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共享 > 王越洋試論我國網路保險現狀及發展對策是哪個出版社

王越洋試論我國網路保險現狀及發展對策是哪個出版社

發布時間:2022-07-12 08:41:38

1. 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分析

——原標題:2019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市場分析:企業三虧一盈,反向定製產品或將成為破局關鍵

四家互聯網險企三虧一盈,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及公司公告信息披露,2019年上半年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安心財險及易安財險四家互聯網險企僅眾安在線一家實現盈利,其餘均有不同程度虧損。

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經營主體應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而通過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互聯網保費收入負增長,行業發展陷入瓶頸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公開數據顯示,互聯網保險在2012-2015年的4年間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保費收入增長近20倍,互
聯網保險滲透率於2015年達到了9.2%。然而從2016年開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增長陷入停滯並開始減少,滲透率連年
下滑,到了2018年滲透率僅有5%,糾其主要原因是受保險業政策影響,給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帶來了短期陣痛,但從長
遠發展來看,政策調整後的互聯網保險行業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

2012-2018年中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及滲透率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半年只有眾安在線年實現盈利

近日,眾安在線公告稱,根據其對未經審核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及董事會目前可得的公司資料,預期公司2019年上半年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合並凈利潤,而2018年同期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凈虧損約6.56億元。

眾安在線表示,公司轉虧為盈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公司追求有質量的增長,2019年上半年在實現總保費穩健增長的同時,綜合成本率進一步改善,從而承保虧損收窄;二是受益於國內A股市場的良好表現,投資收益增加。

2019年上半年,泰康在線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26億元,同期出現2.50億元凈虧損;安心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9.05億元,凈利潤虧損約1300萬元;易安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7.81億元,約虧損9702萬元。

互聯網保險機構出現連續虧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這幾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整體規模有限,規模不太大的中小型公司通常會面臨固定成本難以有效分攤的困境,因此虧損很正常,需要隨著業務規模逐漸擴大來分攤成本,擺脫虧損的狀況。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保險公司普遍成立時間較晚以及前期投入成本過高,依託於互聯網發展業務,對於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在科技方面的持續投入很多,且短期內很難轉化為收益。

C2B或成破局關鍵

「短期看,目前互聯網保險公司虧損是賠本賺吆喝,但從中小企業成長的規律看,短期虧損問題不大,但未來互聯網保險公司也需要去積極探索適用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朱俊生坦言。

據度小滿金融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國民投資理財情緒報告》顯示,在創新和科技賦能下,作為保險情緒指數子類之一的互聯網保險關注度上升勢頭明顯。互聯網保險是今年1-6月份以來唯一一個關注度逐月上升的投資理財品細分情緒指數。分析人士稱,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為保險行業帶來了增量市場,互聯網銷售渠道的不斷擴展以及低門檻、體驗式創新險種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開始轉向通過線上渠道進行投保。

多位保險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的經營主體應該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來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

