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卡鏈路聚合 簡單設置實現雙倍帶寬
如今所有主板至少自帶一個千兆乙太網埠,有些高檔主板帶有兩個埠。很多用戶都不知道家用環境下雙網卡主板如何充分利用兩個網口,其實使用鏈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就是一個好思路。
雙倍帶寬的鏈路聚合
鏈路聚合是指將兩條或多條物理乙太網鏈路聚合成一條邏輯鏈路。所以,如果聚合兩個1Gb/s埠,就能獲得2GB/s的總聚合帶寬(圖1)。聚合帶寬和物理帶寬並不完全相同,它是通過一種負載均衡方式來實現的。在用戶需要高性能區域網性能的時候很有幫助,而區域網內如果有NAS則更是如此。比如說我們在原本千兆(1Gb/s)網路下PC和NAS之間的數據傳輸只能達到100MB/s左右,在鏈路聚合的方式下多任務傳輸速度可以突破200MB/s,這其實是一個倍增。
01
鏈路聚合原本只是一種彈性網路,而不是改變了總的可用吞吐量。比如說如果你通過一條2Gb聚合鏈路將文件從一台PC傳輸到另一台PC,就會發現總的最高傳輸速率最高為1Gb/s。然而如果開始傳輸兩個文件,會看到聚合帶寬頻來的好處。簡而言之鏈路聚合增加了帶寬但並不提升最高速度,但如果你在使用有多個乙太網埠的NAS,NAS就能支持鏈路聚合,速度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目前家用的區域網環境不論是線纜還是網卡多數都停留在1Gb/s的水平,如果你想要真正的更高吞吐量改用更高的帶寬比如10Gb/s網卡,但對於大多數家庭用戶萬兆網卡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我們使用普通單千兆網卡主板,通過安裝外接網卡來增添一個網路埠就能實現效果。
鏈路聚合準備工作
首先你的PC要有兩個乙太網埠,想要連接的任何設備同樣要有至少兩個埠。除了雙千兆(或一集成一獨立)網卡的主板外,我們還需要一個支持鏈路聚合(LACP或802.1ad等)的路由器。遺憾的是很多家用路由器不支持鏈路聚合,選擇時要注意路由器具體參數,或者乾脆選擇一個支持鏈路聚合的交換機。
除了硬體方面的要求,還需要一款支持鏈路聚合的操作系統。我們目前廣泛使用的Windows 7並沒有內置的鏈路聚合功能,一般微軟要求我們使用Windows Server,但其實Windows 8.1和10已經提供了支持了。其實如果操作系統不支持可以考慮使用廠商提供的具有鏈路聚合功能的驅動程序,比如英特爾PROSet工具。另外操作系統Linux和OS X都有內置的鏈路聚合功能,滿足了所有先決條件後下面介紹如何實現。
測試平台
主板 華碩Rampage IV
處理器 英特爾酷睿i7-3970X
內存 三星DDR3 32GB
硬碟 三星850Pro 1TB(RAID 0)
交換機 網件ProSAFE XS708E 10GbE
網卡 雙埠10GBASE-T P2E10G-2-T
線纜 CAT7
鏈路聚合網路配置
首先在測試中我們選用了一塊雙埠網卡,實際上如果用戶的主板擁有雙網卡可以省略這一步。由於部分品牌之間的獨立網卡和普通主板中的單網卡可能會有一些網路之間的不兼容,如果想避免麻煩可以直接選用這類雙介面網卡。
之後就是設置交換機了,如果我們擁有一個支持鏈路聚合的路由器直接去設置路由器即可。支持的標志是設備擁有管理功能允許我們可以綁定單個埠。網件ProSafe XS708E隨帶的一個實用工具允許綁定特定埠,界面具體取決於使用什麼樣的路由器或者交換機。比如網件R8500以上級別的路由器自帶鏈路聚合功能,界面採用WEB方式管理,鏈路匯聚的設置可以說是相當方便(圖2、3)。
02
03
鏈路聚合設置時分為靜態或者動態,分別是Static和LACP,簡單解釋靜態聚合就是由用戶手工配置,不允許系統自動添加或刪除匯聚成員中的埠。而動態聚合系統自動創建或刪除,成員內埠的添加和刪除是協議自動完成的。只要速率和雙工屬性相同、連接到同一個設備、有相同基本配置的埠,就能被動態匯聚在一起,之前我們說過盡量選用同一種網卡就是為了動態聚合的。
