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路由器網路分層怎麼回事

路由器網路分層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2022-11-26 03:13:13

❶ 經常聽說路由器是第幾層、交換機是第幾層,是什麼意思說的通俗點好嗎

靠,樓上說的太全面了,沒的補充,把分給樓上吧 。

如果上面的看不懂再看我的。

所謂的第幾層指的是在七層協議的第幾層(具體哪7層協議,可以看樓上的),在不同的層上工作的軟硬體負責的工作是不一樣的。
簡單來說一個國家有主席,總理,下面還有縣長市長之類的,他們處在不同的層,負責的工作也不一樣,下面的層位上面的層提供支持,上面的層調用下面層的服務。

好像說的太簡單了,就醬。。

❷ 路由器有三層結構,區域網有兩層結構,能不能幫分別忙介紹下。為什麼路由器有三層結構而區域網只有兩層

我汗
網路的osi模型
三層是網路層 存在ip的概念
二層是數據鏈路層 只需要mac就可以了 因為交換機就是根據包的源地址學習 目的地址轉發

❸ 路由器網路診斷步驟和故障排除技巧

路由器網路診斷步驟和故障排除技巧

網路診斷是管好、用好網路,使網路發揮最大作用的重要技術工作。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路由器網路診斷步驟和故障排除技巧,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1、網路故障診斷概述

網路故障診斷,從故障現象出發,以網路診斷工具為手段獲取診斷信息,確定網路故障點,查找問題的根源,排除故障,恢復網路正常運行。網路故障通常有以下幾種可能:物理層中物理設備相互連接失敗或者硬體及線路本身的問題;數據鏈路層的網路設備的介面配置 問題;網路層網路協議配置或操作錯誤;傳輸層的設備性能或通信擁塞問題;上三層或網路應用程序錯誤。診斷網路故障的過程應該沿著OSI七層模型從物理層開始向上進行。首先檢查物理層,然後檢查數據鏈路層,以此類推,設法確定通信失敗的故障點,直到系統通信 正常為止。

網路診斷可以使用多種工具:路由器診斷命令,網路管理工具和包括區域網或廣域網分析儀在內的其它故障診斷工具。查看路由表,是開始查找網路故障的好辦法。ICMP的ping、trace命令和Cisco的show命令、debug命令是獲取故障診斷有 用信息的網路工具。如何監視網路在正常條件下的運行細節和出現故障的情況,監視哪些內容呢?利用show interface命令可以非常容易地獲得待檢查的每個介面的信息。show buffer命令提供定期顯示緩沖區大小、用途及使用狀況。show proc命令和 show proc mem命令可用於跟蹤處理器和內存的使用情況。可以定期收集這些數據,在故障出現時用於診斷參考。

2、故障診斷步驟

第一步,首先確定故障的具體現象,分析造成這種故障現象的原因的類型。例如,主機不響應客戶請求服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主機配置問題、介面卡故障或路由器配置命令丟失等。

第二步,收集需要的用於幫助隔離可能故障原因的信息。從網路管理系統、協議分析跟蹤、路由器診斷命令的輸出報告或軟體說明書中收集有用的信息。

第三步,根據收集到的情況考慮可能的故障原因,排除某些故障原因。例如,根據某些資料可以排除硬體故障,把注意力放在軟體原因上。

第四步,根據最後的可能故障原因,建立一個診斷計劃。開始僅用一個最可能的故障原因進行診斷活動,這樣可以容易恢復到故障的原始狀態。如果一次同時考慮多個故障原因,試圖返回故障原始狀態就困難多了。

第五步,執行診斷計劃,認真做好每一步測試和觀察,每改變一個參數都要確認其結果。分析結果確定問題是否解決,如果沒有解決,繼續下去,直到故障現象消失。

3、網路分層診斷技術

物理層的故障主要表現在設備的物理連接方式是否恰當;連接電纜是否正確;Modem、CSU/DSU等設備的配置及操作是否正確。確定路由器埠物理連接是否完好的最佳方法是使用show interface命令,檢查每個埠的狀態,解釋屏幕輸出信息,查看埠狀態、協議建立狀態和EIA狀態。