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表示,把客戶的需求作為所有經營合作的起點,通過反向定製(C2B)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是一種以客戶為中心的高級表現形式,也是從供給側讓互聯網保險產品更加精準地觸達需求。不過,定製不是讓客戶自由發散地去定製。保險產品非常復雜,客戶並不專業,所以,既要鼓勵定製,給客戶提供定製的工具、平台,也要作合理引導。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2. 目前保險業現狀分析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中國保險業現狀與發展前景的分析中國保險業現狀與發展前景的分析本文已作為國際經濟學作業上交至導師處作者地址: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2004級經濟學類郵編:450001摘要縱觀我國保險業20多年的發展,中國保險市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後,中國保險業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就中國保險業的現狀、發展趨勢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時提出加入WTO後應採取的對策。關鍵詞:保險業現狀發展趨勢挑戰潛力對策一、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個以國有保險公司為主體,中外保險公司並存,外資保險公司爭相入市,多家保險公司竟爭發展的保險市場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保險業與之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一)中國保險業在開放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業務快速發展。自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中國的保險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2003年保費總收入達到38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7.1%,相當於1999年的2.8倍;保險業總資產達到9122.8億元,比上年增長41.5%;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8739億元,比上年增長51.4%。2003年保險密度為287.44元(即每個公民的平均保費),保險深度為3.33%,中國保險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2、市場體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保險公司61家,其中中資保險公司24家,外資保險公司37家。按業務性質分,財產保險公司25家,人身保險公司30家,再保險公司5家,政策性保險公司1家。此外還有6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專業保險中介機構705家,其中保險代理公司507家,保險經紀公司115家,保險公估公司83家,保險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3、體制改革進展順利。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公司等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部分股份制保險公司通過吸收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股,股權結構得到優化,治理結構逐步完善,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分別設立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把保險資金實行了專業化管理和集中統一運用。在探索保險資金管理改革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4、法律法規初步完善。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保險業進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階段。為適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2001年國務院頒布了《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國保監會積極清理了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符的法律法規和規章。2002年頒布實施了新的保險法,與此同時中國保監會依據新保險法的有關規定,先後制定、修改了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規章和制度。一個適合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已經逐步形成。5、保險監管逐步與國際接軌。償付能力監管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頒布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建立了償付能力預警指標體系,符合中國國情的償付能力監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與此同時,實施了《財產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監管指標》、《財產保險公司分險種監管報表》以及《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等一系列監管規章。加強了保險業監管的制度建設。(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保險業就以下幾個方面與之存在著巨大的差距1、從保險業發展的規模上看,我國保險公司的數量、保費總收入和資產總量都相對很少。規模是行業和企業發展水平的基本標志,從各方面的統計數據應該看到,我國保險業還處在起步階段。2、從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上看,我國在這兩方面都處於相當低的水平,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保險深度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年保費收入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目前,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保險深度已達10%左右。而我國2000年的保險深度為1.8%。保險密度指標是指人均保費。發達國家已達2000---3000美元,日本高達4600美元。而我國人均保費只有127.7元,約15美元,美國1600美元,人均保費是中國的107倍,日本是中國的307倍。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是衡量保險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3、從我國民眾對保險業認識的程度上看,保險觀念還較差。人們對保險在穩定社會經濟,維護個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認識不夠。主動買保險的個人寥寥無幾,整個保險業,特別是人身保險是個買方市場,迫使百萬保險推銷大軍四處奔波,推銷保險產品。保險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作為社會的穩定器,必須讓人們從切身利益上認識其作用。(三)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20多年來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實際狀況,預計在未來一個較長時期內,我國保險業將出現以下發展趨勢1.保險市場體系化。從1995年《保險法》頒布實施特別是1998年11月中國保監會成立以來的情況來看,建設和完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個體系完整、門類齊全、法規健全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正在建立。2.經營業務專業化。隨著我國保險體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險和農業保險等政策性保險業務將從商業保險公司中分離出來,由國家成立專門的政策性保險公司。與此同時,在未來幾年也會成立專營諸如火險或機動車險業務的專營保險公司。3.市場競爭有序化。從1997年開始,人民銀行從整頓代理人入手調整了航意險、機動車險的退費、手續費,大力整頓保險市場,許多違規行為被制止,中國保監會成立後,進一步強調要逐漸規范市場秩序,加大對違規機構和違規行為的打擊處罰力度,取得顯著成效。4.保險產品品格化。在逐漸成熟的市場里,產品要佔領市場只能靠品牌+價格+服務,這就是品格化。就保險產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資功能、儲蓄功能或產品的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價格水平與服務水平。5.保險制度創新化。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的保險創新內容主要包括產品開發、營銷方式、業務管理、組織機構、電子技術、服務內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製度、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創新。通過上述內容的創新,促進我國民族保險業的發展,使國內保險公司在與國外保險公司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6.經營管理集約化。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國內各保險公司都已意識到原來只注重擴大規模、搶占市場的弊端,而紛紛尋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內涵式集約化發展,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7.行業發展國際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我國保險業與國際接軌是必由之路。中資保險公司也會到國外設立分支機構,加強與國際保險(再保險)市場的技術合作和業務合作,積極開展國際保險業務。8.從業人員專業化。在國內外同行競爭的背景下,客觀上對保險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業保險公司將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既要培養適應國內保險業務發展需要的核保師、核賠師、精算師、專業人才,更要培養精通國際保險慣例、參與國際保險市場競爭的外向型的人才。二、中國保險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潛力加入WTO後,中國保險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中國保險業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潛力。(一)中國保險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1、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加強了保險市場競爭程度,導致保險企業保費利潤率的迅速下滑。2、造成一部分保費外流。盡管1995年實施的《保險法》第102條規定了「保險公司需要辦理再保險分出業務的,應當優先向中國境地內的保險公司辦理」,但實際操作時,難度比較大。目前保險監管部門要求外資保險公司自留保費不低於30%,加上法定分保20%部分,仍有50%的保費可以由外資歷保險公司安排再保險。3、與國內保險公司爭奪一定的市場份額。外資保險公司客觀上有著資金實力雄厚,管理先進,技術服務水平較高的優勢,目前盡管在業務經營范圍上還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發展勢頭還是比較好的。從全國的市場結構看,外資保險公司所佔比重年還不到百分之一,但在開放區域內的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已接近10%,並有繼續擴大的趨勢。4、外資保險公司由於在待遇方面有著比國內保險公司優厚的條件,會造成國內保險企業一部分優秀人才流失。(二)從影響保險業的發展的諸因素看,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存在巨大的潛力1、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爾系數的不斷降低,保險品作為一種特殊的金融消費品必然會逐步伴隨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2、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保險業必將隨著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不斷增加。在當代世界經濟活動中,保險業越來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保險業在經濟結構中所佔的比重將日益增加。保險機構應充分認識到我國保險業存在的巨大市場潛力和生存空間,實現保險業從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的轉化。3、在我國社會經濟發生重大變革轉型時期,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范圍呈日趨增長和擴大的趨勢。各種意外事故屢屢發生,天災人禍不期而至,這就為拓展保險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據,為保險人員推銷保險,開拓業務活動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為保險業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三、中國加入WTO後保險業的對策面對中國保險業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及加入WTO後面臨的挑戰,我們應考慮以下對策:(一)加快對內開放保險市場的步伐,提高民族保險業的競爭力現階段我國保險市場有兩大特徵,一是封閉,二是壟斷。針對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狀況,加快對國內保險市場開放的步伐,盡快建立一套適應市場經濟的保險機制,打破封閉壟斷的市場格局,放開內資保險市場,大膽的讓現有保險公司都加入競爭行列,實現保險市場的充分有序競爭,並充分發展。(二)國家對保險業應實行低稅政策,進一步壯大民族保險業實力。我國現行的保險公司稅收標準是按照保費收入每年上繳8%的營業稅、33%的所得稅和15%的調節稅。我國財政對保險公司實行攬底課稅,一定程度上影響保險公司責任准備金的積累,從而影響保險償付能力的提高。此外,政策給予外資保險公司超過國民待遇的某些政策,也會使中外保險公司處於不平等的競爭地位。以上都需要國家從政策上予以探討研究。(三)改革我國國內資保險公司的保險經營體制和管理體制,盡快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我國保險業產生於計劃經濟時代,現在內資保險公司在人事、財務等的管理上基本是舊的管理體制。由於體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員工的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還不能與外資公司相比。因此要通過改革,克服內資保險體制上的種種弊端,引進先進的管理體制和經營體制,使內資公司盡快提高企業活力,增強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要盡快健全和發展有利於內資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資本市場和證券市場,拓寬國內保險業經營渠道,壯大內資公司資本實力,在積極穩妥地推進內資保險公司改革的同時,使之在公司結構和保險業務運作上盡快的與國際接軌,積極參與競爭。(四)在競爭日益國際化的保險市場上,我國保險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建立全新的保險經營理念。要真正培育出具有雄厚實力和國家知名度的民族保險公司,內資保險公司必須轉變經營觀念,樹立效益成本的經營思想,建立適應未來保險市場的內控機制,特別對承保質量、管理效率、防範風險能力、規范操作的程序等,都要實行嚴格管理。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苦練內功,提高風險管理及技術水平。要轉變單一的經營模式為多種形式的營銷模式,以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精神,創造性地探索多種形式的營銷手段。要學習和借鑒國外保險公司的辦慣例,側重培育中介機構和利用中介機構展業。以提高保險服務質量為手段,使自身立於不敗之地。此外,國家應從政策上對民族保險公司進行扶持,在來源配置上實行傾斜政策,增強其綜合實力。(五)積極開展保險科技創新活動,全面快速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保險技術創新是就保險業的業務經營上,所進行的種種富於開拓性、創造性的變革。主要包括險種創新、營銷方式創新、服務項目創新等多方面。保險技術創新有利於縮小民族保險業與國際保險市場的差距,帶動保險業迅速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保險需求,使我們在未來的保險市場中居於相對有利的地位。目前,就險種創新而言,我們要大力發展責任保險、醫療保險等險種,全力開拓新險種。如分紅保險、變額保險、單一疾病和特定疾病保險。其次,就營銷方式而言,可以學習借鑒外國保險業的經營經驗,結合我們自身情況,大力發展新的營銷手段和方式,盡早為開展網路保險做好鋪墊。將發展網上保險作為21世紀的戰略舉措,為佔領網上市場做好積極鋪墊。(六)加快培育高素質的人才未來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民族保險業除了要注意築巢引鳳,通過尊重、優待政策來吸引人才外,更需要全方位加快現有人才的教育和培養。與此同時,要注意培育企業文化的氛圍,創造和諧寬松、團結向上的環境,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七)完善保險法規,強化市場監督保證保險市場健康持續發展,做到監督的全程化、動態化、持續化。同時,要加快制定入前後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修改和完善《保險法》,對內外保險公司應實行統一監督,在監督目標、指標、手段上應避免雙重標准,切實有發揮國家保險監督的職能作用。參考文獻:1.喬桂明:《中國保險業發展戰略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12-012.3.魏華林、俞自由、郭楊:中國保險市場的開放及其監管。《保險研究》,1998(7)、(8)、(9)作者地址: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2004級經濟學類郵編:450001

