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多少網民用戶規模有多少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較2020年3月增長8540萬,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9.86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
過去一年,互聯網上市企業市值再創歷史新高。截至2020年12月,我國互聯網上市企業在境內外的總市值達16.80萬億人民幣,較2019年底增長51.2%。北、上、廣、浙等地集中了全國約8成的互聯網上市企業和網信獨角獸企業,集群化發展態勢初步形成。
另外,伴隨著有力政策和技術發展,過去一年我國在量子科技、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高新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B. 求!網路對高中生的影響弊大於利的辯論稿!
上網的弊大於利
計算機網路和國際互聯網的出現,使信息網路化的浪潮席捲全球。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顯示,目前的中國互聯網上網人數已經達到了9900萬人,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萬人,佔19%。 如此驚人的數字,實在讓人震驚,具調查其中網路成癮的患者達到250萬人。據2001年統計,我國上網人數已達2650萬,並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其中青少年佔80%。網路已成為青少年學習、交流、娛樂的重要平台。但網路是一把雙刃劍,也存在著讓人痴迷的危險。 青少年用戶上網目的分為實用目的、娛樂目的、網路技術使用和信息尋求。超過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網路游戲(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電子郵件(48.6%)。約50%的青少年用戶有保持電子郵件聯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戶在聊天室或BBS上經常發言;37.6%的青少年用戶使用ICQ與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聯系。
所以說:「對沒有成年人監護的青少年來說,國際互連網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
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學沉溺網中,不能自拔,花費大量時間上網,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2.網路良莠並存,容易接觸不良網頁,如色情、暴力等。又因為學生常常容易受人影響、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們常常會因為網上不良內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長時間上網容易造成大腦缺氧,從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容易造成近視。
4.一些長期長時間上網的學生容易產生孤獨症,整天沉溺於幻想中脫離現實,而當他真正面對社會和人群的時候,就會因為想像和距離的問題產生退縮感,不敢正常與人溝通。
5.許多中學生因為打一些暴力游戲使自己模糊了真人與游戲對象的區別,常常無意識地模仿游戲來對待身邊的人。
6.長期上網需要大量金錢,沒有錢的時候,自控能力弱的人會採取違法的方式,不擇手段地獲取金錢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7.網吧這些上網的地方往往是無業遊民、癮君子、罪犯的藏匿地點,在這些地方逗留時間太久往往會出意外,或受人引誘。
8.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路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
9.互聯網使許多青少年沉溺於網路虛擬世界,脫離現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
10.青少年在充分享受著網路時代的快捷與方便的同時,其身心也正承受著網路負面效應的煎熬。信息網路對於玩酷追星、宣展自我、極富好奇心和冒險精神的年輕一代而言,是一個「擋不住誘惑」的新奇世界。由於網路技術尚存在著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之處,加之網路管理、規范的相對滯後,信息網路對青少年網民心理的負面作用也日漸凸現並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是需要我們審慎對待的。
11.一些青少年網民過分迷戀與網上的「 人——機」式交往,爆炸般的網路信息,會加大青少年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引發「信息污染綜合症」等心理障礙。
12.長時間的上網會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產生對網路的過分依賴心理,成為「電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網成癮症」等心理疾病。患者的行為與吸毒成癮類似,一接觸網際網路就興奮異常,沒機會接觸就寂寞難耐。可見,網癮問題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視。
13.青少年的自製力、理性發展都還未達到成人狀態,所以很難控制自己,容易導致網癮問題的出現。
