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 分層
很多人都把TCP/IP理解為TCP和IP,其實不是。TCP/IP其實是一個協議族群包括了TCP協議,UDP協議,IP協議,DHCP協議(動態IP),SSH(遠程登錄協議),HTTP協議(超文本傳輸協議),PPP協議(點對點通信協議)。
TCP/IP 模型也是分層模型,分為4 層。OSI/RM 模型與TCP/IP 模型的參考層次如圖所示:
當用戶通過http發起一個請求時,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鏈路層的相關協議依次對該請求進行包裝並協帶對應的首部,最終在鏈路層生成乙太網數據包,數據包通過物理介質傳輸給對方主機,對方接收到數據包後,再一層一層地採用對應的協議進行拆包,最後把應用層數據交給應用程序去處理。
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於位元組流的傳輸層通信協議。流就是指不間斷的數據結構,當應用程序採用 TCP 發送消息時,雖然可以保證發送的順序,但還是猶如沒有任何間隔的數據流發送給接收端。TCP 為提供可靠性傳輸,可以進行丟包時的重發控制,還可以對次序亂掉的分包進行順序控制的機制。此外,因為TCP 作為一種面向有連接的協議,只有在確認通信對端存在時才會發送數據,從而還具備「流量控制」、「擁塞控制」、提高網路利用率等眾多功能。著名的三次握手就是指建立一個 TCP 連接時需要客戶端和伺服器端總共發送三個包以確認連接的建立,而終止TCP連接就是四次揮手,需要客戶端和服務端總共發送四個包以確認連接的斷開。
用戶數據報協議(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是TCP/IP 模型中一種面向無連接的傳輸層協議,提供面向事務的簡單不可靠信息傳送服務。UDP 協議基本上是IP 協議與上層協議的介面。UDP 協議適用於埠分別運行在同一台設備上的多個應用程序中。與TCP 不同,UDP 並不提供對IP 協議的可靠機制、流控制以及錯誤恢復功能等,在數據傳輸之前不需要建立連接。由於UDP 比較簡單,UDP 頭包含很少的位元組,所以比TCP負載消耗少。UDP 適用於不需要TCP 可靠機制的情形,比如,當高層協議或應用程序提供錯誤和流控制功能的時候。UDP 服務於很多知名應用層協議,包括網路文件系統(Network File System,NFS)、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域名系統(DomainName System,DNS)以及簡單文件傳輸系統(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TFTP)。
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是用於報文交換網路的一種面向數據的協議。IP是在TCP/IP 協議中網路層的主要協議,任務是根據源主機和目的主機的地址傳送數據。為達到此目的,IP 定義了定址方法和數據報的封裝結構。第一個架構的主要版本,現在稱為IPv4,仍然是最主要的互聯網協議。當前世界各地正在積極部署IPv6。
面向有連接型 :在發送數據之前,需要在收發主機之間建立一條通信線路。在通信傳輸前後,專門進行建立和斷開連接的處理,可以避免發送無謂的數據。
面向無連接型 :發送數據時候不需要建立連接,發送端可以在任何時候自由發送數據,即使接收端不存在,發送端也可以將數據發送出去。
它是連接計算機與網路的硬體設備,無論是光纖連接,還是電纜,都必須藉助網卡才能實現數據的通信。
網卡的主要功能:
中繼器是在區域網環境下用來延長網路物理距離最簡單最廉價的設備,作用是將電纜傳過來的電信號或光信號復制、調整、放大再傳給另一個電纜,以此來解決線路傳輸過程中信號功率衰減的問題,延長網路的長度。
二層交換機工作於OSI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它可以識別數據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據MAC地址進行轉發,並將這些地址與對應的連接埠記錄在自己內部的一個地址表中
地址的唯一性:一個地址必須明確表示一個主體對象,同一個通信網路中不允許有兩個相同地址通信主體存在。
地址的層次性:MAC與IP地址都具有唯一性,但是只有IP地址具有層次性。
網路中通信地址越來越多,如何高效從一堆地址中找到通信的目標地址,這就需要地址具有層次性。 IP地址由網路號和主機號組成。IPv4是一個32位的地址,用4個十進制數字表示。以C類地址192.168.24.1為例,其中前24位是網路地址,後8位是主機地址。如果兩個IP地址在同一個子網內,則網路地址一定相同。
