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共享 > 網路架構哪個好

網路架構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6-14 08:39:44

㈠ 相比4G,5G的網路架構有哪些變化

信號塔更加秘籍,發射功率變小,定位更加精確,通話質量更清晰,網路傳輸更快。

㈡ 網路架構是什麼

傳統的網路架構:星型、環形、匯流排型,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交換技術:乙太網、令牌環和fddi、atm。
網路架構,是物理層面的。交換技術是一種信息傳遞技術,網路架構是交換技術的載體。
osi是一個開放性的通行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他是一個定義的非常好的協議規范。osi模型有7層結構,每層都可以有幾個子層。七層都是什麼應該知道吧。

㈢ 常見的網路架構有哪些

常見網路架構的有星形、匯流排形、環形和網狀形等。
1、星形網路拓撲結構:
以一台中心處理機(通信設備)為主而構成的網路,其它入網機器僅與該中心處理機之間有直接的物理鏈路,中心處理機採用分時或輪詢的方法為入網機器服務,所有的數據必須經過中心處理機。
星形網的特點:
(1)網路結構簡單,便於管理(集中式);
(2)每台入網機均需物理線路與處理機互連,線路利用率低;
(3)處理機負載重(需處理所有的服務),因為任何兩台入網機之間交換信息,都必須通過中心處理機;
(4)入網主機故障不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工作,中心處理機的故障將導致網路的癱瘓。
適用場合:區域網、廣域網。
2、匯流排形網路拓撲結構:
所有入網設備共用一條物理傳輸線路,所有的數據發往同一條線路,並能夠由附接在線路上的所有設備感知。入網設備通過專用的分接頭接入線路。匯流排網拓撲是區域網的一種組成形式。
匯流排網的特點:
(1)多台機器共用一條傳輸信道,信道利用率較高;
(2)同一時刻只能由兩台計算機通信;
(3)某個結點的故障不影響網路的工作;
(4)網路的延伸距離有限,結點數有限。
適用場合:區域網,對實時性要求不高的環境。
3、環形網路拓撲結構:
入網設備通過轉發器接入網路,每個轉發器僅與兩個相鄰的轉發器有直接的物理線路。環形網的數據傳輸具有單向性,一個轉發器發出的數據只能被另一個轉發器接收並轉發。所有的轉發器及其物理線路構成了一個環狀的網路系統。
環形網特點:
(1)實時性較好(信息在網中傳輸的最大時間固定);
(2)每個結點只與相鄰兩個結點有物理鏈路;
(3)傳輸控制機制比較簡單;
(4)某個結點的故障將導致物理癱瘓;
(5)單個環網的結點數有限。
適用場合:區域網,實時性要求較高的環境。
4、網狀網路拓撲結構:
利用專門負責數據通信和傳輸的結點機構成的網狀網路,入網設備直接接入結點機進行通信。網狀網路通常利用冗餘的設備和線路來提高網路的可靠性,因此,結點機可以根據當前的網路信息流量有選擇地將數據發往不同的線路。適用場合:主要用於地域范圍大、入網主機多(機型多)的環境,常用於構造廣域網路。

㈣ 網路構架有哪些

網路架構是為設計、構建和管理一個通信網路提供一個構架和技術基礎的藍圖。網路構架定義了數據網路通信系統的每個方面,包括但不限於用戶使用的介面類型、使用的網路協議和可能使用的網路布線的類型。

網路架構典型的有一個分層結構。分層是一種現代的網路設計原理,它將通信任務劃分成很多更小的部分,每個部分完成一個特定的子任務和用小數量良好定義的方式與其它部分相結合。

(4)網路架構哪個好擴展閱讀:

使用網路架構注意事項:

1、動態多路徑

能夠通過多個WAN鏈路對流量進行負載均衡並不是一項新功能。但是,在傳統的WAN中,此功能很難配置,並且通常以靜態方式將流量分配給給定的WAN鏈路。即使面對諸如擁塞鏈路之類的負面擁塞,也不能改變給定WAN鏈路的流量分配。

2、應用程序級別

如果應用程序的性能開始下降,因為該應用程序使用的託管虛擬化網路功能(VNF)的物理伺服器的CPU利用率過高,則VNF可能會移動到利用率較低的伺服器中。

3、能見度

有許多工具聲稱可以為網路組織提供對傳統WAN的完全可見性,以便解決與網路和/或應用程序性能相關的問題。但是,無論是這些工具的缺陷還是網路組織使用的故障排除流程,採用新的WAN架構將使故障排除任務變得更加復雜。