查找和排除數據鏈路層的故障,需要查看路由器的配置,檢查連接埠的共享同一數據鏈路層的.封裝情況。每對介面要和與其通信的其它設備有相同的封裝。通過查看路由器的配置檢查其封裝,或者使用show命令查看相應介面的封裝情況。

排除網路層故障的基本方法是:沿著從源到目標的路徑,查看路由器路由表,同時檢查路由器介面的IP地址。如果路由沒有在路由表中出現,應該通過檢查來確定是否已經輸入適當的靜態路由、默認路由或者動態路由。然後手工配置一些丟失的路由,或者排除一些動 態路由選擇過程的故障,包括RIP或者IGRP路由協議出現的故障。例如,對於IGRP路由,選擇信息只在同一自治系統號(AS)的系統之間交換數據,查看路由器配置的自治系統號的匹配情況。

4、路由器介面故障排除

1.串口故障排除

串口出現連通性問題時,為了排除串口故障,一般是從show interface serial命令開始,分析它的屏幕輸出報告內容,找出問題之所在。串口報告的開始提供了該介面狀態和線路協議狀態。介面和線路協議的可能組合有以下幾種:

1.串口運行、線路協議運行,這是完全的工作條件。該串口和線路協議已經初始化,並正在交換協議的存活信息。

2.串口運行、線路協議關閉,這個顯示說明路由器與提供載波檢測信號的設備連接,表明載波信號出現在本地和遠程的數據機之間,但沒有正確交換連接兩端的協議存活信息。可能的故障發生在路由器配置問題、數據機操作問題、租用線路干擾或遠程路由器 故障,數字式數據機的時鍾問題,通過鏈路連接的兩個串口不在同一子網上,都會出現這個報告。 3.串口和線路協議都關閉,可能是電信部門的線路故障、電纜故障或者是數據機故障。

4.串口管理性關閉和線路協議關閉,這種情況是在介面配置中輸入了shutdown命令。通過輸入no shutdown命令,打開管理性關閉。

介面和線路協議都運行的狀況下,雖然串口鏈路的基本通信建立起來了,但仍然可能由於信息包丟失和信息包錯誤時會出現許多潛在的故障問題。正常通信時介面輸入或輸出信息包不應該丟失,或者丟失的量非常小,而且不會增加。如果信息包丟失有規律性增加,表明 通過該介面傳輸的通信量超過介面所能處理的通信量。解決的辦法是增加線路容量。查找其它原因發生的信息包丟失,查看show interface serial命令的輸出報告中的輸入輸出保持隊列的狀態。當發現保持隊列中信息包數量達到了信息的最大允許值,可以增加保持隊列設置的大小。

2.以太介面故障排除

以太介面的典型故障問題是:帶寬的過分利用;碰撞沖突次數頻繁;使用不兼容的幀類型。使用show interface ethernet命令可以查看該介面的吞吐量、碰撞沖突、信息包丟失、和幀類型的有關內容等。

1.通過查看介面的吞吐量可以檢測網路的帶寬利用狀況。如果網路廣播信息包的百分比很高,網路性能開始下降。光纖網轉換到乙太網段的信息包可能會淹沒以太口。互聯網發生這種情況可以採用優化介面的措施,即在以太介面使用no ip route-cache命令,禁用快速轉換,並且調整緩沖區和保持隊列的設置。

2.兩個介面試圖同時傳輸信息包到以太電纜上時,將發生碰撞。乙太網要求沖突次數很少,不同的網路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發現沖突每秒有三五次就應該查找沖突的原因了。碰撞沖突產生擁塞,碰撞沖突的原因通常是由於敷設的電纜過長、過分利用、或者“聾 ”節點。乙太網絡在物理設計和敷設電纜系統管理方面應有所考慮,超規范敷設電纜可能引起更多的沖突發生。 3.如果介面和線路協議報告運行狀態,並且節點的物理連接都完好,可是不能通信。引起問題的原因也可能是兩個節點使用了不兼容的幀類型。解決問題的辦法是重新配置使用相同幀類型。如果要求使用不同幀類型的同一網路的兩個設備互相通信,可以在路由器介面 使用子介面,並為每個子介面指定不同的封裝類型。