3. 中國平安保險互聯網發展現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網路銷售領域已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保險業,借互聯網金融勃興之機,開始提速進入一輪「全面發展期」,以網路銷售為核心的「互聯網保險」,作為保險業在新技術應用浪潮下迅速成長的一個創新子業態,已經頗具規模。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達291.15億元,近三年的總體增幅高達810%;從事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逾60家,家數年均增長率達46%;投保客戶達5436.66萬人,三年間增長了5倍多。
在互聯網保險領域,不同公司各有算盤和介入路徑。一批中小保險公司熱衷於大膽出位的另類互聯網保險產品,還只是滿足於賺眼球和拉保費。作為互聯網保險先行者之一的中國平安,步子邁得更大,謀略更遠。
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創新帶來了產品形態和價格的變化,但要真正發展壯大,則必須使之成為全新的業態。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保險公司自建在線商城或通過第三方電商平台分銷,近40家保險公司進駐了淘寶,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等四家公司成立或籌建了保險電商公司。去年底隨著首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開業,互聯網保險的商業模式已形成官網、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網路兼業代理、專業中介代理以及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等五大類鼎立之勢。
與此同時,阿里、騰訊和京東等一批互聯網企業以不同形式介入保險業務領域。今年2月,蘇寧雲商和蘇寧電器共同發起的蘇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獲得牌照,成為國內首家拿到保險代理資質的商業零售企業。
由此,消費者、保險代理人、保險中介、第三方電商平台、保險公司和監管機構,初步構成了互聯網保險的生態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4. 金融學二專論文題目和提綱

