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由器的特點是:
1、路徑選擇,連接網路,ACL(訪問控制列表),流量控制;缺點是延遲比交換機高
2、路由器的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的網路,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路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路系統資源,提高網路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路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來。
二、路由器的應用特點
優點
1、由於路由器具有進行復雜路由選擇計算的能力,能夠合理的、智能化的選擇最佳路徑,因此,適用於連接2個以上的大規模和具有復雜網路拓撲結構的網路
2、路由器可以把廣播風暴信息隔離在源網路內,從而可以減少和抑制廣播風暴的影響
3、多協議路由器可以連接使用不同通信協議的網路,因此它可以作為使用不同通信協議的網路互聯平台
4、單協議路由器互聯的網路,在1—2層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協議;在第3層使用相同的可路由協議:而第4層以上要求使用相同或兼容的協議
5、使用路由器能夠隔離不需要的通信,從而使互聯的網路保持各自獨立的管理控制范圍,提高網路的安全性能。因此,路由器常被作為防火牆使用,限制區域網內部對外網(網際網路)以及外部網路對區域網內部的訪問,起到網路屏蔽的作用
6、路由器還可以作為網橋,以便處理不「可路由」協議
7、路由器的網路分段功能,可以提高網路的性能,減少主機的負擔 8、能夠提供可靠傳輸、優先服務,並且不需要相互通信的網路之間保持永久連接
缺點
1、安裝路由器時有許多初始配置,因此,其安裝和維護較難
2、與網橋不同,路由器是與協議相關的,網間連接中每一種高層協議必須分開配置,必須為每一種協議提供一個單獨協議的路由器
3、使用較多的時間進行處理,致使網路傳輸性能下降
4、價格較高
5、路由器不支持非路由協議,因此在互聯多個網路時,對所連接的網路使用的協議有所限制
2. 路由器在網路中有什麼樣的重要特性
路由器是互聯網的主要結點設備。路由器通過路由決定數據的轉發。轉發策略稱為路由選擇(routing),這也是路由器名稱的由來(router,轉發者)。作為不同網路之間互相連接的樞紐,路由器系統構成了基於TCP/IP的國際互聯網路Internet的主體脈絡,也可以說,路由器構成了Internet的骨架。它的處理速度是網路通信的主要瓶頸之一,它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則直接影響著網路互連的質量。
因此,在園區內網、地區內網、乃至整個Internet研究領域中,路由器技術始終處於核心地位,其發展歷程和方向,成為整個Internet研究的一個縮影。在當前我國網路基礎建設和信息建設方興未艾之際,探討路由器在互連網路中的作用、地位及其發展方向,對於國內的網路技術研究、網路建設,以及明確網路市場上對於路由器和網路互連的各種似是而非的概念,都有重要的意義。
3. 常用的網路設備的工作 方式及特點。
1、路由器
工作方式:它能夠理解不同的協議,例如某個區域網使用的乙太網協議,網際網路使用的TCP/IP協議。這樣,路由器可以分析各種不同類型網路傳來的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把非TCP/IP網路的地址轉換成TCP/IP地址,或者反之;再根據選定的路由演算法把各數據包按最佳路線傳送到指定位置。
特點:路由器又可以稱之為網關設備。路由器就是在OSI/RM中完成的網路層中繼以及第三層中繼任務,對不同的網路之間的數據包進行存儲、分組轉發處理,其主要就是在不同襲並的邏輯分開網路。而數據在一個子網中傳輸到另一個子網中,可以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進行處理。
2、交換機
工作方式:交換機(Switch)意為「開關」是一種用於電(光)信號轉發的網路設備。它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路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
特點:因為交換機有帶寬很高的內部交換矩陣和背部匯流排,並且這個背部匯流排上掛接了所有的埠,通過內部交換矩陣,就能夠把數據包直接而迅速地傳送到目的節點而非所有節點, 這樣就不會浪費網路資源,從而產生非常高的效率。
3、普通PC網卡
工作方式:網卡是一塊被設計用來允許計算機在計算機網路上進行通訊的計算機硬體。由於其擁有MAC地址,因此屬於OSI模型的第2層。它使得用戶可以通過電纜或無線相互連接。每一個網卡都有一個被稱為MAC地址的獨一無二的48位串列號,它被寫在卡上的一塊ROM中。
特點:在網路上的每一個計算機都必須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MAC地址。沒有任何兩塊被生產出來的網卡擁有同樣的地址。這是因為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負責為網路介面控制器(網卡)銷售商分配唯一的MAC地址。
4、光貓
工作方式:光貓是一種類似於基帶modem(數字數據機)的設備,和基帶modem不同的是接入的是光纖專線,是光信號。用於廣域網中光電信號的轉換和介面協議的轉換,接入路由器,是廣域網接入。光電收發器是用區域網中光電信號的轉換,昌殲而僅僅是信號轉換,沒有介面協議的轉換。