㈤ 網路工程師與網路架構師比哪個待遇好

這不是頭銜和待遇的區別,是你能不能做的問題,不是你想架構就能架構的,你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你說,公司員工好還是公司老闆好?大家推選你當老闆當主席,你可以領導幾百人幾千人走向勝利嗎?大家可以信任你嗎? 你規劃設計的網路,敢保證穩定運行N年嗎?能保證將來升級換代保持可擴展性嗎?這是技術經驗和技術實力的體現。
引用一段網路技術人員學習規劃:
如何入門及規劃網路技術學習之路,使絕大部分初學者都會遇到的難題。從現在知識的存量上說,如果沒有恰當的指引和規劃,很容易誤入歧途,最終學無所成。學習網路技術並不等於學習網路設備的操作,有些人不懂技術,也可以操作設備(照著說明書),但是在這個層次的技術人員,在職業道路上註定無法走得遠。真正有效的學習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們學習網路技術,除了滿足日常網路維護的需要,還要具備可以設計、實施大型基礎網路建設,操作大型網路的升級、割接等。對於初學者,踏實把底層基礎原理學好,是跳不過去的一步,網路是IT中的一環,IT基礎的原理是相同的,不管你以前有沒有學過其他IT技術,最終通過學習網路技術,要把IT基礎的原理學透,比如操作系統、硬體結構、驅動、介面、分布式處理等,都是可以在學習網路技術裡面體現出來,這些是基礎,無需另外專門學習。
網路技術現在有六大方向:網路架構、網路安全、語音通訊、網路存儲、無線網,這6種統統都得從網路架構起步,也就是要精通後面的5個方向,首先第一個方向得掌握好,否之學起來就會輕飄飄,浮在空中。網路架構學好了,也就真正入門了,會有很強的成就感,進入好的大公司就業已經是遲早的事了。很多初學者,一開始就學得很雜,表面看起來學得多了,但是都流於表面,不知道宏大的結構,抓不住細節。對於初學者,踏實學好網路架構,比什麼都重要。這幾年踏實鑽研網路架構的工程師,突破月薪5千、8千、1萬、2萬都比較雜學派來得快。
IPA的課程設計完全是以網路架構為核心,絕不偏離軌道,堅持真正地訓練工程師掌握核心技能,課程4個等級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門類:

1、網路基礎知識和入門突破點訓練
2、路由協議操作細節
3、互聯網結構及設計
4、傳統多層交換設計及部署
5、全路由園區網的設計及部署
6、組播協議及應用部署
7、IP服務質量
8、MPLS二層、三層VPN
9、MPLS流量工程
10、MPLS應用

㈥ 要架構一個網站,要求並發性好,安全性高,資料庫oracle不能更改,有兩種架構,請大家幫我分析哪種架構好

我在Cernet做過撥號接入平台的搭建,而後在Yahoo3721負載搜索引擎前端平台開發,又在貓撲處理過大型社區貓撲大雜燴的架構升級等工作,同時自己接觸和開發過不少大中型網站的模塊,因此在大型網站應對高負載和並發的解決方案上有一些積累和經驗,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個小型的網站,比如個人網站,可以使用最簡單的html靜態頁面就實現了,配合一些圖片達到美化效果,所有的頁面均存放在一個目錄下,這樣的網站對系統架構、性能的要求都很簡單,隨著互聯網業務的不斷豐富,網站相關的技術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細分到很細的方方面面,尤其對於大型網站來說,所採用的技術更是涉及面非常廣,從硬體到軟體、編程語言、資料庫、WebServer、防火牆等各個領域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已經不是原來簡單的html靜態網站所能比擬的。

大型網站,比如門戶網站。在面對大量用戶訪問、高並發請求方面,基本的解決方案集中在這樣幾個環節:使用高性能的伺服器、高性能的資料庫、高效率的編程語言、還有高性能的Web容器。但是除了這幾個方面,還沒法根本解決大型網站面臨的高負載和高並發問題。

上面提供的幾個解決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更大的投入,並且這樣的解決思路具備瓶頸,沒有很好的擴展性,下面我從低成本、高性能和高擴張性的角度來說說我的一些經驗。