金融學專業二學位論文選題
題號 論 文 題 目
J1 我國融資租賃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J2 我國融資租賃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J3 「以客戶為中心」的商業銀行運作模式分析
J4 「中部崛起」的資本市場支持
J5 ETF國外經驗借鑒及中國制度建設
J6 QFII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J7 按揭貸款的風險及防範
J8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J9 保險基金投資研究
J10 保險資金直接入市對基金業的影響
J11 表決權信託研究
J12 不良貸款與經濟增長關系分析
J13 不良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發展障礙及對策
J14 財務管理視角下的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問題研究
J15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
J16 存款准備金制度的國際比較
J17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動態學分析
J18 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現狀評述
J19 盯住浮動匯率制度的優缺點分析
J20 短期資本流動與金融脆弱性
J21 對沖基金與金融風險
J22 對完善銀行同業拆借運作管理機制的探討
J23 發展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考
J24 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抑制與突破路徑
J25 反洗錢的成本與收益研究
J26 房地產信貸的風險分析和防範政策
J27 改善我國商業銀行內控制度建設的思考
J28 公共債務管理問題
J29 公司並購中若干問題的探討
J30 公司型基金與中國基金業發展的政策選擇
J31 公益信託問題
J32 構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的幾點設想
J33 股權分置改革問題
J34 股市規范化與政府行為的規范化
J35 關於融資租賃創新的探索
J36 關於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思考
J37 關於提高金融資產質量問題
J38 關於托賓稅的討論
J39 關於我國財務公司發展問題的探討
J40 關於我國商業銀行上市問題的思考
J41 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方案評析
J42 國際經濟政策協調分析
J43 國際收支調節的市場機制研究
J44 國際銀行業的風險研究
J45 國際資本流動對貨幣供給量的影響
J46 國際資本流動與資本管制
J47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研究
J48 國外外資銀行監管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
J49 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問題:資本充足率角度的理解
J50 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累積的階段性與體製成因
J51 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成本分析
J52 國有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問題探討——一個歷史演進和制度變遷的視角
J53 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的探討
J54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有關問題的研究
J55 國有商業銀行建立和完善營銷體系的思考與建議
J56 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研究
J57 國有商業銀行引入經濟資本管理研究
J58 國債櫃台交易與證券市場的發展
J59 國債市場的發展研究
J60 貨幣替代的影響及對策
J61 貨幣危機理論述評
J62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J63 貨幣政策有效性分析
J64 貨幣政策與資本資產價格
J65 機構投資者行為研究
J66 集合資金信託業務淺析
J67 加強和完善在華外資銀行監管
J68 加強內部控制 防範銀行經營風險
J69 建立我國有問題銀行的處理機制
J70 建立與完善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J71 結匯資金來源構成及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J72 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J73 金融創新對商業銀行財務會計的影響
J74 金融創新與銀行核心競爭力
J75 金融電子化進程中的安全建設
J76 金融分業監管與混業監管的效率比較
J77 金融風險的國際傳遞
J78 金融風險的市場化補償機制
J79 金融機構反洗錢分析
J80 金融機構破產制度與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J81 金融監管體制創新:從分業到混業
J82 金融監管效率的理論分析與經驗判斷
J83 金融企業上市:背景、效應和策略
J84 金融企業上市問題淺析
J85 金融全球化趨勢下我國銀行業監管問題探討
J86 金融全球化與貨幣政策
J87 金融全球化與金融主權
J88 金融體系的國際差異與成因分析
J89 金融體制與經濟現代化的互動關系
J90 金融危機的傳染機制分析
J91 金融危機的預警體系研究
J92 金融需求變化與縣域金融機構市場定位
J93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存續發展之路分析
J94 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監管
J95 經濟轉軌與金融發展的互動關系
J96 境外資本流入的途徑、規模與影響的實證研究
J97 利率風險的實證研究
J98 利率市場化的體制效應與經濟效應
J99 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
J100 論獨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中的作用
J101 論發展我國公司(企業)債券
J102 論國有商業銀行與外資商業銀行的競爭
J103 論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商業銀行運作體系
J104 論金融風險的國際傳遞與我國對策
J105 論金融工程在公司並購中的運用
J106 論金融控股公司——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設想
J107 論民營企業融資結構及其優化
J108 論年金信託在我國的發展
J109 論票據風險的特點及防範措施
J110 論權證在股權分置改革中的運用
J111 論商業銀行基層行防範票據風險的有效途徑
J112 論商業銀行拓展中間業務的對策思考
J113 論商業銀行信息披露與金融監管
J114 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J115 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完善
J116 論投資銀行在公司並購中的作用
J117 論投資銀行在金融業中的地位
J118 論網路銀行的發展
J119 論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
J120 論我國發展直接融資的必要性
J121 論我國股票市場的財富效應
J122 論我國股市的「晴雨表」與「政策市」
J123 論我國交易所基金(ETF)的發展
J124 論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
J125 論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風險控制
J126 論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構建
J127 論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證券化
J128 論我國商業銀行防範市場風險的策略——金融衍生工具的應用及風險管理
J129 論我國商業銀行房地產信貸風險及對策
J130 論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創新
J131 論我國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的創新
J132 論我國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
J133 論我國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
J134 論我國證券市場的對外開放
J135 論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
J136 論縣域金融市場發展
J137 論新形勢下信託公司盈利模式的構建
J138 論信託模式的資產證券化
J139 論證券投資基金的基本功能
J140 論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
J141 論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
J142 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可持續性問題探析
J143 美國現代融資租賃業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借鑒
J144 美元化的成本和收益
J145 民間借貸的現狀、困境與發展出路
J146 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制度與組織結構研究
J147 農村信用社的道德風險研究
J148 農村信用社的股權機構與治理結構
J149 農村信用社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J150 農村信用社的預算軟約束問題研究
J151 農村信用社的組織控制和市場控制
J152 農村信用社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問題研究
J153 農村政策性金融改革問題
J154 歐洲貨幣一體化及其對亞洲貨幣合作的啟示
J155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發展方向
J156 企業債券市場的風險評估及管理
J157 企業債券市場發展問題
J158 欠發達地區的金融環境及其改善
J159 欠發達地區的金融抑制與金融市場發展
J160 欠發達地區民間借貸規模與結構的實證研究
J161 欠發達地區農村金融制度與結構的創新研究
J162 欠發達地區農戶信貸資金需求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J163 欠發達地區鄉村債務的規模、結構、風險與效應
J164 區域貨幣合作淺析
J165 區域金融發展的一般理論研究
J166 區域金融中心的發展戰略
J167 區域經濟發展與金融機構變遷
J168 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政策支持
J169 區域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的協調研究
J170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
J171 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與資本項目開放
J172 人民幣匯率機制與貨幣政策
J173 人民幣自由兌換研究
J174 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控制
J175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的對策研究
J176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度量及防範
J177 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制度研究
J178 商業銀行的創新發展與內控制度建設
J179 商業銀行非信貸資產管理研究
J180 商業銀行分銷渠道發展初探