特點:是針對特殊用戶環境而研發的一種三件一套的光纖傳輸設備。該設備採用大規模集成晶元,電路簡單,功耗低,可靠性高,具有完整的告警狀態指示和完善的網管功能。
5、ap
工作方式:無線AP是移耐禪沖動計算機用戶進入有線網路的接入點,主要用於寬頻家庭、大樓內部以及園區內部,可以覆蓋幾十米至上百米。無線AP(又稱會話點或存取橋接器)是一個包含很廣的名稱,它不僅包含單純性無線接入點(無線AP),同樣也是無線路由器(含無線網關、無線網橋)等類設備的統稱。
特點:它是移動終端用戶進入有線網路的接入點,主要用於家庭寬頻、企業內部網路部署等,無線覆蓋距離為幾十米至上百米,主要技術為802.11X系列。一般的無線AP還帶有接入點客戶端模式,也就是說AP之間可以進行無線連接,從而可以擴大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
4. 路由器的特點是什麼
作用功能
連通不同的網路
從過濾網路流量的角度來看,路由器的作用與交換機和網橋非常相似
路由器
。但是與工作在網路物理層,從物理上劃分網段的交換機不同,路由器使用專門的軟體協議從邏輯上對整個網路進行劃分。例如,一台支持IP協議的路由器可以把網路劃分成多個子網段,只有指向特殊IP地址的網路流量才可以通過路由器。對於每一個接收到的數據包,路由器都會重新計算其校驗值,並寫入新的物理地址。因此,使用路由器轉發和過濾數據的速度往往要比只查看數據包物理地址的交換機慢。但是,對於那些結構復雜的網路,使用路由器可以提高網路的整體效率。路由器的另外一個明顯優勢就是可以自動過濾網路廣播。總體上說,在網路中添加路由器的整個安裝過程要比即插即用的交換機復雜很多。
信息傳輸
有的路由器僅支持單一協議,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種協議的傳輸,即多協議路由器。由於每一種協議都有自己的規則,要在一個路由器中完成多種協議的演算法,勢必會降低路由器的性能。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徑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徑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徑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
靜態路由表: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徑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徑表。
動態路由表:動態(Dynamic)路徑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徑表。
路由器是一種多埠設備,它可以連接不同傳輸速率並運行於各種環境的區域網和廣域網,也可以採用不同的協議。路由器屬於O S I 模型的第三層--網路層。指導從一個網段到另一個網段的數據傳輸,也能指導從一種網路向另一種網路的數據傳輸。
第一,網路互連:路由器支持各種區域網和廣域網介面,主要用於互連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相通信;
第二,數據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轉發、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
第三,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路由器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所謂「路由」,是指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為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行這種行為動作的機器,它的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
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兩個有關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靜態路由表和動態路由表。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動態(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發展歷史
早在4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對路由技術的討論,但是直到80年代路由技術才逐漸進入商業化的應用。路由技術之所以在問世之初沒有被廣泛使用主要是因為80年代之前的網路結構都非常簡單,路由技術沒有用武之地。大規模的互聯網路才逐漸流行起來,為路由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平台。
隨著網路逐步走向大眾,網吧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街頭小巷。但隨著數量的增加,網吧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而通過擴大規模、降低成本來優化經營環境已經成為網吧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往,國內大多數網吧的主流規模是PC數目在60-100台,通過SOHO路由器連接至互聯網,其網路連接具有架構簡單、成本低的優勢。但隨著網路PC數目的增多,原來的網路接入系統經常出現網路掉線、游戲被卡、黑客攻擊、病毒泛濫等問題。面對這些,網吧業主是否考慮過網吧路由器該升級了。