1、HTML靜態化
其實大家都知道,效率最高、消耗最小的就是純靜態化的html頁面,所以我們盡可能使我們的網站上的頁面採用靜態頁面來實現,這個最簡單的方法其實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對於大量內容並且頻繁更新的網站,我們無法全部手動去挨個實現,於是出現了我們常見的信息發布系統CMS,像我們常訪問的各個門戶站點的新聞頻道,甚至他們的其他頻道,都是通過信息發布系統來管理和實現的,信息發布系統可以實現最簡單的信息錄入自動生成靜態頁面,還能具備頻道管理、許可權管理、自動抓取等功能,對於一個大型網站來說,擁有一套高效、可管理的CMS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門戶和信息發布類型的網站,對於交互性要求很高的社區類型網站來說,盡可能的靜態化也是提高性能的必要手段,將社區內的帖子、文章進行實時的靜態化,有更新的時候再重新靜態化也是大量使用的策略,像Mop的大雜燴就是使用了這樣的策略,網易社區等也是如此。

同時,html靜態化也是某些緩存策略使用的手段,對於系統中頻繁使用資料庫查詢但是內容更新很小的應用,可以考慮使用html靜態化來實現,比如論壇中論壇的公用設置信息,這些信息目前的主流論壇都可以進行後台管理並且存儲再資料庫中,這些信息其實大量被前台程序調用,但是更新頻率很小,可以考慮將這部分內容進行後台更新的時候進行靜態化,這樣避免了大量的資料庫訪問請求。

2、圖片伺服器分離
大家知道,對於Web伺服器來說,不管是Apache、IIS還是其他容器,圖片是最消耗資源的,於是我們有必要將圖片與頁面進行分離,這是基本上大型網站都會採用的策略,他們都有獨立的圖片伺服器,甚至很多台圖片伺服器。這樣的架構可以降低提供頁面訪問請求的伺服器系統壓力,並且可以保證系統不會因為圖片問題而崩潰,在應用伺服器和圖片伺服器上,可以進行不同的配置優化,比如apache在配置ContentType的時候可以盡量少支持,盡可能少的LoadMole,保證更高的系統消耗和執行效率。

3、資料庫集群和庫表散列
大型網站都有復雜的應用,這些應用必須使用資料庫,那麼在面對大量訪問的時候,資料庫的瓶頸很快就能顯現出來,這時一台資料庫將很快無法滿足應用,於是我們需要使用資料庫集群或者庫表散列。

在資料庫集群方面,很多資料庫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Oracle、Sybase等都有很好的方案,常用的MySQL提供的Master/Slave也是類似的方案,您使用了什麼樣的DB,就參考相應的解決方案來實施即可。

上面提到的資料庫集群由於在架構、成本、擴張性方面都會受到所採用DB類型的限制,於是我們需要從應用程序的角度來考慮改善系統架構,庫表散列是常用並且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在應用程序中安裝業務和應用或者功能模塊將資料庫進行分離,不同的模塊對應不同的資料庫或者表,再按照一定的策略對某個頁面或者功能進行更小的資料庫散列,比如用戶表,按照用戶ID進行表散列,這樣就能夠低成本的提升系統的性能並且有很好的擴展性。sohu的論壇就是採用了這樣的架構,將論壇的用戶、設置、帖子等信息進行資料庫分離,然後對帖子、用戶按照板塊和ID進行散列資料庫和表,最終可以在配置文件中進行簡單的配置便能讓系統隨時增加一台低成本的資料庫進來補充系統性能。

4、緩存
緩存一詞搞技術的都接觸過,很多地方用到緩存。網站架構和網站開發中的緩存也是非常重要。這里先講述最基本的兩種緩存。高級和分布式的緩存在後面講述。
架構方面的緩存,對Apache比較熟悉的人都能知道Apache提供了自己的緩存模塊,也可以使用外加的Squid模塊進行緩存,這兩種方式均可以有效的提高Apache的訪問響應能力。
網站程序開發方面的緩存,Linux上提供的Memory Cache是常用的緩存介面,可以在web開發中使用,比如用Java開發的時候就可以調用MemoryCache對一些數據進行緩存和通訊共享,一些大型社區使用了這樣的架構。另外,在使用web語言開發的時候,各種語言基本都有自己的緩存模塊和方法,PHP有Pear的Cache模塊,Java就更多了,.net不是很熟悉,相信也肯定有。