J181 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的發展與風險控制
J182 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制問題研究
J183 商業銀行上市前後財務管理比較
J184 商業銀行特殊性的歷史考察
J185 商業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徑
J186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
J187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服務收費的探討
J188 上市公司控制權配置實證研究
J189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現狀及對策
J190 上市公司業績的動態分析
J191 市場經濟中政策金融的發展
J192 試論我國金融企業上市的特殊性
J193 試論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
J194 試析制約我國消費信貸發展的因素及抒解對策
J195 提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路徑分析
J196 通貨膨脹與我國壽險業的發展
J197 投資銀行與資產證券化
J198 投資者保護基金設立的思考
J199 托賓Q值理論在我國的背反
J200 拓展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的思考
J201 外匯市場做市商制度研究
J202 外資銀行進入對中資銀行的影響研究
J203 外資銀行在華發展的利弊分析
J204 完善與發展基金市場研究
J205 問題金融機構的處置方式比較
J206 我國MBO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分析
J207 我國保險公司上市問題
J208 我國保險市場的開放研究
J209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研究
J210 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
J211 我國房地產投資信託模式及發展對策研究
J212 我國公司融資模式研究
J213 我國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J214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國際化戰略
J215 我國國債發行方式研究
J216 我國國債規模研究
J217 我國國債期限結構設計
J218 我國績差上市公司的業績變動分析
J219 我國金融創新的制度分析
J220 我國金融風險的制度性成因及對策探討
J221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風險因素分析
J222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思考
J223 我國民營銀行設立路徑選擇與發展探討
J224 我國農村信用社的改革與發展
J225 我國票據市場的發展與商業銀行改革
J226 我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227 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探討
J228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模式
J229 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研究
J230 我國商業銀行業務創新
J231 我國上市公司IPO定價研究
J232 我國上市公司收購中的若干問題及政策選擇
J233 我國上市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關系研究
J234 我國上市公司要約收購問題研究
J235 我國上市公司質量問題研究
J236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模式研究
J237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J238 我國同業拆借市場的發展與商業銀行改革
J239 我國網路銀行的現狀及其發展策略探討
J240 我國網路銀行體系的完善
J241 我國銀行客戶經理制完善與發展
J242 我國銀行業改革中的銀企關系探討
J243 我國證券公司的內部風險管理研究
J244 我國證券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J245 我國證券市場發展戰略
J246 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路徑及風險防範
J247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完善與發展
J248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的環境與對策
J249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規范化發展的思考
J250 我國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比例研究
J251 我國資本市場功能定位及評價
J252 我國資本市場制度風險成因及防範
J253 西方匯率理論的最新進展
J254 西方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方法借鑒
J255 西方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度量及對借鑒
J256 現代商業銀行表外業務拓展策略分析
J257 現金需求的規模與波動性研究
J258 小額農貸的風險及其分擔、補償機制研究
J259 新興市場的匯率制度選擇
J260 信託——優化企業融資結構新途徑
J261 信用評級與銀行業監管
J262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J263 亞洲貨幣合作有關問題的探討
J264 亞洲貨幣合作中人民幣的作用
J265 銀企雙贏最大化的發展策略探討
J266 銀行改制上市與治理結構改善
J267 銀行結算操作難點與對策分析
J268 銀行卡業務健康發展的若干思考
J269 銀行危機解決方案評析
J270 銀行危機理論述評
J271 銀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制度建設的若干思考
J272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制度設計
J273 銀行信託合作初探
J274 引進QFII對我國證券市場的作用
J275 預算軟約束與資本配置效率
J276 債務危機解決方案評析
J277 正式金融制度安排與民間借貸的生存空間
J278 證券公司退出機制研究
J279 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重塑
J280 證券市場與現代企業制度關系研究
J281 證券投資機構超常發展與國有商業銀行對策
J282 證券投資基金與商業銀行協同發展的思考
J283 政府幹預下、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制度與治理機制改革
J284 指令驅動制度與報價驅動制度比較研究
J285 中國《反洗錢法》的基本框架研究
J286 中國貸款利率風險定價實證研究
J287 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研究
J288 中國地方政府債權市場發展研究
J289 中國房地產信貸業務的現狀評價與政策建議
J290 中國風險投資業的現狀、問題與改善對策
J291 中國個人信用制度研究
J292 中國股票期權的實踐、難點與政策選擇
J293 中國股票市場的風險防範與化解
J294 中國股票市場過度投機產生的原因及治理
J295 中國股票市場交易制度創新研究
J296 中國股票市場制度缺陷與修正
J297 中國股市走勢與經濟走勢的異動機制
J298 中國國債市場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
J299 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
J300 中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
J301 中國金融風險現狀及化解對策研究
J302 中國金融市場培育與拓展
J303 中國金融職能的嬗變與反思
J304 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可持續性探析
J305 中國民間金融的現狀、問題和治理對策
J306 中國農村居民儲蓄函數研究
J307 中國企業並購中若干問題的探討
J308 中國契約型基金的制度缺陷
J309 中國區域性金融政策的比較
J310 中國上市公司控制權市場研究
J311 中國網路銀行發展與金融監管
J312 中國小額信貸組織體系研究
J313 中國信託業:契機與發展空間
J314 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研究
J315 中國證券市場存在的問題
J316 中國證券市場演進的歷史考察
J317 中國證券市場風險存在的客觀基礎
J318 中國證券市場監管體系重構
J319 中國證券市場諸多二難困境的歷史透視
J320 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與出路
J321 中國中央銀行宏觀調控體制的變遷與反思
J322 中國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J323 中國資產證券化的思考
J324 中國資金外逃的規模及影響
J325 中小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問題研究
J326 中小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研究
J327 中小企業板市場的風險探析
J328 中小企業融資的國際比較及其啟示
J329 中小企業融資途徑的差異及選擇策略
J330 中小企業信貸約束問題的實證分析
J331 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成本問題研究
J332 中央銀行再貸款法律問題研究
J333 中央銀行資金安全制度研究
J334 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制度研究
J335 重債務國(HIPC)的債務問題研究
J336 主權債務違約的理論分析
J337 主權債務重組機制分析
J338 主權債務重組中的法律問題
J339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銀行資產證券化的突破口
J340 專業銀行/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化改革與效應
J341 資本管制的效果分析
J342 資本市場的差異與公司融資
J343 資本賬戶自由化的理論及政策分析
J344 資產管理公司運作中的若干政策問題
J345 資產證券化問題研究
J346 最優貨幣區理論的最新進展
J347 論我國信託機構在理財市場中的行業定位
J348 銀信合作途徑探討
J349 信託業與證券業,合作還是競爭?
J350 銀行不良資產化解中的信託思路
J351 論信託在房地產融資中的作為
J352 論我國信託業發展的國際化取向與實現路徑
J353 信託業產品創新思路研究
J354 年金信託與年金保險的比較研究
J355 論信託模式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的運用
J356 抵押公司債信託——推動企業債市場發展的新思路
J357 對我國租賃業發展中引入信託融資機制的思考
J358 我國信託業監管的有效性分析
J359 對建立我國信託業風險緩沖機制的思考
J360 對我國建立信託受益人保護基金的思考
J361 對構建信託機構評級指標體系的思考
J362 我國信託機構的產品組合與風險狀況考察
J363 產業轉型中的融資租賃功能考察
J364 國際融資租賃業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J365 對我國租賃機構業務定位的思考
J366 租賃公司融資新思路——租賃債權證券化
J367 論我國融資租賃業的創新發展思路
J368 商業銀行關系借貸問題研究
J369 貧困群體金融服務創新研究
J370 村鎮銀行發展問題研究
J371 金融創新與金融穩定
J372 社會醬與小額信貸
J373 金融機構戰略聯盟管理研究
J374 結構金融產品的設計與風險防範
J375 新會計准則對商業銀行會計核算的影響
J376 全球經濟失衡問題研究
J377 外匯風險管理問題研究
J378 銀行業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問題研究
J379 中國銀行業跨國並購問題研究

