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目前我們全球互聯網上的數據量大致有多少講講判斷依據。多少文字信息,圖片,聲音,視頻信息等等
IDC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將超過40ZB(相當於4萬億GB),這一數據量是2011年的22倍。在過去幾年,全球的數據量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長,在未來這個速度會更快。如果按照現在存儲容量每年40%的增長速度計算,到2017年需要存儲的數據量甚至會大於存儲設備的總容量。
根據【比特網】相關文章
2. 世界上互聯網普及有多少國家
現實遠沒有統計數字所顯示的那麼黑白分明。人們以不同的方式連接互聯網,用它來做不同的事情——有些人甚至連接的是完全不同的互聯網。正如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25年前就說過:未來已來——只是它的分布並不均勻。
發達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頭十年之間就用互聯網連接起來了,相對容易。互聯網用戶增速一度達到了近20%。2000年,只有三個國家的普及率超過50%。現在,超過100個。
截圖來源:經濟學人
不過,有15個國家的普及率不到10%,另外50個國家的普及率不到30%。要讓這些人上網則要難得多。
大科技企業正在想方設法——不過,他們使用的方法意味著發展中國家的互聯網通常與發達國家的截然不同。
例如,Facebook就發現,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人不上網,原因不是他們住的地方沒有連網,而是買不起智能手機,也付不起數據費。
於是Facebook開始為他們付費。Facebook的Free Basics程序在22個國家提供免費上網,訪問20個左右的網站,包括維基網路(Wikipedia)、AccuWeather,當然還有Facebook自己。
Facebook通過這個程序讓1億人上網,而其他類似的項目也僅憑一己之力。可是,它也有不足之處,一些很嚴重。在Free Basics取得成功的一些國家,互聯網還比不上Facebook。
2014年,幾乎所有奈及利亞和印尼互聯網用戶在接受調查時都表示,在過去一個月里同時也使用過Facebook。一些人說他們只用Facebook,不上網。
現在,Facebook不得不努力應對這一結果。從緬甸的種族暴力沖突(聯合國發現Facebook誤傳信息加劇了這種沖突)到在印度宗教暴力(Facebook的 WhatsApp用於惡性謠言轉發速度遠遠超過真相傳播的速度), Facebook發現取代互聯網的方式有利有弊。
對於那些必須依賴Facebook才能上網的國家來說, 互聯網不僅僅各不相同。微妙的差異意味著即使在有很多共同點的國家,互聯網也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野獸。
例如,盡管英美兩國在以英語為母語的互聯網上有相通之處,媒體機構、社交網路和文化現象也在此起彼伏,但還是存在差異。以搜索引擎為例: 谷歌在這兩個國家都佔主導地位,但在英國更受歡迎。區別在於雅虎在美國長期受歡迎。在美國,雅虎的市場份額幾乎是英國的三倍。
往遠處看,甚至在互聯網滲透率很高的發達國家,實地體驗可能會有很大不同。以德國為例,火狐在2017年5月之前一直是全球第一的瀏覽器,而在德國,火狐仍然是第二,有27%的用戶。從根本上來看,德國的網路獨樹一幟:使用不同的技術呈現在不同的窗口中,由不同的擴展程序過濾(作為Firefox占的主要份額的一部分,德國使用廣告屏蔽插件adblock的比例很高,有近三分之一的用戶在PC端使用adblocker插件)。
目前還不清楚互聯網增長放緩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唾手可得的果實已被人摘走,留下的地區和人群越來越難上網;可能是像Facebook和谷歌等主要支持上網人口增長的企業被一種可能性嚇壞:他們有可能不是因為上網的優點而受表揚,而是因上網的負面效果而遭指責。不過,不管什麼原因,簡單的上網並不是終點:對許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3. 有誰能告訴我互聯網上到底有多少信息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了。大數據到底有多大?一組名為「互聯網上一天」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天之中,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之多(相當於美國兩年的紙質信件數量);發出的社區帖子達200萬個(相當於《時代》雜志770年的文字量);賣出的手機為37.8萬台,高於全球每天出生的嬰兒數量37.1萬……
4. 大數據時代是什麼意思大數據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的
大數據(Big data)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公司創造的大量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在下載到關系型資料庫用於分析時會花費過多時間和金錢。大數據分析常和雲計算聯繫到一起,因為實時的大型數據集分析需要像MapRece一樣的框架來向數十、數百或甚至數千的電腦分配工作。
大數據產生背景:
進入2012年,大數據(big data)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並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
它已經上過《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的專欄封面,進入美國白宮官網的新聞,現身在國內一些互聯網主題的講座沙龍中,甚至被嗅覺靈敏的國金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等寫進了投資推薦報告。
數據正在迅速膨脹並變大,它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雖然很多企業可能並沒有意識到數據爆炸性增長帶來問題的隱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越來越多的意識到數據對企業的重要性。
正如《紐約時報》2012年2月的一篇專欄中所稱,「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數據和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
(4)全世界網路數據量有多少擴展閱讀
大數據時代的特徵
1、數據量大(Volume)
第一個特徵是數據量大。大數據的起始計量單位至少是P(1000個T)、E(100萬個T)或Z(10億個T)。
2、類型繁多(Variety)
第二個特徵是數據類型繁多。包括網路日誌、音頻、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多類型的數據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價值密度低(Value)
第三個特徵是數據價值密度相對較低。如隨著物聯網的廣泛應用,信息感知無處不在,信息海量,但價值密度較低,如何通過強大的機器演算法更迅速地完成數據的價值「提純」,是大數據時代亟待解決的難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數據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