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果和產生一定的偏差。網路財務管理是一項有效的技術,使用它,可以使人們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率先抓住最關鍵的源頭工作,進而通過壓縮開支、妥善處理遺留問題,使企業經濟效益得以提高,逐漸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在施工企業中應用網路財務管理技術所提供的實時報告、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網路財務遠程Web查詢以及財務分析、現金流量等各類報表,可幫助企業全面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為企業科學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C. 如何實現會計電算化資源共享
財務管理部門立起會計電算化區域網。會計電算化區域網的共享資源一般是單位的信息資源,主要包括資料庫資源和文件資源。由於共享資源涉及到單位的核心機密,因此,各企業發布的共享資源應限制在一定的層次上,既能滿足單位內部的資源需求,又能保證單位信息資源的安全。
D.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就沒有失敗的案例嗎,只有成功的嗎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指將分散的、重復的財務基本業務,從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抽離出來,集中到一個新的財務組織統一處理,這個新的財務組織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互聯網路為分布在不同地區的集團成員單位提供標准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務,為企業創造價值。公司在新的地區建立子公司或收購其它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馬上為這些新建的子公司提供服務。同時,公司管理人員更集中精力在公司的核心業務,而將其它的輔助功能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完成。同時,使更多財務人員從會計核算中解脫出來,能夠為公司業務部門的經營管理和高層領導的戰略決策提供高質量的財務決策支持,促進核心業務發展。在企業集團中,若沒有一個統一的財務集中管理平台,各單位財務核算差異很難掌控,集團財務總部很難實時監控基層業務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信息往往滯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對所有子公司採用相同的標准作業流程,擁有相關子公司的所有財務數據,實時數據匯總、分析不再費時費力,更容易做到跨地域、跨部門整合數據,為企業提高財務管控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通過對基礎性、事務性工作的集中處理,一個財務人員可以處理幾個公司的相同崗位的業務,從而在業務量不變的同時減少了人員。使得原來成百上千人在不同的子公司完成的工作由一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完成,提高了財務核算的效率。降低了原分散在各單位工作量的處理費用,節約了人工成本。企業集團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過程實質就是財務流程再造的過程。它是一種管理變革,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保證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有機整合。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施最為普遍的業務流程包括應付賬款、應收賬款、總賬管理、資產管理、成本管理、現金管理、費用報銷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最核心的管理就是對流程的管理。流程管理能夠提升成本優勢、提升應變能力、創造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最主要考慮如下幾點:在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過程中,必須首先考慮選址的問題。1、人的因素,包括人力成本,通過比較各地區員工薪資水平,以獲取成本優勢。人才素質,這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高質量服務的重要保障。2、政策的因素,當地政府對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政策支持。3、環境的因素,包括當地的基礎設施,還有當地經營成本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必須有相應的組織架構來保證業務的開展。1、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負責人:全面負責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各項工作,保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安全和高效運轉,確保向企業集團內部客戶提供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准確性和完整性。2、服務管理組:負責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相關的業務流程的建立與持續優化、信息系統與會計核算實務操作的制度、規范等的建立和維護,負責對財務共享服務各核算組的具體核算業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規性、及時性進行內部稽查。3、檔案管理組:負責安排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內外部的紙質單據的交接及除員工報銷單據外的所有合規性審核工作,以及所有內外部電子文檔、紙質文檔的整理保管和歸檔工作。4、應付組:負責供應商應付款結算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同時負責供應商協議的審核管理,以及供應商對賬工作。5、應收組:負責客戶應收款結算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同時負責客戶協議的審核管理,以及客戶對賬工作。6、總賬報表組:負責總賬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同時對外和對內出具財務會計報表和管理報表。7、報銷組:負責費用報銷類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8、資產稅務組:負責成本管理、資產管理和稅務業務的核算工作。建立一個完整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需要編寫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負責人、服務管理、檔案管理、應收、應付、總賬報表、費用、資產稅務等崗位職責說明書。明確各崗位職責和分工,提高相互之間的協作能力。財務流程的梳理主要通過對現有流程進行整理和分析。在對流程現狀研究後,設計未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流程。對流程進行端到端的優化設計,需要設計出部門級(三級流程)的流程圖。三級流程被定義為跨部門的、跨職能的流程。三級流程細化到部門的具體崗位,但不涉及崗位的具體作業。主流程包括:采購到應付流程圖、銷售到應收流程圖、庫存到成本流程圖、總賬報表流程圖、納稅申報流程圖、固定資產流程圖、費用報銷流程圖。四級流程開始關注部門內部的再細化分工,或者說是為了完成上級流程目的,而需要操作更細化的作業標准(也叫SOP)。五、六級流程,我們通常定義為軟體功能和單個操作動作的流程。在設計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流程時,通過對現有流程的梳理,結合企業會計准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應用指引等相關規定和集團管控一體化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達到財務共享服務標准流程的要求,最終使流程落地。在整合信息化平台中,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影像管理系統、網路報銷系統、網上支付和銀企直連等系統和技術是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最為重要的信息系統支持。ERP系統必須具備以下特點:支持端到端的業務流程;流程自動化,盡可能地消除手工作業;系統的部署能滿足跨地域經營;支持自助門戶和交互中心,能方便與客戶、供應商、員工和合作夥伴進行業務協作。影像系統在財務共享服務應用中主要解決了票據實物流轉的問題、原始憑證的調閱問題、離岸處理問題、業務處理的分工和效率問題。網路報銷系統改變了傳統紙質報銷的低效率,大大降低財務基礎工作量,為財務共享服務提升運作效率、降低成本帶來了切實可行的工具。建立共享服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任 何新生事物都面臨巨大的挑戰,財務共享服務也不例外。財務共享是基於提高工 作效率及成本效益兩方面考慮而實施的,要成功地實施共享服務,如下因素非常 關鍵:(一)實施共享服務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有效的管理創新和思維方式的改變, 這需要高層管理人員、基層經理和工作人員強有力的支持。(二)共享服務在技術上要有統一的系統支持。 企業的財務信息系統是實現財 務共享服務的基礎和保障, 因此,系統平台的統一搭建和整合是實現共享服務的 第一步。 統一的 ERP 系統是保證共享服務平台順利搭建的關鍵因素。建立一個好 的平台很重要,需要有一個統一的 IT 標准和一個流程標准,這樣整合可以更快。(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一個獨立的運營實體,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商業 模型,即使是內部的一個事業部門,也需要一個內部結算體系。因此,共享服務中 心需要向服務對象提供一個能為他們所接受的低成本服務,同時又需要在低成本 之上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通過將易於標准化的財務業務進行流程再造與標准化,並由共享服務中心統一對其進行處理,是近年來出現並流行起來一種財務業務處理模式,是將不同地域的實體的會計業務拿到一個共享服務中心來同一處理的方式。