限制網吧良性運營的接入瓶頸:
PC規模在60-100台的網吧網路,SOHO路由器基本可以滿足網路接入的需求。但PC數量超過100台之後,如果仍然採用SOHO路由器接入,整個網路系統就相對比較脆弱了,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性能低。為了節省成本,SOHO路由器一般採用性能一般的CPU,內存的速度也比較慢。在具體的使用中,會出現下載速度慢,游戲會卡,這都是性能低的表現。
其次是穩定性差,容易掉線,而這是游戲玩家最忌諱的。一些SOHO路由器在用戶數少的時候,可以保持穩定的連接;但如果規模稍微有些增大,網路的穩定性就很難保證了,當網路流量增大時,便會頻繁地重新啟動。而且SOHO路由器採用普通外置電源,當電壓起伏時,SOHO路由器的供電也無法得到保障。
第三是散熱差。一般情況下,SOHO路由器體積很小,機器內沒有合理的散熱設計,而網吧通常是24小時營業,因此SOHO路由器散熱便成了問題。路由器過熱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運行不穩定。
最後支持PC數量小。SOHO路由器內存容量小(一般在2M-8M),FLASH容量小(一般只有1M),支持的用戶數量有限,基本上NAT最大的進行數量在1024個以內。可以算一算,打開一個網頁,大約需要10-50個NAT進程數,所以SOHO路由器支持的PC數量小,很難進行功能擴展升級。
5. 論述網路中處於不同層次的網路連接設備的功能和特點
1、物理層:中繼器(Repeater)和集線器(Hub)。用於連接物理特性相同的網段,這些網段,只是位置不同而已。Hub
的埠沒有物理和邏輯地址。
2、邏輯鏈路層:網橋(Bridge)和交換機(Switch)。用於連接同一邏輯網路中、物理層規范不同的網段,這些網段的拓撲結構和其上的數據幀格式,都可以不同。Bridge和Switch的埠具有物理地址,但沒有邏輯地址。
3、網路層:路由器(Router)。用於連接不同的邏輯網路。Router的每一個埠都有唯一的物理地址和邏輯地址。
4、應用層:網關(Gateway)。用於互連網路上,使用不同協議的應用程序之間的數據通信,目前尚無硬體產品。
前兩者屬於OSI和TCP/IP模型的最低層,即物理層,起到數字信號放大和中轉的作用。
中繼器(REPEATER),用來延長網路距離的互連設備。(區域網絡互連長度是有限制,不是無限,例如在10M乙太網中,任何兩個數據終端設備允許的傳輸通路最多為5個中繼器、4個中繼器組成)。REPEATER可以增強線路上衰減的信號,它兩端即可以連接相同的傳輸媒體,也可以連接不同的媒體,如一頭是同軸電纜另一頭是雙絞線。
集線器(HUB)實際上就是一個多埠的中繼器,它有一個埠與主幹網相連,並有多個埠連接一組工作站。它應用於使用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中,連接多個計算機或網路設備。集線器又分成:1
能動式,2 被動式,3 混合式。1
動能式:對所連接的網路介質上的信號有再生和放大的作用,可使所連接的介質長度達到最大有效長度,需要有電源才能工作,目前多數HUB為此類型。2
被動式只充當連接器,其不需要電源就可以工作,市場上已經不多見。3 混合式:可以連接多種類型線纜,如同軸和雙絞線。
集線器就是一種共享設備,HUB本身不能識別目的地址,當同一區域網內的A主機給B主機傳輸數據時,數據包在以HUB為架構的網路上是以廣播方式傳輸的,由每一台終端通過驗證數據包頭的地址信息來確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說,在這種工作方式下,同一時刻網路上只能傳輸一組數據幀的通訊,如果發生碰撞還得重試。這種方式就是共享網路帶寬。
網橋和交換機屬於OSI和TCP/IP的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的作用包括數據鏈路的建立、維護和拆除、幀包裝、幀傳輸、幀同步、幀差錯控制以及流量控制等。
網橋(BRIDGE)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將兩個區域網(LAN)連起來,根據MAC地址(物理地址)來轉發幀,可以看作一個「低層的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根據網路地址如IP地址進行轉發)。它可以有效地聯接兩個LAN,使本地通信限制在本網段內,並轉發相應的信號至另一網段,網橋通常用於聯接數量不多的、同一類型的網段。
網橋通常有透明網橋和源路由選擇網橋兩大類。 1、透明網橋
簡單的講,使用這種網橋,不需要改動硬體和軟體,無需設置地址開關,無需裝入路由表或參數。只須插入電纜就可以,現有LAN的運行完全不受網橋的任何影響。
2、源路由選擇網橋
源路由選擇的核心思想是假定每個幀的發送者都知道接收者是否在同一區域網(LAN)上。當發送一幀到另外的網段時,源機器將目的地址的高位設置成1作為標記。另外,它還在幀頭加進此幀應走的實際路徑。
交換機(SWITCH)是按照通信兩端傳輸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設備自動完成的方法,把要傳輸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應路由上的技術統稱。廣義的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
