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路由器的網路知識

路由器的網路知識

發布時間:2023-01-17 10:55:19

『壹』 無線網路中的路由器知識

在企業無線網辦公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使用手冊上未涉及到的疑難和故障,有時難以應付,無法解決。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無線網路中的路由器知識的知識,歡迎閱讀。

連接錯誤線路不通

網路線路不通有很多原因造成,但首先要檢查的是連接配置上有無錯誤。

在確保路由器電源正常的前提下首先查看寬頻接入端。路由器上的指示燈可以說明寬頻線路接入端是否正常,由說明書上可以辨認哪一個亮燈為寬頻接入端及用戶端,觀察其燈閃亮狀態,連續閃爍為正常,不亮或長亮不閃爍為故障。我們可以換一根寬頻膠線代替原來的線路進行連接。

如果故障依舊,請查看路由器的擺放位置與接收電腦的距離是否過遠或中間有大型障礙物阻隔。這時請重新放置路由器,使無線路由器與接收電腦不要間隔太多障礙物,並使接收電腦在無線路由器的信號發射范圍之內即可。

無線網卡的檢查也必不可少,可以更換新的網卡並重新安裝驅動程序進行調試,在網卡中點擊「查看可用的無線連接」刷新「網路列表」後設置網卡參數,並在「屬性」中查看有無數據發送和接收情況,排除故障。

當然路由器自身的硬體故障也是導致線路不通的直接原因,但這並不是我們所能解決的范圍,應及時聯系廠商進行維修或更換。

設置不當無法連接

「設置」可以分為計算機設置和路由器設置兩個方面:計算機的設置相對簡單,點擊進入「網上鄰居」屬性,開啟「無線網路連接」,然後設置「IP地址」、「子網掩碼」及「網關」,只要使計算機的IT地址與無線路由器的IT地址在同一網段即可。「網關」的設置可以參見網卡說明書中所述,一般情況下與路由器IP地址相同。

路由器的設置相對較為專業、復雜些。首先在系統瀏覽器中輸入無線路由器IT地址,在彈出的登錄界面中輸入路由器的管理員登錄名及密碼即可進入設置界面,此時需要檢查網路服務商所給你的寬頻賬號及口令是否正確,如不正確,更正後嘗試連接,如果連接後仍無法打開頁面請點擊進入路由器中的「安全設置」選項,查看是否開啟「網路防火牆」、「IP地址過濾」以及「MAC地址過濾」選項,並做更正和設置,排除無法開啟網路的故障。

網路攻擊導致聯網異常

ARP攻擊以及非法入侵未設防的無線區域網已經是現在導致聯網異常的典型案例了。由於安全設置的疏忽以及後期安全防護的不足,導致少數具有惡意的黑客對企業的重要信息及保密數據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ARP攻擊會造成網路IT沖突,數據的丟失及溢出,更有甚者會導致網路癱瘓。這些現象對企業組網的威脅都是很大的。

首先進入「帶有網路的安全模式」在無線網卡屬性處更換電腦的IT地址,之後查看是否可以聯網。另外購買安裝專業的殺毒軟體及網路防火牆是比較捷徑的方法之一。

其次進入路由器「安全設置」選項進行高級設置。現在的大部分無線路由器都具有WEP的密碼編碼功能,用最長128bit的密碼鍵對數據進行編碼,在無線路由器上進行通信,密碼鍵長度可以選擇40bit或128bit。利用MAC地址和預設的網路ID來限制哪些無線網卡和接入點可以進入網路,完全可以確保網路安全。對於非法的接收者來說,截聽無線網的信號是非常困難的,從而可以有效地防範黑客的入侵破壞和非法用戶惡意的網路攻擊。