統一處理保證了會計記錄和報告的規范、結構的統一,而且由於不需要在每個公司和辦事處都設會計,節省了系統和人工成本。達到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改進服務質量、提升業務處理效率目的。經濟全球化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導致了財務共享服務的產生。因為前者使會計工作隨著企業經營的國際化而分散到世界各地,而後者又使會計工作隨著網路和計算機的應用而大大簡化。在這樣的條件下,按照傳統方式組織財務工作,勢必造成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用於會計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不能滿負荷運作。因此,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利用各種新興的技術手段,搭建財務共享服務平台,將全球范圍內的會計核算集中起來,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據統計,目前已有半數以上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建立了共享服務的組織機構,90%的跨國公司已經在實施共享服務。作為目前企業壓縮成本、提高服務水準中成效最為卓著的一種管理體系,共享服務管理的價值已為通用電氣、惠普、IBM等很多世界知名企業所證實,目前,國內一些大型企業集團如中興、華為、長虹都逐步建立了服務共享中心。集團企業該如何搭建財務共享平台,推進財務共享服務呢?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務的本質是由信息網路技術推動的運營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在財務領域,它是基於統一的系統平台、ERP系統、統一的、會計核算方法、操作流程等來實現的。財務共享服務,並非由財務部門主動發起,而是隨著集團公司的管理變革而產生。隨著企業規模日益擴大、業務類型不斷增加,企業分公司、子公司的多個財務機構使財務人員與管理費用快速膨脹。由此導致財務效率降低、設備投資重復、內控風險激增,總部統一協調財務越來越困難。當這些現實嚴重毀損著企業的核心價值時,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此時,企業在變革中尋求突破的結果,就是財務共享服務的源起。實施共享服務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有效的管理創新和思維方式的改變,這需要高層管理人員、基層經理和工作人員強有力的支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其實是一種改革,改革勢必帶來對原有管理模式和部分人員利益的沖擊,所有的管理改革都是一把手工程,特別是尚未成效的項目初期,需要公司最高領導層一如既往的支持,否則項目很容易下馬。財務共享服務的成功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高層領導的決心和支持。實行財務共享服務,需對現有財務管理組織架構、操作流程、財務制度等方面進行較大的調整,工作量大,難度高,且不可避免地會觸及現有內部利益格局。變革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高層領導的決心和大力的支持、協調和推動,這些都為項目的成功提供了組織保證。破除一些傳統習慣和認識。財務共享服務也帶來思想觀念上的變革,需要打破一些傳統習慣和認識:一是打破我國企業組織體系「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觀念,按照專業化、流程化、集約化的標准來調整內部組織架構,實施流程再造;二是打破依賴手工操作、紙質文件簽名審批的傳統習慣,大力推行電子化審批,並以嚴密的安全措施,增強電子化操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三是打破害怕公開、透明、習慣遮遮掩掩的落後心理,大力宣傳正確的財務理念,加強陽光財務建設。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只有通過信息技術平台來強化內部控制、降低風險、提高效率,才能實現「協同商務、集中管理」。所以必須建立一個財務共享服務的信息平台,讓分子公司把數據導入系統,做到事前提示、事中控制、事後評價;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財務模板,盡可能取消人工作業,讓業務數據自動生成有用的財務信息;可以運用系統標准執行減少偏差及各業務單元可能的暗箱操作,降低各種隱含風險;可以通過設置讓系統自動提示例外和預警;可以利用系統的開放性建立各數據共享介面和平台,滿足各方不同需求;可以通過系統定期生成不同會計准則要求的報表及特殊報表等。企業的財務信息系統是實現財務共享服務的基礎和保障, 只有在信息系統支持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可以跨越地理距離的障礙,向其服務對象提供內容廣泛的、持續的、反應迅速的服務。因此,系統平台的統一搭建和整合是實現共享服務的關鍵環節。統一的ERP系統是保證共享服務平台順利搭建的關鍵因素。建立一個好的平台很重要,需要有一個統一的IT標准和一個流程標准,這樣整合可以更快。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遠程財務流程要求建立強大的網路系統以及企業信息系統,將它們作為IT平台。其中,統一的ERP系統是財務共享服務平台搭建成功的必要條件,其作用在於,將所有財務制度固化在統一的資料庫中,由信息系統進行統一設定,從而保證總部的戰略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如果集團原本使用多種ERP系統,那必須先在集團內推行統一的ERP。如果系統間實在無法統一,至少也要做到互相兼容。搭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體系,也必需完成財務共享服務系統與其他系統的對接。財務共享服務系統與OA系統、管理會計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資產負債管理系統、稽核系統等相對接,基本實現了各信息系統的業務集成和數據共享。財務共享中心建成後將是流水線式的財務核算模式,財務人員按照業務鏈條而非財務鏈進行崗位配置,而流水線式作業的先決條件並非人員而是傳輸帶,是有讓它動起來的工具,共享服務中心的建成同樣需要系統進行支撐。因為系統可實現業務流、實物流和價值流的同步,系統可記錄各業務節點的響應速度,同樣系統可協助你完成數據歸集和管理報表生成。在滿足信息化的環境下,財務人員可以更好地使財務直接用於支持戰略決策的增值分析,為公司戰略發展提供及時正確的導向,根據市場快速調整業務策略、經營戰術等。所以共享服務的模式是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管理變革,只有利用現代的IT技術,才能使企業集團的財務共享服務真正落到實處。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建立組織保障體系建立共享服務中心,必須進行財務組織結構的深度變革。財務共享中心模式要求財務部門高效多維度提供信息滿足企業管理與發展的需求,而傳統的分權式或集權式財務架構無法完全滿足這些需求。財務共享服務是將共性的、重復的、標准化的業務放在共享服務中心,它同時汲取了分權和集權的優勢,摒除各自的弊端,使財務共享中心成為企業的財務集成晶元,日常業務集中處理,總體職能向廣闊和縱深發展,讓財務在共享管理中直接體現出價值增值。通過財務共享方案的實施促使財務人員轉型,使財務人員由記賬轉向財務建議、財務管理,為各個部門、各項業務提供財務支持,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只有把工作重心轉到高價值的決策支持上來,才能更好實現財務職能,滿足企業戰略、組織的需要。財務組織結構的變革,使原本各業務單元的財務部可能僅會被保留下一小部分,譬如負責單據收集整理的人員,而大頭將遷移至共享服務中心所在地。這樣,將財務大部分的職能集中至一個中心位,可以縮減人頭數,顯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並將財務、行政流程與企業戰略相匹配。尤其在企業兼並重組之後,以財務共享中心的形式將服務提供給工廠和公司,可以在合並初期就形成較好的評價體系,便於進行業務評估。財務組織機構及職能調整後,原來分散、孤立、層級眾多的結構在優化以後,財務管理中心集中處理、制訂財務戰略和制訂標准,並對業績管理和評價,財務分析報告和預警控制方面起到核心的智能。建立共享服務中心一段時間以後,物美實現了從非標准流程管理到標准化流程管理,財務也從原來的「人制」逐步過渡到「法制」。財務組織結構優化後,集團企業財務體系可以拿出更多的時間和人才實現管理控制,可以把財務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財務人員從原來的算賬角色逐漸演變成了業務部門的合作夥伴,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為公司的決策提供有利的支持。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工作體系,必需進行集團范圍內的財務制度統一和財務處理流程梳理工作。對財務制度與政策統一,進行財務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制度政策,即使進行組織架構改革,仍然會出現問題。所以必須要有統一規范的財務作業標准與流程,通過有效整合後,把制度政策配套起來切入到系統中去,保證前端業務部門按照制度和政策去運營,並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的需要不斷完善與改進。制訂財務報賬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和操作手冊,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工作職責、報賬流程、審批許可權、財務會計檔案管理、分行報賬工作考核辦法等進行了明確規定,確保有章可循,規范操作。共享服務的本質,是流程的共享。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的過程,實質就是財務流程再造。共享服務中心流程管理的主要思路是建立流程管理機制,進而規劃、衡量、優化這個機制,使之真正實現穩定高效。因此需要進一步優化財務業務審批流程,按照電子化報賬的要求,在OA系統設置財務事由審批的模塊,設計了電子化和手工審批相結合的流程;通過培訓和宣講,使全體員工知曉和掌握財務報賬要求,提高財務事由審批的效率。從原理上來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通過在一個或多個地點對人員、技術和流程的有效整合,實現公司內各流程標准化和精簡化的一種創新手段。財務流程通常可以分為申報、審批及入賬和付款三大塊。第一,申報。各分公司員工將實際業務中發生形成的業務票據進行初步整理,並在分公司通過全公司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中填報並形成一份獨立的報銷申請單,在由該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批復後由專門管理部門收集並寄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第二,審批及入賬。