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交換概念的提出是對於共享工作模式的改進。
交換機擁有一條很高帶寬的背部匯流排和內部交換矩陣。交換機的所有的埠都掛接在這條背部匯流排上,控制電路收到數據包以後,處理埠會查找內存中的地址對照表以確定目的MAC(網卡的硬體地址)的NIC(網卡)掛接在哪個埠上,通過內部交換矩陣迅速將數據包傳送到目的埠,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廣播到所有的埠,接收埠回應後交換機會「學習」新的地址,並把它添加入內部地址表中。
使用交換機也可以把網路「分段」,通過對照地址表,交換機只允許必要的網路流量通過交換機。通過交換機的過濾和轉發,可以有效的隔離廣播風暴,減少誤包和錯包的出現,避免共享沖突。
總之,交換機是一種基於MAC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路設備。交換機可以「學習」MAC地址,並把其存放在內部地址表中,通過在數據幀的始發者和目標接收者之間建立臨時的交換路徑,使數據幀直接由源地址到達目的地址。
其實SWITCH的前身就是網橋。交換機是使用硬體來完成以往網橋使用軟體來完成過濾、學習和轉發過程的任務。SWITCH速度比HUB快,這是由於HUB不知道目標地址在何處,發送數據到所有的埠。而SWITCH中有一張路由表,如果知道目標地址在何處,就把數據發送到指定地點,如果它不知道就發送到所有的埠。這樣過濾可以幫助降低整個網路的數據傳輸量,提高效率。但是交換機的功能還不止如此,它可以把網路拆解成網路分支、分割網路數據流,隔離分支中發生的故障,這樣就可以減少每個網路分支的數據信息流量而使每個網路更有效,提高整個網路效率。目前有使用SWITCH代替HUB的趨勢。
路由器(ROUTER)位於網路層,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幾個使用不同協議和體系結構的網路。當一個子網傳輸到另外一個子網時,可以用路由器完成。它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過濾和分隔網路信息流。一方面能夠跨越不同的物理網路類型(DDN、FDDI、乙太網等等),另一方面在邏輯上將整個互連網路分割成邏輯上獨立的網路單位,使網路具有一定的邏輯結構。
對於不同規模的網路,路由器作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1、在主幹網上,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路由選擇。主幹網上的路由器,必須知道到達所有下層網路的路徑。這需要維護龐大的路由表,並對連接狀態的變化作
出盡可能迅速的反應。路由器的故障將會導致嚴重的信息傳輸問題。
2、在地區網中,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網路連接和路由選擇,即連接下層各個基層網路單位——園區網,同時,負責下層網路之間的數據轉發。
3、在園區網內部,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子網。早期的互連網基層單位是區域網(LAN),其中所有主機處於同一個邏輯網路中。隨著網路規模的不斷擴大,區域網演變成以高速主幹和路由器連接的多個子網所組成的園區網。在其中,各個子網在邏輯上獨立,而路由器就是唯一能夠分隔它們的設備,它負責子網間的報文轉發和廣播隔離,在邊界上的路由器則負責與上層網路的連接
6. 網卡、交換機、路由器各自的特點及作用
換機
交換機也叫交換式集線器,它通過對信息進行重新生成,並經過內部處理後轉發至指定埠,具備自動定址能力和交換作用,由於交換機根據所傳遞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將每一信息包獨立地從源埠送至目的埠,避免了和其他埠發生碰撞。廣義的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
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交換機是針對共享工作模式的弱點而推出的。集線器是採用共享工作模式的代表,如果把集線器比作一個郵遞員,那麼這個郵遞員是個不認識字的「傻瓜」——要他去送信,他不知道直接根據信件上的地址將信件送給收信人,只會拿著信分發給所有的人,然後讓接收的人根據地址信息來判斷是不是自己的!而交換機則是一個「聰明」的郵遞員——交換機擁有一條高帶寬的背部匯流排和內部交換矩陣。交換機的所有的埠都掛接在這條背部匯流排上,當控制電路收到數據包以後,處理埠會查找內存中的地址對照表以確定目的MAC(網卡的硬體地址)的NIC(網卡)掛接在哪個埠上,通過內部交換矩陣迅速將數據包傳送到目的埠。目的MAC若不存在,交換機才廣播到所有的埠,接收埠回應後交換機會「學習」新的地址,並把它添加入內部地址表中。
可見,交換機在收到某個網卡發過來的「信件」時,會根據上面的地址信息,以及自己掌握的「常住居民戶口簿」快速將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萬一收信人的地址不在「戶口簿」上,交換機才會像集線器一樣將信分發給所有的人,然後從中找到收信人。而找到收信人之後,交換機會立刻將這個人的信息登記到「戶口簿」上,這樣以後再為該客戶服務時,就可以迅速將信件送達了。
路由器
路由器是網路中進行網間連接的關鍵設備。作為不同網路之間互相連接的樞紐,路由器系統構成了基於 TCP/IP 的國際互連網路Internet 的主體脈絡。