網關是從一個網路到另一個網路的關口,或者說是從一個網路通向其他網路的IP地址。比如有網路A和網路B,A的IP范圍是192.168.1.1~ 192.168.1.254,子網掩碼255.255.255.0,B的IP范圍是192.168.2.1 ~192.168.2.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A網路和B網路是不能進行TCP/IP通信的。TCP/IP協議會判定兩個網路中的主機屬於不同的網路。如果網路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自己所屬的網路中,它就會把數據包發送給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路B的網關,最終網路B的網關再轉發個網路B中的某個主機。
所以只有設置好網關的IP,TCP/IP協議才能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通信。網關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的IP地址,也就是路由器。
『貳』 路由器有三層結構,區域網有兩層結構,能不能幫分別忙介紹下。為什麼路由器有三層結構而區域網只有兩層
我汗
網路的osi模型
三層是網路層 存在ip的概念
二層是數據鏈路層 只需要mac就可以了 因為交換機就是根據包的源地址學習 目的地址轉發
『叄』 什麼是分層網路體系結構分層的含義是什麼
指的是將系統的組件分隔到不同的層中,每一層中的組件應保持內聚性,並且應大致在同一抽象級別;每一層都應與它下面的各層保持鬆散耦合。
分層架構的優點
1、開發人員的專業分工,專注理解某一層。由於某一層僅僅調用其相鄰下一層所提供的程序介面,只需要本層的介面和相鄰下一層的介面定義清晰完整,開發人員在開發某一層時就可以像關注集中於這一層所用的功能和技術。
2、可以很容易用新的實現來替換原有層次的實現。 只要前後提供的服務(介面)相同,即可替換。系統開發過程中,功能需求不斷變化,我們可以替換現有的層次以滿足新的需求變化。
3、降低了系統間的依賴。 比如業務邏輯層中的業務發生變化, 其他兩層即表現層以及數據訪問層程序也不需要變化。這大大降低了系統各層之間的依賴。
4、有利於復用。充分利用現有的功能程序組件,將已經辨識的具有相對獨立功能的層應用於新系統的開發,保證新系統開發的過程中,能夠將重點集中於辨識和實現應用系統特有的業務功能,最終縮短系統開發周期,提高系統的質量。
分層思想
分層是基於面向對象上的,是更高層次上的設計理念。在軟體開發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思想與模式。這些思想和模式凝結了無數程序設計人員的實踐經驗和智慧,是軟體開發領域的精華。這其中有很多思想對分層架構設計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分層架構的弊端
1、級聯修改問題。一些復雜的業務中,由於業務流程發生變化,為了這個變化所有層都需要修改。
2、性能問題。本來是直接簡單的操作,需要在整個系統中層層傳遞,勢必造成性能的下降,同時也加大的開發的復雜度。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分層架構設計有許多優點同樣存在不足,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應該權衡利弊關系,選擇一種符合實際項目的最佳方案。
『肆』 路由器工作在五層協議的什麼層
網路協議分層:
鏈路層:有時也稱作鏈路層或網路介面層,通常包括操作系統中的設備驅動程序和計算機中對應的網路介面卡。他們一起處理與電纜的物理介面細節。
網路層:有時也稱為互聯網層,處理分組在網路中的活動,例如分組的選路。在TCP/IP協議簇中,網路層協議包括IP協議,ICMP協返橡稿議(Internet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以及IGMP協議(Internet組管理協議)(ps:分片是在網路成上發生的。)
傳輸層:主要為了兩台主機上的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在TCP/IP協議簇中,有兩個互不想通的傳輸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UDP(用戶數據協議)TCP為兩台主機提供高可靠性的數據通信。它所做的工作包括把應用程序交給他的數據分成合適的大小塊交給下面的網路層,確認接收到的分組,設置發送最後確認分組的超時時鍾等。由於傳輸層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端到端的通信,因此應用層可以忽略所有的這些細節。UDP它只是把稱作數據的分組從一個主機發送到另一個主機,但並不保證該數據報能到達另一端。任何必需的可靠性必需由應用層來提供。(這一層也出出現分片的現象,正是傳輸層的分片使得網路層盡可能不出現分片的現象分片分段關系)