3.非同步通信口故障排除

互連網路的運行中,非同步通信口的任務是為用戶提供可靠服務,但又是故障多發部位。非同步通信口故障一般的外部因素是:撥號鏈路性能低劣;電話網交換機的連接質量問題;數據機的設置。檢查鏈路兩端使用的數據機:連接到遠程PC機埠數據機的問 題不太多,因為每次生成新的撥號時通常都初始化數據機,利用大多數通信程序都能在發出撥號命令之前發送適當的設置字元串;連接路由器埠的問題較多,這個數據機通常等待來自遠程數據機的連接,連接之前,並不接收設置字元串。如果數據機丟失 了它的設置,應採用一種方法來初始化遠程數據機。簡單的辦法是使用可通過前面板配置的數據機;另一種方法是將數據機接到路由器的非同步介面,建立反向telnet,發送設置命令配置數據機。

show interface async 命令、show line命令是診斷非同步通信口故障使用最多的工具。show interface async 命令輸出報告中,介面狀態報告關閉的唯一的情況是,介面沒有設置封裝類型。線路協議狀態顯示與串口線路協議顯示相同。show line命令顯示介面接收和傳輸速度設置以及EIA狀態顯示。show line命令可以認為是介面命令(show interface async)的擴展。查看show line命令輸出的EIA信號可以判斷網路狀態。

確定非同步通信口故障一般可用下列步驟:檢查電纜線路質量;檢查數據機的參數設置;檢查數據機的連接速度;檢查rxspeed 和txspeed是否與數據機的配置匹配;通過show interface async 命令和 show line命令查看埠的通信狀況;從show line命令的報告檢查EIA狀態顯示;檢查介面封裝;檢查信息包丟失及緩沖區丟失情況。

;

❹ 為什麼要進行層次路由的劃分

1.為了解決網路規模增長,帶來的路由表增大,性能下降,cpu,內存負載增大的問題,實現負載均衡
2.分層拆分管理比平鋪管理效率高。
請採納,謝謝

❺ 什麼是分層網路體系結構分層的含義是什麼

指的是將系統的組件分隔到不同的層中,每一層中的組件應保持內聚性,並且應大致在同一抽象級別;每一層都應與它下面的各層保持鬆散耦合。

分層架構的優點

1、開發人員的專業分工,專注理解某一層。由於某一層僅僅調用其相鄰下一層所提供的程序介面,只需要本層的介面和相鄰下一層的介面定義清晰完整,開發人員在開發某一層時就可以像關注集中於這一層所用的功能和技術。

2、可以很容易用新的實現來替換原有層次的實現。 只要前後提供的服務(介面)相同,即可替換。系統開發過程中,功能需求不斷變化,我們可以替換現有的層次以滿足新的需求變化。

3、降低了系統間的依賴。 比如業務邏輯層中的業務發生變化, 其他兩層即表現層以及數據訪問層程序也不需要變化。這大大降低了系統各層之間的依賴。

4、有利於復用。充分利用現有的功能程序組件,將已經辨識的具有相對獨立功能的層應用於新系統的開發,保證新系統開發的過程中,能夠將重點集中於辨識和實現應用系統特有的業務功能,最終縮短系統開發周期,提高系統的質量。


分層思想

分層是基於面向對象上的,是更高層次上的設計理念。在軟體開發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思想與模式。這些思想和模式凝結了無數程序設計人員的實踐經驗和智慧,是軟體開發領域的精華。這其中有很多思想對分層架構設計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分層架構的弊端

1、級聯修改問題。一些復雜的業務中,由於業務流程發生變化,為了這個變化所有層都需要修改。

2、性能問題。本來是直接簡單的操作,需要在整個系統中層層傳遞,勢必造成性能的下降,同時也加大的開發的復雜度。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分層架構設計有許多優點同樣存在不足,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應該權衡利弊關系,選擇一種符合實際項目的最佳方案。