最後要注意,在沒有特殊需要或不具有專業技能的'情況下禁止開啟路由器中的「遠程WEB管理」功能選項。

路由器部分功能失靈無法使用

這個問題大多存在於一些老款的無線路由器中,當我們在配置路由器高級功能選項的時候,在反復確認連接無誤的情況下就是有部分功能無法開啟使用,這時你也許第一想到是否是硬體出了故障,其實不然。

首先我們要查看一下路由器系統的版本,在查閱無線路由器說明書後,看該功能是否支持這個版本的路由器系統。路由器的系統通常有許多版本,每個版本支持不同的功能。如果你當前的軟體版本不支持這個功能,那就應該找到相應的軟體,先進行升級。

點擊進入無線路由器的「系統工具」選項,進入後選擇「軟體升級」,此時在對話界面中會顯示當前的軟體版本和硬體版本,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文件名」(即系統升級的文件名)和「TFTP伺服器IP」後點擊「升級」即可。

升級時要注意:選擇與當前硬體版本一致的軟體進行升級,在升級過程中千萬不要關閉路由器的電源,否則將導致路由器損壞而無法使用,在網路穩定的情況下升級過程很短,整個過程不會超過一分鍾。當你發現路由器在升級完畢後重啟,請不要擔心,這是正常的,一般升級過後,路由器工作情況會更加穩定,並增加一些適用於此版本更多的新功能。


『貳』 路由器的作用與功能知識大全

路由器的原理與作用路由器是一種典型的網路層設備。它是兩個區域網之間接幀傳輸數據,在OSI/RM之中被稱之為中介系統,完成網路層中繼或第三層中繼的任務。路由器負責在兩個區域網的網路層間接幀傳輸數據,轉發幀時需要改變幀中的地址。

本文主要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了路由器的基礎知識,路由器的作用與功能,那麼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呢?下面的文章將給你詳細的解答。

路由器的原理與作用路由器是一種典型的網路層設備。它是兩個區域網之間接幀傳輸數據,在OSI/RM之中被稱之為中介系統,完成網路層中繼或第三層中繼的任務。路由器負責在兩個區域網的網路層間接幀傳輸數據,轉發幀時需要改變幀中的地址。

一、原理與作用

路由器(Router)是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所謂邏輯網路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路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來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路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 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路層的一種互聯設備。它不關心各子網使用的硬體設備,但要求運行與網路層協議相一致的軟體。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遠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來連接網路傳輸介質的,如光纖、同軸電纜、雙絞線;遠程路由器是用來連接遠程傳輸介質,並要求相應的設備,如電話線要配數據機,無線要通過無線接收機、發射機。

一般說來,異種網路互聯與多個子網互聯都應採用路由器來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徑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徑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徑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

1.靜態路徑表 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徑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徑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

2.動態路徑表 動態(Dynamic)路徑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徑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二、路由器的優缺點

1.優點

適用於大規模的網路;

復雜的網路拓撲結構,負載共享和最優路徑;

能更好地處理多媒體;

安全性高;

隔離不需要的通信量;

節省區域網的頻寬;

減少主機負擔。

2.缺點

它不支持非路由協議;

安裝復雜;

價格高。

三、路由器的功能

(1)在網路間截獲發送到遠地網段的報文,起轉發的作用。

(2)選擇最合理的路由,引導通信。為了實現這一功能,路由器要按照某種路由通信協議,查找路由表,路由表中列出整個互聯網路中包含的各個節點,以及節點間的路徑情況和與它們相聯系的傳輸費用。如果到特定的節點有一條以上路徑,則基於預先確定的准則選擇最優(最經濟)的路徑。由於各種網路段和其相互連接情況可能發生變化,因此路由情況的信息需要及時更新,這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協議規定的定時更新或者按變化情況更新來完成。網路中的每個路由器按照這一規則動態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有效的路由信息。