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收到分公司單據後,由專門管理部門進行登記和分類並根據分類情況發送到相應部門。權責人在收到憑證後進行逐一確認並在公司的財務系統中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生成文檔導入財務模塊,自動生成相關憑證;如果審核不通過,則用電子郵件或電話形式通知分公司相應人員進行聯系溝通以確認信息的准確性和完整性。在確認完信息後,如果權責人員可直接修改情況下應該要求分公司員工發送一份書面修改請求。對於不能夠由權責人直接修改的情況,將會在公司財務信息系統中將報告駁回並要求相關人員對報銷進行重新批復.第三,付款。在生成憑證後許可權人進行付款,並對相關憑證進行歸檔。對於公司參股控股的獨立法人的憑證將寄回原法人單位。共享服務中心主要依靠規模化、地域成本差異、業務處理高效獲取盈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遠程交流使得其對員工的溝通技術及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於整個流程的規模統一性要求所有員工對流程對一定基礎的了解,所以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初期應大規模對各地員工進行培訓。因而集團企業構建財務共享工作體系,要由集團財務部組織,做好相關培訓工作,財務部門制定了專門的培訓教材,並組織實施多次大規模的培訓活動,首先在各組織的財務人員中培訓一批業務骨幹,再由業務骨幹去培訓各組織的操作人員,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培訓。周密籌劃,分步實施共享中心建設周期較長,結果滯後,領導層很難做到一如既往的對項目進行支持,因此,項目建設中要結合集團實際,分步驟進行項目建設,分階段輸出結果,先固化再優化、先確保平穩過渡再力求精益求精。項目組織者要周密籌劃,制定分步推進的實施計劃,在項目初期,進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備,清晰界定了項目的目標和需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先易後難,逐步推進,保證了整個項目按時保質完成。中國由於法律、制度、文化、產權結構以及思維習慣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別,決定了中國企業集團在應用共享服務時,必須結合國內實際情況、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的特點,不能一哄而上。一是企業達到一定的規模,分支機構眾多;二是企業經營相對單一,諸如連鎖經營類企業、主業集中類企業等。在多元化經營的企業中,因核算準則不同,可考慮按行業提供財務共享服務,如果一家企業行業眾多而每個行業的單位又很少,則不適於推行財務共享服務;三是每個分支機構的財務事務能夠按統一的規則和流程處理,可復制可批量處理;四是總部有集中財務管理的需求,要求強化分支機構管控;五是企業對風險管理的要求較高,追求流程的科學、標准化以及制度的強力執行。
E. 如何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通過將易於標准化的財務業務進行流程再造與標准化,並由共享服務中心統一對其進行處理,是近年來出現並流行起來一種財務業務處理模式,是將不同地域的實體的會計業務拿到一個共享服務中心來同一處理的方式。統一處理保證了會計記錄和報告的規范、結構的統一,而且由於不需要在每個公司和辦事處都設會計,節省了系統和人工成本。達到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改進服務質量、提升業務處理效率目的。
經濟全球化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導致了財務共享服務的產生。因為前者使會計工作隨著企業經營的國際化而分散到世界各地,而後者又使會計工作隨著網路和計算機的應用而大大簡化。在這樣的條件下,按照傳統方式組織財務工作,勢必造成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用於會計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不能滿負荷運作。因此,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利用各種新興的技術手段,搭建財務共享服務平台,將全球范圍內的會計核算集中起來,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據統計,目前已有半數以上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建立了共享服務的組織機構,90%的跨國公司已經在實施共享服務。作為目前企業壓縮成本、提高服務水準中成效最為卓著的一種管理體系,共享服務管理的價值已為通用電氣、惠普、IBM等很多世界知名企業所證實,目前,國內一些大型企業集團如中興、華為、長虹都逐步建立了服務共享中心。
集團企業該如何搭建財務共享平台,推進財務共享服務呢?
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務的本質是由信息網路技術推動的運營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在財務領域,它是基於統一的系統平台、ERP系統、統一的、會計核算方法、操作流程等來實現的。
集團企業首先進行管理創新和思維方式的改變
財務共享服務,並非由財務部門主動發起,而是隨著集團公司的管理變革而產生。隨著企業規模日益擴大、業務類型不斷增加,企業分公司、子公司的多個財務機構使財務人員與管理費用快速膨脹。由此導致財務效率降低、設備投資重復、內控風險激增,總部統一協調財務越來越困難。當這些現實嚴重毀損著企業的核心價值時,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此時,企業在變革中尋求突破的結果,就是財務共享服務的源起。實施共享服務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有效的管理創新和思維方式的改變,這需要高層管理人員、基層經理和工作人員強有力的支持。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其實是一種改革,改革勢必帶來對原有管理模式和部分人員利益的沖擊,所有的管理改革都是一把手工程,特別是尚未成效的項目初期,需要公司最高領導層一如既往的支持,否則項目很容易下馬。
財務共享服務的成功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高層領導的決心和支持。實行財務共享服務,需對現有財務管理組織架構、操作流程、財務制度等方面進行較大的調整,工作量大,難度高,且不可避免地會觸及現有內部利益格局。變革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高層領導的決心和大力的支持、協調和推動,這些都為項目的成功提供了組織保證。
破除一些傳統習慣和認識。財務共享服務也帶來思想觀念上的變革,需要打破一些傳統習慣和認識:一是打破我國企業組織體系「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觀念,按照專業化、流程化、集約化的標准來調整內部組織架構,實施流程再造;二是打破依賴手工操作、紙質文件簽名審批的傳統習慣,大力推行電子化審批,並以嚴密的安全措施,增強電子化操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三是打破害怕公開、透明、習慣遮遮掩掩的落後心理,大力宣傳正確的財務理念,加強陽光財務建設。
建設和規劃信息技術支持系統
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只有通過信息技術平台來強化內部控制、降低風險、提高效率,才能實現「協同商務、集中管理」。所以必須建立一個財務共享服務的信息平台,讓分子公司把數據導入系統,做到事前提示、事中控制、事後評價;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財務模板,盡可能取消人工作業,讓業務數據自動生成有用的財務信息;可以運用系統標准執行減少偏差及各業務單元可能的暗箱操作,降低各種隱含風險;可以通過設置讓系統自動提示例外和預警;可以利用系統的開放性建立各數據共享介面和平台,滿足各方不同需求;可以通過系統定期生成不同會計准則要求的報表及特殊報表等。
企業的財務信息系統是實現財務共享服務的基礎和保障, 只有在信息系統支持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可以跨越地理距離的障礙,向其服務對象提供內容廣泛的、持續的、反應迅速的服務。因此,系統平台的統一搭建和整合是實現共享服務的關鍵環節。統一的ERP系統是保證共享服務平台順利搭建的關鍵因素。建立一個好的平台很重要,需要有一個統一的IT標准和一個流程標准,這樣整合可以更快。
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遠程財務流程要求建立強大的網路系統以及企業信息系統,將它們作為IT平台。其中,統一的ERP系統是財務共享服務平台搭建成功的必要條件,其作用在於,將所有財務制度固化在統一的資料庫中,由信息系統進行統一設定,從而保證總部的戰略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如果集團原本使用多種ERP系統,那必須先在集團內推行統一的ERP。如果系統間實在無法統一,至少也要做到互相兼容。
搭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體系,也必需完成財務共享服務系統與其他系統的對接。財務共享服務系統與OA系統、管理會計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資產負債管理系統、稽核系統等相對接,基本實現了各信息系統的業務集成和數據共享。
財務共享中心建成後將是流水線式的財務核算模式,財務人員按照業務鏈條而非財務鏈進行崗位配置,而流水線式作業的先決條件並非人員而是傳輸帶,是有讓它動起來的工具,共享服務中心的建成同樣需要系統進行支撐。因為系統可實現業務流、實物流和價值流的同步,系統可記錄各業務節點的響應速度,同樣系統可協助你完成數據歸集和管理報表生成。
在滿足信息化的環境下,財務人員可以更好地使財務直接用於支持戰略決策的增值分析,為公司戰略發展提供及時正確的導向,根據市場快速調整業務策略、經營戰術等。所以共享服務的模式是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管理變革,只有利用現代的IT技術,才能使企業集團的財務共享服務真正落到實處。
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建立組織保障體系