5. 保險行業的國內現狀

中國保險業現狀與發展前景的分析中國保險業現狀與發展前景的分析本文已作為國際經濟學作業上交至導師處作者地址: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2004級經濟學類郵編:450001摘要縱觀我國保險業20多年的發展,中國保險市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後,中國保險業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就中國保險業的現狀、發展趨勢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時提出加入WTO後應採取的對策。關鍵詞:保險業現狀發展趨勢挑戰潛力對策一、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個以國有保險公司為主體,中外保險公司並存,外資保險公司爭相入市,多家保險公司竟爭發展的保險市場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保險業與之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一)中國保險業在開放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業務快速發展。自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中國的保險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2003年保費總收入達到38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7.1%,相當於1999年的2.8倍;保險業總資產達到9122.8億元,比上年增長41.5%;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8739億元,比上年增長51.4%。2003年保險密度為287.44元(即每個公民的平均保費),保險深度為3.33%,中國保險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2、市場體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保險公司61家,其中中資保險公司24家,外資保險公司37家。按業務性質分,財產保險公司25家,人身保險公司30家,再保險公司5家,政策性保險公司1家。此外還有6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專業保險中介機構705家,其中保險代理公司507家,保險經紀公司115家,保險公估公司83家,保險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3、體制改革進展順利。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公司等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部分股份制保險公司通過吸收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股,股權結構得到優化,治理結構逐步完善,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分別設立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把保險資金實行了專業化管理和集中統一運用。在探索保險資金管理改革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4、法律法規初步完善。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保險業進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階段。為適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2001年國務院頒布了《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國保監會積極清理了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符的法律法規和規章。2002年頒布實施了新的保險法,與此同時中國保監會依據新保險法的有關規定,先後制定、修改了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規章和制度。一個適合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已經逐步形成。5、保險監管逐步與國際接軌。償付能力監管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頒布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建立了償付能力預警指標體系,符合中國國情的償付能力監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與此同時,實施了《財產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監管指標》、《財產保險公司分險種監管報表》以及《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等一系列監管規章。加強了保險業監管的制度建設。(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保險業就以下幾個方面與之存在著巨大的差距1、從保險業發展的規模上看,我國保險公司的數量、保費總收入和資產總量都相對很少。規模是行業和企業發展水平的基本標志,從各方面的統計數據應該看到,我國保險業還處在起步階段。2、從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上看,我國在這兩方面都處於相當低的水平,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保險深度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年保費收入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目前,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保險深度已達10%左右。而我國2000年的保險深度為1.8%。保險密度指標是指人均保費。發達國家已達2000---3000美元,日本高達4600美元。而我國人均保費只有127.7元,約15美元,美國1600美元,人均保費是中國的107倍,日本是中國的307倍。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是衡量保險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3、從我國民眾對保險業認識的程度上看,保險觀念還較差。人們對保險在穩定社會經濟,維護個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認識不夠。主動買保險的個人寥寥無幾,整個保險業,特別是人身保險是個買方市場,迫使百萬保險推銷大軍四處奔波,推銷保險產品。保險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作為社會的穩定器,必須讓人們從切身利益上認識其作用。(三)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20多年來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實際狀況,預計在未來一個較長時期內,我國保險業將出現以下發展趨勢1.保險市場體系化。從1995年《保險法》頒布實施特別是1998年11月中國保監會成立以來的情況來看,建設和完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個體系完整、門類齊全、法規健全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正在建立。2.經營業務專業化。隨著我國保險體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險和農業保險等政策性保險業務將從商業保險公司中分離出來,由國家成立專門的政策性保險公司。與此同時,在未來幾年也會成立專營諸如火險或機動車險業務的專營保險公司。3.市場競爭有序化。從1997年開始,人民銀行從整頓代理人入手調整了航意險、機動車險的退費、手續費,大力整頓保險市場,許多違規行為被制止,中國保監會成立後,進一步強調要逐漸規范市場秩序,加大對違規機構和違規行為的打擊處罰力度,取得顯著成效。4.保險產品品格化。在逐漸成熟的市場里,產品要佔領市場只能靠品牌+價格+服務,這就是品格化。就保險產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資功能、儲蓄功能或產品的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價格水平與服務水平。5.保險制度創新化。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的保險創新內容主要包括產品開發、營銷方式、業務管理、組織機構、電子技術、服務內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製度、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創新。通過上述內容的創新,促進我國民族保險業的發展,使國內保險公司在與國外保險公司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6.經營管理集約化。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國內各保險公司都已意識到原來只注重擴大規模、搶占市場的弊端,而紛紛尋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內涵式集約化發展,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7.行業發展國際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我國保險業與國際接軌是必由之路。中資保險公司也會到國外設立分支機構,加強與國際保險(再保險)市場的技術合作和業務合作,積極開展國際保險業務。8.從業人員專業化。在國內外同行競爭的背景下,客觀上對保險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業保險公司將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既要培養適應國內保險業務發展需要的核保師、核賠師、精算師、專業人才,更要培養精通國際保險慣例、參與國際保險市場競爭的外向型的人才。二、中國保險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潛力加入WTO後,中國保險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中國保險業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潛力。(一)中國保險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1、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加強了保險市場競爭程度,導致保險企業保費利潤率的迅速下滑。2、造成一部分保費外流。盡管1995年實施的《保險法》第102條規定了「保險公司需要辦理再保險分出業務的,應當優先向中國境地內的保險公司辦理」,但實際操作時,難度比較大。目前保險監管部門要求外資保險公司自留保費不低於30%,加上法定分保20%部分,仍有50%的保費可以由外資歷保險公司安排再保險。3、與國內保險公司爭奪一定的市場份額。外資保險公司客觀上有著資金實力雄厚,管理先進,技術服務水平較高的優勢,目前盡管在業務經營范圍上還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發展勢頭還是比較好的。從全國的市場結構看,外資保險公司所佔比重年還不到百分之一,但在開放區域內的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已接近10%,並有繼續擴大的趨勢。4、外資保險公司由於在待遇方面有著比國內保險公司優厚的條件,會造成國內保險企業一部分優秀人才流失。(二)從影響保險業的發展的諸因素看,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存在巨大的潛力1、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爾系數的不斷降低,保險品作為一種特殊的金融消費品必然會逐步伴隨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2、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保險業必將隨著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不斷增加。在當代世界經濟活動中,保險業越來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保險業在經濟結構中所佔的比重將日益增加。保險機構應充分認識到我國保險業存在的巨大市場潛力和生存空間,實現保險業從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的轉化。3、在我國社會經濟發生重大變革轉型時期,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范圍呈日趨增長和擴大的趨勢。各種意外事故屢屢發生,天災人禍不期而至,這就為拓展保險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據,為保險人員推銷保險,開拓業務活動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為保險業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三、中國加入WTO後保險業的對策面對中國保險業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及加入WTO後面臨的挑戰,我們應考慮以下對策:(一)加快對內開放保險市場的步伐,提高民族保險業的競爭力現階段我國保險市場有兩大特徵,一是封閉,二是壟斷。針對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狀況,加快對國內保險市場開放的步伐,盡快建立一套適應市場經濟的保險機制,打破封閉壟斷的市場格局,放開內資保險市場,大膽的讓現有保險公司都加入競爭行列,實現保險市場的充分有序競爭,並充分發展。(二)國家對保險業應實行低稅政策,進一步壯大民族保險業實力。我國現行的保險公司稅收標準是按照保費收入每年上繳8%的營業稅、33%的所得稅和15%的調節稅。我國財政對保險公司實行攬底課稅,一定程度上影響保險公司責任准備金的積累,從而影響保險償付能力的提高。此外,政策給予外資保險公司超過國民待遇的某些政策,也會使中外保險公司處於不平等的競爭地位。以上都需要國家從政策上予以探討研究。(三)改革我國國內資保險公司的保險經營體制和管理體制,盡快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我國保險業產生於計劃經濟時代,現在內資保險公司在人事、財務等的管理上基本是舊的管理體制。由於體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員工的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還不能與外資公司相比。因此要通過改革,克服內資保險體制上的種種弊端,引進先進的管理體制和經營體制,使內資公司盡快提高企業活力,增強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要盡快健全和發展有利於內資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資本市場和證券市場,拓寬國內保險業經營渠道,壯大內資公司資本實力,在積極穩妥地推進內資保險公司改革的同時,使之在公司結構和保險業務運作上盡快的與國際接軌,積極參與競爭。(四)在競爭日益國際化的保險市場上,我國保險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建立全新的保險經營理念。要真正培育出具有雄厚實力和國家知名度的民族保險公司,內資保險公司必須轉變經營觀念,樹立效益成本的經營思想,建立適應未來保險市場的內控機制,特別對承保質量、管理效率、防範風險能力、規范操作的程序等,都要實行嚴格管理。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苦練內功,提高風險管理及技術水平。要轉變單一的經營模式為多種形式的營銷模式,以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精神,創造性地探索多種形式的營銷手段。要學習和借鑒國外保險公司的辦慣例,側重培育中介機構和利用中介機構展業。以提高保險服務質量為手段,使自身立於不敗之地。此外,國家應從政策上對民族保險公司進行扶持,在來源配置上實行傾斜政策,增強其綜合實力。(五)積極開展保險科技創新活動,全面快速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保險技術創新是就保險業的業務經營上,所進行的種種富於開拓性、創造性的變革。主要包括險種創新、營銷方式創新、服務項目創新等多方面。保險技術創新有利於縮小民族保險業與國際保險市場的差距,帶動保險業迅速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保險需求,使我們在未來的保險市場中居於相對有利的地位。目前,就險種創新而言,我們要大力發展責任保險、醫療保險等險種,全力開拓新險種。如分紅保險、變額保險、單一疾病和特定疾病保險。其次,就營銷方式而言,可以學習借鑒外國保險業的經營經驗,結合我們自身情況,大力發展新的營銷手段和方式,盡早為開展網路保險做好鋪墊。將發展網上保險作為21世紀的戰略舉措,為佔領網上市場做好積極鋪墊。(六)加快培育高素質的人才未來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民族保險業除了要注意築巢引鳳,通過尊重、優待政策來吸引人才外,更需要全方位加快現有人才的教育和培養。與此同時,要注意培育企業文化的氛圍,創造和諧寬松、團結向上的環境,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七)完善保險法規,強化市場監督保證保險市場健康持續發展,做到監督的全程化、動態化、持續化。同時,要加快制定入前後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修改和完善《保險法》,對內外保險公司應實行統一監督,在監督目標、指標、手段上應避免雙重標准,切實有發揮國家保險監督的職能作用。參考文獻:1.喬桂明:《中國保險業發展戰略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12-012.3.魏華林、俞自由、郭楊:中國保險市場的開放及其監管。《保險研究》,1998(7)、(8)、(9)作者地址: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2004級經濟學類郵編:450001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狀況

歷經了逐漸起步和初步發展,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已具備相當規模,革命化的技術發展和大眾化的網路普及為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目前我國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公司已有200餘家,市場規模已超過2900億元。未來,在金融科技等加持下,我國互聯網保險仍然具有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互聯網保險行業相關公司: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人壽(601628)、中國財險(2328.HK)、中國太保(601601)、泰康人壽等