(3)路由器在轉發報文的過程中,為了便於在網路間傳送報文,按照預定的規則把大的數據包分解成適當大小的數據包,到達目的地後再把分解的數據包包裝成原有形式。

(4)多協議的路由器可以連接使用不同通信協議的網路段,作為不同通信協議網路段通信連接的平台。

(5)路由器的主要任務是把通信引導到目的地網路,然後到達特定的節點站地址。後一個功能是通過網路地址分解完成的。例如,把網路地址部分的分配指定成網路、子網和區域的一組節點,其餘的用來指明子網中的特別站。分層定址允許路由器對有很多個節點站的網路存儲定址信息。

在廣域網范圍內的路由器按其轉發報文的性能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中間節點路由器和邊界路由器。盡管在不斷改進的各種路由協議中,對這兩類路由器所使用的名稱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但所發揮的作用卻是一樣的。

中間節點路由器在網路中傳輸時,提供報文的存儲和轉發。同時根據當前的路由表所保持的路由信息情況,選擇最好的路徑傳送報文。由多個互連的LAN組成的公司或企業網路一側和外界廣域網相連接的路由器,就是這個企業網路的邊界路由器。它從外部廣域網收集向本企業網路定址的信息,轉發到企業網路中有關的網路段;另一方面集中企業網路中各個LAN段向外部廣域網發送的報文,對相關的報文確定最好的傳輸路徑。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路由器工作原理。

例:工作站A需要向工作站B傳送信息(並假定工作站B的IP地址為120.0.5),它們之間需要通過多個路由器的接力傳遞,路由器的分布。

其工作原理如下:

(1)工作站A將工作站B的地址120.0.5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發送給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幀後,先從報頭中取出地址120.0.5,並根據路徑表計算出發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徑:R1->R2->R5->B;並將數據幀發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復路由器1的工作,並將數據幀轉發給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樣取出目的地址,發現120.0.5就在該路由器所連接的網段上,於是將該數據幀直接交給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幀,一次通信過程宣告結束。

事實上,路由器除了上述的路由選擇這一主要功能外,還具有網路流量控制功能。有的路由器僅支持單一協議,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種協議的傳輸,即多協議路由器。由於每一種協議都有自己的規則,要在一個路由器中完成多種協議的演算法,勢必會 降低路由器的性能。因此,我們以為,支持多協議的路由器性能相對較低。用戶購買路由器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需要的網路協議的路由器。

近年來出現了交換路由器產品,從本質上來說它不是什麼新技術,而是為了提高通信能力,把交換機的原理組合到路由器中,使數據傳輸能力更快、更好。

『叄』 路由器相關小知識

Tl-R4148路由器限速

1、Tl-R4148路由器限速設置

首先開啟QOS設置開關,上行和下行總寬頻分別將路由器配置為100000Kbps

然後對QOS規則進行設置:「添加新條目」,輸入IP段和埠,模式最好選擇獨立的寬頻。

2、華為H3CER3100路由器限速設置截圖

此款路由器的下載值為KByte/s,也就是實際的下載數值。通過上面兩種路由器限速設置,我可以看出同樣限制下載的速度為512KB的速度,但是數值卻完全不同。只要注意看清楚是「Kbps」還是「KByte/s」。兩種相差懸殊。

3、根據出口帶寬進行路由器限速設置

10MB光纖一般帶70以內就可以了。超過70台建議使用100MB的光纖。10MB光纖的網路,70台電腦如果經常在線看電影和下載的人比較多建議每台給60KB就夠了,這樣不影響別人玩游戲,否則超過20個人同時下載或看電影就會非常的卡。50台電腦可以給80KB就夠了,100MB的話可以每台電腦給足2MB。

思科路由器如何限速

這里主要針對思科路由器,詳細的分析了思科路由器如何限速,大家都知道如果要限制某項服務,就要在路由器上設置ACL(訪問控制列表)將該服務所用的埠封掉,從而阻止該服務的正常運行。對BT軟體,我們可以嘗試封它的埠。一般情況下,BT軟體使用的'是6880-6890埠,在公司的核心思科路由器上使用以下命令將6880-6890埠全部封鎖。