建立共享服務中心,必須進行財務組織結構的深度變革。財務共享中心模式要求財務部門高效多維度提供信息滿足企業管理與發展的需求,而傳統的分權式或集權式財務架構無法完全滿足這些需求。財務共享服務是將共性的、重復的、標准化的業務放在共享服務中心,它同時汲取了分權和集權的優勢,摒除各自的弊端,使財務共享中心成為企業的財務集成晶元,日常業務集中處理,總體職能向廣闊和縱深發展,讓財務在共享管理中直接體現出價值增值。通過財務共享方案的實施促使財務人員轉型,使財務人員由記賬轉向財務建議、財務管理,為各個部門、各項業務提供財務支持,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只有把工作重心轉到高價值的決策支持上來,才能更好實現財務職能,滿足企業戰略、組織的需要。
財務組織結構的變革,使原本各業務單元的財務部可能僅會被保留下一小部分,譬如負責單據收集整理的人員,而大頭將遷移至共享服務中心所在地。這樣,將財務大部分的職能集中至一個中心位,可以縮減人頭數,顯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並將財務、行政流程與企業戰略相匹配。尤其在企業兼並重組之後,以財務共享中心的形式將服務提供給工廠和公司,可以在合並初期就形成較好的評價體系,便於進行業務評估。
財務組織機構及職能調整後,原來分散、孤立、層級眾多的結構在優化以後,財務管理中心集中處理、制訂財務戰略和制訂標准,並對業績管理和評價,財務分析報告和預警控制方面起到核心的智能。建立共享服務中心一段時間以後,物美實現了從非標准流程管理到標准化流程管理,財務也從原來的「人制」逐步過渡到「法制」。
財務組織結構優化後,集團企業財務體系可以拿出更多的時間和人才實現管理控制,可以把財務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財務人員從原來的算賬角色逐漸演變成了業務部門的合作夥伴,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為公司的決策提供有利的支持。
制度統一與流程梳理
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工作體系,必需進行集團范圍內的財務制度統一和財務處理流程梳理工作。
1. 制度統一
對財務制度與政策統一,進行財務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制度政策,即使進行組織架構改革,仍然會出現問題。所以必須要有統一規范的財務作業標准與流程,通過有效整合後,把制度政策配套起來切入到系統中去,保證前端業務部門按照制度和政策去運營,並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的需要不斷完善與改進。
制訂財務報賬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和操作手冊,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工作職責、報賬流程、審批許可權、財務會計檔案管理、分行報賬工作考核辦法等進行了明確規定,確保有章可循,規范操作。
2. 流程梳理
共享服務的本質,是流程的共享。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的過程,實質就是財務流程再造。共享服務中心流程管理的主要思路是建立流程管理機制,進而規劃、衡量、優化這個機制,使之真正實現穩定高效。因此需要進一步優化財務業務審批流程,按照電子化報賬的要求,在OA系統設置財務事由審批的模塊,設計了電子化和手工審批相結合的流程;通過培訓和宣講,使全體員工知曉和掌握財務報賬要求,提高財務事由審批的效率。
從原理上來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通過在一個或多個地點對人員、技術和流程的有效整合,實現公司內各流程標准化和精簡化的一種創新手段。財務流程通常可以分為申報、審批及入賬和付款三大塊。
第一,申報。各分公司員工將實際業務中發生形成的業務票據進行初步整理,並在分公司通過全公司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中填報並形成一份獨立的報銷申請單,在由該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批復後由專門管理部門收集並寄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第二,審批及入賬。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收到分公司單據後,由專門管理部門進行登記和分類並根據分類情況發送到相應部門。權責人在收到憑證後進行逐一確認並在公司的財務系統中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生成文檔導入財務模塊,自動生成相關憑證;如果審核不通過,則用電子郵件或電話形式通知分公司相應人員進行聯系溝通以確認信息的准確性和完整性。在確認完信息後,如果權責人員可直接修改情況下應該要求分公司員工發送一份書面修改請求。對於不能夠由權責人直接修改的情況,將會在公司財務信息系統中將報告駁回並要求相關人員對報銷進行重新批復.
第三,付款。在生成憑證後許可權人進行付款,並對相關憑證進行歸檔。對於公司參股控股的獨立法人的憑證將寄回原法人單位。
人員培訓
共享服務中心主要依靠規模化、地域成本差異、業務處理高效獲取盈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遠程交流使得其對員工的溝通技術及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於整個流程的規模統一性要求所有員工對流程對一定基礎的了解,所以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初期應大規模對各地員工進行培訓。
因而集團企業構建財務共享工作體系,要由集團財務部組織,做好相關培訓工作,財務部門制定了專門的培訓教材,並組織實施多次大規模的培訓活動,首先在各組織的財務人員中培訓一批業務骨幹,再由業務骨幹去培訓各組織的操作人員,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培訓。
周密籌劃,分步實施
共享中心建設周期較長,結果滯後,領導層很難做到一如既往的對項目進行支持,因此,項目建設中要結合集團實際,分步驟進行項目建設,分階段輸出結果,先固化再優化、先確保平穩過渡再力求精益求精。
項目組織者要周密籌劃,制定分步推進的實施計劃,在項目初期,進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備,清晰界定了項目的目標和需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先易後難,逐步推進,保證了整個項目按時保質完成。
適用范圍
中國由於法律、制度、文化、產權結構以及思維習慣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別,決定了中國企業集團在應用共享服務時,必須結合國內實際情況、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的特點,不能一哄而上。
國內符合如下特點的企業比較適合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一是企業達到一定的規模,分支機構眾多;
二是企業經營相對單一,諸如連鎖經營類企業、主業集中類企業等。在多元化經營的企業中,因核算準則不同,可考慮按行業提供財務共享服務,如果一家企業行業眾多而每個行業的單位又很少,則不適於推行財務共享服務;
三是每個分支機構的財務事務能夠按統一的規則和流程處理,可復制可批量處理;
四是總部有集中財務管理的需求,要求強化分支機構管控;
五是企業對風險管理的要求較高,追求流程的科學、標准化以及制度的強力執行。
F.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如何構建
(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選址
在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過程中,必須首先考慮選址的問題。
1、人的因素,包括人力成本,通過比較各地區員工薪資水平,以獲取成本優勢。人才素質,這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高質量服務的重要保障。
2、政策的因素,當地政府對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政策支持。
3、環境的因素,包括當地的基礎設施,還有當地經營成本等。
(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組織架構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必須有相應的組織架構來保證業務的開展。
1、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負責人:全面負責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各項工作,保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安全和高效運轉,確保向企業集團內部客戶提供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准確性和完整性。
2、服務管理組:負責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相關的業務流程的建立與持續優化、信息系統與會計核算實務操作的制度、規范等的建立和維護,負責對財務共享服務各核算組的具體核算業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規性、及時性進行內部稽查。
3、檔案管理組:負責安排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內外部的紙質單據的交接及除員工報銷單據外的所有合規性審核工作,以及所有內外部電子文檔、紙質文檔的整理保管和歸檔工作。
4、應付組:負責供應商應付款結算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同時負責供應商協議的審核管理,以及供應商對賬工作。
5、應收組:負責客戶應收款結算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同時負責客戶協議的審核管理,以及客戶對賬工作。
6、總賬報表組:負責總賬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同時對外和對內出具財務會計報表和管理報表。
7、報銷組:負責費用報銷類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
8、資產稅務組:負責成本管理、資產管理和稅務業務的核算工作。
建立一個完整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需要編寫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負責人、服務管理、檔案管理、應收、應付、總賬報表、費用、資產稅務等崗位職責說明書。明確各崗位職責和分工,提高相互之間的協作能力。
(三)流程管理