5、鏡像
鏡像是大型網站常採用的提高性能和數據安全性的方式,鏡像的技術可以解決不同網路接入商和地域帶來的用戶訪問速度差異,比如ChinaNet和ENet之間的差異就促使了很多網站在教育網內搭建鏡像站點,數據進行定時更新或者實時更新。在鏡像的細節技術方面,這里不闡述太深,有很多專業的現成的解決架構和產品可選。也有廉價的通過軟體實現的思路,比如Linux上的rsync等工具。

6、負載均衡
負載均衡將是大型網站解決高負荷訪問和大量並發請求採用的終極解決辦法。
負載均衡技術發展了多年,有很多專業的服務提供商和產品可以選擇,我個人接觸過一些解決方法,其中有兩個架構可以給大家做參考。
硬體四層交換
第四層交換使用第三層和第四層信息包的報頭信息,根據應用區間識別業務流,將整個區間段的業務流分配到合適的應用伺服器進行處理。第四層交換功能就象是虛 IP,指向物理伺服器。它傳輸的業務服從的協議多種多樣,有HTTP、FTP、NFS、Telnet或其他協議。這些業務在物理伺服器基礎上,需要復雜的載量平衡演算法。在IP世界,業務類型由終端TCP或UDP埠地址來決定,在第四層交換中的應用區間則由源端和終端IP地址、TCP和UDP埠共同決定。
在硬體四層交換產品領域,有一些知名的產品可以選擇,比如Alteon、F5等,這些產品很昂貴,但是物有所值,能夠提供非常優秀的性能和很靈活的管理能力。Yahoo中國當初接近2000台伺服器使用了三四台Alteon就搞定了。

軟體四層交換
大家知道了硬體四層交換機的原理後,基於OSI模型來實現的軟體四層交換也就應運而生,這樣的解決方案實現的原理一致,不過性能稍差。但是滿足一定量的壓力還是游刃有餘的,有人說軟體實現方式其實更靈活,處理能力完全看你配置的熟悉能力。
軟體四層交換我們可以使用Linux上常用的LVS來解決,LVS就是Linux Virtual Server,他提供了基於心跳線heartbeat的實時災難應對解決方案,提高系統的魯棒性,同時可供了靈活的虛擬VIP配置和管理功能,可以同時滿足多種應用需求,這對於分布式的系統來說必不可少。

一個典型的使用負載均衡的策略就是,在軟體或者硬體四層交換的基礎上搭建squid集群,這種思路在很多大型網站包括搜索引擎上被採用,這樣的架構低成本、高性能還有很強的擴張性,隨時往架構裡面增減節點都非常容易。這樣的架構我准備空了專門詳細整理一下和大家探討。

對於大型網站來說,前面提到的每個方法可能都會被同時使用到,我這里介紹得比較淺顯,具體實現過程中很多細節還需要大家慢慢熟悉和體會,有時一個很小的squid參數或者apache參數設置,對於系統性能的影響就會很大,希望大家一起討論,達到拋磚引玉之效。

㈦ 5G寬頻網路哪家強

隨著科技發展,5G網路時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8月份已經陸續上市了5G手機,那麼5G網路到底什麼時間開始投入運營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5G時代,國內的聯通、移動、電信三大運營商哪家運營商更適合消費者的選擇?

圖片來源網路

1.中國聯通

中國聯通憑借早期的發展基礎占據了先天性的優勢,中國聯通的發展也是非常穩的,中國聯通不僅在國內的口碑非常好,品質也是非常有保障的。目前中國聯通對於5G網路信號布局也要領先中國移動和電信,中國聯通的5G計劃在2016年已經完成了5G端網路架構關鍵技術布局,同時也完成了5G Open Lab建設,滿足5G業務演示和單點技術性能驗證,2017年完成5G無線、網路、傳輸及安全哥關鍵技術研究,基於5G Open Lab完成5G實驗室環境建設;2018年,完成5G關鍵技術實驗室驗證,同時也完成聯通5G建設方案;2019年完成5G外場組網驗證;2020年,實現聯通5G網路商用。

圖片來源網路

中國聯通的發展計劃是非常清晰和顯著的,同時也更讓人們感受到了5G已經離我們很近了。

2.中國移動

除了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網路發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目前中國移動也現在開始研發測試5G網路,雖然沒有具體信息表明實驗結果,但是中國移動在國內市場佔有也是很有優勢的,今年2月中國移動宣布啟動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至今,合作夥伴已由最初的11家增至42家!目前聯合的實驗室也在緊張的實驗之中,預計2020年的5G網路也會正式投入運營。