限速:

access-list 130 remark bt

access-list 130 permit tcp any any range 6881 6890

access-list 130 permit tcp any range 6881 6890 any

rate-limit input access-group 130 712000 8000 8000 conform-action transmit exceed-action drop

rate-limit output access-group 130 712000 8000 8000 conform-action transmit exceed-action drop

禁止下載:

access-list 130 deny tcp any any range 6881 6890

access-list 130 deny tcp any range 6881 6890 any

ip access-group 130 in / out

不過現在的bt軟體,再封鎖後會自動改埠,一些軟體還是用到8000、8080、2070等埠,限制這些埠這樣網路不正常!第二種方法是使用NVAR(Network-Based Application Recognition,網路應用識別)。NBAR (Network-Based Application Recognition)的意思是網路應用識別。NBAR是一種動態能www.hg0088.com在四到七層尋找協議的技術,它不但能做到普通ACL能做到那樣控制靜態的、簡單的網路應用協議TCP/UDP的埠號。例如我們熟知的WEB應用使用的TCP 80,也能做到控制一般ACLs不能做到動態的埠的那些協議,例如VoIP使用的H.323,SIP等。

要實現對BT流量的控制,就要在思科路由器上實現對PDLM的支持。PDLM是Packet Description Language Mole的所寫,意思是數據包描述語言模塊。它是一種對網路高層應用的協議層的描述,例如協議類型,服務埠號等。它的優勢是讓NBAR適應很多已有的網路應用,像HTTP URL,DNS,FTP,VoIP等, 同時它還可以通過定義,來使NBAR支持許多新興的網路應用。例如peer2peer工具。PDLM在思科的網站上可以下載,並且利用PDLM可以限制一些網路上的惡意流量。CISCO在其官方網站提供了三個PDLM模塊,分別為KAZAA2.pdlm,bittorrent.pdlm.emonkey.pdlm可以用來封鎖KAZAA,BT,電驢得到PDLM然後通過TFTP伺服器將bittorrent.pdlm拷貝到路由中。利用ip nbar pdlm bittorrent.pdlm命令將NBAR中的BT功能啟動。再創建一個class-map和policy map並且把它應用到相應的思科路由器的介面上。一般是連接Internet (Chinanet )的介面是FastEthernet或10M的乙太網介面。在思科路由器上您可以看見如下的配置 :

class-map match-all bittorrent

match protocol bittorrent

!

!

policy-map bittorrent-policy

class bittorrent

drop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

description neibujiekou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service-policy input bittorrent-policy

service-policy output bittorrent-policy

!

這樣您就可以在你的公司或單位的網際網路接入思科路由器上實施一些流量控制。同時NBAR和PDLM還可以應用在您公司和單位的內聯廣域網上,可以保證廣域網帶寬的合理使用。

TP-LINK寬頻路由器限速設置和P2P設置方法

TP-LINK寬頻路由器封埠限速設置與P2P的問題,P2P全稱peer-to-peer,可定義為:以非集中方式使用分布式資源來完成關鍵任務的一類系統和應用。定義中有兩點解釋一下:

資源――包括計算能力、數據、網路帶寬等;關鍵任務――分布式計算、文件共享、平台服務、協同通信等。對一般用戶群體來說,使用得最多的當然是文件共享。這類軟體有幾種典型代表:BT、電驢、迅雷、QQ直播、PPStream等。

1、 封埠

這種方法只能在小范圍內限制P2P軟體的使用,效果不太好;因為很多P2P軟體都可以手動指定監聽埠;即使不能手動指定監聽埠,軟體本身利用的監聽埠范圍也比較大,通常是0~65535。如果只是瀏覽網頁、收發郵件、QQ之類的應用,那麼完全可以把大部分不需要用到的埠禁止掉。當然,這么多埠,具體要禁止哪些埠,就要看您自己了,只要不影響您的工作、生活就行。這里限制了這類埠的效果就是:內網中使用P2P的主機能夠連接的外網主機會少很多,但是,並不能徹底限制P2P軟體的應用。可以在「安全設置-IP地址過濾」里設置一下,因為迅雷伺服器通常使用3076,3077,3078這三個埠與客戶機通信,所以封掉這三個埠,迅雷的下載的速度會降低很多。封其它P2P軟體監聽埠的方法類似.