財務流程的梳理主要通過對現有流程進行整理和分析。在對流程現狀研究後,設計未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流程。對流程進行端到端的優化設計,需要設計出部門級(三級流程)的流程圖。三級流程被定義為跨部門的、跨職能的流程。三級流程細化到部門的具體崗位,但不涉及崗位的具體作業。主流程包括:采購到應付流程圖、銷售到應收流程圖、庫存到成本流程圖、總賬報表流程圖、納稅申報流程圖、固定資產流程圖、費用報銷流程圖。四級流程開始關注部門內部的再細化分工,或者說是為了完成上級流程目的,而需要操作更細化的作業標准(也叫SOP)。五、六級流程,我們通常定義為軟體功能和單個操作動作的流程。
在設計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流程時,通過對現有流程的梳理,結合企業會計准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應用指引等相關規定和集團管控一體化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達到財務共享服務標准流程的要求,最終使流程落地。
(四)信息系統支持
在整合信息化平台中,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影像管理系統、網路報銷系統、網上支付和銀企直連等系統和技術是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最為重要的信息系統支持。ERP系統必須具備以下特點:支持端到端的業務流程;流程自動化,盡可能地消除手工作業;系統的部署能滿足跨地域經營;支持自助門戶和交互中心,能方便與客戶、供應商、員工和合作夥伴進行業務協作。影像系統在財務共享服務應用中主要解決了票據實物流轉的問題、原始憑證的調閱問題、離岸處理問題、業務處理的分工和效率問題。網路報銷系統改變了傳統紙質報銷的低效率,大大降低財務基礎工作量,為財務共享服務提升運作效率、降低成本帶來了切實可行的工具。
G. 會計數據的數據共享
解決了會計數據和信息的標准化問題之後,在相應的政策法規和數據維護與計算機網路數據安全的保障之下,利用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和數據挖掘等技術,就可以使會計數據和信息在企業各個部門之間、上下級單位之間、社會各相關權益人之間,按照授予的各級許可權,進行真正的社會化共享。
對會計數據和會計信息資源進行企業內、外部的加工使用,既可以在社會化的廣度上,也可以在信息化的深度上進行共享和再加工利用。
(一)在社會化的廣度上進行共享和加工利用
社會經濟聯系的數據結構是網路狀態的,由各個行業的某一類數據向上
游搜索,可以到達最初原材料的生產行業(例:采礦業);從一個產品向下游搜索,可以到達各個最終用戶(例:消費者)。從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的范圍觀察,匯總分析會計數據,能夠反映各個行業之間的物資、資金的運動過程,可以在分析研究社會經濟活動的情況方面,發揮很大的作用。經濟信息統計管理和經濟調控機構可以通過會計信息共享,由社會經濟活動的原始經營交易數據出發,進行加工處理,不僅可以生成傳統的會計信息,而且可以得到社會經濟活動中各種物資的供需關系和各個行業之間的資源的動態變化與平衡關系,了解各種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和各單位之間的動態關系,可以用於預測經濟前景,輔助制定宏觀經濟政策,進行監管和調控,為經濟建設服務。稅收征管機構可以通過會計信息共享,在管轄范圍內進行實時監控和統計分析,更好地完成稅收征管工作。
審計機構可以通過會計信息共享,對原始會計數據、中間會計數據和會計信息、發布的會計信息進行網路化的實時審計,從而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
環境保護機構可以通過會計信息共享,在管轄范圍內進行實時監控和環境會計處理,對「自然資源損耗」、「環境保護支出」、「資源環境改善收益」等數據進行核算和統計分析,及時監控企業、行業與環境的關系,更好地完成環境保護管理工作。
上市公司、監管機構、交易所、會計師事務所、投資者、研究機構、證券信息服務商等上市公司信息的加工者與使用者可以通過會計信息共享,對證券交易所發布的會計信息進行處理,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實現信息的提取、分析和生成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在信息化的深度上進行共享和加工利用
各個社會機構和單位將按照一定的許可權,直接提取社會化共享的會計數據和信息資源,為財務分析系統、財務預測系統、籌資、投資、成本決策支持、股利分配決策支持系統提供第一手資料。
各個企業的會計數據和信息包含了企業內、外的資金變化信息和企業之間物資資源聯系等的信息。企業管理者可以對企業內的會計數據進行內部價值鏈分析,判斷如何降低成本,優化企業流程;可以對行業價值鏈進行分析,了解企業在行業價值鏈中的位置,判斷企業是否需要沿價值鏈向前或向後延伸。
在會計數據和信息資源的社會化共享條件下,採用數據挖掘技術,通過對歷史數據和當前數據的匯總、歸納、推理,尤其是對多維數據倉庫的數據進行聯機分析處理,可以得到各個層次的財務決策知識。
(三)展望
隨著計算機網路通訊技術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會計數據和信息的標准化儲存與社會化共享,將規范財經信息的管理,真正解決會計信息的不對稱問題,提高會計數據和信息的可獲得性、時效性、相關性和可靠性。各行各業每天生成的和歷史積累的會計數據和信息,在社會化和信息化的共享與再加工利用的過程中,必將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其潛在的巨大價值,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H. 電子商務對會計工作影響的案例有哪些
(一)電子商務對會計基本假設的影響
會計假設是根據變化不定的社會經濟環境所作的合理推論。現行財務會計是建立在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四項假設之上的。隨著電子商務的到來,原有的會計所依據的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會計假設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
1.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會計主體又稱會計實體,是指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組織,規定了會計活動的空間范圍。這個特定組織是有形實體概念。而網路公司作
為一種虛擬公司(virtual firms),為了完成某一目標會在短時間內結合形成一個存在於計算機網路的臨時結盟體,它沒有固定的形態,沒有確定的
空間范圍。組成網路公司的各獨立企業可以藉助計算機網路,隨時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組合方。換言之,網路公司作為會計主體具有可變性,這就使得對會計主
體認定產生困難,使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處於一種模糊的狀態。如果會計主體不確定,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就沒有空間的歸屬,那麼,會計信息使用
者就無法理解財務報告所反映的會計信息。因此,我們可以將會計主體看作一個相對的概念,以確定網路公司「虛」的會計主體:計算機網路上各獨立法人企業組成
的臨時結盟體。這樣,我們就要用相對的會計主體假設替代現行的會計主體假設,就可以確定電子商務時代的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從而正確地確認和計量資產、負
債、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
2.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影響。持續經營假設的基本含義是:會計主體的生產經
營活動將無限期地持續下去,在可預見的未來會計主體不會因清算、解散、倒閉而不復存在。只有在這一假設下,企業的再生產過程才得以進行,企業資本才能正常
循環,會計才可用歷史成本而非生產價格來確認。而在電子商務時代,網路公司只是一個臨時結盟體,在完成目標後可能立即解散,持續經營假設將不再適用。同
時,會計核算否定了持續經營假設,我們就要借鑒破產清算會計中的破產清算及破產清算期間假設,並在此基礎上研究公允價值、收付實現制等確認、計量基礎的理
論與實踐意義,這樣才有利於加強對"網上實體"的風險管理。
3.對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會計分期是指將會計持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分為各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其目的在於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據以結算賬目、編制
財務報告,提供有關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信息。而在電子商務時代,會計分期假設將會完全被否定,其原因:第一,由於計算機網路的使用,網路上的一筆交
易可在瞬間完成。網路公司可能在交易完成之後立即解散,換言之,網路公司的存續時間即是某項業務從開始到結束的期間,具有很大的彈性。在公司存續期間不確
定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存續時間很短的情況下,仍進行期間劃分,不僅難度很大,而且實際意義也不大。第二,在電子商務時代,由於財務報告採用實時報告系統
(real time reporting system),任何時候,會計信息使用者都可以從網路上獲得最新的財務報告,而不必等到一個會計期間結束由
報告企業編制財務報告後才得到。在這種財務報告模式下,根本不需要對會計期間進行劃分。
4.對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貨幣計量假設包括
幣值不變(一致性)假設和記賬本位幣(唯一性)假設兩個附帶假設。一方面,「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展性,使得國際間資本流動加快,資本決策可在瞬間完成,從
而加劇了會計主體所面臨的貨幣風險,也沖擊了幣值不變(一致性)假設;另一方面,「網上銀行」的興起,「電子貨幣」的出現,則強化了記賬本位幣(唯一性)
假設,使得貨幣真正成為觀念的產物。因此,面對貨幣計量假設所受到的沖擊與強化,完全有可能產生一種浮動的、全球一致的電子購買力單位。這樣,貨幣計量假
設會可能被人們揚棄,最終形成電子購買力單位計量假設。
同時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在現代電子商務中,通過貨幣反映的價值信息已不
足以成為管理者和投資者決策的主要依據,諸如創新能力、客戶滿意度、市場佔有率、虛擬企業創建速度等表現企業競爭力方面的指標,更能代表一個企業未來的獲
利能力,而它們又不能在報表上用貨幣來表示。隨著知識創新和技術進步,產生了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的商務模型,對無形資產(特別是知識產權)、人力資源的
計量、對高級技術管理人員價值的計算、對高科技企業潛在的高額風險回報的計量、對通貨膨脹的計量等,都成為突出問題。因此,會計計量手段將不僅僅局限於電
子貨幣,而會向多元化發展。