❻ 分層網路如何配置交換機路由器

把無線路由器連接到交換機上實現上網,應該進行以下3個步驟的設置:

1、無線路由器上的上網方式應該選擇:動態IP(自動獲得IP地址、DHCP);

2、然後設置無線wifi名稱和密碼

3、最後還需要修改無線路由器的LAN口IP地址。

步驟三、修改無線路由器LAN口IP地址

點擊「網路參數」——>「LAN口設置」——>右側「IP地址」修改為:192.168.8.1——>點擊「保存」,之後會提示重啟路由器。

把無線路由器LAN口IP地址修改為:192.168.8.1

❼ 網路分層的原理

網路分層
網路分層就是將網路節點所要完成的數據的發送或轉發、打包或拆包,控制信息的載入或拆出等工作,分別由不同的硬體和軟體模塊去完成。這樣可以將往來通信和網路互連這一復雜的問題變得較為簡單。
[編輯本段]網路層次的劃分
ISO提出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模型將網路分為七層,即物理層( Phisical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網路層(Network)、傳輸層(Transport)、會話層(Session)、表示層(Presentation)和應用層(Application)。
1. 物理層(Physical layer)是參考模型的最低層。該層是網路通信的數據傳輸介質,由連接不同結點的電纜與設備共同構成。主要功能是: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負責處理數據傳輸並監控數據出錯率,以便數據流的透明傳輸。
2.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2層。 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基礎上,在通信的實體間建立數據鏈路連接,傳輸以「幀」為單位的數據包,並採用差錯控制與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錯的物理線路變成無差錯的數據鏈路。
3. 網路層(Network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3層。主要功能是:為數據在結點之間傳輸創建邏輯鏈路,通過路由選擇演算法為分組通過通信子網選擇最適當的路徑,以及實現擁塞控制、網路互聯等功能。
4.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4層。主要功能是向用戶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務,處理數據包錯誤、數據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關鍵傳輸問題。傳輸層向高層屏蔽了下層數據通信的細節,因此,它是計算機通信體系結構中關鍵的一層。
5. 會話層(Session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5層。主要功能是:負責維擴兩個結點之間的傳輸鏈接,以便確保點到點傳輸不中斷,以及管理數據交換等功能。
6.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是參考模型的第6層。主要功能是:用於處理在兩個通信系統中交換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數據格式變換、數據加密與解密、數據壓縮與恢復等功能。
7.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是參考模型的最高層。主要功能是:為應用軟體提供了很多服務,例如文件伺服器、資料庫服務、電子郵件與其他網路軟體服務。
[編輯本段]對網路分層的理解
許多所謂的網路課程都是從教你記住OSI模型中的每一個層的名字和這個模型中包含的每一個協議開始的。這樣做是不必要的。甚至第5層和第6層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國際標准組織(ISO)制定了OSI模型。這個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1至4層被認為是低層,這些層與數據移動密切相關。5至7層是高層,包含應用程序級的數據。每一層負責一項具體的工作,然後把數據傳送到下一層。
物理層(也即OSI模型中的第一層)在課堂上經常是被忽略的。它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這一層的某些方面有時需要特別留意。物理層實際上就是布線、光纖、網卡和其它用來把兩台網路通信設備連接在一起的東西。甚至一個信鴿也可以被認為是一個1層設備(參見RFC 1149)。網路故障的排除經常涉及到1層問題。我們不能忘記用五類線在整個一層樓進行連接的傳奇故事。由於辦公室的椅子經常從電纜線上壓過,導致網路連接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遺憾的是,這種故障是很常見的,而且排除這種故障需要耗費很長時間。