路由器之所以在互連網路中處於關鍵地位,是因為它處於網路層,一方面能夠跨越不同的物理網路類型(DDN、FDDI、乙太網等等),另一方面在邏輯上將整個互連網路分割成邏輯上獨立的網路單位,使網路具有一定的邏輯結構。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把數據(IP 報文)傳送到正確的網路,細分則包括:1、IP 數據報的轉發,包括數據報的尋徑和傳送;2、子網隔離,抑制廣播風暴;3、維護路由表,並與其它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這是 IP 報文轉發的基礎;4、IP 數據報的差錯處理及簡單的擁塞控制;5、實現對 IP 數據報的過濾和記帳。
路由器構成了 Internet 的骨架。它的處理速度是網路通信的主要瓶頸之一,它的可靠性則直接影響著網路互連的質量。因此Internet 研究領域中,路由器技術始終處於核心地位。
總的來說,路由器與交換機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層次不同
最初的的交換機是工作在OSI/RM開放體系結構的數據鏈路層,也就是第二層,而路由器一開始就設計工作在OSI模型的網路層。由於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層(網路層),可以得到更多的協議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轉發決策。
(2)數據轉發所依據的對象不同
交換機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說MAC地址來確定轉發數據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則是利用不同網路的ID號(即IP地址)來確定數據轉發的地址。IP地址是在軟體中實現的,描述的是設備所在的網路,有時這些第三層的地址也稱為協議地址或者網路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體自帶的,由網卡生產商來分配的,而且已經固化到了網卡中去,一般來說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則通常由網路管理員或系統自動分配。
(3)傳統的交換機只能分割沖突域,不能分割廣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廣播域
由交換機連接的網段仍屬於同一個廣播域,廣播數據包會在交換機連接的所有網段上傳播,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通信擁擠和安全漏洞。連接到路由器上的網段會被分配成不同的廣播域,廣播數據不會穿過路由器。雖然第三層以上交換機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廣播域,但是各子廣播域之間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們之間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路由器提供了防火牆的服務
路由器僅僅轉發特定地址的數據包,不傳送不支持路由協議的數據包傳送和未知目標網路數據包的傳送,從而可以防止廣播風暴。
交換機一般用於LAN-WAN的連接,交換機歸於網橋,是數據鏈路層的設備,有些交換機也可實現第三層的交換。 路由器用於WAN-WAN之間的連接,可以解決異性網路之間轉發分組,作用於網路層。他們只是從一條線路上接受輸入分組,然後向另一條線路轉發。這兩條線路可能分屬於不同的網路,並採用不同協議。相比較而言,路由器的功能較交換機要強大,但速度相對也慢,價格昂貴,第三層交換機既有交換機線速轉發報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因此得以廣泛應用。
路由器是,解析作用,交換機是轉發作用,簡單的說都不可以提高網速的,謝謝。都只是個連接的介質。網卡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網路組件,是區域網中連接計算機和傳輸介質的介面,不僅能實現與區域網傳輸介質之間的物理連接和電信號匹配,還涉及幀的發送與接收、幀的封裝與拆封、介質訪問控制、數據的編碼與解碼以及數據緩存的功能等。無線網卡是終端無線網路的設備,是無線區域網的無線覆蓋下通過無線連接網路進行上網使用的無線終端設備。具體來說無線網卡就是使你的電腦可以利用無線來上網的一個裝置,但是有了無線網卡也還需要一個可以連接的無線網路,如果你在家裡或者所在地有無線路由器或者無線AP(AccessPoint無線接入點)的覆蓋,就可以通過無線網卡以無線的方式連接無線網路可上網。
7. 簡述集線器、二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特點
一、集線器(Hub)是指將多條乙太網雙絞線或光纖集合連接在同一段物理介質下的設備。集線器是運作在OSI模型中的物理層。它可以視作多埠的中繼器,若它偵測到碰撞,它會提交阻塞信號。二、二層交換機工作於OSI模型的第2層(數據鏈路層),故而稱為二層交換機。二層交換技術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二層交換機屬數據鏈路層設備,可以識別數據幀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據MAC地址進行轉發,並將這些MAC地址與對應的埠記錄在自己內部的一個地址表中。三、路由器又可以稱之為網關設備。路由器就是在OSI/RM中完成的網路層中繼以及第三層中繼任務,對不同的網路之間的數據包進行存儲、分組轉發處理,其主要就是在不同的邏輯分開網路。