圖片來源網路

3.中國電信

相比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5G發展之路進度似乎慢了一些,中國電信規劃2018至2020年,開展4G引入5G的系統和組網能力驗證,制定企業技術規范,為引入5G技術組網提供技術指導,實現部分成熟5G技術的試商用部署。2020年至2025年,按照CTNet2025網路發展目標,持續開展5G網路後續技術的研究、試驗和預商用准進工作。

歸根結底,消費者還是看重關於5G信號問題,以及套餐政策做出適合自己的消費

㈧ 幾種經典的網路伺服器架構模型的分析與比較

相比於傳統的網路編程方式,事件驅動能夠極大的降低資源佔用,增大服務接待能力,並提高網路傳輸效率。 關於本文提及的伺服器模型,搜索網路可以查閱到很多的實現代碼,所以,本文將不拘泥於源代碼的陳列與分析,而側重模型的介紹和比較。使用 libev 事件驅動庫的伺服器模型將給出實現代碼。 本文涉及到線程/時間圖例,只為表明線程在各個 IO 上確實存在阻塞時延,但並不保證時延比例的正確性和 IO 執行先後的正確性;另外,本文所提及到的介面也只是筆者熟悉的 Unix/Linux 介面,並未推薦 Windows 介面,讀者可以自行查閱對應的 Windows 介面。 阻塞型的網路編程介面 幾乎所有的程序員第一次接觸到的網路編程都是從 listen()、send()、recv() 等介面開始的。使用這些介面可以很方便的構建伺服器/客戶機的模型。 我們假設希望建立一個簡單的伺服器程序,實現向單個客戶機提供類似於「一問一答」的內容服務。 圖1. 簡單的一問一答的伺服器/客戶機模型 我們注意到,大部分的 socket 介面都是阻塞型的。所謂阻塞型介面是指系統調用(一般是 IO 介面)不返回調用結果並讓當前線程一直阻塞,只有當該系統調用獲得結果或者超時出錯時才返回。 實際上,除非特別指定,幾乎所有的 IO 介面(包括 socket 介面)都是阻塞型的。這給網路編程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如在調用 send() 的同時,線程將被阻塞,在此期間,線程將無法執行任何運算或響應任何的網路請求。這給多客戶機、多業務邏輯的網路編程帶來了挑戰。這時,很多程序員可能會選擇多線程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多線程伺服器程序 應對多客戶機的網路應用,最簡單的解決方式是在伺服器端使用多線程(或多進程)。多線程(或多進程)的目的是讓每個連接都擁有獨立的線程(或進程),這樣任何一個連接的阻塞都不會影響其他的連接。 具體使用多進程還是多線程,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模式。傳統意義上,進程的開銷要遠遠大於線程,所以,如果需要同時為較多的客戶機提供服務,則不推薦使用多進程;如果單個服務執行體需要消耗較多的 CPU 資源,譬如需要進行大規模或長時間的數據運算或文件訪問,則進程較為安全。通常,使用 pthread_create () 創建新線程,fork() 創建新進程。 我們假設對上述的伺服器/客戶機模型,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讓伺服器同時為多個客戶機提供一問一答的服務。於是有了如下的模型。 圖2. 多線程伺服器模型 在上述的線程 / 時間圖例中,主線程持續等待客戶端的連接請求,如果有連接,則創建新線程,並在新線程中提供為前例同樣的問答服務。 很多初學者可能不明白為何一個 socket 可以 accept 多次。實際上,socket 的設計者可能特意為多客戶機的情況留下了伏筆,讓 accept() 能夠返回一個新的 socket。下面是 accept 介面的原型:int accept(int s,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輸入參數 s 是從 socket(),bind() 和 listen() 中沿用下來的 socket 句柄值。執行完 bind() 和 listen() 後,操作系統已經開始在指定的埠處監聽所有的連接請求,如果有請求,則將該連接請求加入請求隊列。調用 accept() 介面正是從 socket s 的請求隊列抽取第一個連接信息,創建一個與 s 同類的新的 socket 返回句柄。新的 socket 句柄即是後續 read() 和 recv() 的輸入參數。如果請求隊列當前沒有請求,則 accept() 將進入阻塞狀態直到有請求進入隊列。 上述多線程的伺服器模型似乎完美的解決了為多個客戶機提供問答服務的要求,但其實並不盡然。如果要同時響應成百上千路的連接請求,則無論多線程還是多進程都會嚴重占據系統資源,降低系統對外界響應效率,而線程與進程本身也更容易進入假死狀態。 很多程序員可能會考慮使用「線程池」或「連接池」。「線程池」旨在減少創建和銷毀線程的頻率,其維持一定合理數量的線程,並讓空閑的線程重新承擔新的執行任務。「連接池」維持連接的緩存池,盡量重用已有的連接、減少創建和關閉連接的頻率。