本文核心數據:互聯網保險公司數量、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結構等

中國經營互聯網保險公司共有235家

互聯網保險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相關業務。2012-2020年,我國保險公司以及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企業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2020年保公司一共有235家,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有134家,其中參與互聯網人身險公司為61家,參與互聯網財產險的公司為73家。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7. 李克穆.保險業信息披露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現在已經沒有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介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代表國家控股的全國性商業壽險公司,其前身是創立於1949年10月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分設於1996年2月的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及1999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人壽保險有限公司。2003年6月30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冊成立,同年12月17日及18日分別在美國紐約和香港兩地上市。在中國保險市場居領先地位。
公司遍布全國的廣泛分銷網路由個人代理人、直銷人員及專業和兼業代理機構組成,提供個人人壽保險、團體人壽保險、意外險及健康險等產品和服務。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國人壽擁有超過6554萬份有效的個人和團體人壽保險單、年金合同及長期健康險保單,1.5億份個人和團體意外險及短期健康險保單,擁有和管理的有效長期壽險保單超過1.2億份。
在美國著名財經雜志《財富》評選的2002年度全球500強企業中,中國人壽以營業總收入排名第290位,成為我國內地首家進入全球500強保險企業。2003年度、2004年度全球500強企業中,中國人壽連續入選,排名分別為第241位、第212位。在世界著名金融雜志《歐洲貨幣》組織進行的2003年度亞洲企業評選中,中國人壽被評為亞洲最好的保險公司。2004年9月1日,在《亞洲金融》評選的亞洲壽險公司50強(不包括日本)中,中國人壽排名第一。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濟論壇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中國人壽品牌價值*從2004年的人民幣427.67億元上升至2006年人民幣486.67億元,是我國保險行業的第一品牌,並名列我國最具價值品牌前十位。[編輯本段]企業文化公司秉持「成己為人,成人達己」的「雙成」理念,倡導「求真務實、規范嚴謹、令行禁止、艱苦奮斗、創新爭先」的工作作風,積極推進「外塑形象、內樹精神」的文化建設工程,全麵塑造「厚重誠信、自強致遠」的企業品格。
相知多年,值得託付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作為《財富》世界500強和世界品牌500強企業——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核心成員,公司以悠久的歷史、雄厚的實力、專業領先的競爭優勢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贏得了社會最廣泛客戶的信賴,始終占據國內保險市場領導者的地位,被譽為中國保險業的「中流砥柱」。中國人壽的十大優勢
(一)歷史悠久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是國有獨資的中國大陸最大的專業化商業壽險公司,隸屬國務院領導,已有50多年的悠久歷史,規模最大,客戶最多,覆蓋最廣。據《亞洲周刊》最新公布的2001年度「亞太地區最大的100家人壽保險公司」排名顯示,中國人壽排名第13位,是中國大陸排名最高的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齡,是國內最早經營保險業務的企業之一,肩負中國壽險業探索者和開拓者的重任,走過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深諳國內壽險市場經營之道。
·2007年1月9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回歸國內A股上市,自此公司成為國內首家「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險企業。
·2003年12月17和18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紐約和香港上市,並創造當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
·2003年6月30日,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加快了改革發展的步伐,組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並獨家發起設立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1996年,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成立,中國人壽開始邁入人身保險業務專業化經營時代。
·1949年10月,中央政府批准組建了國內唯一的保險公司,由此開啟了中國人壽的發展元年。
(二)資金雄厚
2001年底,公司總資產達到2214.4億元,佔全國保險公司總資產的48.18%,資產規模佔全國保險公司的半壁江山。2001年公司保費收入達到812.36億元,佔全國壽險市場57%的市場份額,始終是中國壽險市場的業界領袖,在我國民族壽險業中發揮著主渠道作用。
(三)服務網點密布
銷售網路分布廣泛,遍及全國,共設有縣以上4800多個分支機構,建立城鄉代理網點52500個,另有兼業代理機構12000個,聘用個人代理人員60萬餘人。在日本設有辦事處。
(四)可運用資金雄厚
預計2002年底公司可運用資金余額將達到2400億元。
(五)資金運用靈活
2001年實現投資收益45億元,同比增長23.28%,展現了資金運用的投資技術與實力。
*債券市場:一級市場承銷保險系統排名第一,二級市場交易量名列交易所前5名。*回購市場:2001年成交量2445億,占交易所回購市場14243億成交量的17.17%,是資本市場上長期的資金供應者。*基金市場:可投資額度為220億元,而基金市場容量不足700億,是最有影響力的機構投資者。*銀行:協議存款佔全國所有保險公司存款總量的50%以上,是商業銀行長期資金的重要供應者。
(六)市場佔有率最大
2001年812.36億元的保費收入佔中國壽險市場的57%。
(七)先進的科技技術
投巨資進行信息化建設投資,設備覆蓋率100%。公司已全部實現計算機處理業務及辦公,率先進入電子化辦公時代。
(八)保險產品齊全
100多個險種為客戶提供了多種選擇和全面保障。
(九)「95519」服務到永久
「95519」客戶服務電話,熱情為客戶提供風險咨詢、風險管理、投資理財以及養老、醫療等特色化、個性化和高品質的增值服務。您可以在全國的任何一個地方,使用您最方便的方式撥打95519。
(十)良好的企業文化
「成己為人,成人達己」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一方面不斷完善和壯大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為客戶和社會服務,另一方面只有不斷完善和發展壯大自己,才能更好地為客戶和社會服務。[編輯本段]中國人壽:「老大哥」意氣風發在中國保險業對外開放的五年中,中國人壽完成改制並海外上市,股價翻了四番,市值躍升為全球壽險公司之首。這位壽險「老大哥」,越來越像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
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凈利潤增長超過70%,更具有長遠意義的是,公司的業務轉型已經顯出成效。
多年來,盲目擴張市場的粗放式經營給保險公司逐漸埋下隱患。相比之下,外資保險公司雖然保費收入較少,但更加註重內涵價值和利潤的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老大中國人壽的轉型之路對中資保險有著重要的示範意義。
2006年上半年,中國人壽風險型首年保費同比增長28.4%,首年期繳保費同比增長26.2%,續期總保費收入同比增加35.1%。同時,風險型保費收入佔比、首年保費中期繳比例、10年期及以上期繳業務占首年期繳業務的比重等指標都顯著上升。
入世過渡期結束後,一些外資金融集團通過分別准入的形式,同時涉足銀行、保險和證券,並逐漸整合資源,力求發揮集團化經營的優勢。
中資公司也沒有閑著。今年以來,中國人壽的股權投資大手筆不斷。在金融綜合經營的大背景下,國壽一面為巨額保險資金尋找高收益的出路,一面引領整個行業探索新的坐標。[編輯本段]中國人壽:朝陽產業中的龍頭2006年1-6月份,國壽股份實現凈利潤58.17億,同比增長61.67%,利潤高速增長主要來自以下四個驅動因素:
(1)保費收入快速增長。2006年1-6月,國壽股份保費實現保費收入1113.64億元,同比增長了22.30%。
(2)保險業務支出增速減緩。2006年1-6月,國壽股份保險業務支出為391.35億元,同比僅增長了9.29%,其中賠款支出下降了8.48%,退保金增長僅2.94%。
(3)投資收益大幅增加。2006年1-6月,國壽股份實現投資收益99.51億元,同比增長了63.53億元,同比增幅176.57%。其中債權類投資收益為56.91億元,股權類投資收益為42.6億元,而05年全年國壽股份股權投資收益僅5.68億元,投資收益尤其是股權投資收益的大幅增加是人壽今年利潤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4)實際所得稅率有所減少。2006年1-6月份,國壽股份實際稅率為11.25%,比05年同期14.13%的水平下降了2.88個百分點。截至到2006年6月底,國壽股份總資產達到6169.26億元,每股凈資產為2.52元,總資產占整個保險行業總資產的35.58%;人壽股份資產中,銀行存款,債券投資,股權投資(含基金),其他資產分別佔比34.63%,52.15%,6.67%,6.55%,其中股票投資占總資產中的2.68%,尚未達到監管要求的5%上限。
中國人壽作為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有著非常顯赫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營銷渠道廣:國壽股份擁有最完善的分銷網路,公司共有銷售人員約67萬人,中介網點9萬多個,銷售網點幾乎覆蓋了中國大陸的所有縣級行政區域。
品牌價值高:2006年國壽股份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品牌價值達到486.67億元,是我國保險行業第一品牌,並名列我國最具價值品牌前十名。
龐大的客戶群體:國壽股份是中國擁有最大客戶群的人壽保險公司,國內客戶包括了國內各行各業最知名企業、機構,國際客戶覆蓋了80%的《財富》500強在華企業。
充分享受二、三線城市興起的收益:由於部分國內保險公司以及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的布局尚未完成,在我國二、三線的城市,人壽股份的市場壟斷性要比一線城市高很多,隨著我國二、三線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壽股份憑借在當地的壟斷性將能完全享受到這些地區發展。[編輯本段]整合轉型:中國人壽選定2007年方向2007年1月9日上午,當中國人壽保險股份完美地完成了今年A股市場的開篇之作,公司總裁吳焰面對本報記者坦言,「感到很大的壓力。惟有努力工作,給投資者一個更好的回報。」此話是否是吳焰的謙詞?十幾天過去,境內外投資機構對中國人壽的估值之爭仍在繼續。
「從根本上講保險業發展要靠承保。我們說保險業發展需要承保、投資兩個車輪一起轉,只有一個輪子轉,整個行業只能在原地打圈。目前保險業可能做不到一起轉,但我們要朝著充分發揮以承保為本質的發展方向努力。如果僅僅突出投資收益,你還是保險業嗎?」在1月21日召開的全國保險工作會議上,保監會副主席李克穆(李克穆新聞,李克穆說吧)在保險資產管理討論組的此番話可謂為吳焰的壓力和中國人壽的估值之爭做了一個很好的評判。
(一)2006年,積極均衡發展初見成效
對積極均衡的發展,中國人壽提出並啟動了「鞏固城市、拓展兩鄉」的競爭策略。一方面,總部提出重構大中城市發展戰略,實施定點超越;另一方面,進一步深化了對「拓展兩鄉」戰略意義的認識,制定下發了加快農村業務發展指導意見,加大農村網點建設力度,總結推廣了農村業務拓展模式。一位中國人壽人士表示,過去的一年中,公司個險業務結構調整已經初見成效,產品結構也在逐步優化。
(二)中國人壽投資管理能力的提升,資本運作的重大突破更是有目共睹
成功入股中信證券;入股廣發行;繼投資建設銀行H股後,又成為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A股最大戰略投資者和H股最大基礎投資者之一;成功爭取到投資入股南方電網的戰略機會,最終由集團公司出資近350億元,持有南方電網32%的股權;在國內率先建立起高水準的完備的管理信息系統,初步建立起符合保險資金投資特性的投資基準體系。
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人壽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中國會計准則下實現保費收入183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4.2%,高於行業2.7個百分點。市場份額繼續保持行業絕對領先地位。從業務結構看,公司首年期交保費占首年保費的比重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占首年期交保費的比重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同時,經營效益明顯提高。
(三)經營機制改革邁出新步伐
去年以來,中國人壽致力於在新的治理架構下規范運行,讓其非常自豪的是,由於其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工作的出色表現,公司領導應邀出席聯合國相關會議,並專題介紹了經驗。
「一段時間沒有見到,中國人壽的人員崗位又變了。」這是很多媒體對去年中國人壽的印象。中國人壽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2006年中國人壽對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和人力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對總部組織機構進行了必要調整,為提高公司執行力和運作效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同時公司大力加強分公司領導班子建設,完善了以業績為導向的考核激勵機制,並啟動員工職業素質提升工程,開展跨地域、跨崗位幹部交流。
公司加大對後援中心建設投入,啟動了數據中心建設工作;在業務支持方面,開發完成了短期險業務管理系統,引進了投資管理系統,啟動了新一代財務、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搭建了統一共享的新農合系統平台,為有效提升公司運營效率奠定了技術基礎。
以404條款遵循工作為契機,中國人壽還加緊整合風險管控資源以監管機構現場檢查情況整改為推動,加強內控管理,加大對代理業務的管控力度。首次開展了以內控合規為主題的管理月活動,取得明顯效果。
(四)2007年,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年
「2007年是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一年。」在近日召開的中國人壽保險股份保險工作會上,吳焰強調了2007年公司在加快發展中的兩個著力點:一是處理好五個方面的關系,提高均衡發展能力;二是整合資源、深化改革,推進經營模式的轉型。
在此次工作會議上,公司提出了轉型的推進措施:一是通過交叉銷售,實現渠道間的優勢互補,促進銷售和服務、保障體系向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一體化轉型;二是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約束和激勵機制,促進業務發展由過於偏重首年和躉交推動,向依靠續期和期交拉動的轉變,進而實現發展方式的轉型;三是通過完善經營計劃和考核,穩步推進省級集中,完善制度、優化流程,增強創新動力,促進經營管理向集約化、精細化轉型;四是通過深化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改革,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由行政化向市場化轉型;五是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加大戰略性資產的投資力度,推動投資業務由一般性資金運用向戰略性資產有效配置、資產負債合理匹配轉型;六是強化執行能力,完善管控體系,促進管控體系向規范化轉型。吳焰強調,要通過上述轉型的突破,為新的跨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王越洋試論我國網路保險現狀及發展對策是哪個出版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不穩定怎麼搞 瀏覽:73
簡單設置一下就讓網路快10倍 瀏覽:267
wifi網路插座到底好不好 瀏覽:587
隨時隨地連接無線網路下載安裝 瀏覽:424
3g網路如何升級4g網路 瀏覽:58
蘋果怎麼刪除蜂窩網路的蜂窩號碼 瀏覽:418
網路機頂盒和有線機頂盒哪個好用 瀏覽:401
8p手動設置wifi5g網路 瀏覽:107
網路投注哪個安全 瀏覽:685
無線網路提示加密禁用 瀏覽:9
如何強化手機移動網路信號 瀏覽:186
中國移動5g無線網路企業標准概述 瀏覽:120
合肥有哪些大學有網路教育 瀏覽:1000
點了忘記網路後找不到wifi了 瀏覽:119
伺服器怎麼安裝網路 瀏覽:571
網路安全戰爭數據 瀏覽:834
如何快速排查網路 瀏覽:66
計算機網路用途特點 瀏覽:392
小米使用電腦網路上網 瀏覽:534
網路帽紅燈怎麼回事 瀏覽:78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