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原州區信息網路推廣電話多少

原州區信息網路推廣電話多少

發布時間:2024-06-26 00:59:26

『壹』 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從左至右:工會主席王連芳、副站長兼總工程師李天斌、站長兼黨總書記張黎、副站長喬元朝、總經濟師李玉珍

寧夏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始於20世紀60年代,1984年以前設銀川、固原、石嘴山3個地質水文監測站,分別掛靠寧夏地質局第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和第二地質調查隊,為寧夏地礦局下屬單位。1992年為寧夏地礦局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下屬二級獨立核算單位。1998年在地勘行業戰略性機構調整中,由原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和寧夏地質礦產勘察院合並組建為寧夏地質調查院(又稱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歸屬寧夏地礦局管理。2000年5月28日,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寧夏地質調查院)劃歸寧夏國土資源廳直屬管理,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組建於1984年,為公益性事業單位。2006年12月22日,自治區人民政府第八十六次常務會議,貫徹落實《關於貫徹國務院加強地質工作的實施意見》決定: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和寧夏地質調查院分設,寧夏地質調查院歸屬寧夏地勘局管理(只掛牌子,人員未作劃分),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歸屬寧夏國土資源廳管理。現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是寧夏唯一的一支承擔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地質遺跡監測及信息技術應用等專業隊伍。主要職責是:負責全區地質環境監測網和地質環境信息系統的建設、管理、維護,負責調查、監測數據和資料的接收、匯總、分析、處理;開展地質環境監測評價與國內外科技交流與合作,推廣應用國土資源動態監測的新技術、新方法;負責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地質遺跡保護監測等方面規劃的編制工作;開展全區環境地質、城市地質、農業地質、生態地質、旅遊地質的評價和評估工作;負責土地現狀、礦山環境、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下水動態監測、預報工作;開展全國地質大調查、區域地質調查修測工作,匯交地質報告及找礦成果;完成自治區國土資源廳交辦的與其業務相關的其他工作任務。為政府制訂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環境信息等公益性服務。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業務指導,並負責對全區4個地市級監測站進行業務指導和檢查工作。

地市級監測站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本轄區區域地質環境監測網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管理,進行地市級地質環境監測、地質災害防治等相關調查和綜合研究。

二、監測網點建設情況

目前,寧夏在地下水環境、地質災害、地熱等方面開展監測工作。

寧夏地下水動態監測工作始於20世紀60年代。目前,寧夏地下水監測覆蓋面積3090km2,監測區主要在銀川地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吳忠市利通區及固原清市水河平原北部地區,均由國家級和省級監測點構成,監測項目為水位、水溫、水質。全區共有各類(觀測孔、機井、民井、溝、渠、湖泊、泉等)地下水位監測點288個,水質監測點155個,其中,國家級水位監測點5個、水質監測點3個,全部分布在銀川地區,其他均為省級監測點。地下水位、水溫人工監測,監測工具為測鍾、萬用表、普通溫度計。監測頻率市區每5天監測1次,近郊區每10天監測1次,外圍每月觀測1次;地下水水質監測每年枯水期(3~4月份)取水樣測試1次,國家級水質監測孔每年豐、枯期取樣各1次。目前,在銀川地區和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已安裝20台自動化水位監測儀。

地質災害監測網點主要分布在地質災害易發區,主要由群測群防點構成,是在完成「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截至目前,已建立了石嘴山市、彭陽縣、海原縣、西吉縣、固原市原州區、平羅縣、同心縣、涇源縣、隆德縣、吳忠市利通區、紅寺堡開發區、青銅峽市、中衛市城區、中寧縣、靈武市、鹽池縣16個縣(市)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共布設地質災害監測點370個,並建立了縣、鄉、村3級防災責任制,為今後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監測裝(設)備配備現狀

寧夏地質環境監測裝(設)備主要包括:各種大、小車輛5部;專門用於監測的摩托車5輛;鑽機DPPP100型車2台;地下水自動監測儀20台;手持GPS18套、實驗室1個。