(二)電子商務對會計職能的影響
會計具有反映、監督、參與經營決策三大職能。計算機
處理環境的變化和電子交易形式的出現,使建立基於網路化的會計信息核算系統已是時代必然。在這個新的會計信息處理系統中,企業發生的各項業務,能夠自動從
企業的內部和外部採集相關的會計核算資料,並匯集於企業內部的會計信息處理系統進行實時反映。由於會計信息實現了實時和自動的處理,那麼會計監督和參與經
營決策職能就變得更加重要。監督職能主要是監督自動處理系統的過程和結果,以監督國家財經法紀和會計制度的執行情況。這時,監督的形式也將發生變化,如可
以通過網路對經濟活動進行遠程監控和實時監控。參與經營決策主要是通過建立一個完善的、功能強大的預測決策支持系統來體現,這樣,企業經營者和外部的信息
使用者,可隨時利用企業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的未來財務形勢作出合理的預測,有助於作出正確的決策。
(三)電子商務對會計要素的影響
會計要素是為實現會計目標,在會計假設的基礎之上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用於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基本要素。現行財務會計一般從企業
資金運動的「靜態」和「動態」兩方面將會計要素劃分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要素和反映企業經營成果要素。這種劃分模式使財務報告的結構簡單、易懂,會計信息使
用者能夠較清晰地了解會計信息。但是,在電子商務時代,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導致經濟信息的復雜性。經濟信息在向會計要素轉化時,現有的會計要素分類不一定能
反映經濟活動的全貌,即實際經濟信息和會計信息之間發生偏差。而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卻在提高,所以,對會計要素進行更深層次的劃分成為必
然。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高速處理器的出現,使信息加工的速度越來越快,也使對會計要素進行更深層次的劃分成為可能。會計要素將會被劃分得更有層次,從而
能更加准確地反映企業資金的運動狀況。
二、電子商務對會計實務的影響
(一)電子商務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1.會計核算方法信息化。傳統的會計方法逐漸由計算機、網路及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取代,主要體現在無紙化交易方面。
2.會計核算內容多樣化。在買方市場上,傳統的商業模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廠房、卡車等曾經決定著企業競爭力的資產等不再是會計核算的主要內容。財務分
析成為會計工作的主流,人人都將是會計信息的處理者,傳統的會計核算不再是主要工作,會計信息管理、決策分析將佔了主要部分。
3.企業會計信息公開化。在電子商務中企業將會計報表放在Web網上,縮短了企業報告的形成時間與使用時間,且透明度很高,既做到信息共享,又可有效遏制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形成社會化監督。
(二)電子商務對歷史成本原則的影響
歷史成本原則是指將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其入賬價值,在資產處置前保持資產價值不變。其在電子商務時代的具體影響:(1)歷史成本原則是以持續
經營假設為基礎,然而電子商務否定了持續經營假設,因此歷史成本原則將失去存在價值。(2)網路公司的交易對象多是處於活躍市場的金融工具,其市場價格波
動頻繁,歷史成本不能如實反映網路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與會計信息使用者相關性極差。(3)歷史成本是一種靜態的計量屬性,它對網路公司的經營業績
的反映滯後,經營管理者無法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會計參與決策的職能無法發揮。
在電子商務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資產按現
時價值、可變現凈值計價成為可能。通過在線訪問,可以從網路上獲得最新的資產成交價格信息,用現時價值對資產計價。如與美國芝加哥交易所聯網的公司可以很
容易地知道採用「盯市(marketing tomarket)」制定的期貨產品的當日價格。採用現時價值計價,將可以為投資者的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信
息。
(三)電子商務對權責發生制的影響
權責發生制是指在收入和費用實際發生時進行確認,不必等到實際收到或支付
現金時才確認。凡在當期取得的收入或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作為當期的收入或費用;凡不屬於當期取得的收入或負擔的費用,即使款項在當期已經
收付,都不能作為當期的收入或費用。權責發生制是針對會計確認時間而產生的一項准則,它以會計分期假設為基礎。而在電子商務時代,由於採用了實時報告系
統,不再需要進行會計分期,因此權責發生制將失去存在基礎。由於電子商務否定了會計分期,而採用收付實現制。這樣,網路公司的經營所得和實際支出的款項直
接作為其收入和費用,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現金流量。
(四)電子商務對財務報告的影響
現行財務報告是綜合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的書面文件,由財務報表和附表組成。提供財務報告的目的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電子商務時代,財務報告受到的影響是:
1.現行會計信息系統是為某一特定模型服務,將所有的會計信息使用者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提供一種「通用的」財務報告。然而,不同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決策模型,「通用的」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並不能完全滿足使用者不同決策模型的需要。
2.國際貿易劇增,幣值波動大,財務報告所反映的會計信息並不能反映企業真實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
3.現行財務報告缺少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而網上交易的主要對象是金融工具,風險性較大。因此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這方面的揭示,以便他們合理地預計風險和未來現金流量,做出正確的決策。
4.知識和信息作為一種全新的資本及一種關鍵性的生產要素進入經濟發展過程,企業的生存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越來越依賴於知識和創新,知識資產、人力資產將
在企業資產中的地位越發重要,而現行財務報表對此反映較少。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建立集電子交易、核算處理、信息隨機查詢於一體的「動態實時報告
系統」,可實時滿足不同層次的報表使用者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多元要求,在會計報表中,也應將知識資本和人力資源作為主要資產項目加以重點列示。而反映的側重
點應由關心「創造未來有利現金流動的能力」,轉向關心「知識資本擁有量及其增值的能力」。
此外,財務報告還要能反映大量的非貨幣性信息,如企業員工素質、企業組織結構等。
三、電子商務時代財務會計面臨的其它問題
(一)會計信息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時代,電子符號代替了會計數據,磁介質代替了紙介質,會計信息通過網路進行傳遞。由於Internet的開放性特徵和本身的資源缺乏,從而使會
計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脅。具體表現在:(1)原始會計信息虛假。內部人員對原始會計信息進行非法篡改或泄密,造成會計信息在傳遞之前是虛假的。(2)會計信
息被篡改。會計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被網路黑客或競爭對手非法修改或惡意修改,使會計信息失真。(3)會計信息保密性被破壞。保密的會計信息泄露,如果被競
爭對手獲取將會造成重大的損失。(4)網路系統遭到破壞。如硬體故障、軟體故障、非法操作、計算機病毒、黑客入侵都可能導致整個網路系統陷入癱瘓,使會計
信息的質量受到影響。
(二)會計專業技術人才問題
傳統會計在空間、時間和操作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業務一般
較單一,與其它業務聯系較少。而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網路環境使得會計核算簡單化,整個財務成為企業業務鏈中的中心環節之一,會計人員必須擁有相關的管理知
識和網路知識,否則財務業務流就會因此減慢,影響整個企業的效率。同時,由於會計人員要提供准確的成本信息等會計信息,就必須了解熟悉具體的生產過程及其
工藝。如電子商務活動使得無庫存生產成為可能,作業成本成為成本會計發展的方向,就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具有會計知識,而且還必須掌握相應產業的基本知識,
此外,會計還面臨人力資源會計的構造、信息、知識等無形資產的計價等新課題,這也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而且還應具有創新知識的能力,以適應網
絡經濟發展的需要。
(三)會計國際化的問題
電子商務的發展和電子計算機信息網路的普遍應用,使人們已經能夠在幾
秒鍾之內將幾十億美元甚至更巨額的資金在世界各大城市之間相互流轉。從資本流轉的程度和廣度來看,地球正在變小,企業之間的國際競爭將日趨激烈。企業為了
謀求自身的生存,必須不斷加強新產品研製和技術改造工作,往往需要巨額資金,但只有較少企業能夠依靠自己積累的留存收益或本國的金融機構來應付國際競爭,
大多數企業需要籌集國際資金。一個國家的資金貸出單位為了更好地制定信貸決策,必須對外國借款單位的信用狀況進行調查,要求他們提供符合國際慣例的標准化
的會計報表。另外,電子商務使得國際貿易迅速發展,而進行國際貿易必須首先要了解企業的信用和財務狀況,因而有必要了解外國企業的會計報表和會計制度,並
要求有一個統一的會計程序和方法。這樣,電子商務就會促進會計國際化的發展。
(四)財務軟體問題
目前開發和應用
的財會軟體都是以模仿手工系統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主要內容的核算軟體。隨著電子商務的到來,會計的反映職能淡化,會計的參與經營決策職能增強,原有的
核算型財會軟體無論是功能范圍還是信息容量都顯露出明顯的局限性,而帶有決策支持功能的管理型軟體是趨勢。
同時,新一代的財務軟體還
