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視頻的幀數是多少
一般來說視頻的幀數在30fps左右,將性能提升至60fps則可以明顯提升交互感和逼真感。
FPS即FramesperSecond,中文翻譯為每秒顯示幀數。多用於影視製作和游戲。由於人類眼睛的特殊生理結構,如果所看畫面顯示的速率在29.97時候,就會認為是連貫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電影膠片是一格一格拍攝出來,然後快速播放的。
拓展資料:
幀數與幀率的區別:
我們知道,速率(Speed)=距離(Distance)/時間(Time),單位為米每秒(m/s,meterspersecond,mps);
同理,幀率(Framerate)=幀數(Frames)/時間(Time),單位為幀每秒(f/s,framespersecond,fps)。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動畫的幀率恆定為60幀每秒(fps),那麼它在一秒鍾內的幀數為60幀,兩秒鍾內的幀數為120幀。
㈡ 一般視頻的幀數是多少
目前網路視頻的幀數一般都是30幀/秒,最低可以降到25幀/秒。
高於30幀/秒,視頻格式會過大。低於25幀/秒,視頻會出現卡屏現象。
當物體在快速運動時, 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後,人眼仍能繼續保留其影像1/24秒左右的圖像,這種現象被稱為視覺暫留現象。
因此間隔不超過1/24秒拍攝的同一物體的多幀圖像連續播放時,人眼看到的不再是圖肖像,而是一個連貫的動作或運動軌跡。
這就是動畫、電影等視覺媒體形成和傳播的理論依據。
在此理論基礎上,電影最先出現。拍攝電影時,每秒鍾拍攝的照片不少於24張(24幀),播放時,人眼看到的就是連貫的視頻畫面了。
㈢ 標清視頻一般每秒幾幀,高清的呢
每秒25幀,高清每秒30幀。
人類視覺的時間敏感度和解析度根據視覺刺激的類型和特徵而變化,並且在個體之間不同。人類視覺系統每秒可處理10到12個圖像並單獨感知它們,而較高的速率則被視為運動。當速率高於50 Hz至90 Hz時,大多數研究參與者認為調制光(如計算機顯示器)穩定。
這種調制光的穩定感被稱為閃爍融合閾值。然而,當調制光是不均勻的並且包含圖像時,閃爍融合閾值可以高得多,數百赫茲。關於圖像識別,已經發現人們在不間斷的一系列不同圖像中識別特定圖像,每個圖像持續少至13毫秒。
現代視頻標准:
現代視頻格式利用各種幀速率。由於電網的電源頻率,模擬電視廣播的幀速率為50 Hz或60 Hz,有時視頻交錯,因此可以在相同的可用廣播帶寬上發送更多的運動信息,有時視頻會在25或30 fps,每幀加倍。
電影幾乎普遍以每秒24幀的速度拍攝,無法以其原始幀速率顯示,這需要下拉轉換,通常導致「抖動」:將每秒24幀轉換為每秒60幀,每個奇數幀加倍,每個偶數幀三倍,這會產生不均勻的運動。其他轉換具有類似的不均勻幀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