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居士道場送往生有人來供養如法嗎
人在臨終時,如佛所說:「風刀解體,生龜脫殼。」非常痛苦,再加上執著貪戀迷惑就失念了。所以必須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信佛居士送往生,大家換班念佛提醒他(她),趕快念佛減少痛苦,求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至於供養個人覺得可以接受,一般助念要12小時或24小時,因為居士也要喝水 吃飯,就像有朋友在你家做客總不能讓客人自己帶吃帶喝吧?簡單的素食和飲水可以接受。當然要是居士領隊有自己規矩,尊重就是!這些不必過度糾結 。。。。。
② 供養親屬撫恤金
供養親屬撫恤金其標准為:符合供養條件的配偶每月按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發給,其他供養親屬每人每月按30%發,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加發10%。發給月撫恤金總額不得超過死者月工資收入。
③ 2020天津供養親屬撫恤金每月多少錢
法律分析:2019年12月31日前享受傷殘津貼的一級至四級工傷職工(不包括領取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退休工傷人員),根據傷殘等級每人每月分別增加津貼:一級傷殘190元,二級傷殘180元,三級傷殘170元,四級傷殘160元。調整後傷殘津貼每月低於下列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予以補齊,具體標准:一級傷殘3874元、二級傷殘3706元、三級傷殘3537元、四級傷殘3369元。由用人單位按月發放傷殘津貼的五級、六級工傷職工,其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④ 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准,供養親屬撫恤金具體標準是怎樣
《 工傷保險條例 》第37條規定:「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參照《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是指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該規定同時規定了上述人員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條件。根據上述規定,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的計算根據親屬身份的不同而有不同標准,並且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受因工死亡職工生前工資的限制,不得高於該工資。 具體計算標准為:配偶每月可獲得職工本人工資的40%,其條件是配偶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並且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工傷死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 其計算公式為: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40%
⑤ 供養親屬撫恤金發放多少年
【法律分析】:一般來說在60周歲以上的話,年齡每增加一歲,這個時間就會減少一年的,如果達到了75周歲的話,直接按照五年的時間來進行計算,這個還要分為被撫養人是不是未成年和勞動能力喪失之類的情況。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八條 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⑥ 請一個師傅念華嚴經,要多少錢呢,有人做過佛事嗎
華嚴法會。一般至少10人。二十一天。加水果,飲食,紅包供養。至少要十多萬。
如果一個出家師念華嚴經。也要七天左右。這個不演算法會。你就隨力隨量供養萬把塊就是了。這是無價的。富貴的華嚴。開悟的楞嚴。
⑦ 分散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是什麼
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資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包括基本生活供養金和照料護理供養金,分別用於提供基本生活條件、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是五保人員中的一類,可以享受五保政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包括基本生活供養金和照料護理供養金,分別用於提供基本生活條件、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
⑧ 供養親屬撫恤金發放多少年
供養親屬撫恤金年限規定是二十年。
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關於補償年限的計算為:
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
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
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
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供養親屬撫恤金是指,職工因工死亡的、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以及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該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的維持基本生活等費用的補償。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全文》
第二十八條 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⑨ 特困供養金一月多少
法律分析:一、特困供養經費使用范圍。基本生活每人每月1551元,主要用於特困人員生活供養(伙食費、門診醫療費、零用錢、喪葬費、服裝費)和管理經費等支出。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的,由供養機構統籌安排使用;特困人員分散供養的,由本人或其義務照料人領取。
二、護理補貼使用范圍。集中供養的,補助標准為完全不能自理每人每月950元,基本不能自理每人每月375元,部分不能自理每人每月187.5元,由供養機構統籌安排使用;分散供養的,完全不能自理每人每月500元,基本不能自理每人每月250元,部分不能自理每人每月125元,由本人領取或其義務照料人領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國家和社會保障殘廢軍人的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優待軍人家屬。 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