『肆』 路由器的基本知識

解釋路由器的概念,首先得知道什麼是路由。所謂「路由」,是指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為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行這種行為動作的機器,它的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

簡單的講,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

第一,網路互連,路由器支持各種區域網和廣域網介面,主要用於互連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相通信;

第二,數據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轉發、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

第三,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兩個有關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靜態路由表和動態路由表。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動態(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為了簡單地說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現在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簡單的網路。如圖所示,A、B、C、D四個網路通過路由器連接在一起。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在如圖所示網路環境下路由器又是如何發揮其路由、數據轉發作用的。現假設網路A中一個用戶A1要向C網路中的C3用戶發送一個請求信號時,信號傳遞的步驟如下:

第1步:用戶A1將目的用戶C3的地址C3,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通過集線器或交換機以廣播的形式發送給同一網路中的所有節點,當路由器A5埠偵聽到這個地址後,分析得知所發目的節點不是本網段的,需要路由轉發,就把數據幀接收下來。

第2步:路由器A5埠接收到用戶A1的數據幀後,先從報頭中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並根據路由表計算出發往用戶C3的最佳路徑。因為從分析得知到C3的網路ID號與路由器的C5網路ID號相同,所以由路由器的A5埠直接發向路由器的C5埠應是信號傳遞的最佳途經。

第3步:路由器的C5埠再次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找出C3的IP地址中的主機ID號,如果在網路中有交換機則可先發給交換機,由交換機根據MAC地址表找出具體的網路節點位置;如果沒有交換機設備則根據其IP地址中的主機ID直接把數據幀發送給用戶C3,這樣一個完整的數據通信轉發過程也完成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不管網路有多麼復雜,路由器其實所作的工作就是這么幾步,所以整個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基本都差不多。當然在實際的網路中還遠比上圖所示的要復雜許多,實際的步驟也不會像上述那麼簡單,但總的過程是這樣的。

增加路由器涉及的基本協議

路由器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用於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這些網路可以是幾個使用不同協議和體系結構的網路(比如互聯網與區域網),可以是幾個不同網段的網路(比如大型互聯網中不同部門的網路),當數據信息從一個部門網路傳輸到另外一個部門網路時,可以用路由器完成。現在,家庭區域網也越來越多地採用路由器寬頻共享的方式上網。

路由器在連接不同網路或網段時,可以對這些網路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然後「翻譯」成雙方都能「讀」懂的數據,這樣就可以實現不同網路或網段間的互聯互通。同時,它還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以及過濾和分隔網路信息流的功能。目前,路由器已成為各種骨幹網路內部之間、骨幹網之間以及骨幹網和互聯網之間連接的樞紐。

NAT:全稱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通過NAT功能可以將區域網內部的IP地址轉換為合法的IP地址並進行Internet的訪問。比如,區域網內部有個IP地址為192.168.0.1的計算機,當然通過該IP地址可以和內網其他的計算機通信;但是如果該計算機要訪問外部Internet網路,那麼就需要通過NAT功能將192.168.0.1轉換為合法的廣域網IP地址,比如210.113.25.100。

DHCP:全稱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態主機配置協議),通過DHCP功能,路由器可以為網路內的主機動態指定IP地址,而不需要每個用戶去設置靜態IP地址,並將TCP/IP配置參數分發給區域網內合法的網路客戶端。