應用層: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例如telnet 遠程登錄;FTP文件傳輸協議;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簡而言之:鏈路層是i處理乙太網幀和物理傳輸媒介的關系漏孝;網路層處理上層數據的分組;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提供用戶使用哪種協議。
在TCP/IP協議簇中,網路層IP提供的是一種不可靠的服務。也就是說,它只是盡可能快的把分組從源節點送到目的節點,但是並不提供任何可靠性保證。另一方面,TCP在不可靠的IP層上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傳輸層,為了提供這種可靠的服務,TCP採用了超時重傳、發送和接收端的確認分組等機制。傳輸層和網路層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
ICMP是IP協議的附屬協議。IP層用它來與其他主機或路由器交換錯誤報文和其他重要信息。主要被IP使用,但也有直接使用此協議的,例如Ping和traceroute
IGMP是Internet組管理協議。它用來把一個UDP數據報多播到多個主機上。
當應用程序用TCP傳送數據時,數據被送入協議棧中,然後逐個通過每一層直到被當做一串比特流送入網路。其中每一層對收到的數據都要增加一些首部信息(有時還要增加尾部信息)。TCP傳給IP的數據單元稱作TCP報文段或簡稱TCP段(TCP segment)。IP傳給網路介面層的數據單元稱作IP數據報(IP datagram)。通過乙太網傳輸的比特流稱作幀(Frame).乙太網數據幀的物理特性是其長度必須在46~1500位元組之間。(這個數字是乙太網幀的負載。不包括乙太網棧的首位長度、間隙等)
IP和網路介面層之間傳送的數據單元應該是分組(packet).分組既可以是一個IP數據報,也可以是IP數據報的一個片(fragment)
由於TCP、UDP、ICMP和IGMP都要想IP傳送數據,因此IP必須在生成的IP首部中加入某種標志,以表明數據屬於那一層。因此,IP在首部中存入一個長度為8bit的數值,稱如銷為協議域。1表示ICMP協議,2表示IGMP協議,6表示為TCP協議,17為UDP協議。
telnet的TCP埠號為:23
tftp的埠號為:69
乙太網、令牌環網、點對點的鏈接和FDDI這些都是不同類型的物理網路。
網線、集線器 -----工作在物理層
網橋、網卡、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
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
從協議分層模型方面來講,TCP/IP由四個層次組成: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
『伍』 網路分層設計分為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請問這三層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1、接入層
接入層利用光纖、雙絞線、同軸電纜、無線接入技術等傳輸介質,實現與用戶連接,並進行業務和帶寬的分配。接入層目的是允許終端用戶連接到網路,因此接入層交換機具有低成本和高埠密度特性。
2、匯聚層
匯聚層為接入層提供基於策略的連接,如地址合並,協議過濾,路由服務,認證管理等。通過網段劃分(如VLAN)與網路隔離,可以防止某些網段的問題蔓延和影響到核心層。匯聚層同時也可以提供接入層虛擬網之間的互連,控制和限制接入層對核心層的訪問,保證核心層的安全和穩定。
3、核心層
核心層的功能主要是實現骨幹網路之間的優化傳輸,骨幹層設計任務的重點通常是冗餘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傳輸。核心層一直被認為是所有流量的最終承受者和匯聚者,所以對核心層的設計以及網路設備的要求十分嚴格。核心層設備將占投資的主要部分。 核心層需要考慮冗餘設計。核心層可以使網路的拓展性更強。
(5)路由器網路分層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三層網路結構基於性能瓶頸和網路利用率等等的原因,資深的網路設計師都在探索新的數據中心的拓撲結構。
三層網路結構數據中心網路傳輸模式是不斷地改變的。大多數網路都是縱向(north-south)的傳輸模式-主機與網路中的其它非相同網段的主機通信都是設備-交換機-路由到達目的地。同時,三層網路結構在同一個網段的主機通常連接到同一個交換機,可以直接相互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