目前地質環境監測設備質量較為穩定可靠,運行基本正常,測試數據准確及時,數據處理精確先進,實驗測試結果科學可靠。

四、信息化建設情況

(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和遠程應急會商系統建設

為滿足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需求,2003年,寧夏國土資源廳與寧夏氣象局聯合開展了此項業務,具體工作由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和寧夏氣象台承擔。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成立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室,配置了台式計算機3台、電腦筆記本2台、傳真電話機1部。同時與氣象台聯合開發了「寧夏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系統」,藉助Skype集語音及視頻為一體的互聯網即時通訊系統,將氣象與地質等相關部門有機連接,雙方建立了視頻會商工作平台,實現兩單位預報員在線文字、視頻、語音對話、傳輸文件等多種功能的會商。

(二)地質環境信息網建設

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信息網自2002年開通,至今一直安全運行,共發布信息1000多條。寧夏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啟動以來,三級以上預報產品,均通過網站發布,擴大了受眾面,提高了發布質量。除此以外,網站還為宣傳地質環境政策法規、樹立政府形象、擴大社會影響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地質環境資料庫建設和數據管理

目前,寧夏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已建地下水動態監測管理信息系統、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資料庫、1:20萬水文地質空間資料庫、地質環境空間資料庫。其中,地下水動態監測管理信息系統,已建立了1991~2008年17年的地下水水位、水溫、水質監測管理信息庫;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資料庫,已建立了石嘴山市、彭陽縣、海原縣、西吉縣、固原縣原州區、平羅縣、同心縣7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資料庫,而涇源縣、隆德縣、吳忠市利通區、青銅峽市、中衛市城區、中寧縣、靈武市、鹽池縣8縣正在修改和完善之中;1:20萬水文地質空間資料庫也在修改和完善中。

五、主要監測成果和服務

2003年8月,寧夏國土資源廳和寧夏氣象局聯合開展了寧夏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2003年以來,通過寧夏衛星電視台發布三級以上地質災害預報49次,其中成功預報7次,為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提供了更具時效性的地質災害預防信息,防災減災效果顯著。

2008年,通過「銀川平原地下水動態調查評價」項目的開展,已初步安裝地下水自動監測儀20台,實現了寧夏自動化監測網路,極大地提高了地質環境監測工作效率和監測水平,為協助各級政府更好地履行地質環境監督管理職責提供了決策依據。

六、法制建設

1.1996年,自治區政府頒布《寧夏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

2.2004年,自治區政府發布並組織實施《寧夏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4—2020年)》。

3.2005年,自治區政府發布並組織實施了《寧夏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06—2015年)》。

4.2008年,自治區政府頒布了《寧夏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財政廳印發了《寧夏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項目管理辦法》。