DDNS:全稱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動態域名解析系統),通常稱為「動態DNS」,因為對於普通的寬頻上網使用的都是ISP(網路服務商)提供的動態IP地址。如果在區域網內建立了某個伺服器需要Internet用戶進行訪問,那麼,可以通過路由器的DDNS功能將動態IP地址解析為一個固定的域名,比如www.cpcw.com,這樣Internet用戶就可以通過該固定域名對內網伺服器進行訪問。

PPPoE:全稱PPP over Ethernet(乙太網上的點對點協議),通過PPPoE技術,可以讓寬頻數據機(比如ADSL Modem)用戶獲得寬頻網的個人身份驗證訪問,能為每個用戶創建虛擬撥號連接,這樣就可以高速連接到Internet。路由器具備該功能,可以實現PPPoE的自動撥號連接,這樣與路由器連接的用戶可以自動連接到Internet。

ICMP:全稱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該協議是TCP/IP協議集中的一個子協議,主要用於在主機與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信息,包括報告錯誤、交換受限控制和狀態信息等。

『伍』 網路設備基礎知識:什麼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用來延伸、拓展網路的設備:

①如有線寬頻入戶,接駁路由器之後,路由器就可以發射無線訊號,分享給手機、電腦使用。

④隨著應用的擴展,現在的路由器還有更多的外延功能。

『陸』 路由器基本知識

路由器基本知識

1、路由器的單雙頻和傳輸速度

路由器單雙頻啥意思 路由器的頻段粗分為兩個,2.4G頻段和5G頻段 單頻的其實就指的是只支持2.4G的802.11b/g/n三種協議 雙頻又叫ac路由器指的是同時支持802.11bgn和802.11ac。各個頻率的傳輸速度 2.4G里的協議分為三代 802.11b:理論最高11Mbps(1.375MB每秒鍾這個的確可以做到) 802.11g:理論最高54Mbps(6.75MB每秒這個的確很虛了) 802.11n:理論最高600Mbps(能做到就見鬼了)

2、穿牆性能講解

天線數量與穿牆其實沒有關系。大家總覺得天線越多,穿牆性能越好其實根本就是扯淡。路由器裡面有個叫做MIMO的技術(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指的是多入多出,比如一個路由器有2T2R,那麼就是說可以支持同時兩個設備在線上傳下行數據並且互不幹擾,縮寫成2X2。 一般情況下,天線的數量靠這個來設置是最靠譜的。 如2.4G路由器里,802.11N一般人為設定150Mbps作為單個設備需要帶寬的單位(20Mhz頻寬,最多可以到40Mhz) 而在5G里,以433Mbps作為單個設備需要的帶寬單位(20Mhz頻寬,最高可以擴展到80Mhz)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般情況下,150Mbps的路由器,一根天線足矣。

300的兩根,450的三根,如果出現了2.4G路由器出現了好多根線,其實一般都是:兩根三根並作一根用。如果是2.4G和5G並存的路由,那麼,一般是有雙數的天線 一半用來2.4G一半用於5G 所以說,天線的多少只能證明其帶寬數量等等,其他的沒用。

3、功率和穿牆性能的.關系

功率和穿牆性能的關系非常大,不過大陸的路由器基本沒有能說自己穿牆好的。因為工信部把無線路由器的發射功率限制死了在100毫瓦。100毫瓦是個啥概念?手機天線的發射功率都有800毫瓦 所以某些品牌說自己的路由器有穿牆模式,頂多就個噱頭 當然也有些品牌會隱藏自己更改發射功率的能力 比如磊科的某些路由器可以開到200mw,D-link的某些路由器可以開到300mw左右 Netgear的某些路由器,通過更改固件,換運行區域或者插代碼,可以達到500mw的發射功率。

不過呢,發射功率越大不見得效果越好,發射功率和接受信號優劣僅僅是部分正相關 如果發射功率太高,而本身路由器天線質量很差,這樣信噪比會變得很惡劣 而如果路由器本身的承載能力處理能力不足,你會在很遠的地方都收到路由器信號 而且,網路根本連接不上,俗稱假信號。 路由器的NAT能力遠遠比無線信號功率更重要。