這兩種技術都可以很好的降低系統開銷,都被廣泛應用很多大型系統,如 websphere、tomcat 和各種資料庫等。 但是,「線程池」和「連接池」技術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頻繁調用 IO 介面帶來的資源佔用。而且,所謂「池」始終有其上限,當請求大大超過上限時,「池」構成的系統對外界的響應並不比沒有池的時候效果好多少。所以使用「池」必須考慮其面臨的響應規模,並根據響應規模調整「池」的大小。 對應上例中的所面臨的可能同時出現的上千甚至上萬次的客戶端請求,「線程池」或「連接池」或許可以緩解部分壓力,但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總之,多線程模型可以方便高效的解決小規模的服務請求,但面對大規模的服務請求,多線程模型並不是最佳方案。下一章我們將討論用非阻塞介面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使用select() 介面的基於事件驅動的伺服器模型 大部分 Unix/Linux 都支持 select 函數,該函數用於探測多個文件句柄的狀態變化。下面給出 select 介面的原型: FD_ZERO(int fd, fd_set* fds) FD_SET(int fd, fd_set* fds) FD_ISSET(int fd, fd_set* fds) FD_CLR(int fd, fd_set* fds) intselect(int nfds,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fd_set *exceptfds, struct timeval *timeout) 這里,fd_set 類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按 bit 位標記句柄的隊列,例如要在某 fd_set 中標記一個值為 16 的句柄,則該 fd_set 的第 16 個 bit 位被標記為 1。具體的置位、驗證可使用 FD_SET、FD_ISSET 等宏實現。在 select() 函數中,readfds、writefds 和 exceptfds 同時作為輸入參數和輸出參數。如果輸入的 readfds 標記了 16 號句柄,則 select() 將檢測 16 號句柄是否可讀。在 select() 返回後,可以通過檢查 readfds 有否標記 16 號句柄,來判斷該「可讀」事件是否發生。另外,用戶可以設置 timeout 時間。 下面將重新模擬上例中從多個客戶端接收數據的模型。 圖4. 使用 select() 的接收數據模型 上述模型只是描述了使用 select() 介面同時從多個客戶端接收數據的過程;由於 select() 介面可以同時對多個句柄進行讀狀態、寫狀態和錯誤狀態的探測,所以可以很容易構建為多個客戶端提供獨立問答服務的伺服器系統。 圖5. 使用select()介面的基於事件驅動的伺服器模型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客戶端的一個 connect() 操作,將在伺服器端激發一個「可讀事件」,所以 select() 也能探測來自客戶端的 connect() 行為。 上述模型中,最關鍵的地方是如何動態維護 select() 的三個參數 readfds、writefds 和 exceptfds。作為輸入參數,readfds 應該標記所有的需要探測的「可讀事件」的句柄,其中永遠包括那個探測 connect() 的那個「母」句柄;同時,writefds 和 exceptfds 應該標記所有需要探測的「可寫事件」和「錯誤事件」的句柄 (使用 FD_SET() 標記)。 作為輸出參數,readfds、writefds 和 exceptfds 中的保存了 select() 捕捉到的所有事件的句柄值。程序員需要檢查的所有的標記位 (使用 FD_ISSET() 檢查),以確定到底哪些句柄發生了事件。 上述模型主要模擬的是「一問一答」的服務流程,所以,如果 select() 發現某句柄捕捉到了「可讀事件」,伺服器程序應及時做 recv() 操作,並根據接收到的數據准備好待發送數據,並將對應的句柄值加入 writefds,准備下一次的「可寫事件」的 select() 探測。同樣,如果 select() 發現某句柄捕捉到「可寫事件」,則程序應及時做 send() 操作,並准備好下一次的「可讀事件」探測准備。下圖描述的是上述模型中的一個執行周期。 圖6. 一個執行周期 這種模型的特徵在於每一個執行周期都會探測一次或一組事件,一個特定的事件會觸發某個特定的響應。我們可以將這種模型歸類為「事件驅動模型」。 相比其他模型,使用 select() 的事件驅動模型只用單線程(進程)執行,佔用資源少,不消耗太多 CPU,同時能夠為多客戶端提供服務。如果試圖建立一個簡單的事件驅動的伺服器程序,這個模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但這個模型依舊有著很多問題。 