『貳』 彬縣網是什麼

彬縣網起名源於中國行政劃分——陝西省咸陽市彬縣。 彬縣位於陝西省咸陽市西北部,屬渭北旱塬塬梁溝壑區,版圖形似一正寫的「人」字。東連旬邑、淳化,南依永壽、麟游,西臨長武、靈台,北接甘肅正寧,為連接秦隴的咽喉要道,在咸陽市發展總體框架中處於「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區位優勢相對明顯。福(州)銀(川)高速公路,312國道,准備開工建設的西(安)平(涼)鐵路從彬縣而過。涇河自西而東斜貫其中,境內流長104公里,將全縣分為南北兩塬一道川。全縣總面積1183平方公里,轄8鎮8鄉,292個行政村。全縣平均海拔1108米,平均氣溫9.7℃,晝夜溫差11.7℃,年均降水量 579毫米,無霜期180天,屬典型的大陸性暖溫帶半乾旱氣候。彬縣境內大小河流12條,可開發利用水能源1.2萬千瓦。地下礦藏主要有煤炭、陶土、石英砂等10多種,其中煤炭儲量32.6億噸,跨越彬縣、長武兩縣的彬長煤田是陝西省第二大煤田。煤區原煤埋藏淺、儲量大、煤層厚、煤質好,既是優質的動力用煤和氣化用煤,也是符合有關標准要求的環保煤。 2006年,彬縣轄8個鎮、8個鄉:城關鎮、北極鎮、新民鎮、龍高鎮、小章鎮、永樂鎮、義門鎮、水口鎮、香廟鄉、炭店鄉、西坡鄉、車家莊鄉、韓家鄉、底店鄉、太峪鄉、新堡子鄉。 縣人民政府住所地城關鎮,電話區號:029,郵政編碼:713500 3500年前,周族部落首領公劉在這里建立了一個叫做「豳」的小國。這可以看作是彬州名稱的起源。著名的《詩經》「十五國風」中的《豳風》所描繪的就是現在彬縣一帶的風土人情。秦朝時在這里設置漆縣,東漢時設置新平郡,北魏時改為白土縣。西魏時在這里設置豳州,唐開元年間改稱邠州(古邠州的管轄范圍大約在今旬邑、淳化、彬縣、長武四縣區域)。民國初年撤銷邠州的建制,在原州治所在地設立邠縣。因「邠」字屬生僻字,在中國文字學上「邠」與「彬」又是相通的,1964年文字改革時,經國務院批准改稱「彬縣」。 彬縣網
彬縣網於2010年5月成功開通,是彬縣本地最大的門戶網站,其核心特色是免費刊登彬縣各類信息,分門別類地展示彬縣360行的基本概況。全面整合彬縣資源,首先便於彬縣人了解彬縣區,欣賞彬縣資訊、風情、人文與美景,同時盡數展示彬縣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其次,是全國及世界了解咸陽彬縣的最佳窗口。 彬縣網是區縣站,是將本地資源全面整合的門戶網站,是讓本地和外界查詢彬縣的資源庫和檔案庫,它全方位展示彬縣的信息精華,其作用是通過互聯網全面宣傳和服務於彬縣360行的發展;而全國主站則是中國以區縣為基本單位,最全面、最權威、最強勢的中國網,是中國區縣的第一平台。 彬縣網是彬縣第一綜合門戶網站,是彬縣百姓自己的網站。信息最多,功能最全。它既是本地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又是世界了解本地的入口,寬甸網開辟了豐富的頻道和子頻道,內容豐富多彩,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提供多種信息服務。 彬縣網和北京城市中國強強聯手,各兄弟城市互相支持,地方政府鼎力相助,共同打造彬縣人民最可信賴的綜合門戶。彬縣網,帶領我們進入精彩的互聯網世界,幫我們的政府、企業、商家踏上信息高速公路,名揚全球! 二十一世紀,是計算機時代,是互聯網時代,彬縣網必將是彬縣最大的「平民媒體」和「宣傳窗口」。 彬縣網2011V8版正式上線,同時也推出了彬縣網論壇,並免費發布各類信息。
2011-6-22 21:10:51

閱讀全文

與原州區信息網路推廣電話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台網路攝像機佔多少網速 瀏覽:758
網路社區怎麼交流 瀏覽:556
4g電話網路一個月要多少錢 瀏覽:936
網路上如何分期手機 瀏覽:448
網路管理員證書在哪裡查 瀏覽:976
網路裡面查詢不到共享列印機 瀏覽:809
怎麼把平板加入家庭網路共享 瀏覽:330
用手機網路看不了電影 瀏覽:786
網路數據包工具有哪些 瀏覽:147
蘋果怎樣開網路加速 瀏覽:18
字體什麼意思網路用語 瀏覽:95
網路橋的連接 瀏覽:454
卧室接收不到網路信號 瀏覽:275
雙代號網路圖計算什麼 瀏覽:218
usb共享網路點不上 瀏覽:670
雙控網路面板多少錢一個 瀏覽:385
路由器為什麼安卓系統連接網路好 瀏覽:750
配送網路圖如何安排3個車配送 瀏覽:340
消費級物聯網專用卡網路設置 瀏覽:463
全州網路安全培訓班 瀏覽:97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