4、帶機量問題

普通的百元以下路由,連接10個左右的設備其實都快掛掉了。 因為本身設計的帶機量,家用的大概就這么多了。 帶機量由這些東西決定:處理器性能,運行內存大小,支持多少出入以及哪種MIMO技術。

帶機量最重要的技術指標,就是新一代的MU-MIMO技術 指的是多重多進多出。 以前的路由如果是傳統的2*2MIMO,2T2R的話,可以做到兩個設備全雙工工作,但是如果是四個同時接進來呢 那麼會先管一個設備的上傳,上傳完了,再做另一個設備的上傳,這種傳統的MIMO技術本質是單線程同步上傳,要先左手畫圓,再右手畫方,如果一瞬間大家都在視頻聊天 這樣鐵定會卡了,因為大家都要卡上傳,哪怕是區域網。

因此新技術MU-MIMO的出現,實現了給所有連接進來的設備合理分配帶寬,可以非同步多線程全雙工工作,像周伯通一樣同時左手畫圓右手畫方,而且還不止兩只手了。 這樣帶機量會大幅上升,直接從十幾個帶機量,一下子進化到上百帶機量 而目前市面上,低於1000元的路由器普遍不具備這個技術,就算是眾多的商用路由,也只是盲目的堆砌硬體,增加進出的數量以此增加到實際64左右的帶機量。

『柒』 路由器相關知識

1、地址解析協議
網路層地址是由網路管理員定義的抽象映射,它不去關心下層是哪種數據鏈路層協議。然而,網路介面只能根據2層地址來互相通信,2層地址通過ARP從3層地址得到。
並不是發送每個數據包都需要進行ARP請求,回應被緩存在本地的ARP表中,這樣就減少了網路中的ARP包。ARP的維護比較容易,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協議。
2、簡介
如果介面A想給介面B發送數據,並且A只知道B的IP地址,它必須首先查找B的物理地址,它發送一個含有B的IP地址的ARP廣播請求B的物理地址,介面B收到該廣播後,向A回應其物理地址。
注意,雖然所有介面都收到了信息,但只有B回應該請求,這保證了回應的正確且避免了過期的信息。要注意的是,當A和B不在同一網段時,A只向下一跳的路由器發送ARP請求,而不是直接向B發送。
接收到ARP分組後的處理,注意發送者的對被存到接收ARP請求的主機的本地ARP表中,一般A想與B通信時,B可能也需要與A通信。
3、IP地址沖突

ARP產生的問題中最常見的是IP地址的沖突,這是由於兩個不同的主機IP地址相同產生的,在任何互聯的網路中,IP地址必須是唯一的。這時會收到兩個ARP回應,分別指出了不同的硬體地址,這是嚴重的錯誤,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
為了避免出現這類錯誤,當介面A初試化時,它發送一個含有其IP地址的ARP請求,如果沒有收到回應,A就假定該IP地址沒有被使用。我們假定介面B已經使用了該IP地址,那麼B就發送一個ARP回應,A就可以知道該IP地址已被使用,它就不能再使用該IP地址,而是返回錯誤信息。這樣又產生一個問題,假設主機C含有該IP地址的映射,是映射到B的硬體地址的,它收到介面A的ARP廣播後,更新其ARP表使之指向A的硬體地址。為了解決這個錯誤,B再次發送一個ARP請求廣播,這樣主機C又更新其ARP表再次指向B的硬體地址。這時網路的狀態又回到先前的狀態,有可能C已經向A發送了應該發送給B的IP分組,這很不幸,但是因為IP提供的是無保證的傳輸,所以不會產生大的問題。
4、管理ARP緩存表