8. 路由器的功能和特點
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
路由器有兩大典型功能,即數據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數據通道功能包括轉發決定、背板轉發以及輸出鏈路調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體來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軟體來實現,包括與相鄰路由器之間的信息交換、系統配置、系統管理等。
多少年來,路由器的發展有起有伏。90年代中期,傳統路由器成為制約網際網路發展的瓶頸。ATM交換機取而代之,成為IP骨幹網的核心,路由器變成了配角。進入90年代末期,Internet規模進一步擴大,流量每半年翻一番,ATM網又成為瓶頸,路由器東山再起,Gbps路由交換機在1997年面世後,人們又開始以Gbps路由交換機取代ATM交換機,架構以路由器為核心的骨幹網。
2》路由器的原理與作用
路由器是一種典型的網路層設備。它是兩個區域網之間接幀傳輸數據,在OSI/RM之中被稱之為中介系統,完成網路層中繼或第三層中繼的任務。路由器負責在兩個區域網的網路層間接幀傳輸數據,轉發幀時需要改變幀中的地址。
一、原理與作用
路由器(Router)是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所謂邏輯網路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路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來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路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 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路層的一種互聯設備。它不關心各子網使用的硬體設備,但要求運行與網路層協議相一致的軟體。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遠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來連接網路傳輸介質的,如光纖、同軸電纜、雙絞線;遠程路由器是用來連接遠程傳輸介質,並要求相應的設備,如電話線要配數據機,無線要通過無線接收機、發射機。
一般說來,異種網路互聯與多個子網互聯都應採用路由器來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徑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徑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徑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
1.靜態路徑表
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徑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徑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
2.動態路徑表
動態(Dynamic)路徑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徑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二、路由器的優缺點
1.優點
適用於大規模的網路;
復雜的網路拓撲結構,負載共享和最優路徑;
能更好地處理多媒體;
安全性高;
隔離不需要的通信量;
節省區域網的頻寬;
減少主機負擔。
2.缺點
它不支持非路由協議;
安裝復雜;
價格高。
三、路由器的功能
(1)在網路間截獲發送到遠地網段的報文,起轉發的作用。
(2)選擇最合理的路由,引導通信。為了實現這一功能,路由器要按照某種路由通信協議,查找路由表,路由表中列出整個互聯網路中包含的各個節點,以及節點間的路徑情況和與它們相聯系的傳輸費用。如果到特定的節點有一條以上路徑,則基於預先確定的准則選擇最優(最經濟)的路徑。由於各種網路段和其相互連接情況可能發生變化,因此路由情況的信息需要及時更新,這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協議規定的定時更新或者按變化情況更新來完成。網路中的每個路由器按照這一規則動態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有效的路由信息。
(3)路由器在轉發報文的過程中,為了便於在網路間傳送報文,按照預定的規則把大的數據包分解成適當大小的數據包,到達目的地後再把分解的數據包包裝成原有形式。
(4)多協議的路由器可以連接使用不同通信協議的網路段,作為不同通信協議網路段通信連接的平台。
(5)路由器的主要任務是把通信引導到目的地網路,然後到達特定的節點站地址。後一個功能是通過網路地址分解完成的。例如,把網路地址部分的分配指定成網路、子網和區域的一組節點,其餘的用來指明子網中的特別站。分層定址允許路由器對有很多個節點站的網路存儲定址信息。