14.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構成潛在威脅。互聯網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內容雖豐富卻龐雜,良莠不齊。
15.互聯網使許多青少年沉溺於網路虛擬世界,脫離現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與現實的社會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網上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不僅滿足了青少年盡早盡快佔有各種信息的需要,也給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而且不必承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責任。虛擬世界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青少年寧可整日沉溺於虛幻的環境中而不願面對現實生活。而無限制地泡在網上將對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荒廢學業。
16.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路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當前,網路對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兩點,一是某些人實施諸如詐騙或性侵害之類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黃色垃圾對青少年的危害。據有關專家調查,網際網路上非學術性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 網路使色情內容更容易傳播。據不完全統計,60%的青少年雖然是在無意中接觸到網上黃色信息的,但自製力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於好奇或沖動而進一步尋找類似信息,從而深陷其中。
17.據一項調查顯示,不少的中學生成了小「網蟲」,沉湎於網上,將90%的時間用到網路游戲上,做了網路的俘虜,為網路所累,痴迷於「網吧」、「聊天室」不能自拔。據2000年4月《廣州日報》報道,一名15歲的中學生為了上網玩「隨心所欲」網路游戲,竟然殺害自己的表姐,以達到佔有她電腦的目的。青少年沉浸到網路的虛擬化生活空間中,容易患上「網路上癮症」,「網路疏離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一旦回到現實社會就產生一種孤獨感,成天高唱:網路是我家,我的眼裡只有它。這樣對心理造成嚴重損害。同時在生理上小學生正處於快速發育時間,但是他們一上網就是四、五個小時,不僅眼睛超負荷運轉,危害視力。對青少年的身體也有不良影響。
18.長時間進行網上交友聊天、網路游戲,瀏覽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內容,使得未成年人沉溺於虛幻的環境中而不願面對現實生活,造成心理焦慮、脾氣暴躁、性格扭曲,對其它一切事物失去興趣;而家長嚴管時就極易使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造成親子關系破裂和犯罪現象的發生。
19.絕大多數上網者,都是全神貫注,長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離屏幕越來越近,導致視力急劇下降;身體長時間坐在屏幕前而得不到活動,尤其是長時間沉浸於極端緊張和刺激的超級游戲中,導致廢寢忘食,夜不歸宿,進而四肢無力,精神恍惚,直至身體被徹底拖垮。
根據我們上述的觀點,所以說:「對沒有成年人監護的青少年來說,國際互連網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上網的弊大於利!」
C. 網癮少年現在國內多少人
據統計,中國的網民已經有9000萬人,其中1300萬是游戲玩家以下是一些2005年的數據統計,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2005年 11月 23日 《新京報》報道,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發布的青少年網癮調查報告顯示: l 我國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總數的13.2%,在非網癮群體中約13%的網民有網癮傾向。 l 其中,初中生達23.2%,職高學生(20.5%)中網癮的比例達到20%以上。 l 在性別差異上,男性青少年網癮比例為17.07%,女性則為10.04%。 l 年齡分布上,13-17歲的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17.1%)最高。 郝向宏估計:在全國1650萬未成年網民中,約有近245萬著迷上癮,難以自拔。 陶宏開個人的調查顯示:河南的1500多名未成年人罪犯中,因上網成癮導致犯罪的佔70%,而在北京這一比例達到了90%。 2005年6月起上海市一項針對上海市2125名11-17歲初中、中專、高中在校生進行的「網路成癮」調查顯示:青少年輕度網路成癮的發生率為11.6%,中度網路成癮的發生率為2.5%,重度網路成癮的發生率為0.1%,總發生率為14.2%。
望採納!
D. 2022中國網民青少年佔比多少
一、2022年數據揭示,中國青少年網民佔比約為50%,這一數據凸顯了青少年在互聯網領域的重要地位。
二、互聯網的快速進步使得青少年上網時間逐年增加,他們的網路行為模式也在持續演變。青少年對網路內容的偏好、對流行文化的追求以及對信息獲取的需求,都在深刻影響著互聯網生態。
三、然而,青少年由於心智未完全成熟和經驗不足,更易在網路世界中遭受安全威脅。這要求我們在提升青少年網路素養和安全意識方面下更多工夫。
四、此外,針對青少年網路使用的法律規制也需要不斷完善,以適應互聯網時代對青少年保護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