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路由器、集線器、交換機分別工作在OSI七層協議模型的哪一層
路由器三層(網路層);
集線器一層(物理層);
普通交換機二層(數據鏈路層)。
現在也有工作在第三層的交換機。
OSI七層網路模型由下至上為1至7層,分別為物理層(Physical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很簡單,就是應用程序。這一層負責確定通信對象,並確保由足夠的資源用於通信,這些當然都是想要通信的應用程序乾的事情。
表示層,負責數據的編碼、轉化,確保應用層的正常工作。這一層,是將我們看到的界面與二進制間互相轉化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語言與機器語言間的轉化。數據的壓縮、解壓,加密、解密都發生在這一層。這一層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將數據處理為不同的格式,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文件擴展名。
會話層,負責建立、維護、控制會話,區分不同的會話,以及提供單工(Simplex)、半雙工(Half plex)、全雙工(Full plex)三種通信模式的服務。我們平時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這一層。
傳輸層,負責分割、組合數據,實現端到端的邏輯連接。數據在上三層是整體的,到了這一層開始被分割,這一層分割後的數據被稱為段(Segment)。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連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連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務,流控(Flow control)等都發生在這一層。
網路層,負責管理網路地址,定位設備,決定路由。我們所熟知的IP地址和路由器就是工作在這一層。上層的數據段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包(Packet),包有兩種,一種叫做用戶數據包(Data packets),是上層傳下來的用戶數據;另一種叫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 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發出來的,用來和其他路由器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
數據鏈路層,負責准備物理傳輸,CRC校驗,錯誤通知,網路拓撲,流控等。我們所熟知的MAC地址和交換機都工作在這一層。上層傳下來的包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幀(Frame)。
物理層,就是實實在在的物理鏈路,負責將數據以比特流的方式發送、接收。
Ⅱ 路由器網路層的基本功能是什麼
路由器是連接兩個或多個網路的硬體設備,在網路間起網關的作用,是讀取每一個數據包中的地址然後決定如何傳送的專用智能性的網路設備。它能夠理解不同的協議,例如某個區域網使用的乙太網協議,網際網路使用的TCP/IP協議。這樣,路由器可以分析各種不同類型網路傳來的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把非TCP/IP網路的地址轉換成TCP/IP地址,或者反之;再根據選定的路由演算法把各數據包按最佳路線傳送到指定位置。所以路由器可以把非TCP/ IP網路連接到網際網路上。
路由器最主要的功能可以理解為實現信息的轉送。因此,我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定址過程。因為在路由器處在不同網路之間,但並不一定是信息的最終接收地址。所以在路由器中, 通常存在著一張路由表。根據傳送網站傳送的信息的最終地址,尋找下一轉發地址,應該是哪個網路。其實深入簡出的說,就如同快遞公司來發送郵件。郵件並不是瞬間到達最終目的地,而是通過不同分站的分揀,不斷的接近最終地址,從而實現郵件的投遞過程的。路由器定址過程也是類似原理。通過最終地址,在路由表中進行匹配,通過演算法確定下一轉發地址。這個地址可能是中間地址,也可能是最終的到達地址。[4]
路由器的功能就是將不同的子網之間的數據進行傳遞。 具體功能有以下幾點:
(2)對數據進行處理。收發數據包,具有對數據的分組過濾、復用、加密、壓縮及防護牆等各項功能。
(3)依據路由表的信息,對數據包下一傳輸目的地進行選擇。
(4) 進行外部網關協議和其他自治域之間拓撲信息的交換。
(5) 實現網路管理和系統支持功能。[5]
連通不同的網路信息傳輸
有的路由器僅支持單一協議,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種協議的傳輸,即多協議路由器。由於每一種協議都有自己的規則,要在一個路由器中完成多種協議的演算法,勢必會降低路由器的性能。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徑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徑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徑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
靜態路由
所使用的路徑選擇是預先在離線情況下計算好,並在網路啟動時被下載到路由器中的。它無法響應故障,靜態路由對於路由選擇已經很清楚的場合非常有用。[6]
動態路由
Ⅲ 如何提高城域網路由器網路層的可靠性
首先,在LSP的入口處即LSR1,使用一條用戶命令激活MPLS保護切換功能;LSR1向LSP路徑上的所有LSR發送信令,每個LSR都計算出一條旁路下一跳LSR的備份LSP,LSP快速重路由配置即完成。當LSP路徑上的某個LSR檢測到下游故障時,由該LSR在本地將流量切換到備份LSP內。
在IETF中有多種快速重路由的方案,主流的兩種保護方式為鏈路保護和節點保護,其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復雜度各異,目前該技術還沒有形成正式的R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