第2層是乙太網等協議。請記住,我們要使這個問題簡單一些。第2層中最重要的是你 應該理解網橋是什麼。交換機可以看成網橋,人們現在都這樣稱呼它。網橋都在2層工作,僅關注乙太網上的MAC地址。如果你在談論有關MAC地址、交換機或者網卡和驅動程序,你就是在第2層的范疇。集線器屬於第1層的領域,因為它們只是電子設備,沒有2層的知識。第2層的相關問題在本網路講座中有自己的一部分,因此現在先不詳細討論這個問題的細節。現在只需要知道第2層把數據幀轉換成二進制位供1層處理就可以了。在往下講之間,你應該回過頭來重新閱讀一下上面的內容,因為經驗不足的網路管理員經常混淆2層和3層的區別。
如果你在談論一個IP地址,那麼你是在處理第3層的問題,這是「數據包」問題,而不是第2層的「幀」。IP是第3層問題的一部分,此外還有一些路由協議和地址解析協議(ARP)。有關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層處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層的重要目的。
第4層是處理信息的傳輸層。第4層的數據單元也稱作數據包(packets)。但是,當你談論TCP等具體的協議時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數據單元稱為「段(segments)」而UDP的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報(datagrams)」。這個層負責獲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須跟蹤數據單元碎片、亂序到達的數據包和其它在傳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理解第4層的另一種方法是,第4層提供端對端的通信管理。像TCP等一些協議非常善於保證通信的可靠性。有些協議並不在乎一些數據包是否丟失,UDP協議就是一個主要例子。
現在快要到7層了,我們很想知道第5層和第6層有些什麼功能。可以說,它們都是沒有用的。有一些應用程序和協議在5層和6層。但是,對於理解網路問題來說,談論這些問題沒有任何益處。請大家注意,第7層是「一切」。7層稱作「應用層」,是專門用於應用程序的。如果你的程序需要一種具體格式的數據,你可以發明一些你希望能夠把數據發送到目的地的格式,並且創建一個第7層協議。 SMTP、DNS和FTP都是7層協議。學習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它實際代表什麼意思。
假設你是一個網路上的操作系統。在1層和2層工作的網卡將通知你什麼時候有數據到達。驅動程序處理2層幀的出口,通過它你可以得到一個發亮和閃光的3層數據包(希望是如此)。作為操作系統,你將調用一些常用的應用程序處理3層數據。如果這個數據是從下面發上來的,你知道那是發給你的數據包,或者那是一個廣播數據包(除非你同時也是一個路由器,不過,暫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如果你決定保留這個數據包,你將打開它,並且取出4層數據包。如果它是TCP協議,這個TCP子系統將被調用並打開這個數據包,然後把這個7層數據發送給在目標埠等待的應用程序。這個過程就結束了。當要對網路上的其它計算機做出回應的時候,每一件事情都以相反的順序發生。7層應用程序將把數據發送給TCP協議的執行者。然後,TCP協議在這些數據中加入額外的文件頭。在這個方向上,數據每前進一步體積都要大一些。TCP協議在IP協議中加入一個合法的TCP欄位。然後,IP協議把這個數據包交給乙太網。乙太網再把這個數據作為一個乙太網幀發送給驅動程序。然後,這個數據通過了這個網路。這條線路中的路由器將部分地分解這個數據包以獲得3層文件頭,以便確定這個數據包應該發送到哪裡。如果這個數據包的目的地是本地乙太網子網,這個操作系統將代替路由器為計算機進行地址解析,並且把數據直接發送給主機。這個過程確實簡化了。但是,如果你能夠按照這個進程來做,並且理解數據包在每一個階段都會發生什麼事情,你就征服了理解網路的相當大的一部分問題。當你開始討論每一個協議實際上做什麼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得非常復雜。如果你剛剛開始學習,在你理解復雜的事情在設法完成什麼任務之前,請你先忽略這些復雜的事情。這樣會提高你的學習熱情。
小結
1. 與其苦鑽OSI模型中的各協議不如好好理解路由器和主機如何利用網路棧傳輸數據
2. 2層數據稱作幀,不包含IP地址。IP地址和數據包在3層,MAC地址在2層。
3. 除非你是一台路由器,通過網路棧向上發來的數據是給你的,通過網路棧向下發送的數據是你發送的

