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b類ip地址的第一個可指派網路號是多少
應該是128.1.因為b類網路最前面的是兩位網路號。所以該是兩位。網路號用0補齊換算點分十進制記法為1*****。所以是128.1。簡答了。希望能看懂。
❷ IP地址中的A .B.C類地址所擁有的網路數和每個網路的主機數各是多少
IP地址分類:
A:首位為0;1.0.0.0~126.0.0.0;主機號24位。
B:前兩位為10;128.1.0.0~191.255.0.0;主機號16位。
C:前三位為110;192.0.1.0~223.255.255.0;主機號8位。
D:前四位為1110;224.0.0.0~239.255.255.255。
E:前四位為1111;240.0.0.0~255.255.255.254。
主機號為0的網路地址,表示網路本身。例如202.120.95.0表示一個C類網路。
主機號全為1的地址保留做為定向廣播。例如202.120.95.255表示一個廣播地址。
127.0.0.0保留用於環回用來測試TCP/IP以及本機進程間的通信。故網路號為127的分組永遠不會出現在網路上,而且主機或者路由器永遠不能為127的地址傳播選路或者可達性信息。他不是一個網路地址。
(2)b類可得到多少個指派網路擴展閱讀:
一個a類ip地址由1位元組(每個位元組是8位)的網路地址和3個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a類ip的地址第一個欄位范圍是0~127,但是由於全0和全1的地址用作特殊用途,實際可指派的第一個欄位范圍是1~126。
ip地址中b類:前兩個八位位元組指明網路,後兩個八位位元組指明網路上的主機。b類地址范圍:128.0.0.1到191.255.255.254。
❸ 真正的B類網路可用的IP地址有多少個
B類地址的網路號欄位有2位元組,但前面兩位(10)已經固定了,只剩下了14位可以進行分配,因為網路號欄位後面的14位無論怎樣取值也不可能出現使整個2位元組的網路號欄位成為全0或全1,因此這里不存在網路總數減2的問題。但實際上B類網路地址128.0.0.0是不指派的,可以指派的B類最小網路地址是128.1.0.0
❹ B類IP地址的網路數量到底是多少個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兩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B類網路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規模的網路,每個網路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台。
❺ 為什麼B類IP地址最小可指派網路號是128.1,而不是128.0,為什麼不行
首先大前提:B類地址的網路號是兩個位元組,兩個位元組最小的地址是128.1.0.0,其中網路號是128.1.
如果網路號是你認為最小的128.0.0.0的話,網路號就全為0了,這樣的地址是不允許分配的。
因為要做到最小的同時還要保證網路號不全為0,所以128.1.0.0作為B類地址最小的網路號。
同理下面的C類地址的網路號是三個位元組,三個位元組最小的地址是192.0.1
又有同學會問「128是10000000就不是全0啊」
這里要注意了,因為B類地址第一個位元組開頭定義的就是10,這是規定。從第一個位元組的第3位開始到第2個位元組結束算是B類地址的網路號。
總結一下:根本原因是網路號不能全為0
❻ 請計算最多有多少個A類、B類和C類的網路號
恩,a類地址的第一個位元組代表網路號,其中第一位元組的第一位以0開始,也就是a類地址的二進制形式是以0....開頭的,所以其網路號應該是2的7次方,也就是128,然後網路號不能全為0,然後去掉127開頭的環回測試網路,所以a類地址的網路號為126.
b類地址的前兩個位元組代表網路號,其中第一個位元組的前兩位固定以10開頭的,所以其網路號是2的14次方,也就是16384個網路號,因為其以10開頭,所以網路號不可能為全0及全1,所以不用減2,但是實際上前兩位後全為0的網路號也就是1000
0000
0000
0000,也就是128.0的網路號是不可指派的,所以b類網路號為16383個。
c類網路號的前三個位元組表示網路號,其中第一個位元組的前三位固定是以110開頭的,所以其網路號應該是2的21次方個,也就是2097152個,其網路號不存在全0及全1問題,但是實際中c類網路號110後全為0的網路號是不可指派的,也就是192.0.0是不可指派的,所以c類網路號為2097151個。
❼ 有關B類和C類IP地址第一個可指派的網路號的問題
B類網路號佔用兩個位元組(16bit),且網路號的頭兩位固定為10;主機號佔用兩個位元組(16bit)
10000000 . 00000000 . 00000000 . 00000000
網路號不能為全0 10000000 . 00000001 就是128.1 到10111111 . 11111111 就是191.255 ;主機號00000000 . 00000001 就是0.1 到11111111 . 11111110 就是255.254
所以B類IP地址的范圍為128.1.0.1 ---- 191.255.255.254
C類網路號佔用三個位元組(24bit),且網路號的頭三位為110;主機號佔用一位(8bit)。
11000000 . 00000000 . 00000000 . 00000000
網路號最小為11000000 . 00000000 . 00000001 就是192.0.1 ;主機號最小為00000001 就是1。網路號最大為11011111 . 11111111 . 11111110 就是223.255.254 ;主機號最大為11111110 就是254
所以C類IP地址的范圍為192.0.1.1 ---- 223.255.255.254
❽ B類IP地址可以分配多少個子網
每個子網內可用主機地址數為6個。
B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0.0,從IP地址中表示主機號的最高位開始「借位」變為新的子網位,所剩餘的部分則仍為主機位。每個子網的有效主機分別是忽略子網內全0和全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機地址。
所以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48用二進製表示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表示,IP地址後三位為主機位,共有2的三次方個即8個,同時忽略子網內全0和全1的地址,即剩餘6個有效可用主機地址。
(8)b類可得到多少個指派網路擴展閱讀:
子網掩碼的功能: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是與IP地址結合使用的一種技術。它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用於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二是用於將一個大的IP網路劃分為若干小的子網路。
使用子網是為了減少IP的浪費。因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路產生,有的網路多則幾百台,有的只有區區幾台,這樣就浪費了很多IP地址,所以要劃分子網。使用子網可以提高網路應用的效率。
通過計算機的子網掩碼判斷兩台計算機是否屬於同一網段的方法是,將計算機十進制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轉換為二進制的形式,然後進行二進制「與」(AND)計算(全1則得1,不全1則得0),如果得出的結果是相同的,那麼這兩台計算機就屬於同一網段。
❾ b類ip地址最大網路數是16384還是16382
B類網路號一共有16位,前兩位必為10,除去128.0.0.0不指派外,最大網路數為2的14次方-1=16383
❿ 在internet的IPv4網路地址分類中,B類IP地址可容納多少 個網路
B類地址的前16位為網路號,首位為10,後16位表示主機地址。
B類地址理論上允許有2^14=16384個網段