Windows設置過程
如果在Windows中設置,要注意家用版本只有從Windows 8.1開始到目前的Windows 10才支持網卡綁定功能,或者伺服器版本Windows Server。以Windows 10為例,在搜索中輸入PowerShell右鍵用管理員許可權啟動,打開一個DOS界面中使用「Get-BetAdapter」命令找到我們的網卡(圖4),用「New-NetLbfoTeam」命令創建網卡組。不使用交換機完整的命令行(圖5)是「New-NetLbfoTeam 「網卡組名稱」 -teamingMode SwitchIndependent」,而使用有鏈路聚合功能交換機時後綴要改為「-teamingMode Static」或者「-teamingMode LACP」。確定之後根據系統提示輸入兩個網口名稱,在網路界面就可以看到創建的網卡組了(圖6)。
04
05
06
Windows Server的設置方法完全不同,以Windows Server 2012 R2為例,打開伺服器管理器單擊上面的本地伺服器,會看到一個名為「網卡綁定」NIC Teaming的選項(圖7)。點擊顯示「禁用」選項你會看到綁定配置器,兩個網卡介面都已顯示在適配器和介面下面(圖8)。現在選擇這兩個介面右鍵選擇綁定新介面,在彈出的窗口中你會看到一個欄位,為新的邏輯介面命名,單擊確定(圖9)。為了獲得最大的兼容性,選擇綁定模式Teaming Mode下面的「與交換機無關」(Switch Independent)。一旦完成這步,在網路界面會看到剛命名的由兩個物理介面組成的邏輯介面。如果一切正常,你的兩路物理連接都會顯示活動狀態,你可以在下面看到傳輸細節。可以說Windows Server版本就是家用Windows中沒有的圖形窗口界面方式,比起家用版本的操作要直觀得多(圖10)。
07
08
09
10
OS X設置過程
在OS X中設置鏈路聚合要簡單一點,不需要特殊工具或第三方驅動程序,功能被好地內置到默認的網路偏好設置中。打開系統偏好設置進入網路選項,點擊設置齒輪圖標選擇管理虛擬介面(Manage Virtual Interfaces)(圖11),選擇新建鏈路聚合(New Link Aggregate)(圖12)。在彈出物理介面列表中選擇想要綁定的那些介面,勾選後命名並創建(圖13)。
11
12
13
如果一切順利,你綁定的兩個或多個物理介面會從網路介面列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剛創建的那個邏輯綁定介面,如果指示燈變綠色表明已成功(圖14)。想看連接性能如何可以選擇那個邏輯介面,單擊高級就能看到其狀態,還可以配置其他選項,比如IP地址和DNS等(圖16)。
14
15
16
編輯點評
可以看出只要前期工作做好,不論是在交換機路由器、Windows或者OS X中設置網卡鏈路聚合都不算難。文中還有幾個細節沒有提及首先是線纜盡量選用CAT 6以上的六類線,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每一路1Gb/s的帶寬。不過在網卡鏈路聚合系統當中,單個傳輸任務的速度是如論如何也無法超過1Gb/s的帶寬的,轉換為兆就是125MB/s左右。真正發揮鏈路聚合功能的場合是多任務同時運行,這樣兩條1Gb/s帶寬才會同時工作(圖16)。
Ⅱ 區域網不同網段訪問不了NAS
看你說的這么長,整體意思就是你想在區域網上網,你又想在區域網下訪問S,但是他對我服務的時候應該是通過網口進行轉接的,也就互聯網訪問可以正常,但是區域網內不同網段是不能訪問的。
Ⅲ 網路存儲器NAS 雙網卡設置
可以啊,IP設置裡面把兩個區域網的網段都加上就可以了。
順便說一下,即使雙網卡,但是每個網卡是MAC地址是不一樣的。
Ⅳ 兩個網路的AB路由器怎麼組成區域網
買個多wan口路由器,或者 使用交換機把他們接起來,也可以電腦安裝雙網卡,只要連接起來網段,ip地址設置好,就可以多出路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