❽ 求教路由器分層設置問題

首先我想告訴你~~~~~~交換機你可以把它當成延長線路或是增加埠的東西~~~~~也就是說,你只有一個區域網,就是路由器的那個,沒有什麼子網的東西~~~~~~~。

但是為什麼你會出現這種問題呢?那就是你的路由器成為了性能瓶頸~~~~也就是說你的路由器頂不住了,現在的家用級都是只能拉6,7部機子就算可以,更何況你卻要他拉10台~~~~~~~平時若是大家都上上網頁,還是可以拉得動的!其他的什麼下載,網路游戲嘛,這就不行了。

解決方法,你可以買些貴一點的路由,大概是7,800吧,不過我想誰都不會買的,所以我建議你從減低路由負荷方面來解決,首先別開啟路由的防火牆,其次不要開啟DHCP,所有的電腦設置用靜態地址,再次叫其他的人不要用迅雷,快車等的P2P下載軟體。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解決你的問題。(*^__^*) ~~~~~~~~~~你們那兒的是幾兆的網速呀?怎麼拉這么多台機子呀?

❾ 為什麼建立網路分層模型

OSI模型結構總共分為七層,從最低層到高層分別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以及應用層。
1、物理層
原始比特流的傳輸,電子信號傳輸和硬體介面 。如果想用幾個字來記住數據鏈路層,想想:信號、介質。
2、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負責信息可靠地在物理鏈路上傳輸,和這層相關的有物理地址、網路拓撲結構、網路存取、錯誤通報、數據包順序、流量控制。如果想用幾個字來記住數據鏈路層,想想:數據幀和介質存取控制。
3、網路層
網路層是復雜的一層,它負責提供連通性和路徑的選擇。如果想用幾個字來記住網路層,想想:路徑選擇、路由、編址。
4、傳輸層
傳輸層把要傳輸出去的信息分成細的分段,把收到的分段整合成原信息。常規數據遞送-面向連接或無連接。包括 全雙工或半雙工、流控制和錯誤恢復服務。如果想用幾個字來記住傳輸層,想想:服務質量,可靠性 。
5、會話層
如其名,會話層負責建立、管理、結束兩部計算機間的通信會話,會話層給表示層提供服務。它亦負責同步兩部機的表示層和管理它們的信息交換。如果想用幾個字來記住會話層,想想:對話,交談。
6、表示層
表示層首先要確定來自應用層的信息傳輸出去到達目標系統可被讀取明白,如果需要的話,表示層會在幾種通用數據格式間轉換,如你想用幾個字形容表示層,則想:一種通用格式。
7、應用層
應用層是最接近用戶的一層,它給用戶應用軟體提供了網路服務。它與其它六層的不同是它不提供服務給另一層,只提供服務給七層外的軟體。應用層的應用例子:數據表處理軟體、文字處理軟體、銀行終端軟體,應用層預先與可以與它通信的目標軟體建立聯系,並且確定了程序去處理錯誤處理和信息完整性,如果你想很快記住應用層,想想瀏覽器或ICQ。

閱讀全文

與路由器網路分層怎麼回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暴力造謠哪個女明星被判刑 瀏覽:54
網路介面卡是怎麼解釋的 瀏覽:775
2019下半年網路甜寵劇有哪些 瀏覽:946
沒網路信號rtk能實時定位嗎 瀏覽:3
網路運輸共享計劃 瀏覽:736
從哪裡查數據網路 瀏覽:372
黑白網路安全手抄報 瀏覽:646
網路電視和天威電視哪個好用 瀏覽:650
dns怎麼設置網路更好 瀏覽:857
寮國哪個網路最好用 瀏覽:833
電腦網路自動連接 瀏覽:274
如何禁止網路並啟用 瀏覽:5
手機訪問電腦需要網路連接網路連接 瀏覽:665
您的網路已經欠費了去哪裡交 瀏覽:177
在廣東大專院校計算機網路哪個好 瀏覽:560
網路語普及貼是什麼意思 瀏覽:500
電腦顯示未識別的網路怎麼設置 瀏覽:924
有哪些情況會被限制網路 瀏覽:683
無線聯通卡沒有網路卡里有錢 瀏覽:63
網路電視可以看但是wifi連不上網了 瀏覽:21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