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計算機網路分組交換的問題
其實分組交換類題畫個圖就很容易理解,分組交換與電路交換相比,多的不就是最後一個分組從第二條鏈路開始的發送時延唄。此題說發送端經過兩段鏈路到達接收方,那麼與電路交換相比,就多了一次最後一個分組發送的時延(從鏈路2到鏈路3的發送時延)。
信號在鏈路上的傳輸速度沒給嗎?如果沒給我就按電磁波速度2*10^8m/s算了啊。
首先是分組情況,2000/(300-10)=6......260
那麼就是總共7個分組,最後一個分組大小為260+10=270B。總長為2000+7*10=2070B.
首先發送時延=2070*8/1000=16.56s
傳輸時延=2*(500km/200km/s)=5s
最後一個分組的發送時延=270*8/1000=2.16s
處理時延、排隊時延都忽略不計了,那總時延就是16.56+5+2.16=23.72s
⑵ 華為交換機採用的分組交換方式
華為交換機採用的分組交換方式有三種,其模式如下:
1、存儲轉發模式
存儲轉發(Store-and-forward)模式是指交換機收完整個數據幀,並在CRC校驗通過之後,才能進行轉發操作。如果CRC校驗失敗,即數據幀有錯,交換機則丟棄此幀。這種模式保證了數據幀的無差錯傳輸,當然其代價是增加了傳輸延遲,而且傳輸延遲隨數據幀的長度增加而增加。
2、快速轉發模式
快速轉發(Fast-forward)模式是指交換機在接收數據幀時,一旦檢測到目的地址就立即進行轉發操作。但是,由於數據幀在進行轉發處理時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幀,因此數據幀將不經過校驗、糾錯而直接轉發,造成錯誤的數據幀仍然被轉發到網路上,從而浪費了網路的帶寬。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數據傳輸的低延遲,但其代價是無法對數據幀進行校驗和糾錯。
3、自由分段模式
自由分段(Fragment-free)模式是交換機接收數據幀時,一旦檢測到該數據幀不是沖突碎片(collision
fragment)就進行轉發操作。沖突碎片是因為網路沖突而受損的數據幀碎片,其特徵是長度小於64位元組。沖突碎片並不是有效的數據幀,應該被丟棄。因此,交換機的自由分段模式實際上就是一旦數據幀已接收的部分超過64位元組,就開始進行轉發處理。這種模式的性能介於存儲轉發模式和快速轉發模式之間。
⑶ 分組交換的網路構成
分組交換的網路結構一般由分組交換機、網路管理中心、遠程集中器、分組裝拆設備、分組終端/非分組終端和傳輸線路等基本設備組成。(1)分組交換機實現數據終端與交換機之間的介面協議(X·25),交換機之間的信令協議(如X·75或內部協議),並以分組方式的存儲轉發、提供分組網服務的支持,與網路管理中心協同完成路由選擇、監測、計費、控制等。根據分組交換機在網路中的地位,分為轉接交換機和本地交換機兩種;(2)網路管理中心(NMC)與分組交換機共同協作保證網路正常運行。
其主要功能有網路管理、用戶管理、測量管理、計費管理、運行及維護管理、路由管理、搜集網路統計信息以及必要的控制功能等等,是全網管理的核心;(3)分組裝拆設備(PAD)的主要功能是把普通字元終端的非分組格式轉換成分組格式,並把各終端的數據流組成分組,在集合信道上以分組交織復用,對方再將收到的分組格式作相反方向的轉換。(4)遠程集中器的功能類似於分組交換機,通常含有PAD的功能,它只與一個分組交換機相連,無路由功能,使用在用戶比較集中的地區,一般裝在電信部門。(5)提供網路的基本業務:交換虛電路和永久虛電路及其他補充業務,如閉和用戶群,網路用戶識別等。在端到端計算機之間通信時,進行路由選擇,以及流量控制。能提供多種通信規程,數據轉發,維護運行,故障診斷,計費與一些網路的統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