在廣域網范圍內的路由器按其轉發報文的性能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中間節點路由器和邊界路由器。盡管在不斷改進的各種路由協議中,對這兩類路由器所使用的名稱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但所發揮的作用卻是一樣的。
中間節點路由器在網路中傳輸時,提供報文的存儲和轉發。同時根據當前的路由表所保持的路由信息情況,選擇最好的路徑傳送報文。由多個互連的LAN組成的公司或企業網路一側和外界廣域網相連接的路由器,就是這個企業網路的邊界路由器。它從外部廣域網收集向本企業網路定址的信息,轉發到企業網路中有關的網路段;另一方面集中企業網路中各個LAN段向外部廣域網發送的報文,對相關的報文確定最好的傳輸路徑。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路由器工作原理。
例:工作站A需要向工作站B傳送信息(並假定工作站B的IP地址為120.0.5),它們之間需要通過多個路由器的接力傳遞。
其工作原理如下:
(1)工作站A將工作站B的地址120.0.5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發送給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幀後,先從報頭中取出地址120.0.5,並根據路徑表計算出發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徑:R1->R2->R5->B;並將數據幀發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復路由器1的工作,並將數據幀轉發給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樣取出目的地址,發現120.0.5就在該路由器所連接的網段上,於是將該數據幀直接交給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幀,一次通信過程宣告結束。
事實上,路由器除了上述的路由選擇這一主要功能外,還具有網路流量控制功能。有的路由器僅支持單一協議,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種協議的傳輸,即多協議路由器。由於每一種協議都有自己的規則,要在一個路由器中完成多種協議的演算法,勢必會 降低路由器的性能。因此支持多協議的路由器性能相對較低。用戶購買路由器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需要的網路協議的路由器。
9. 簡述路由器工作的特點
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遠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來連接網路傳輸介質的,如光纖、同軸電纜、雙絞線;遠程路由器是用來連接遠程傳輸介質,並要求相應的設備,如電話線要配數據機,無線要通過無線接收機、發射機。
工作原理示例
(1)工作站A將工作站B的地址12.0.0.5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包的形式發送給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包後,先從包頭中取出地址12.0.0.5,並根據路徑表計算出發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徑:R1->R2->R5->B;並將數據包發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復路由器1的工作,並將數據包轉發給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樣取出目的地址,發現12.0.0.5就在該路由器所連接的網段上,於是將該數據包直接交給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包,一次通信過程宣告結束。
10. 如題:路由器作為網路互連設備,必須具備以下哪些特點
其特點為:
路由器組網特點1.多種網路的互連
路由器屬於網路層的設備,其在網路中的位置和作用決定了其必須能夠實現多種不同網路的互連。多種不同的網路,意味著不同的網路鏈路、不同的網路埠、不同的網路協議。
路由器組網特點2.網路的隔離
路由器實現了不同網路的互連,隨著網路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入,越來越需要對這種網路互連加以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說希望路由器實現帶有一定隔離能力的網路互連,以提高網路的安全性。
路由器組網特點3.流量控制
由於路由器通常用於區域網與廣域網的連接,在區域網與廣域網有大量數據通信時,路由器通常會成為整個數據通信中的瓶頸。因此要求路由器具有較強的流量控制能力,一方面在選擇路由器時盡量考慮到路由器的報文轉發速度和緩沖區空間的大小。同時應該選擇優化的路由演算法,採用負載均衡技術,從而有效地進行擁塞控制。
路由器組網特點4.網路地址轉換
隨著網路規模的不斷擴大,己經明顯地感覺到IP地址資源缺乏,因此在實際組網工程中,通常會使用路由器中的網路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簡稱NAT)功能來解決IP地址資源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