首先,select() 介面並不是實現「事件驅動」的最好選擇。因為當需要探測的句柄值較大時,select() 介面本身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去輪詢各個句柄。很多操作系統提供了更為高效的介面,如 linux 提供了 epoll,BSD 提供了 kqueue,Solaris 提供了 /dev/poll …。如果需要實現更高效的伺服器程序,類似 epoll 這樣的介面更被推薦。遺憾的是不同的操作系統特供的 epoll 介面有很大差異,所以使用類似於 epoll 的介面實現具有較好跨平台能力的伺服器會比較困難。 其次,該模型將事件探測和事件響應夾雜在一起,一旦事件響應的執行體龐大,則對整個模型是災難性的。如下例,龐大的執行體 1 的將直接導致響應事件 2 的執行體遲遲得不到執行,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事件探測的及時性。 圖7. 龐大的執行體對使用 select() 的事件驅動模型的影響 幸運的是,有很多高效的事件驅動庫可以屏蔽上述的困難,常見的事件驅動庫有 libevent 庫,還有作為 libevent 替代者的 libev 庫。這些庫會根據操作系統的特點選擇最合適的事件探測介面,並且加入了信號 (signal) 等技術以支持非同步響應,這使得這些庫成為構建事件驅動模型的不二選擇。下章將介紹如何使用 libev 庫替換 select 或 epoll 介面,實現高效穩定的伺服器模型。 使用事件驅動庫libev的伺服器模型 Libev 是一種高性能事件循環/事件驅動庫。作為 libevent 的替代作品,其第一個版本發布與 2007 年 11 月。Libev 的設計者聲稱 libev 擁有更快的速度,更小的體積,更多功能等優勢,這些優勢在很多測評中得到了證明。正因為其良好的性能,很多系統開始使用 libev 庫。本章將介紹如何使用 Libev 實現提供問答服務的伺服器。 (事實上,現存的事件循環/事件驅動庫有很多,作者也無意推薦讀者一定使用 libev 庫,而只是為了說明事件驅動模型給網路伺服器編程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大部分的事件驅動庫都有著與 libev 庫相類似的介面,只要明白大致的原理,即可靈活挑選合適的庫。) 與前章的模型類似,libev 同樣需要循環探測事件是否產生。Libev 的循環體用 ev_loop 結構來表達,並用 ev_loop( ) 來啟動。void ev_loop( ev_loop* loop, int flags ) Libev 支持八種事件類型,其中包括 IO 事件。一個 IO 事件用 ev_io 來表徵,並用 ev_io_init() 函數來初始化:void ev_io_init(ev_io *io, callback, int fd, int events) 初始化內容包括回調函數 callback,被探測的句柄 fd 和需要探測的事件,EV_READ 表「可讀事件」,EV_WRITE 表「可寫事件」。 現在,用戶需要做的僅僅是在合適的時候,將某些 ev_io 從 ev_loop 加入或剔除。一旦加入,下個循環即會檢查 ev_io 所指定的事件有否發生;如果該事件被探測到,則 ev_loop 會自動執行 ev_io 的回調函數 callback();如果 ev_io 被注銷,則不再檢測對應事件。 無論某 ev_loop 啟動與否,都可以對其添加或刪除一個或多個 ev_io,添加刪除的介面是 ev_io_start() 和 ev_io_stop()。void ev_io_start( ev_loop *loop, ev_io* io ) void ev_io_stop( EV_A_* ) 由此,我們可以容易得出如下的「一問一答」的伺服器模型。由於沒有考慮伺服器端主動終止連接機制,所以各個連接可以維持任意時間,客戶端可以自由選擇退出時機。 圖8. 使用libev庫的伺服器模型 上述模型可以接受任意多個連接,且為各個連接提供完全獨立的問答服務。藉助 libev 提供的事件循環/事件驅動介面,上述模型有機會具備其他模型不能提供的高效率、低資源佔用、穩定性好和編寫簡單等特點。 由於傳統的 web 伺服器,ftp 伺服器及其他網路應用程序都具有「一問一答」的通訊邏輯,所以上述使用 libev 庫的「一問一答」模型對構建類似的伺服器程序具有參考價值;另外,對於需要實現遠程監視或遠程遙控的應用程序,上述模型同樣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實現方案。 總結 本文圍繞如何構建一個提供「一問一答」的伺服器程序,先後討論了用阻塞型的 socket 介面實現的模型,使用多線程的模型,使用 select() 介面的基於事件驅動的伺服器模型,直到使用 libev 事件驅動庫的伺服器模型。文章對各種模型的優缺點都做了比較,從比較中得出結論,即使用「事件驅動模型」可以的實現更為高效穩定的伺服器程序。文中描述的多種模型可以為讀者的網路編程提供參考價值。