必須打網路牌,採用最新的、商業領域流行的技術方案。基於網路的計算模式,對Internet/Intranet的全面支持、最新的C/S模式、
Web Server應用等最新技術都將被引入到新一代產品中。特別是全面採用面向對象方法、組件技術,並在設計方法上引入最新的彈性化設計和安全設計,
可保障會計信息更加安全、可靠、及時。
I. 急求一篇關於網路會計利與弊及其探討的畢業論文,字數在8000-9000以內
1網路經濟下傳統財務管理的弊端
網路經濟時代,由於經濟活動的數字化、網路化,出現了許多新的媒體空間,如虛擬市場、虛擬銀行。許多傳統的商業運作方式將隨之消失,而代之以電子支付、電子采購和電子定單,商業活動將主要以電子商務的形式在互聯網上進行,使企業購銷活動更便捷,費用更低廉,對存貨的量化監控更精確。這種特殊的商業模式,使得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已不能適應基於互聯網的商業交易結算。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難以防避企業管理出現的新風險
首先是網路安全問題。網路經濟要求財務管理必須通過互聯網進行,而互聯網體系使用的是開放式的TCP/IP協議,它以廣播的形式進行傳播,易於搭截偵聽、口令試探和竊取、身份假冒,給網路安全帶來極大威脅。而傳統的財務管理大多採用基於內部網(Intranet)的財務軟體,沒有考慮到來自互聯網的安全威脅,特別是企業的財務數據屬重大商業機密,如遭破壞或泄密,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財務管理首先必須解決的是復雜的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這一點傳統財務管理是難以做到的。
其次是身份確認和文件的管理方式問題。網路經濟下參與商業交易均在互聯網上進行,雙方互不見面,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相互認證,保證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而傳統的財務管理軟體一般採用口令來確認身份,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口令。如果繼續沿用這種口令身份驗證方式,那麼隨著互聯網用戶和應用的增加,口令維護工作將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顯然這種身份驗證技術已不適合基於互聯網的財務管理。另外,傳統的財務管理一直使用手寫簽名來證明文件的原作者或同意文件的內容。而在網路環境下,電子報表、電子合同等無紙介質的使用,無法沿用傳統的簽字方式,從而在辨別真偽上存在新的風險。
此外,電子商務作為網路經濟下的主要交易手段,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必須一體化,電子單據、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擊的點增多。而目前的財務管理缺少與網路經濟相適應的法律規范體系和技術保障。例如,在電子商務中如何征稅、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證、數字簽名的確認、知識產權的保護等。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在網路經濟環境下出現的,企業的財務管理所面臨的新的風險是難以防範和規避的。
就拿最近的網路安全問題說起,自從網路走進我們千家萬戶,作為21世紀的代表——網路,已經漸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網路的安全卻還無法跟上它高速發展的腳步,各國政府都在努力的探究網路法規和法律,但至今還未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出台,這也成為現在眾多網路經濟案件無法審判的重要原因。最近一個網路虛擬物品第一案就該讓我們去關注一下:
小吳玩「傳奇游戲」已經兩年了,兩個月前,他終於升到了32級道士,這意味著他的角色有了較高的戰鬥力,小吳著實為此高興了幾天。但沒過多久,小吳就發現,32級道士的「道袍」不見了,戰鬥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而讓小吳心疼的是,煉成這個32級道士不但耗費了他許多時間,還為此花了不少錢。算上購買游戲點卡的費用和上網費,升到這個32級道士需要1000多元。小吳找到游戲運營商要求追查,得到的答復是先到公安機關報案,但公安部門卻以找不到法律依據為由拒絕受理。
現在諸如此類的網路虛擬物品引發的案件正日趨增多,也讓執法人員難以處理,現在各國都在加緊出台網路財產的安全的法規細則,希望我國在國力日益昌盛的今天,能再新興產業的發展上能走在世界前列。
1.2難以滿足電子商務要求
電子商務的貿易雙方從貿易磋商、簽定合同到支付等均通過互聯網完成,使整個交易遠程化、實時化、虛擬化。這些變化,首先對財務管理方法的及時性、適應性、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財務管理沒有實現網路在線辦公、電子支付、電子貨幣等手段,使得財務預測、計劃、決策等各個環節工作的時間相對較長,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再者,分散的財務管理模式不利於電子商務的發展。在網路經濟下,要求企業通過網路對其下屬分支機構實行數據處理和財務資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記賬、算賬、登賬、報表生成和匯總,並可將眾多的財務數據進行集中處理,集中調配集團內的所有資金。然而,傳統的財務管理由於受到網路技術的限制,不得不採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監管信息反饋滯後、對下屬機構控制不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後果,無法適應網路經濟發展的要求。
此外,傳統的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的內容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的要求。在網路經濟下,企業資產結構中以網路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體、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佔比重將大大提高。但現今財務管理的理論與內容對無形資產涉及較少,因為過去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廠房、機器、資金等有形資產,致使在現實財務管理活動中不能完全正確地評價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善於利用無形資產進行資本運營。所以,傳統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已不適應網路經濟時代電子商務運營的需要。
1.3不能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
在網路環境下,企業的原料采購、產品生產、需求與銷售、銀行匯兌、保險、貨物托運及申報等過程均可通過計算機網路完成,無需人工干預。因此,它要求財務管理從管理方式上,能夠實現業務協同、遠程處理、在線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從工作方式上,能夠支持在線辦公、移動辦公等方式,同時能夠處理電子單據、電子貨幣、網頁數據等新的介質。然而,傳統的財務管理使用基於內部網的財務軟體,企業可以通過內部網實現在線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時空的限制,使企業財務管理變得即時和迅速。由於傳統的財務管理與業務活動在運作上存在時間差,企業各職能部門之間信息不能相互連接,因而企業的財務資源配置與業務動作難以協調同步,不利於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
另外,傳統的財務管理軟體要求管理人員只能在特定環境下辦公,因為它是基於內部網的系統,離開內部網將無法辦公。而網路經濟下,要求財務人員在離開辦公室的情況下也能辦公(即移動辦公),這樣財務軟體必須是基於互聯網的系統,而只有實現從企業內部網到互聯網的轉變,才能實現真正的網上辦公。由此可見,在網路經濟下,傳統的財務管理存在許多弊端,必須及時研究財務管理創新,構造出與網路時代相適應的財務管理,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財務管理創新的內容
網路經濟的一個重要標志是人類生產經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網路化。財務管理必須順應潮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從管理目標、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創新。
2.1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總是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總是隨經濟形態的轉化和社會進步而不斷深化。隨著網路經濟的到來,客戶目標、業務流程發生了巨大變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轉移性的知識資本將佔主導地位。知識的不斷增加、更新、擴散和應用加速,深刻影響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客觀需求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必須向高層次演變。原來以追求企業自身利益和財富最大化為目標者,必須轉向以「知識最大化」的綜合管理為目標。其原因在於,知識最大化目標可以減少非企業股東當事人對企業經營目標的抵觸行為,防止企業不顧經營者、債權人及廣大職工的利益去追求「股東權益最大化」;知識資源的共享性和可轉移性的特點使知識最大化的目標能兼顧企業內外利益,維護社會生活質量,達到企業目標與社會目標的統一。知識最大化目標不排斥物質資本作用,它的實現是有形物質資本和無形知識資本的在網路經濟下的有機結合。
2.2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在互聯網環境下,任何物理距離都將變成滑鼠距離,財務管理的能力必須延伸到全球任何一個結點。財務管理模式只有從過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遠程處理和集中式管理轉變,才能實時監控財務狀況以迴避高速度運營產生的巨大風險。企業集團利用互聯網,可以對所有的分支機構實行數據的遠程處理、遠程報表、遠程報賬、遠程查賬、遠程審計等遠距離財務監控,也可以掌握和監控遠程庫存、銷售點經營等業務情況。這種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得企業集團在互聯網上通過Web頁登錄,即可輕松地實現集中式管理,對所有分支機構進行集中記賬,集中資金調配,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2.3財務工作方式的創新