ARP緩存表是對的列表,根據IP地址索引。該表可以用命令arp來管理,其語法包括:
向表中添加靜態表項 -- arp -s
從表中刪除表項 -- arp -d
顯示表項 -- arp -a
ARP表中的動態表項(沒有手動加入的表項)通常過一段時間自動刪除,這段時間的長度由特定的TCP/IP實現決定。

『捌』 網路設備基礎知識:什麼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 路由器有兩大典型功能,即數據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數據通道功能包括轉發決定、背板轉發以及輸出鏈路調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體來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軟體來實現,包括與相鄰路由器之間的信息交換、系統配置、系統管理等。 多少年來,路由器的發展有起有伏。90年代中期,傳統路由器成為制約網際網路發展的瓶頸。ATM交換機取而代之,成為IP骨幹網的核心,路由器變成了配角。

『玖』 路由器的基本知識

什麼是路由:
路由就是尋徑,是指路由器在收到IP包後,去查找自已的路由信息進行轉發的過程。

路由信息就是去往目的地的一條信息,它指明了去往目的地的方向,通常也把路由信息簡稱為路由。

要完成對數據包的傳輸,路由器必須知道並處理哪些信息:
1、目的地址
2、相鄰路由器,並且能夠從鄰居處獲得遠程網路的信息
3、到遠程網路的所有可能的路徑
4、能計算出到達遠程網路的最佳路徑
5、要能夠維護並驗證路由信息,在路徑發生改變時,要能很快的知道

什麼是路由表:
路由器使用一個路由表來保存去往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表中的信息描述了如何到達遠程網路。

路由器根據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來進行數據包的轉發,如果在路由表中找不到去往目的地的路由,數據包將會被丟棄。

路由表中默認只有直連路由信息

路由表的基本元素:
1、目標網路號
2、去往目的地的下一跳地址(直連的鄰居地址)
3、出介面
4、管理距離
5、metric值 描述了去往目的地的路線的好壞

管理距離:
當從不同的路由協議學到去往同一目的地路由的時候,用於在路由協議之間進行比較,以確定把從哪一種路由協議學到的路由放入路由表。

路由的學習分兩類:

1、靜態路由--手工配置的路由
2、動態路由--由動態路由協議學習到的路由

還有一種默認路由,是路由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指明了如果在路由表內找不到去往目的地的路由時,可以將數據從哪個方向轉發出去。

動態路由協議--就是使路由器在互聯的網路中動態的尋找所有的網路,並確保所有路由器擁有相同路由表的協議。例如RIP、EIGRP、OSPF協議。動態路由協議會不斷的更新對網路的認識。
哈哈,這個定義是有一點問題的,每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並不一定相同。

實際上,路由協議就是一種軟體,路由器運行了路由協議後,就能互相學習路由信息。

閱讀全文

與路由器的網路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山美術館的網路密碼是多少 瀏覽:926
網路語言有哪些2019 瀏覽:340
配置網路路由器沒有連接網路 瀏覽:749
魅族手機怎麼獲得網路許可權 瀏覽:414
濟寧哪裡能培訓網路管理 瀏覽:192
檢查網路為什麼會這么慢 瀏覽:724
網路路由器遠端無響應 瀏覽:811
網路安全性群組 瀏覽:622
三星s8wifi網路慢 瀏覽:54
京東商城網路營銷分析 瀏覽:114
網路怎麼連接另一台電腦 瀏覽:182
網路電視如何不用路由器聯網教程 瀏覽:691
合肥有線網路速度如何 瀏覽:620
移動網路是網通嗎 瀏覽:99
5g網路在哪個城市用起來了 瀏覽:161
家裡有路由器為什麼連不到網路 瀏覽:284
電腦打開網路裡面是空的 瀏覽:251
光纖可以連接路由器但沒網路 瀏覽:469
網路語錘鐵是什麼意思 瀏覽:157
樂視網路播放機恢復出廠設置卡死 瀏覽:95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