㈨ sdn網路架構的三大特徵

SDN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軟體定義網路)的縮寫,顧名思義,這種網路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對網路進行編程。

SDN是一種非常新興的技術,通過增加對網路的可編程性來革新當前偏重靜態、配置復雜、改動麻煩的網路架構。SDN的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它不屬於某一家商業公司,而是屬於所有IT企業和一些標准組織,因此SDN的發展也可以打破目前一些網路巨頭的壟斷並為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提供動力。

SDN的定義和架構都不只有一種,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ONF(Open Network Foundation開放網路基金會)定義的SDN和架構。因為其他的一些定義和架構多少會偏向於少數商業利益團體,所以我們以這個最為開放,也最為'標准化'的定義來介紹SDN。

如上所說,SDN就是通過軟體編程來構造的網路,這種網路和傳統的網路(比如以交換機、路由器為基礎設施的網路)都可以實現作為一個網路應該具有的互聯共享功能。但是相比後者,SDN網路帶來一些更加強大的優勢,查閱了身邊的一些書籍和ONF官網上的一些資料,下面把這些優點用好理解的方式大致介紹一下,有些不大顯眼的優點這里就不列出來了:

1. SDN網路可以建立在以x86為基礎的機器上,因為這類機器通常相比專業的網路交換設備要更加便宜,所以SDN網路可以省下不少構建網路的費用,尤其是你的網路根本不需要太豪華的時候。

2. SDN網路能夠通過自己編程實現的標識信息來區分底層的網路流量,並為這些流量提供更加具體的路由,比如現在底層來了一段語音流量和一段數據流量,通常語音流向需要的帶寬很小但是相對來說實時性大一點,但是數據流量則正好相反,SDN網路可以通過辨別這兩種流量然後將他們導入到不同的應用中進行處理。

3. SDN可以實現更加細粒度的網路控制,比如傳統網路通常是基於IP進行路由,但是SDN可以基於應用、用戶、會話的實時變化來實現不同的控制。

4. 配置簡單,擴展性良好,使用起來更加靈活。

ONF的SDN基本架構:

可以看到每一層其實都並不是只包含自己要負責的功能,每一層都多少會涵蓋一些管理類的功能。

途中藍色的方塊的區域可以被看做是網路的提供者,紅、綠色方塊的區域可以被看做是網路的消耗者。這張圖更加直白的凸顯了"平面"這個概念。

㈩ 門禁系統採用網路架構好還是485通訊架構好

網路架構的好。

閱讀全文

與網路架構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iso審核時提供網路安全策略 瀏覽:793
如何用數據網路下載軟體 瀏覽:606
手機有流量突然沒有網路 瀏覽:90
關完無線網路還可以用嗎 瀏覽:750
各城市網路信號排名 瀏覽:907
佛山5g網路機櫃哪裡有賣 瀏覽:414
點擊電腦網路為什麼不顯示 瀏覽:744
和360合作的網路安全公司 瀏覽:605
蘋果13網路鎖 瀏覽:21
如何讓無線網路網速更高 瀏覽:858
blue網路異常500 瀏覽:328
iqoo5g網路設置 瀏覽:904
路由器網路延遲一千多毫秒 瀏覽:7
網路接收不到信號是怎麼回事 瀏覽:326
手機y3的網路型號 瀏覽:20
網路詐騙主犯涉及到哪些問題 瀏覽:707
什麼牌子手機網路好性能好 瀏覽:910
為啥無線網路需要認證 瀏覽:760
網路的作用有哪些政治八年級 瀏覽:637
微信顯示網路異常怎麼解決 瀏覽:5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