互聯網技術改變了全球的經濟模式,相應地必須改變財務人員的工作方式。傳統的固定辦公室要轉變為互聯網上的虛擬辦公室,使財務工作方式實現網上辦公、移動辦公。這樣,財務管理者可以在離開辦公室的情況下也能正常辦公,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實時查詢到全集團的資金信息和分支機構財務狀況,在線監督客戶及供應商的資金往來情況,實時監督往來款余額。企業集團內外以及與銀行、稅務、保險、海關等社會資源之間的業務往來,均在互聯網上進行,將會大大加快各種報表的處理速度,這也是工作方式創新的根本目的。
2.4財務管理軟體的創新
過去國內各財務軟體功能獨立,數據不能共享,企業在人、財、物和產、供、銷管理中難以實現一體化。運用Web資料庫開發技術,研製基於互聯網的財務及企業管理應用軟體,可實現遠程報表、遠程查賬、網上支付、網上信息查詢等,支持網上銀行提供網上詢價、網上采購等多種服務。這樣,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將在Web的層次上協同運作,統籌資金與存貨的力度將會空前加大;業務數據一體化的正確傳遞,保證了財務部門和供應鏈的相關部門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並保持良好的溝通,有利於開發與網路經濟時代相適應的新型網路財務系統。
3網路經濟下實現財務管理創新的構想
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是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網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在此筆者提幾點實現創新的構想:
3.1轉變企業理財觀念
網路經濟的興起,使創造企業財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質資本轉向知識資本。企業理財必須轉變觀念,不能只盯住物質資產和金融資本。首先,要認識知識資本,即了解知識資本的來源、特徵、構成要素和特殊的表現形式。其次,要承認知識資本,即認可知識資本是企業總資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識資本與企業市場價值和企業發展的密切關系,以及知識資本應分享的企業財富。最後,要重視和利用知識資本。企業既要為知識創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應的經營資產,又要充分利用知識資本使企業保持持續的利潤增長。可以說,轉變企業理財觀念是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創新的根本保證,不可不予以高度重視。
3.2加強網路技術培訓
網路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程度直接關繫到財務管理創新的成功與否。有針對性地對財務人員進行網路技術培訓,可以提高財務人員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因為,首先財務人員已具有堅實的經濟和財會理論基礎,如果再學習一些現代網路技術,將經濟、財會、網路有機地結合,則面對知識快速更新和經濟、金融活動的網路化、數字化,就能夠從經濟、社會、法律、技術等多角度進行分析並制訂相應的理財策略。其次,通過技術培訓可使財務人員不斷吸取新的知識,開發企業信息,並根據變化的理財環境,對企業的運行狀況和不斷擴大的業務范圍進行評估和風險分析。為此,要適應網路經濟發展的要求,根據國際金融的創新趨勢和資本的形態特點,運用金融工程開發融資工具和管理投資風險。事實表明,對財務人員加強現代信息科學與網路技術教育,有利於在網路經濟下實現財務管理創新。
3.3積極開展對知識資本的理論研究
網路經濟的發展將使財務管理目標轉向知識最大化,但目前知識資本的理論尚未成熟,必須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知識資本是一種無形資本,對知識資本的管理是新形勢下企業理財的重大創新。對此,首先應研究知識資本的構成要素及其市場化形式,探討知識資本的有效運作管理方法。其次,要研究知識資本的計量方法,確定知識資本價值,研究知識資本的證券化形式和估價方法。第三,要對知識資本運作的案例進行分析,總結企業知識資本運作的具體操作方案。第四,研究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它是知識資本保值增值的基本前提。總之,知識資本是網路經濟下一種新的資本形態,對知識資本的理論研究也是實現財務管理創新的基本條件。
3.4對企業進行業務流程重組
網路經濟是一種全新的貿易服務方式,它以數字化介質替代了傳統的紙介質,將打破傳統企業中以單向物流運作的格局,實現以物流為依據、信息流為核心、資金流為主體的全新運作方式。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對現有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將工作重心放在價值鏈分析上。首先,企業要從行業價值鏈(原材料供應商—產品—製造商—銷售商)進行分析,以了解企業在行業價值鏈中的位置,判斷企業是否有必要沿價值鏈向前或向後延伸,以實現企業管理目標。其次,對企業內部價值鏈(定單—產品研究設計—生產製造—銷售—售後服務)進行分析,以判斷如何降低成本,優化企業流程。第三,從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入手,通過與競爭對手的相應指標進行比較,找出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和自己的成本態勢,從而提高整體競爭力。
3.5建立財務風險預測模型
隨著互聯網在商業中的廣泛應用,在企業內部作為數據管理的計算機往往成為逃避內部控制的工具,經濟資源中智能因素的認定將比無形資產更加困難。在企業外部,由於「媒體空間」的擴大,信息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大大加快,商業交易的無地域化和無紙化,使得國際間資本流動加大,資本決策可在瞬間完成。總之,由於網路經濟的非線性、突變性和爆炸性等特點,建立新的財務風險預測模型勢在必行。該模型應該由監測范圍與定性分析、預警指標選擇、相應閥值和發生概率的確定等多方面的內容組成,並能對企業經濟運行過程中的敏感性指標,(如保本點、收人安全線、最大負債極限等)予以反映。這樣,將風險管理變為主動的、有預見性的風險管理,就能系統地辨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
3.6採用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
互聯網的出現,使桌面管理轉化成非桌面化的網路方式有了技術保證,也使得集中式管理成為可能。企業可以綜合運用各種現代化的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手段,以整合實現企業電子商務為目標,開發能夠提供互聯網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財會工作方式及其各項功能的財務管理軟體系統,該系統至少應包括會計核算的集中化、財務控制的集中化、財務決策的集中化三部分。採用集中式管理,將會提高財務數據處理的適時性,減少中層管理人員,使最高決策層可與基層人員直接聯系,管理決策人員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虛擬結算,實時跟蹤市場情況的變化,迅速作出決策。
3.7創建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以數字化技術為先導的網路經濟,其經濟活動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線進行,如:在線訂貨、在線資金調度、異地轉賬、在線證券投資、在線外匯買賣等。因而產生的會計信息都是動態的,更具有不可捉摸性;同時,市場需求信息的公開化,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的信息格局。誰能佔領信息的制高點,誰就將在市場競爭中占優勢。創建基於互聯網的企業財務信息系統,綜合運用計算機網路的超文本、超媒體技術,使信息更形象、直觀,提供多樣化的各類信息,包括數量信息與質量信息、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物質層面的信息和精神層面的信息等,實現信息理財。
3.8建立網路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首先,需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以法制手段來強化網路安全。這主要涉及網路規劃與建設的法律、網路管理與經營的法律、網路安全的法律、電子資金劃轉的法律認證等法律問題。其次,從管理上維護系統的安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機構和切實可行的網路管理規章制度,加強信息安全意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特別是高層管理者的安全意識,以保證網路信息安全。第三,從技術上採取措施,在企業內部網和互聯網之間要加一道防火牆,防止黑客或計算機病毒的襲擊,保護企業內部網中的敏感數據。另外,將數字簽名技術應用於電子商務的身份認證,可以防止非法用戶假冒身份,從而保證電子支付的安全,為實現財務管理創新提供重要保障。
4.結束語
在步入21世紀已有10年的今天,科技正在以難以置信的速度發展,網路這個新生代的代表更是擁有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功能和價值,在消費水平提高和生活品味日趨個性化的今天,網路經濟正悄悄的走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現在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上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和依賴網路經濟了。在這個未來將占消費總水平大半的消費手段中,它的便捷,高效正為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顧客,所以如何加強監管和出台全面的稅收和財務管理細則是現在全國財政部門的首要工作。
在中國綜合國力日漸步入發達國家行列之際,如何在網路經濟這個新興產業的管理和優化中,希望看到中國走在世界的最前端,進一步讓世界看清中國,認識中國。
參考文獻:
[1]薛慧麗、張新武。電子商務呼喚網路財務[J].北京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1)。
[2]馬紅紅、任存梅。淺談網路財務[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3)。
[3]鄧學衷。知識經濟與企業財務管理創新[J].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1)。
[4]董世敏。論網路時代財務創新[J].四川會計,2008,(1)。
[5]王開田、李連軍。21世紀財務管理的環境變遷及其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